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一枝花的林下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七叶一枝花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要点

七叶一枝花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要点

七叶一枝花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要点七叶一枝花为百合科植物华重楼的根茎。

它对环境条件要求极为严格,人工繁育、种植难度较大。

所以我们有必要为大家讲讲七叶一枝花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要点,以帮助朋友们种好它。

一、选择适宜种植环境一般在产地选择日照较短的背阴坡,要求土壤富含有机质,且肥沃、疏松、透气、保水性强,有机质含量偏低的土壤,种植前要施腐熟农家肥或搬运森林腐殖土对其进行改良。

地块选定后,先将土壤翻挖,晾晒1个月以上,然后清理石块、杂草、树根,按1.2~1.3米宽开沟起厢,厢面土壤要尽量整碎,同时将土壤与肥料混合均匀。

厢沟宽、深各30厘米左右,四周起好围沟,确保沟沟相通,地不渍水。

地块周围最好扎上围栏或篱笆。

二、七叶一枝花的采种育苗须知目前人工驯化栽培七叶一枝花,主要采取两种繁育方式,一种是采集种子进行有性繁殖,另一种是切取根茎的顶芽进行无性繁殖。

前者繁殖倍数高,是扩大面积、实现规模繁殖的主要方式,但此繁殖方式苗前期生长缓慢,从播种到采挖需要6年左右;后者繁殖倍数低,但生长快,从播种到采挖只需要4年。

三、七叶一枝花的移栽与管理要点移栽时间在七叶一枝花秋季倒苗后至高山土壤封冻前(10~11月份),最好随挖随栽。

一般开5厘米左右的浅沟条栽,行距20厘米左右,株距10~15厘米,栽时注意顶芽向上,覆土将种苗盖严。

如果土壤墒情不足,栽后须浇水补墒,然后在厢面盖碎草和地膜保温保湿。

七叶一枝花出苗后,要及时将地膜揭起。

生长期间重点抓好中耕除草、保墒防渍、遮阳防晒。

追肥宜慎重,应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少量多次,施用均匀,谨防伤苗。

在肥料比例上要控施氮肥,增施钾、磷肥,促进根茎生长。

中后期可在叶面肥中加入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以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根茎产量。

另外,在人工驯化栽培过程中,如果发现植株地上或地下部分发生病害,可用多菌灵、敌磺钠等广谱性杀菌剂喷施或灌根予以防治。

四、七叶一支花如何收获与加工七叶一枝花开挖收获时间,一般在移栽后第三年较为适宜。

龙岩市七叶一枝花药用资源及林下仿野生的栽培技术

龙岩市七叶一枝花药用资源及林下仿野生的栽培技术

龙岩市七叶一枝花药用资源及林下仿野生的栽培技

福建省龙岩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平均降水量1031 毫米~1369 毫米,日照时数1804 小时~2060 小时,适宜亚热带作物和林木的生长,野生中草药资源丰富。

其中野生七叶一枝花在海拔500 米以上的山区分布广泛,但近几年七叶一枝花由于采挖泛滥面临枯绝,资源破坏严重等等,导致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今天小只就来说说龙岩市七叶一枝花林下仿野生的栽培技术。

一、选地
海拔500-1000 米的山区林下地带,排水良好、含腐殖质较多、疏
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壤土;在种植地周围10km 以内无污染,交通便利;土壤环境质量要达到土壤质量GB15618-1995 的二级标准,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均不超过国家中药材GAP 种植相关标准,大气环境要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指标GB3095-82 的二级指标;PH 值5 .8-6 .7 之间微酸性沙质壤土;选好地之后清除土壤中的石头和杂草,平整后将土壤深翻20- 25cm,根据地块大小起垄作畦,畦宽不等,高20cm,沟宽30cm,开好排水沟即可。

二、种苗移栽
1、种子繁殖
选择本地饱满成熟的新鲜野生种子,最好是现采现播,按10×10cm 的株行距播于做好的苗床上,播种后覆盖厚1cm 的腐殖土,之后再在
畦面上盖草,浇透水,保持湿润。

2、块茎繁殖
将地下根茎按垂直于根茎主轴方向,按根茎的芽残茎、芽痕特征用。

七叶一枝花种植技术

七叶一枝花种植技术

七叶一枝花种植技术七叶一枝花,又名重楼、蚤休、蚩休等,为百合科重楼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等功效,种植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

那么,七叶一枝花该怎么种植?现将七叶一枝花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地整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林下空地或坡地、旱地,土质为富含腐殖质的腐殖土或酸性红壤土,作为七叶一枝花种植基地。

七叶一枝花为多年生浅根作物,生长缓慢,根系少但较长,一般移栽第一年要将地深翻,有利于根系生长。

在冬季选择晴天,田块较干时翻耕,翻耕25厘米左右,翻耕时将土块打碎并捡去石块、杂草。

翻晒一两天后每公顷施入30~35吨腐熟的农家肥作积肥,平整作畦。

畦面宽12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25厘米,沟泥待下种后打碎铺在畦面上,沟要畅通,利于排水。

二、繁殖1.种子繁殖:(1)种子苗床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为富含有机质、蔽荫较好(透光率20%)的林下空地或坡地,旱地则要搭3~4层遮荫网。

选择晴天,田块较干时翻耕,翻耕15厘米左右,翻耕时将土块碾碎,并捡去石块和杂草,平整作畦。

畦面宽12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25厘米,沟要畅通,利于排水;(2)选饱满,成熟,无病害、霉变和损伤的千粒重为40~70克的七叶一枝花种子,将其与干净的细砂以2∶1混合,搓擦除去外种皮,洗净,并用500倍的多菌灵浸种1小时,埋入湿砂中,20℃处理4个月后,等七叶一枝花种子生根后播种,在此期间要注意保湿;(3)处理过的种子可进行点播和条播,也可进行散播。

播入腐殖土和细砂(2∶1)中,种子上要覆盖1.5~2厘米薄土层,再盖一层细碎草以保水分,这样既利于小苗出土,又利于子叶脱壳保证出苗率。

在此期间要保持苗床湿润、荫蔽的环境;避免土壤的板结、干燥和过度日照。

一般3~4个月出苗。

2.切割繁殖:在冬季,将无病害、形态正常的七叶一枝花地下茎按两个节(约2厘米)切割,不能过短否则出苗过细或不出苗,伤口用草木灰处理。

带顶芽的切块可直接到大田栽种。

一种七叶一枝花林下仿野生的种植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七叶一枝花林下仿野生的种植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七叶一枝花林下仿野生的种植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曾军,郭达伟,黄萍萍,林金虎,蒋春艳,张丽丽,陈红玉,徐敬彬
申请号:CN201711368619.8
申请日:20171218
公开号:CN107926518A
公开日:
20180420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七叶一枝花林下仿野生的种植方法,该技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地;步骤二、种苗移栽;步骤三、田间管理;步骤四、采收及初加工;所述步骤二中的种苗移栽可以采取种子繁殖和块茎繁殖;所述步骤三中的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施肥、摘蕾、倒苗、病虫害防治。

本方法能够实现七叶一枝花仿野生的生态种植,而且生长周期缩短、产量可提高30%‑50%以上;同时由于全部采用有机肥和天然肥料,并减少或不使用农药,入药根茎品质符合要求,且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均低于标准,药材质量得到保障;成本得以降低。

并因其在种植过程中全部采用有机肥和天然肥料,使土壤得到很好的改良,在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申请人: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地址: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小洋宝竹南路6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黄耀钧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七叶一枝花的林下栽培技术

七叶一枝花的林下栽培技术

七叶一枝花的林下栽培技术七叶一枝花,属于百合科重楼属植物。

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在一圈轮生的叶子中开出一朵花,花的苞片类似叶片,看起来像两层叶片,所以又名“重楼”。

该植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在湖南地区常见于林下及灌丛、背阳向荫处,在湘西地区的低海拔地区(海拔300米左右)也有生长。

依据《中国药典(2020版)》介绍:七叶一枝花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作用,现阶段主要用在云南白药、蛇药片等中成药之中。

七叶一枝花的种植年限通常需要3~5年,野生资源受生态保护和市场价格影响,货源已经出现短缺。

七叶一枝花在2019年的中药材市场价格为220元/公斤(鲜货)。

种植七叶一枝花需要掌握几点关键技术。

种植环境选择。

湖南地区多山地丘陵,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达到59.9%,自然环境良好,结合七叶一枝花的生长环境对光照、土壤、水和温度的特殊要求,林下种植七叶一枝花是非常好的选择。

在实际林地中,通常选择郁闭度为0.3~0.7的林地,一般不选择紫色砂岩或高岭土,种植区域需要保证常年有水可以灌溉,不建议选用山坳及山洪发生区域。

土壤消毒。

林地微生物和病菌种类繁多,在林下种植前需要对种植地块进行消杀处理,通常对种植地块翻耕后喷波尔多液(1:3)200~240倍液。

整地施肥。

对郁闭度较高的林地先进行修枝或者卫生伐,选择腐质较厚的林地,在坡度不高于20度的山上按照山体走势,顺着山势和林木种植间隙准备种植地块,该地块通常要求宽2米,长度因地制宜;两个地块之间间隔0.5米,地块起垄高于地面0.2米以上,每公顷可施腐熟有机肥15吨,拌土均匀撒施,整平,地块上覆盖地膜或者凋落物。

种苗准备。

目前七叶一枝花有种子繁殖和分糵繁殖两种方式。

实际种植中,由于种子收集难度大,出苗率较低,建议采用分蘖繁殖的方式。

選取带根系丰富的肥壮根状茎段,将茎段集中平铺在室外排水较好的地块上,用遮荫网覆盖表面,洒水保持湿润,等待出芽整齐后可准备移栽。

种苗移栽。

开展七叶一枝花仿野生林下生态栽培技术研究之思考

开展七叶一枝花仿野生林下生态栽培技术研究之思考
七叶一枝花是一种重要的稀缺中药材,以根茎入药,性味苦 微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疼,息风定惊,平喘止咳等作用,特 别是治疗毒蛇咬伤,疮疡肿毒疗效显著。现代医学研究还有抗癌 作用。是云南白药、季德胜蛇药片、宫血宁等多种中成药的主要 成分。
然而,近年来掠夺式的采挖及其生长环境的人为干扰,导 致浙江七叶一枝花资源濒临枯竭,野外难以寻觅,濒于灭绝的境 地。因此,开展林下栽培的研究,可解决市场货源紧缺,缓解供 需矛盾,保护野生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开展林下规模化 栽培,可充分利用现有林地,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利用林下阴凉 环境和丰富的落叶腐殖层,不仅节约人工遮阴、肥料等成本,还 能提高林地的效益,增加林农收入,保护生态环境。
项目的实施不仅缓解和保护遂昌县七叶一枝花野生资源的濒 危境地,同时为该物种的合理开发利用,尽早为人类利用提供资 源保障,发挥遂昌县宜林山地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 益。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药用植物资源是中药产业得以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随 着人类“回归自然”呼声日益高涨,社会对植物药的需求与日俱 增,药用植物资源面临巨大压力。目前我国仍有80%左右的中药 材品种来自于野生,一些中药材如甘草、麻黄、银柴胡、肉苁 蓉、雪莲、红景天、冬虫夏草、川贝母等由于过度采挖或掠夺式 开发,资源量逐年萎缩,已开始影响到中医临床用药及制药企业 的生产。《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收载药用植 物168种,其中稀有种38种,渐危种84种、濒危种46种,含常用中 药46种,大宗药材17种。
七叶一枝花以根茎入药,是云南白药、季德胜蛇药片、宫血 宁等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关于七叶一枝花资源分布和生物学 特性的研究,已有湖南师范大学胡光万、吉首大学蒋拥东和江西 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王英等的研究报道:七叶一枝花全世界有24 种,中国19种18变种,国内分布于湖南、云南、四川、贵州等省

深山奇药七叶一枝花“野转家”栽培技术要点

深山奇药七叶一枝花“野转家”栽培技术要点
氮肥和 有机肥 。
②施肥数量与方法 。 a . 施肥量 : 磷
肥每 亩 4 0 ~ 6 0 千克 , 钾 肥每 亩 1 O ~ 2 0 千克 , 氮肥 每亩 3 0 ~ 4 0 千克, 有机 肥 每亩 6 0 0 千克 以上 。 b 施 肥方法 : 施
山脚处各留 3 ~ 4米宽带不垦 ,待下
茎。 挖 出 的根 茎 , 原地 摊 晾一段 时 间后 , 再 去掉 茎 叶 , 抖净
泥土 ,把带顶芽部分切下留作种用 ,其余部分鲜销或晒
干、 烘 干后 出售 。干燥 的七 叶一枝 花 根 茎 , 以粗 壮 、 坚实 、
断面 白、 粉性足者为优。由于高山雨水多、 空气湿度大 , 需
要长期储藏 的七叶一枝花 , 须确保晒干 , 包装严实 , 然后
间重点抓好 中耕除草 、 保墒防渍 、 遮 阳防晒。 追肥宜慎重 , 应 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 、 化肥为辅 , 少量多次 , 施用均匀 , 谨 防伤苗。在肥料比例上要控施氮肥, 增施钾 、 磷肥, 促进 根茎生长。中后期 可在叶面肥 中加入磷酸二氢钾混合喷
句) , 选择晴天采挖 。挖时要注意尽量避免损伤到地下根
①施肥原则。大年以施磷 、 钾肥
为主, 小年 以施 氮肥 为 主 ; 秋、 冬施 有 机肥 , 春、 夏季 施 速效 J E( 化肥) ; 大 树 多施 , 小树少 施 ; 丰年树 多施 , 不结 果
2 . 修剪。科学进行低产油茶树
修剪 , 是 促进低 产 油茶 树改 造 的一项
可以有效地改善林地质量 , 对林木生
在表土面 ,也不能把肥施成一堆 , 这 样都不利于茶树根 的吸收。
二、 合理 疏伐 、 修 剪低 产树
茶品种低劣 , 因而造成大面积油茶林

融安县七叶一枝花林下栽培技术探析

融安县七叶一枝花林下栽培技术探析

2023年1月第14卷第2期融安县七叶一枝花林下栽培技术探析韦道敏永福县苏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广西桂林541805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具有适宜七叶一枝花生长的环境条件和林分资源,但林下套种七叶一枝花技术尚未形成体系。

因此,根据七叶一枝花的生态习性和融安县的自然条件,分析了融安县发展七叶一枝花林下栽培的有利条件,探讨了七叶一枝花林下栽培技术,以期推动当地七叶一枝花林下栽培产业发展。

关键词:七叶一枝花;育苗;林下栽培;融安县中图分类号:S567.2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23)02-89-30引言七叶一枝花为百合科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蚤休、重楼、土三七、重台根等。

其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镇痛等功效,是云南白药、抗病毒颗粒、蛇药片等中成药的重要原材料之一[1]。

近年来,七叶一枝花受大量采挖、生长环境改变等因素影响,野生资源数量急剧减少。

为解决市场供求矛盾,各适宜栽培区大力发展七叶一枝花林下栽培产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拥有七叶一枝花野生资源,其生态环境也适宜发展七叶一枝花林下栽培产业。

因此,笔者针对融安县七叶一枝花林下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促进当地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1七叶一枝花的生态习性七叶一枝花花期为4—7月,果期为8—11月;喜温暖湿润气候,耐荫蔽、耐旱、畏寒,惧怕霜冻和阳光直射,需要微弱的散射光和斜射光[2]。

七叶一枝花适宜生长区域气温在10~20℃,降水量在850~1200mm,降雨集中在6—9月,无霜期在240d以上[3]。

七叶一枝花在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pH值为5~7的中性至偏酸性砂壤土、红壤或黄壤土林分生长良好,要求林下湿度在60%以上,但林地积水易导致其根茎腐烂。

七叶一枝花可耐5℃低温,可短期耐1℃极端低温。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七叶一枝花主要分布于桂西和桂北地区,野生资源多生长在海拔700~1300m山区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下、湿地、溪边等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叶一枝花的林下栽培技术
胥雯
七叶一枝花,属于百合科重楼属植物。

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在一圈轮生
的叶子中开出一朵花,花的苞片类似叶片,看起来像两层叶片,所以又名“重楼”。

该植物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在湖南地区常见于林下及灌丛、背阳向荫处,在湘西地区的低海拔地区(海拔300米左右)也有生长。

依据《中国药典(2022版)》介绍:七叶一枝花有清热解毒,消肿
止痛,凉肝定惊的作用,现阶段主要用在云南白药、蛇药片等中成药之中。

七叶一枝花的种植年限通常需要3~5年,野生资源受生态保护和市场价
格影响,货源已经出现短缺。

七叶一枝花在2022年的中药材市场价格为220元/公斤(鲜货)。

种植七叶一枝花需要掌握几点关键技术。

种植环境选择。

湖南地区多山地丘陵,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达到59.9%,自然环境良好,结合七叶一枝花的生长环境对光照、土壤、水和
温度的特殊要求,林下种植七叶一枝花是非常好的选择。

在实际林地中,
通常选择郁闭度为0.3~0.7的林地,一般不选择紫色砂岩或高岭土,种
植区域需要保证常年有水可以灌溉,不建议选用山坳及山洪发生区域。

土壤消毒。

林地微生物和病菌种类繁多,在林下种植前需要对种植地
块进行消杀处理,通常对种植地块翻耕后喷波尔多液(1:3)200~240
倍液。

整地施肥。

对郁闭度较高的林地先进行修枝或者卫生伐,选择腐质较
厚的林地,在坡度不高于20度的山上按照山体走势,顺着山势和林木种
植间隙准备种植地块,该地块通常要求宽2米,长度因地制宜;两个地块
之间间隔0.5米,地块起垄高于地面0.2米以上,每公顷可施腐熟有机肥15吨,拌土均匀撒施,整平,地块上覆盖地膜或者凋落物。

种苗准备。

目前七叶一枝花有种子繁殖和分糵繁殖两种方式。

实际种
植中,由于种子收集难度大,出苗率较低,建议采用分蘖繁殖的方式。


取带根系丰富的肥壮根状茎段,将茎段集中平铺在室外排水较好的地块上,用遮荫网覆盖表面,洒水保持湿润,等待出芽整齐后可准备移栽。

种苗移栽。

湖南地区林下种植七叶一枝花全年均可移栽。

为保证成活
率和产量,建议在3~4月份移栽带芽根状茎段,无芽的根状茎段建议在
11月~次年1月间移栽。

移栽时要在将带芽根状茎段埋入准备好的林下
地块中,间距为30×30厘米,埋入深度为距地表10厘米,距地块表层
10厘米,芽头向上,根系尽量舒展,在地块表面覆盖一层凋落物,以稍
可见土壤为宜。

日常管理。

在萌发前期3~4月,地块保持相对湿润,不能积水。

5
月份之后,进入萌芽出土期,需要加强光照,对林木进行修枝处理,增强
林间散射光照,促进萌芽。

从5月中下旬开始进入生长旺盛期,可以使用15~45公斤/公顷的微量元素肥料溶水喷洒,间隔1个月喷洒1次,总共
喷洒5次。

5月份开始,湖南进入暴雨季节,在此之前,一定要对种植地
块进行排水处理,开好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