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格式大全
词牌格式大全

词牌格式大全《十六字令16字捣练子27字忆江南27字忆王孙31字调笑令32字如梦令33字相见欢36字乌夜啼36字长相思36字生查子40字点绛唇41字浣溪沙42字菩萨蛮44字卜算子44字采桑子44字减字木兰花44字谒金门45字诉衷情45字忆秦娥46字清平乐46字更漏子46字阮郎归47字画堂春47字桃源忆故人48字摊破浣溪沙48字贺圣朝49字太常引49字西江月50字南歌子52字醉花阴52字浪淘沙54字鹧鸪天55字鹊桥仙56字虞美人56字南乡子56字玉楼春56字一斛珠57字踏莎行58字小重山58字蝶恋花60字一剪梅60字临江仙60字渔家傲62字唐多令60字河传61字苏幕遮62字定风波62字锦缠道66字谢池春66字青玉案67字天仙子68字江城子70字离亭燕72字何满子74字一丛花78字御街行78字蓦山溪82字洞仙歌83字满江红93字水调歌头95字满庭芳95字八声甘州97字昼夜乐98字双双燕98字念奴娇100字桂枝香101字翠楼吟101字石州慢102字水龙吟102字雨霖铃103字永遇乐104字望海潮107字沁园春114字贺新郎116字摸鱼儿116字迈陂塘116字六洲歌头143字十六字令》,词牌名。
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捣练子》,词牌名。
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李煜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忆江南,词牌名。
常见词牌一百例

常见词牌一百例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百例常见的词牌:《菩萨蛮》,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
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
上下片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后用作词牌。
双调四十六字,上阕四仄韵,下阕三平韵。
《浣溪沙》,又作“浣纱溪”,梁启勋《词学·调名》云:“《浣纱溪》,杜甫诗‘移船先生庙,洗药浣纱溪’(《绝句三首》)。
”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
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
今浙江省诸暨市南近郊的苎萝山下浣纱溪畔有浣纱石,上有传为东晋王羲之所书“浣纱”二字,相传这里是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浣纱处。
总之,调名“浣纱溪”的本意即咏春秋越国美女西施浣纱的溪水。
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如梦令》,词牌名。
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
以李存勖《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
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卜算子令”“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
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正体。
另有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双调四十五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等变体。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
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此调以柳永词《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为正体,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宋词词牌大全及其格律

宋词词牌大全及其格律宋词词牌名1. 暗香词牌名.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2. 八声甘州词牌名.3. 拜星月慢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4. 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5.. 采莲令词牌名.6.. 采桑子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7. 苍梧谣词牌名.8. 钗头凤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9. 长相思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10. 朝中措词牌名.宋以前旧曲,名为《照江梅》、《芙蓉曲》. 11. 丑奴儿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12. 捣练子词牌名.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13. 点绛唇又名《南浦月》《点樱桃》等. 14. 蝶恋花本名《鹊踏枝》,唐教坊曲名,后改名《蝶恋花》,另名《凤栖梧》、《一箩金》、《黄金缕》、《卷珠帘》等. 15. 定风波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16. 东风第一枝词牌名.又名《琼林第一枝》,此调最早见于史达祖. 洞仙歌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又称《羽仙歌》、《洞中仙》. 17. 芳心苦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8. 风流子词牌名. 19. 风入松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20. 凤萧吟《词谱》误将这首词的标题“芳草”,当作词牌. 21. 隔浦莲词牌名. 22. 关河令词牌名. 23. 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 24. 过秦楼词牌名.又名《选官子》、《选冠子》. 25. 汉宫春词牌名. 26.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倚秋千》. 27. 贺新郎词牌名.28. 花犯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29. 浣溪沙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30. 减字浣溪沙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31.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32. 江城子又名《江神子》、《水晶帘》. 33. 江南春此词牌不曾有别人填写过.可能是作者从南朝梁柳恽的《江南曲》中“日暖江南春”一句,择取而名. 34. 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35. 浪淘沙令词牌名. 36. 酹江月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37. 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38. 留春令词牌名. 39. 柳梢青词牌名.又名《陇头月》、《早春怨》. 40. 六丑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41. 六州歌头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 42. 绿罗裙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43. 绿头鸭词牌名. 44. 罗敷歌词牌名.又名《采桑子》. 45. 卖花声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46. 满江红词牌名.47. 满庭芳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48. 眉妩词牌名,又名《百宣娇》. 49. 梅花引词牌名. 50. 木兰花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51. 木兰花令词牌名. 52. 木兰花慢又名《木兰花》原是唐教坊名,宋时变为词调,并演化成慢调. 53.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作词牌.最初始由唐代温庭筠所作. 54. 南柯子词牌名. 55. 南浦唐教坊曲中有《南浦子》,宋词借旧曲名另制新调. 56. 南乡子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 57. 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58. 破阵子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59. 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
词牌格式大全版

词牌格式大全版一、小令1. 如梦令:单调,33字,仄起仄收,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2. 忆江南:单调,27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3. 采桑子:单调,27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中调1. 菩萨蛮:双调,44字,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醉太平:双调,58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 清平乐:双调,58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三、长调1. 满江红:双调,93字,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水调歌头:双调,95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 青玉案:双调,102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四、词牌格式的掌握2. 熟悉词牌的格式: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各个词牌的格式特点。
3. 练习创作:在熟悉词牌格式的基础上,进行词的创作练习,逐步提高词的创作水平。
五、词牌格式的拓展1. 词牌的变体:在词牌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变体创作,如增加句子、改变平仄等。
2. 词牌的创新:在词牌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创新创作,如将词牌与现代诗歌、散文等相结合。
词牌格式大全版一、小令1. 如梦令:单调,33字,仄起仄收,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2. 忆江南:单调,27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3. 采桑子:单调,27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中调1. 菩萨蛮:双调,44字,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醉太平:双调,58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 清平乐:双调,58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三、长调1. 满江红:双调,93字,仄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水调歌头:双调,95字,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3. 青玉案:双调,102字,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四、词牌格式的掌握2. 熟悉词牌的格式: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各个词牌的格式特点。
3. 练习创作:在熟悉词牌格式的基础上,进行词的创作练习,逐步提高词的创作水平。
各种词牌名的格式及例子

各种词牌名的格式及例子
词牌名是指中国古代诗歌中使用的一种特定的韵律和格律。
其中最常见的词牌名有七绝、五言绝句、律诗等等。
七绝指的是每句七个字,每句是对仗的四句诗。
比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五言绝句指的是每句五个字,每句是对仗的四句诗。
比如《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律诗是指按照一定的韵律和格律去写诗的形式,例如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等。
这些词牌名的格式和例子都是古代中国诗歌中常见的形式,具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
词牌名格式大全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韵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如梦令,词牌名。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词牌名。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明月人倚楼。
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最常见的12个词牌名格律

最常见的12个词牌名格律以下是12个常见的词牌名及其格律:1.《十六字令》: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为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2.《捣练子》: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为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忆江南》:又被称作《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二十七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为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
中中中,中中仄平平。
中仄中,中中仄平平。
4.《渔歌子》:又名《渔父》、《渔父乐》、《渔夫辞》,五句三十八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为中(上)平中、中(去)平平、中(上)平平、中(上)平平、上(去)平平、上(去)平平、上(平)中(平)去、中(平)中(去)。
5.《鹧鸪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五句三十八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为中(上)平中、中(去)平平、中(上)平平、中(上)平平、上(去)平平、上(去)平平、上(平)中(平)去、中(平)中(去)。
6.《浪淘沙》:又名《卖花声》、《浪淘沙令》,五句三十八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为平(变)平平、变(去)平平、变(上)平平、变(上)平平、变(去)。
7.《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忆江南》、《巫山十二峰》,五句三十八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为中(上)平中、中(去)平平、中(上)平平、中(上)平平、上(去)平平、上(去)平平、上(平)中(平)去、中(平)中(去)。
8.《浣溪沙》:又名《小庭花》、《满院春光》、《东风寒》、《醉木犀》,五句三十八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为中(上)平中、中(去)平平、中(上)平平、中(上)平平、上(去)平平、上(去)平平、上(平)中(平)去、中(平)中(去)。
9.《水调歌头》: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词牌格式为仄(上)入、仄(上)入、仄(上)入、入(短促)、平韵、仄(上)、仄(短促)、入。
56个常见的词牌名及格式

56个常见的词牌名及格式1.渔舟唱晚:平水韵,七绝。
2. 江南春:平水韵,七绝。
3. 水调歌头:平水韵,七绝。
4. 夜泊牛渚怀古:平水韵,七绝。
5. 忆江南:平水韵,七绝。
6. 江城子:平水韵,七绝。
7. 蝶恋花:平水韵,七绝。
8. 减字木兰花:平水韵,七绝。
9. 鹧鸪天:平水韵,七绝。
10. 醉花阴:平水韵,七绝。
11. 菩萨蛮:平水韵,七绝。
12. 赤壁怀古:平水韵,七绝。
13. 满江红:平水韵,七绝。
14. 虞美人:平水韵,七绝。
15. 长恨歌:平水韵,七绝。
16. 木兰花慢:平水韵,七绝。
17. 清平乐:平水韵,七绝。
18. 江山如此多娇:平水韵,七绝。
19. 卜算子·咏梅:平水韵,七绝。
20. 卜算子·黄叶楼:平水韵,七绝。
21. 卜算子·鹊桥仙:平水韵,七绝。
22. 卜算子·凤凰台上忆吹箫:平水韵,七绝。
23. 卜算子·道可道非常道:平水韵,七绝。
24. 狂夫词:平水韵,七绝。
25. 浣溪沙:平水韵,七绝。
26. 鹿柴:平水韵,七绝。
27. 菩提道次第广论颂古:平水韵,七绝。
28. 临江仙:平水韵,七绝。
29. 夜雨寄北:平水韵,七绝。
30. 阳关三叠:平水韵,七绝。
31. 芙蓉楼送辛渐:平水韵,七绝。
32. 静夜思:平水韵,七绝。
33. 蜀道难:平水韵,七绝。
34. 枫桥夜泊:平水韵,七绝。
35. 墨梅:平水韵,七绝。
36. 醉翁亭记:平水韵,七绝。
37. 行路难:平水韵,七绝。
38. 泊秦淮:平水韵,七绝。
39. 花非花:平水韵,七绝。
40. 沁园春·长沙:平水韵,七绝。
41. 江雪:平水韵,七绝。
42. 满庭芳·其一:平水韵,七绝。
43. 满庭芳·其二:平水韵,七绝。
44. 虞美人·听雨:平水韵,七绝。
45. 竹石:平水韵,七绝。
46. 北戴河赵学敏处士潮岛观海题壁:平水韵,七绝。
47. 赋得古原草送别:平水韵,七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牌名格式大全《十六字令》,词牌名。
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捣练子》,词牌名。
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煜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忆江南,词牌名。
亦被称为:《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秋娘》《春去也》《归塞北》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例词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王,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调笑令,词牌名。
本调个别处有破格,但均不失吟咏和谐,可谓是有格而不拘泥的典。
词格本身是为了吟咏上的和谐,若有利于整体和谐,稍有破格,则也未尝不可。
词牌格式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如梦令》,词牌名。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长相思,词牌名。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点绛唇,词牌名。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
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浣溪沙,词牌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
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菩萨蛮,词牌名。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
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
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卜算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采桑子,词牌名。
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
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
亦称《减兰》。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谒金门,词牌名。
上下阕共三十五字。
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诉衷情,词牌名。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平]仄仄平平”。
词牌格式1。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忆娥,词牌名。
亦称《楼月》、《碧云深》、《双荷叶》。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清平乐,词牌名。
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更漏子,词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