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完整版(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

2023年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完整版(吉林省长春市名校调研)

选择题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所以我们说,人的成长是不断____________的过程。

A. 生活化B. 探索与进步C. 社会化D. 享受与快乐【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与社会的认识,根据所学,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C。

选择题作为个人,在网络生活中,我们应该A. 沉浸虚拟空间B. 随意约会网友C. 浏览各类信息D. 遵守道德和法律【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根据所学,网络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学会趋利避害,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在网络生活中,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A沉浸虚拟空间不利于我们身心健康成长;B随意约会网友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C浏览各种信息,是缺乏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的表现,所以排除ABC,正确答案选D。

选择题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是A. 社会知识B. 社会规则C. 社会文化D. 社会风俗【答案】B【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规则的认识,根据所学,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B。

选择题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A. 将他人打成重伤B. 在背后说他人坏话C. 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D. 过马路故意闯红灯【答案】A【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犯罪的认识,根据所学,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A将他人打成重伤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属于犯罪行为;BC是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表现,属于民事违法行为;D过马路故意闯红灯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所以排除BCD,正确答案选A。

2011年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

2011年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

2011年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试卷班级姓名计分1、中国的近代历史是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

你知道最根本的理由是什么吗?是因为A、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C、鸦片战争使鸦片走私更加猖獗D、鸦片战争使中国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2、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B、允许日本投资办厂C、给日本巨额赔款D、增开新的通商口岸3、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新疆行省。

他是A、左宗棠B、李鸿章C、张之洞D、林则徐4、近代史上侵略中国领土最多的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5、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强学会D、同盟会6、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A、陈独秀B、李大钊C、蔡元培D、毛泽东7、黄埔军校的校长是A、蒋介石B、周恩来C、廖仲恺D、汪精卫8、下列不属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A、袁世凯B、吴佩孚C、孙传芳D、张作霖9、在五四运动中和“一二.九运动”中,青年学生A、都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都发挥了主力军作用C、都旗帜鲜明地站在了运动的前列D、都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口号10、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11、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中央革命根据地C、湘鄂赣革命根据地D、川陕革命根据地12、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成为中共和中国革命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江西瑞金B、贵州遵义C、陕西延安D、甘肃会宁13、下列哪次会议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4、近代史上日本曾长期侵占我国台湾,日本侵占台湾的时间A、1895-1945年B、1895-1949年C、1919-1945年D、1919-1949年15、在课本剧《孙中山》的排练现场,扮演孙中山的同学应说的台词是:A、“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月考测试题(1-7课)含答案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月考测试题(1-7课)含答案

【月考】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月考测试题(1-7课)含答案一、选择题(50分)1.近代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市场D.传播文明2.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D.中国失败了3.我们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依据是()A.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B.英国都是发动战争的元凶C.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4.“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

”“十室之邑,必有烟馆。

”这说明清朝()A.军民体质下降B.吸食鸦片现象普遍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D.白银大量外流5.这场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

经历了这场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変”。

“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下列文件属于太平天国的有()①《天朝田亩制度》②《海国图志》③《资政新篇》④《权利法案》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①④7.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间题。

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C.1860年前后,沙俄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8.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此文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C.洋务运动、戊成变法D.五四运动、戊成变法9.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月考测试题(1-7课)含答案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月考测试题(1-7课)含答案

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月考测试题(1-7课)含答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月考测试题(1-7课)含答案一、选择题(50分)1.近代英国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市场D.传播文明2.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B.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D.中国失败了3.我们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依据是()A.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B.英国都是发动战争的元凶C.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4.“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

”“十室之邑,必有烟馆。

”这说明清朝()A.军民体质下降1B.吸食鸦片现象普遍C.XXX禁烟无成效D.白银大量外流5.这场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

经历了这场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変”。

“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役6.下列文件属于太平天国的有()①《天朝田亩制度》②《海国图志》③《资政新篇》④《权利法案》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7.在历史研究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间题。

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839年6月,XXX下令虎门销烟B.1851年,XXX发动XXX叛逆C.1860年前后,沙俄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D.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28.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此文中“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分别是指()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B.新文明运动、五四运动C.洋务运动、戊成变法D.五四运动、戊成变法9.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

2024年冀少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288

2024年冀少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288

2024年冀少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28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A.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B.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C. 建立地方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D.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2、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的事件是( )A. 西汉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B. 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C. 匈奴分裂为几部,彼此攻杀不休D. 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3、2016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②公车上书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④武昌起义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⑥建立兴中会A. ⑥①④⑤③B. ⑥②①④③⑤C. ⑥①④③⑤D. ⑥②①④⑤③4、【题文】“希腊化时代”指的是希腊文化传统超越本土向更广阔的世界传播的时代。

推动“希腊化时代”出现的重要事件是A. 伯里克利B. 希波战争C. 罗马帝国形成D. 亚历山大东征5、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表述正确的是()A. 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B. 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C. 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D. 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60%以上的兵力.至抗战结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美元(按1937年比值计算)。

以上材料中的数据直接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④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7、“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山东省莱芜市某校(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山东省莱芜市某校(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山东省莱芜市某校(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选择题1. “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

”下列有关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叙述,你认为有误的一项是()A.“由信仰、幻想、幼稚或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

”B.运动的目的是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让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C.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莎士比亚赞扬人性高贵,都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D.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B.封建专制统治严重地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C.封建农奴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D.黑人奴隶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3.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其具体表现不包括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B.美国通过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黑奴制度C.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D.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4. 在《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华盛顿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他比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这样的人物排得高些,因为他的功劳更加不可磨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华盛顿的功绩()A.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B.领导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C.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D.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作者充分肯定了美国革命()A.赢得了民族独立B.建立了民主共和制C.维护了国家统一D.建立了君主立宪制6. 下表中各项文献与影响对应错误的是A.AB.BC.CD.D7. 《拿破仑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此后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

(完整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只有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才能带来人民的幸福。

以下句子不能与之呼应的是A.覆巢之下焉有完卵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C.乱世之局岂能独善其身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癝俱丰实2.下列表格中,①②处分别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3.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和诉讼手段来依法维权。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诉讼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②打官司指的是诉讼③诉讼通常分为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两种④民事诉讼俗称“民告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生活中,有的人以爱国为由,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砸某国品牌汽车甚至打伤车主,网上联名抵制某一国家的商品。

对这些行为,评价正确是A.这是损害他人利益的违法行为B.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亲社会行为C.这是与祖国共命运的理性爱国行为D.这是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负责任的行为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这样做是因为A.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B.只要国家安全就必然实现中国梦C.国家安全比个人安全重要D.人民幸福安康是国家安全的前提6.关爱是一门艺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要考虑他人的心理感受B.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缺陷C.只要诚心就行,不必考虑其他D.要注意爱心传通的方式7.在社会生活中,青年朋友热心公益事业的身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无私奉献的行为A.延伸了自己的生命价值B.反映了辛苦的工作环境C.展现了单一的业余生活D.诠释了宽容的处事方式8.电影《战狼2》影片中“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台词启示我们()A.要维护民族团结B.要有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意识C.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D.要履行劳动和受教育的义务9.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由此可见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C.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D.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每个个人的努力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我们应该A.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考虑任何个人利益B.在国家危险时刻,肩负起救国的重任C.发扬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无需任何帮助D.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11.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蚌埠G5教研联盟10月份调研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闭卷)注意事项:1.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

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A.虎门销烟B.三元里抗英C.收复新疆D.黄海海战2.下表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输华商品总值(英镑)1837年90多万1843年145.6万1845年239.4万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3.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A.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B.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4.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A.英国、法国B.英国、美国C.英国、俄国D.俄国、日本5.“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以下不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共同影响的是()A.巨额赔款,加重民众的经济负担B.涉及海关和关税主权C.开埠通商,便利了列强的经济侵略D.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7.《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由两广总督兼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芜湖市2015/2016上学期刘渡中心学校八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总分10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2.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 A.新世纪的曙光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其“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台儿庄战役从4.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①邓世昌②曹汝霖③张学良④林则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A.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D.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6. 1937年,日本侵略者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A.济南惨案B.皇姑屯事件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7.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A.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重大规模战役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8.据《军政》杂志载:“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

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

”文中“此役”指的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9.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其召开的地点是【】A.瑞金B.北平C.延安D.上海1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近代史上,台流曾经被日本割占,长达【】A.100年B.80年C.60年D.50年11.就中日关系,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说明【】①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②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③巩固和加强两国关系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④中日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没有差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②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负一胜的关键在于【】A.是否有外国支持B.武器是否先进C.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了主要作用D.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14.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城市是【】A.南京B.北京 C.苏州D.重庆15.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A.陕甘宁B.中原C.晋察冀D.东北16.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C.淮海战役结束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17.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18.下列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B.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决战C.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了胜利D.三大战役中几乎同时进行的是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19.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

上述评价和下列哪次战役有关?【】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0.下列描述,符合辽沈战役特点的是【】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分割包围,翁中捉鳖”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21.陈毅在某战役结束后,深情地说“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场战役是指【】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22.下列战役发生在解放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辽沈战役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③渡江战役④淮海战役【】A.③①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23.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

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②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③中华民国成立④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惨案⑤蒋家王朝覆灭【】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24.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能够迅速取胜的原因有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③人民群众的支持④解放军的英勇善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5.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②西安事变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二、材料分析题(共计50分)26.(11分)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材料二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材料三“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请回答:⑴材料一中蒋介石的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2分)⑵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3分)⑶与材料二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其最终解决有何意义?(4分)⑷材料三描述的事件标志着什么?(2分)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始终不能得逞。

材料二: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

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1)结合材料写出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和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

(2分)(2)结合材料二写出抗战中两例著名战役及抗战胜利的标志。

(6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2分)28.(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并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蒋介石最终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材料二: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去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1)西安事变若不和平解决,对谁最有利?(1分)(2)材料二中的国共谈判的地点在哪里?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什么协定?(4分)(3)周恩来在两次谈判中起了重要作用,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有哪些历史功绩?(请举出两例)(2分)29.(12分)某地新华中学的同学围绕“中日交往”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小明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帮助整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

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

——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讲材料二: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标志着中日关系开始打破政治僵局;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日的“融冰之旅”,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的“暖春之旅”,进一步增强了两国人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1)日本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4分)不屈的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最终摆脱了这段“不幸的历史”?(1分)今年(2015年)是这次战争胜利多少周年?(1分)这一胜利给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2)结合日本对侵华战争的认识,谈谈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原因是什么?(2分)(3)请结合对上述材料,帮小明同学为即将召开的主题班会拟定一个最贴切的题目。

(2分)30.(10分)材料分析题阅读下面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

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

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永远的历史警示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1)按上述材料序号写出这些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4分)(2)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二、四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6分)芜湖市2015/2016上学期刘渡中心学校八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分1-5 BCADA 6-10 DCCDA 11-15 ABDDB 16-20 ABCCB 21-25 BBBDC二、材料分析题50分26.(1)东北三省沦亡(2分)(2)①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分);②蒋介石继续坚持内战,对日不抵抗(1分);③全国人民主张停制内战,一致抗日(1分)(3)西安事变(2分);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分)(4)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2分)27.(1)邓世昌等(1分)义和团(1分)(2)战役:平型关大捷(或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得2分)(共4分)标志: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2分)(3)中华民工族(或中国人民)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或斗争精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