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及答案
青海省区聘教师考试真题

选择题: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的主要目的是:A. 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B. 选拔优秀教育人才,提高教育质量(正确答案)C. 增加教师的福利待遇D. 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在青海省,区聘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 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B. 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正确答案)C. 具备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D. 年龄在30岁以下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中,通常不会考察的内容是:A. 教育理论知识B. 学科专业知识C.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D. 应聘者的家庭经济状况(正确答案)区聘教师在青海省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是:A. 辅助性教学人员B. 主力军,负责主要的教学任务(正确答案)C. 仅负责行政工作D. 仅负责课外辅导青海省对于新入职的区聘教师,通常会有哪些培训?A. 无需任何培训,直接上岗B. 进行短期的岗前培训(正确答案)C. 进行为期一年的系统培训D. 仅在需要时进行临时培训关于青海省区聘教师的工资待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区聘教师的工资待遇都相同B. 工资待遇会依据教师的学历和职称进行调整(正确答案)C. 工资待遇只与教师的工龄有关D. 工资待遇完全由学校自主决定青海省区聘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通常依据的是:A. 教师的教学年限B. 教师的教学成果和业务能力(正确答案)C. 教师的学历背景D. 教师的人际关系以下哪项不是青海省区聘教师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A.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B. 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C. 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D. 必须具备博士学位(正确答案)青海省区聘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仅注重知识的传授B.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正确答案)C. 仅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D. 仅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
青海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青海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是针对省内教师岗位的选拔性考试,旨在选拔具备相应教育教学能力的人才。
考试内容通常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及相关学科知识。
以下是一份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促进经济发展D. 提高国民素质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 爱岗敬业B. 教书育人C. 为人师表D. 终身学习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教育制度分为()A. 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B. 学前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C.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D. 义务教育、非义务教育、高等教育4. 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埃里克森D. 马斯洛5.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A. 只传授知识B. 只进行道德教育C. 既传授知识,又进行道德教育D. 只关注学生的兴趣6.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A. 增加课堂的趣味性B.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C. 减少教师的工作量D. 替代传统的黑板教学7. 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是()A. 选拔和淘汰B. 激励和反馈C. 监督和控制D. 惩罚和奖励8.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A. 应试能力B. 创新能力C. 记忆能力D. 模仿能力9. 根据《教师法》,教师享有的权利包括()A. 教学自主权B. 学术自由权C. 参与学校管理权D. 所有上述权利10. 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A. 严厉惩罚B. 宽容理解C. 公正无私D. 忽视问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A. 因材施教B. 启发式教学C. 以学生为中心D. 以教师为中心2.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A. 学习理论B. 教学理论C. 学生心理发展D. 教师心理发展3.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包括()A. 参加培训B. 教学实践C. 学术交流D. 自我反思4. 教育法律法规对教师的要求包括()A. 遵守职业道德B. 保护学生权益C. 执行教育政策D. 参与教育改革5.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包括()A. 制定班级规则B. 组织班级活动C. 促进学生自我管理D. 强化纪律约束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3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综》模拟卷及答案

2023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综》模拟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
下列关于发现学习的优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学科B.促进智力发展C.有助于保持记忆D.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热爱集体与自私自利、创新与保守、自尊与自卑属于()。
A.性格特征B.气质特征C.意志特征D.能力特征3.教育中“拔苗助长”的现象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B.互补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4.人们欣赏名画《蒙娜丽莎》时,陶醉在“永恒的微笑中”,感到身心非常愉悦。
这种情绪是()。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自豪感5.“跳一跳,摘果子”体现维果斯基的( )。
A.掌握学习理论B.先行组织者策略C.最近发展区观点D.认知—结构学习论6.著有《普通教育学》被西方誉为“科学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
A.亚里斯多德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杜威7.教师答疑时,能迅速灵活地提取脑中知识,以解决学生当前的问题。
这体现了记忆品质的( )。
A.准确性B.持久性C.敏捷性D.准备性8.成语“百折不挠”体现的意志品质主要是()。
A.自制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觉性9.国家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 )。
A. 教科书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课程设计10.最早提出“学习过程是学一思一行”过程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1.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说明德育工作要遵循()。
A.因材施教原则B.方向性原则C.疏导原则D.长善救失原则12.“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在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时应( )。
A.确立班集体的目标B.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C.建立健全必要的班级规则D.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13.周末,小明同学认真完成作业后,被允许玩半小时电子游戏。
2023年度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3年度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B.教育手段C.教育思想D.思想品质2.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
A.质量B.可能规模C.规模D.速度3.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C.美国教育家杜威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4.1835年出版的《教育讲授纲要》的作者是()A.赫尔巴特B.洛克C.夸美纽斯D.卢梭5.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学科专业素养B.教育专业素养C.品德专业素养D.职业道德素养6.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A.康德B.第斯多惠C.赫尔巴特D.福禄倍尔7.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B.社会实践C.实践知识D.学生自学8.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奖励与惩罚使用要求的是()。
A.奖惩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B.奖惩不能由教师个人拍板决定C.对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尽可能多表扬、少处分D.奖惩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宣布,不能只限于本人知道9.教学计划的核心是()A.教学目标B.课程设置C.学年编制D.人员安排10.学校文化是一种()。
A.制度文化B.物质文化C.精神文化D.组织文化11.学校教育必须以()为中心。
A.课外活动B.课内外活动C.实践活动D.教学12.纠正认识中不合理的绝对化要求、过度泛化、夸大后果等症状通常用()的方法。
A.着重调整情感B.着重训练行为C.着重改变认知D.游戏13.以下属于课程目标的依据的是()A.对教师的研究B.对校长的研究C.对活动的研究D.对学生的研究14.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A.格赛尔B.孟子C.弗洛伊德D.华生15.严格意义的学制系统大致形成于()A.17世纪末B.18世纪中叶C.19世纪下半期D.20世纪初16.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2021青海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

2021青海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2021青海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一一、单选题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是()。
A.《大学》B.《论语》C.《学记》D.《春秋》2.在近代教育史上,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洛克3.下列说法不属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A.生活即教育B.学校即社会C.教育即生长D.教育即生活4.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A.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B.夸美纽期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斯宾塞的《教育论》5.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
A.家庭教育B.社区教育C.发明创造D.学校教育6.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特点。
A.主体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7.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名言的教育家是()。
A.孔子B.墨子C.荀子D.孟子8.赞同“以儿童为中心”、提出“从做中学”观点的教育家是()。
A.杜威B.第斯多惠C.赫尔巴特D.洛克9.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不包括()。
A.取消等级教育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思想C.提倡教育结果的均等D.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10.教育诸社会功能的联系是()。
A.整体性和间接性B.整体性和超前性C.矛盾性和不平衡性D.整体性和矛盾性参考答案:1.C。
2.D。
3.A。
4.C。
5.D。
6.C。
7.A。
8.A。
9.C。
10.D。
11.“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
出现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2.印度“狼孩”的事例表明,个体在早期心理发展的某一个短暂时期内,对某类刺激特别敏感,一旦错失将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
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青海招教考试题及答案

青海招教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青海省的省会城市是()。
A. 西宁B. 兰州C. 乌鲁木齐D. 拉萨答案:A2.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
A. 淡水湖B. 咸水湖C. 人工湖D. 冰川湖答案:B3. 青海省位于我国的()地区。
A. 东北B. 西北C. 东南D. 西南答案:B4. 青海省的简称是()。
A. 甘C. 宁D. 新答案:B5. 青海省的省花是()。
A. 牡丹B. 玫瑰C. 雪莲D. 格桑花答案:D6. 青海省的省树是()。
A. 松树B. 柳树C. 杨树D. 胡杨答案:A7. 青海省的省鸟是()。
A. 丹顶鹤B. 黑颈鹤C. 朱鹮D. 红腹锦鸡答案:B8. 青海省的省石是()。
B. 玛瑙C. 翡翠D. 绿松石答案:B9. 青海省的省歌是()。
A. 《青藏高原》B. 《青海青》C. 《黄河大合唱》D. 《天路》答案:B10. 青海省的省会西宁市的海拔高度大约是()米。
A. 2000B. 2200C. 2600D. 3000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青海省的主要少数民族包括()。
A. 藏族B. 回族C. 土族D. 蒙古族E. 撒拉族答案:A、B、C、D、E12. 青海省的主要河流有()。
A. 黄河B. 长江C. 澜沧江D. 雅鲁藏布江E. 怒江答案:A、C、E13. 青海省的主要旅游景点包括()。
A. 青海湖B. 塔尔寺C. 茶卡盐湖D. 可可西里E. 昆仑山答案:A、B、C、D14. 青海省的主要矿产资源有()。
A. 石油B. 天然气C. 盐湖资源D. 有色金属E. 稀土元素答案:C、D、E15. 青海省的主要农作物包括()。
A. 青稞B. 玉米C. 马铃薯D. 油菜E. 棉花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青海省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省份。
()答案:√17. 青海省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
()答案:×18. 青海省是我国唯一的藏族自治区。
2024年青海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2024年青海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2024年青海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一)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须由具有我国国籍、在我国境内定居、并具有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我国学校的()A.教师B.校长C.行政人员D.教辅人员2.教师获取报酬主要通过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和()来体现。
A.带薪休假B.政治地位C.有偿家教D.教师节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下列没有涉及的是()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关爱学生D.无私奉献4.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的(),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
A.安全保护工作B.思想道德建设C.精神文明建设D.遵守纪律的意识5.教师良心虽然外人看不见、摸不着,但教师却能深深地体验和意识到,并利用它指导自己的工作。
这说明教师良心具有()A.公正性B.稳定性C.内隐性D.广泛性6.现代教育与以往教育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提倡教师要具有()的精神和素养。
A.合作B.敬业C.严谨D.爱学生7.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总趋势是()A.西高东低B.西低东高C.南高北低D.北高南低8.相关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普遍比睡眠时间更长的人胖。
这是因为睡眠不足影响了新陈代谢功能,使刺激食欲的荷尔蒙增加,同时产生饱胀感的荷尔蒙水平降低。
由此不能推出()A.胖人的食欲比体重正常的人好B.睡眠状况影响新陈代谢C.荷尔蒙水平影响食欲D.胖人的荷尔蒙水平可能异于常人9.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多写离愁闲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多写国恨家仇,词风凄恻哀婉,《醉花阴》《声声慢》都创作于这一时期B.昌黎先生、青莲居士、香山居士、白石道人、王临川、已斋叟依次指的是韩愈、李白、白居易、姜夔、王安石、关汉卿C.弗兰茨·卡夫卡的《变形记》、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和詹姆斯·乔伊斯的《等待戈多》都是现代派小说的代表D.“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伟大的开端,其中著名的作家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和巴金等10.《多宝塔碑》是颜真卿的()作品。
2023年度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综》模拟卷及答案

2023年度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综》模拟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5题)1.人们在以往对于考试的认识中.往往认为六十分就是及格线,学生的考试分数只要超过这个分数线,他的这门考试就合格了,上述的这种考试评价类型属于()。
A.相对评价法B.绝对评价法C.实证化评价D.人文式评价2.教师突然中断讲课,引起分心学生的注意。
这种注意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3.涂尔干是以下哪种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教育无目的论4.“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又追求教育的自由化”体现教育特点是()。
A.教育全民化B.教育终身化C.教育多元化D.教育民主化5. 小学生小雪因为迟到被班主任惩罚跑操场20圈并连续罚站一周,该班主任的做法违反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A.爱国守法B.严谨治学C.关爱学生D.终身学习6.中国的学校教育形态最早出现在( )。
A.夏代B.西周C.汉代D.春秋时期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制度年限是( )。
A.六年B.八年C.九年D.十二年8.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正式开通。
承担这一保密通信的量子卫星是( )。
A.“墨子号”B.“悟空号”C.“天宫号”D.“蛟龙号”9.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负责、自己规划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知识和能力。
这种组织形式是( )。
A.导生制B.设计教学法C.特朗普制D.道尔顿制10.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12—18岁对应的是( )。
A.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B.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D.自主感对羞耻心与怀疑阶段11.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青海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青海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2.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B】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3.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D】。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4.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A】。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经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B】。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C】。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资料仅供参考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7.《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能够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C】。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10.从课程功能的角度,能够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D】。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11.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B】。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2.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B】。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