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复习资料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一)知识点复习资料

它们是作为相应三角函数的反函数定义出来的,由于
[答]
.
,y=cosx在定义域内不单调,所以对于
2.初等函数
1.直线的倾角和斜率:
当
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3.两 直 线 的 平 行 与 垂 直 : 己 知 两 条 直 线
时,函数
的左极限是 A,记作
或
所谓初等函数是指由基本初等函数经过有限次的四则
,只考虑
母 y换成 x得
(1)各组函数中,两个函数相等的是
3)对分段函数求函数值时,不同点的函数值应代入相 结论:
应范围的公式中去求;
这就是
的反函数。
A.
4)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并集。
(1)直接函数
与它的反函数 y=
的
例 4.分段函数
图形,必定对称于直线 y=x(一般地,二者是不同的函
B.
数,其图形是不同的曲线);
(2)
是微积分中常用的指数函数。 4.对数函数
例如,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公式 示速度)
(其中 v表 内自变量 x的不同值,函数不能用一个统一的公式表示, 是 一 个 函 数 , 则 称 它 为 而是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式来表示。这类函数称为
的反函数,记为
自由落体运动
(其中 g为重力加速度)
“分段函数”。
3.了解函数
与其反函数
之间的关
系(定义域、值域、图像),会求单调函数的反函数。
4.熟练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
5.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像。
6.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7.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式。
(4)设
,则
例 5.函数的性质
它的定义域是
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一)-考点汇编

第一章极限与连续第一节初高中基本计算公式1.幂函数基本公式(1)mnm nx x x +⋅=(2)mm nn x x x-=(3mn x =(4)1mmxx -=2.三角函数公式(1)三角函数恒等式①22sin cos 1x x +=②22tan sec 1x x =-③22cot csc 1x x =-④tan cot 1x x ⋅=⑤sec cos 1x x ⋅=⑥csc sin 1x x ⋅=⑦sin tan cos x x x =⑧cos cot sin xx x=(2)倍角公式与半角公式①sin 22sin cos x x x=⋅②2222cos2cos sin 2cos 112sin x x x x x =-=-=-③22tan tan 21tan x x x=-④2cot 1cot 22cot x x x -=⑤21cos cos22x x +=⑥21cos sin 22x x -=⑦21cos tan21cos x x x-=+3.反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Ⅰ》-考点汇编①arcsin()arcsin (11)x x x -=--≤≤②arccos()arccos (11)x x x π-=--≤≤③arctan()arctan x x -=-④arc cot()arc cot x xπ-=-⑤arcsin arccos (11)2x x x π+=-≤≤⑥arctan arc cot 2x x π+=⑦1arctan arc cot (0)x x x=>4.常见角度三角函数表第二节函数1.函数的定义:设x 和y 是两个变量,D 是一个给定数集,如果当x 在D 中任意取定一个值时,通过一定的对应法则f ,变量y 总有确定的数值与x 对应,则称y 是x 的函数。
记作)(x f y =。
数集D 称为函数)(x f y =的定义域。
2.常见函数的定义域(1)1,:0y D x x=≠(2):0y D x =≥(3)log ,:0a y x D x =>(4)tan ,:2y x D x k ππ=≠+(5)cot ,:y x D x k π=≠(6)[]arcsin ,:1,1arccos y xD x y x=⎧∈-⎨=⎩3.反函数(1)定义:一般地,给定y 是x 的函数)(x f y =,如果把y 当做自变量,x 当做函数,则由关系式)(x f y =所确定的函数)(1y fx -=叫做)(x f 的反函数.习惯上记为)(1x fy -=。
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2024)

引言概述:高等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成考专升本考试来说,高等数学也是必考科目之一。
本文主要围绕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二))这一题型展开,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提高考试成绩。
正文内容:一、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数列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3.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应用4.数列极限的定义和性质5.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和常用极限二、函数与极限1.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像3.极限的概念和性质4.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5.函数极限的计算方法和常用极限三、一元函数的导数与微分1.导数的概念和性质2.导数的计算方法:基本导函数法、导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的导数3.高阶导数和隐函数求导4.微分的概念和性质5.微分的应用:近似计算、最大值最小值和曲线的凹凸性四、一元函数的积分与定积分应用1.积分的概念和性质2.基本积分法和换元积分法3.分部积分法和有理函数的积分4.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5.定积分的应用:几何应用、物理应用和概率应用五、多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多元函数积分1.多元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偏导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全微分的概念和性质4.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判定条件5.多元函数的重积分及其应用总结:通过对成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二))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阐述,本文详细介绍了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的导数与微分、一元函数的积分与定积分应用以及多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多元函数积分等五个大点。
每个大点下分别介绍了相应的小点,涵盖了相关知识点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和应用等方面。
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考生能够对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成绩,顺利通过考试。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一)复习资料

第一阶段(3月初)主要任务是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这个阶段,要按照考试大纲所列复习考试内容,全面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对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狠下功夫,对两者的理解要深、透、不留死角。
复习基础知识时要讲究方法,注意各种知识点的归纳与类比、分析与综合,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纵向与横向的联系,建立基础知识框架,总体把握基础知识的脉络。
第二阶段(8月初)主要任务是重点复习,强化练习。
这个阶段,要抓住复习重点,加强考试热点、常考知识点的复习,同时强化练习,掌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提高解题能力。
第三阶段(9月底10月初)主要任务是冲刺复习,模拟测试。
这个阶段,在重点复习的同时,要进行模拟测试。
通过模拟测试能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拾遗补缺,针对薄弱环节重点复习。
同时,通过模拟测试,有利于熟悉考试情景,合理安排答题时间,调整应考心里,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第一章极限和连续第一节极限[复习考试要求]1.理解极限的概念(对极限定义、、等形式的描述不作要求)。
会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左极限与右极限,了解函数在一点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2.了解极限的有关性质,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3.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性质、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
会进行无穷小量阶的比较(高阶、低阶、同阶和等价)。
会运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求极限。
4.熟练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第二节函数的连续性(1)理解函数在一点处连续与间断的概念,理解函数在一点处连续与极限存在的关系,掌握判断函数(含分段函数)在一点处连续性的方法 (2)会求函数的间断点。
(3)掌握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会用介值定理推证一些简单的命题。
(4)理解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的连续性,会利用连续性求极限 精选考题例题1 设,0≠b 当0→x 时,bx sin 是2x 的( ) 高阶无穷小量 等阶无穷小量 同阶但不等价无穷小量 低阶无穷小量 【答案】 D【考点】 本题考查了无穷小量的比较的知识点. 【解析】 因为,1lim 1lim sin lim sin lim 00020∞==⋅⋅=→→→→x b x b bxbx x bx x x x x 故bx sin 是比2x 低阶的无穷小量,即bx sin 是2x 的低阶无穷小量.例题2 函数22)(-+=x x x f 的间断点为=x _______________. 【答案】 2【考点】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间断点的知识点. 【解析】 函数22)(-+=x x x f 在2=x 处无定义,故2=x 为)(x f 的间断 点.例题3 计算.1)1sin(lim 21--→x x x 解:.2111lim 1)1(lim 1)1sin(lim 12121=+=--=--→→→x x x x x x x x 第二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第一节 导数与微分(一)导数与微分(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掌握用定义要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方法。
成人高考成考高等数学(二)(专升本)试卷及解答参考

成人高考成考高等数学(二)(专升本)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选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7分,共84分)1、设函数(f(x)=2x−3x),则函数的零点个数是:A. 1B. 2C. 3D. 02、设函数(f(x)=e x sinx),则该函数的导数(f′(x))为:A.(e x(sinx+cosx))B.(e x(sinx−cosx))C.(e x cosx)D.(e x sinx)3、设函数f(x)=x3-6x2+9x,若函数在x=1处取得极值,则该极值是:A. 4B. 0C. -4D. 84、下列函数中,定义域为实数集的有()A、f(x) = √(x^2 - 1)B、g(x) = 1/xC、h(x) = |x| + 1D、k(x) = √(-x)5、设函数(f(x)=x3−3x+2),则(f(x))的极值点为:A.(x=−1)和(x=1)B.(x=−1)和(x=2)C.(x=0)和(x=1)D.(x=0)和(x=2)6、设函数(f(x)=3x2−4x+1),则该函数的图像开口方向是:A. 向上B. 向下C. 水平D. 垂直),其定义域为((−∞,0)∪(0,+∞)),则函数(f(x))在(x=0)处7、设函数(f(x)=1x的极限值为:A. -∞B. +∞C. 0D. 不存在8、若函数(f(x)=x3−3x2+4x+1)在点(x=1)处可导,且其导数的反函数为(g(x)),则(g′(1))等于:B. -1C. 0D. 29、若函数(f(x)=11+x2)的定义域为(D f),则(D f)为:A.((−∞,+∞))B.((−∞,−1)∪(−1,+∞))C.((−∞,−1]∪[−1,+∞))D.((−1,1]∪[1,+∞))10、设函数f(x)=1xlnx,则f(x)的导数f′(x)为:A.−1x2lnx+1x2B.1x2lnx−1x2C.1x lnx−1x2D.−1x lnx+1x211、设函数(f(x)=11+x2),则(f′(0))的值为:A.(−1)B.(0)C.(12)D.(11+02)12、设函数f(x)=x 3−3xx2−1,则f′(1)的值为:A. 1C. 0D. 无定义二、填空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设函数f(x) = x² - 3x + 2,若f(x)在x=1处的导数为0,则f(x)的极值点为______ 。
《高等数学》(专科升本科)复习资料

《高等数学》(专科升本科)复习资料一、复习参考书:全国各类专科起点升本科教材高等数学(一)第3版 本书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复习内容及方法:第一部分 函数、极限、连续复习内容函数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即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有界性。
数列的极限与函数的极限概念。
收敛数列的基本性质及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数列极限的存在准则与两个重要的函数极限。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常见的求极限的方法。
连续函数的概念及基本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函数的间断点及其分类与连续函数的基本运算性质,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基本性质,即最值定理、介值定理与零点存在定理。
复习要求会求函数的定义域与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有界性。
掌握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与理解函数在某一点极限的概念,同时会利用恒等变形、四则运算法则、两个重要极限等常见方法计算函数的极限。
掌握理解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在求函数极限的时候能使用等价代换。
理解函数连续性的定义,会求给定函数的连续区间及间断点;;能运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证明一些基本的命题。
重要结论1. 两个奇(偶)函数之和仍为奇(偶)函数;两个奇(偶)函数之积必为偶函数;奇函数与偶函数之积必为奇函数;奇(偶)函数的复合必为偶函数; 2.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3. 若一个数列收敛,则其任一个子列均收敛,但一个数列的子列收敛,该数列不一定收敛;4. 若一个函数在某点的极限大于零,则一定存在该点的一个邻域,函数在其上也大于零;5. 无穷小(大)量与无穷小(大)量的乘积还是无穷小(大)量,但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乘积则有多种可能6. 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域内都是连续函数;7. 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必能取到最大值与最小值。
重要公式1. 若,)(lim ,)(lim 0B x g A x f x x x x ==→→则AB x g x f x g x f x x x x x x =⋅=⋅→→→)(lim )(lim )]()([lim 0;BA x g x f x g x f x x x x x x ==→→→)(lim )(lim )()(lim 000。
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一)考试辅导复习资料【全】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专升本高等数学(一)(适合2022年及往后的成考复习)函数、极限与连续本章内容一、函数二、极限三、连续本章约13%,20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第一节函数知识点归纳●函数的概念、性质●反函数●复合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初等函数考试要求1、理解概念会求函数包括分段函数的定义域、表达式及函数值,并会作出简单的分段函数图象。
2、掌握判断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和周期性定义,会判断所给函数的相关性质。
3、理解函数理解函数与它的反函数之间的关系,会求单调函数的反函数。
4、掌握过程掌握函数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熟练掌握复合函数的复合过程。
5、掌握性质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简单性质及其图象。
6、掌握概念掌握初等函数的概念。
第一节函数一、函数的概念定理设x和y是两个变量,D是一个给定的数集,如果对于每个数x∈D,变量y按照一定法则总有确定的数值和它对应,则称y是x的函数,记作y=f(x).y是因变量,x是自变量。
函数值全体组成的数集W={y|y=f(x),x∈D} 称为函数的值域。
函数概念的两个基本要素对于给定的函数y=f(x),当函数的定义域D确定后,按照对应法则f,因变量的变化范围也随之确定,所以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就是确定一个函数的两个要素。
两个函数只有在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都相同时,才是相同的。
例:研究函数y=x和y=2是不是表示相同的函数。
解:y=x是定义在(−∞,+∞)上的函数关系,y=2是定义在(−∞,0)∪(0,+∞)上的函数关系,它们定义域不同,所以这两个函数是不同的函数关系。
例:研究下面这两个函数是不是相同的函数关系f(x)=x,g(x)=2解:f(x)=x和g(x)=2是定义在(−∞,+∞)上的函数关系,f(x)的值域在(−∞,+∞)上的函数,g(x)的值域在[0,+∞),它们定义域相同,值域不同函数。
函数的定义域(1)在分式中,分母不能为零;(2)在根式中,负数不能开偶次方根;(3)在对数式中,真数必须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4)在反三角函数式中,应满足反三角函数的定义要求;(5)如果函数的解析式中含有分式、根式、对数式和反三角函数式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求定义域时应取各部分定义域的交集。
2024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复习教程

2024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复习教程高等数学二是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考生普遍认为难度较大的科目之一、在备考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是一份2024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数学二》复习教程,供考生参考。
一、了解考纲和考题分布在开始复习之前,首先要了解考试的考纲和考题分布。
了解考纲可以明确要学习哪些内容,了解考题分布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根据考纲和考题分布,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二、整理知识框架在开始复习之前,可以整理一份《高等数学二》的知识框架。
通过整理知识框架,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点归类整理,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
这样有助于理清思路,提高学习效率。
三、系统学习教材在复习《高等数学二》的过程中,首先要系统地学习教材。
对于不同的章节,需要花费不同的时间进行学习。
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制定学习计划。
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解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和定理,一定要完成练习题。
四、重点突破难点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理解困难、计算复杂的难点。
对于这些难点,要多花时间进行理解和巩固。
可以通过请教老师、参加辅导班、阅读相关参考书等方式,加深对难点的理解。
可以将难点整理成思维导图或笔记,方便查漏补缺。
五、多做试题《高等数学二》考试注重考察考生的解题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要多做试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解题思路。
可以从历年考试真题、模拟题中选择一部分进行练习。
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时间控制和解题方法的选择。
六、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在复习《高等数学二》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时间。
每一天的复习时间要有节奏,不能太过于松散或过于紧张。
可以制定一个每周的复习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复习。
可以将每天的复习内容分为多个阶段,分别进行复习和休息。
七、加强答题技巧在考试过程中,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例如,注意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合理运用公式和定理,简化计算过程;注意四舍五入和单位换算;注意检查和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