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最重要的八种意识

合集下载

第4课时 文言文翻译题——八项方针记心间

第4课时 文言文翻译题——八项方针记心间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宗即位,杨再思拜户部尚书,以官僚封郑国公,赐实封三百户。时武三
思将诬杀王同皎,再思与吏部尚书李峤、刑部尚书韦巨源并受制考按其狱,竟 不能发明其枉,致(王)同皎至死,众冤之。景龙三年,迁尚书右仆射。其年薨。
(节选自《旧唐书·杨再思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画横线句子中,“再思”“李峤”“韦巨源”是人名,“吏部尚 书”“刑部尚书”是官职名,这些词语都不需要翻译,直接保留。其他关 键点有:“按”,审理;“枉”,冤枉、冤屈;“冤”,意动用法,认为…… 有冤。
第4课时 文言文翻译题——八项方针记心间 文言文翻译题欲得高分,关键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强烈的采分点意 识,即翻译准确句中特殊的文言词语,把握句中特殊的文言句式;二是切实 掌握并运用好“拆”“留”“删”“换”“套”“调”“补”“转”翻译 “八项方针”。
一、剖析高考评分标准——确定采分点 明晰高考评分标准能使我们解题方向更明,翻译关键点更清。为此,我们 谨以高考典题为例,精析深悟翻译题的评分标准,抓关键,明得失,准确把握 翻译采分点。
(节选自《新五代史·唐臣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如此,则霸王 之业成矣。
(节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点拨] 1.翻译时需要“换”的情况:①将古代汉语词汇换成相对应的现代汉语 词汇;②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相对应的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③将 古今异义词换成古代汉语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换成本字;等等。 2.避免遗漏和译错。首先,要注意每个词都应翻译到位,避免文白混杂, 不伦不类;其次,要保证替换的词语是正确的。

2023年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精准翻译语句(1)—扣准语境,落实“分点”

2023年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精准翻译语句(1)—扣准语境,落实“分点”

学案34精准翻译语句(一)——扣准语境,落实“分点”课堂学案复习任务 1.掌握翻译的原则和要求。

2.强化翻译中的语境意识。

考情微观(见学案35)知识图要活动一掌握翻译的原则、要求一、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直译: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

当然,有一些发语词、助词无法直接译出,则不必译出。

试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直译原则。

(1)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威逼而致屈服,报告了单于。

单于更加想让他投降。

就把苏武关在地窖中囚禁起来,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

说明:直译时须注意以下三个词语:①“愈益”,同义复词,只译出一个即可。

②“绝不”,要把“绝”落到实处。

③“饮食”,注意译的顺序:喝的、吃的,而不是吃的、喝的。

(2)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们家的人读书很久没有效果,这孩子长大,就值得期待吧!说明:直译时须注意以下三个词语:①“不效”,也可意译为科举上没有成就。

②“儿之成”中的“之”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③“乎”,语气助词,可译为“吧”。

2.意译:灵活变通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省略句、倒装句较多,而且词类经常活用,有时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够明确。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被原文束缚住,不能机械地采用直译,而应采用意译,使句子语气顺畅,意思明确。

意译,多用于一词或短语的翻译。

翻译中需要意译的多是使用固定词语或修辞手法(比喻、互文、用典、借代、委婉)的地方。

[业务]汉英翻译

[业务]汉英翻译

汉英翻译,是把汉语原文的意思吃透了之后重新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过程。

它不是简单地对号入座,而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创造性劳动。

在进行翻译时,翻译者必须用心地对汉语原文的特点进行理解和分析,这就要求翻译者对汉语语言及其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具有深厚的功底。

翻译者还要考虑到译出语即英语的语法规则、写作风格、表达习惯等。

要想把中文的意思用英语准确地表达出来,用比较通顺的英语来表达地道的汉语,翻译者还必须对英语的语法、语义、句法、惯用法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具有深刻的了解。

衡量翻译的质量主要看两条基本要求:忠实性与可读性。

忠实性就是准确性,要求翻译出来的内容意思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既不能加强,也不能减弱。

对准确性的要求要看情况,要考虑到原文的题材内容、表达的准确性、体裁类别、功能作用、文学品位、社会和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

可读性就是通顺性和地道性,要求译文符合英语的语法、句法和表达习惯等,使译文让外国读者喜闻乐见。

如果翻译的英语不地道,读起来就不是滋味儿,我们常常发现,字对字的翻译有时会让人感到啼笑皆非。

要做一名合格的翻译,首先应打好汉语和英语的基本功,还要学习和研究中外不同的文化,同时还要再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

既然汉英翻译是如此艰巨复杂的任务,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对自己进行培养和训练,来提高我们的汉英翻译能力和水平呢?汉英翻译能力的培养涉及以下诸多方面,我们必须加强多方面的翻译意识的锻炼:要培养对英语的语感和悟性;要培养对英语的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要培养对英语的洞察能力和剖析能力;要培养对英语细微特征的反应能力;要培养对社会文化和跨文化交流的敏感性;要培养对英语和汉语之间差别的意识 (sens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 nd English);要培养对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awareness of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Chinese a nd English);要培养对英语洋为中用的意识 (use things fo reign to serve Chinese purposes);要培养对英语学以致用的意识 (apply what you learn to your expressions);要培养对翻译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思维方式 (a multi-tier approach )。

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 际翻译及其对汉英语篇翻译的 影响

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    际翻译及其对汉英语篇翻译的    影响

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及其对汉英语篇翻译的影响一、引言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长期从事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

他的代表作包括《翻译问题探索》(1981)、《翻译教程》(1988)、《翻译论》(1991)和《翻译短评》(1993)。

其翻译理论中最主要、最有特色的部分就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也是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

在纽马克之前,翻译方法一直处于传统的二分命题法之争,即直译与意译之争,和纽马克同时代的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也无法摆脱这种二分法模式。

一元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手段,即人与人当面说话的方式;翻译和语言一样,纯粹是一种社会现象。

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和语意翻译就是针对这两个概念而制定的。

纽马克在其1988 年出版的《翻译教程》中提了八种翻译方法:逐字翻译、直译、忠实翻译、语义翻译、改写、自由翻译、习语翻译、交际翻译。

在这八种翻译方法中,纽马克认为,只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符合翻译的两个目标,即准确与简洁。

根据纽马克自己的叙述,对奈达的“动态对等”和“读者反映”的反思促成了他的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的建立。

因为他认为仅有“动态对等”和“读者反映”是不完整的,原作的语义结构和思维过程不能弃之不顾。

但是,纽马克不是抽象地决定采用语意或交际翻译,而是以特定的语篇参照框架决定的。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同时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理论将所有的文本划分为三大范畴: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进而将文本归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

纽马克认为,根据不同的语篇的显著特征和主要困难,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使翻译方法和语篇类型密切结合,翻译将更贴切原文,传达源语的思想和神韵。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述和定义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功能语言学家布勒和雅各布森论述的三大语言功能,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

他还采纳了弗格茨基关于思维本质的观点区分这两种翻译。

翻译的定义

翻译的定义

1.翻译的定义1980年,我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在《英汉翻译教程》一书的绪论中,从语言学的角度为翻译下了这样的定义:“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冯庆华先生在《实用翻译教程》一书中则从语言学和文艺学的双重角度界定了翻译的本质:“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

”2. 翻译的标准我国比较系统全面论述翻译标准的是清末著名翻译家严复,他在《天演论·译例言》(1898)中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然互备。

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

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日:“修辞立诚”。

子曰:“辞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亦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这三条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实践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一百多年来,中国译界虽然对它的褒贬一直未断,特别是对其中的“雅”字多有异议,因而试图提出一些新的说法,如林语堂提出“忠实、通顺、美”的标准,刘重德提出“信达切”的标准,许渊冲提出“信达优”的标准,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说法能够替代“信达雅”,为大家所接受。

钱钟书先生于1964年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了翻译的“化境”说。

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英语翻译的十大技巧

英语翻译的十大技巧

英语翻译的十大技巧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

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

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英语翻译的十大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英语翻译的十大技巧一、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

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

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

二、省译法:这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

增译法的例句反之即可。

三、转换法: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

具体的说,就是在词性方面,把名词转换为代词、形容词、动词;把动词转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把形容词转换成副词和短语。

在句子成分方面,把主语变成状语、定语、宾语、表语;把谓语变成主语、定语、表语;把定语变成状语、主语;把宾语变成主语。

在句型方面,把并列句变成复合句,把复合句变成并列句,把状语从句变成定语从句。

在语态方面,可以把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

四、拆句法和合并法:这是两种相对应的翻译方法。

拆句法是把一个长而复杂的句子拆译成若干个较短、较简单的句子,通常用于英译汉;合并法是把若干个短句合并成一个长句,一般用于汉译英。

汉语强调意合,结构较松散,因此简单句较多;英语强调形合,结构较严密,因此长句较多。

所以汉译英时要根据需要注意利用连词、分词、介词、不定式、定语从句、独立结构等把汉语短句连成长句;而英译汉时又常常要在原句的关系代词、关系副词、主谓连接处、并列或转折连接处、后续成分与主体的连接处,以及意群结束处将长句切断,译成汉语分句。

newmark

newmark

纽马克翻译理论浅析【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纽马克的主要翻译观点,论述了纽马克关于文本范畴的分类,来探讨翻译标准的问题。

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进行共时与历时的研究,将其与奈达的翻译理论进行比较,并从实际运用中分析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价值及贡献。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翻译策略Abstact: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key points of Peter Newmark’s theory, offering an overview of his text catogalization. Then discsses the development of his theory, makes a comparison with Nida’s theory. At last, it seeks application in practical translation works.Key words:semantic translation;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translation strategies引言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是交际理论派主要翻详理论家之一。

他生于布尔诺,捷克斯洛伐克,早年移居英国,毕业于剑桥大学Trinity学院。

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的翻译思想的基础上,将文体论、话语分析、符号学、格语法的理论、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研究,对于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语言学以及翻译技巧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1]。

语言功能与文本类型和翻译方法( 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是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所在,也是其翻译理论中最主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他的代表作包括《翻译问题探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1981)、《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1988)、《翻译论》(AboutTranslation,1991)和《翻译短评》(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1993)。

四种翻译方法,十种翻译技巧

四种翻译方法,十种翻译技巧

四种翻译方法1.直译和意译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每一个民族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

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不宜采用直译法处理时,就应采用意译法。

意译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与原文的形式。

(张培基)应当指出,在再能确切的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有其可取之处,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另一方面可以进新鲜的表达方法。

Literal translation refers to an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ginal. When the original coincides or almost tallies with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sequence of vocabulary, in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rhetorical device, literal translation must be used.Free translation is also called liberal translation, which does not adhere strictly to the form or word order of the original.(郭著章)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英语文化的前提下,在英译文中完全保留汉语词语的指称意义,求得内容和形式相符的方法。

意译是指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疑问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的相似。

(陈宏薇)简单地说,直译指在译文中采用原作的的表达方法,句子结构与原句相似,但也不排除在短语层次进行某些调整。

意译指在译文中舍弃原作的表达方法,另觅同意等效的表达方法,或指对原作的句子结构进行较大的变化或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做了一集Survivor1602的校对,感慨颇多。

前面又和84老大交流了下当校对的torture史,深切地感受到字幕翻译是项特需要悟性与经验的活儿。

所以特开此帖,想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浅谈一下(首先声明个人想法大家萝卜青菜哟) 作为一名好的字幕翻译员最重要的八种意识。

(为提高Ragbear字幕组的业务能力添砖加瓦,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1.追求完美的意识
我认为做一名字幕翻译员的最高境界是:几乎不给校对以任何改动你文本的机会(因为你会发现最Top的译员出来的文本会让你完全沉浸在剧情中,你很难找出任何不妥帖的地方)。

这就需要你有追求完美的意识:用词贴切老到注重细节文本简练深具中文味甚至屡有令人拍案的贴切成语典故(的确好的译员三成是英文工夫七成是中文工夫)
2.省略意识
这是最值得一提也是最重要的意识!84老大和我都曾碰到过完全照字面意思一个单词对应一个中文的翻译。

碰到这样的译文对校对来说简直是一场nightmare! 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把native speaker说话"逗号词"都翻译出来eg:you know;now you know;you see;I mean;you know what等等。

我个人认为上述夹杂在语句中的过渡词完全没有必要翻出来,可以说,字幕翻译就是省略的艺术。

画面已经交代很多东西了字幕只起提示以及交代个人想法的作用
[ 因此遇到有隐含义的尽量转译,最关键是要把意思译出来即可(这就需要悟性了!) ]
eg:Alexis现在踏上了气垫
我觉得这里的"现在"两字就可以省略。

另外省略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主语省略
这一点也希望大家能够注意
其实很多话不加主语你也完全明白是什么意思。

因为画面已经交代的很清楚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用最少的字数将意思表达清晰的意识。

(如果有YDY V.S Ragbear字幕大赛的话这一定是评判的重要criteria)
我我们他/她他们/她们我觉得我认为这些词能省尽量省。

另外我个人很喜欢"得"这个字。

"得"其实完全可以代替"必须"的意思,而且比"必须"更有中文味。

3.细节意识
Devil is in the detail!
英语名字首字母要用大写,不要出现逗号和句号,的地得的用法等等
这些细节都能体现出你的专业态度。

4.量词意识
量词是中文中的一个难点,也是最能体现中文味的。

假设:
一个钥匙(YDY)V.S.一把钥匙(Ragbear)
这一回合,肯定是Ragbear胜出。

5.成语意识
成语是中华民族5000年语言文化中最灿烂的一笔。

在英语的世界中,你无法想象用四个音节就能表达出如此丰富的意思。

所以作为一名好的译员,多用贴合剧情的成语绝对是非常出彩的。

6.换行与空格意识
232
00:21:17,859 --> 00:21:19,926
另外竹木渔船和钓鱼工具你们可以拿回阵营
这样的一句话在ragbear的rmvb中肯定快撑满屏幕底端了。

Not audience-friendly!
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译员,一定要有根据意群换行的意识。

建议文字不要比轴长!
改成:
232
00:21:17,859 --> 00:21:19,926
另外竹木渔船和
钓鱼工具可以拿回营地
eg2:
269
00:22:14,326 --> 00:22:15,759
fans 没什么给你们明晚和我在部落大会见面
改成:
269
00:22:14,326 --> 00:22:15,759
粉丝没有什么给你们
明晚部落大会见
eg3:
343
00:24:52,868 --> 00:24:54,202
所以根据线索三我们又游了回去
改成:
343
00:24:52,868 --> 00:24:54,202
所以根据线索三
我们又游了回去
7.主动态意识
英语中喜欢用被动态,而中文口语中主动态显得更为自然。

eg: 明早他才能为参加部落大会回营
这句话很别扭
建议改成:
那人明早才能
回来参加部落大会
8.体验意识
体验意识是作为一名好译员检验自己成果的最佳时刻。

你可以把自己做好的字幕放在片子中过一遍(汗!大家都这样专业还要校对干嘛)
从一个audience的角度来体验你做的字幕是否足够audience-friendly。

看看是否读的通,话语是否容易引起歧义,是否字数太多导致眼睛跟不上。

你会发现还会有很多要修改的地方。

-------------------------
写在最后:
虽然我们现在都是不领报酬的volunteer。

过往的历史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诉我们这样一句真理:
我们这里的每个人最终都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离开字幕组。

但既然这里有我们最爱的美剧,又能和一群可爱的人一起工作,我们就要以最专业的态度去珍惜每一次自愿的翻译经历。

或许人与人之间的水平是有高低,但对待事情professional精神才是最重要也是最值得培养的。

因为字幕翻译绝对是培养一个人耐性,中英文水平以及专业精神的最佳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