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胚简答题..
组胚名词解释及简答

组胚名词解释及简答绪论1.组织:是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体,细胞间可有或多或少的细胞外基质。
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人体的组织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4种基本组织,这些组织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合形成器官。
2.HE染色:为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的简称,是最常用的组织学染色方法。
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3.免疫组织化学术:是根据免疫学的原理,通过特异性标记抗体与抗原(某种蛋白质、多肽等)的结合来显示细胞内某种抗原,并进行定位和定量的研究方法。
4.原位杂交术:是根据两条单链核苷酸互补碱基序列专一配对的特点,应用已知碱基序列并具有标记物的RNA或DNA片段即核酸探针,将标记探针与组织切片或细胞内的待测核酸(RNA或DNA片段)进行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处理或免疫组织化学处理,显示标记物,在光镜或电镜下观察目的mRNA或DNA的存在与定位。
上皮组织四、名词解释1.junctional ple*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特化的细胞间连接紧挨在一起,即称“连接复合体”,在小肠单层柱状上皮较典型。
2.microvillus 位于上皮细胞游离面,电镜观察由细胞膜和细胞质形成的指状突起,中轴含纵行微丝,微丝与终末网相延续,功能是通过增大细胞的表面积,扩大吸收面积,参与细胞的吸收功能。
3.cilium位于细胞游离面,较微绒毛粗而长,光镜下可见:根部有一个基体。
电镜结构为细胞膜和细胞质组成,胞质中有纵行排列的微管。
周围是9组2联微管,中央为两根单独的微管,每根微管都与胞质中的基体连接,纤毛的功能是能定向摆动,排出上皮表面的尘埃和细菌等物,纤毛的摆动与微管的相互滑动有关4.gap junction缝隙连接又称“通信连接”,是一种大的平板状连接,相邻细胞间隙仅2~3nm,有许多间隔大致相等的连接点,这些连接点是两细胞膜上的镶嵌蛋白相互结合,电镜下由六个亚单位构成,又称连接小体,中央有亲水小管,它是相邻细胞间直通的管道,可供细胞间交换某些小分子物质、离子,传递化学信息,此处电阻低,是电偶联发生的主要部位,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间。
组织胚胎学简答题

组织胚胎学简答题1.上皮(一)简答题:简述内皮的形态结构、分布及其功能意义。
(二)论述题:试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分布和各自的功能意义。
2.固有结缔组织(一)简答题:简述浆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论述题:试述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组成,以及各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各自的功能。
3.血液(一)简答题:1、简述网积红细胞。
2、简述造血干细胞。
(二)论述题:试述白细胞的分类、各种白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4.软骨、骨、肌组织(一)填表1:三种肌纤维光镜形态结构的比较(二)简答题:1、比较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来源、结构及功能。
2、简述三联体(定义、组成和功能意义)。
3、简述肌节5.神经组织和循环系统(一)填表2(二)简答题:1、简述化学性突触的电镜形态结构和功能。
2、简述尼氏体。
(三)论述题:1、试述血管壁的一般结构特点。
2、试比较动脉和静脉管壁结构的异同点。
6.皮肤、眼球(一)简答题:简述眼球壁的各层结构。
(二)论述题:试述表皮的分层及各层的组织结构。
7.免疫系统和内分泌(一)填表3(二)简答题:1、简述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定义、组成、分布和功能。
2、简述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途径和功能意义。
3、简述肾上腺皮质的光镜结构和功能。
4、简述垂体门脉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意义。
(三)论述题:试述甲状腺素合成和释放的过程。
8.消化管和消化腺(一)填表:表4(二)简答题:1、简述胃底腺的细胞类型及其光镜形态特点和功能。
2、简述胰岛的细胞组成及其功能。
3、简述窦周间隙。
(三)论述题:1、试述消化管管壁的一般结构。
2、试述肝小叶的结构。
9.呼吸泌尿生殖系统(二)简答题:1、简述气管壁的结构特点。
2、简述气血屏障的组成和功能意义。
3、简述滤过屏障的结构和功能意义。
4、简述球旁复合体的组成和功能。
5、简述肾单位的组成及尿液生成的途径。
6、简述支持细胞的光镜结构和功能。
7、简述黄体的光镜结构和功能。
(三)论述题:8、试述精子发生的主要过程及其形态变化。
组织胚胎学简答题及答案

简答题一、请简答突触的定义。
答: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称突触。
二、请简答突触的分类结构及功能。
答: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三部分组成,主要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类。
化学突触:以神经递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是一般所说的突触。
电突触:实际是缝隙连接,以电流作为信息载体,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内的同类神经元之间,促进神经元的同步活动。
三、请简答脾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脾的组织结构:脾是胚胎时期的造血器官,自骨髓开始造血后,脾演变成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
在新鲜的脾切面,可见大部分组织为深红色,称红髓;其间有散在分布的灰白色点状区域,称白髓,两者构成了脾实质。
脾的功能:⑴滤血:巨噬细胞清除衰老的血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捕获血液中的抗原,提呈给T 细胞。
⑵免疫应答:脾是对血源性抗原物质产生免疫应答的年部位。
⑶造血:胚胎早期的脾具有造血功能;成年后,脾内仍有少量造血干细胞,当机体在严重缺血或某些病理状态下,脾可以恢复造血。
四、请简答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及各自分泌激素的名称及作用。
答:皮质约占肾上腺体积的80%,由皮质细胞、血窦和少量结缔组织组成。
根据皮质细胞的形态和排列特征,可将皮质分为三个带,即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三者无截然界限。
球状带:位于被摸下方,较薄。
细胞聚集成许多球团状;细胞较小,分泌盐皮质激素,主要为醛固酮。
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Na+及排出K+,同时也刺激胃黏膜吸收Na+ ,使血Na+浓度升高,K+浓度降低,维持血容量于正常水平。
束状带:是皮质中最厚的部分。
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为皮质醇。
促进蛋白和脂肪分解并转变为糖,还有抑制免疫应答及抗炎症等作用。
网状带:主要分泌雄激素、也分泌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五、请简答什么叫精子的形成及精子的形成过程。
答:精子细胞不再分裂,经过复杂的变态,由圆形逐渐转变为蝌蚪状的精子,这一过程成为精子的形成。
形成过程:1)染色色质高度浓缩,核变长,成为精子的头部的主要结构。
组胚知识点简答题

第2章上皮组织1.上皮组织有哪些基本特征?○1细胞多,细胞间质少;○2细胞有极性;○3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
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感觉等。
2.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各分布于何处?内皮: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单层扁平上皮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其他:肺泡壁(Ⅰ型肺泡上皮)、肾小囊壁层3.○1○2○31.2.LMEMLMEMLMEM功能:能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
3.肥大细胞有何功能?为什么?肝素—抗凝血;组胺、白三烯—引起过敏反应第3章结缔组织—软骨和骨1.软骨分几类?分类原则是什么?透明软骨(含细小的胶原纤维)根据软骨组织中所含纤维的质和量,分为三类弹性软骨(含弹性纤维)纤维软骨(含大量粗大的胶原纤维)2.长骨骨板的排列方式有哪几种?○1环骨板:外环骨板内环骨板○2骨单位(哈弗斯系统):哈弗斯骨板中央管○3间骨板3.什么叫骨单位?哈弗斯系统又称骨单位,是长骨干的主要结构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
骨单位为筒状,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成,中轴有一中央管,中央管内含毛细血管、神经,与穿通管内的血管神经相连续。
第3章结缔组织-血液1.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何?形态结构:直径约7~8.5µm,双凹圆盘状,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
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2.中性粒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何?形态结构:直径10-12μm,球形,核2-5叶,胞质粉红色,颗粒细小、多,浅紫、红色嗜天青颗粒:浅紫色,大而少,占20%特殊颗粒:浅红色,小而多,占80%功能:吞噬细菌,杀死、分解细菌,自身成为脓细胞。
3.何种病理状态下,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数量会增多?为什么?当患过敏性疾病或感染寄生虫时,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会增多,因为嗜酸性粒细胞能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减轻过敏反应;其释放的阳离子蛋白,对寄生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组胚试题及答案

组胚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组胚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主要发生在()。
A. 胚乳中B. 胚珠中C. 茎尖中D. 根尖中答案:B. 胚珠中2. 下列哪个器官不是由胚胎的基细胞形成的?A. 茎B. 叶C. 根D. 维管束答案:D. 维管束3. 在种子植物的胚乳中,营养物质主要储存于()中。
A. 胚乳皮层B. 子叶C. 胚乳核D. 胚乳膜答案:B. 子叶4. 组胚体发育过程中,()是最早出现的胚胎器官。
A. 根B. 茎C. 叶D. 花答案:A. 根5. 下列哪个结构不属于胚珠的组成部分?A. 胚乳B. 表皮C. 珠心D. 胚胎鞘答案:D. 胚胎鞘二、填空题1. 组胚是植物生长发育中最早的一个阶段,也是胚胎期的()阶段。
答案:形成2. 胚珠发育的早期阶段称为()期。
答案:原生3. 在种子植物的胚乳中,能源主要以()的形式储存。
答案:脂肪4. 胚乳起源于()受精卵的发育。
答案:没精5. 组胚体发育后形成胚珠的一部分将发育为()。
答案:种皮三、简答题1. 请简述组胚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组胚是植物生长发育中最早的一个阶段,也是胚胎期的形成阶段。
在组胚过程中,受精卵经过一系列分裂和增殖,最终形成胚胎。
组胚是种子植物的繁殖方式,也是种子植物与其他植物类型的重要区别之一。
在组胚过程中,胚胎发生器官的形成和分化,为后续的花器官、叶器官和根器官的发育奠定了基础。
2. 请简述胚乳在种子植物中的作用。
胚乳是种子植物胚胎发育的产物,主要起到保护和提供养分的作用。
胚乳中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可以提供胚胎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同时,胚乳还可以提供保护胚胎的功能,起到缓冲外界环境变化和抵御害虫侵害的作用。
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胚乳的养分被利用,为胚芽的生长提供能量和营养,促进种子的正常发芽和生长。
3. 组胚体发育后会形成胚珠的哪些组成部分?组胚体发育后,胚珠将形成以下组成部分:- 胚胎鞘:胚胎鞘是组胚体内最早出现的胚胎器官之一,将发育为胚珠的一部分。
(完整word版)组胚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整理

组胚串讲课件名词解释与简答题答案整理1.胚胎学: 研究生物个体发生, 生长及其发育机制的一门科学,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殖细胞发生, 受精, 胚胎发育过程, 发育规律, 发育机制·胚胎与母体的关系和先天畸形等。
2.HE染色: 将能组织或细胞内的酸性物质染成紫蓝色的苏木清和将组织或细胞内的碱性物质染成粉红色的伊红两种染色法简称为: HE 染色3.内皮: 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4.间皮: 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单层扁平上皮。
5.肌节:在偏振光显微镜下, 明带呈单折光为各向同性:暗带呈双折光, 为各向异性。
暗带中央有一条暗色的窄带。
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细线成为Z线。
相邻的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成为肌节。
6.横小管: 是肌膜向肌质内凹陷的管状结构。
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
7.三联体: 每一条横小管与其两者的终池共同组成8.闰盘: 盘心肌纤维的连接处, 在HE染色的标本中呈着色较深的横行或阶梯状粗线。
9.尼氏体:为嗜碱性物质,又称嗜染质,为光镜下可见的嗜碱性小体或颗粒。
在一些大型的运动神经元,尼氏体大而多,宛如虎皮花纹,又称虎斑小体。
电镜下,尼氏体由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其间的游离核糖体构成。
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部位。
10.神经原纤维:是神经细胞质内的丝状纤维结构。
在银染标本切片中, 呈棕褐色细丝, 交织成网, 并向轴突和树突方向延伸。
神经原纤维由神经丝和微管聚集成束所构成, 神经原纤维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 具有支持作用, 参与细胞内的物质转运。
现细胞之间的通讯。
12.化学突触: 以神经递质为媒介, 单向传导。
由突触前成分、突触后成分与突触间隙组成。
13.动脉周围淋巴鞘:简称为淋巴鞘, 由位于中央动脉周围的淋巴组织构成。
主要含有大量T细胞, 属于胸腺依赖区, 同时含有巨噬细胞、交错突细胞等, 但无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14.胃底腺: 分布于胃底和胃体, 为单管状或分支管状腺。
组胚实验考试题库及答案

组胚实验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 蛋白质和脂质B. 蛋白质和糖类C. 脂质和糖类D. 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答案:A2.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A. 储存遗传信息B. 合成蛋白质C. 能量代谢D. 细胞运动答案:A3. 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发电厂”,其主要原因是:A. 线粒体可以产生ATPB. 线粒体可以储存遗传信息C. 线粒体可以合成蛋白质D. 线粒体可以控制细胞周期答案:A二、填空题1. 细胞质中负责合成蛋白质的结构是______。
答案:核糖体2. 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成分是______。
答案:微管、微丝和中间丝3. 细胞膜上的______可以识别和结合特定的分子,从而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
答案:受体三、简答题1. 描述细胞周期的四个阶段,并简述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案:细胞周期包括四个阶段:G1期、S期、G2期和M期。
G1期是细胞生长和准备DNA复制的阶段;S期是DNA复制和合成相关蛋白质的阶段;G2期是细胞继续生长和准备细胞分裂的阶段;M期是细胞分裂的阶段,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2. 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答案: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化的细胞死亡过程,由细胞内部的信号控制,通常不会引起炎症反应。
而细胞坏死是一种被动的、由外部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过程,通常伴随着细胞膜的破裂和炎症反应。
四、实验操作题1. 描述如何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答案:首先,将待观察的细胞样本制作成玻片标本,然后将其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调整焦距和光源,通过目镜观察细胞结构。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调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2. 简述如何进行细胞培养的基本步骤。
答案:细胞培养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无菌培养基和无菌操作环境,从组织或细胞库中获取细胞,将细胞接种到培养基中,定期更换培养基和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最后根据需要进行细胞传代或实验操作。
大一组胚考试题及答案

大一组胚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分裂的类型包括:A. 有丝分裂B. 无丝分裂C. 减数分裂D. 所有以上2. 组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 细胞的形态和结构B. 组织的结构和功能C. 胚胎发育过程D. 所有以上3. 细胞周期中,G1期的主要特征是:A. DNA复制B. 细胞生长C. 染色体凝聚D. 有丝分裂4. 细胞凋亡是一种:A. 病理性死亡B. 程序性死亡C. 意外死亡D. 细胞分裂5. 以下哪项不是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A. 胶原蛋白B. 糖蛋白C. 纤维蛋白D. 糖胺聚糖6. 胚胎发育的三个胚层是:A. 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B. 神经胚层、肌肉胚层、皮肤胚层C. 神经胚层、中胚层、内胚层D. 皮肤胚层、肌肉胚层、神经胚层7. 细胞增殖的调控主要依赖于:A. 细胞周期蛋白B. 细胞分裂素C. 细胞凋亡因子D. 细胞外基质8. 细胞分裂间期的主要活动是:A. DNA复制B. 细胞分裂C. 细胞分化D. 细胞死亡9.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A. 细胞数量增加B. 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C. 细胞周期的延长D. 细胞凋亡10.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在于:A. 细胞凋亡是程序性的B. 细胞坏死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C. 细胞凋亡不会引起炎症反应D. 所有以上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细胞周期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2. 描述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
3. 阐述细胞外基质在组织结构和功能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胚胎发育过程中三个胚层的形成及其分化为不同组织器官的过程。
2. 讨论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组织发育中的重要性。
四、实验题(共30分)1. 观察并描述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并说明如何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这些阶段。
2.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以研究细胞外基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B4. B5. C6. A7. A8. A9. B10. D二、简答题1. 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上皮组织1.上皮组织有哪些基本特征?○1细胞多,细胞间质少;○2细胞有极性;○3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
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感觉等。
2.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各分布于何处?内皮: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单层扁平上皮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其他:肺泡壁(Ⅰ型肺泡上皮)、肾小囊壁层单层立方上皮:甲状腺滤泡上皮;肾远曲小管上皮单层柱状上皮:胃、肠、子宫等腔面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呼吸管道等腔面复层扁平上皮未角化:口腔、咽、食管、肛门等腔面角化:皮肤的表皮3.上皮组织特殊结构有哪些?分别位于何处(上皮细胞哪个面)?○1游离面:(1)细胞衣(糖衣)(2)微绒毛(3)纤毛○2基底面:(1)基膜(2)质膜内褶(3)半桥粒○3侧面:(1)紧密连接(2)中间连接(3)桥粒(4)缝隙连接→连接复合体第3章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1.疏松结缔组织有哪三种纤维?胶原纤维(白纤维)弹性纤维(黄纤维)网状纤维(嗜银纤维)2.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结构如何?三种细胞各有何功能?成纤维细胞:LM:外形:扁平不规则形,多突起,侧面观呈梭形;胞核:长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胞质:弱嗜碱性。
EM:RER、Go、线粒体发达。
功能:能合成三种纤维和基质。
功能静止状态,称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LM:外形: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居中;胞质:嗜酸性。
EM:溶酶体丰富。
功能:吞噬异物,参与免疫应答反应。
浆细胞:LM:外形:圆形或卵圆形;胞核:偏于一侧,染色质呈车轮状排列;胞质:嗜碱性。
EM:RER、Go、线粒体发达。
功能:能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
3.肥大细胞有何功能?为什么?肝素—抗凝血;组胺、白三烯—引起过敏反应第3章结缔组织—软骨和骨1.软骨分几类?分类原则是什么?透明软骨(含细小的胶原纤维)根据软骨组织中所含纤维的质和量,分为三类弹性软骨(含弹性纤维)纤维软骨(含大量粗大的胶原纤维)2.长骨骨板的排列方式有哪几种?○1环骨板:外环骨板内环骨板○2骨单位(哈弗斯系统):哈弗斯骨板中央管○3间骨板3.什么叫骨单位?哈弗斯系统又称骨单位,是长骨干的主要结构单位,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数量较多。
骨单位为筒状,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哈弗斯骨板围成,中轴有一中央管,中央管内含毛细血管、神经,与穿通管内的血管神经相连续。
第3章结缔组织-血液1.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何?形态结构:直径约7~8.5µm,双凹圆盘状,无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
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2.中性粒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何?形态结构:直径10-12μm,球形,核2-5叶,胞质粉红色,颗粒细小、多,浅紫、红色嗜天青颗粒:浅紫色,大而少,占20%特殊颗粒:浅红色,小而多,占80%功能:吞噬细菌,杀死、分解细菌,自身成为脓细胞。
3.何种病理状态下,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数量会增多?为什么?当患过敏性疾病或感染寄生虫时,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会增多,因为嗜酸性粒细胞能释放组胺酶,灭活组胺,减轻过敏反应;其释放的阳离子蛋白,对寄生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当过敏原进入体内时,嗜碱性粒细胞数量会增多,因为嗜碱性粒细胞内含肝素、组胺、白三烯等能参与过敏反应的物质。
4.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各有何功能?为什么?单核细胞功能:○1吞噬细胞的前身○2有一定的吞噬能力,能吞噬细菌、衰老细胞、异物○3参与免疫反应因为单核细胞胞质内含有大量的溶酶体淋巴细胞功能: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受抗原的刺激后,分化增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自然杀伤细胞(NK):直接杀伤靶细胞。
抗肿瘤第4章肌组织1.骨骼肌纤维光镜与电镜下结构有何特点?LM:长圆柱状,两端钝圆;多核、居边(肌膜附近);有明暗相间的横纹(横纹肌)。
EM:三联体2.何谓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
每个肌节由1/2 I带+ 整个A带+ 1/2 I 带组成,肌节是肌原纤维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3.与骨骼肌纤维比较,心肌纤维有何特点?LM:短柱状,有分支;核多为一个,居中央,有双核;有横纹,但不如骨骼肌明显(非横纹肌);细胞连接处有闰盘。
EM:二联体;线粒体、肌糖原丰富。
第5章神经组织1.神经元尼氏体、神经原纤维电镜下分别为何结构?有何功能?尼氏体:EM:平行排列的RER和游离核糖体功能:合成蛋白质神经原纤维:EM:神经丝+神经微管功能:细胞骨架2.有髓神经纤维结构如何?髓鞘由哪种细胞构成?有髓神经纤维由轴索、髓鞘和神经膜构成(髓鞘每一节段称结间体,两结间体之间呈弧形缩窄区称郎飞结)周围神经系统的髓鞘由神经膜细胞(又称施万细胞)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形成。
3.什么叫突触?其光镜和电镜结构如何?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或非神经细胞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
LM:球状或纽扣状膨大,为突触结突触前成分突触前膜:略厚于一般细胞膜EM 突触前膨大(内含突触小泡和线粒体)突触间隙:15-30nm(故突触前后成分不相通)突触后成分突触后膜(含受体)4.各种感觉神经末梢有何功能?游离神经末梢—痛、温、触觉感觉神经末梢触觉小体—触觉被囊神经末梢环层小体—压觉肌梭—本体感觉5.运动终板的结构如何?LM:神经肌连接肌膜凹陷成突触槽、连接襞。
EM:膨大的轴突末端嵌入(含突触小泡)。
肌膜上有蛋白受体。
6.神经胶质细胞有何功能?有支持、营养、保护、修复等功能。
第7章循环系统1. 毛细血管电镜下可分为哪三类?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不连续毛细血管)2.中动脉的组织结构如何?大、小动脉与中动脉比较结构有何特点?内皮内膜内皮下层:薄层结缔组织内弹性膜:弹性纤维中动脉中膜:厚,10-40层环行平滑肌纤维外膜外弹性膜:弹性纤维疏松结缔组织:含营养血管大动脉(弹性动脉)结构特点:中膜厚,40-70层弹性膜;三层分界不清(内、外弹性膜与中膜延续)。
小动脉(肌性动脉)结构特点:中膜3-9层平滑肌;内弹性膜明显,外弹性膜不明显。
3.心壁的组织结构如何?内皮心内膜内皮下层心心内膜下层:含心脏传导系分支脏心肌膜:厚,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壁心外膜:浆膜心包脏层结缔组织:含脂肪细胞间皮第8章免疫系统1.淋巴组织的概念。
淋巴组织又称免疫组织,以网状组织为支架,网眼中充满大量游离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从结构上可区分为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两种。
2.中枢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各包括哪些器官?中枢淋巴器官:胸腺、骨髓(T、B早期分化的场所)周围淋巴器官:淋巴结、脾、扁桃体(免疫应答的场所)3.胸腺、淋巴结、脾的组织结构各如何?被膜→小叶间隔皮质淋巴细胞(胸腺细胞) 多胸腺胸腺上皮细胞(上皮网状细胞) 少髓质胸腺上皮细胞→胸腺小体淋巴细胞:较少淋巴结被膜小梁实质:皮质髓质被膜脾白髓实质红髓边缘区4.T、B淋巴细胞在淋巴结、脾中分别分布于何处?T淋巴细胞:淋巴结皮质的副皮质区(胸腺依赖区)、脾脏白髓中的动脉周围淋巴鞘B淋巴细胞:淋巴结浅层皮质中的淋巴小结、淋巴结髓质中的髓索、脾脏白髓中的脾小结、脾脏红髓中的脾索5.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来自何处?由哪些细胞组成?巨噬细胞(结缔组织)库普弗细胞(肝)尘细胞(肺)破骨细胞(骨组织)小胶质细胞(神经组织)郎格汉斯细胞(皮肤)第9章消化系统第一节消化管1.食管、胃、小肠、大肠的上皮各属于哪一种?食管:复层扁平上皮胃:单层柱状上皮小肠:单层柱状上皮大肠:单层柱状上皮2.胃底腺主细胞和壁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如何?主细胞(胃酶细胞) 结构:LM:核近基底部, 基部胞质嗜碱性,顶部胞质呈空网状EM:微绒毛,RER,Go,线粒体,酶原颗粒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壁细胞(泌酸细胞)结构:LM:胞质强嗜酸性, 核居中EM:细胞内分泌小管、微绒毛微管泡系统、大量线粒体功能:分泌盐酸、内因子、组胺3.何为肠绒毛?(其结构与功能如何?)粘膜表面有许多细小突起称肠绒毛,是由上皮何固有层向肠腔突出形成,是小肠特有的结构。
中央乳糜管——运送脂肪肠绒毛结构:上皮 + 固有层有孔毛细血管——运送单糖和氨基酸散在平滑肌——产生收缩运动功能:扩大小肠吸收的表面积(小肠扩大表面积的结构:长而弯曲的肠管、环行皱襞:粘膜 + 粘膜下层、绒毛、微绒毛(纹状缘))4.大肠与小肠比较, 其结构有何特点?○1有半月形皱襞○2无绒毛○3杯形细胞多○4肠腺多,直而长,无帕内特细胞○5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第9章消化系统第二节消化腺1.胰腺腺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何?结构:LM:锥体形,核圆形位于基部, 胞质基部嗜碱性,顶部嗜酸性EM:丰富的RER,Go,线粒体功能:分泌胰酶2.胰岛由哪些细胞组成,各有何功能?A细胞(甲细胞):分泌高血糖素B细胞(乙细胞):分泌胰岛素D细胞(丁细胞):分泌生长抑制素3.肝小叶的结构如何?(包括基本组成、肝血窦、肝细胞、胆小管、窦周间隙)。
肝细胞 LM:大、多边形,胞质嗜酸性,可有双核EM:RER、SER、Mi、Go、溶酶体、微体、包含物胆小管:相邻肝细胞间的细胞膜向细胞内陷并对应接合形成,肝小叶=中央静脉+ 有连接复合体封闭。
内含胆汁。
内皮细胞肝血窦肝巨噬细胞库普弗细胞窦周间隙:位于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内有贮脂细胞、网状纤维4.门管区由哪三种管道组成?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单立或单柱第10章呼吸系统1.气管管壁分哪几层?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含杯形细胞粘膜固有层气管管壁粘膜下层:混合腺外膜:透明软骨和疏松结缔组织2.肺导管部由哪几部分组成?肺内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3.4.终末细支气管的结构特点如何?上皮为单层柱状,部分细胞有纤毛;杯形细胞、腺体、软骨均消失;平滑肌形成完整的环形平滑肌层;粘膜皱襞明显。
5.肺呼吸部由哪几部分组成?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6.血-气屏障(呼吸膜)由哪几部分组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液体层、I型肺泡上皮(肺泡扁平细胞)、上皮的基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基膜、内皮细胞7.肺巨噬细胞有何功能?吞噬,防御尘细胞心力衰竭出现肺瘀血时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将血红蛋白转变为含铁血黄素心力衰竭细胞第11章泌尿系统1.肾单位由哪两部分组成?由肾小体与相连的肾小管组成。
2.肾小体的结构如何?有何功能?滤过膜如何组成?血管球:有孔毛细血管球,分血管极和尿极,血管球系膜(球内系膜)肾小体脏层:为一层足细胞肾小囊壁层:单层扁平上皮肾小体功能:与原尿的形成有关滤过膜组成:有孔内皮、基膜、足细胞裂孔膜功能:形成滤液,即原尿。
3.近曲小管的结构(光镜和电镜)和功能如何?LM:管腔小而不规则,上皮细胞锥体形,界线不清,胞质嗜酸性,游离面有刷状缘,基底面有纵纹。
EM:侧面有许多侧突,游离面微绒毛,基底面有质膜内褶功能:能重吸收Na +、水,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分泌H+、氨、肌酐、马尿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