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八省新高考)高考语文“二模”考前仿真模拟冲刺试卷及答案(三)

合集下载

2021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卷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卷  含答案

2021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卷含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

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历史经过几番曲折,我们开始懂得:对于伟大的文化传统,不能掉以轻心,要尊重,甚至敬畏。

古人讲汉字创始,出现“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的神秘、壮丽景象,饱含着敬畏。

近代改革方块字的构想,出于可贵的勇气,但逐渐被时代否定。

今后随着国力增长,汉字的优越性以及在世界上被普遍认同的可能性,将与时俱增。

说到书法,追究书法的根源,又出于对汉字的尊崇,至少让我们取得一种共识,便是书法创造必以汉字为基础。

字体是书体的根基,但把二者等同起来,以字体当书体,便无所谓书法;若把二者割裂开来,书法不复存在。

汉字最基本的功用是表意,不能想象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可以离开文字传承。

文字传承文化,文字本身是工具又不仅止于工具。

文字自身构成庞大的文化体系,与全部中华文明融为一体。

鲁迅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着重从美学意义上谈中国汉文字。

中国文字的“意美”,经长期历史积淀变得丰富深厚,汉字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蕴涵着本民族的美感。

2021年八省新高考语文考前冲刺系列模拟卷(二)(原卷版)

2021年八省新高考语文考前冲刺系列模拟卷(二)(原卷版)
舟山古称“海中洲”,面向大洋,背靠大陆,横流无际,群岛有致,大小对应,远近相接,有舟有山,碧空远影……中国的文明史是“上下五千年”,舟山群岛就有五千年的开发史。其丰富的渔盐之利,成就了全国第一大渔场。而舟山渔场的中心港口,就是著名的“沈家门”,与挪威的卑尔根港、秘鲁的卡亚俄港并称“世界三大群众渔港”。
(二)现代文阅读 I6〜9题。
文本一:
渔风渔俗渔家乐
蒋子龙
处于网络时代的人,常有一种虚幻的狂妄感,动不动就爱说:“世界真小!”觉得一只鼠标在握,五洲四洋一目了然,喜欢在虚拟的世界里称王称霸。一旦回归现实,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世界,才知天下之大,难以想象。其实不用说世界,就说中国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有大小一千三百多个岛屿,有人居住的却只有三十二个。社会已经进入“人口爆炸”“过度开发”的今天,只一个舟山就还有一千三百多个岛屿仍保留着纯天然的野态,想想都让人兴奋和好奇。这也正是舟山群岛无可比拟的自然资源优势。
至乾隆年间,大对船、大捕船兴起,渔业大盛,渔港拓展。沈家门一派大港气象,桅樯如林,万商云集,市肆骈列,海物错杂,大街小巷,腥味盈天。每当小黄鱼汛、大黄鱼汛、乌贼汛、鳓鱼汛、带鱼汛、海蜇汛等汛期到来,沈家门更是旆旗招展,号角长鸣;入夜后还万家灯火,繁华异常,有“小上海”之称。
更重要的也是舟山最幸运的,是其还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被尊为“海天佛国”的普陀山,坐落于舟山本岛的莲花洋中,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当年鉴真和尚经此东渡日本,成就了世界佛教史上的经典。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八省新高考)2021届高考语文“二模”考前仿真模拟冲刺语文试题(三)

(八省新高考)2021届高考语文“二模”考前仿真模拟冲刺语文试题(三)

(八省新高考)2021届高考语文“二模”考前仿真模拟冲刺语文试题(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先秦《诗经》与后世所见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但这些差异并没有大到能形成不同的文献体系,这又说明《诗经》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骨干”或者“核心”。

一般认为,《诗经》的产生及流传与周代的礼乐制度密不可分,因此上述所谓“核心”必然与礼乐制度的建立及其功用有密切关联。

可以想见,当周初礼制建立之时,与礼乐配合的“诗”便成为一种需求,当时被纳入礼乐系统的那些作品,便可视为《诗经》最早的核心,它们的功用与分类也就构成了《诗经》的“早期形态”。

但今本《诗经》的风、雅、颂三分显然不可能是最早的分类,因为没有证据表明周初礼制存在与风、雅、颂对应的三分,这三者本身的时代差距也很大,比如国风、小雅中仅有部分诗作可能产生于西周。

另外,传世文献对风、雅、颂的称述也存在一些矛盾之处。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探讨,在《诗经》形成的最初阶段,它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

古代学者对这一问题也有过讨论,顾炎武《日知录·四诗》中提出的“四诗”说即具有启发性。

他认为:“《周南》《召南》,南也,非风也。

《豳》谓之《豳诗》,亦谓之《雅》,亦谓之《颂》,而非《风》也。

《南》《豳》《雅》《颂》为四诗,而列国之《风》附焉,此《诗》之本序也。

”顾炎武所谓“《诗》之本序”,其实就是在探讨《诗经》的早期形态问题。

因为《邶风》以下十二国风产生时代较晚,只有《周南》《召南》和《豳风》有可能产生于周初。

所以以情理论,周初建立礼乐体系时,《诗经》只可能有南、豳、雅、颂四类。

顾炎武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雅、颂先不论,二南与《豳风》除时代较早外,同其余国风相比还有许多特殊之处。

先说《豳风》,其中《七月》篇最为特别,它被认为是周民族还生活于豳地之时便流传的歌谣,可能在周公时被整理写定。

2021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3) 含答案

2021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3) 含答案

2021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3)含答案【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王岐山为何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张广昭最近,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可谓洛阳纸贵。

市面上几次脱销,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也曾向参加座谈会的专家推荐此书。

这样一本探究18世纪法国大革命起源及特点的著作,能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除了高层领导人的推荐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书中内容与当下中国的关联性。

法国贵族在丧失了其古老政治权利后,仍占据着高官显爵的地位,并保持着种种令人憎恶的特权(主要是免税特权),对人民漠不关心,而且越来越顽固地维护他们的封闭利益,从而加剧了社会不平等这个旧制度的顽症。

当今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后,开始面临一些转型难题。

利益分化严重、贫富差距加大、阶层固化、社会不公等现象,都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不得不正视的挑战和考验。

出路在哪里?答案是深化改革。

毫无疑问,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风险很大,但不改革风险更大。

改革势必会遭到特殊利益集团的阻挠,尤其是那些依靠权力寻租、依赖特权致富的人群,不愿意改革,不愿意牺牲一些利益,阻力障碍会很大。

但是停滞、不改革,忽视社会的公平正义,更会增加群众的不满情绪,甚至使社会陷入动荡的危险境地。

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迹象显示,新一代领导人已经拿出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和魄力。

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因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18世纪末,时代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法国的平民等级,尤其是平民的上层资产阶级,在经济实力上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法国贵族还想要像中世纪那样维护他们的特权已经行不通了。

2021届高考语文(八省新高考)考前仿真模拟冲刺试题精选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2021届高考语文(八省新高考)考前仿真模拟冲刺试题精选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八省新高考)2021届高考语文考前仿真模拟冲刺试题1(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一个人得有多少烟火气才算合适?烟火气少了,终日高飘于俗世之上,与世界隔绝开来,不合群,也不合流,最后只能()。

可要是烟火气过多,浑身铜臭,三句话不离钱,或开口就是()的闲事,也难免油腻得可怕。

一本书应该有烟火气。

俗世烟火,是书中()的源泉。

有了烟火气,才能与读书的人产生共鸣。

但一本好书,在烟火之上,总得有那么一些人和事是()的。

烟火气是书的基本,而高于烟火气的,① ,两者缺一不可。

一个人也该如此。

一个人身上的烟火气,总归得多一点,②。

一个人身上那些高飘在上的非烟火气,也多少得有点,再少也不能少于三分。

七分俗气,三分仙气,一个人的身上也就同时兼容了俗味与趣味。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孤芳自赏鸡零狗碎喜怒哀乐超尘脱俗B.孤芳自赏乱七八糟嬉笑怒骂出类拔萃C.顾影自怜乱七八糟喜怒哀乐出类拔萃D.顾影自怜鸡零狗碎嬉笑怒骂超尘脱俗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4分)18.A(“孤芳自赏”侧重自命清高、自我欣赏,“顾影自怜”侧重孤独失意、自我怜惜,前者更切合语境;“鸡零狗碎”强调琐碎、庸俗,“乱七八糟”强调混乱不堪,前者更切合语境;“喜怒哀乐”侧重指各种情感,“嬉笑怒骂”侧重指嘲笑、斥骂等各种行为,前者更切合语境;“超尘脱俗”强调高雅而不同凡俗,“出类拔萃”强调优秀而超出众人,前者更切合语境)19.B(B项和画波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龙城飞将”代指杰出的将领,“烟火气”代指俗世生活的气息,“铜臭”代指金钱的气息。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附答案)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附答案)

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3(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虚拟现实(VR)技术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体验。

VR 技术通过创建逼真的虚拟环境,让用户沉浸其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从娱乐领域来看,VR 游戏为玩家带来了全新的游戏体验。

玩家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尽情探索、冒险,感受前所未有的刺激和乐趣。

此外,VR 电影也在逐渐兴起,观众可以坐在家中,通过VR 设备欣赏到仿佛置身于电影院的视听效果。

在教育领域,VR 技术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学生可以通过VR 技术参观历史遗迹、探索自然景观,更加直观地学习知识。

同时,VR 技术还可以用于职业培训,让学员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模拟操作,提高技能水平。

然而,VR 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VR 设备的价格较高,限制了其普及程度。

另一方面,目前的VR 技术在画面质量、交互性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材料二:人工智能(AI)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对各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医疗领域,AI 技术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

通过对大量医疗数据的分析,AI 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疾病特征,为医生提供诊断建议。

此外,AI 技术还可以用于医疗影像分析、药物研发等方面。

在交通领域,AI 技术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分析,AI 系统可以优化交通信号控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同时,AI 技术还可以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安全。

但是,AI 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担忧。

例如,AI 技术可能会导致部分工作岗位的消失,引发就业问题。

此外,AI 技术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一旦AI 系统被黑客攻击,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VR 技术和AI 技术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新高考语文 (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语文(三)教师版

新高考语文 (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语文(三)教师版

(新高考)2021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 文 (三)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现在,一台电脑已经可以完成几乎所有人从一出生就能做的事——识别人们的脸。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在一开始是能够认出妈妈的能力。

养育孩子的乐趣之一,就是在进入家门的时候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激动地向你扑来。

这种会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时期的反应有赖于人类天生的人脸识别能力。

虽然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但我们几乎从不停下来思考是什么使它成为可能。

事实证明,我们的脸和指纹一样独特。

我们的面部特征包括瞳孔之间的距离、鼻子的大小、微笑的样子和下巴的轮廓。

计算机可使用照片来绘制这些特征并将它们编织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数学方程,这些数学方程可以通过算法来访问。

人们正在把这项技术应用到世界各地,以便改善人们的生活。

在某些情况下,这样做是为了方便消费者。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正在利用微软的人脸识别技术开发一种服务,可以让顾客走到ATM 前,无须银行卡即可安全取款。

这些ATM 可以识别顾客的面孔,然后他们就可以输入取款密码并完成交易。

在其他场景中,这种技术可带来更大的好处。

在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正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医生诊断一种被称为DiGeorge 综合征(DGS )或22q11.2缺失综合征的疾病。

这是一种多发于非洲、亚洲或拉丁美洲人口的疾病。

2021届高三全国卷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第二模拟) Word版含答案

2021届高三全国卷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第二模拟) Word版含答案

2021届高三全国卷高考模拟试卷语文(第二模拟)(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②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

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

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

《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

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

这种主张是进步的。

《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③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

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

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

《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④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

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

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

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⑤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

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21高考山东省(八省新高考)二模仿真训练(三)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先秦《诗经》与后世所见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但这些差异并没有大到能形成不同的文献体系,这又说明《诗经》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骨干”或者“核心”。

一般认为,《诗经》的产生及流传与周代的礼乐制度密不可分,因此上述所谓“核心”必然与礼乐制度的建立及其功用有密切关联。

可以想见,当周初礼制建立之时,与礼乐配合的“诗”便成为一种需求,当时被纳入礼乐系统的那些作品,便可视为《诗经》最早的核心,它们的功用与分类也就构成了《诗经》的“早期形态”。

但今本《诗经》的风、雅、颂三分显然不可能是最早的分类,因为没有证据表明周初礼制存在与风、雅、领对应的三分,这三者本身的时代差距也很大,比如国风、小雅中仅有部分诗作可能产生于西周。

另外,传世文献对风、雅、颂的称述也存在一些矛盾之处。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探讨,在《诗经》形成的最初阶段,它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

古代学者对这一问题也有过讨论,顾炎武《日知录·四诗》中提出的“四诗”说即具有启发性。

他认为:“《周南》《召南》,南也,非风也。

《幽》谓之《幽诗》,亦谓之《雅》,亦谓之《颂》,而非《风》也。

《南》《幽》《雅》《颂》为四诗,而列国之《风)附焉,此(诗》之本序也。

”顾炎武所谓“《诗》之本序”,其实就是在探讨《诗经》的早期形态问题。

因为《部风》以下十二国风产生时代较晚,只有《周南》X召南》和《幽风》有可能产生于周初。

所以以情理论,周初建立礼乐体系时,《诗经》只可能有南、断、雅、颂四类。

顾炎武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雅、领先不论,二南与《幽风》除时代较早外,同其余国风相比还有许多特殊之处。

先说《幽风》,其中《七月》篇最为特别,它被认为是周民族还生活于幽地之时便流传的歌谣,可能在周公时被整理写定。

而《幽风》其他篇目也与周公有关,产生时代应该比较早。

《周礼·箭章》记载周人祭祀诗乐中有“幽诗”“幽雅”“幽颂”的说法,传统观点认为就是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表演《七月》一诗。

因此,将《七月》或者“幽”归入“风”就很不合理。

至于《周南》《召南》,其特殊性更加显著。

首先,《小雅·鼓钟》有“以雅以南”,南与雅并列,学者据此将“南”解释为乐器、乐调、诗体等。

其次,二南的礼乐地位比较特殊,《仪礼》载乡礼、燕礼、射礼等皆要演奏二南曲目,称为“乡乐”,同时二南又被认为是“房中之乐”。

再次,孔子对二南特别看重,《论语·阳货》谓:“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上博简《孔子诗论》中也大量论及二南,其比例远超其余国风及雅、颂。

最后,目前所见各种文献,凡能体现国风顺序的,二南皆在最先,无一例外。

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南”最初应是一个独立且重要的类目,后来才归属于国风。

最后再简单讨论一下雅和颂。

《大雅》中部分篇目时代较早,如《文王》《大明》等祭祀诗,这应是“雅”类得以确立的核心。

也就是说,最初的雅应是祭祀祖先的歌乐。

《小雅》则更是礼制演变及宴享诗乐进一步独立的产物,所以《仪礼》所载士阶层的礼制,大量使用了《小雅》中的篇章。

至于颂,因为《商颂》《鲁颂》比较特殊,这里只讨论《周颂》。

一般认为,《周颂》是西周陆续产生的宗庙祭祀乐。

那么,最终我们就看到,在西周初年为配合礼乐制度而产生的“诗经”,当由南、幽、雅、颂四部分组成,这便是顾炎武所谓“《诗》之本序”的“四诗”。

它们分别代表了构成新的周文化的四种子文化,或许也代表了当时四种无法被忽略的政治势力,即周王母族、周之旧贵族、灭商过程中诞生的新贵族、殷遗民贵族。

周初的礼乐制度建设,正是为了调和这几种文化或政治势力,建立并维持一种新的社会秩序。

因而,随之产生的《诗经》,也就毫无疑问地体现了这种文化、政治生态。

(摘编自姚苏杰《《诗经)的早期形态与“四诗”》,《光明日报》2020年11月30日)材料二:礼乐制度是由西周时期周公初步制定,后又经过不断增补而形成的一种十分严格的制度。

礼乐制把上层社会的人分成许多等级,再依照等级地位的不同,规定所实行的礼乐。

柏杨先生在其《中国人史纲》中写道:周王沿袭了殷商的社会结构,将人民分为四个阶级,即国王、贵族、平民和奴隶阶级。

在周王朝,阶层间的界限不但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庄严、不可逾越的。

礼是具体的社会规则典章,目的是维护当时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而乐是推行这种制度的手段,因礼而设,为礼服务。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就是周王朝为了实施礼乐制度而设置的。

这一机构包含音乐行政、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三部分。

“礼乐制度”中的“乐”基本指的就是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由春官中的大司乐领导,并由贵族担任音乐教育方面的各级负责人。

由此可见,统治阶级对音乐活动的阶级控制是相当严密的。

在音乐教育方面,礼乐机构主要培养的对象是帝王和贵族子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从民间选拔出来的青年。

这些选拔出来的青年被提升到下层贵族的等级中间,与上层贵族子弟一起学习音乐。

《周礼·地官·大司徒》中记载:“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

”“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

”周王朝统治者对广大人民进行有意识的音乐统治,其目的在于巩固周王室统治,使人民保持和平的态度,防止奴隶反抗。

(摘编自丁超《<诗经)与中国礼乐制度关系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均涉及周王朝礼乐制度的建立及其功用,并对《诗经》的早期形态进行了探讨。

B.今本《诗经》风、雅、颂三分是与周初礼制相对应的,这可以从传世文献对风、雅、颂的称述中得到证实。

C.周王朝由贵族担任音乐教育负责人,推行礼乐制度,目的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D.顾炎武所谓“《诗》之本序”的“四诗”可分别对应柏杨《中国人史纲》中所述的周王朝的四个社会阶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嘲风》相比其他国风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创作时间早,表演方式多,归入“风”显然不合理。

B.由于乡礼、燕礼、射礼等皆要演奏二南曲目,二南的礼乐地位比较特殊,所以孔子对二南特别看重。

C.雅和颂应该与宗庙祭祀、宴享有关,随着礼制的建立和演变独立成《诗经》中的两类。

D.周王朝阶级间的界限森严,但也会从民间选拔一些青年与上层贵族子弟一起学习音乐。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早期”《诗经》范畴的一项是(3分)A.《邢风》B.《七月》C.《大明》D.《周颂》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礼乐制度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渔风渔俗渔家乐蒋子龙处于网络时代的人,常有一种虚幻的狂妄感,动不动就爱说:“世界真小!”觉得一只鼠标在握,五洲四洋一目了然,喜欢在虚拟的世界里称王称霸。

一旦回归现实,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世界,才知天下之大,难以想象。

其实不用说世界,就说中国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有大小一千三百多个岛屿,有人居住的却只有三十二个。

社会已经进入“人口爆炸”“过度开发”的今天,只一个舟山就还有一千三百多个岛屿仍保留着纯天然的野态,想想都让人兴奋和好奇。

这也正是舟山群岛无可比拟的自然资源优势。

舟山古称“海中洲”,面向大洋,背靠大陆,横流无际,群岛有致,大小对应,远近相接,有舟有山,碧空远影……中国的文明史是“上下五千年”,舟山群岛就有五千年的开发史。

其丰富的渔盐之利,成就了全国第一大渔场。

而舟山渔场的中心港口,就是著名的“沈家门”,与挪威的卑尔根港、秘鲁的卡亚俄港并称“世界三大群众渔港”。

据传舟山海上有“十六门”之多,沈家门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四山环拥,对开两门,其势连亘”,为天然良港,又是海上天险。

自唐宋起便成为渔民及海内外船舶最佳避风港,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是我国东南沿海通往日本、朝鲜等国的必经之地,为“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大港,及来往使节祭海祭山的海疆要地——遵照当时中国的规定,凡经过沈家门的海内外船队,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其名叫“沈家门”,其实是国家的东大门。

明清时期,倭寇屡犯浙东,沈家门遂成为海上要塞。

沈家门外常常硝烟弥漫,海水为赤,沈家门人抗倭御敌,战绩累累。

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战舰长阔、高大,“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鹚首,屈服蛟螭”“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

在那个时期,被尊为“天朝”的泱泱大国,士气高昂,御倭寇于大洋之上。

至乾隆年间,大对船、大捕船兴起,渔业大盛,渔港拓展。

沈家门一派大港气象,桅樯如林,万商云集,市肆骈列,海物错杂,大街小巷,腥味盈天。

每当小黄鱼汛、大黄鱼汛、乌贼汛、鳓鱼汛、带鱼汛、海蜇汛等汛期到来,沈家门更是旆旗招展,号角长鸣;入夜后还万家灯火,繁华异常,有“小上海”之称。

更重要的也是舟山最幸运的,是其还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被尊为“海天佛国”的普陀山,坐落于舟山本岛的莲花洋中,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

当年鉴真和尚经此东渡日本,成就了世界佛教史上的经典。

就在这样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中,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独特的人文资源,“上承吴越古风,下创列岛特色”,从而积淀形成了沈家门独具特色的渔家风俗习尚,成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核心是一个“仁”字。

以仁对海,心存敬畏。

出船先“祭海”,回港要“谢洋”,甚至还要“敬鱼”。

在海上遇到大鲨鱼、鲸鱼等,渔民要向海祷告,向大鱼撒米、丢三角旗,此谓“撒米施食,丢旗引路”,以免大鱼兴波鼓浪,掀翻渔船。

以仁对天,崇拜神灵。

普陀山梵风习染舟山诸岛,信佛便成了沈家门渔民的重要风俗,“一门都仗佛扶持”。

同时还崇奉妈祖、祭拜龙王……但,在“仁”的含义中,最重要的还是对人。

这也构成了沈家门渔民文化中最温暖、最多姿多彩的那一部分。

“一船遇难,众船相救”;“一家有客,全岙接待”;“避风难胞,一宿二餐”……内陆人乃至行驶在江河湖泊上的船家,遇见死尸都会觉得是一件不吉利的事,而以沈家门为代表的浙江、福建沿海的渔民,在海洋上遇到浮尸,不管是不是正遇到鱼群或丰收在望,也要立刻停止作业,将浮尸捞起,布裹席包,旋即返港。

回港后将尸体摆放在岸边,等待家属认领。

无人认领者,将尸烧化,骸骨存瓮,葬于“义山”。

自明代起,由几家米行牵头,在沈家门创建了“存仁局”:饥荒施饭,流行瘟疫施医药,为收敛无名露尸及无钱置买坟地的死难者,开辟“义冢山”,分“本地义山”和专门埋葬闽籍海难者和无主死者的“福建义山”。

沈家门的“存仁局”乐善好施,扶困济危,积德无数。

能像渔民这样仁厚地看待生死,就会勇,就会强,就会豪爽,就会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