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学案13:4.1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14:4.1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14:4.1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案
汽车:家庭轿车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没有这个物件,也就没有这个念想”。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某种消费,是因为生产领域有了突破性发展,使人们产生了这种消费的欲望。
结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想一想:没有消费,生产会怎样呢?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图片展示:丰田汽车公司生产规模越来越大,这么多的汽车生产出来之后,汽车公司会发愁吗?(不会,卖得出去就不愁)对,前提就是他得卖得出去,也就是这些汽车必须被人们所消费。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图片展示:老爷车跟奔驰,为什么近年来人民追求的是各种名牌的汽车而不是以前的“老爷车”?
(2)消费调节生产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及时、准确地掌握了市场动向,及时调整经营方向或产品品种,企业就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汽车行业的大发展,带动了什么相关行业的发展?
四大件:在20世纪70年代,青年人结婚要置备的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人们把这四样东西称为“三转一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只有生产力提高了,人们的消费质量和水平才能提高。
音响电视:家庭影院
汽车美容、汽车维修、汽车装饰品、加油站、车险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图片展示:奔驰、保时ຫໍສະໝຸດ 外形酷,功能多样,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P29)
在课本找出社会再生产包括哪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用图形直观展示。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Word版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Word版

第四课生产、劳动与经营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2.了解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3.懂得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具体措施。

学习重点: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2、懂得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具体措施。

学习难点: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预习任务:一、生产与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_____。

(2)生产决定消费的______。

(3)生产决定消费的_________。

(4)生产为消费___________。

请思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网上购物。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消费的方式。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1)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___________。

(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_______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_____________,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试判断:凡是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提示错误。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只有合理的消费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3.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1)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______、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中,直接______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影响;________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试判断: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

()提示错误。

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1.原因(1)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学案3:4.1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学案3:4.1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一、学习目标:1.把握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2.阐明社会再生产的的四个环节及其关系3.归纳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意义4认同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支持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预测难点:大力发展生产力三、课前预习四、自主学习(内容及要求:认真阅读课本28-31 页,并完成下列相关问题,对不确定问题用红笔做好标记)生产决定消费哪些方面?消费对生产具有哪几方面反作用?社会再生产的4个环节及其关系?为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结合P30两个探究)五、合作探究①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②思考、讨论、展示以下问题我家的“苹果时代”我: 现在iphone可火了,我也要上淘宝网买iphone。

奶奶:我们那时侯哪有这玩意,谁家有个收音机都羡慕得不得了。

妈妈:你们现在这代人真幸福,我们那时候只有个黑白电视机,效果还不怎么好。

我:原本我想买iphone6,现在我更期待iphone6s ……爸爸:你看看你都有几个手机了,先前的那几个都还好好得放在抽屉里。

我:手机生产出来么就是要让人们去买的。

如果大家都不买,手机企业都要倒闭了。

我想要的可是轻巧方便还有多功能,集看电影、玩游戏、听音乐,还有面对面聊天等为一体的手机,iphone最合适了,再说了我的那些手机,厂家已经不再生产了……爸爸:现在有那么多手机怎么偏要iphone?我:iphone可是第一个使用电容触屏的,紧接着其他手机纷纷效仿,受它影响,诺基亚、三星、LG等国际领先的手机厂商也计划推出类似手机。

它有强大的娱乐功能和强大GPS功能!室外定位超快,苹果不仅是以软件为主的老公司积淀雄厚还善于创新,乔布斯更是这一行业的领军人物,虽然乔布斯现在逝世但蒂姆·库克的能力乔布斯也是大加赞赏的……妈妈:怎么说话这么专业啊?我:别忘了现在可是苹果时代,这么一个苹果还带动了软件开发、网站运营、图片传输等多媒体捆绑增值服务的各行业呢!奶奶:听我孙女这么一说,不心动还真不行,奶奶资助你。

2016高中政治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版

2016高中政治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Word版

2016⾼中政治4.1发展⽣产满⾜消费学案新⼈教版必修1Word版第⼆单元⽣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产与经济制度第⼀课时发展⽣产满⾜消费学习⽬标1.知识⽬标(1)识记⽣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产四个环节、发展⽣产⼒的因素。

(2)理解我国⼤⼒发展⽣产⼒的原因。

(3)运⽤⽣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2.能⼒⽬标通过对“⽣产与消费关系”的学习,培养同学们从实例中分析认识⽣产的决定作⽤,消费对⽣产的反作⽤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同学们理解并衷⼼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主预习⼀、⽣产与消费1.⽣产决定消费:⽣产决定消费的;⽣产决定消费的;⽣产决定消费的;⽣产为消费。

是⼈类社会赖以⽣存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产起着重要的反作⽤,消费的发展促进⽣产的发展。

消费是⽣产的⽬的,,这种产品的⽣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能调节⽣产,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产的起着;消费是⽣产的动⼒,⼀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消费为⽣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并提⾼,提⾼。

⼆、社会再⽣产社会再⽣产包括、、、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其中,是起决定作⽤的环节;是连接⽣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是物质资料⽣产总过程的最终⽬的和动⼒。

三、⼤⼒发展⽣产⼒1.为什么要⼤⼒发展⽣产⼒?(1)从根本上来看,这是由⽣产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的⽣产是⼈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其中,“解放⽣产⼒,发展⽣产⼒”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

(3)⼤⼒发展⽣产⼒,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的主要⽭盾。

⼤⼒发展⽣产⼒,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盾的根本⼿段。

2.如何⼤⼒发展⽣产⼒?(1)必须要坚持,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要牢牢扭住这个中⼼,坚持。

(2)⼈是⽣产⼒中最具决定性的⼒量,加快⽣产⼒的发展必须。

高中政治 4.1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政治 4.1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记住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关系;试着举例说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学着有层次地分析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与举措。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综合探究、质疑反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理解国家刺激消费的政策,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明白提高劳动者素质不仅有助于个人增加就业、提高收入,而且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关注《生活联系》。

【学习重难点】1.重点: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理解;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2.难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学法指导】1、“三么”学习法——自主学习构建体系时,可以“生产”为中心从“三么”角度建构本框知识体系;初步学会从“三么”角度评析观点、现象等;2、“重复就是生产力”,重复就是学习的生产力,有计划地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过程】第I部分课前预习1、从总体上讲,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2、生产决定消费的具体体现是什么?3、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有哪些?4、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有哪些?5、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措施分别是什么?6、自主建构本框知识体系 (请用纸片建构在教材中)自学质疑(合作学习)第II部分课堂探究【探究学习】【合作探究一】材料一:(2013江苏卷材料)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

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

这说明:(A )材料二:(08广东高考19)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一些企业因商品滞销而减产甚至停产。

这说明( B )材料三:(09浙江卷25)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能和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3G (第三代移动通信)应运而生,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终端制造、信息服务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壮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学案:4.1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学案:4.1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课时1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学习目标核心素养要点晨背1.科学理解生产决定消费的四种表现。

2.科学理解消费的反作用,能根据具体情景具体分析。

3.全面把握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4.认同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措施。

1.政治认同:正确认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2.科学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3.法治意识:了解发展生产、促进消费的法律法规,增强法治观念。

4.公共参与:积极投身生产实践,增加消费体验。

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3.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4.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学新知]一、生产与消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小提示:生产决定消费说明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小提示: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但不是所有的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只有合理的消费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2.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1)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2)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小图示:社会再生产二、大力发展生产力1.原因(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4.1展生产满足消费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4.1展生产满足消费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在本环节,我将会系统讲授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包括: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调节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产与消费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我还注重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理解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基本原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消费市场的变化,以及生产与消费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此外,我还希望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冠疫情期间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提高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但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理解尚浅。因此,在设计教学案例时,我注重了知识深度与广度的结合,力求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案例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象为背景,通过分析我国消费市场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让学生思考在特殊时期,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如何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我创设了以下情景:
1.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象为背景,让学生感受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高中政治 4.1《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政治学案

高中政治 4.1《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政治学案

第1课时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2)理解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2.能力目标:通过对“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实例中分析认识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深刻领会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认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预习检测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①。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②,生产为消费创造③。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④,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生产出来的产品被⑤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⑥作用;一个新的⑦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⑧,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⑨、分配、交换、⑩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其中,直接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全面。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选择题1.没有电子工业的发展也就没有电视机的消费,没有DVD机的生产,人们也就没有对DVD机的需求。

这里要说明的是( )。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为消费服务B.生产是消费的动力,生产比消费更重要C.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D.生产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2.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能和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3G(第三代移动通信)应运而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懂的发展的意义;了解我国的工作中心;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对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准确认识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培养正确认识我国当前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洞察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刻领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观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教学重点: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教学难点: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二、预习导学
(一)知识梳理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和。

④生产为消费。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①消费是生产的;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作用;③消费为生产,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能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2.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1)直接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2)和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3)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夺取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是解决的需要。

(2)措施:必须坚持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要牢牢扭住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全面,包括素质、素质和健康素质;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
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
合作探究一:
大家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费的各种商品和服务是从哪里来的?是哈利波特的魔法棒变出来的吗?
合作探究二:
1.假设你是一个毛绒玩具生产厂家的负责人,你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收益增加呢?
2.一开始发明生产的洗衣机只具有洗涤的功能,慢慢的人们发现这些厚衣服如果洗完以后不用花那么长时间晾晒就好了,所以后来洗衣机的研发商就开发了一种具有洗涤、甩水、烘干等强大功能的洗衣机。

这个事例说明消费对生产具有什么样的反作用呢?
3.某地自从根据当地特色开发了农家乐乡村旅游以后,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来农家乐娱乐放松,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业和住宿的发展。

随着当地旅游名气的远播,还吸引了很多外国游客的到来,为了给外国游客带来更好地服务,当地还挑选优秀员工进行外语培训。

这个事例说明消费对生产具有什么样的反作用呢?
合作探究三:
观察图片思考:社会在生产包括哪些环节,这些环节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合作探究四: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30页的内容,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
问题1:问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问题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问题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有哪些?
四、目标检测
1.随着我国无线宽带的发展,再加上智能手机功能的完善和价格的下降,这极大地刺激了智能手机的需求量。

这表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物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最重大的科技创新,将对现有产业格局形成颠覆性的冲击,更将成为我国IT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并带动包装、物流快递等多产业发展。

这表明()。

A.生产决定消费,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
B.消费的种类、质量是通过生产创造的
C.只要产业创新就能在逆境中发展
D.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3.随着我国高铁行业的迅速发展,许多人对乘坐高铁外出旅游的向往也越来越强烈。

这主要表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4.小王是某企业的会计,他经常面对“产品制造成本”“工人工资”“税款”“批发价”等词。

这些“词”所对应的经济活动环节分别是()。

A.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B.生产、分配、分配、交换
C.分配、交换、分配、消费
D.生产、分配、分配、消费
5.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

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

多样化的月饼消费()。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
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
6.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
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


材料二“家电下乡”的形势喜人,在消费领域有了很多率先和突破。

但是,也出现了有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却唯恐错过了而盲目运用补贴机会的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1)谈谈对个别农民消费观念和方式的认识。

(2)谈谈我国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必要性的认识。

——★参考答案★——
1.『解析』无线宽带的建设和智能手机的生产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意愿,这表明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选D。

『答案』 D
2.『解析』本题考查消费的反作用。

“物联网”更将成为我国IT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并带动包装、物流快递等多产业发展,体现了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故选D。

『答案』 D
3.『解析』题干说的是人们希望乘坐高铁外出旅游,关键词在“向往”,这是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的体现,因此选择D。

『答案』 D
4.『解析』“成本”涉及生产,“工人工资”属于初次分配,“税款”属于再分配,属于分配领域,“批发价”属于交换环节。

『答案』 B
5.『解析』本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从中我们可看出,由于人们对中秋月饼消费的日益多样化,月饼的生产呈现出多样化,体现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C观点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故A观点错误;B强调了“消费结构升级”;D强调了“月饼质量的提高”,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6.『解析』第(1)问从个别农民盲目消费的客观原因与主观因素全面分析,第(2)问结合教材,回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意义,逐条回答即可。

『答案』(1)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才会随之提高。

农民朋友要提高生活质量,需要以增加收入为前提,更是需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仅要提高吃、穿、用、行等的质量,还要提高文化和精神生活的质量。

(2)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③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我们综合发挥投资、出口和消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