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在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进展
儿童眼移植物抗宿主病诊治进展

第13卷 第2期2022年3月Vol. 13 No.2Mar. 2022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是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移植技术和药物的发展,国内外报道的HSCT 例数逐年上升。
1990年至2019年,·综述·儿童眼移植物抗宿主病诊治进展陈珏静 廖颖琳 梁凌毅【摘要】 眼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干眼,病情进展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眼表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
目前,国际上已有较多关于成人眼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及临床规范,但关于儿童眼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尚未受到足够关注,缺乏相关的基础数据和诊断标准。
儿童对眼部症状表述能力有限、临床检查欠合作,眼科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导致该病易被漏诊误诊。
因此,本文从发病机制、发生率、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对儿童眼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加强儿童此疾病的临床研究、拓展基础研究等提供思路。
【关键词】 眼移植物抗宿主病;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干眼;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环孢素;糖皮质激素【中图分类号】R617,R779.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445(2022)02-0015-05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2.02.0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207092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A1515012012);高水平医院建设人才引育项目(303020101)作者单位:510060 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作者简介:陈珏静,女,1993年生,硕士,研究方向为角膜与眼表疾病,Email :********************通信作者:梁凌毅,女,1973年生,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角膜与眼表疾病,Email :******************【Abstract 】 Ocular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i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afte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Dry eye i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Severe complications, such as corneal ulcer perforation and ocular surface failure may occur along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ocular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which affects the visual acu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At present, multiple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and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adult ocular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have been available. Nevertheless, pediatric ocular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has captivated insufficient attention, and relevant basic data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are still lacking. Children possess limited capability to express ocular symptoms, and lack of cooperation in clinical examination. In addition, ophthalmologists have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is disease, which collectively increase the risk of missing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In this articl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pathogenesis, incidence, risk factor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diatric ocular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was reviewed, aiming to provide ideas for strengthening clinical trials and expanding basic research of this disease in children.【Key words 】 Ocular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Chil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Dry eye; Immune response; Inflammation; Ciclosporine; Glucocorticoid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gress on pediatric ocular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Chen Juejing, Liao Yinglin, Liang Lingyi. Zhongshan Ophthalmic Center , Sun Yat-sen University,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phthalmology, 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Ophthalmology and Visual Science, Guangzhou 510060, 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LiangLingyi,Email:******************·254·第13卷器官移植欧洲报道的HSCT例数从4 234例增加到48 512例[1]。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摘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方法,在同胞全相合供者缺乏的背景下,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应用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通过不同的预处理方案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移植安全性,本文综述了预处理方案选择及并发症防治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引起的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尤其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病情凶险,多死于感染和出血,自然病程仅3-6个月,病死率高达50%以上[1],SAA诊断标准:骨髓细胞增生程度<正常的25%;血常规:需具备下列三项中的两项:ANC<0.5×109/L;网织红细胞绝对值<20×109/L;PLT<20×109/L;若ANC<0.2×109/L为极重型再障。
免疫抑制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目前治疗重型再障的主要方法,SAA的标准疗法是根据年龄而定,对于年龄>35岁或年龄<35岁但无HLA相合同胞供者首选ATG/ALG和环孢素A免疫治疗,对年龄<35岁有无HLA相合同胞供者首选HSCT。
HSTC为唯一能够治愈AA的方法,且以HLA配型完全相合的同胞间的移植排斥反映小,成功率高,长期生存率可68%-83%[2-4],由于现独生子女家庭较多,HLA配型相合同胞供者缺乏,因此非血缘供者或单倍体相合HSCT是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选择。
2、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1980-2000年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发展时期,但由于患者受到供着干细胞来源的限制,全相合供者资源缺乏,随着免疫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的飞速发展,近几年来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逐渐发展,亲缘单倍体相合供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一个重要来源[5]。
半相合移植总结

半相合外周血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
756例,中位随访1154d(335-3511d) 移植方案强调
所有供者接受G-CSF G-CSF primed BM and PBSC 强烈免疫抑制 应用ATG
——北京人民医院 Cancer. 2013 Mar 1;119(5):978-85.
半相合外周血联合骨髓干细胞移植
血在本方案中的地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201多为高危病例,复发仍为主要死亡原因。 ATG+第三方脐血输注预防半相合移植后GVHD,
效果确切,严重GVHD发生率在可控范围内。 脐血来源充分,价格适中 还需前瞻性对照试验进一步分析ATG、第三方脐
预处理方案
16例患者
VM26/ VP16 15mg/kg/d *2d
CTX
60mg/kg/d*2d
TBI
2Gy *5次
3例患者因曾经放疗过,改用BU/CY 方案, 并分别加用了IDA 60mg,VM26 20mg/kg和 Ara-c 4g
GVHD 预防方案
ATG 2.5mg/kg/d d-4~d-1
GVHD发生情况
急性GVHD 0-I 度 6例 II 度 2例 III度 1例 IV度 1例
没有患者因GVHD死亡,III度者+6月时继发 移植物衰竭伴复发趋势死亡;IV度者迁延 为慢性GVHD。
随访至 2014.8.15
存活者中位随访 11.5m(5-27m) 存活7例,5例为无白血病存活,1例复发趋势 存活时间分别为5m,7m,7.5m,11.5m ,12m,17m 和27m 死亡3例,均为复发死亡。
第三方脐带血
HLA 4/6 相合6例,5/6相合13例 10例血型相同,5例次要血型不同,3例主要
小鼠半相合移植物抗宿主病体内、外实验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还 能降低 G VHD 同种反 应 T细胞 的标 志 C D2 5和 CD6 9的表达 。建立稳定的 小鼠半相合 骨髓移植 GV HD模 型 , CS A和 De x a 均 能减轻 G VHD 的程度 , 延 长生存期 , 以 CS A为佳 。[ 结论】 形成体 外观察供 鼠 GV HD 同种反应 T细胞增殖 、 活化 的实验体 系, 建立稳定的 小鼠 GV HD模型 , 采用 cs A和 De x a验证 了其药物筛选的有效性。 关键词 : 移植物抗宿 主病 ; 骨髓移植 ; T细胞凋亡 ; T细胞周期 ; CD2 5 ; C D6 9 中图分类号: R 3 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_ 5 5 0 9 ( 2 0 1 3 ) 0 8 - 0 9 4 5 - 0 6
X i a o j i e , G a o R u i l a n , N i G u i b a o , e t a l He m a t o l o g y I n s t i t u t i o n , T h e F i r s t A il f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Z h e j i a n g C h i n e s e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Ha n g z h o u , P R .C h i n a ( 3 1 0 0 0 6 )
t h e s p l e e n o f d o n o r m i c e we r e p r e p a r e d b y r o u i t n e me ho t d . T h e p r o l i f e r a t i o n o f s p l e e n l y mp h o c y t e i n t h e o n e — wa V mi x e d l y mp h o c y t e r e a c t i o n ( ML R)
国际造血干细胞移植发展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 le nr l— S T 无 量 U r a d oo aoH C ) e t d l
疑将是今后临床造血细胞移植技术的必然趋势。 然而 , 比较 H A相合 亲缘供者移植 , 相 L 无关供 期 t O 者移植因供受者间的遗传背景差异导致移植物抗宿
象
是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
于晓红 : 高级实 验师。
收稿 日 : 0 1 1 — 7 期 2 1 — 1 1
勤
E- i:xa h u 5 1 3.01 mal io y 6 @ 6  ̄ 1 1
悠
9
术 前 沿
进行了深入研 究和探索 ,以期从整体上降低预处理 的毒性 , 从细胞水平控制 G H 从免疫调节方面缩 V D,
中 国是两 个造 血干 细胞移 植数 量增 长最 快 的 国家 之
目前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oH C ) a — ST U 治疗
中 H A相合 同胞供者移植疗效最佳 , L 但仅有 2% 5 3 %的患者能找到 H A相合 同胞供者 ,而随着近 0 L
2 余年中国“ 0 独生子女” 政策对家庭结构的变化 , 具 干细胞移植捐赠者资料库 (M P C D )入库资料 已逾 备 H A相合 同胞供者 的几率越来越小 , L 无关供者异
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 2 ~10 0 0 例的中心约 3 家 , 0 每 年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超过 10 0 例的中心仅 4家。
但 是 中国造 血 干 细胞 移 植 也 存 在 明 显 的 特 色 与优
势, 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新性建立的 H A半相合 L 移植治疗方案 , 移植疗效优于国外报道效果, 国际 在 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今后努力发 展 H A半相合移植 的循证和机制研究、 L 急慢性移植 物抗宿主病 的防治策略、减低剂量造血干细胞移植
学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体会

关于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学习的汇报尊敬的院领导及各位同事:本人非常荣幸在主任和院领导的支持和安排下,于今年2月底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临床进修学习,主要学习内容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
学习过程中,收获颇丰,在临床业务、治疗理念、科研合作和思维开拓方面有了一次极大的提升,所思所感向领导汇报如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包括实验室诊断中心及临床中心,其中临床中心共有13个病区,包括移植仓内病区4个,移植后病区5个,化疗病区4个,共有床位372张。
实验室诊断包括中心形态室、分子和生物学实验室、细胞遗传学实验室和移植免疫学实验室。
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每年移植病例接近900例,超过美国最大的癌症中心MD.Anderson(年均400例),骨髓移植诞生地美国Fred.Hutchison癌症中心(年均350例)等欧美著名骨髓移植中心。
一直以来造血干细胞移植都仅限于HLA基因相合的同胞(兄弟姐妹)之间进行,我国以“独生子女家庭”为社会主体的现状使同胞相合供者日渐匮乏;中华骨髓库等非血缘供者库捐献成功率仅11%。
因此,供者来源缺乏是HSCT领域长期未解决的重大难题。
而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提出的为解决供体缺乏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北京方案”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
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风险大,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1年内并发症多,在半年的学习和临床工作中,发现北大人民医院之所以能创新性提出“北京方案”,并保证高移植存活率,与其严谨的工作精神、完备的临床管理制度、科研思维的培养密不可分。
一、极其严谨的工匠精神“移植无小事”,这是常挂在北大人民医院血血研所的各位老师口中的一句话。
临床工作中,患者的每一项异常结果都会得到最及时的处理,每一个不适主诉都会得到极大的重视。
刚开始进修学习时,我还颇不以为然,觉得上级医生过于紧张,稍有病重患者就会“鸡飞狗跳”,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发现临床工作中细节的处理正是移植高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移植物抗宿主病概述

第18章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一个常见而又重要的并发症。
尽管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GVHD,甚至供体是HLA“完全”相合的同胞,GVHD仍可能发生。
GVHD是受体抗原递呈细胞(Ag-presenting cells, APC)和供体成熟T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
1955年,Barnes 和Loutit首先报道了发生在动物体内的GVHD,当时认为是一种移植继发性疾病或runt病。
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人们才认识到移植继发性疾病引起的皮肤异常、腹泻等症状是由于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进入无免疫活性的宿主体内所致,GVHD这一术语被用于描述这一免疫损伤的过程。
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的常见并发症,大部分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受者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GVHD,因而GVHD依然是目前困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主要障碍。
根据GVHD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急性GVHD (aGVHD)和慢性GVHD (cGVHD)。
一般100天以内发生的为aGVHD,100天以后发生的为cGVHD,但cGVHD也可在100天以内发生,随着减低剂量预处理和供体淋巴细胞输注的广泛开展,aGVHD也可迟至移植后4~6月发生。
aGVHD可直接演变为cGVHD,没有明确的间隔期,亦可在aGVHD完全缓解一段时间后出现cGVHD;没有aGVHD,也可单独出现cGVHD。
第一节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根据美国NIH的GVHD共识工作组意见,aGVHD分为移植后100天内发生的经典aGVHD和持续、复发及晚发性aGVHD(移植后100天以后)两种类型,兼有aGVHD和cGVHD临床表现者为“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
【发病机制】1966年Billingham将发生GVHD的条件定义为:①移植物中需含有免疫活性细胞成分;②宿主必须具备供者移植物不存在的异体移植抗原,这些异体移植抗原被移植物中的免疫活性细胞视为异体抗原而发生反应;③宿主必须对移植物缺乏有效的免疫反应能力,致使移植物有足够的时间组织其免疫反应,并放大、扩展此反应。
最新: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最新: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是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 )的成功使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数量快速增长口23]。
据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组报告,2019 年我国140家单位实施allo-HSCT近万例,其中haplo-HSCT占60%o 尽管allo-HSCT的疗效不断改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 )仍然是主要的合并症和死亡原因。
目前急性GVHD的国际指南中的证据多来自HLA 相合同胞供者(简称同胞相合)移植和非血缘供者移植,各种指南的推荐存在差异,推荐的疗效评判标准和严重程度分度标准也不尽相同[4,5]。
与国外alIo-HSCT以HLA相合移植和非血缘供者移植为主的模式明显不同,我国haplo-HSCT占第一位。
鉴于我国的移植现状,加之各移植单位规模差别较大,急性GVHD的处理经验难免存在差别,所以有必要制定中国的专家共识。
本共识在国际指南基础上纳入了中国医师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旨在形成适合中国情况的诊疗规范,为各移植单位提供指导性意见,并为移植中心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共识由22 位本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讨论制定。
一、急性GVHD的定义和发生率(一)急性GVHD的定义GVH D指由异基因供者细胞与受者组织发生反应导致的临床综合征。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的定义将急性GVHD分为经典急性GVHD和晚发急性GVHD :经典急性GVHD 一般指发生在移植后IOO d ( +100 d)以内,且主要表现为皮肤、胃肠道和肝脏三个器官的炎性反应;晚发急性GVHD指具备经典急性GVHD的临床表现、但发生于+100 d后的GVHD o晚发急性GVHD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0Od后新发生的急性GVH D s已获控制的经典急性GVH D在+10Od后再激活、经典急性GVH D 延续至+100 d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urol,2013,28(10):1342⁃1350.[27]WATANABE K.Neurophysiological aspects of neonatal seizures[J].Brain Dev,2014,36(5):363⁃371.[28]SHELLHAAS RA.Continuous long⁃term electroencephalography:the gold standard for neonatal seizure diagnosis[J].Seminars Fetal Neonatal Med,2015,20(3):149⁃153.[29]ABEND NS,TOPJIAN AA,WILLIAMS S.How much does it cost to identify a critically ill child experiencing electrographic seizures[J].J Clin Neurophysiol,2015,32(3):257⁃264.[30]BRUNS N,DRANSFELD F,HUNING B,et parison of two com⁃mon aEEG classifications for the prediction of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 in preterm infants[J].Eur J Pediatr,2017,176(2):163⁃171. [31]GRIESMAIER E,ENOT DP,BACHMANN M,et al.Systematic charac⁃terization of amplitude⁃integrated EEG signals for monitoring the pre⁃term brain[J].Pediatr Res,2013,73(2):226⁃235.[32]罗芳,林慧佳,王陈红,等.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神经系统高风险危重患儿的脑功能监测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8):614⁃620.[33]郭志梅,刘芳,周春风,等.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振幅整合脑电图特征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3,31(11):1019⁃1023.[34]陈敏霞,周伟,唐娟.不同病原所致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急性期脑功能评估[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12):915⁃918. [35]HORST HJ,OLFFEN M,REMMELTS HJ,et al.The prognostic value of amplitude integrated EEG in neonatal sepsis and/or meningitis[J].Acta Paediatr,2010,99(2):194⁃200.(收稿日期:2017⁃09⁃29修回日期:2017⁃12⁃27)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要求供者和受者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但仅有20%~30%的患者能找到全相合的亲缘供者,在无关人群中找到相合供者的概率为1/100000~1/50000,甚至更低。
而半相合HSCT、单倍体HSCT的发展扩大了移植的应用范围,使得患者在亲人之间即可找到合适的供者。
随着半相合HSCT蓬勃的发展,临床实践呈现出与全相合异基因HSCT类似的结果,且在预防半相合HSCT中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方面的发展也颇为迅速,出现了众多改良、全新的预防方案,其中值得注意的有移植后环磷酰胺(PTCy)方案、低剂量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的使用方案。
本研究就半相合HSCT中GVHD预防方案的发展与近况进行综述。
1国内常规GVHD预防陆道培[1]指出,HSCT中主要并发症仍是复发、GVHD与感染,尤以后两者最为突出。
因为感染常在GVHD和治疗GVHD所继发的免疫功能低下基础上发生,因此,GVHD实际上是HSCT最主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移植成败的关键。
关于GVHD的发生率,各报道差异极大(30%~70%)。
对于GVHD的预防,已由经典的甲氨蝶呤(MTX)方案、环孢素A(CsA)方案逐渐发展到联合用药,例如MTX、CsA、他克莫司(FK506)、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激素的联合使用方案[2]。
2012年HUANG[3]统计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异基因HSCT数据,其中半相合/单倍体HSCT的发展改善了复发率、GVHD 发生率等。
文中指出,ATG可作为单倍体移植中预防GVHD的步骤之一,并提及巴利昔单抗、异源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移植物T细胞去除(TCD)等在GVHD 预防方案中的应用。
有学者对22例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行单倍体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采用CsA+MTX+霉酚酸酯(MMF)+ATG预防GVHD,结果提示,所有患者获得造血重建,急性GVHD(aGVHD)10例,慢性GVHD(cGVHD)8例,因GVHD死亡3例,复发死亡3例,2年总生存率(OS)或无病生存率(DFS)为57%,提示单倍体HSCT是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4]。
随着半相合/单倍体移植的迅速发展,学者进行了一项对我国141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行异基因HSCT的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分析单倍体组、全相合组,其中预防GVHD方案均为CsA、MMF和短期MTX,两组在复发率、GVHD相关病死率方面无明显差异,指出对于没有全相合供者的患者,单倍体HSCT是可行的[5]。
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对于半相合/单倍体移植中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在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进展陈雪1综述,陈林2△审校(1.重庆医科大学,重庆400010;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重庆400010)【关键词】移植物抗宿主病;造血干细胞移植;预防方案;单倍体;综述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8.10.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19(2018)10⁃1512⁃04△通信作者,E⁃mail:chenlincqlf@防GVHD的预防方案较多,但主要为CsA、MTX、MMF、ATG、FK506或激素的部分联合使用。
2国外常规GVHD预防方案及PTCy方案的发展与近况PTCy模式是近年来国外新兴的一种价廉有效的方案,半相合/单倍体移植中移植后PTCy预防GVHD 的研究较多。
RASHIDI等[6]的一项回顾性分析中,83例AML的异基因造血细胞移植,以PTCy方案联合MMF、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作为GVHD的预防,对比接受全相合相关供者(MRD)、全相合无关供者(MUD)或单倍体移植的临床效果,数据显示,在观察期间各组OS、DFS、GVH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JAISWAL等[7]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中,对年龄为2~20岁的20例晚期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PTCy联合MMF、CsA预防GVHD的单倍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数据显示,aGVHD、cGVHD发生率分别为35%、5%,2年OS 为64%,展示了其在儿童应用中的可行性。
KLEIN等[8]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非清髓性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联合PTCy、MMF、FK506预防GVHD应用于高风险血液恶性肿瘤的儿童和年轻成人,Ⅱ~Ⅳ级和Ⅲ~Ⅳ级a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33%、5%,cGVHD的发生率为23%,表明其可作为高风险血液恶性肿瘤的患儿和年轻成人患者的可行选择。
然而,在JAISWAL等[9]的另一项研究中,25例恶性或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中位年龄12岁)接受PTCy方案联合CsA、MMF预防GVHD的单倍体相合外周HSCT,数据显示aGVHD、c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40.3%、16.7%。
亚组分析,80%的aGVHD发生在小于10岁的患者,只有13.3%在10~20岁,结果提示,PTCy方案在年龄大于10岁的患儿中可行,可能不适用于年幼的孩子。
PTCy方案在非血液恶性肿瘤疾病中的应用得到了推广和认可。
BON⁃FIM等[10]对30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FA)的患者行PTCy方案联合CsA、MMF预防GVHD的单倍体移植分析,结果提示,若无全相合供者,PTCy方案联合CsA、MMF预防GVHD的单倍体移植可作为合适选项。
SROUR等[11]回顾性分析了109例ALL行单倍体HSCT 的临床数据,采用PTCy、MMF、FK506或CsA进行GVHD预防治疗,数据显示,Ⅱ~Ⅳ级的aGVHD发病率为32%,1年后cGVHD、非复发死亡率(NRM)、复发率和DFS分别为32%、21%、27%和51%,并指出基于PTCy的单倍体移植非常适合作为无全相合的ALL患者的替代选择。
KANATE等[12]对国际HSCT中心的917例成人淋巴瘤患者接受单倍体相合(n=185)或MUD移植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倍体移植使用PTCy联合MMF、CNI或ATG预防GVHD,数据提示,早期移植的生存结果并无明显差异,而单倍体移植组明显降低了cGVHD 的风险,并建议淋巴瘤患者可接受减低剂量预处理联合PTCy的单倍体移植。
SENGSAYADETH等[13]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无全相合供体前提下,单倍体供体移植(HIDT)已经成为可行的选择,特别是对于具有高风险疾病的患者,基于PTCy方案联合MMF、CNI等预防GVHD的单倍体HSCT是安全可行的。
一项来自美国的分析,对113例半相合/单倍体骨髓移植中应用的2种预防GVHD方案进行了对比,将患者分为PTCy组(PT⁃Cy、FK506、MMF)与常规方案组(ATG、FK506、MTX)。
数据显示,两组的cGVHD、NRM、DFS、OS、复发率相似,PTCy组早期aGVHD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指出利用骨髓作为移植物来源有延迟植入的风险[14]。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近年来PTCy方案在国外半相合/单倍体HSCT的GVHD预防中使用广泛,并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提示其具有安全性与可行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基于PTCy方案的移植中都联合使用了CsA、MMF、ATG、FK506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表明目前CsA、MMF、ATG、FK506等仍为国外半相合/单倍体移植预防GVHD方案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3ATG在预防GVHD的使用近况近年来,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组织(EBMT)对25个国家共79个中心在全相合异基因HSCT中的GVHD 预防和治疗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国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清髓移植中,57%的中心将ATG纳入无关供者移植物来源移植的GVHD预防;在减低剂量预处理的移植中,74%的中心将ATG纳入GVHD预防方案,而体外T细胞消除及抗体的使用比例较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