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的功效及炮制方法

白附子的功效及炮制方法

白附子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白附子都有些什么其他的功效及炮制方法。

白附子的功效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白附子炮制方法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

炮制方法

1、生白附子:除去杂质。

2、制白附子:取净白附子,分开大小个,浸泡,每日换水2~3次,数日后如起黏沫,换水后加白矾(每lOOkg白附子,用白矾2kg),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为度,取出。将生姜片、白矾粉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白附子共煮至无白心,捞出,除去生姜片,晾至六七成千,切厚片,干燥。(每lOOkg白附子,用生姜、白矾各12.5kg。)

白附子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植株常较高大。地下块茎似芋艿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外被暗褐色小鳞片。叶1~7(与年限有关);叶柄肥大肉质,下部常呈淡粉红色或紫色条斑,长达40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戟状箭形或卵状宽椭圆形,长10~40cm,宽7~30cm,初发时向内卷曲如角状,后即开展,先端渐尖。花梗自块茎抽出,绿色间有此红色斑块;佛焰苞紫红色,管部圆筒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渐尖而弯曲,檐部卵形,长达15cm;肉穗花序位于佛镂苞内,长约14cm;雌花序和中性花序各长3cm左右;雄花序长约2cm;附属器圆柱形,直立,长约6cm,紫色,不伸出佛焰苞外;雄花金黄色,雄蕊有2花药,药室顶孔开裂;中性花线形,下垂,淡黄色;雌花棕红色。浆果熟时红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白附子的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表面白色奎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麻辣刺舌。

饮片性状

制白附子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皮淡棕色,切面黄色,角质。味淡,微有麻舌感。

白附子的功效及炮制方法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附子的炮制与分类

附子的炮制与分类

炮制方法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 取川乌一二三级侧根(即附子)收获后24小时内,放入胆巴水(制食盐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氯化镁)内浸渍,以防腐烂,并消除毒性(含乌头碱,有剧毒)。然后经浸泡、切片、煮蒸等加工过程,制成各种不同规格的供药用的附片。用泥附子做原料,一般可制成白附片、黑顺片、盐附子、熟片、黄片、卦片、刨片等产品。现将产地加工方法、产品质量及贮藏方法介绍如下: 1. 白附片:又称白片或天雄片,系用较大或中等大的泥附子作原料。加工过程如下: (1)洗泥:每制100千克白附片,约需泥附子370千克。将泥附子上的泥土洗净,并去掉须根。 (2)泡胆:每100千克白附子,用胆巴45千克,加清水(河水、井水等淡水)25千克,盛入缸内(称为花水)。然后将洗好的泥附子放入,浸泡5日以上,在浸泡过程中每天要将附子上下翻动一次。附子浸泡是否合格的标准是:看附子外皮色黄亮,体呈松软状即可;若浸泡时间稍长则附子皮硬;当出现附子露出水面时,必须增加老水(即泡过附子的胆水),无老水可增加胆水。泡后的附子称胆附子。 (3)煮附子:先将"老水"在锅内煮沸,再将胆附子倒入锅内,以"老水"淹过胆附子为度,中途上下翻动一次。有鼓风机设备的地方,约煮10~15分钟;无此设备的则煮15~20分钟;,以煮到胆附子过心为止。然后捞起倒入缸内,缸内有清水和"老

水"各半,再浸泡1天,叫做冰附子。冰过附子的水可再与清水混合,又可冰下次的附子。 (4)剥皮:将漂过水的附子从缸内捞起,剥去外层黑褐色的表皮,用清水和白水(即已漂过附片的水)各一半的混合水,浸泡一夜,中途应搅动一次。 (5)切片:将浸泡后的附子捞起,纵切成2~3毫米的薄片,再倒入清水缸内浸泡48小时,换水一次再浸泡12小时,以除去片内所含的胆水,即可蒸片,若天气不好,就不换水,可延长时间。 (6)蒸片:将浸泡好的附片捞出,放入大蒸笼内(篾制或木制蒸笼均可)看蒸气上升至蒸笼顶端后,再蒸1小时为合适。 (7)晒片熏硫:将已蒸好的附片倒在晒席上(用竹篾编制的大席),利用日光曝晒,晒时要注意片张均匀,不能有重叠。待晒至附片表面水分消失、片张卷角时,即可收起密闭用"硫黄"熏,至附片发白为宜。然后再倒在晒席上晒干,即成色泽白亮的成品白附片。 (8) 炮附片取砂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加入净附片,拌炒至鼓起并微变色,取出,筛去砂,放凉。 2. 黑顺片:又称顺片、黑片、顺黑片。是用较小的泥附子作原料。每制100千克成品,约需泥附子340千克。 (1)洗泥、泡胆、煮附子:均同白附片操作方法。 (2)切片:将煮后浸泡好的附子捞出,不经剥皮,用刀

白附子的功效及炮制方法

白附子的功效及炮制方法 白附子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白附子都有些什么其他的功效及炮制方法。 白附子的功效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白附子炮制方法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 炮制方法 1、生白附子:除去杂质。 2、制白附子:取净白附子,分开大小个,浸泡,每日换水2~3次,数日后如起黏沫,换水后加白矾(每lOOkg白附子,用白矾2kg),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为度,取出。将生姜片、白矾粉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白附子共煮至无白心,捞出,除去生姜片,晾至六七成千,切厚片,干燥。(每lOOkg白附子,用生姜、白矾各12.5kg。) 白附子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植株常较高大。地下块茎似芋艿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外被暗褐色小鳞片。叶1~7(与年限有关);叶柄肥大肉质,下部常呈淡粉红色或紫色条斑,长达40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戟状箭形或卵状宽椭圆形,长10~40cm,宽7~30cm,初发时向内卷曲如角状,后即开展,先端渐尖。花梗自块茎抽出,绿色间有此红色斑块;佛焰苞紫红色,管部圆筒形或长圆状卵形,顶端渐尖而弯曲,檐部卵形,长达15cm;肉穗花序位于佛镂苞内,长约14cm;雌花序和中性花序各长3cm左右;雄花序长约2cm;附属器圆柱形,直立,长约6cm,紫色,不伸出佛焰苞外;雄花金黄色,雄蕊有2花药,药室顶孔开裂;中性花线形,下垂,淡黄色;雌花棕红色。浆果熟时红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白附子的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表面白色奎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麻辣刺舌。 饮片性状 制白附子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皮淡棕色,切面黄色,角质。味淡,微有麻舌感。 白附子的功效及炮制方法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附子的炮制及分类

附子的炮制与分类 炮制方法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 取川乌一二三级侧根〔即附子〕收获后24小时内,放入胆巴水〔制食盐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氯化镁〕内浸渍,以防腐烂,并消除毒性〔含乌头碱,有剧毒〕。然后经浸泡、切片、煮蒸等加工过程,制成各种不同规格的供药用的附片。用泥附子做原料,一般可制成白附片、黑顺片、盐附子、熟片、黄片、卦片、刨片等产品。现将产地加工方法、产品质量及贮藏方法介绍如下:1. 白附片:又称白片或天雄片,系用较大或中等大的泥附子作原料。加工过程如下: 〔1〕洗泥:每制100千克白附片,约需泥附子370千克。将泥附子上的泥土洗净,并去掉须根。 〔2〕泡胆:每100千克白附子,用胆巴45千克,加清水〔河水、井水等淡水〕25千克,盛入缸内〔称为花水〕。然后将洗好的泥附子放入,浸泡5日以上,在浸泡过程中每天要将附子上下翻动一次。附子浸泡是否合格的标准是:看附子外皮色黄亮,体呈松软状即可;假设浸泡时间稍长则附子皮硬;当出现附子露出水面时,必须增加老水〔即泡过附子的胆水〕,无老水可增加胆水。泡后的附子称胆附子。 〔3〕煮附子:先将"老水"在锅内煮沸,再将胆附子倒入锅内,以"老水"淹过胆附子为度,中途上下翻动一次。有鼓风机设备的地方,约煮10~15分钟;无此设备的则煮15~20分钟;,以煮

到胆附子过心为止。然后捞起倒入缸内,缸内有清水和"老水" 各半,再浸泡1天,叫做冰附子。冰过附子的水可再与清水混合,又可冰下次的附子。 〔4〕剥皮:将漂过水的附子从缸内捞起,剥去外层黑褐色的表皮,用清水和白水〔即已漂过附片的水〕各一半的混合水,浸泡一夜,中途应搅动一次。 〔5〕切片:将浸泡后的附子捞起,纵切成2~3毫米的薄片,再倒入清水缸内浸泡48小时,换水一次再浸泡12小时,以除去片内所含的胆水,即可蒸片,假设天气不好,就不换水,可延长时间。 〔6〕蒸片:将浸泡好的附片捞出,放入大蒸笼内〔篾制或木制蒸笼均可〕看蒸气上升至蒸笼顶端后,再蒸1小时为适宜。 〔7〕晒片熏硫:将已蒸好的附片倒在晒席上〔用竹篾编制的大席〕,利用日光曝晒,晒时要注意片*均匀,不能有重叠。待晒至附片外表水分消失、片*卷角时,即可收起密闭用"硫黄"熏,至附片发白为宜。然后再倒在晒席上晒干,即成色泽白亮的成品白附片。 (8) 炮附片取砂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参加净附片,拌炒至鼓起并微变色,取出,筛去砂,放凉。 2. 黑顺片:又称顺片、黑片、顺黑片。是用较小的泥附子作原料。每制100千克成品,约需泥附子340千克。 〔1〕洗泥、泡胆、煮附子:均同白附片操作方法。

白附子炮制方法

白附子炮制方法 白附子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为了提高其药效,有时 需要对其进行炮制,使其质地更加细腻,药效更为明显。下面,将介绍白附子的炮制方 法。 一、原材料选择: 选用新鲜的白附子为原料,叶面要干净,无异物,无病虫害。 二、炮制工具准备: 铁锅、炉火、清水、龙骨、搅动器。 三、炮制过程: 1、清洗白附子:将白附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倒入盆中,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让其吸水润透。 2、蒸馏:将吸水润透的白附子放入龙骨篮中,加上滚水蒸馏20分钟,然后取出晾 干。 3、炒制:将晾干的白附子放入铁锅中,炒2分钟,然后熄火,继续搅动2分钟。 4、捣碎:将炒制好的白附子放在研钵中,用研钵及研杵将其捣碎成细末。 5、晾干:将捣碎好的白附子分散在干净的地面上,晾干。 6、储存:将炮制好的白附子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密封保存。 四、注意事项: 1、炮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火候。过高的火候或者时间过长都会影响炮制效果。 2、白附子要防潮湿和阳光直射。 3、储存时,应注意严防虫害。这里建议使用密封袋或容器。 以上就是白附子炮制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炮制后的白附子可用于治疗病症,如风湿病、痛经等。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前需咨询医生,遵循医嘱服用。白附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 常能够见到的中药材,它是从附子中提取出来的,因为是从白色的附子中提取出来的,所 以被称为白附子。与其他中药材相比,白附子具有明显的热解毒功效,并且其治疗风湿病、痛经等疾病的药效也极其显著。

而白附子的炮制,就是通过特殊的工艺处理方法来提高其药效。炮制后的白附子,其化学成分会发生变化,效果也会随之提高,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药物功效。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白附子炮制的好处和注意事项。 一、药物功效提高 炮制后的白附子的药效大大提高,这是因为炮制过程会分解其中多种毒性成分,使得其药效得以充分体现。处理后的白附子还会增加其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有益成分,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治疗疾病的功效,对于风湿病、痛经等疾病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二、有助于保护人体健康 白附子在未经过炮制前,具有一定的毒性,不但能够引发中毒,还会对肝脏、肚子等器官造成损害,引起人体不适。而经过炮制后的白附子,通过特殊处理方法,既不会引起中毒,还能够发挥其药物功效,从而起到保护人体健康的作用。 三、注意事项 1、炮制过程中需要掌握火候,适当的火候才能够使白附子刚好达到药效提升,过火或是不足都会导致其效果变差。 2、炮制好的白附子要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潮湿和阳光直射。如果未能储存好,可能会影响其药效。 3、一定要注意正规的炮制工艺,不要用不正当的方法进行处理,以免影响白附子的药效。 炮制可以有效提高白附子药效,同时避免中毒作用,从而达到更好保护人体健康的作用。在使用白附子时,也一定要遵循医嘱,避免出现不良反应。专业医师的指导和监督,在这些问题上显得尤为重要。除了以上提到的功效和注意事项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无论是炮制前还是炮制后,都需要仔细挑选白附子的来源和品质。因为质量差的白附子无论如何处理都难以提高其效果,甚至会出现反效果。 在炮制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龙骨或是其他的熏香材料会影响白附子的药效,所以需要选择纯净无味的龙骨才能够保证炮制效果。在炒制过程中,也需要把握好炉火,不要让火候过大,以免烧焦了白附子。 在选购白附子时,通常需要看其中的游离砷量是否合格。游离砷是附子中毒性最大的成分之一,高含量的白附子会增加中毒风险,影响人体健康。因此需要要求供应商提供有关游离砷的合格验证,确保其安全性可靠。 白附子的炮制虽然很有用,但需要所有操作都要按照正规方法执行。并且需要在合适的条件下储存,遵循医嘱使用,这样才能够发挥其治疗功效,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此外也

白附子的美容功效和作用

白附子的美容功效和作用 美白功效的中药材有哪些?现代人们都是以白为美,因此,女人为了变白买各种护肤品,在小编看来,用护肤、化妆品让自己变白,只是表面工作,要让自己变白最好通过内调的方法,很多中药材具有美白的功效。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吧。 白附子的美容功效 1、白附子:美白“中药之子” 白附子性味辛、甘、热,有毒,常用来祛风除赘和散寒化痰,及治疗面癣、偏头痛等。在美容护肤上,它则可以预防面部皮肤病和引导其它中药到达面部,使其发挥药力。《本草经疏》记载,白附子“性燥而升,风药中阳草也……风性升腾,辛湿善散,故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药势也。” 美容功效:用白附子研末于睡前洗脸并以白蜜涂于纸上贴面上,则面部黑色素斑可渐消退。由于白附子有小毒,有较强刺激性,因此它一定要和其它中药粉混合使用,如果是皮肤敏感的朋友,则最好不要使用。另外,白附子和附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中药。 关于中药美容,中医素来就有“以皮治皮”之说,皮药入皮,可直达病体,起到美容作用,如白杨皮、木兰皮、石榴皮等。此外,中医还有“以色补色”之说,花瓣娇艳,质轻上达,令气血上荣于面,使人容颜姣好,如桃花、玫瑰花、旋覆花等。爱美人士可以根据个人的皮肤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各种中药美容法。 2、白芷:给肌肤水一样的滋润 白芷味香色白,微温,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所以又名香白芷。其外用为美容要药,古代美容方多用之。《日华子本草》记载其“去面皮平疵瘕”。《本草纲目》谓其有“长肌肤,调泽颜色,可作面脂”之效,面脂即当今流行的面膜。 美容功效:柔嫩的肌肤润泽光滑,滋润的容颜呈现出水一样的灵气。市场上以其为原料的化妆品和美容品层出不穷,而“原滋原味”的白芷,其美容效果更为显着:白芷水煎剂对体外多种致病菌有一定

关白附的功效及作用和牵正散

关白附的功效及作用和牵正散 【别名异名】白附子(《名医别录》),竹节白附 (《中药材品种论述》)。 药理作用 1.抗炎:本品可减轻局部炎性反应,减轻肿胀等作用。 2.镇痛:本品内服外用,均有镇痛作用。 3.祛痰:本品的祛痰作用可能是通过对胃的刺激反射性的引起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多,稀释痰液,或出现轻度恶心,而达到其祛痰作用。 加工炮制 1.净制取原材料,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2.炮炙①姜矾制取关白附,大小个分开,浸泡,每日换水2―3次,数日后,如起泡沫,换水后加入白矾(100:2)泡一目后再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为度,取出,将生姜片及白矾粉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关白附,共煮至无白心,捞出,除去生姜片,晾至六七成,切厚片、干燥。每关自附100千克,用生姜、白矾各12.5千克。 性味归经 【性味】辛、甘,温,有毒。 【归经】入肝、脾、肺、胃四经。 功效主治 1.祛风化痰:《名医别录》白附子主“面上百病,行药势”,其辛温发散,善祛头面经络之风痰,入胃经,为阳明经要药。可用于中风,风疾阻滞经脉,则头面经遂不利,而出现口眼喁斜之证。本品祛风疾,通经络,止痉挛,使风去痰消,经络通畅,则病证可愈,本品性温燥,对于风寒侵袭经脉之证,最为显效。其入肝、脾二经,肝主筋,脾主四肢,故还可用于风邪通过创口,侵入经脉而发为牙关紧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本品既可风化痰,又可解痉,缓急止痛。《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故本品对于风痰为患,阻于经络之证,均能适宜。

2.散寒祛湿:本品性温,辛甘发散为阳,故可散寒湿,通经脉而止痛。《名医别录》载:“白附子主心痛,血痹”《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本品祛风邪可散行痹,散寒则祛痛痹,祛痰湿可消著痹。故可用于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病邪由经络而病及脏腑,而出现脏腑痹证的心痛,血痹等证,以及寒湿,风痰所致的头痛,偏头痛等。但其毒性大,用之宜慎。 鉴别应用 关白附与禹白附,两者功效相似,但关白附毒性大,又甚燥烈,功偏祛寒湿,止疼痛,适用于中风偏正头痛,风寒湿痹,中风口眼斜等;而禹白附祛风痰,息风止痉功能强,适用于破伤风抽搐及中风痰壅,半身不遂之证。历代本草所用的白附子均为今之关白附。 用法用量 内服:1.5―5克,煎汤;或入丸散;外用:酌量捣敷。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阴虚或热盛者、孕妇忌服。 【配伍应用】 1.配天南星,祛风化痰、解痉止痛。天南星味苦、辛,性温,可燥湿化痰,缓急止痛,二药相合,祛风化痰之力增强,并能解痉止痛,故可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口撮唇紧,身体强直,角弓反张等证。 2.配僵蚕,祛风化痰止痉,僵蚕味咸、辛。辛能发散,咸可软坚散洁,故为祛风化痰,解痉之药。二者同用,力专效著,长于治头面之风,故可用于中风,口眼喁斜之证。 方剂制剂 1.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白附子、僵蚕、全蝎。用法:为细末,

不是中医看不懂:附子与白附子,傻傻分不清楚

不是中医看不懂:附子与白附子,傻傻分不清楚 最近笔者开了几个处方,处方中开的有“制附子”。 患者去药店取药,说和原来的药不一样。 我一看,原来把药抓错了! 制附子长这样:

附子,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乌头,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母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 附子主产地四川江油,也是道地之一, 附子的炮制品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黑顺片,四川江油是其道地产区,是一种临床的中药材,它是以中药附子为主要原料,经过炮制加工以后得到的中药,它在炮制时需要把附子切片,再放上红糖和菜油调匀以后放到烤炉中烤制。不去皮。 一般长这样: 还有长这样的:

除此之外,附子的炮制品种还有: 黄附片:真品是加甘草,红花或姜黄炮制而成。假品是染黄色素。将润透的生附片或新鲜的生附片经一定时间的煮,蒸透后干燥而成。色黄半透明,已故上海医家祝味菊认为温扶元阳首推黄附片。 白附片:是将附子剥去外皮、切片,在清水中漂至水呈乳白色,取出蒸过、晒干,或用硫黄薰白。是大温热之药,有回阳救逆、温肾助阳、祛寒止痛的功效,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风寒湿痹等症。

而白附子,可不是白附片,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白附子,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四川、贵州、西藏等地都有野生。河南禹州最为道地,成为禹白附。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唱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制白附子的炮制方法:取净白附子,分开大小个,浸泡,每日换水2~3次,数日后如起黏沫,换水后加白矾(每lOOkg白附子,用白矾2kg),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为度,取出。将生姜片、白矾粉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白附子共煮至无白心,捞出,除去生姜片,晾至六七成千,切厚片,干燥。(每lOOkg白附子,用生姜、白矾各12.5kg。) 而医生在开药时,如果写附子或者制附子,一般指的是黑顺片,可是,附子和制附子,同白附子和制白附子,近一字之差,特别容易被调剂人员弄混;而且,附子的炮制品种里面还有白附片,同白附子也是一字之差,所以,混淆的情况很常见,很常见。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一般处方上写成:黑附子或者制黑附子或者黑顺片,但有的调剂人员,又不知道黑顺片就是附子,也容易出现

[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制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制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制白附子的功效与作 用 篇一 : 制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灵磁石瓦楞子和制附子在一起先煎了1个小时,我想知道煎了这么久对灵磁石和瓦楞子的药效有影响吗,灵磁石瓦楞子和制附子在一起先煎了1个小时参考建议: 灵磁石、瓦楞子都是矿物类药物其有效成分不容易煎出来都是需要先煎的药物,一般先煎30分钟即可,附子属于毒性较大的药物为了消除它的毒性一般要先煎30-60分钟,您把三种药都煎了一小时其实也不会损失过多药物疗效,因为他们都属于需要先煎久煎的药物,时间长一点也没有太大影响。 参考建议: 我建议您以后可以先煎附子,半小时后再把灵磁石、瓦楞子放进去煎,半小时后再放其他的药物,这样就保证了附子煎1小时灵磁石、瓦楞子煎半小时的合理煎煮时间。 篇二 : 关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Guān Bái Fù Zǐ Radix Aconiti Coreani 黄马技花、百步草、白附子 为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Raipaics的块根。秋季采挖,除去细根,晒干;或制用。 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茎直立,单一,疏生反曲微柔毛。叶互生,掌状3,5全裂,最终裂片线形。总状花序顶生,密被反曲微柔毛;萼片5,淡黄色,外面密被微柔毛,上萼片盔状;花瓣2,距极短;雄蕊多数;雌蕊3,密被白色微柔毛。骨突果3,毛茸较小。花期8,9月,果期10月。

生于山坡灌丛或高山草丛中。主产辽宁、吉林。 母根长圆推形,长5,10cm,直径0.6,1.3cm,表面灰棕色,有纵皱纹、沟纹及横长突起的根痕,顶端有茎基。子根呈卵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 0.6,2cm,表面棕黄色,有细纵纹,顶端有芽痕。质坚硬,断面类白色,粉性,中柱部分导管呈星点状。气微,昧辛辣麻舌。 含下乌头碱、关附素A,H等。 辛、甘,温;有毒。 归肝、胃、肺经。 祛见,化痰,燥湿。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偏正头风,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外治疥癣风疮,阴下湿痒。 1.5,4.5g。一般炮制后用,多入丸散服;外用生品适量,研末涂 敷患处。 孕妇慎用。生品内用宜慎。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辞典》

白附子的用量白附子的用法与用量

白附子的用量白附子的用法与用量 白附子是人们比较常用的一种中药,有着不错的祛风痰,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所以白附子的日常用量是2到5g,先炮制,再水煎服,本文章就给大家带来白附子详细的用法与用量。 白附子的用法用量 日常用量:2~5g,先炮制,再水煎服;也可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1、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2、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白附子介绍 白附子 baifuzi 化痰、散风热、镇静、止痛 别名:独角莲、雷振子、野芋、疔毒豆 性味:味辛,性大温;有毒。 归经:归胃、肝经。

白附子主治 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嗬斜、头痛、癫痫、风湿痹痛、破伤风、疮疡疥癖、皮肤湿痒。 现代药理研究,有明显的镇静、镇痛、抗菌、抗炎、抗凝血及抗惊厥作用。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颈淋巴结结核等。 白附子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主含次乌头碱和化学结构尚未确定的关附甲素、关附乙素、关附丙素、关附丁素和关附戊素以及β-谷甾醇、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等。具有抗心律失常、抗炎镇痛等作用。 1、白附子有显著的祛痰作用。 2、白附子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3、白附子有抗炎作用。 4、白附子有抗破伤风作用。 5、白附子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6、白附子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白附子禁忌 阴虚或热盛者及孕妇忌服。儿童忌用。 生者内服宜慎,内服宜炮制后用。 有毒。 白附子药用部位 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白附子选购保存 以个大皮细、饱满充实、断面白色、粉性大者为佳;母根粉性小,质量次。

教你正确区别附子、白附子和白附片

教你正确区别附子、白附子和白附片 因药名相近,附子、白附子、白附片及其别名或习称常易混淆不清,从而导致某些药材供应商供货、药剂人员收货和临床医师用药张冠李戴,影响治疗效果。为此,我们有必要将这些药材和品名界定清楚,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 白附子天南星科独角莲的块茎,是法定的药名,习称禹白附。由于历代本草所用的白附子均为今之关白附,故有些地区习惯用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又称关白附,作为白附子用。两者都有毒性,但关白附的毒性很大,不应与禹白附混用。我国2000年版药典所收载的白附子是禹白附。两者都是块根,外观长短和直径虽有差别,但是不明显,两者都有根痕和芽痕,只是禹白附的表面有密生环纹,而关白附则有明显的纵皱纹或细纵皱纹。白附子的饮片是经过炮制的,如要用非炮制品则应注明生白附子。 附子(白附片)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又称泥附子,有毒,需加工后以供药用,按炮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和炮附片。经炮制的乌头母根,则称为川乌。乌头的子根是从母根生出的块根。李时珍曰:“天雄乃种附子而生出或变出,其形长而不生子,故曰天雄”。所以,用附子炮制的白附片又称天雄片,现在最常用的是白附片和黑顺片,统称为熟附片。虽其加工方法不同,名称有别,但效用无甚差异。 区别二者名称相近,常易混淆,但它们的功效迥异,前者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和解毒散结的作用,临床上用于风痰壅盛、口眠歪斜及瘰疬痰核;而后者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的功效,临床上用于亡阳证、阳虚证及痹痛。 白附子的炮制品饮片横截切片呈圆形或类圆形,纵切面则是椭圆形,颜色呈深棕色;附子的加工品均为纵切片,所以其形状都呈倒三角锥形,多数饮片的边缘可见一突起的支根痕,俗称“钉角”。 根据加工方法不同,白附片呈黄白色、无外皮、半透明、有角 质感;黑顺片外皮边缘呈黑褐色,片体暗黄且略带淡黑色,半

白附子的功效作用与药用配方

白附子的功效作用与药用配方 白附子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药物,治疗疾病用途广泛,其实就是是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可不要小看了这种药材,它的功效作用可多着呢。以下是店铺推荐白附子的功效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白附子的功效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实验表明:生禹白附或制禹白附给小鼠腹腔注射,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制禹白附较生禹白附作用较强。禹白附溶液给小鼠腹腔注射对硝酸士的宁和戊四氮唑引起的惊厥有对抗作用。亦有报告指出,禹白附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制白附子比生白附子的镇静作用强。但两者皆无抗惊厥作用。 抗炎作用 禹白附粉混悬液或煎剂给大鼠腹腔注射,结果显示其均能显著降低蛋清所致炎症的肿胀度;两种制剂给小鼠腹腔注射,亦能显著降低小鼠棉球肉芽肿的重量。禹白附粉混悬液给大鼠腹腔注射,尚能显著降低酵母性关节炎的肿胀度。 祛痰作用 小鼠酚红排泌实验表明:生禹白附或制禹白附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均有显著祛痰作用。 抗破伤风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禹白附蛋白预防和治疗用药,对小鼠肌肉注射破伤风毒素引起的破伤风均有对抗作用,能使动物存活率显著增加。小鼠静脉注射破伤风毒素后,再肌肉注射禹白附温浸剂、水提液、醇提液及腹腔注射水提液,结果显示其对破伤风均有效,效果与氯丙嗪相近。 消除黑色素 中药白附子具有消除面部黑色素作用。用白附子研末于睡前洗脸并以白蜜涂于纸上贴面上,则面部黑色素斑可渐消退,《本草经疏》载:白附子“性燥而升,风药中阳草也,……风性升腾,辛湿善散,故

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药势也。” 白附子的药用配方 1、治癫痫皂角60g,关白附15g,半夏、天南星、乌梢蛇、全蝎各90g,蜈蚣半条,僵蚕45g,姜汁糊丸绿豆大,每服3丸,米汤送下。 2、治中风半身不遂关白附、白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研末,每次3g,热酒调服。 3、治痰厥头痛关白附、半夏、天南星各等分,研末,生姜汁蒸,为丸绿豆大,每次15g,饭后生姜汁送下。 白附子和黑附子的区别 白附子 白附子是独角莲的块茎,功效主要以祛风为主,可散寒治疗头痛。而白附片主要是提升阳气,可治疗阳虚,这两种药材不可混用。 黑附子 黑附子是盐附子和甘草、黑豆一起炮制而成。在功效方面,和盐附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种炮制方法主要是为了降低生附子的毒性,和盐附子比较,黑附子加入了甘草和黑豆,可以减少对肝肾的损害。 白附子的美容功效 白附子白芷美白祛斑面膜 成分:白芷10克,白附子10克。 制作:将两味中药共研细末,加水和蜂蜜适量调和。 用法:将其敷面,20分钟后洗净。 功效:有祛斑、消斑、增白作用,适用于面部色素沉着或有黄褐斑的女性。

附子和白附子,傻傻分不清楚

附子和白附子,傻傻分不清楚 15经方派的中医师,附子是比较常用的药,就算不是火神派,对《伤寒论》研究透彻一点的,都会把附子作为常用药,本人也是常用的,但是开出去的方子反馈回来,有些就被药房自行换成了白附子,我要说白附子不是附子,白附片又是附子,是不是要被整蒙圈了? 所有《伤寒论》里面的方子没有用白附子的,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用白附子的方子就是牵正散(白附子、僵蚕、全蝎)。为什么白附子跟附子会被混为一谈,因为附子炮制的方法很多,经过炮制之后,附子有了一些不同的叫法,诸如白附片、黑顺片、淡附片、黄附子、黑附子之类的,有些不懂行的就把白附子也搞成附子了。 下面来讲一下附子和白附子的前世今生。 白附子本品系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因产于河南的禹州,故又称禹白附。其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内部类白色。【性味归经】辛、甘,温;有毒。归脾、胃经。【功能】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涡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症。外用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禹白附中药饮片: 附子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为毛茛科植物

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属温里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应用】用于亡阳证;阳虚证;痹痛。 要说白附子和附子会搞混,主要是因为白附子(禹白附)和生附子饮片、白附片(饮片)有些相像,都是白色,不容易区分。 生附子:鲜附子直接切片后干燥制成。以前是附子一摘下来就要用盐水浸泡或者泡胆巴,不然就容易腐烂,不易保存。现在因为是规模化的种植,有专门的药厂做这个,可以采摘之后马上真空干燥包装,不泡盐水、胆巴这些也可以保存。生附子因为毒性比较大,药店基本是没得卖的。 以下就是附子经过炮制后的一些品种(不是全部): 白附片: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的附子在蒸笼中九蒸九晒后去皮开片,出产的白附片晶莹剔透,用手掰断后,断面如玻璃断面一般。用口尝之,有淡淡麻味而绝无咸、苦、涩味。现代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在工业蒸箱中高温高压蒸制一次,去皮开片而成。 黑顺片(黑附片、黑片、黑附子):现在临床上常用,多数药店卖的也是这个品种。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

附子的炮制与分类

附子的炮制与分类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附子的炮制与分类 炮制方法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 取川乌一二三级侧根(即附子)收获后24小时内,放入胆巴水(制食盐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氯化镁)内浸渍,以防腐烂,并消除毒性(含乌头碱,有剧毒)。然后经浸泡、切片、煮蒸等加工过程,制成各种不同规格的供药用的附片。用泥附子做原料,一般可制成白附片、黑顺片、盐附子、熟片、黄片、卦片、刨片等产品。现将产地加工方法、产品质量及贮藏方法介绍如下: 1. 白附片:又称白片或天雄片,系用较大或中等大的泥附子作原料。加工过程如下: (1)洗泥:每制100千克白附片,约需泥附子370千克。将泥附子上的泥土洗净,并去掉须根。 (2)泡胆:每100千克白附子,用胆巴45千克,加清水(河水、井水等淡水)25千克,盛入缸内(称为花水)。然后将洗好的泥附子放入,浸泡5日以上,在浸泡过程中每天要将附子上下翻动一次。附子浸泡是否合格的标准是:看附子外皮色黄亮,体呈松软状即可;若浸泡时间稍长则附子皮硬;当出现附子露出水面时,必须增加老水(即泡过附子的胆水),无老水可增加胆水。泡后的附子称胆附子。

(3)煮附子:先将"老水"在锅内煮沸,再将胆附子倒入锅内,以"老水"淹过胆附子为度,中途上下翻动一次。有鼓风机设备的地方,约煮10~15分钟;无此设备的则煮15~20分钟;,以煮到胆附子过心为止。然后捞起倒入缸内,缸内有清水和"老水"各半,再浸泡1天,叫做冰附子。冰过附子的水可再与清水混合,又可冰下次的附子。 (4)剥皮:将漂过水的附子从缸内捞起,剥去外层黑褐色的表皮,用清水和白水(即已漂过附片的水)各一半的混合水,浸泡一夜,中途应搅动一次。 (5)切片:将浸泡后的附子捞起,纵切成2~3毫米的薄片,再倒入清水缸内浸泡48小时,换水一次再浸泡12小时,以除去片内所含的胆水,即可蒸片,若天气不好,就不换水,可延长时间。 (6)蒸片:将浸泡好的附片捞出,放入大蒸笼内(篾制或木制蒸笼均可)看蒸气上升至蒸笼顶端后,再蒸1小时为合适。(7)晒片熏硫:将已蒸好的附片倒在晒席上(用竹篾编制的大席),利用日光曝晒,晒时要注意片张均匀,不能有重叠。待晒至附片表面水分消失、片张卷角时,即可收起密闭用"硫黄"熏,至附片发白为宜。然后再倒在晒席上晒干,即成色泽白亮的成品白附片。 (8) 炮附片取砂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加入净附片,拌炒至鼓起并微变色,取出,筛去砂,放凉。

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 1.燥湿化痰: ①用于顽痰湿痰所致的咳嗽、胸膈胀满、头晕目眩等证,可与半夏、茯苓、枳实、橘红、甘草、生姜同用。 ②用于肺热咳嗽、痰多色黄质黏稠者,可与半夏、黄芩同用。 ③用于寒痰咳嗽、痰多清稀,可与半夏、肉桂为丸,生姜汁冲服。 2.祛风解痉: ①用于中风痰涎壅盛、手足顽麻、半身不遂、口眼斜,可与黄芪、苍术、茯苓、半夏、白附子等同用,或与半夏、白附子、川乌同用,如青州白丸子。 ②用于风寒痹痛,可与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地龙同用。 ③用于破伤风之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可与白附子、羌活、防风、白芷、天麻同用。 3.消肿散结: ①用于疮疖痈肿、瘰疬结核,用生南星以醋制浓汁,涂患处。

②用于蛇咬伤,以鲜南星捣烂敷患处,或用南星与雄黄为末,白酒调敷。 天南星的食用方法 天南星丸 组成:天南星、白矾、寒水石、半夏白附子、干姜各60克(生用)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60丸,食后用生姜汤下。 主治:痰实搏结,咽嗌不利,咳嗽痰多,久久不愈者。 来源:《御药院方》卷五。 天南星丸 组成:天南星500克(每个重30克上下,用温汤浸洗,刮去里外浮皮并虚软处令净,酒浸一宿,用桑柴火蒸,不住添热汤,令釜满甑内气猛,更不住洒酒,常令药润,七伏时满取出,用铜刀切开1个大者,嚼少许不麻舌为热,未熟即再炊,候熟用铜刀切细焙干)、辰砂(研飞)75克(为衣)、丁香、麝香(研)各30克、龙脑(研)7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并酒搜和为丸,每两作50丸,以朱砂末为衣。每服1丸,烂嚼,浓煎生姜汤下,不计时候。酒后含化,除烦渴,止呕逆。 主治:痰逆恶心,中酒呕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