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性生物标记物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研究进展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胃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胃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因素分析高艳林;王风霞;张雅文;胡丽娟;邱婷婷;李德鹏;黄一虹【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24(53)5【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发生胃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astrointestinal 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GI-GVHD)的临床特征、相关危险因素和预后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allo-HSCT的2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GI-GVHD发生情况进行分组。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GI-GVHD发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GI-GVHD对生存及预后的影响。
结果接受allo-HSCT的201例患者中,36例(17.9%)发生GI-GVHD,发生中位时间为34(9~88)天,中位生存时间为228(21~1759)天,总体生存率为36.1%。
随访中发生GI-GVHD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较未发生者明显降低(36.1%vs 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GI-GVHD患者以持续性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消化系统出血等症状为主,常伴有皮肤、肝脏等靶器官的损害。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供受者性别关系(P=0.012)、移植类型(P=0.054)、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位点不合程度(P=0.015)、预处理期间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P=0.029)、预处理期间使用碳青霉烯类超过7天(P=0.007)、早期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P=0.023)是GI-GVHD发生的影响因素。
FK506: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新药

FK506: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新药
李百泉
【期刊名称】《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年(卷),期】1999(022)006
【摘要】FK506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用其预防亲属/非亲属供髓者骨髓移植(BM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有显著疗效。
本文介绍FK506的化学成分及作用原理,吸收、分布、代谢和清除,治疗BMT后GVHD的疗效、剂量、用法及副作用。
【总页数】3页(P399-401)
【作者】李百泉
【作者单位】徐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7.7
【相关文献】
1.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在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进展 [J], 陈雪
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方法研究进展 [J], 王方
3.吗替麦考酚酯不同给药途径对预防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疗效对比分析 [J], 江和碧;屈钰华;江华
4.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同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方案的疗效比较 [J], 章忠明;赖永榕;马劼;李桥川;彭志刚;周吉成;陈玮;周贻振
5.霉酚酸酯和环孢素A及甲氨喋呤三联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J], 牛小青;鹿全意;郭勇;蔡玉贤;张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vhd因子_预测公式_概述说明

gvhd因子预测公式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gvhd因子预测公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在预测移植后急性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的风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GVHD是由供体移植物攻击受体组织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对于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gvhd因子预测公式的背景和意义,并提出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特征选择与分析方法以及模型建立和评估方法这三个与gvhd因子预测公式相关的要点。
接着,我们将介绍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讨论。
最后,我们将总结研究的结论,并探讨未来该领域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gvhd因子预测公式,从而为预防和治疗GVHD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已有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我们希望能够提出更准确和可靠的预测公式,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评估患者移植后发生GVHD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 gvhd因子预测公式概述:2.1 gvhd因子介绍:GvHD (移植物抗宿主病)是一种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指的是移植体攻击受体组织的情况。
如果能够准确地预测GVHD的发生,可以在早期开始相应的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为了寻找预测GVHD发生的有效方法,研究人员对多个可能的GVHD因子进行分析。
2.2 gvhd的预测意义:准确预测GVHD发生对于移植性疾病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使用预测公式,医生可以在实施移植手术之前评估患者是否易感于GVHD,并相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其风险。
这一公式还可以用于筛查候选受体,选择最合适的捐赠者以减少GVHD发生。
因此,gvhd因子预测公式为医生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来管理和改善移植后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2.3 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关注GVHD因子的预测,通过分析患者的特定生物学指标、基因表达谱、免疫学参数等因素来构建预测模型。
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的研究进展叶立文【摘要】输血是医疗救治的重要手段,但同时存在着多种并发症.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是其中之一,该病发生率为0.5%左右,死亡率却超过90%.由于TA-GVHD一旦发生,可逆转和治愈的几率低,所以TA-GVHD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1].目前,预防TA-GVHD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一是利用白细胞过滤器进行去除白细胞后的输血[2];二是伽马血液辐照仪对血液制品进行伽马辐照,使血液制品中的T 淋巴细胞失活,从而不再攻击人体[3];三是通过修改核酸,干扰病原体和白细胞的复制,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本文针对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TA-GVHD,阐述了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着重探讨了目前预防TA-GVHD发生的三种方法,以期为减少TA-GVHD的发生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5(022)012【总页数】3页(P1297-1299)【关键词】TA-GVHD;预防;白细胞过滤器;血液辐照;修改核酸【作者】叶立文【作者单位】中国同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45【正文语种】中文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是输注含有淋巴细胞的血液成分所引发的一种罕见的致死性输血并发症,常见于免疫功能受抑制的患者,但也可能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尤其是所输注的血液成分是来自HLA半相合非亲缘供者或家庭成员时。
每次输血发生TA-GVHD风险的高低取决于血液成分中残留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受血者免疫系统对移植物的敏感性以及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免疫系统(HLA)的差异程度。
关于引发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所需要输入淋巴细胞最低数量目前仍未知,可能因不同的临床情景而异。
大部分TA-GVHD的治疗都是无效的。
与骨髓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反,这些病人对糖皮质激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环孢霉素或生长因子不反应。
然而,此病自发病愈的报道也有相关记载,同时联合环孢霉素、抗-CD3单克隆抗体OKT3和类固醇也有成功治愈的案例。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相关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他 细胞 ( 如粒 细胞 等 ) 。免疫 细胞是 免疫 系统 的 制的功 能…,一 直是用来 进行免疫 抑制 的重要选 D D 5i g “ 重要组 成部分 ,参 与和调节天然性 免疫和获得性 择 。我们通过 刺激 C 4C 2 h 调节性 T淋 巴细
国际 医药 卫生导报 2 l O年 第 l 0 6卷 第 2 期 1
I MHGN,N v mb r2 1 ,V 11 N .I o e e 0 0 o.6 o2
・
科研课题 ・
肾移植 急 性排 斥 反 应相 关 生 物学 标 记 物 的研 究 进 展
赵鹏飞 张粢 苏 泽轩
【 摘要 】 移植 肾急性 排斥反应 是临床 肾移植 术后的重要并 发症 ,寻找 能早期诊断 和预测 移植 肾急性排斥 反应 的生物学标记物 是 目前 的研究热点 。以往 ,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作为肾移 植排斥反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是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生物学标记 物的重要来源 。本文 将就近年 罔内外热点 的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作一综 述。 【 关键 词】 肾移 植 ;急性排 斥反应 ;免疫 分子 ;免疫细胞
免疫 。免疫分子包括 细胞 因子 、趋化 因子和粘 附 胞 的增殖 ,诱导 正常机体 内的免疫 耐受 ,就可 以
分子 。细胞 因子是 由多种免疫 细胞 分泌 的小分 子 延 长移植 物 的存 活时 间 。 可溶性 蛋 白质 ,在始 动及促进免疫应 答 中发挥着 申升【 3 1 等对 5 例 肾移植受 体于移植 前和移植 2 、2 、8 2 重要作用 ,在免疫细胞 的发生 、分化 及定 向发 育 后 1 、4 、1 周 以及发 生排斥 反应 和感染时 过程 中也 发挥着重要辅 助作用 。趋化 因子对免疫 抽 血检测 外周血 C 4C 2 h 调节性 T淋 巴细胞 , D + D 5g i 细胞 的游走 、移行产生 定 向趋化作用 ,部分趋化 分 析 结 果 后 得 出 结 论 : 移 植 后 受 者 外 周 血 肾 因子在 免疫 细胞活化 中也可发挥协 同刺激分子 的 C 4C 2 hh 节性 T淋 巴细胞 比例 与受者免疫 D + D 5i调 g 状 态密切相关 ,外 周血 C 4C 2 h 调节性 T淋 D + D 5i g 效应 。黏 附分 子是存在 于细胞表 面 ,介 导细胞 和 细胞 ,细胞 与细胞外基质 相互 接触 和结 合的一类
CD8 +T细胞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作用的研究

( 常州市第 一人 民医院 苏州大学 附属 第三医院血液科 , 江苏 常州 230 ) 10 3
中图分类号 :7 — 2 R 9 . R 33 ; 32 4 5
文献标识码 :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章编号 : 0 — 8 (o7 2 — 4 - 1 6 04 2 ) 1 60 0 2 0 49 2
方法的应用 。T淋 巴细胞 在 a V D的发 病机 制 中起 重要作 GH
步较晚, 现就 其与 aV G HD的相关研究进展作 一综述 。 关键词 : D T细胞 ; Cs 造血干细胞 移植 ; 移植 物抗宿 主病
Su y a o tEfeto td b u f c f T Ⅱ i u eGr f-e ssh s sa e T NG L , 0 Xia -h n Ce n Ac t a tvru - otDies A i G哇 a g sa
摘要: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 H 是造血干细胞 移植后 最主要 的并发症 , a V D) 其发病 率和病 使 G H V D的发病 率增加 。上述观察 结
死率之高 引起 国内外众研究者的重视。对 a V D发病机 制 的研 究一直是 学术 界关注 的焦 点, 果 可能与介导移植物抗 白血病 效应的 GH 研究 已证实 C 4 D 辅助 性 T细胞在 a V G HD的发病机 制 中起重要作用。对 C s D T细胞 的研 究起 细胞毒性 有关 , 可能 与 I类 细胞 因 也
维普资讯
・
14 ・ 96
医堂绫 Q 堡 1 筮 鲞箜 丝 2
aRc a ,e O ,d. ,o 】e 印i t Ic O7V 1 N . e) 2 3 2 4
CD + 8 T细 胞 在 急 性 移 植 物 抗 宿 主 病 中 作 用 的 研 究
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诊治

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诊治王爱丽;张志成;单毅;刘于红;李大伟;帅维正【期刊名称】《海军总医院学报》【年(卷),期】2008(21)3【摘要】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分析总结3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经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皮肤活检及骨髓穿刺结果作为诊断依据,确诊后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剂.结果例1术后12 d出现溶血性贫血,术后3~5周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皮疹、全血细胞减少,其间肝功能接近正常,患者最后痊愈出院.例2术后出现腹泻、全血细胞减少、消化道出血,于术后25 d死亡,死亡原因为感染、消化道出血.例3术后出现发热、慢性腹泻、皮疹和全血细胞减少,最终死于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不明原因发热、皮疹和胃肠道症状应警惕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剂,提高机体免疫力可能为更好的治疗方法.【总页数】4页(P135-138)【作者】王爱丽;张志成;单毅;刘于红;李大伟;帅维正【作者单位】海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100037;海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100037;海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100037;海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100037;海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100037;海军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7;R657.3【相关文献】1.肝移植患者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J], 张丽丽2.8例肝移植术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诊治体会 [J], 赵晓飞;林栋栋;李宁;臧运金;郭庆良;武聚山;孙力波3.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诊治进展 [J], 朱晓璐;郑树森4.肝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诊治进展 [J], 杨靖波5.肝移植术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护理方案的研究进展 [J], 刘军娜; 王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帕霉素在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雷帕霉素在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丹;魏锦;冯一梅;张曦
【期刊名称】《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年(卷),期】2024(32)1
【摘要】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特别是激素耐药的GVHD,探索新的防治策略至关重要。
雷帕霉素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在急、慢性GVHD的预防和治疗中均显示出一定的临床优势。
另外,雷帕霉素可以调节T细胞、B细胞、树突细胞、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等细胞亚群,阐明了其有效防控GVHD的机制。
本文就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防治GVHD 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同时就如何优化使用雷帕霉素提出新的思考。
【总页数】6页(P302-307)
【作者】王丹;魏锦;冯一梅;张曦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在心脏发育和重构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IL-10在移植物抗宿主病免疫调节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3.自噬相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4.内皮损伤在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发展
中作用的研究进展5.雷帕霉素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dical Diagnosis 医学诊断, 2019, 9(2), 71-76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9 in Hans. /journal/mdhttps:///10.12677/md.2019.92014Advance of Biomarkers for Predicting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after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TransplantationYanjun Xu1, Tiantian Yi2, Xuedong Wu21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Foshan 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outhern MedicalUniversity, Foshan Guangdong2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Received: May 29th, 2019; accepted: June 13th, 2019; published: June 20th, 2019Abstract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aGVHD) is the primary sourc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HSCT. Diagnosis of aGVHD is typically based on clinical symptoms and confirmed by biopsy. In this review, we aim to summarize some of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biomarkers in the field of al-lo-HSCT, including miRNAs, Cellular biomarkers, Proteomic biomarkers and biomarker panels.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f biomarkers has become a hotspot. However, predictive biomarkers still require a coordinated multicenter approach with coordinated times of sampling and centralized analysis of biomarker levels.Keywords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Biomarkers预测性生物标记物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研究进展徐艳军1,易甜甜2,吴学东2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佛山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广东广州徐艳军 等收稿日期:2019年5月29日;录用日期:2019年6月13日;发布日期:2019年6月20日摘要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不可避免遇到的棘手问题,临床上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病理活检进行诊断。
预测性生物标记物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多中心共同研究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预测性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主要包括对基因、蛋白质及细胞水平的研究。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生物标记物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然而移植物抗宿主病成为移植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2]。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根据发病时间、病程及临床表现分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两种,aGVHD 主要引起皮肤、肝脏、肠道等损伤,其诊断主要依靠靶器官受损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活检,一旦发生严重GVHD ,往往造成难以恢复的器官损害,病死率高[3] [4]。
因此,寻找合适的aGVHD 的生物标记物,预测aGVHD 的发生并在严重临床症状发生前预防性治疗至关重要。
理想的生物标志物除了判定是否发生aGVHD 以及鉴别cGVHD ,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 具体和敏感地反映疾病状态;2) 无创;3) 快速,简单,准确,便宜,标准化。
因此,aGVHD 生物标记物有助于疾病诊断、监测aGVHD 的发生、发展以及判断预后及早期治疗。
本文将从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及细胞水平对目前发现的各种生物标记物逐一介绍。
2. 基因水平生物标记物miRNAs 是一类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 ,它能够通过对靶基因mRNA 的降解而减少或者阻止相应蛋白表达。
目前血浆miRNA 的分泌机制还不清楚,Xiao 等[5]的假说是miRNA 在供者T 细胞攻击宿主过程有潜在的作用或在应对破坏靶细胞有重要作用。
许多学者对动物和人类miRNA 在aGVHD 发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筛选出有前景的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点[6] [7] [8]。
国内胡彬、付伟等[9]经过临床试验发现本:miR-423,miR199a-3p ,miR-93,在aGVHD 中表达增高,而miR-377表达无明显差异,与xiao 等人的结果基本一致。
但这些研究miRNAs 缺乏特异性,导致需要同时使用多种miRNAs 来增加这些生物标志物的特异性和诊断性能。
3. 蛋白质水平生物标记物(见表1)1) 系统性生物标记物徐艳军等Table 1. Prediction of aGVHD protein level biomarkers表1.预测aGVHD蛋白质水平生物标记物分类种类系统性生物标记物内皮损伤标记物: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血清VACM-1及CD62E水平、血管生成素2 (Ang-2)、趋化因子IL8 (CXCL8)、内皮微粒(EPM)、循环内皮细胞(CECs)细胞因子及其受体:IL-2R、ST2、TNFR1、IL-7、sBAFF器官特异性生物标记物下消化道生物标记物:REG3a,CK-18、S100、Tim-3 肝脏特异性生物标记物: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皮肤特异性生物标记物:弹力素(Elafin)生物标记物组1) TIM3, IL-6, sTNFR1, ST22) IL-2Ra, TNFR1, HGF, IL-8, elafin, REG3a3) TNFR1, ST2, REG3a4) CD4 + Tcell, CD8 + Tcell, CD19 - CD21 + precursor B cells, CD4/CD8 Tcell ratio, IL-2Ra) 内皮损伤标记物移植前预处理是内皮早期损伤的重要因素,Filipovich AH等[10]实验发现移植前预处理,无论是化疗或是照射,均对内皮细胞有不同程度损伤,且损伤程度与预处理强度相关。
由于检测方法等限制,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非侵袭性的生物学标记应用于GVHD的诊疗中。
b) 血清可溶性IL-2受体(IL-2R)炎症因子在T细胞激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活化的T细胞表达IL-2受体。
研究表明血清可溶性IL-2R水平是aGVHD中非常有用的生物标志物,连续检测Allo-HSCT后IL-2L水平,发现它自移植后开始升高,2~4周后达峰,而且aGVHD患者血清其峰值显著高于无aGVHD患者,并与aGVHD严重程度相关[11][12],结果显示sIL-2R指数≥ 4.5 [风险比(HR) 3.5,P < 0.01],是II~IV级急性GVHD的重要危险因素。
虽然回顾性研究表明IL-2水平能够预测aGVHD的发生,但仍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来证明。
c) ST2ST2是Toll样/IL-1受体(IL-R)超家族成员之一,可溶型ST2可以作为IL-33的诱骗性受体,使Th2细胞向Th1细胞漂移,可能在aGVHD的病理生理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Nelson等对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研究显示,移植后7+、+14、+21血清浆ST2水平与aGVHD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13]。
唐伦、颜红菊等人经临床研究发现allo-HSCT后+7、+56 d发生aGVHD患者的血清ST2含量较未发生aGVHD患者明显升高(P < 0.05) [14]。
不同强度预处理下,ST2浓度变化较大,每种预处理下需要各自的阈值来确定。
此外,这些研究中ST2的测量时间是不统一的,需要前瞻性地连续检测ST2,提高生物标志物的预测价值。
2) 器官特异性生物标记物a) 下消化道生物标记物下消化道GVHD (LGI GVHD)在移植后发病率高达60%。
LGI aGVHD的临床症状通常很严重,包括通过大量的分泌性腹泻,腹部痉挛性疼痛、腹胀、麻痹性肠梗阻、肠道出血等。
因此,利用生物标志物来预测或评估LGI GVHD程度非常重要。
目前研究最广泛生物标志物包括:REG3a,CK-18,S100和Tim-3。
b) 肝脏特异性生物标记物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的靶细胞为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包括肝细胞。
据报道,血清HGF在肝病、慢性肾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以及白血病、乳腺癌、胃癌等恶性疾病中有升高。
Okamoto等[15]检测了38例接受allo-HSCT患者的HGF水平变化,发现aGVHD患者血清HGF水徐艳军等平明显高于aGVHD患者,且与aGVHD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提示HGF对aGVHD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现已证明包括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内的生物标记物组能够预测移植后1年NRM和长期生存情况,不论GVHD的严重程度。
并且HGF是生物标记物组中最主要的预测因素[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