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历史文化名城

合集下载

阆中古城的历史沿革与文化价值

阆中古城的历史沿革与文化价值

阆中古城的历史沿革与文化价值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规模宏大,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文化遗产。

阆中古城的历史沿革与文化价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篇章。

一、阆中古城的历史沿革阆中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是楚国的一个重要城池。

汉朝时期,阆中成为四川的州治之一,城池规模不断扩大,城墙高达10余米。

唐朝时期,阆中成为了一个繁华的商贸中心和文化重镇,有“蜀中第一城”的美誉。

宋朝时期,阆中成为四川的通商口岸,商贸活动非常发达。

元朝时期,蒙古人曾经占领过阆中,但是不久后就被驱逐。

明朝时期,阆中成为了一个军事重镇,用于防御南方的入侵。

清朝时期,阆中成为了一个文化中心,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

20世纪以来,阆中古城逐渐恢复了昔日的繁荣,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

二、阆中古城的文化价值阆中古城作为一个古代文化重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文化遗产。

阆中地区曾经是楚国文化的代表地区,留下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和文化遗迹。

例如,阆中古城内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靖王殿、太和殿、望泰楼、三清殿等等,这些古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一部分。

此外,在阆中古城中,还留有许多历史事件和文化传说,如张楚岳的故事、“巫山神女”的传说、“荔枝子”等等。

这些故事和传说,传承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人性的美好。

阆中古城也是一个文人墨客的聚居地。

自古以来,阆中就孕育着众多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如唐代“丹阳驿楼记”、宋代陈亮《水浒传》、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等。

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珍贵财富,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保护阆中古城的重要性阆中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保护阆中古城,是保护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也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责任。

为了保护阆中古城,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保护工作、加强市场监管等等。

阆中

阆中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战国时曾为巴国国都,公元前314年,置阆中县,其后历设郡、州、府、道、县等,明清之际曾作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9年,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阆中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保存较好,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天下第一江山”、“阆中天下稀”、“世界千年古县”、“国际最佳旅游度假胜地”、“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等美誉。

1985年被国务院公布确认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县设阆中市,是中国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阆中历史悠久,战国时为巴国国都。

公元前314年,置阆中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历代王朝都在这里设置郡、州、府、道、治所。

汉唐时期,阆中是中国古代天文研究中心,著名天文学家落下闳创制了《太初历》和世界第一台浑天仪;蜀汉史将张飞镇守阆中七年之久,并于伐吴前夕在阆中被刺身亡;南宋抗金名将张宪为岳飞女婿,出生于锦屏山麓张家湾;张飞与张宪,并称“二张”,一为“武圣”之弟,一为“武穆”女婿,一个生于阆中,一个死于阆中,都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驰骋无敌,最后都因意外原因被杀,是两个重量级的悲剧人物;明、清时期,阆中一度成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9年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阆中一直是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1986年国务院公布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阆中古城(38张)991年撤县建市,为四川省直辖市;1992年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市,2004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6年阆中市被联合国地名研究机构正式命名为“世界千年古县”。

在“2009全球旅游度假论坛”上阆中被联合国挚友理事会和国际旅游营销协会授予“国际最佳旅游度假胜地”荣誉称号。

2010年阆中再次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阆中,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之誉,唐代诗人杜甫在这里留下了“阆中盛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

阆中古镇景点介绍

阆中古镇景点介绍

阆中古镇景点介绍阆中,地处川南,被誉为“天府明珠,世界文化遗产之城”,是四川省南充市的一个著名古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阆中古镇的各大景点。

一、古城墙阆中古城墙是明朝万历年间所建,为当时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构砖瓦结构城墙,被誉为民间建筑奇葩,同城墙上的鳌首比肩,被称作“万里长城第一鳌”。

二、秦楼汉街秦楼汉街,是古镇的繁华街区,由众多清代建筑所组成,街道两旁是传统商铺和餐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川菜和阆中特色小吃。

三、古巷坊阆中古巷坊是指由紫衣巷、日月坊和红门巷等小街巷所组成的传统建筑群,这些古巷坊展现了当时川南江南风情和民居文化。

四、李冰庙李冰庙位于古镇南部山区,是为了纪念李冰而建的庙宇,李冰生前曾任四川巡抚,是一位著名的治水专家,这里也成为了游客前来寻访气势恢宏的明代冲洪塘水利工程的一个主要据点。

五、姜石溪庄姜石溪庄是明代建筑,坐落在古城西南角的平阳山山脚下,座北朝南,庭院深邃,曾被誉为阆中最美丽的庄园。

这里的山水园林,花卉鲜艳娇艳,是游览阆中古镇的最佳选择之一。

六、熊希龄故居熊希龄故居建于清朝康熙二十八年,坐落于阆中市古城区的坛兴街。

故居面积1000余平方米,由前、后两进四合院组成,整个建筑体裁古朴,结构严谨,具有浓郁的民间建筑艺术特色。

七、太和山太和山古称合阳山,位于古城西南部,是阆中市的著名旅游景点,自古以来是道教圣地,山上有道家典籍《太和正音》碑林、太和宫、千佛洞等景点。

总之,阆中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一处融合了历史文化、建筑特色、山水之美、美食文化等多种元素的中华古镇,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到特有的生活气息,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川菜和阆中特色小吃,是游客前来川南旅游的绝佳选择。

关于阆中的介绍

关于阆中的介绍

关于阆中的介绍阆中,位于中国四川省南部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明珠”,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阆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是刘备的故乡,也是著名的三国演义中的一处重要场景。

阆中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学习。

阆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2年,当时刘备在这里出生。

阆中作为刘备的故土,被赋予了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三国时期,阆中是蜀汉的首府,也是刘备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刘备在阆中建立了庞大的政权,并且发动了著名的战役,如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这些历史事件使得阆中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

阆中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包括古建筑、文学艺术等方面。

阆中有许多古建筑保存完好,如刘备故居、刘备祠堂、诸葛亮祠堂等。

这些古建筑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风格。

此外,阆中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源地之一,有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和文人墨客与阆中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些文化遗产为阆中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游览。

除了历史和文化遗产,阆中还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阆中地处四川盆地和川南丘陵交界处,地形多样,山清水秀。

阆中的自然景观包括山川湖泊、森林草原等,给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观光体验。

其中,著名的景点有五龙潭、狮子山、三江汇流等。

这些景点以其壮丽的景色和独特的地质构造而著称,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阆中还以其独特的美食文化而闻名。

阆中的美食以川菜为主,以其麻辣、口味重而著称。

当地特色菜品有鱼香肉丝、水煮肉片、辣子鸡等,口味独特,风味独树一帜。

此外,阆中还有许多传统的小吃和特色美食,如阆中豆花、麻辣烫等。

这些美食使得阆中成为了美食爱好者的天堂。

阆中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美食文化。

阆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学习,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在阆中,您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历史的博大精深,品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样的美食。

阆中古城景点介绍

阆中古城景点介绍

阆中古城景点介绍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省南部的南充市,是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城建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少数保存完整的古城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军事要塞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阆中古城的景点介绍吧!首先,阆中古城的城墙是古城最具特色的地方之一。

城墙全长4550米,均由青砖砌成,高达12米,基底厚达4米。

城墙的四个门楼分别是东门、南门、西门和北门,每个门楼都有独特的设计和壮丽的景色。

登上城墙,可以俯瞰整个古城,远眺嘉陵江美景。

进入古城后,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古城正中央的钟楼。

建于唐代,钟楼高39.7米,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古钟楼之一。

钟楼外观雄伟壮观,内部还保存有古代钟表和钟铃,是了解古代计时工具和古代钟表制作工艺的绝佳地方。

古城内还有一处非常有名的景点,那就是严子陵墓。

严子陵是唐代开元年间的名将,曾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他被誉为“战国罗斯福”,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

严子陵墓建于唐代,墓碑上刻有严子陵生平事迹和功绩,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军事历史和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古城内的另一个著名景点是景阳宫。

景阳宫是一座清代建筑,是为了纪念严防防守南充而建立的。

景阳宫建筑庄严肃穆,布局严谨,是研究清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

除了以上景点,古城内还有许多古街巷和街头小吃让游客流连忘返。

古城的街道狭窄曲折,两旁是古老的建筑,使人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逛街时,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的小吃,如酒酿糍粑、豆腐脑、炒驴肉等,让人流连忘返。

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前往古城周边游览一些著名的风景名胜。

比如位于古城东南部的黄丝岩,是一片由浑然天成的大片黄色石头组成的奇特景观。

黄丝岩是中国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之一,因其形状酷似绵绵不绝的黄丝而得名。

另外,还可以前往嘉陵江游船观光,领略江水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阆中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前来观光。

无论是古城的城墙,还是钟楼、严子陵墓和景阳宫,都展示了古城的独特魅力。

古老的水城四川南充阆中

古老的水城四川南充阆中

古老的水城四川南充阆中四川南充阆中,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水城,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文化名城。

阆中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众多的历史遗迹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您带来阆中的历史沿革、独特的水城风貌以及其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历史沿革阆中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和商业交通枢纽。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阆中就有了初步的城市规模。

在古代历史上,阆中曾是著名的关中水陆要冲,关外北南交通要道。

宋代,阆中成为当时著名的驿站和商业中心。

明清时期,阆中得到了更为繁荣发展,成为四川东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独特的水城风貌阆中有着丰富的水资源,被形容为历史上“城插江中,中有城而有江,江中又有城”的独特风貌。

阆中城中的沱江和雅砻江环绕城市,把整个城区分为西城、东城两个部分。

沱江水贯穿城中,为整个城市增添了一抹碧绿,为城市增添了一份活力与韵味。

三、文化遗产的价值阆中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首先,阆中古城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城墙以及四座城门保存完整,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池之一。

其次,阆中古城内有许多历史古迹和名胜,如鹳雀楼、张飞庙、文庙等,这些古建筑无一不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和特色。

第三,阆中的红灯古街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街道之一,街上的明清建筑保持了原汁原味,仍然充满着浓郁的古香古色。

四、旅游资源的开发阆中的独特的水城风貌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为了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阆中加强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如今,阆中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包括酒店、餐饮、导游等各方面服务,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

另外,阆中也注重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旅游节庆,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五、对未来的展望对于古老的水城四川南充阆中,它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城市,旅游业发展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未来,阆中将继续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将加强旅游业的开发与提升,为更多的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历史文化名城:阆中

历史文化名城:阆中

历史文化名城:阆中阆中,坐落在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东枕巴山、西倚剑门、雄峙川北。

县城坐落在嘉陵江西岸,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形成天然屏障,2000多年来,一直为蜀道南路的“咽喉之地”早在1300多年前,阆中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有“阆苑仙境”、“阆州天下胜”之誉。

阆中历史悠久,战国时为巴国国都。

公元前314年,置阆中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历代王朝都在这里设置郡、州、府、道、治所。

汉唐时期,阆中是我国古代天文研究中心,著名天文学字落下闳创制了《太初历》和世界第一台浑天仪;蜀汉史将张飞镇守阆中七年之久;明、清时期,阆中一度成为四川临时省会达10余年。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阆中一直是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1986年国务院公布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撤县建市,为四川省直辖市。

源远流长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而珍贵的文化遗迹,构成了阆中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灿烂生辉的永安寺、大佛寺、滕王阁、华光楼,气势宏浑的张飞庙、杜工祠、张宪祠,琅环福地的观音寺、巴巴寺,古朴壮观的天宫院、河楼庙、五龙庙、清代考棚等数十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灿若星群。

人杰地灵的古阆州,曾诞生龙活虎世界级的天文学家落下闳,蜀汉名将马忠、程畿,宁代抗金骁将张宪和我国现代数学仄斗张鼎铭。

历代墨客骚人杜甫、陆游、司马光、苏轼父子、文同、张善子、丰子凯、萧军等古今名流都先后莅阆观光或旅游,留下大量墨宝和诗篇,为阆苑天下胜景增添了灿烂的光彩。

阆中还有堪称全国一流的古民居保护区,更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红四方面烟根据地和当年红四方面军战斗的处处遗迹供后人景仰。

阆中的自然景观奇秀多姿,独具特色,“石黛碧玉相因依”的嘉陵江环绕阆中古城,四周青山拥抱,一幅“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的水墨丹青,浑然天成;“嘉陵第一江山”的锦屏山风景区、神秘幽深的佛教圣地大佛寺风景区,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宗教文化和神州传说于一体。

关于阆中的介绍

关于阆中的介绍

关于阆中的介绍阆中,位于四川省南部的一个古老城市,被誉为中国西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

阆中城建于汉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阆中城区保留了大量古建筑,城墙高大挺拔,城门巍峨壮观,古街巷纵横交错,古桥横跨河流,处处洋溢着古朴典雅的气息。

阆中古城依山傍水,城内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古代文化的韵味。

城内的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其中有许多古宅、古庙、古街等,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走在古城的石板街上,仿佛穿越时空,可以感受到古代生活的气息。

阆中城内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阆中古城墙,建于明代,高大厚实,被誉为“天下第一城墙”。

城墙周长约3公里,墙体高达20米,顶部宽达10米,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

登上城墙,可以俯瞰整个古城风貌,感受到古代城市的宏伟气势。

除了城墙,阆中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景点,如阆中古桥、阆中古寺、阆中古街等。

阆中古桥建于宋代,是一座石拱桥,拱形优美,历经千年仍然保存完好。

古桥两侧是清澈见底的青石板街,古街两旁是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阆中古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建于唐代,规模宏大,气势恢宏。

寺内有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和历史遗迹,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参观。

寺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和其他佛教神像,寺庙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阆中还有许多美食值得一试。

当地的特色小吃有阆中豆花、阆中米饭、阆中酱板鸭等,口味独特,香气扑鼻,让人回味无穷。

游客可以到当地的餐馆品尝当地美食,体验不同的风味。

总的来说,阆中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古城,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领略古代建筑的壮丽景观,品尝当地美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阆中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欢迎您来阆中感受这座古老城市的魅力,体验古代文化的韵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民居院落: (1)古民居:其平面布局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空间层次丰富,极富生 活氛围;其造工精细,浮雕窗花等装饰艺术形式多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民居不论宅院大小,住户地位高低,都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 上布置堂屋、神壁道、过厅等主要内容,轴线之外则灵活处置,千变万化, 不拘一格。大小院落相套,有抑有扬,对比强烈;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溶 为一体;功能分区合理,闹静,洁污分明,布局井然有序。
古城建筑风格
1.民居院落: (1)古民居:在建筑造型艺术方面,民居建筑雕而不画,色彩淡雅,古朴 大方;青瓦白墙,树木扶疏,屋面多为双坡屋面,瓦饰简洁;门窗花格种类繁 多,裙板浮雕技艺精湛。
古城建筑风格
古城建筑风格
1.民居院落: (2)a.古民居杜家大院:杜家大院又称杜家客栈,为前店铺后居室的 民居兼商业型院落,原为大“财东”杜宝山的居所。杜宝山三子杜立 生为青帮头目,有钱有势,此处常为青帮活动场所。1943年曾被政府 租用开银行,建国后曾先后作过城关区政府、金库、航运管理站、航 务管理所和港务监督所。该大院建于清代,木质穿斗结构,串珠式四 合院格局,占地二亩左右,房屋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大小天井七 个,房屋43间,进出街门三道。前面临街三间作店铺,后面房屋作活 动、生活用房。该大院建筑的突出特点在于因地制宜,随形借势,由 高到低修建。在同一中轴线上连串四道天井,从下新街(华光楼古商 贸区)街面直抵嘉陵江江岸。1987年被市政府定为一级“重点保护民 居”。
古城建筑风格
穿斗式(或称“串逗”式) 木构架的特点是:用穿枋 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 榀榀房架;檀条直接搁置 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 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抬梁式这种构架的特是在柱顶或柱网 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 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 短柱或木块,最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 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间, 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 上架檩,檩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 空间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过椽、檩、 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通过它 传到上)。
古城自然环境
1.地理区位:阆中是四川 省辖市,距离成都仅330 公里,由南充市代管。位 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 中游,东靠巴中市、仪陇 县,南连南部县,西邻剑 阁县,北接苍溪县。 2.地形地貌: (1)阆中处于川中丘陵 向川北区过渡地带。全境 东西北部高,中南部低, 呈堰尾槽状地势和多层次 梯级地形,海拔328~888 .8米。低山、高丘、中丘 占幅员面积92%,低丘、 平坝占6.31%,水域占 1.69%。
古城建筑风格
1.民居院落: (1)b.华夏水博馆:华夏水博馆又叫阆中水码头客栈,占地面积 2800多平方米,始建于清朝,代有修缮,光复于今。庭院穿四合,楼 阁层叠,五井相连呈串珠式,浑然一体,雕门花窗美不胜收,曲径通 幽,灵秀婉转,花木藤蔓,掩映清宁,淡静顿生,仿佛隔世,由北南 行自然高低起落,临轩远眺,丹青城廓锦屏山水尽收眼底。
古城空间格局
1.城市布局: (1)风水:要体现阆中风水环境的原真性首先要保持古城郭外部周边 山势地貌的完整性。
古城空间格局
1.城市布局: (2)空间布局:阆中城市中心十字交结处,建有“中天楼”,有北大街、 西大街、东大街及南对岸山锦屏山的双栅子街于此相交,正对应“天心 十道”。城内其他街巷,皆以“中天楼”为核心,以十字形大街为主干,围 绕其展开,并各取远山为对景,街名与之相对应,如笔向街、蟠龙街等,其 城市街道布局均与传统风水学城市营建思想相契合。
古城空间格局
1.城市布局: (7)街巷特色: 阆中古城的街巷,继承了 中国传统城市棋盘式的格 局,按南低北高的地形特 征沿东西和南北向布局, 主要街道之间由街巷联系, 整体形成古城道路网体系。 传统街巷宽度大多在2~8 米不等。传统街巷既是交 通空间也是古城居民的公 共活动空间,各种公共的 城市活动多在街巷内进行。 阆中古城主要街道两侧的 建筑,多为一层,有1.2~ 2米宽的由挑枋或檐柱支撑 的檐廊,为行人提供遮阳 避雨的空间,也是沿街进 行商业活动的交易空间。
阆中印象
2.历史沿革: 阆中因山、水得名。《说文解字》:“阆,门高也,从门,良声。巴郡有阆 中县,来宕切。”《太平寰宇记》:“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巴记》: “阆水纡曲,径其三面。” 《旧唐书•地理志》阆中郡:“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 曰阆中。”《管子•度地篇》:“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内为之 城,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土阆,是高大的土墙,与高门义同。阆中周 围山形似高门,因名阆山;嘉陵江流经阆山一段,古称阆水。因城在阆山阆水之 间,故名阆中。 新石器时代,阆中已有先民生息。《路史》传华胥生伏羲于此。古为梁州之 域,商属巴方,周为巴子国。战国时,巴子屡为楚子所逼,约在公元前330年迁都 阆中,直到国亡。 阆中县始建于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隶属巴郡。东汉献帝建安 六年(公元201)刘璋三分巴郡,以阆中为巴西郡治。建安十九年至三国蜀烈帝章 武元年(公元214-221)巴西太守张飞镇守阆中,后为部下范强、张达所害。 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9)置南梁北巴州,州治阆中。西魏恭帝元年 (公元554)改南梁北巴州为隆州,同时设盘龙郡。州、郡俱治阆中。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因避杨忠讳,改阆中县为阆内县。 唐高宗调露年间,鲁王灵夔、滕王元婴先后为隆州刺史,元婴筑滕王阁和隆 苑。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为避玄宗(名隆基)讳,改隆州为阆州,隆苑 为阆苑。五代唐明宗天成四年(公元929)阆州置保宁军。
三面江水抱城郭,四面山势琐烟霞。
阆中印象
1.总体概述:山西平遥、 云南丽江、安徽歙(shè) 县、四川阆中,是中国目 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 古城”。据说,四大历史 名城魅力独具,各有千秋: 平遥,古意苍凉;丽江, 柔软悠闲;歙县,书意墨 香;而阆中,则是阆苑仙 境。阆苑指的是阆风之苑, 《集仙录》里说:西王母 “所居宫阙,在龟山、春 山西那之都,昆仑之圃, 阆风之苑。有城千里,玉 楼十二。” 杜甫在游历了巴蜀后曾说 过“阆州城南天下稀”说 的就是位于成都百里外的 阆中。
历史文化名城 ——阆中
目录
一、阆中印象
二、古城自然环境
三、古城空间格局 四、城市建筑风格 五、相关保护观点 六、古城保护框架
阆中印象
“阆中治城图”, 上面有“道光元 年长至月观察御 史黎学锦监制” 字样。道光元年是 1812年,长至月 是五月夏至,这就 是196年前的阆中 古城。阆中古城位 于阆中市城区南 侧,是阆中的历史 城区,也是四川省 唯一完整保存下来 的古城。嘉陵江在 这里呈倒“几”字 型回环蜿蜒,使阆 中古城山围四面, 水绕三方。
阆中印象
2.历史沿革: 北宋太祖乾德四年(公元966)改保宁军为安德军节度。 元初仍为阆州,元宪宗八年(公元1258)置东川路元帅府,元世祖至元十三 年(公元1276),始置保宁府,属四川省广元路,府治阆中。 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置川北守道、分巡道、兵备道,治地保宁。 明孝宗鸿治十一年(公元1498),寿王出镇保宁,建王府于城内西南。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清平西王吴三桂率清兵入川,陷保宁,并作为四川临 时省会十余年。清世宗雍正八年(公元1730)设分巡川北道署,治阆中,辖保宁、 顺庆、潼川等府。 民国三年置嘉陵道,道府置阆中,后迁南充市。民国22年2月,中共阆南中 心县委在县城成立,6月红11师(后为红30军)一部建立了三庙乡苏维埃政府。7 月红30军军部进驻老观场。9月中共阆南县委、阆南县苏维埃于水观场建立。民国 24年3月,红9军解放阆中县城,随即在县城建立中共阆中县委、中共忠发市委、 阆中县苏维埃和忠发市苏维埃。 1949年12月29日,阆中和平解放。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991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阆中县,设立阆中市。1992年被辟为局:阆中县城依傍于蟠龙山,城市传统的布局是西北面 (城中心)布置宗祠官署,为道符、学府和达官贵人活动区;东北面 布置军事要塞,占据城池较高地势,居高临下,控制全城;城南面临 嘉陵江,布置商贸区和居住区,便于通商和起居生活。
宗祠官 署
军事要 塞区
商贸居 住区
古城空间格局
古城建筑风格
2.历史遗迹: (2)古建筑历史遗迹: a.华光楼:濒临嘉陵江的华光楼是古城的重要标志,是俯视古城区的最 佳场所,处于古城中心地段,,是保护的重中之重。华光楼周围的街道多 为穿斗木结构建筑,四合院民居井然有序,青瓦屋面纵横交错,极富韵律 感、历史感,统一又变化、完整又独特。华光楼一带自古就是全城的商 贸中心,要突出商贸职能,扫清视觉障碍,既保护唐宋时期形成的古城格 局,又与江南的风景名胜取得空间呼应(对景)。
古城空间格局
1.城市布局: (5)历史街区布局: b.科举文化街区,包括学道街、北街的清贡院和 县文庙、田家巷、武庙街、状元街;
古城空间格局
1.城市布局: (5)历史街区布局: c.古民居历史街区,包括米粮市、白花庵街、笔 向街、屏江街;
古城空间格局
1.城市布局: (5)历史街区布局: d.回族居住街区,由礼拜寺街、南街、西街、双 栅子街等组成;
古城空间格局
1.城市布局: (5)历史街区布局: e.三国文化街区,以桓侯祠为中心的辐射地带。
古城空间格局
1.城市布局: (6)街道格 局:古街道的 保护范围主要 为“三轴”:以 南津关街、大 东街、郎家拐 街、普贤路及 双栅子街、北 街、迎恩街构 成的两条南北 轴线;以公园路、 天上宫街、太 平寺街、武庙 街构成的东西 轴。
古城建筑风格
1.民居院落: (1)c.秦家大院: 地址:南街 阆中秦家大院位于阆中古城南街,始建于清初,占地1000多平方 米,是一座有30多间房屋的串株式三进、四合院,为古城中现存气势 最为宏伟的红色旅游大院。 1935年红军曾在此设红四方面军总政 治部,建国后为保宁镇政府办公地,现为阆中市重点保护民居。
古城建筑风格
1.民居院落: (1)c.孔家大院: 地址:白花庵街10号 此大院为明代孔子第七十六代孙所建的住宅,已有400多年历史。 该院坐南朝北,由正院10间房屋左右对称组成。中间为主庭,东西两 侧为花厅,占地300余平方米,建筑布局为四合院小天井双坡青瓦屋 面的穿逗结构,门窗雕花,正庭大梁上有太极图与龙纹彩绘,是典型 的川北古民居大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