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思路

旅游思路
旅游思路

旅游思路

围绕完成全年工作目标,2004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以重点景区为突破口,深层次开发旅游产品。按照“激活存量,扩大增量”的总体要求,切实抓好重点景区、重点旅游项目的规划、策划和建设,形成新的亮点和卖点。一是大力推进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以编制“十一五”旅游发展计划为契机,邀请国内知名旅游规划单位及专家高起点规划全市旅游产业,指导全市2A以上景区启动景区详规的编制工作,使全市旅游发展逐步建立起既有总规指导,又有详规控制的科学规划体系。二是重点开发建设“XX”文化和“XX生态”两大旅游区。坚持以AA、BB、CC等较为成熟的旅游景区为依托,指导、支持这些景区主管部门和相关县市邀请国内外名家高手对景区开发项目进行策划设计。重点支持XX县AA景区、YY市BB景区等景区项目的招商引资,全力支持XX县新开发XX旅游景区,集中力量抓好全市新老景区旅游大项目建设工作,力争把XX文化旅游和XX生态旅游品牌做好做大,构筑把我市建成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的支撑体系。三是大力整合旅游资源。结合培育市区“一日游”和市区水上旅游市场,水陆并重,科学设计、整合市区旅游精品线路。力争开发两条有较好效益的、连接市区内外、沟通所属县市的一日游产品,在市区内形成旅游环线。在此基础上,以XX高速公路通车为契机,争取交通部门提升境内公路等级,以交通为纽带,实现与XX、YY、CC内外知名景区的线路对接,打造优势旅游产品。四是大力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继续开展旅游商品征集、认证活动,不断丰富和完善三国系列的旅游商品,深度转化VV、VV等地的农副土特产品,逐步形成门类齐全、风格鲜明的旅游商品系列。

第二,以强化宣传促销为手段,全方位开拓客源市场。坚持市内市外与省内省外促销联动,市场开发与产品开发并重的工作思路,大力开拓客源市场。

一是加强省内外基本客源市场的开发。利用我市作为鄂西北旅游的门户和入川进陕交通枢纽的特点,采取化大为小、分头并进的促销模式在武汉、十堰、宜昌、荆州、南阳、西安等城市重点开展促销活动。积极参加国家局和省局组织的各类旅游交易会、展示会,实现我市旅游与外界的全接触,逐步扩大基本客源市场。二是全力巩固省内核心客源市场。由旅游局牵头,组织旅行社、宾馆参加,尝试在十堰、武汉、荆州等地开展“走近中国魅力城市——XX”促销活动,稳定省内客源市场。大胆探索实行旅游代理制,在武汉、十堰等地委托一批实力强、信誉度高的旅行社代理销售襄樊旅游,出台配套奖励办法,强化旅游招徕,激活外埠游客入樊旅游市场,积极培育地接市场。

三是加强旅游宣传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MM旅游网站的作用,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发挥旅游网站宣传阵地作用;拍摄制作MM旅游专题促销片和旅游形象宣传光碟;编辑出版《MM旅游》画册、旅游指南等宣传品;在市内主要进出口设立旅游宣传指示牌,增加旅游氛围,进一步激活市内客源市场。

第三,以强化行业管理为重点,高标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在坚持教育引导的基础上,切实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全面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一是充分发挥市旅游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不断强化旅游企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修改完善自律公约,加强行业自律,协调解决好旅游经营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第二,二是加大对旅游薄弱环节的治理力度。重点整治旅行社虚假广告、旅游购物以次充好、旅游餐饮价格虚高等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依法受理、妥善处理各种旅游投诉,加大对多次被投诉企业的跟踪监管,坚决消除欺客宰客、强迫或诱

导游客购物消费等损害游客利益的现象。三是继续深化景区治理整顿。严格按照“八无”、“六有”的标准,强力整治景容景貌,规范旅游厕所建设,改善景区旅游环境;坚持以打击“黑车”、“黑导”、“黑店”为重点,理顺景区经营秩序;从强化制度管理入手,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推动景区安全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第三,此外,结合星级饭店、旅行社和导游年检等常规工作,坚持严格标准和程序,指导企业提高经营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对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旅游企业坚决不予通过年审,从源头上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供保证。第四,以体制创新为动力,拓宽旅游发展新空间。积极组织引导旅游企业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发展观,大力推进旅游企业改革,尝试采用拍卖、合资、合作、租赁等多种形式实行景区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以市场为导向,鼓励有实力、市场前景看好的旅游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形式,网络景区、饭店、旅行社等关联企业组建设旅游集团公司,逐步改变我市旅游企业存在的“小而散”的局面,扩大产业规模。

第四,同时,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研究制订支持旅游业体制创新的相关政策,扩大旅游投融资渠道,引导社会投资,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和其他资本投资兴办旅游业。积极探索利用外资的新形式,鼓励支持旅游企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培植旅游发展后劲。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 作者:吴楚材, 吴章文, 郑群明, 胡卫华, WU Chu-cai, WU Zhang-wen, ZHENG Qun-ming , HU Wei-hua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长沙,410004 刊名: 旅游学刊 英文刊名:TOURISM TRIBUNE 年,卷(期):2007,22(1) 被引用次数:71次 参考文献(11条) 1.Fennell D A Ecotorism:An Introduction 1999 2.Ceballos-Lascurain H The Future of Ecotourism 1987(02) 3.诸葛仁借鉴国际生态旅游标准规范中国生态旅游市场 2006(04) 4.Orams M B Types of Ecowurism 2001 5.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 2001 6.The Ecotourism Society Newsletter cited in Catrina Brandon,Ecotourism and Conservation:A Review of Key Issue,Envirnment Department Papers 1996 7.郭岱宜生态旅游--21世纪旅游新主张 1999 8.Kutay K Ecotourism and Adventure Travel 1989 9.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 1993 10.陈忠晓.彭建生态旅游的内涵辨析[期刊论文]-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11.Elizabeth Boo Ecotourism:The Potentiais and PitfailsWWF 1990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万绪才.朱应皋.丁敏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旅游学刊2002,17(2) 2.张跃西.ZHANG Yue-xi生态旅游理论创新与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问题探讨[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7(11) 3.刘青.王智.钱谊.秦卫华.蒋明康.LIU Qing.WANG Zhi.QIAN Yi.QIN Wei-hua.JIANG Ming-kang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分析[期刊论文]-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3) 4.王潇.WANG Xiao生态旅游承载力的思考[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9(10) 5.关于生态旅游的认识与思考[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5(10) 6.刘忠伟.王仰麟.陈忠晓.LIU Zhong-wei.WANG Yang-Lin.CHEN Zhong-xiao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期刊论文]-地理研究2001,20(2) 7.刘德谦中国生态旅游的面临选择[期刊论文]-旅游学刊2003,18(2) 8.李文杰.乌铁红.张宏磊.LI Wen-jie.WU Tie-hong.ZHANG Hong-lei中国传统自然观与生态旅游发展观的比照[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8(9) 9.薛怡珍.Hsueh I-Chen城市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台南市为例[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8(10) 10.叶文.薛熙明.YE Wen.XUE Xi-ming生态旅游本土化问题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6) 引证文献(72条) 1.王燕.孙德亮.张军以.周秋文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期刊论文]-贵州农业科学 2013(6) 2.刘小莉.魏伟.李中强返湾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德化县旅游业发展基本思路

德化县旅游业发展基本思路 (目录) 一、德化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业发展特点 (二)旅游业发展优势 (三)旅游业发展机遇 (四)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德化县旅游业发展构想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德化县旅游业发展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旅游工作领导 (二)加大旅游引资投入 (三)加快旅游资源整合 (四)挖掘旅游文化涵 (五)优化旅游要素配置 (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七)开发旅游精品路线 (八)创新旅游促销手法 四、近期旅游业发展建议 德化县旅游业发展基本思路 (修改稿) 旅游业属于“无烟”产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产业之一,是现代 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在促进开放,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德化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德化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自然景观优美,历史古迹众多,瓷艺术精湛,山水风光秀丽, 民俗风情得体,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旅游业发展特点 1、起步晚、发展快。2005年,德化县接待旅游人数达27.6万人次,比2000年增加12.3 万人次,年均增长15.6 %,“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15 %; 2005年旅游总收入8280 万元,比2000年增加3690万元,年均增长15.6 %,“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2.15 %。据统计,按旅游目的分类,游客以度假休闲、观光游览为主的占70%左右;科研调查、 商务活动、公务、进香朝拜、健身、购物和其它旅游的大约占30%。 2、旅游资源分布集中。德化旅游资源集中在北部赤水镇、雷峰镇、南埕镇、水口镇以及城关浔中镇,有“一窑两漂四山”(即屈斗宫古窑址,石牛山、戴云山、唐寨山、九仙山和石龙溪、桃仙溪)等重要旅游景点。城区旅游资源包括浔中镇和龙浔镇,是以瓷

凤凰古城旅游心得体会

[ 凤凰古城旅游心得体会 凤凰古城是一个历史悠久并且充满着美丽建筑的小城。凤凰古城旅游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以下X 为你带来凤凰古城旅游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凤凰古城旅游心得体会篇1 在许多年前,去了一次凤凰古城,那里清澈的沱江和两岸 古朴的民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然而,上周末,再次去了一趟凤凰古城,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失落,是伤感, 当年的凤凰古城给人一种整洁、宁静和幽雅的感觉,静静 的小河旁住着纯朴善良的本地居民。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桃花源般的生活。然而,现在的凤凰古城已变得满城商铺,满街游客,满地垃圾,还伴着沱江散发出来的淡淡恶臭。 目前,全国各地的古城旅游开发非常雷同,满城的商铺卖 的产品几乎也惊人的相同,毫无特色可言。可以说,到丽江,到大理,到凤凰,到许多地方都让人感觉就是一个地方,没有任何新鲜感。另外,凤凰古城最大的特点就是“脏” ,到处是垃圾。到了夜晚,成千的河灯商贩和上万的游客,使得在水上漂满了“河灯” ,看上去非常漂亮,但到了清晨,河

两岸五颜六色的废纸垃圾又让人心疼 唉,无度开发,已让这座古城失去了原有的美丽。 凤凰古城旅游心得体会篇2 到凤凰游玩观光,看的是人文、风俗、古迹还是风景。看人文,就是沈从文先生所说的凤凰古八景和凤凰三绝; 风俗,顾名思义,就是湘西苗家的风俗习惯,以及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看古迹,就是北门、文昌阁、吊脚楼、田家祠堂等; 看风景,当然是清净幽雅的谈谈沱江、古朴美观的点点跳岩、路转峰回的幽静沙湾以及巍巍松松的南华山峰。 这些都是凤凰本身所固有的,不需要太多装饰,一般也是 免费的,呵呵,这些才是凤凰的原汁原味。 如果来凤凰走玩,只是想在沱江边喝酒唱歌、留影打闹, 那你就没有看懂凤凰,至少你只是个过客。凤凰的酒吧茶楼都是些供人休息放松的地方,走累了可以歇歇,如果把这些当成游凤凰的重点,那你就不懂得旅游。旅游的本质是感受其人其事其物其地,其次才是放松自己,释放心灵。 来凤凰,就是要走在那些暗红破旧的石板路上,穿过松散 木制的吊脚楼,沿着沧桑沉厚的城墙,踏着江水绕流的跳岩戏水沱江,然后去沈老先生休息得地方扫扫墓鞠个躬,最后可能的话,爬上南华山峰,好好的换口新鲜的空气,天高气爽,就那么简单。

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业发展工作计划

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业发展工作计划 旅游城市推进旅游业发展工作计划 摘要: 一、指导思想全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41 号、省委11号、市委9 号文件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活动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以XX 一、指导思想 全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41号、省委11号、市委9 号文件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活动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以XX山为龙头,以XX湖为引擎,以三区三线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支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旅游发展理念,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努力推动旅游业突破性大发展,为开创山水一体大旅游新格局,把旅游业培植成为全市第二大支柱产业打好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全市旅游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32%以上,其中境外游客13万人次,外汇收入4290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唏口29.8%;新增和提档升级A级旅游区5家,新增和提档升级星级饭店和星级农家乐100 家,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突破12 万人; 旅游投诉结案率和满意率力争均达到100%,旅游安全生产责任死亡事故为零。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景区配套设施建设

1、抓好旅游项目规划和实施。按市政府即将批复的《XX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筛选旅游重点项目,积极申报,争取纳入省和国家项目库。 2、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支持加快XX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XX 新区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基本完成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完成XX XX修复、XX码头等十大工程,启动XX—级客运站等十大工程,形成东中西三大旅游板块。 3、配套完善一批项目。重点推进XX等项目建设,配套发展XX国际大酒店、XX大酒店等一批高星级酒店项目。高质量做好环一江两山旅游交通标识标牌二期建设工程。 抓政策引导,力推三线游持续快速升温 1、继续做好旅游一卡通发行。力争累计发行旅游一卡通达6万张。 2、完善三线游奖励政策。力争将原《实施细则》关于三线游的奖励标准由每人 1 0元调整到每人20 元,奖励资金纳入市政府旅游专项资金。 3、切实做好三线游促销等工作。精心策划包装三线游主题线路,充分发挥旅行社在拓展客源市场的主体作用,鼓励旅行社招徕外地游客,选择部分旅行社全力推介。创新制作三线旅游宣传品,继续抓好宣传品进宾馆工作。指导各县市区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培育三线旅游热点。 抓理念创新,积极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1、大力推进旅游与多产业融合发展。坚持用发展旅游的理念统筹相关产业的发展,用发展旅游的思路谋划社会事业的发展,主动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工业、农业当中去,把移民的内安后靠与旅游名镇、名村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生态文化旅游名镇、工业旅游示范点和星级农家乐等创建工作。 2、加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深入挖掘道教养生、道教音乐及吕家河民歌等地方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节目。探索发展旅游房车、游艇、露营地旅游等旅游新业态。 3、推动旅游商品纪念品研发生产上水平上规模。巩固全市旅游商品大赛成果,对首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快镇全域旅游发展,规范辖区内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建设、服务和发展,加快镇旅游建设,完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全会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指导思想,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新常态下转变发展思路的重要新引擎,深化镇文旅融合,以街为核心,以光尊寺、卧佛寺等文保单位和乌铜走银、百年老茶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在激活古镇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元素的同时,将文化、旅游、康养、饮食等产业与旅游相融合,打造出集“吃、住、玩、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体,逐步形成全域发展、全产融合、全民参与的美丽旅游模式。 二、工作目标 按照市、区两级的决策,全域旅游发展要求,沿袭以街为主骨架的传统街区格局,保留、恢复重建部分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戏台、古民居;在现有河道基础上穿插引导,再现昔日小桥流水,结合布置绿化恢复旧时外八景之一

的“北津烟柳”、“梅花古渡”等景观;正确处理保护与更新,把古镇打造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重现“南方丝绸之路”的辉煌,力争成为国家历史名镇;利用北庙水库周边优美的自然环境,应旅游市场需求,结合现有的龙王塘、孟官温泉、乌龙社区的草莓采摘、西番莲采摘等景点,开展乡村休闲游。将古镇打造成市中心城市的后花园,建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融美食、田园采摘的田园旅游,建成集商贸、观光休闲、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旅游商贸区。 1. 旅游基础设施 镇有320 国道及大保高速公路沿镇政府驻地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并设有高速路进出口,交通高速便捷。 镇域内道路硬化率较高,交通便利;人畜饮水水质水量达标;邮政通行便捷齐全;环卫制度落实严格且保持良好;医疗集中便捷高效 2. 旅游管理 镇在旅游管理方面,成立工作小组,就旅游定位做研究,同时开发新的旅游线路,做好旅游服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收集游客意见。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机制,创新旅游发展体系,形成统筹推进、综合监管、部门联动、协调高效的全域旅游发展机制。 3. 建立健全完善的服务网

浅析生态旅游内涵和基本特征(经典)

浅析生态旅游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引文 人类的旅游活动至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只是到了近代,旅游才真正地成为一个产业,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日益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生态旅游则出现得更晚。它是人们在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是人们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尽管生态旅游的影响日益扩大,但给生态旅游下一个定义并非易事。自从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很多研究人员和国际组织纷纷从不同角度和各自研究领域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卢云亭和王建军曾列举了73条中外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的定义,可见生态旅游作为新兴学科的定义之多。[3]一个概念的内涵往往可以从这个概念的定义体现出来。对生态旅游的多种定义也可看出研究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的理解存在较多分歧。通过多本相关书籍的阅读和纵观各学者对生态旅游的提出背景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实际,我个人认为,生态旅游的内涵至少应体现下面几方面: (一)原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这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也应包括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4]。旅游资源大体上可分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如广阔的草原、神奇的冰川、寂静的山谷、“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等,它们对游人有着无穷的魅力,毫无疑问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但对人文旅游资源是否是生态旅游的游览对象目前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我个人认为,原生态的人文旅游资源也应包含在生态旅游的范畴之内,比如,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考古发掘遗址,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富有当地特色的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和民间节庆等都应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其原因有二:(1)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都是今天的

乡镇旅游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升采育镇现代化发展水平,促进全镇旅游事业的发展,努力打造“京南旅游文化小镇”,我村参加了由镇党委举办的“特色农业与旅游规划”培训,尽管这次培训班的时间很短,但是,培训的内容丰富,启发很深,受益匪浅。这次培训,我进一步学到我们要抢抓城镇旅游建设机遇,更好更快的建设“京南旅游文化小镇”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就这次培训谈谈几点体会。一、加强城市的科学的规划。科学的规划就是要求我们根据我们本地的特色因地制宜,借鉴其他著名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经验,随时跟上建设“京南旅游文化小镇”的步伐,为我镇度假旅游提供有利的因素,把我们的葡萄文化发扬光大。其中,旧城区的改造、新区的开发与保护、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及旅游设施的设置和建设等都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二、加强城乡规划法、规划体系的学习。《城乡规划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是一套系统的法律法规,要学好落实好、执行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例如,城乡规划的编制、管理、监督和实施的基本原则与运作程序,在很多方面今后都有待于加强和掌握。三、挖掘内涵,活用资源。城市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发展过程。学会认识、挖掘和利用所处优势,延续过去,创造城市发展空间。扶持发展,形成特色。四、做大做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加快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的高度融合。采玉镇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对外来游客来说是极好的旅游吸引物。特色农产品本身就是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旅游产品,规划建成一大批集科技、现代、生态、展示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依据自己的农业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有地域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特色旅游农产品基地。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休闲农业。强化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其次是一体化,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携手并进。树立“用景观的理念经营农业、用旅游的理念建设农村”的观念,把发展“农家乐”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生态旅游型、田园风光型、文化特色型小城镇特色。五、特色型等类型的休闲旅游特色村建设。结合乡村旅游,加大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环境整治”、“乡村工程”、“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实现村庄绿化、洁化、亮化与美化。加快推进乡村旅游的环境资源、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支撑,吸引大批游客和市民前往农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整体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纳入我镇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实行统一规划、规范管理,整体对外营销、人员整体培训,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营融合,着力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旅游的互动发展。编制《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规划》,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和农家乐的旅游标准,成立农家乐行业协会和乡村旅游联盟等自律组织,开展星级评定,建立卫生、安全、环保、消防等联合监督管理机制。六、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农业现代化不仅指农业生产部门的现代化,还包括农业产业外部社会环境的现代化和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等丰富内涵。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色”,不仅体现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的技术手段上,而且还体现在这一过程所包涵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社会经济内容上。首先,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对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形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新农村建设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定器。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的主要职能转向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容易造成农民与政府之间存在信息传递和沟通的真空地带。农村集体经济能有效弥补这一缺陷,成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重要沟通渠道,在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农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总之,这次的培训,对于做好今后的工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旅游管理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 杨文华谢晓曼 凤凰古城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是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地。本文基于旅游者的视角,通过对凤凰古城的实地考察,发放问卷及访谈调研,分析总结出凤凰古城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其未来发展的对策。对于凤凰古城旅游发展过程中现存问题的解决以及未来开发的方向,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整体保护的指导思想,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并确立文化基调,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用文化创意的理念发展旅游,使凤凰古城在保持原有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现代生活文化潮流。 一、凤凰古城简介 凤凰县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尤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闻名于世。凤凰西南,有一座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古城因此得名。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一代文人沈从文的出生地,也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开始走向了世界。沈从文曾经这样描述凤凰“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当可有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里,安顿下三五千人口”。凤凰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城内石板小街,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城外沱江蜿蜒,河水清冽,浆声舟影,山歌互答,好一派宁静安祥的小城风光。凤凰古城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不仅风景独特,依山傍水,名胜古迹众多,而且民族风情丰富

多彩,其独特浓郁的湘西文化气息吸引了众多游客,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凤凰古城距离省会长沙市430公里,距离吉首37公里。2002年,凤凰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第101 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内的青石板街道、沱江边的吊脚楼、众多的古建筑,以及浓厚的苗族风情,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湘西韵味。凤凰古城除了独具风格的古城景观以外,著名的景点有北门城楼、东门城楼、夺翠楼等,古城特色居民住宅精品景点为北边街沿河吊脚楼群。古城历史公共建筑类的精品景点有北门跳岩景观区、虹桥、万寿宫和崇德堂。名人故居类的精品景点有熊希龄故居、沈从文故居和陈宝蔵古宅。还有其它各种文庙、祠堂、古民居共同组成了人文景观体系。 二、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的问题 2013年4月凤凰古城的门票“风波”让这座古城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前游客进入凤凰古城景区并不需要购票,但4月10日起执行的“一票制”门票方案后,游客只要进入凤凰古城,无论是否游览景点,都必须购买148元的

未来5年中国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未来5年中国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示着中国推进“全域旅游”的步伐将更加务实、坚定。 向全域转变从“点上发力”到“遍地开花” 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要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是要从原来孤立的点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方向迈进,让旅游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目前,国家旅游局已公布了两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内先行先试国家信息化相关政策,以全域旅游开创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年多以来,国家旅游局围绕全域旅游发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等多个文件,除此之外,在“十三五”旅游规划文件中均围绕全域旅游开展工作部署,加大了政策扶持的力度。同时,全域旅游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江苏省委书记李强、云南省委书记陈豪、贵州省省长孙志刚、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咸辉等多位党政“一把手”纷纷力推,全域旅游已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全域旅游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提到,除了发展模式的转变,全域旅游时代也带来了管理体制的革新,“从过去部门的单一的管理体制,要过渡到现在的综合管理体制,适应这个综合产业、综合需求的一个体制”,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7年两会部长通道谈到的就是“1+3+X”的综合管理模式。 “1”是指旅游局“升格”旅游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旅发委”)。从2009年海南省旅游局更名为海南省旅发委,到2017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旅发委,9年来全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3”是指“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局旅游分局”。国家旅游局与各地工商、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治安环境。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设立旅游警察机构87家,旅游工商分局机构43家,旅游巡回法庭机构118家。 “局”改“委”,不是简单的“改名字”而是从源头上“改观念”,将旅游部门由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政府组成部门,显示出从中央到地方,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形成了从行业单打独斗到党委政府统筹推进的新格局。 此外,国家旅游局还打出组合拳,联合交通运输部、农业部等多个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文件,对A级景区实行“有进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什么是生态旅游

什么是生态旅游 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 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生态旅游”不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欣赏美丽的景色,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方式,即保护性的旅游。不破坏生态、认识生态、保护生态、达到永久的和谐,是一种层次性的渐进行为。生态旅游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准确点说就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还会使当地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生态旅游是绿色旅游,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它强调以一颗平常心尊崇自然的异质性,把自然作为有个性的独立生命来看待。参加生态旅游的人们在欣赏自然美色的同时,要注意不以个人一己意志强加于自然和其他生命,如见到野兽不要去打扰,更不可去捕捉,学会静观默察、敬天惜物,认真听取周围的天籁之声,并通过摄影、写生、观鸟、自然探究等活动,充

分感悟和审美自然。到底什么是生态旅游 一般说来,自然旅游和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旅游可以被视为生态旅游。 世界银行环境部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下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定义很严谨,不过有点高深莫测。我们来用具体例子说明什么是生态旅游。 一是观鸟。旅游者手拿望远镜,早出晚归,仅凭鸟的鸣叫或飞行的姿势,就能准确鉴定出鸟的种类。二是乘船到波涛汹涌的大海里寻觅鲸鱼。一道喷水柱,或鲸鱼庞大的躯体下跌时溅起冲天的水花,令人心旷神怡。三是背起行囊,乘一叶扁舟深入神秘的亚马逊腹地:藤蔓低垂,猿猱长啼,食人鱼在水中唼喋作响。四是自愿参加一些研究项目的野外工作,用支付的食宿费来支持研究的进行。这些有利于自然保护,以及使游客从中接受到环境教育的旅游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之所以在当今世界上风靡一时,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是由于在理论上它比传统的大众旅游有不少优越之处,如在适当利用的同时保护资源;为自然保护提供资金,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赚取外汇;提高地方和民间对自

旅游地产投资思路及案例分析

旅游地产投资思路及案例分析 旅游地产的出现是市场必然的选择,也是相互促进的良性结构。一般旅游项目的投资收益期都超过15年,但可持续回报时间可以达到50年以上。而旅游地产2到3年就全部收回投资,且可获取150%到400%的盈利,可谓暴利项目。但旅游地产以低成本为基础,关键问题是必须有人气。没人去的地方什么房子也很难卖。 旅游地产的价值与旅客流量正相关,与客源地的交通正相关,和周边风景价值正相关。 当前的旅游投资商是以旅游地产投资的收益来补充旅游投资的长期性;而另一面,旅游的人气效应又有力的构成了旅游地产的价值,形成可持续升值效应。而从投资的层面来说,因为旅游地产的操作倚重于经营,投资周期长而被称为难度最高的房地产开发形态。需要操作团队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并保有较大的资金储备或完备的再融资渠道。 旅游地产的产生是长期持续回报与快速回报,持续现金流与短期销售了结,低成本土地与高成本配套等相互联结的合理趋势。实际上,低成本的土地是与高门槛的旅游开发相结合的,这里面讨巧的机会并不多。把人气搞上去,就需要进行基础设施、景点、游乐、娱乐、景观、接待等等的开发,需要较大的投入。因此,旅游与地产之间互补互助关系非常重要。 旅游地产的分类 旅游地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经济综合体,它覆盖了地产、度假、生活、休闲娱乐等各大方面。从理论上来说,旅游地产是比较宽泛的概念,粗略概括可以分为四类——旅游景点地产,旅游商业地产,旅游度假地产,旅游住宅地产。 一是景点地产主要是指在旅游区内为游客的旅游活动建造的各种观光、休闲、娱乐性质的、非住宿型的建筑物及关联空间;二是商业地产主要是指在旅游区内或旅游区旁边提供旅游服务的商店、餐馆、娱乐城等建筑物及关联空间;三是度假地产主要是指为游客或度假者提供的、直接用于旅游休闲度假居住的各种度假型的建筑物及关联空间,如旅游宾馆、度假村、产权酒店以及用于分时度假的时权酒店等等;四是住宅地产主要是指与旅游区高度关联的各类住宅建筑物及关联空间。 旅游地产投资开发的几种思路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51917804.html,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作者:杨文华谢晓曼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1期 凤凰古城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是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地。本文基于旅游者的视角,通过对凤凰古城的实地考察,发放问卷及访谈调研,分析总结出凤凰古城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其未来发展的对策。对于凤凰古城旅游发展过程中现存问题的解决以及未来开发的方向,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整体保护的指导思想,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并确立文化基调,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用文化创意的理念发展旅游,使凤凰古城在保持原有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现代生活文化潮流。 一、凤凰古城简介 凤凰县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尤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闻名于世。凤凰西南,有一座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古城因此得名。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一代文人沈从文的出生地,也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开始走向了世界。沈从文曾经这样描述凤凰“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当可有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里,安顿下三五千人口”。凤凰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城内石板小街,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城外沱江蜿蜒,河水清冽,浆声舟影,山歌互答,好一派宁静安祥的小城风光。凤凰古城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不仅风景独特,依山傍水,名胜古迹众多,而且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其独特浓郁的湘西文化气息吸引了众多游客,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凤凰古城距离省会长沙市430公里,距离吉首37公里。2002 年,凤凰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第 101 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内的青石板街道、沱江边的吊脚楼、众多的古建筑,以及浓厚的苗族风情,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湘西韵味。凤凰古城除了独具风格的古城景观以外,著名的景点有北门城楼、东门城楼、夺翠楼等,古城特色居民住宅精品景点为北边街沿河吊脚楼群。古城历史公共建筑类的精品景点有北门跳岩景观区、虹桥、万寿宫和崇德堂。名人故居类的精品景点有熊希龄故居、沈从文故居和陈宝蔵古宅。还有其它各种文庙、祠堂、古民居共同组成了人文景观体系。 二、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的问题 2013年4月凤凰古城的门票“风波”让这座古城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前游客进入凤凰古城景区并不需要购票,但4月10日起执行的“一票制”门票方案后,游客只要进入凤凰古城, 无论是否游览景点,都必须购买148元的门票通票。这一方案推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争议,笔者认为政府在未经过充分市场调研,又未经过任何形式的听证会的情况下推出“一票

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计划

旅游产业经济发展 一、旅游产业是后发展地区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 贫困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世界很多国家都十分关注并提出了很多解决此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贫困落后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但同时也多是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落后地区应该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而放弃机会成本较大的产业重点发展,西部的农牧业和采掘、原料长期以来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其存有的基础是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而这一部分成本既没有从经济的角度进行量化考核,也没有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环境保护的考察。现在看来,其实际的机会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不具备继续作为先导产业的条件。 西部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独特性,旅游产业是西部真正的优势之所在。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目前西部12省区拥有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占全国总数的35%,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总数的34%,国家森林公园占总数的18%;从人文旅游资源来看,西部12省区拥有的文化名城占全国总数的32%,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总数的28%。同时,西部还是我国最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有特色,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业本身以及它带动的相关行业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从 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而为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提供一个适当的结合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通过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开发特点鲜明、品位较高的旅游产品,而且能够通过旅游开发及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摆脱以往部分地区因贫穷而破坏生态,越破坏越贫穷的恶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旅游产业具有率先实现对外开放的产业优势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思路和措施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思路和措施 旅游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子系统,旅游经济和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目前旅游业以持续增长的消费 需求、快速扩张的市场规模和普遍看好的发展前景,被誉为“朝阳 产业”,并成为促进现代经济社会繁荣和发展的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推进作用。乐东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优势十分突出。现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乐东未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可行性建议,旨在为乐东旅游业以及整 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背景 根据国家旅游局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旅发[2015]182号)文件的精神。为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实现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 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产业向 深度和广度空间拓展,树立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形象,国家旅游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全域旅游的概念。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 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示范区分为 全域旅游示范县(含县级市)和全域旅游示范市(含地州)。各地首批

申报全域旅游示范区,原则上不超过10%左右的县(含县级市),有条件省份可适当申报市(地州)为创建对象。创建主体为县、市地州人民政府,成熟一批公布一批。2016年验收公布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主要考核指标 1.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以上; 2.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20%以上; 3.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 4.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 5.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 6.区域内有明确的主打产品,丰度高、覆盖度广。 二、当前乐东旅游业发展现状 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乐东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乐东旅游业从无到有,经历了起步、调整和提升等发展阶段,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一是2010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乐东迎来了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特别是尖峰岭原始热带雨林森林公园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造升级;二是2015年底通行的海南西环高铁给乐东旅游业增加了新的动力;三是随着我县旅游部门加大农家乐休闲娱乐项目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多的市民青睐乡村休闲游,在尖峰岭、龙沐湾等景区附近的旅游特色村庄,已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2015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45.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3%;旅游总收入达到 2.17亿元,同比增长15.1%。初步测算2015年

景区发展思路

XX景区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要求,依托XX丰富的自然、人文、宗教、红色等旅游资源优势,加快XX景区的开发建设步伐,积极策应XX等旅游风景区,做旺景区人气、做强旅游产业、做大经济总量,将XX景区逐步建设成为全省、全国著名的军事旅游度假区,将旅游业培育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推动我县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思路 1、景区定位:XX景区是以奇石、水韵、古镇为景观基底,以军事旅游、古镇文化体验为主题,辅以田园观光、红色文化、体育拓展等活动,将景区打造成满足大众体验观光和中高端群体休闲需求的军事旅游度假胜地。 2、开发思路:根据济宁市“十二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金乡县旅游开发建设总体规划,以政府为主导,实现景区建设由政府为主向开发商为主体的转变,由低起点建设向

高品位建设转变,由产品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由数量增长型发展模式向效益增长型发展模式转变,使单一的景区开发建设转向区域旅游资源综合开发。 三、发展目标 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保护资源为基点,以选商引资为突破口,高起点建设景区,多形式拓宽市场,努力构建服务配套、生态优良、管理规范的国家“AAAA”旅游景区,为带动全县旅游经济作出积极贡献。旅游经济预期指标是:到2011年,景区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00万元;到2015年,景区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000万元。成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板块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四、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1、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各项旅游规划。景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羊山景区总体规划》的要求,按照分步开发的顺序,聘请高资质单位高起点、高品位,能凸显景区特色来编制控制性建设详规。羊山各景区(点)的详规编制,均须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报县政府批准后方可实施。各景点的开发建设,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防止和杜绝“粗制滥造”或者规划与建设“两张皮”现象,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大学生凤凰古城旅游策划书(完整版)

大学生凤凰古城旅游策划书 大学生凤凰古城旅游策划书 在青山绿水间,点缀着一幢幢灰瓦石基吊脚楼,一条条光滑的石板路,一座座精巧的石拱桥,一群群赤足红装的浣纱苗女。还有那古老的石碾和筒车,在水力的带动下,咕咕噜噜、咿咿呀呀,不知疲倦地旋转着,一派田园诗情,这就是德夯苗寨。由于这里是纯苗区,苗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对德夯影响很大,苗族人民的四月 八、跳鼓舞、三月三歌会、赶秋、接龙、推牛以及苗岭情歌,无不吸引着中外游客。因此,古朴优雅的苗族风情又成为德夯人为景观的特色。凡游人来到这里,都被德夯神奇的自然风景和浓烈的苗族风情所陶醉,令人有诗曰: 一人盘古到如今,佳境蓬莱何处寻?莫向仙神询去路,湘西德夯醉游人。景区特色: 在德夯居住着一群苗族百姓,民风古老纯朴。他们以歌为媒,自由恋爱。女人喜戴银饰,穿无领绣花衣;男人爱结绑腿,吹木叶。他们自己种桑养蚕,纺纱 织布,手工织品巧夺天工。这里的人们沿用古老的方法榨油、造纸、碾米、织布,用筒车提水灌田。小溪河旁,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筒车,吱吱呀呀地转动,构建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 德夯苗寨 德夯村现居住有80多户人家,他们的节庆活动主要有三月 三、四月 八、六月

六、苗年、斗牛节、姊妹节等,其中尤以苗年最为隆重。苗族的文化活动有苗歌、苗舞、抢狮、上刀梯、斗牛、赛牯牛,粗犷豪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有苗家做客、拦门对歌、敬酒、苗家跳歌晚会、歌舞会、苗族鼓舞、灯火送客等30多种节目。 很多人都说德夯现在很商业化,似乎对他有一种忧伤的失落,但谁都无法阻挡人对优质生活的追求,为了迎合旅游市场的开发,他们进行一些程序化的演出,开商店,建客栈,在人多旅游高峰期,无不充斥着商业的味道,喧嚣而浮躁,但这些并不代表就彻底掩盖了之前的生活习惯和状态,也许他们对现状也有几分无奈。当喧嚣沉寂,游人散去,他们还是要一如既往的生活,哄哭闹不停的孩子,做黑乎乎的腊肉,到河边洗涮脏旧的衣物。即使稍许的改变又能怎样,我们每天都在变化,为何就希望对方停滞不动呢。尝试用理解包容的角度去看待他们,我们方能领会更多。人之所以旅游,不就是从自己的生活环境跳转到他人的生活环境里吗。找寻属于自己的风景,总有一些美好是掩盖不住的. 表演娱乐 德夯苗寨为游人准备了多种精彩的苗家歌舞和民俗表演,包括苗家传统的歌舞,拦门对歌和栏门敬酒,苗族服饰展示,苗族拉鼓,苗王出迎等 如果你得运气好,那么你可能会看到德夯苗家人的出嫁,祭祖等大型的习俗活动。看上刀梯,钻火圈等民族特色的表演项目。甚至可以参加苗族歌会或者是他们的“集 市”――“边边场”等。当然这需要你的运气真的很好,因为这些活动都不属于民俗文化表演范围之内的。

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为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和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根据《xx市旅游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抢抓中省市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和大交通改善重大机遇,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科学构建“一心引领、两廊延展、三区带动、四线串联、五品融合、六业联动”发展布局,围绕“强基础、提质量、增效益、补短板”,着力打造城乡联动、多元发展、要素集聚、功能完备的生态休闲、亲水娱乐、康养度假、特色民宿、富硒美食旅游产品体系,培育旅游核心竞争力,推动旅游供给侧改革,力争用3年时间把旅游产业培育

成为富民强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强力引擎。 二、发展目标 (一)经济指标。2017-2019年,全市旅游年接待总量分别达到3265万人次、3493万人次、373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实现194亿元、224亿元、259亿元。 (二)具体目标。力争到2019年,创建1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4家4A 级旅游景区和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培育1家五星级饭店、2家四星级饭店和6家龙头旅行社;创建3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和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三、重点任务 (一)强基础,聚焦“一山、一湖、一城”,培育旅游核心竞争力 1. 创建南宫山5A级景区 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要求,提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早日将南宫山建设成为秦巴地区知名的宗教文化体验旅游区。2017年,通

过5A级省级资源评价,纳入全省5A级景区创建备选名单;完成大雄宝殿、旅游厕所、南北大门旅游服务区等建设。2018年,完善创建实施方案,重点实施观光索道、智慧景区、标识体系、安保设施、环卫设施等建设;保护性开发桂花古梯田、龙安茶园、花里千亩莲花等原生态农耕体验乡村旅游项目。2019年,对照标准,查缺补漏,全力做好国家旅游局迎验准备,力争通过国家专家组验收。 责任单位:xx县政府 配合单位:市旅发委 完成时限:2017—2019年 2. 建设瀛湖文化旅游产业基地 按照“湖城一体”发展要求,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围绕“一轴三核三区”空间格局,加快实施瀛湖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建设项目。2017年,委托旅游专业机构全程指导5A级景区创建,启动5A级景区创建调查摸底、可行性评估等前期基础工作;完成国家级服务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