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干藏ppt课件

合集下载

《食品干藏》课件

《食品干藏》课件
3 食品干藏前要将食品处理干净
食品在干藏前应该先清洗干净,去除污渍和杂质,以免影响食物的质量。
食品干藏的应用
1 家庭食品干藏
在家中,我们可以使用各 种干藏方法,将剩余的食 物保存下来,以便日后食 用。
2 食品加工中的干藏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采用 干藏方法可以延长食品的 保质期,保持其质量和口 感。
3 商业食品干藏
许多商业食品都会使用干 藏技术来延长其保质期, 确保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 程中的优良品质。
结语
食品干藏是一个简便而实用的食品保鲜方法,但是要根据不同的食品种类和 干藏方式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食物的质量和口感。
《食品干藏》PPT课件
欢迎来到《食品干藏》的世界,探索食物保鲜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延长食 物的保鲜期,并保持其口感和营养。

什么是食品干藏
食品干藏是一种将食物暴露在干燥环境中以延长其保鲜期的方法。掌握食品 干藏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存食物。
食品干藏的分类
按照干藏方式分
将食物根据干藏方式分为不同类型,如晒干、冷冻、真空封装等。
3 减少食品浪费
通过正确的干藏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保存食物,减少浪费,为环境和资源节约做出贡 献。
食品干藏的误区
1 干藏不能保持所有食物的新鲜度
有些食物在干藏后可能会失去新鲜度,对于这些食物,我们需要采取其他的保存方法。
2 干藏不是万能的
尽管食品干藏是一种有效的食物保鲜方法,但并不适用于所有食物,我们需要根据不同 的食物进行选择。
3 错误的干藏方式会导致食品变质
如果使用错误的干藏方式或不合适的干藏环境,食物可能会发生变质,丧失食用价值。
食品干藏的注意事项
1 尽量使用专门的食品干藏器具

第5章食品干燥保藏PPT课件

第5章食品干燥保藏PPT课件
a .纤维性食物具有方向性,沿着纤维的方 向有助于提高干燥的速度。
b .脂肪对干燥速度的影响较大
c .乳状食品中物料的位置对干燥速度也有 影响,油包水型乳浊液的脱水速率低于水包油 型
(3)细胞结构 正常的细胞结构具有一定的膨胀压,当细
胞内营养物质受到侵蚀时,细胞膜对水分的可 透性加强。
(4)溶质的类型和浓度 溶质黏度越大,浓度越小,干燥速度越低。
(4)大气压力和真空度 干燥温度不变时,气压越低,干燥速度越
快。
对于热敏性食品物料的脱水干燥,低温加 热与缩短干燥时间对制品的品质极为重要。
2、食品性质的影响 (1)物料的表面积 食品表面积越大,物料层度越薄,干燥效
率越高。
水分子由内部向外逸散的距离决定了食品 干燥的速度。
(2)食品营养组分的位置及微结构
干制品品质最好
选择合理工艺的原则:
1、尽可能使干燥速率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使食 品表面水分蒸发速率尽可能等于食品内部水分扩散速率, 同时避免干燥速率过大,引起表面硬化。
2、在恒速干燥阶段,在保证食品表面的蒸发速率不 超过食品内部的水分扩散速率的原则下,允许尽可能提 高空气温度。
3、在降速干燥阶段,设法降低表面蒸发速率,使它 能和逐步降低的内部水分扩散率一致,以免食品表面过 度受热,导致食品品质变化。
第二节 食品干制的原理
一、干制过程中的湿热转移 食品的干制过程
将能量传递给食品(传热过程) 促使食品物料中水分向表面转移并排放到物料周围的外部
环境中,完成脱水干制的基本过程(传湿过程) 湿热的转移是食品干制的核心问题
影响湿热转移的因素:干制条件和待干制的食品的性 质
1、干制条件的影响 (1)干燥介质的温度 温度越高,干燥速度越快。 以空气为介质时,温度的影响较小。

第五章 食品的干制贮藏保鲜技术PPT课件

第五章 食品的干制贮藏保鲜技术PPT课件

③ 减速干燥阶段:
当物料干燥到一定程度后,干燥速率逐渐减少,物料温 度上升,直至达到平衡水分,干燥速度为零,物料温度则上 升到与热空气干球温度相等。
编辑版pppt
10
五、果蔬干燥机理 物料在干燥过程中,水分从新鲜原料表面蒸发,
果蔬内部水分向表面移动,干燥介质-空气与果 蔬之间发生热能互换。干燥时果蔬水分的蒸发依 靠水分外扩散作用与水分内扩散作用。
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干制品的储藏期, 必须将AW降到0.70以下。
编辑版pppt
5
(二)干制对酶活性的影响 干制时,食品中的水分减少,酶的活性也下降。
只有干制品的水分降低到1%以下时,酶的活性才 会完全消失。但当干制品吸湿后,酶仍然会缓慢 地活动,从而使干制品品质变劣。为了控制干制 品中酶的活性,可将原料在干制前进行湿热或化 学钝化处理。
编辑版pppt
26
三、干制品的储藏
干制品在贮藏期的变化 水分含量高的干制品在贮藏中有变色、氧化、蛋白 变性、香味丧失的可能。 干制品的水分含量和贮藏条件 良好的贮藏环境是保证干制品耐藏性的重要因素。 环境相对湿度是水分的主要决定因素。 ①避光;②干燥地方③低温
编辑版pppt
27
四、干制品的复水性和复原性
编辑版pppt
6
三、食品中水分存在的形式
1、自由水或游离水 是指食品或原料组织细胞中易流动的、容
易结冰也能溶解溶质的这部分水。在干燥的 过程中,既能以液体形式又能以蒸汽形式移 动。
编辑版pppt
7
2、结合水 指不易流动,不易结冰,不能作为外加溶
质的溶剂。它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几乎不能 被微生物利用,这部分水被化学或物理的结 合力所固定。
人工干燥是人为控制干燥环境和干燥过程而 进行干燥的方法。和自然干制相比,人工干制可 大大缩短干燥时间,并获得高质量的干制产品。 但人工干制设备费用高,操作技术比较复杂,成 本较高。

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干藏课件

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干藏课件

n 吸附结合水具有不同的吸附力,在干燥过程 中除去这部分水分时,除应提供水分汽化所 需要的汽化潜热外,还要提供脱吸所需要的 吸附热。
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干藏
14
n 结构结合水是指当胶体溶液凝固成凝 胶时,保持在凝胶体内部的一种水分, 它受到结构的束缚,表现出来的蒸汽 压很低。
n 果冻、肉冻凝胶体即属此例。
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干藏
3
干燥就是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 下促使食品中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drying)
一般来说,干燥包括自然干燥和人工 干燥。自然干燥如晒干,风干等,人工干 燥如烘房烘干,热空气干燥,真空干燥等。
脱水(dehydration)就是为保证食
品品质变化最小,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
食品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因此,脱水就
n 但仅仅知道食品中的水分含量还不能足以预言食 品的稳定性。有一些食品具有相同水分含量,但
腐败变质的情况是明显不同的,如鲜肉与咸肉,
水分含量相差不多,但保藏却不同,这就存在一
个水能否被微生物酶或化学反应所利用的问题;
这与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有关。
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干藏
9
一、食品中水分存在的形式
n 通常只是简单地将食品物料中的水分分为 结合水和非结合水。
n 按水分和物料间架的结合形式可将物料中 的水分分为:
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干藏
10
(1)化学结合水
n 是经过化学反应后,按严格的数量比例,牢固地 同固体间架结合的水分.
n 只有在化学作用或特别强烈的热处理下(如煅烧) 才能除去,除去它的同时会造成物料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的变化,即品质的改变。
n 化学结合水在物料中的含量很少,为5%一10 %.如葡萄糖、柠檬酸晶体中的结合水。

《食品的干制保藏》课件

《食品的干制保藏》课件

干制食品的保藏方法
1
包装密封
将干制食品存放在密封容器中,防止潮气和细菌侵入。
2
远离阳光
将干制食品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3
避免受潮
干制食品容易吸湿,应避免接触水分。
干制食品的注意事项温度
干制前应选择新鲜的食材, 确保食品品质。
制作干制食品时,保持清 洁和卫生,避免细菌滋生。
常见的食品干制方法
太阳晒干
将食品晒在阳光下,利用太阳 能将水分蒸发。
风干
利用空气流通将食品中的水分 带走。
烘干
利用热风或烤箱的热量将食品 中的水分蒸发。
食品干制的优势和限制
优势 延长保质期 保留食品的营养 节约存储空间
限制 不适用于某些食品(如含有脂肪的食品) 可能影响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干制时间较长
3 食品干制的目的
食品干制旨在延长食品的 保质期,保持其营养价值 和口感。
食品干制的重要性
延长保质期
干制食品可以延长保质期,使其更长时间内可 食用。
方便携带
干制食品较轻便,易于携带,适合户外活动和 旅行。
节约空间
去除食品中的水分后,食品体积减小,节约存 储空间。
保留营养
干制过程中,食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很大程度 上得以保留。
《食品的干制保藏》
本课程将介绍食品的干制保藏方法和优势,以及常见的干制食品的保藏注意 事项。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掌握食品干制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食品的干制保藏概述
1 什么是食品的干制保
藏?
干制保藏是一种去除食品 水分的方法,以延长其保 藏时间。
2 干制保藏的原理
通过去除食品中的水分, 降低细菌和微生物的生长 速度,延缓食品的腐败过 程。

第一章食品的干制保藏-PPT精品

第一章食品的干制保藏-PPT精品

---Mr.Yarlish
概述
干燥:是去湿操作的一种。指利用热量使湿物 料中水分等湿分被汽化除去,从而获得固体 产品的操作。 干燥保藏:指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 使食品中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 水平后并始终保持低水分进行长期贮藏的方 法。
典型的干制食品
面条
休闲食品
肉类 糕点
乳制品
速溶粉
2、温度
干球温度(θ):用普通温度计 测得的湿空气实际温度即为干球 温度。
湿球温度(θw):将湿球温度计 置于一定温度和湿度的湿空气流 中,达到平衡或稳定时的温度称 为该空气的湿球温度。
二、食品物料与干燥介质之间的平衡关 系
1、 物料的水分活度 (Aw = P/P0) 与空气相对湿度 之间的关系(φ= Pw/Ps)
为参考指标,控制酶钝化的程度 酶在湿热条件下易钝化。
水分活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0.2
0.4 Aw 0.6
0.8
呈倒S型,开始随水分活度增大上升迅速,到
0.3左右后变得比较平缓,当水分活度上升到0.6
以后,随水分活度的增大而迅速提高。
(二)水分活度与食品保藏
(3) 水分活度与其它变质因素的关系
水分活度与氧化作用的关系
导湿系数αmd反映食品中水分扩散的能
力,与温度和含水量有关。
导湿系数与物料水分的关系
ⅠⅡ

αm的变化比较复杂。当物料处
D
E
于恒率干燥阶段时,排除的水分
基本上为渗透水分,以液体状态
转移,导湿系数稳定不变(DE
A
段);再进一步排除毛细管水分
C
时,水分部分以蒸汽状态或部分
以液体状态转移,导湿系数下降

《食品干燥保藏》PPT课件

《食品干燥保藏》PPT课件

精品医学
27
干制水果原料
干物质含量高,纤维素含量 低,风味良好,核小皮薄, 成熟度在8.5~9.5成。
精品医学
28
动物性制品
屠宰或捕获后的新鲜状态
精品医学
29
预处理包括整理分级、洗涤、去皮、切分、护色等过程。
蔬菜和水果在脱水前要杀青——灭酶。 方法:将物料在95℃~100℃的热水中浸渍几分钟,或喷以饱和 水蒸气,加热完毕后,随即浸入5~10℃的冷水中迅速冷却。
思考题
常见食品的变质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 如何控制?
精品医学
1
人类摄取食物需要水分 人类保存食物必须去除水分 很多生活资料必须彻底去除水分
生存
---Mr.Yarlish
第一章 食品干燥保藏
精品医学
5
发展历史
食品的干制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食品加工 保藏方法。
古老的自然晒干、晾干。 现代的人工干制: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 冻干燥等。
注意:只有当水分含量小于1%(Aw<0.15) 时才能完全钝化酶
实际生产中一般是以耐热酶——过氧化物酶的残留 活性为参考指标,控制酶钝化的程度.
精品医学
22
水分活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0.2
0.4 Aw 0.6
0.8
四、水分活度对非酶褐变的影响
大部分脱水食品 几乎所有的中湿度食品
非酶褐变适宜的Aw范围与干制品的种类、温 度及Cu2+、Fe2+等因素有关,褐变的最大速度出 现在Aw在0.65~0.7之间。
五、水分活度对其他食品营养成分的影响
一、水分活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水分活度Aw可以影响微生物的芽孢发芽 时间(或滞后期)、生长速率、产毒素、细胞大 小及死亡率。

《食品干燥保藏》课件

《食品干燥保藏》课件

结论
1 广泛应用前景
干燥保藏技术在食品保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作用不可忽视。
2 需要进一步研究
虽然干燥保藏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但还需继续进行研究和发展,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 安全要求。
干燥保藏的优点
1
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
干燥过程中,虽然食品中的水分减少,
延长保质期
2
但是其它成分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营养成分可以得到保持。
通过降低食品水分含量,减少了食品腐
败的可能,因此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3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干燥后的食品不仅质量更佳,而且使用 更为方便。因此能够提高食品的附加值。
干燥保藏的应用实例
干燥技术介绍
干燥技术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保藏之中。有效地为保持食品的质量 和营养成分提供了可能。
干燥保藏的优点
干燥保藏技术能够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延长保质期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食品保藏问题
• 食品腐败问题一直是影响食品保质期的主要原因。 • 针对不同食品的保鲜方法也有所不同。 • 常用的保藏手段有冷冻、灭菌、真空、腌制等。
干燥技术介绍
干燥技术原理
通过去除食品中的水分来防止食品腐败。食品中的 水分低于一定的水分含量时,细菌和微生物就无法 生长。
干燥技术分类
可以分为气体干燥技术、液体干燥技术和固体干燥 技术。不同的干燥技术适用于不同的物质状态。
液体干燥技术
通过将溶液冷冻,然后在低压下蒸发水分的方法来
固体干燥技术
通过空气对物质进行加热和蒸发水分的方法来实现
《食品干燥保藏》PPT课 件
干燥保藏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加工技术。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会介绍 食品保藏的问题、干燥技术的介绍、优点和应用实例,以及干燥技术的发展 趋势。希望这个课件能够为您提供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一作用使溶液表面的蒸汽压降低。溶液 的浓度越高,溶质对水的束缚力越强,水 分的蒸汽压越低,水分越难以除去。
16
(3)机械结合水 是食品湿物料内的毛细管(或孔隙)中保留和
吸着的水分以及物料外表面附着的润湿水 分。 这些水分依靠表面附着力、毛细力和水分 粘着力而存在于湿物料中,这些水分上方 的饱和蒸汽压与纯水上方的饱和蒸汽压几 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在干燥过程中既能以 液体形式又能以蒸汽的形式移动。
我国北魏在齐民要术书中记载用阴干加工 肉脯;
在本草纲目中,晒干制桃干; 大批量生产的干制方法是在1875年,将片
状蔬菜堆放在室内,通入40度热空气进行 干燥,这就是早期的干燥保藏方法,差不 多与罐头食品生产技术同时出现。
6
六、食品干藏的特点
设备简单 生产费用低,因陋就简; 食品可增香、变脆; 食品的色泽、复水性有一定的差异。
17
食品湿物料在干燥中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机械 结合水和部分物理化学结合水。
在干燥过程中,首先除去的是结合力最弱的机 械结合水,然后是部分结合力较弱的物理化学 结合水,最后才是结合力较强的物理化学结合 水。在干制品中残存的是那些结合力很强,难 以用干燥方法除去的少量水分。
Eg. 方便面:多孔体、初表面结膜。内部水分 蒸发不出来,后突然冒出,控制它成多孔体。 而挂面:均匀收缩。
18
二、水分活度
游离水和结合水可用水分子的逃逸趋势 (逸度)来反映,我们把食品中水的逸度 与纯水的逸度之比称为水分活度(water activity) Aw。
f
—— 食品中水的逸度
Aw = ——
f0
—— 纯水的逸度
19
我们把食品中水的逸度和纯水的逸度之比 称为水分活度。
水分逃逸的趋势通常可以近似地用水的蒸 汽压来表示,在低压或室温时,f/f0 和 P/P0之差非常小(<1%),故用P/P0来定 义Aw是合理的。
脱水(dehydration)就是为保证食
品品质变化最小,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促使
食品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因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就
是指人工干燥。
4
四、食品干燥保藏
指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使食品 中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 后并始终保持低水分的保藏方法。
是一种最古老的食品保藏方法。
5
五、食品干藏的历史
2
三、食品脱水加工的方法
在常温下或真空下加热让水分蒸发,依据 食品组分的蒸汽压不同而分离;
依据分子大小不同,用膜来分离水分,如 渗透、反渗透、超滤;
本章中讨论的是通过热脱水的方法。
3
干燥就是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 下促使食品中水分蒸发的工艺过程。 (drying)
一般来说,干燥包括自然干燥和人工 干燥。自然干燥如晒干,风干等,人工干 燥如烘房烘干,热空气干燥,真空干燥等。
按水分和物料间架的结合形式可将物料中 的水分分为:
10
(1)化学结合水
是经过化学反应后,按严格的数量比例,牢固地 同固体间架结合的水分.
只有在化学作用或特别强烈的热处理下(如煅烧) 才能除去,除去它的同时会造成物料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的变化,即品质的改变。
化学结合水在物料中的含量很少,为5%一10 %.如葡萄糖、柠檬酸晶体中的结合水。
7
七、脱水加工技术的进展
除热空气干燥目前还在应用外,还发展了 红外线、微波及真空升华干燥、真空油炸 等新技术。
提高干燥速度; 提高干制品的质量; 发展成食品加工中的一种重要保藏方法。
8
第二节 食品干藏原理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知道食品的腐败变质与食品中 水分含量(W)具有一定的关系。(W表示以干基 计,也有用湿基计w,)
一般情况下食品物料干燥不能也不需要除去这部 分水分。化学结合水的含量通常是干制品含水量 的极限标准。
11
(2)物理化学结合水 这部分水分包括吸附结合水、结构结合水
及渗透压结合水. 吸附结合水与物料的结合力最强。
12
吸附结合水是指在物料胶体微粒内、外表 面上因分子吸引力而被吸着的水分。
胶体食品物料中的胶体颗粒与其他胶体相 比,具有同样的微粒分散度大的特点,使 胶体体系中产生巨大的内表面积,从而有 极大的表面自由能,靠这种表面自由能产 生了水分的吸附结合。
吸附结合水具有不同的吸附力,在干燥过程 中除去这部分水分时,除应提供水分汽化所 需要的汽化潜热外,还要提供脱吸所需要的 吸附热。
14
结构结合水是指当胶体溶液凝固成凝 胶时,保持在凝胶体内部的一种水分, 它受到结构的束缚,表现出来的蒸汽 压很低。
果冻、肉冻凝胶体即属此例。
15
渗透压结合水是指溶液和胶体溶液中,被 溶质所束缚的水分。
第二章 食品干藏
第一节 概述
一、干燥食品的范围 干燥制品包括蔬菜制品,果干
制品,干鱼贝类制品,干燥肉,干 野菜,谷类,蛋制品等。
1
二、食品脱水加工的特点
优点: (1)食品经脱水加工后,重量减轻、
体积缩小,可节省包装、储藏和运输费用; 带来了方便性; (2)干燥食品可延长保藏期; 缺点: 复水慢;质构不如新鲜态;脂肪含量高的 干制品易酸败,哈败(因为表面积增大, 多孔性)。
13
应该指出,处于物料内部的某些水分子受到 各个方向相同的引力,作用的结果是受力为 零;
而处在物料内胶体颗粒外表面上的水分子在 某种程度上受力不平衡,具有自由能;这种 自由能的作用又吸引了更外一层水分子,但 该层水分子的结合力比前一层要小。所以, 胶体颗粒表面第一单分子层的水分结合最牢 固,且处在较高的压力下(可产生系统压缩)。
但仅仅知道食品中的水分含量还不能足以预言食 品的稳定性。有一些食品具有相同水分含量,但 腐败变质的情况是明显不同的,如鲜肉与咸肉, 水分含量相差不多,但保藏却不同,这就存在一 个水能否被微生物酶或化学反应所利用的问题; 这与水在食品中的存在状态有关。
9
一、食品中水分存在的形式
通常只是简单地将食品物料中的水分分为 结合水和非结合水。
20
(1)定义 Aw = P/P0 其中 P:食品中水的蒸汽分压;
P0:纯水的蒸汽压(相同温度下纯水 的饱和蒸汽压)。
21
(2)水分活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取决于水存在的量; ②温度; ③水中溶质的浓度; ④食品成分; ⑤水与非水部分结合的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