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料箱盖课程设计说明书
填料箱盖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填料箱盖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探讨填料箱盖工艺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填料箱盖的制作工艺,并且具备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设计的填料箱盖工艺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行业要求,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安全隐患。
2.可靠性原则:填料箱盖的工艺设计应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满足客户的需求。
3.经济性原则:设计的填料箱盖工艺应尽量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以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4.环保性原则:填料箱盖工艺设计应注重环保要求,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和工艺,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设计步骤1.需求分析:根据客户需求和使用环境,确定填料箱盖的基本要求,包括尺寸、材料、承受负荷等。
2.材料选择:根据填料箱盖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如钢板、铝合金等,并进行材料的性能测试和评估。
3.结构设计:根据填料箱盖的使用要求,设计合理的结构,包括顶盖、侧板、密封件等,确保填料箱盖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4.加工工艺:确定填料箱盖的加工工艺,包括切割、焊接、折弯、抛光等。
根据材料的属性和结构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加工设备和工艺参数。
5.装配与试验: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料箱盖的装配,并进行相关试验,包括强度试验、密封性试验等,确保填料箱盖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6.工艺改进:根据试验结果和用户反馈,对填料箱盖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填料箱盖工艺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工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填料箱盖工艺设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填料箱盖工艺设计和制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团队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填料箱盖工艺设计中的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填料箱压盖说明书

填料箱压盖课程设计目录设计任务书。
1序言 (2)1.1 零件的作用 (3)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3)2 工艺规程设计 (4)2.1 毛坯的制造形式 (4)2.2 基准面的选择 (4)2.2.1 粗基准的选择 (4)2.2.2 精基准的选择 (4)2.3 制订工艺路线 (4)2.3.1 工艺线路方案一 (4)2.3.2 工艺路线方案二 (5)2.3.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5)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2.5 确定切削用量 (7)2.5.1 工序Ⅰ: (7)2.5.2 工序Ⅱ: (8)2.5.3 工序Ⅲ (10)2.5.4 工序Ⅳ (12)2.5.5 工序Ⅴ (13)2.5.6 工序Ⅵ: (15)2.5.7 工序Ⅶ: (15)2.5.8 工序Ⅷ: (16)2.5.9 工序Ⅸ: (16)2.5.10 工序Ⅹ: (16)3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7)4参考文献 (19)加上那张图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序言毕业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学习过程是最后的一个主要的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工作方法重要的实践性的过程。
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生产技术的工作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树立工程技术必备的全局观点,生产观点和经济观点。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进行工程运筹,图样的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独立工作能力.毕业设计,通过到工厂的实际调研,对设计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并仔细观察和了解各加工工序的加工过程,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同学的帮助和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设计任务,并编写了设计说明书。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技术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填料箱盖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填料箱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姓名熊智军学号2011283601班级20112836班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贾玉景、黄东鑫完成日期2014-5-9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习完了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课程的基础上,在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工艺理论和实践知识,在实际的的工艺设计中综合地加以运用,进而得到巩固、加深和发展,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搞好毕业设计和从事相关的技术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时间比较紧,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目录第1章零件的分析 (4)1.1 零件的用途 (4)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第2章毛坯的选择 (5)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2.2 确定毛坯的基本尺寸和加工余量 (6)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 (6)3.1 基准的选择 (6)3.2 制定工艺路线 (9)3.3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10)第4章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1)4.1外圆表面(Φ65、Φ80、Φ75、Φ100、Φ91、Φ155) (11)4.2 外圆表面沿周线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12)4.3 Φ32、Φ47内孔 (12)4.4内孔Φ60H8(046.0+) (12)4.5 Φ60H8(046.0+)孔底面加工 (13)4.6 底面沟槽 (13)4.7 其他 (13)第5章确定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 (14)5.1 切削用量 (14)5.2 基本时间一 (17)5.3 基本时间二 (20)总结 (24)第1章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用途题目所给的零件是填料箱盖,主要作用是保证其与填料箱体联接后的密封性,使箱体在工作时不致让油液渗漏。
机制填料箱盖课程设计

机制填料箱盖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填料箱盖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填料箱盖的设计和制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填料箱盖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法。
首先,介绍填料箱盖的作用和分类,使学生了解填料箱盖在工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然后,讲解填料箱盖的结构和原理,包括盖子的形状、材料和连接方式等。
最后,教授填料箱盖的设计方法,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和设计注意事项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填料箱盖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其次,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填料箱盖设计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然后,通过实验法,学生进行填料箱盖的制作和测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后,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将是主要的教学资源,用于向学生提供填料箱盖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
参考书将作为辅助教学资源,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实践经验。
多媒体资料将用于展示实际工程中的填料箱盖设计过程和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实验设备将是重要的教学资源,用于学生进行填料箱盖的制作和测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进行评估。
作业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估,要求学生按时提交并符合要求。
考试将包括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以检验学生对填料箱盖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将公正、客观,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填料箱盖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1.1 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填料箱盖,主要作用是保证与填料箱体联接后保证密封性,使箱体在工作时不让油液渗漏。
对内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对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也较高。
1.2 零件的结构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的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它是评价零件结构设计优劣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
零件切削加工的结构工艺性涉及加工时的装夹、对刀、测量和切削效率等。
本零件属于套类零件主要加工表面有孔、外圆和端面.其中孔既是装配基准又是设计基准,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一般要求较高,内外圆之间的同轴度及端面与孔的垂直度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题目所给填料箱盖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分述如下:填料箱盖的零件图中规定了一系列技术要求:1.以0013.065-φ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包括:尺寸为0013.065-φ的轴段,表面粗糙度为1.6, 尺寸为80φ的轴段与0013.065-φ的轴段相接肩面的垂直度为0.015,表面粗糙度为1.6;尺寸为036.0090.0100--φ的轴段与0013.065-φ的轴段的同轴度为0.025; 尺寸为78φ的轴段0013.065-φ的轴段同轴度为0.025。
2.以046.0060+φ为中心的加工表面.尺寸为78的孔底面与046.0060+φ 垂直度为0.012,表面粗糙度为0.4,须研磨;以046.0060+φ孔为中心均匀分布的12孔,136φ⨯;HM 6104-⨯深20,孔深24;及H M 6102-⨯.3.其它未注表面的粗糙度要求保持粗加工后的表面质量即可。
二、毛坯的制造方法2.1 毛坯的选择:毛坯类型:毛坯是用来加工各种工件的坯料,毛坯主要有:铸件,锻件,焊件,冲压件及型材等。
该零件尺寸不大,而且零件属于小批量生产,故采用棒料。
根据技术要求,选择零件材料为HT200,由于生产数量为1件,生产类型属于单件生产,且零件轮廓尺寸相差较大,考虑零件材料的综合性能及利用率,保证零件工作的可靠,所以采用铸造成型。
填料箱盖的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者:米杨杨西北工业大学03010901 班2012年11月17日目录1 零件的作用 (1)2 工艺规程设计 (2)2.1 毛坯的制造形式 (3)2.2 基准面的选择 (3)2.3 粗基准的选择 (3)2.4 精基准的选择 (3)2.5 制订工艺路线 (3)2.6 工艺线路方案一 (4)2.7 工艺路线方案二 (4)2.8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5)2.9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3 专用夹具设计 (7)3.1 问题的指出 (7)3.2 夹具设计 (8)3.3 定位基准的选择 (9)3.4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9)3.5 定位误差的分析 (10)全文总结 (11)1. 零件的作用零件的制造工艺方法可以分为材料成形法,材料去除法以及材料累加法。
根据零件的特性以及从经济性的角度分析,经过一系列的性能比较,HT200是相对适合的材料,毛坏的成型方法为铸造。
本设计是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确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设计加工工序,然后根据要求设计夹具,设计夹具的各个组件,最后将各组件组装成装配图,最后导出工程图。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汽车的填料箱盖,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对箱体起密封作用,使箱体在工作时不致让油液渗漏。
填料箱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
填料箱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使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可阻止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
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
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
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
2. 工艺规程设计填料箱盖的零件图中规定了一系列技术要求[4]1.以ф65H5(0013.0-)轴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包括:尺寸为ф65H5(0013.0-)的轴,表面粗糙度为1.6, 尺寸为ф80的与ф65H5(0013.0-)相接的肩面, 尺寸为ф100f8(036.0090.0--)与ф65H5(0013.0-)同轴度为0.025的面. 尺寸为ф60h5(046.00+)与ф65H5(0013.0-)同轴度为0.025的孔。
填料箱盖课程设计说明书

填料箱盖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填料箱盖班级:机制09姓名:白鹏飞指导教师:王更柱完成日期:2021-3-11一、设计题目(学生空出,由指导教师填写)(1)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2)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1)绘制零件图(2)毛坯图(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参附表1)(4)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4)夹具装配图(5)夹具体零件图(6)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四、进度安排(参考)(1)熟识零件,画零件图(2)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3)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缠具体内容图)(4)编写说明书(5)准备工作及面试五、指导教师评语日期1张张1张1张1张1张1张1份2天5天9天3天2天1在机械制造的机械加工,检验,装配,焊接和热处理等冷热工艺过程中,使用着大量的夹具,用以安装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保证零件和工件的质量。
本次设计主要就是展开填料箱盖零件的专用夹具的设计,就是对我们以往所学科学知识的总结和对我们所掌控科学知识的一次拓展。
本文主要从工艺规程的选定与夹具的设计两方面启程。
根据零件本身的特点,生产类型以及零件在具体内容工作时的促进作用挑选工艺规程和夹具。
在工艺规程方面:确认生产类型,综合考量其准确度低,生产效率高,消耗经济太少等方面,挑选一个最优方案;在夹具设计方面,因为就是砌体类零件,加工ф13.5孔,挑选钻床加工,考量诸多因素拟定最优方案,最终顺利完成本次设计。
1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促进作用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1)2.1毛坯的制造形式 (1)2.2基准面的挑选 (1)2.2.1粗基准的选择 (2)2.2.2精基准的挑选 (2)2.3制订工艺路线 (2)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认 (3)2.5确定切削用量 (4)2.5.1工序ⅰ:切削端面、外圆 (4)2.5.2工序ⅱ:粗车φ65,φ80,φ75,φ100外圆以及槽和倒角 (5)2.5.3工序ⅲ扣倍增φ32mm、及φ43mm孔。
机制填料箱盖课程设计

机制填料箱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机制填料箱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相关术语和概念。
2. 学生能够描述并解释不同类型的填料及其在填料箱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掌握填料箱盖的组装与拆卸流程,了解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选择和安装填料,完成填料箱盖的组装。
2.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对填料箱盖的故障进行分析与排除。
3.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工程思维和实际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机制填料箱盖的课程,培养对机械原理和制造工艺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
2.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和沟通,培养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学生通过了解机械设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增强对技术学习的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机械原理应用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要通过具体操作来加深理解。
教学要求: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实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
二、教学内容1. 填料箱基本结构原理:介绍填料箱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各部分功能,关联课本第三章第二节。
- 填料箱的构造与功能- 填料在填料箱中的作用2. 填料类型及应用:讲解不同类型的填料特点、选用原则及其在填料箱盖中的应用,参考课本第四章第一、二节。
- 常见填料的类型与特点- 填料的选用原则与应用实例3. 填料箱盖组装与拆卸:通过实践操作,学习填料箱盖的组装与拆卸方法,掌握安全操作规范,结合课本第五章第三节。
- 填料箱盖的组装流程- 填料箱盖的拆卸步骤- 安全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4. 故障分析与排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填料箱盖的常见故障进行案例分析和实操演练,参考课本第六章第二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机械工程学院机械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填料箱盖机械加工工艺及钻夹具设计课程名称:机械专业课程设计学生姓名:朱彬学号: 20104410112专业班级:机卓1301班指导教师:周为民起止时间: 2016年12月9 日至 2016年12月30日摘要:主要包括了填料箱盖零件的生产类型的确定,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工艺路线,以及工序的加工余量,切削用量的选定,加工工时的计算,工艺卡的制定,零件图,毛坯图的绘制,在本文的后一部分设计了钻孔专用夹具,对夹具进行了力的分析和计算,绘制了夹具工装图和零件图。
关键词:填料箱盖钻夹具加工工艺工序卡前言本次课程设计是我们在毕业设计前一次重要的实践设计,对所学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能很好的进行系统的复习,也是我们在进行毕业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此次设计中我们主要是设计填料箱盖的加工工艺和专用夹具。
在此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了此项设计。
在设计期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且得到班主任周老师的指点及帮助,在此表示感谢!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目录前言1. 零件的分析 .................................................................... . (2)1.1 零件的作用 ..................................................................... .. (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 .. (2)2. 工艺规程设计 ..................................................................... (2)2.1 毛坯的制造形式 ..................................................................... .. (2)2.2 基准面的选择 ..................................................................... . (2)2.2.1 粗基准的选择 ..................................................................... (3)2.2.2 精基准的选择 ..................................................................... . (3)2.3 制定工艺路线 ..................................................................... . (3)2.3.1 工艺路线方案一 ..................................................................... .. (3)2.3.2 工艺路线方案二 ..................................................................... (3)2.3.2 工艺方案的比较及分析 ..................................................................... (4)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2.5 确定切削用量...................................................................... (6)2.5.1 工序Ⅰ ..................................................................... (6)2.5.2 工序Ⅱ ..................................................................... .. (7)2.5.3 工序Ⅲ ..................................................................... .. (8)2.5.4 工序Ⅳ ..................................................................... .. (10)2.5.5 工序Ⅴ ..................................................................... .. (11)2.5.6 工序Ⅵ ..................................................................... .. (12)2.5.7 工序Ⅶ ..................................................................... .. (13)2.5.8 工序Ⅷ ..................................................................... .. (14)2.5.9 工序Ⅸ. .................................................................... (14)2.5.10 工序Ⅹ ..................................................................... (14)3.填料箱盖零件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15)3.1问题的提出 ..................................................................... (15)3.2 定位基准的选择...................................................................... .. (15)3.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5)4.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 (17)5.参考文献 ..................................................................... (18)附:(1)机械加工工序卡.(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1、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ZW-6/7型空气压缩机的填料箱盖(见附图1)主要作用是保证及填料箱体联接后保证密封性,对内表面的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对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也较高。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套类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有孔、外圆、和端面.其中孔既是装配基准又是设计基准,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一般要求较高,内外圆之间的同轴度及端面及孔的垂直度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题目所给填料箱盖有两处加工表面,其间有一定位置要求。
分述如下:(1)φ65等一组外圆柱面及端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5mm的外圆面,φ80mm及以φ75mm的外圆面,φ100mm的阶梯外轮廓面,及7.5的密封环槽,以及φ60的加工。
(2)以φ60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60的孔,以及要研磨的内孔端面。
这两组表面有一定的位置度要求,即φ60的孔的端面及φ60有垂直度要求。
由上面分析可知,加工时应先加工一组表面,再以这组加工后表面为基准加工另外一组。
(3)以φ32为中心的12个孔的加工,包括6-φ13.5 ,4-M10-6H深20,还有2-M10-6H。
2工艺规程设计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0。
考虑在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故选择铸件毛坯。
又因为零件的最大尺寸为155mm,所以选用铸件的精度等级为ZJ4-ZJ5,单面加工余量不能超过2mm,所以我们选用1mm. 2.2基面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得正确及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回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是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及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
当设计基准及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再重复。
2.3制定工艺路线按照先加工基准面,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的原则,布置工艺路线如下:工艺路线方案:工序1:铸件实效处理。
工序2:车大小两个端面,和大端面外圆。
工序3:以粗车后的φ155mm外圆及端面定位车φ65mm外圆及台阶面,φ75mm, φ80m,倒角,车环槽。
工序4:以φ155mm外圆定位,半精车φ65mmφ100mm的外圆及台阶面,精车65mm的外圆,半精车,精车环槽。
工序5:粗镗φ32mm,φ47mm, φ60mm以及孔内的环槽,精镗φ60mm.工序6:铣内端面。
工序7:钻床钻6-φ13.5小孔、钻M10螺纹孔。
工序8:去毛刺。
工序9:终检。
“填料箱盖”;零件材料为HT200,硬度190~210HB,生产类型大批量,铸造毛坯。
1、铸件材料为HT200,机械加工余量按JB3835-85确定,由【6】可查得外圆表面及轴向加工余量,孔的加工余量由表2.3-10查得为单边余量。
外径方向双边余量2.0mm,轴向方向为2.5mm,孔的加工余量4mm(双边)2、确定毛坯尺寸:上面查得的加工余量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Ra≥1.6um, Ra≤1.6um的加工表面余量适当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