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水资源成为了各地区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并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可持续性,建设一个水库成为了一个可行的选择。
二、项目概述1. 建设目标:通过建设水库,解决城市用水问题,保障供水安全。
2. 建设规模:水库总容量为X万立方米。
3. 建设位置:根据地形、水源分布等因素确定,选址在XXX。
三、市场分析1. 需求分析:当前城市用水量逐年增长,供水压力日益加大,水源面临枯竭风险。
2. 市场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尚无同等规模的水库供应,建设水库是可行且有市场需求的。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水库建设所需技术已经得到验证,建设水库的技术可行性高。
2. 经济可行性:建设水库的投资总额为X万元,经济收益主要通过供水收入和周边开发等手段实现,预计投资回收期为X 年。
3. 社会可行性:建设水库既可以解决城市用水问题,也可以提供灌溉水源,对农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五、项目风险分析1. 投资风险:建设水库所需的投资较大,存在资金筹集困难的风险。
2. 自然风险:水库建设区域可能受到地质灾害和水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3. 环境风险:水库建设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需要进行环境评估和治理。
六、项目推进措施1. 寻求政府支持,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
2. 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估水库的建设方案和投资回报。
3. 开展环境评估,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水库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4. 加强社会宣传和沟通,增加项目的社会认可度。
七、结论综合分析可得,建设水库是一个可行且有市场需求的项目。
然而,需要在资金筹集、环境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加强工作,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和成功实施。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课题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课题1. 研究背景水库是一种重要的水利设施,对于水资源的调配、水能的开发以及灾害防御都起着重要作用。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水库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因此,对于水库可行性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对水库可行性进行深入探究,为水库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 目标与意义本文的目标是通过研究水库可行性,评估水库建设的可行性,为相关决策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的意义在于:提高水库建设的效益,降低环境风险,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3. 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水库工程规划与设计水库工程规划与设计是水库建设的基础,涉及到水库的位置选择、库容设计、泄洪能力等方面。
本文将对水库工程规划与设计进行详细研究,包括文献回顾、理论分析、模型推导等内容。
3.2 水资源评估水资源评估是水库建设的重要环节,涉及到水库的水量供应能力、水质状况等方面。
本文将对水资源进行评估,包括水量数据收集、水质监测等内容,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3.3 环境影响评价水库建设对于周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
本文将对水库建设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调查等内容,利用评价模型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
3.4 经济效益评估水库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经济效益评估对于水库建设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水库建设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包括成本估算、效益分析等内容,利用经济学方法进行经济效益预测和评价。
4.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数据分析、数学模型等。
具体方法将根据研究内容进行选择和应用。
5. 预期成果与创新点本文的预期成果包括水库工程规划与设计方案、水资源评估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以及经济效益评估报告。
创新点在于针对当前城市化进程下水库建设的新机遇和挑战进行研究,为水库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6. 计划安排本文的研究计划安排如下:•第一周: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第二周:实地调查与数据收集;•第三周:数据分析与模型推导;•第四周:报告撰写与整理。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一、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报告旨在对拟建水库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对水库的建设、运营等方面进行探讨,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参考。
二、研究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水库的建设可以提供稳定的水源供应,解决旱季的用水难题,同时还可以进行水利发电、灌溉等多种用途。
因此,研究水库的可行性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进行综合评估。
四、水库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水资源需求分析根据对当地水资源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在干旱季节,当地水资源供应紧张,需要建设水库来解决用水问题。
2.多功能利用分析水库不仅可以用于供水,还可以进行水利发电、灌溉等多种用途,可以实现多功能利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3.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库建设对环境影响较小,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和建设,减少环境污染。
5.社会经济效益分析水库建设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水库的建设还可以为周边农业和工业提供稳定的水源,增加当地的产值。
六、水库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和保障措施1.水电站的建设与管理水库建设需要建设水电站,进行水资源的调度和管理,保障水库的正常运行。
2.工程建设技术的可行性根据对当地地质和水文条件的调研和分析,水库的工程建设技术是可行的。
3.水库的保障措施在水库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水库的监控和维护,并建立应急预案,保障水库运行的安全性。
七、水库建设的风险和应对措施1.自然灾害风险水库建设需要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如洪水、地震等,需要建立应对措施,提高水库的抗灾能力。
2.环境保护风险水库的建设可能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应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八、水库建设的投资和收益分析1.投资分析水库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进行投资分析,评估水库的建设成本和盈利能力。
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障能力,拟建设一座新的水库工程。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对该水库工程的建设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论证,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背景(一)地区水资源状况本地区水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季节性缺水和区域性缺水问题较为突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二)现有水利设施情况目前,本地区已有的水利设施老化、损坏严重,供水能力和调蓄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新的水库工程,将有效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促进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稳定供应,同时还能发挥防洪、发电、生态等综合效益。
三、工程任务和规模(一)工程任务本水库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供水、灌溉、防洪和发电。
(二)工程规模1、水库库容根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和设计标准,确定水库的总库容为_____立方米。
2、供水规模设计日供水能力为_____立方米,可满足_____万人的生活用水和_____家企业的工业用水需求。
3、灌溉面积新增灌溉面积_____亩,改善灌溉面积_____亩。
4、防洪标准按照_____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设计,_____年一遇的洪水标准校核。
四、工程选址(一)选址原则1、地形地质条件良好,库岸稳定,不存在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
2、集水面积大,来水量充足,水质良好。
3、淹没损失小,移民搬迁少,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小。
4、交通便利,便于施工和运行管理。
(二)选址方案经过现场勘查和比选,初步选定了_____处库址。
对各库址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淹没损失、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最终确定了最优库址。
五、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一)工程总体布置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放水洞等建筑物组成。
大坝为_____坝型,坝顶高程为_____米,最大坝高为_____米。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水库是一种重要的水利工程,旨在调节河流水量、防洪灾、供应水源等。
本文通过对水库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水库建设的必要性、可能的益处以及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研究结果表明,水库建设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是可行的,但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影响、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问题。
1.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水库作为一种有效的水利工程被广泛应用。
水库能够储存水源,调节河流水量,并提供可靠的供水和防洪功能。
本报告将对水库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对已有文献和数据的综合分析、现场考察和专家访谈等。
通过对不同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全面评估水库建设的可行性。
3.可行性分析3.1社会经济效益水库的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首先,水库的建设可以提供可靠的供水,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其次,水库能够调节河流水量,减轻洪涝灾害的风险,保护人民财产安全。
此外,水库还能为农业灌溉提供支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此,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水库建设是具有广泛意义和重大价值的。
3.2环境影响评估水库建设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
首先,水库的建设会导致河道和湖泊的水位变化,可能会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水库充水后可能会淹没一定面积的土地,导致植被破坏和生物栖息地损失。
此外,水库的运营和管理也会产生一定的水污染和噪音污染。
因此,在水库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3可持续性水库的可持续性是评估水库建设可行性的重要指标。
水库在设计和运营中应考虑到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例如,可以采用节约用水技术,提高供水效率;同时,也要注意水库的定期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水库建设应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确保水库能够适应未来的水资源变化。
水库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库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水库是一种通过蓄水调节水资源的水利工程设施,目前在各地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和水电站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水库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二、项目背景XX地区是一个农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由于缺乏水源,导致农业生产严重受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计划建设一座水库,以蓄水进行农业灌溉,提高农田灌溉的稳定性和效率。
三、项目概述1.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解决农业灌溉的水源问题,提高农田灌溉稳定性和效率,推动农业发展。
2.项目规模本项目拟建一座面积1000亩的水库,总库容为1000万立方米。
3.项目内容本项目包括水库主体工程建设、附属建筑物建设及相关设施配套建设等。
四、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本项目所需的水库建设技术和设备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和验证,建设水平比较成熟,具备技术可行性。
2.经济可行性(1)投资成本:据初步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1000万元,该投资将主要用于土地征用、建设施工、设备采购等方面。
(2)经济效益:建成后,该水库将可以为周边农田提供灌溉用水,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预计每年将为当地农民创造10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3.社会可行性水库建设将改善周边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农业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同时,该水库还可以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4.环境可行性本项目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建设,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同时,水库的建设可以提供水源,改善周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具有环境可行性。
五、风险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天气变化和自然灾害可能对水库建设和运营带来一定的影响,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和应对措施。
2.政策因素国家或地方政策的变化可能对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
3.经济因素经济的波动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合理评估风险。
水库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经济可行性
投资回报率:评估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 财务分析:对项目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 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 经济效益:分析项目对当地经济的贡献
社会可行性
政策支持:符合国家政策及发 展规划
社会效益:改善民生、促进地 区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符合环保要求,不 破坏生态环境
社会风险:充分评估社会稳定 风险
风险成本:包括政策、市场、 技术等风险应对措施所需的费 用
收益估算
发电收益:根据水库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估算 灌溉收益:根据灌溉面积和用水量估算 防洪收益:根据水库的防洪能力估算 生态效益:改善水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等方面的效益
财务评价
财务分析方法: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等
财务分析过程:预测项 目现金流、确定折现率、
流动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运营期间所需的人工、材料、管理等日常开支
总投资:建设投资与流动资金之和,反映项目整体投资规模 资金筹措:根据项目投资估算,制定相应的资金筹措方案,包括自筹资金、 银行贷款等
成本估算
建设成本:包括土地购置、工 程设计、施工等费用
运营成本:包括维护、管理、 人工等费用
财务成本:包括贷款、利息等 财务支出
市场需求现状
市场需求调研: 了解目标市场 的需求和消费 者偏好
竞争分析:分 析竞争对手的 产品和市场份 额
市场规模:评 估目标市场的 规模和潜在增 长空间
市场趋势:预 测市场未来的 发展趋势和需 求变化
01
02
03
04
市场需求预测
预测内容:包括市场规模、 市场增长率、消费者需求等 方面
预测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 分析方法,对市场需求进行 预测
结论和建议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公司拟在某区域建设一个水库项目,以解决当地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二、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某省某市,地处海拔700米以上的山区,水资源丰富。
紧靠市区,便于水资源输送及工程施工,具有较好的交通条件。
三、项目建设规模该水库总库容为xx亿立方米,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综合性水利工程项目。
主要包括水库大坝、水库注水、水库排水、水库引水、水库发电等主要设施。
四、项目建设方案1. 建设大坝本项目拟采用xx式大坝,大坝高度xx米,大坝顶长xx米,大坝坝面宽度xx米。
大坝材料采用当地石料和混凝土搅拌而成。
2. 注水工程注水工程分为水库上游引水、水库下游引水和水库内部引水,通过管道和渠道将水源引入水库,确保水库有足够的水源存储。
3. 排水工程排水工程主要包括泄洪、排洪和排泥,通过设置水库底放水闸等设施来控制水库水位和排放底泥。
4. 引水工程引水工程主要是将水库蓄水引入附近的灌溉用地、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等地,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5. 发电工程本项目还设有水力发电厂,利用水库蓄水产生的水能来发电,增加项目的经济效益。
五、项目效益1. 生态效益该水库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当地植被和野生动物,减少土壤流失和水土流失的现象。
2. 经济效益该水库项目成为当地的重要水源资源,将解决市区的用水问题,提高周边农田的灌溉水平,同时水力发电将增加当地的电力供应,增加经济收益。
3. 社会效益该水库项目的建设将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缓解当地的用水问题,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六、项目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本项目的建设方案合理,技术先进,符合国家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具备良好的实施条件。
2. 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主要通过投资分析和收益预测来评估,本项目的总投资额在可控范围内,考虑到水库的多功能性,收益预测不错,具有很强的经济可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生态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1 综合说明1.1 绪言X 县位于X 省西南部,系豫、鄂、陕三省交汇处的“金三角”地带,是豫西南的重要门户。
资源丰富,景色秀丽,森林覆盖率76.8 %,是X 省资源大县和区域大县,被誉为“绿色王国”和“天然药库”。
X县地处长江流域,丹江的两大支流老鹳河和淇河流经全县,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人均水资源量3200m3,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倍,水力资源可开发量8.5万千瓦,居全省县级第二位,是国务院确定的电气化试点县。
然而,据统计,2005年X水电发电量只占全县总用电量的23.3%,年缺电量达2.3万kw.h,所缺电量占全县用电量的76.7%,全部通过外购。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电力需求必将大幅增长,如果现在不新建并投入一批小水电站,将难以满足后负荷发展的需要。
另外,根据X 现状用水分析,X 县城区现状年供水能力1250 万m3,2010 年规划水平年规划可供水量可达到4890 万m3,2015 年规划水平年规划可供水量可达到5390万m。
严重的供水不足也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
按照X县的城市发展规划,X近几年要实现“经济强县、生态大县、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然而对于县城而言,作为城市灵魂的水环境却与城市定位不甚协调,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河流的自然功能、社会服务功能退化严重,水系存在问题极大地损害了城市形象,与城市发展定位不相适应。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水系的合理规划和利用,修复、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使水系 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也是 X 县水利工程治理的重要目标。
因此,必须通过工程的建设来从根本上改变 X 现状“守着电能没电用、 枕着鹳河没水用,环山绕水不旅游”的面貌。
龙湾湖水库的规划正是应以 上几点需求而进行的,通过龙湾湖的实施,使小水电这一清洁可再生的绿 色环保能源得以合理开发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促进了人 水和谐相处。
大坝的蓄水,保证了城市的供水需求,改善了城市生态、景 观、文化、宜居条件,可以拉大城市框架,大幅度提升县城品位。
同时,湖面形成的 5km 2 的依山傍水带, 亲水临路,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可谓 X 乃至整个中原少有的紧临城区的“仙山奇水”、 “人间仙 。
水文 老鹳河流域位于X 省西南部,伏牛山北麓,介于东经111° 01'〜46',北纬 33° 05'〜33° 48'之间,系丹江的一级支流。
龙湾湖电站拦河坝以上流域面积 3456km 2,主河长254km,河道平均比降为 0.52%。
本区属北亚热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由于受北部天然屏障的阻挡,加之林 木防护作用,年平均风速 2.1m/s 。
但是受地形影响,山谷风明显,年内 90%以上的时间是白天刮东南风,夜间多西北风,年均无霜期为 236 天,平均相对湿度为 69%。
老鹳河流域平均气温在42C 〜-14.2 °C ,多年平均气温 15.1C ,多年平均降水量约 925mm 降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很不均匀,一般是深 山多于浅山、丘陵区,南坡多于北坡;降水量的63%集中于 6〜 9 月,其中7〜 8 月占降雨量的 40%,流域内光照充足,年均日照为2019 小时,占可照时数的 46%。
旦”景”1.2老鹳河流域的径流主要来源是降水。
影响河川径流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蒸发。
根据X 站45年(1954〜1998年)径流系列统计,多年平均流量27.9m3/s , 多年平均径流深258m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8.806亿m,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为8.17L/ (S.knf)。
径流的年内分配与降雨的年内分配基本一致,每年4月起径流随降雨的增大而增大,7、8两月水量最丰,9月份次丰,11月后由于降水量的减少,地下水补给的比重渐渐增大,径流逐渐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稳定退水至翌年3月。
径流在年内的分配不均匀,丰水期(5〜10月)多年平均流量为46m3/s,占年径流量的81%,其中7〜9月占年径流的58.5%,枯水期(11〜4月)多年平均流量为10.6m3/s,占年径流量的19%最枯段(1〜3月)三个月多年平均流量为7.1m3/s,只占年径流的6.2%。
径流在年际间的变化较大,最大年平均流量为93.8m3/s (1964 年),最小年平均流量为8.0m3/s (1978年),分别为多年平均流量的 3.4和0.3倍。
年最小流量一般出现在1、2月份,多数出现于2月。
石门水库位于X水文站上游16km处,龙湾湖水库坝址位于X水文站下游7km处,坝址处均无实测水文资料,但在两坝址之间及上游有X和米坪水文站,米坪水文站从1956年5月开始有水文资料至今,X水文站字1954年元月开始有水文资料至今。
两水文站的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输沙率等,观测次数、方法符合水文测验要求,资料精度较高,已整编成册,可用于工程规划设计。
分区径流采用X径流系列通过水文比拟法推求,即按集水面积和径流深比计算。
经过对龙湾湖水库年径流系列及洪水系列(1954〜1998)进行频率计算,确定出统计参数及设计值见表 1.2-1 。
表1.2-1 石门、龙湾湖水库年径流分析计算成果表石门龙湾湖区间洪峰均值用X站洪峰均值按面积比的0.5次方计算,不同时段洪量均值按面积比计算,并考虑面积差异及暴雨时面深关系,用不同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分区计算成果见表1.2-2。
各频率洪水设计值见表1.2-3 。
表1.2-3 龙湾湖水库坝址以上分区各频率洪水设计值1.3工程地质工程区位于伏牛山南麓,属低山丘陵区,山体总体走向北西一南东,山体雄厚,山势陡竣,坡角多在40-60。
,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多在400m 以上,相对高差150-250m,最高点霄山,海拔960.4m。
该区属于长江流域汉水水系老鹳河中下游地段,发源于洛阳市栾川县冷水乡南泥湖村,经栾川县的冷水、三川、叫河、卢氏县的汤河、朱阳关等乡,于X县西北部的桑坪镇四道河西入X县境,经石界河、米坪、军马河、双龙、五里桥,至V回车乡挡子岭村,在淅川县境内双河镇入丹江,鹳河全长254km,流域面积4219km2。
鹳河在X县境内流长114.9km,河床宽50 〜350m,比降1/300 〜1/200。
沿途有河流或沟谷注入,500km2以上的河流有丁河、蛇尾河;200km2以上的有烟镇河、军马河、古庄河,在X县城附近,老鹳河左岸发育有一、二级阶地,阶地不连续亦不对称,零星分布于凸岸。
该区植被发育,草木茂盛,水土保持较好,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冲沟及小型边坡坍塌和崩塌体,沟谷多呈“ U”型,切割较深,未见较大规模的不良地质现象。
经过地质勘察,工程区地质结论如下:⑴区域构造稳定性龙湾湖水库区域地层由元古界秦岭群、陡岭群及侵入岩组成,构造较复杂,区域稳定性较好,库盆内地震极少,坝址区没有潜在的地震危险区。
根据2001 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 万),工程区处于地震基本烈度切度和小于切度区之交界部位,故确定基本烈度按切度考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
从本区地壳结构、断裂规模及其活动性等因素综合分析,库坝区属于稳定区,构造稳定条件较好。
⑵库区环境工程地质问题①渗漏:库区为低山丘陵及剥蚀垄岗区,地层岩性为角闪片岩及云母石英片岩、元古代晋宁期石英闪长岩及第四系中更新统粘土,岩体完整,裂隙较发育,但裂隙倾角大,延伸不远,第四系中更新统粘土属弱透水。
两侧山体及垄岗雄厚,且无深切谷,故库区不存在库水渗漏问题。
②塌岸:库周无高岸坡,且岸坡平缓,仅局部库岸可能产生小规模塌岸,水库蓄水后,受库区形态控制,风浪较小,浪蚀作用不大,对岩体作用甚微;两岸垄岗粘土及两岸坡积裙零星地段库岸可能再造。
总体来说,库岸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不存在塌岸问题。
③淤积:库岸平缓,无大量坍塌物质入库,由于老鹳河上游有石门水库及老鹳河三级橡胶坝,且植被发育,固体迳流量来源少,因此库区淤积量不大。
④浸没:库周边地下水位,均高于库水位。
根据库周边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岩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在水库蓄水后,库周农田、村镇不会产生浸没问题。
⑶坝址工程地质坝长308.0m ,坝轴线走向177°、河流走向74°。
左坝肩山头与右岸相比稍单薄些,山体呈混园状,近东西走向,坡度较缓,自然坡度约40-55 °。
岩性为互层状的角闪片岩及云母石英片岩,强风化厚度 4.5m ,岩石透水率23.50Lu ,中等透水,弱风化岩石厚度15.5m ,岩石透水率37.20-59.70Lu ,中等透水,以下为微风化-新鲜岩石,岩石透水率4.37-8.46Lu ,弱透水,因强风化及弱风化岩石属中等透水,因此左坝肩存在绕坝渗漏问题。
右坝肩山体走向近南北向,山体雄厚,山坡坡度75°-80 °,岩性为角闪片岩,岩石呈弱—新鲜状态,弱风化厚度5.6m,岩石透水率16.53Lu ,中等透水,微风化厚度10.9m,岩石透水率37.20-59.70Lu ,中等透水,岩石透水率18.19-12.78Lu ,中等透水,以下为新鲜岩石,岩石透水率3.75-8.43Lu ,弱透水。
因此右坝肩存在绕坝渗漏问题。
该坝肩上游发育有F2 断层,但规模不大,断层角砾岩胶结尚好,对工程影响不大,断裂两侧岩石呈弱风化状态,完整性较好,因此坝肩的稳定性较好。
河槽段:宽205.0m ,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砂卵石,厚1.0-3.5m ,渗透系数K=122.3m/d ,为强透水,施工时应注意基坑排水,并保证边坡的稳定性;下部岩性为互层状的角闪片岩及云母石英片岩,其中桩号0+045〜0+120 段,上部分布有强风化的角闪片岩及云母石英片岩,厚度3.7〜3.8m,岩石透水率13.81-17.71Lu ,中等透水,其余部位为弱—新鲜的角闪片岩及云母石英片岩,弱风化厚度2.7-7.1m ,岩石透水率12.65-45.20Lu ,中等透水,微风化岩石厚5.0-10.6m ,岩石透水率10.32-15.85Lu ,中等透水,以下为新鲜岩石,岩石透水率2.86-9.61Lu ,弱透水,因此河槽段存在坝基渗漏问题。
由于该水库大坝为中坝,坝基强风化岩石应予以清除,弱风化及微风化岩石属中等透水,存在坝基渗漏及两坝肩绕渗问题,建议对坝基及两坝肩做帷幕灌浆处理。
⑷电站站址位于老鹳河右岸山坡上,压力管道及厂房位于弱风化岩石中,在基槽开挖中,应对两岸边坡进行削坡处理,施工边坡允许坡度值:强风化岩石采用1:0.75 ,弱风化岩石采用1:0.5 。
尾水直接泄入老鹳河,尾水渠底板岩性为弱风化的角闪片岩及云母石英片岩,裂隙不发育,岩石较完整,抗冲刷能力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