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嵌入式开发环境的建立

一、实验目的

通过此实验系统,读者可以了解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 的内核机制和运行原理。本实验系统展示了uC/OS-II 各方面的管理功能,包括信号量、队列、内存、时钟等。在各个实验中具体介绍了uC/OS-II 的相关函数。读者在做实验的同时能够结合理论知识加以分析,了解各个函数的作用和嵌入式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最终对整个uC/OS-II 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二、实验步骤

1. 安装集成开发环境LambdaEDU

集成开发环境LambdaEDU 的安装文件夹为LambdaEDU ,其中有一个名为“Setup.exe”

的文件,直接双击该文件便可启动安装过程。具体的安装指导请看“LambdaEDU 安装手册.doc”文件。

当LambdaEDU 安装完毕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空的界面,现在就开始一步一步地将

我们的实验项目建立并运行起来。

2. 建立项目

为了我们的实验运行起来,需要建立1 个项目基于x86 虚拟机的标准应用项目。通过点

击“文件”、“新建”、“项目”开始根据向导创建一个项目。

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Tool/标准应用项目”,点击下一步,开始创建一个标准的可执行的应用程序项目。

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项目名称“ucos_x86_demo”。点击“下一步”。

选择“pc386 uC/OS-II 应用(x86)”作为该项目的应用框架。点击“下一步”选择“pc386_elf_tra_debug”作为该项目的基本配置。点击“完成”。

新创建的项目“ucos_x86_demo”将会被添加到项目列表。src 文件夹下保存了该项目中

包含的源文件。ucos2 文件夹中包含了移植到x86 虚拟机的全部代码。init.c 文件是基于ucos2

和本虚拟机的一个应用程序。在进行ucos2 内核实验中,只需要替换init.c 文件,即可。文件名不限,但是文件名中最好不要使用英文符号和数字以外的其他字符,

3. 构建项目

到这里,项目配置全部完成。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构建项目了。

第一次构建本项目,在此项目上点击右键,选择“重建BSP 及项目”。即可开始构建。之后弹出的对话框显示了构建的进度。可以点击“在后台运行”,以隐藏该对话框

在构建的同时,在右下角的“构建信息”视图输出构建过程中的详细信息:

注:“重新构建”将本项目中的全部源代码进行一次完全的编译和连接,花费时间较多。“构建项目”则仅仅将新修改过的源代码进行编译和连接,花费时间最少。“重建BSP及项目”,不但要完成“重新构建”的全部工作,另外还要编译与该项目有关的的LambdaEDU 中内置的部分代码,花费时间最多。但是在项目刚建立后,第一次构建时需要选择“重建BSP 及项目”。以后的构建中选择“重新构建”或“构建项目”即可。另外,在替换了源代

码中的文件后,需要选择“重新构建”来完成该项目的构建。

4. 配置虚拟机和目标机代理

(1) 制作X86启动盘

在LambdaEDU 中依次点击“工具”、“Bochs”、“制作虚拟机启动映象”。

对启动盘进行一些参数设置后(如下图所示),系统将自动为你生成一个PC 虚拟机的启动盘映像。

(2) 配置虚拟机

选择使用的网络适配器(网卡)后,点击“确定”完成配置。

注意:如果计算机上有多网卡,请将其他网卡停用(包括VMware 虚拟机添加的虚拟网卡)。

(3) 创建目标机代理

配置好虚拟机后,创建目标机代理:点击LambdaEDU 左下方窗口中绿色的十字符号,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基于TA 的连接方式”,并点击“下一步”。

在弹出的“新目标机连接配置中”的这些参数,应该与之前制作启动盘时设置的参数一致。

注意:

名字:输入目标机的名字(缺省是default),注意如果和现有目标机重名的话,改个名字。

连接类型:默认选择UDP

IP地址:这里输入目标机(在本实验系统中是虚拟机)的IP地址;

最后点击“确定”,在目标机管理窗口中,可以看到新增加了一个名为default 的目标机

节点

(4) 调试应用

启动虚拟机。

虚拟机启动后的画面如下(其中显示的IP 地址创建虚拟机启动盘时填入的IP 地址)中设置的IP 地址):

在成功完成构建的项目ucos_x86_demo 中的“pc386_elf_tra_debug”上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调试”,启动调试器调试生成的程序:

第一次进行调试/运行,需要选择目标机,如下图,选择“Default”,点击“确定”,开始向目标机(虚拟机)下载应用程序。

程序下载完成后,会弹出一个“确认透视图切换”对话框,选择“是”,切换到调试透视图。

调试的界面如下:

点击绿色的按钮,全速运行。

注意:全速运行后,程序不能够被暂停和停止。

三、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体会

在设置IP地址时,要求该IP地址与本计算机在同一个子网中,同时要求该IP地址没有被网络上其他计算机使用。此外,通过构建开发环境,处次体验到了嵌入式开发工作的乐趣。

实验二任务的基本管理

一、实验目的

1.理解任务管理的基本原理,了解任务的各个基本状态及其变迁过程;

2.掌握uC/OS-II 中任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创建、启动、挂起、解挂任务);

3. 熟练使用uC/OS-II 任务管理的基本系统调用。

二、实验原理及程序结构

1. 实验设计

为了展现任务的各种基本状态及其变迁过程,本实验设计了Task0、Task1 两个任务:

任务Task0 不断地挂起自己,再被任务Task1 解挂,两个任务不断地切换执行。通过本实验,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任务在各个时刻的状态以及状态变迁的原因。

2. 运行流程

描述如下:

(1)系统经历一系列的初始化过程后进入boot_card()函数,在其中调用ucBsp_init()进

行板级初始化后,调用main()函数;

(2)main()函数调用OSInit()函数对uC/OS-II 内核进行初始化,调用OSTaskCreate 创建起始任务TaskStart;

(3)main()函数调用函数OSStart()启动uC/OS-II 内核的运行,开始多任务的调度,执行当前优先级最高的就绪任务TaskStart;

(4)TaskStart 完成如下工作:

a、安装时钟中断并初始化时钟,创建2 个应用任务;

b、挂起自己(不再被其它任务唤醒),系统切换到当前优先级最高的就绪任务Task0。之后整个系统的运行流程如下:

●t1 时刻,Task0 开始执行,它运行到t2 时刻挂起自己;

●t2 时刻,系统调度处于就绪状态的优先级最高任务Task1 执行,它在t3 时刻唤醒

Task0,后者由于优先级较高而抢占CPU;

●Task0 执行到t4 时刻又挂起自己,内核调度Task1 执行;

●Task1 运行至t5 时刻再度唤醒Task0;

●……

3. µC/OS-Ⅱ中的任务描述

一个任务通常是一个无限的循环,由于任务的执行是由操作系统内核调度的,因此任务是绝不会返回的,其返回参数必须定义成void。在μC/OS-Ⅱ中,当一个运行着的任务使一个比它优先级高的任务进入了就绪态,当前任务的CPU 使用权就会被抢占,高优先级任务会立刻得到CPU 的控制权(在系统允许调度和任务切换的前提下)。μC/OS-Ⅱ可以管理多达64 个任务,但目前版本的μC/OS-Ⅱ有两个任务已经被系统占用了(即空闲任务和统计任务)。必须给每个任务赋以不同的优先级,任务的优先级号就是任务编号(ID),优先级可以从0 到OS_LOWEST_PR10-2。优先级号越低,任务的优先级越高。μC/OS-Ⅱ总是运行进入就绪态的优先级最高的任务。

4. 源程序说明

(1) TaskStart任务

TaskStart 任务负责安装操作系统的时钟中断服务例程、初始化操作系统时钟,并创建所

有的应用任务:

UCOS_CPU_INIT(); /* Install uC/OS-II's clock tick ISR */

UCOS_TIMER_START(); /*Timer 初始化*/

TaskStartCreateTasks(); /* Create all the application tasks */

OSTaskSuspend(OS_PRIO_SELF);

具体负责应用任务创建的TaskStartCreateTasks 函数代码如下,它创建了两个应用任务Task0 和Task1:

void TaskStartCreateTasks (void)

{

INT8U i;

for (i = 0; i < N_TASKS; i++) // Create tasks

{

TaskData[i] = i; // Each task will display itsown information

}

OSTaskCreate(Task0, (void *)&TaskData[0], &TaskStk[0][TASK_STK_SIZE - 1], 5); OSTaskCreate(Task1, (void *)&TaskData[1], &TaskStk[1][TASK_STK_SIZE - 1], 6);

}

TaskStart 任务完成上述操作后将自己挂起,操作系统将调度当前优先级最高的应用任务Task0 运行。

(2) 应用任务

应用任务Task0 运行后将自己挂起,之后操作系统就会调度处于就绪状态的优先级最高的任务,具体代码如下:

void Task0 (void *pdata)

{

INT8U i;

INT8U err;

i=*(int *)pdata;

for (;;)

{

printf("Application tasks switched %d times!\n\r",++count);

printf("TASK_0 IS RUNNING..............................................................\n\r");

printf("task_1 is suspended!\n\r");

printf("**************************************************\n\r");

err=OSTaskSuspend(5); // suspend itself

}

}

应用任务Task1 运行后将Task0 唤醒,使其进入到就绪队列中:

void Task1 (void *pdata)

{

INT8U i;

INT8U err;

i=*(int *)pdata;

for (;;)

{

OSTimeDly(150);

printf("Application tasks switched %d times!\n\r",++count);

printf("task_0 is suspended!\n\r");

printf("TASK_1 IS RUNNING..............................................................\n\r");

printf("**************************************************\n\r");

OSTimeDly(150);

err=OSTaskResume(5); /* resume task0 */

}

}

三、运行及观察应用输出信息

按照本实验手册第一部分所描述的方法建立应用项目并完成构建,当我们在LambdaEDU 调试器的控制下运行构建好的程序后,将看到在μC/OS-Ⅱ内核的调度管理下,两个应用任务不断切换执行的情形:

四、本实验中用到的µC/OS-Ⅱ相关函数

4.1 OSTaskCreate()

OSTaskCreate()建立一个新任务。任务的建立可以在多任务环境启动之前,也可以在

正在运行的任务中建立。中断处理程序中不能建立任务。一个任务必须为无限循环结构,且不能有返回点。

OSTaskCreate()是为与先前的μC/OS 版本保持兼容,新增的特性在OSTaskCreateExt ()函数中。

无论用户程序中是否产生中断,在初始化任务堆栈时,堆栈的结构必须与CPU 中断后

寄存器入栈的顺序结构相同。详细说明请参考所用处理器的手册。

函数原型:

INT8U OSTaskCreate( void (*task)(void *pd),

void *pdata,

OS_STK *ptos,

INT8U prio

);

参数说明:

task 是指向任务代码首地址的指针。

pdata 指向一个数据结构,该结构用来在建立任务时向任务传递参数。

ptos 为指向任务堆栈栈顶的指针。任务堆栈用来保存局部变量,函数参数,返回地址

以及任务被中断时的CPU 寄存器内容。任务堆栈的大小决定于任务的需要及预计的中断嵌套层数。计算堆栈的大小,需要知道任务的局部变量所占的空间,可能产生嵌套调用的函数,及中断嵌套所需空间。如果初始化常量OS_STK_GROWTH 设为1,堆栈被设为从内存高地址向低地址增长,此时ptos 应该指向任务堆栈空间的最高地址。反之,如果OS_STK_GROWTH 设为0,堆栈将从内存的低地址向高地址增长。prio 为任务的优先级。每个任务必须有一个唯一的优先级作为标识。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

返回值:

OSTaskCreate()的返回值为下述之一:

●OS_NO_ERR:函数调用成功。

●OS_PRIO_EXIST:具有该优先级的任务已经存在。

●OS_PRIO_INVALID:参数指定的优先级大于OS_LOWEST_PRIO。

●OS_NO_MORE_TCB:系统中没有OS_TCB 可以分配给任务了。

注意:

任务堆栈必须声明为OS_STK 类型。

在任务中必须调用μC/OS 提供的下述过程之一:延时等待、任务挂起、等待事件发生

(等待信号量,消息邮箱、消息队列),以使其他任务得到CPU。

用户程序中不能使用优先级0 ,1 ,2 ,3 ,以及OS_LOWEST_PRIO-3, OS_LOWEST_PRIO-2, OS_LOWEST_PRIO-1, OS_LOWEST_PRIO。这些优先级μC/OS 系统

保留,其余的56 个优先级提供给应用程序。

4.2 OSTaskSuspend()

OSTaskSuspend ()无条件挂起一个任务。调用此函数的任务也可以传递参数

OS_PRIO_SELF,挂起调用任务本身。当前任务挂起后,只有其他任务才能唤醒。任务挂起后,系统会重新进行任务调度,运行下一个优先级最高的就绪任务。唤醒挂起任务需要调用函数OSTaskResume ()。

任务的挂起是可以叠加到其他操作上的。例如,任务被挂起时正在进行延时操作,那么

任务的唤醒就需要两个条件:延时的结束以及其他任务的唤醒操作。又如,任务被挂起时正在等待信号量,当任务从信号量的等待对列中清除后也不能立即运行,而必须等到被唤醒后。函数原型:

INT8U OSTaskSuspend( INT8U prio);

参数说明:

prio 为指定要获取挂起的任务优先级,也可以指定参数OS_PRIO_SELF,挂起任务本

身。此时,下一个优先级最高的就绪任务将运行。

返回值:

OSTaskSuspend()的返回值为下述之一:

●OS_NO_ERR:函数调用成功。

●OS_TASK_ SUSPEND_IDLE:试图挂起µC/OS-II 中的空闲任务(Idle task)。此为非法操

作。

●OS_PRIO_INVALID :参数指定的优先级大于OS_LOWEST_PRIO 或没有设定

●OS_PRIO_SELF 的值。

●OS_TASK_ SUSPEND _PRIO:要挂起的任务不存在。

注意:

在程序中OSTaskSuspend()和OSTaskResume ()应该成对使用。

用OSTaskSuspend()挂起的任务只能用OSTaskResume ()唤醒。

4.3 OSTaskResume()

OSTaskResume ()唤醒一个用OSTaskSuspend()函数挂起的任务。OSTaskResume ()也是唯一能“解挂”挂起任务的函数。

函数原型:

INT8UOSTaskResume ( INT8U prio);

参数说明:

prio 指定要唤醒任务的优先级。

返回值:

OSTaskResume ()的返回值为下述之一:

●OS_NO_ERR:函数调用成功。

●OS_TASK_RESUME_PRIO:要唤醒的任务不存在。

●OS_TASK_NOT_SUSPENDED:要唤醒的任务不在挂起状态。

●OS_PRIO_INVALID:参数指定的优先级大于或等于OS_LOWEST_PRIO。

五、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体会

实验过程中体会到了嵌入式开发的乐趣,对上课老师所讲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

实验三信号量:哲学家就餐问题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

掌握在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 的应用中,任务使用信号量的一般原理。通

过经典的哲学家就餐实验,了解如何利用信号量来对共享资源进行互斥访问。

二、实验原理及程序结构

1. 实验设计

掌握在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 的应用中,任务使用信号量的一般原理。通

过经典的哲学家就餐实验,了解如何利用信号量来对共享资源进行互斥访问。

2. 源程序说明

五个哲学家任务(ph1、ph2、ph3、ph4、ph5)主要有两种过程:思考(即睡眠一段时间)和就餐。每个哲学家任务在就餐前必须申请并获得一左一右两支筷子,就餐完毕后释放这两支筷子。五个哲学家围成一圈,每两人之间有一支筷子。一共有五支筷子,在该实验中用了五个互斥信号量来代表。每个任务的代码都一样,如下所示:

void Task (void *pdata)

{

INT8U err;

INT8U i;

INT8U j;

i=*(int *)pdata;

j=(i+1) % 5;

uC/OS-II 实验指导书

- 47 -

for (;;)

{

TaskThinking2Hungry(i);

OSSemPend(fork[i], 0, &err);

OSSemPend(fork[j], 0, &err); /* Acquire semaphores to eat */

TaskEat(i);

OSSemPost(fork[j]);

OSSemPost(fork[i]); /* Release semaphore */

OSTimeDly(200); /* Delay 10 clock tick */

}

}

操作系统配置

修改uC_OS-II/OS_CFG.h::::

#define OS_MAX_EVENTS 10 /*最多可以有10 个事件*/

#define OS_MAX_FLAGS 5 /*最多可以有5 个事件标志*/

#define OS_MAX_MEM_PART 5 /*最多可以划分5 个内存块*/

#define OS_MAX_QS 2 /*最多可以使用2 个队列*/

#define OS_MAX_TASKS 8 /*最多可以创建8 个任务*/

#define OS_LOWEST_PRIO 14 /*任务优先级不可以大于14*/

#define OS_TASK_IDLE_STK_SIZE 1024 /*空闲任务堆栈大小*/

#define OS_TASK_STAT_EN 1 /*是否允许使用统计任务*/

#define OS_TASK_STAT_STK_SIZE 1024 /*统计任务堆栈大小*/

#define OS_FLAG_EN 1 /*是否允许使用事件标志功能*/

#define OS_FLAG_WAIT_CLR_EN 1 /*是否允许等待清除事件标志*/

#define OS_FLAG_ACCEPT_EN 1 /*是否允许使用OSFlagAccept()*/

#define OS_FLAG_DEL_EN 1 /*是否允许使用OSFlagDel()*/

#define OS_FLAG_QUERY_EN 1 /*是否允许使用OSFlagQuery()*/

#define OS_MBOX_EN 0 /*是否允许使用邮箱功能*/

#define OS_MEM_EN 0 /*是否允许使用内存管理的功能*/

#define OS_MUTEX_EN 0 /*是否允许使用互斥信号量的功能*/

#define OS_Q_EN 0 /*是否允许使用队列功能*/

#define OS_SEM_EN 1 /*是否允许使用信号量功能*/

#define OS_SEM_ACCEPT_EN 1 /*是否允许使用OSSemAccept()*/

#define OS_SEM_DEL_EN 1 /*是否允许使用OSSemDel() */

#define OS_SEM_QUERY_EN 1 /*是否允许使用OSSemQuery()*/

#define OS_TASK_CHANGE_PRIO_EN 1 /* 是否允许使用

OSTaskChangePrio()*/

#define OS_TASK_CREATE_EN 1 /*是否允许使用OSTaskCreate()*/

#define OS_TASK_CREATE_EXT_EN 1 /*是否允许使用OSTaskCreateExt()*/

#define OS_TASK_DEL_EN 1 /*是否允许使用OSTaskDel()*/

#define OS_TASK_SUSPEND_EN 1 /* 是否允许使用OSTaskSuspend() and OSTaskResume()*/

#define OS_TASK_QUERY_EN 1 /*是否允许使用OSTaskQuery()*/

#define OS_TIME_DLY_HMSM_EN 1 /* 是否允许使用

OSTimeDlyHMSM()*/

#define OS_TIME_DLY_RESUME_EN 1 /* 是否允许使用

OSTimeDlyResume()*/

#define OS_TIME_GET_SET_EN 1 /* 是否允许使用OSTimeGet() 和

OSTimeSet()*/

#define OS_SCHED_LOCK_EN 1 /* 是否允许使用OSSchedLock() 和OSSchedUnlock()*/

#define OS_TICKS_PER_SEC 200 /*设置每秒之内的时钟节拍数目*/

三、运行及观察应用输出信息

开始,所有的哲学家先处于thinking 状态,然后都进入hungry 状态:

后首先获得两个信号量的1、3 号哲学家开始eating,待他们释放相关信号量之后,哲

学家2、5、4 获得所需的信号量并eating:

应用如此这般地循环执行程序下去……

嵌入式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基本实验

. Word 资料搭建PXA270嵌入式LINUX开发软硬件环境;安装LINUX操 作系统;安装与配置建立宿主机端交叉编译调试开发环境;配置宿主机 PC 机端的minicom(或超级终端)、TFTP服务、NFS服务,使宿主PC机与PXA270开发板可以通过串口通讯,并开通TFTP 和NFS服务。 2.人机接口 键盘驱动;LCD控制;触摸屏数据采集与控制实验; 3.应用实验 完成VGA显示;Web服务器实验;网络文件传输实验;多线程应用实验。 4.扩展应用实验 完成USB摄像头驱动与视频采集;GPS实验;GSM/GPRS通讯;视频播放移植;USB蓝牙设备无线通讯;NFS文件服务器;蓝牙视频文件服务器。 5.QT实验 完成基本嵌入式图形开发环境搭建;“Hello world!”QT初探;创建一个窗口并添加按钮;对象通信:Signal和Slot;菜单和快捷键;工具条和状态栏;鼠标和键盘事件;对话框;QT的绘图;俄罗斯方块;基于QT的GSM手机在嵌入式LINUX下的设计与实现。 二、实验内容 1.人机接口实验 实验十九键盘驱动实验 ?实验目的:矩阵键盘驱动的编写

?实验内容:矩阵键盘驱动的编写 ?作业要求:完成键盘加减乘除运算 ?实验作业源码及注释: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DEVICE_NAME “/DEV/KEYBOARD” INT MAIN(VOID){ INT FD; INT RET; UNSIGNED CHAR BUF[1]; INT I,F,J; DOUBLE X; INT A[2]={0}; CHAR PRE_SCANCODE=0XFF; FD=OPEN(DEVICE_NAME,O_RDWR); IF(FD==-1)PRINTF(“OPEN DEVICE %S ERROR\N”,DEVICE_NAME); ELSE{ BUF[0]=0XFF; I=0;F=0; WHILE(1){ READ(FD,BUF,1);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班级: 20110612 学号: 2011061208 姓名:李晓虹 成绩: 指导教师:武俊鹏、刘书勇

1. 实验一 1.1 实验名称 博创UP-3000实验台基本结构使用方法 1.2 实验目的 1.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式流程概述。 2.熟悉UP-net3000实验平台的核心硬件电路和外设。 3.熟悉ARM JTAG的安装与使用。 1.3 实验环境 硬件:ARM 嵌入式开发平台、用于ARM7TDMI的JTAG仿真器、PC 机Pentium100以上、串口线。 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98、Win2000或WinXP、ARM SDT 2.51或ADS1.2集成开发 环境、仿真器驱动程序、超级终端通讯程序。 1.4 实验内容及要求 1.熟悉嵌入式系统开发式流程概述。 2.熟悉UP-net3000实验平台的核心硬件电路和外设。 3.熟悉ARM JTAG的安装与使用。 1.5 实验设计与实验步骤 1.新建超级终端 2.选择ARM 开发实验台串口。 完成新建超级终端的设置以后,可以选择超级终端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将当前设置 3.保存为一个特定超级终端到桌面上,以备后用。用串口线将PC机串口和平台 UART0 正确连接后,就可以在超级终端上看到程序输出的信息了。 4.启动开发板,按住任意键,使开发板进入BIOS设置状态。 5.在超级终端的界面上,显示BIOS版本信息,以及相应的测试指令。操作时,要在 PC机上输入小写的字母快捷键,进入到相应的功能中去。 6.按照超级终端上的提示信息,进行功能的测试。 1.6 实验过程与分析 本次实验操作起来并不困难,因为此次实验属于验证型实验,按照实验资料所给的提示信息,以上面的步骤,即可得到实验的结果。进入到BIOS界面后,按照超级终端上的提示信息来进行功能 1.7 实验结果总结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进行的很顺利,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在超级终端界面,按提示的快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以及应用场景,并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和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基础知识学习: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应用场景,了解各种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和芯片。 2. 环境搭建:安装并配置相关开发环境,如Keil μVision等。 3. 硬件设计:根据需求设计硬件电路,并进行原理图绘制和PCB布局。 4. 软件编写:根据硬件设计要求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包括驱动程序、应用程序等。 5. 调试测试:将软件烧录到硬件中,并进行调试测试,验证系统功能 是否正常。

三、实验步骤 1. 学习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 (1)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2)了解嵌入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应用场景; (3)了解各种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和芯片。 2. 安装并配置Keil μVision开发环境: (1)下载并安装Keil μVision软件; (2)配置Keil μVision开发环境,包括选择芯片型号、设置编译器等。 3. 硬件设计: (1)根据需求设计硬件电路; (2)进行原理图绘制和PCB布局; (3)制作PCB板。

4. 软件编写: (1)根据硬件设计要求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包括驱动程序、应用程序等; (2)将代码烧录到芯片中。 5. 调试测试: (1)将软件烧录到硬件中; (2)进行调试测试,验证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基于ARM Cortex-M3芯片的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该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LED灯控制、蜂鸣器报警等。通过调试测试,我们验证了系统功能的正常性,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和分析。 五、实验总结与体会

(完整版)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报 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指导教师: 1. 实验一 1.1 实验名称 博创UP-3000实验台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1.2 实验目的 1.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2.熟悉UP-net3000实验平台的核心硬件电路和外设。 3.增加对各个外设的了解,为今后各个接口实验打下基础。 1.3 实验环境 博创UP-NETARM3000 嵌入式开发平台 1.4 实验内容及要求 (1)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概述 (2)熟悉UP-net3000实验平台的核心硬件电路和外设 (3)ARM JTAG的安装与使用 (4)通过操作系统自带的通讯软件超级终端,检验各个外设的工作状态(5)通过本次课程对各个外设的了解,为今后各个接口实验打下基础

1.5 实验设计与实验步骤 1.硬件安装 2.软件安装 (1)超级终端: 运行Windows 系统下的超级终端(HyperTerminal)应用程序,新建一个通信终端;在接下来的对话框中选择 ARM开发平台实际连接的PC机串口;完成新建超级终端的设置以后,可以选择超级终端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将当前设置保存为一个特定超级终端到桌面上,以备后用。 (2)JTAG 驱动程序的安装: 执行armJtag目录下armJtagSetup.exe程序,选择安装目录,安装 JTAG 软件。 1.6 实验过程与分析 (1)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2)对硬件的安装 (3)对软件的安装 1.7 实验结果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对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进行了了解,并且对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进行了安装配置,通过本次实验对以后的接口实验打了基础。 1.8 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对嵌入式实验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基本开发流程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实验二 2.1 实验名称

嵌入式报告实验报告

嵌入式报告实验报告 一、引言 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以实现特定功能的系统。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大、可靠性高等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进一步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并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二、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和调试方法,并能够编写简单的嵌入式程序。具体实验目标包括: 1.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习使用开发板和软件工具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3.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技巧; 4.编写简单的嵌入式程序,实现特定功能。 三、实验原理 嵌入式系统由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组成。硬件平台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外设等组件,软件平台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等。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一款常见的嵌入式开发板,其主要硬件组成

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软件平台则由嵌入式操作系统和编译器构成。 四、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工具; 2.搭建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包括连接各个组件和外设; 3.安装嵌入式操作系统和编译器,并进行相关设置; 4.编写嵌入式程序,实现特定功能; 5.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开发板上,进行调试和测试; 6.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并安装了相关软件工具。在编写嵌入式程序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程序调试时出现的错误和编译器报错等。通过仔细分析和调试,我们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最终成功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六、问题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硬件连接错误、程序逻辑错误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耐心分析和调试,并且需要一定的嵌入式系统知识基础。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讨论,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吸取了经验教训。 七、总结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姓名: 学号:______________ 专业: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实验一:流水灯案例、8位数码管动态扫描案例 一、实验目的 1.1进一步熟悉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调试功能的使用; 1.2学会自己编写程序,进行编译和仿真测试; 1.3利用开发板下载hex文件后验证功能。 二、实验原理 2.1:实验原理图

2.2:工作原理 2.2.1:流水灯 电路中有LO,1,L2,L3,4,L5,L6,L7 共八个发光二极管,当引脚LED_ SEL输入为1,对于A、B、C、D、E、F、G、H引脚,只要输入为1,则点亮相连接的发光二极管。A~H引脚连接STM32F108VB芯片的PE8~PE15,程序初始化时,对其进行初始设置。引脚LED_ SEL 为1时,发光二极管才工作,否则右边的数码管工作。注意,LED SEL 连接于PB3,该引脚具有复用功能,在默认状态下,该引脚的I0不可用,需对AFIO_ MAPR寄存器进行设置,设置其为10可用。 2.2.2:8位数码管 数码管中的A~G、DP段分别连接到电路图中的A~G、H线上,当某段上有一-定的电压差值时,便会点亮该段。当E3输入为1,也就是LED_ SEL输入为0时,根据SELO~SEL2的值确定选中的数码管,即位选,再根据A~H引脚的高低电平,点亮对应段,即段选。 三、实验结果 3.1:流水灯 对于给出的流水灯案例,下载HEX文件后,在开发板上可观察到L0-L7从左至右依次点亮,间隔300ms。当全部点亮八个发光二极管后,八个发光二极管同时熄灭,间隔300ms后,发光二极管再次从左至右依次点亮。如此反复循坏。 3.2:8位数码管 对于给出的8位数码管动态扫描案例,下载后,在开发板上可观察到8个数码管从左至右依次显示对应的数字,且每一个数码显示的数字在1-9之间循环。 可以通过加快扫描频率,使得八位数码管在人眼看上去是同时显示。在后续的案例中可以看到该现象。

嵌入式linux实验报告

嵌入式linux实验报告 嵌入式Linux实验报告 一、引言 嵌入式系统是指嵌入在各种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它通常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而Linux作为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本实验报告将介绍嵌入式Linux的相关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以及对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嵌入式Linux系统,了解Linux在嵌入式领域的应用,并掌握相关的配置和调试技巧。具体目标如下: 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Linux内核的编译和配置方法; 3. 熟悉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和使用; 4. 实现简单的应用程序开发和调试。 三、实验环境 1. 硬件环境:嵌入式开发板、计算机; 2. 软件环境:Ubuntu操作系统、交叉编译工具链、嵌入式Linux内核源码。 四、实验步骤与结果 1. 内核编译与配置 通过下载嵌入式Linux内核源码,使用交叉编译工具链进行编译和配置。在编译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内核配置选项。编译完成后,生成内核镜像文件。

2. 系统烧录与启动 将生成的内核镜像文件烧录到嵌入式开发板中,并通过串口连接进行启动。在 启动过程中,可以观察到Linux内核的启动信息,并通过串口终端进行交互。 3. 应用程序开发与调试 在嵌入式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交叉编译工具链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开发 过程中,需要注意与目标平台的兼容性和调试方法。通过调试工具,可以实时 监测应用程序的运行状态和调试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搭建了嵌入式Linux系统,并实现了简单的应用程序 开发和调试。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嵌入式Linux系统的搭建需要一定的配置和编译知识,但通过合理的配置选 项和编译参数,可以实现系统的定制化; 2. 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与目标平台的兼容性和调试方法,以确保 程序的正确运行和调试的有效性; 3. 嵌入式Linux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受到硬件和软件的综合影响,需要进行系 统级的优化和调试。 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下面是其中的一些例子以及解决方法:1. 编译错误:在编译内核时,出现了一些编译错误。解决方法是查看错误信息,逐个排查错误原因,并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试; 2. 系统启动问题:在烧录内核镜像后,系统无法正常启动。解决方法是检查烧 录过程和启动参数的设置,确保正确烧录和配置;

嵌入式实验报告心得

嵌入式实验报告心得 篇一: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总结报告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总结报告 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实验 XX/5/23 嵌入式系统原理实验总结报告 一、技术性总结报告 (一)题目: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实验(二)项目概述: 1.为了实现车辆座椅控制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2.方便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与车载传感器之间的联动。 3.使车辆作为当今物联网中重要的一个节点发挥作用。 4.通过车辆座椅控制系统实验实现对嵌入式系统原理课程的熟练掌握与对嵌入式系统原理知识的深化记忆。 5. 加强本组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原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运用。 (三)技术方案及原理 本次试验分为软件、硬件两个部分。 1.软件部分。 A.智能手机部分,包括通过智能手机对座椅的控制部分、手机所携带的身份信息部分。 本部分软件使用Java编写,其程序部分为:主程序:package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ctionBarActivity { private Button Up = null; private Button Left = null; private Button Dowm = null; private Button Right = null; private Socket socket = null;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HOST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PORT = 10007;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 initControl();} private void initControl() {

(完整word版)嵌入式实验报告

目录 实验一跑马灯实验 (1) 实验二按键输入实验 (3) 实验三串口实验 (6) 实验四外部中断实验 (9) 实验五独立看门狗实验 (13) 实验七定时器中断实验 (16) 实验十三ADC实验 (18) 实验十五DMA实验 (21) 实验十六I2C实验 (25) 实验十七SPI实验 (29) 实验二十一红外遥控实验 (33) 实验二十二DS18B20实验 (37)

实验一跑马灯实验 一.实验简介 我的第一个实验,跑马灯实验. 二.实验目的 掌握STM32开发环境,掌握从无到有的构建工程. 三.实验内容 熟悉MDK KEIL开发环境,构建基于固件库的工程,编写代码实现跑马灯工程。通过ISP下载代码到实验板,查看运行结果。使用JLINK下载代码到目标板,查看运行结果,使用JLINK在线调试。 四.实验设备 硬件部分:PC计算机(宿主机)、亮点STM32实验板、JLINK. 软件部分:PC机WINDOWS系统、MDK KEIL软件、ISP软件。 五.实验步骤 1.熟悉MDK KEIL开发环境 2.熟悉串口编程软件ISP 3.查看固件库结构和文件 4.建立工程目录,复制库文件

5.建立和配置工程 6.编写代码 7.编译代码 8.使用ISP下载到实验板 9.测试运行结果 10.使用JLINK下载到实验板 11.单步调试 12.记录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 六.实验结果及测试 源代码: 两个灯LED0与LED1实现交替闪烁的类跑马灯效果,每300ms闪烁一次。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次实验我了解了STM32开发板的基本使用,初次接触这个开发板和MDK KEILC软件,对软件操作不太了解,通过这次实验了解并熟练地使用MDK KEIL软件,用这个软件来编程和完成一些功能的实现。作为STM32 的入门第一个例子,详细介绍了STM32 的IO口操作,同时巩

嵌入式实验报告总结

嵌入式实验报告总结 嵌入式实验报告总结 近年来,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系统嵌入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以实现特定功能的一种计算机系统。在本次嵌入式实验中,我深入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 实验一: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在本实验中,我们首先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是紧凑、高效、实时性强,并且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通过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历程,我们了解到嵌入式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智能家居、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等。这些应用领域的嵌入式系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需求,因此在设计嵌入式系统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优化。 实验二: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与软件开发环境 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开发环境。硬件平台是嵌入式系统的基础,包括处理器、内存、外设等。而软件开发环境则提供了开发嵌入式系统所需的工具和库函数。我们通过实际操作,搭建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并使用软件开发环境进行程序的编写和调试。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刻理解了硬件平台和软件开发环境对嵌入式系统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工作。 实验三: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操作系统 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是嵌入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保证系统对外界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了实时任务的创建和调度,以及实时操作系统的中断 处理机制。实时操作系统的学习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要 求和相关的调度算法。 实验四:嵌入式系统的通信与网络 在本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通信与网络。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与其 他设备或系统进行通信,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我们学习了嵌入式系统的 通信协议和网络协议,如UART、SPI、I2C、TCP/IP等。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这些通信和网络协议的使用方法,以及在嵌入式系统中如何进行数据的传输 和处理。 实验五: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开发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发,将前面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我 们选择了一个智能家居系统作为实际项目,通过嵌入式系统实现了对家居设备 的远程控制和监控。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和挑战,如硬件 兼容性、软件稳定性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嵌入式系统的 理解,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嵌入式实验,我对嵌入式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学习了嵌入式系 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开发环境,了 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操作系统和通信与网络,还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发,将所 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这次实验不仅让我掌握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技术,还培养了我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知识和经验都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在本学期的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我与我的实验伙伴进行了多次实验。在这篇报告中,我将分享我们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一:GPIO控制LED灯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Raspberry Pi 3B+开发板和一根杜邦线。我们在电路板上将一盏LED灯与GPIO引脚连接起来,并编写了一个程序来控制这个引脚的电平状态。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GPIO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使用Python编程语言编写GPIO控制程序。我们成功地让LED灯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闪烁,并且了解了如何使用GPIO.setup()和GPIO.output()函数来控制GPIO引脚的输入和输出。 实验二:串口通信 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两个Raspberry Pi 3B+开发板和两根串口线。我们连接了两个板子的GPIO引脚,使得它们可以通过串口进行通信。

我们使用Python编写了两个程序来进行通信。一个程序将发送一条消息,另一个程序将接收这个消息并将其打印出来。通过使用串口通信,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Python编写程序来完成数据交换,并掌握了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 实验三:Pi camera模块 在第三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Pi camera模块和一个Raspberry Pi 3B+开发板。我们将摄像头连接到开发板上,并编写了一个程序来捕捉摄像头图像。 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Python编程语言来控制Pi camera模块,包括如何设置摄像头参数并如何捕捉静态图像。我们还尝试了使用OpenCV库来处理图像。 实验四:蓝牙控制

在最后一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蓝牙透传模块、Raspberry Pi 3B+开发板和一些电路元件。我们将蓝牙透传模块连接到GPIO 引脚,并编写了一个程序来通过蓝牙信号控制电机。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蓝牙模块进行无线控制。 我们通过使用Python编写控制程序,成功地将蓝牙信号转换成GPIO引脚的电平信号来控制电机。 总结 在这个嵌入式系统的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嵌入式系统 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完成这些实验,我们掌握了常见的GPIO控制、串口通信、Pi camera模块控制和蓝牙控制等技能。这些技能不仅 仅能够在嵌入式系统中发挥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技能, 将在我们的未来工作和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深深意识到,掌握计算机技能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将继续努力,深入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学 习和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实现自己的梦想。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1. 背景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它被设计用于执行特定任务。与通用计算机系统不同,嵌入式系统通常具有较小的体积、低功耗和高度集成的特点。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医疗设备、家电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一个简单的嵌入式系统来加深对嵌入式系统原理和应用的理解。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某款开发板和相关软件工具进行开发,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功能。 2. 分析 2.1 开发环境准备 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开发环境。首先,我们要选择一款合适的开发板。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选择了XX开发板作为我们的开发平台。 其次,我们需要安装相应的软件工具。这些工具包括编译器、调试器和下载器等。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XX编译器、XX调试器和XX下载器。 2.2 功能设计 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嵌入式系统。经过分析,我们决定设计一个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将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并将其显示在LCD屏幕上。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我们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 1.连接传感器:将温度传感器与开发板相连,以便读取环境温度。 2.数据采集: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程序,通过传感器读取环境温度数据。 3.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平均温度值。 4.数据显示:将计算得到的平均温度值显示在LCD屏幕上。

2.3 系统设计 根据功能设计的要求,我们开始进行系统设计。首先,我们需要连接温度传感器和开发板。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传感器的引脚分别对应着供电、地线和数据线。我们按照要求正确连接了它们,并确保连接稳定可靠。 接下来,我们使用XX编程语言编写程序。程序的主要逻辑是循环读取传感器数据,并计算平均温度值。为了简化程序设计和提高可维护性,我们将其模块化,并使用函数进行封装。 最后,我们需要将计算得到的平均温度值显示在LCD屏幕上。为此,我们使用XX 库提供的函数来控制LCD屏幕的显示。 3. 结果 经过系统设计和开发,我们成功实现了温度监测系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传感器连接不稳定、程序逻辑错误等。但通过仔细调试和排查问题,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经过测试,我们发现该系统能够准确地读取环境温度,并将其显示在LCD屏幕上。通过不断优化代码和硬件连接,我们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4. 建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以下建议: 1.优化硬件连接:在实验中,我们遇到了传感器连接不稳定的问题。为了提高 系统的可靠性,建议采用更可靠的连接方式或更好质量的传感器。 2.完善异常处理:在程序开发过程中,我们没有完善异常处理机制。为了增强 系统的健壮性,在遇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并给出相应提示。 3.增加功能扩展:目前我们实现了基本的温度监测功能,但可以进一步扩展系 统的功能。例如,可以添加报警机制,在温度超过一定阈值时触发报警。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验,我们对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成功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嵌入式系统,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注:此为示例报告,实际内容请根据具体任务进行编写。

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姓名:安磊 班级:计科0901 学号: 0909090310 指导老师:宋虹

目录 课程设计内容 ----------------------------------- 3 uC/OS操作系统简介 ------------------------------------ 3 uC/OS操作系统的组成 ------------------------------ 3 uC/OS操作系统功能作用 ---------------------------- 4 uC/OS文件系统的建立 ---------------------------- 6 文件系统设计的原则 ------------------------------ 6 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功能模块 --------------------- 6 文件系统的详细设计 -------------------------------- 8 文件系统核心代码 --------------------------------- 9 课程设计感想 ------------------------------------- 11 附录 -------------------------------------------------- 12

课程设计内容 在uC/OS操作系统中增加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 要求如下: (1)熟悉并分析uc/os操作系统 (2)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 (3)可以是存放在内存的虚拟文件系统,也可以是存放在磁盘的实际文件系统 (4)编写测试代码,测试对文件的相关操作:建立,读写等 课程设计目的 操作系统课程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多道操作系统的原理与技术,与其它计算机原理、编译原理、汇编语言、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等专业课程关系十分密切。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综合应用学生所学知识,建立系统和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概念,理解和巩固操作系统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掌握操作系统开发的基本技能。 I.uC/OS操作系统简介 μC/OS-II是一种可移植的,可植入ROM的,可裁剪的,抢占式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内核。它被广泛应用于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 μC/OS 和μC/OS-II 是专门为计算机的嵌入式应用设计的,绝大部分代码是用C语言编写的。CPU 硬件相关部分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总量约200行的汇编语言部分被压缩到最低限度,为的是便于移植到任何一种其它的CPU 上。用户只要有标准的ANSI 的C交叉编译器,有汇编器、连接器等软件工具,就可以将μC/OS-II嵌入到开发的产品中。μC/OS-II 具有执行效率高、占用空间小、实时性能优良和可扩展性强等特点,最小内核可编译至2KB 。μC/OS-II 已经移植到了几乎所有知名的CPU 上。 严格地说uC/OS-II只是一个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它仅仅包含了任务调度,任务管理,时间管理,内存管理和任务间的通信和同步等基本功能。没有提供输入输出管理,文件系统,网络等额外的服务。但由于uC/OS-II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源码开放,这些非必须的功能完全可以由用户自己根据需要分别实现。 uC/OS-II目标是实现一个基于优先级调度的抢占式的实时内核,并在这个内核之上提供最基本的系统服务,如信号量,邮箱,消息队列,内存管理,中断管理等。 uC/OS操作系统的组成 μC/OS-II可以大致分成核心、任务处理、时间处理、任务同步与通信,CPU的移植等5个部分。如下图: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指导书含答案

实验一熟悉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 1、实验目的 熟悉UP-TECHPXA270-S的开发环境。学会WINDOWS环境与嵌入式Linu环境共享资源的基本方法。 2、实验内容 学习UP-TECHPXA270-S系统的使用、XP和虚拟机之间传送文件方法以及 UP-TECHPXA270-S和虚拟机之间共享目录的建立方法。 3、预备知识 了解UP-TECHPXA270-S的基本结构和配置,Linux基本知识。 4、实验设备 硬件:UP-TECHPXA270-S开发板、PC机(内存500M以上)。 软件:PC机操作系统RADHAND LINUX 9+MIMICOM+RAM LINUX操作系统 5、实验步骤 (注意以下操作只能在[root@BC root]#,(1)、在虚拟机下练习Linux常用命令。 也就是root文件夹下运行,不然会导致系统不能启动) a. 学习命令通过“man ***”和“*** --help”得到的命令使用方法。 b.学习并掌握如下命令: ls,cd ,pwd,cat,more,less,mkdir, rmdir ,rm,mv,cp,tar,ifconfig (2)、XP与虚拟机之间传送文件(Samba服务器建立、网络设置、文件传送);(3)、了解系统资源和连线; (4)、开发板与虚拟机之间共享目录建立(设置NFS、开发板IP设置、目录挂载),挂载文件; (5)vi(vim)的使用 (6)输入qt,启动桌面,按CTRL+C退出 6、实验报告要求 (1)、XP和虚拟机之间传送文件步骤; 虚拟机共享XP文件: 选择虚拟机设置,设置要共享的文件 启动Linux 进入/mnt/hgfs即可看到共享文件夹 服务器设置——samba服务器(设置需要共享的目录)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能够运用实时操作系统编写嵌入式程序。同时,通过本实验让学生对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本实验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时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2. 实时操作系统的任务调度机制; 3. 实时操作系统的信号量和消息队列; 4. 在实时操作系统上编写一个简单的示例程序。 三、实验原理 1. 实时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实时操作系统是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操作系统,它具有两个主要特点:可预测性和可靠性。可预测性是指系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的任务,同时提供精确的响应时间。可靠性是指系统能够保证任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 实时操作系统的任务调度机制 实时操作系统的任务调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优先级的抢占式调度,另一种是基于时间片的轮询式调度。在优先级抢占式调度中,系统会根据任务的优先级来决定任务的执行顺序。而在时间片轮询式调度中,系统会为每个任务分配一个时间片,当时间片用完后会切换到下一个任务。 3. 实时操作系统的信号量和消息队列 信号量是操作系统中一种用于同步和互斥的机制,信号量可以用来保护共享资源,从而避免多个任务同时访问共享资源导致的冲突。消息队列是一种用于任务之间通信的机制,它可以保证任务之间传递的消息的可靠性和有序性。 4. 编写示例程序 在实时操作系统上编写程序时,需要首先定义任务,并对任务的优先级进行设置。然后在任务中编写对共享资源的读/写操作,同时使用信号量或消息队列来实现任务之间的通信。 四、实验步骤 1.学习实时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公寓环境监测系统 目录 实验概述 2 实验目的 3 实验设计说明 3 3.1.系统构成及通讯链路 3 3.2.实验环境 3 3.3.设计目标 3 3.4. ZIGBEE节点通讯协议 4 3.5.软件流程图 5 3.6.数据结构 6 实验问题与解决 7 4.1.课设中遇到的问题: 7 4.2.实验中的瑕疵: 8 个人感想 8

一、实验概述 移动通信网络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融合,可把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通信网络的延伸网络,为通信网络提供了海量信息来源,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新型业务。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公寓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温度,湿度,光照信息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便捷家居,满足日益增长的便捷居家环境需求。本系统运用无线传感网络,对居家环境信息采集与监测。 二、实验目的 通过PC、实验箱主板及各无线传感节点构建一个公寓信息监测系统,其结构与功能如下: 1.PC机与实验箱主板之间通过RS232接口进行通讯,实验箱主板与各无线传感节点之间分别通过各无线通讯模块进行通讯, 2.四个Zigbee无线传感节点模拟四个房间,节点将房间信息传送到PC机。 三、实验设计说明 3.1.系统构成及通讯链路 系统构成及通讯链路如下图所示

3.2.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 PC机一台,实验箱一个,Zigbee节点4个 (2)软件环境 WINDOWS 7操作系统,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C#程序编写 3.3.设计目标 通过PC、实验箱主板及各无线传感节点构建一个环境监控系统,其结构与功能如下: 1、 PC机与实验箱主板之间通过RS232接口进行通讯,实验箱主板与各无线传感节点之间分别通过各无线通讯模块进行通讯。 2、 PC机运行监控端软件。 3、实验箱主板作为信息汇总的协调器。 4、四个Zigbee无线传感节点作为检测器分别放在要监测的房间。 5、监控端----协调器-----监测点的通信方式如下: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班级:13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老师: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2016年12月

实验一:一个灯的闪烁 1、实验要求 实现PF6—10端口所连接的任意一个LED灯点亮 2、电路原理图 图1 LED灯硬件连接图 3、软件分析 RCC_Configuration(); /*配置系统时钟*/ GPIO_Configuration(); /* 配置GPIO IO口初始化*/ for(;;) { GPIOF—>ODR = 0xfcff;/* PF8=0 ——〉点亮D3 */ Delay(1000000); GPIOF-〉ODR = 0xffff; /*PF8=1 -—〉熄灭D3 */ Delay(1000000); 4、实验现象 通过对GPIOF8的操作,可以使LED3闪烁 5、实验总结 这是第一次使用STM32开发板,主要内容是对IO端口进行配置,点亮与IO端口相连接的LED灯,闪烁周期为2S.通过本实验对STM32开发板的硬件原理有了初步了解.

实验二:流水灯1、实验要求 实现PF6-10端口所连接的5个LED灯顺次亮灭2、电路原理图 图1 流水灯硬件连接图3、软件分析 int main(void) { RCC_Configuration();/*配置系统时钟*/ GPIO_Configuration();/*配置GPIO IO口初始化*/ for(;;) { GPIOF—>ODR = 0xffbf; /* PF6=0 -—〉点亮LED1 */ Delay(5000000); GPIOF—>ODR = 0xff7f; /* PF7=0 —-> 点亮LED2 */ Delay(5000000); GPIOF—〉ODR = 0xfeff; /* PF8=0 -—〉点亮LED3 */ Delay(5000000); GPIOF-〉ODR = 0xfdff; /*PF9=0 ——> 点亮LED4 */ Delay(5000000); GPIOF—〉ODR = 0xfbff; /*PF10=0 --> 点亮LED5 */ } } 4、实验现象 LED1~LED5依次点亮,亮灭的时间间隔都为1S。 5、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对STM32开发板的GPIO端口进行进一步学习,通过程序可以实现流水灯的闪烁。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系别: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3.12

实验一嵌入式开发环境的建立 一、实验目的 通过此实验系统,读者可以了解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 的内核机制和运行原理。本实验系统展示了uC/OS-II 各方面的管理功能,包括信号量、队列、内存、时钟等。在各个实验中具体介绍了uC/OS-II 的相关函数。读者在做实验的同时能够结合理论知识加以分析,了解各个函数的作用和嵌入式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最终对整个uC/OS-II 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二、实验步骤 1. 安装集成开发环境LambdaEDU 集成开发环境LambdaEDU 的安装文件夹为 LambdaEDU ,其中有一个名为“Setup.exe” 的文件,直接双击该文件便可启动安装过程。具体的安装指导请看“LambdaEDU 安装手册.doc”文件。 当 LambdaEDU 安装完毕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空的界面,现在就开始一步一步地将 我们的实验项目建立并运行起来。 2. 建立项目 为了我们的实验运行起来,需要建立1 个项目基于x86 虚拟机的标准应用项目。通过点 击“文件”、“新建”、“项目”开始根据向导创建一个项目。

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Tool/标准应用项目”,点击下一步,开始创建一个标准的可执行的应用程序项目。 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填入项目名称“ucos_x86_demo”。点击“下一步”。

选择“pc386 uC/OS-II 应用(x86)”作为该项目的应用框架。点击“下一步” 选择“pc386_elf_tra_debug”作为该项目的基本配置。点击“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