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玛丽居里》讲学稿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悼念玛丽·居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伟大成就,感受她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玛丽·居里的精神风貌。
2. 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玛丽·居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玛丽·居里的认识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玛丽·居里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悼念玛丽·居里》文本。
2. 玛丽·居里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3. 投影仪或白板。
4. 教学课件。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伟大成就,让学生对玛丽·居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引导学生关注玛丽·居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
2. 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
三、讨论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玛丽·居里的认识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从玛丽·居里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玛丽·居里的相关资料和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她的生活和工作。
2. 分析玛丽·居里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玛丽·居里的感悟文章,深入思考她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
悼念玛丽居里 李金贵(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悼念玛丽居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提高学生对科学家的认识和理解。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
2. 学会搜集和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居里夫人科学贡献的理解。
2. 如何在悼词中表达敬仰之情。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
2.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搜集和整理资料的任务。
3. 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和崇敬之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材,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搜集和整理资料的任务。
4. 成果展示: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居里夫人的伟大和崇敬之情。
7.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居里夫人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的掌握程度。
2. 悼词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悼词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居里夫人的敬仰之情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科学家或有科学贡献的人士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家的生活和科研工作。
2.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或相关科研机构,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3. 开展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悼念玛丽_居里》教案.doc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一)学习目标:1、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能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
2、能运用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3、能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在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疑。
一、课前导学( 一) 了解体裁根据以下链接提炼:本文是一篇悼词,也是一篇演讲词。
这篇演讲词属类型,演讲词一般是结构,所以,演讲词的中心论点一般会在和两个位置出现,本文的悼词主要内容是 , 属于 ( 种) 。
1、演讲词俗称演说词、讲话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
在各种会议,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
演讲词一般有叙事、说理、抒情三种类型演讲词的特点:⑴、有鲜明的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态度鲜明。
⑵、感情要要真挚,语言形象、生动、凝练、严密。
⑶、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 ; 然后便围绕主题,逐层深入 ; 最后结尾再加以重申,使听众对全篇讲话能获得清晰的感受。
2.关于悼词:悼词,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辞。
它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1) 介绍死者逝世前的身份、职务、逝世原因和时间及终年岁数;(2) 追怀死者生平业绩,并充分肯定其社会意义和价值;(3)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激励生者。
按表达方式分,悼词可分为记叙式悼词、议论式悼词和抒情式悼词三种。
( 二) 了解作者和居里夫人1、爱因斯坦 (1879 ~1955 年)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原是德籍犹太人,是德国科学家、思想家。
因不满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他在瑞士接受了中等和高等教育。
二十六岁发表了狭义相对论。
1915 年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1949 年发表了统一场论。
他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
本文是作者在 1935 年 11 月23 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
悼念玛丽居里说课稿(合集5篇)

悼念玛丽居里说课稿(合集5篇)第一篇:悼念玛丽居里说课稿语文备课大师 《悼念玛丽·居里》说课稿一、关于教材《悼念玛丽•居里》是鲁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本文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于1935年11月23日怀着悲痛的心情在居里夫人的悼念会上的演讲,作者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悼念文,从叙述死者的生平和业绩着手写,而是独辟蹊径,在悼文的开头提出“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强调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大于才智方面,紧接着从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等方面作具体阐述,最后发出呼吁,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现在学生的生活时代与居里夫人的年代相距较远,背景完全不同,因此学生如果对居里夫人生活的时代、文化背景、艰苦的科研环境、不平凡的人生历程没有充分的了解,难以理解居里夫人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力量,是难以理解作者对居里夫人的高度评价,结合我们以前学习的《我的信念》,简单补充玛丽居里的有关事例,使学生了解有关背景。
二、学习目标:1、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品味文章语言,学会用精辟深刻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感受并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
三、学习重点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和人格力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在现代物理学地发展史上,有两位物理学家是必定会被提到的。
他们就是玛丽•居里和爱因斯坦。
对这两位伟人,你知道多少?过渡:1934年7月,居里夫人因病去世。
1935年11月,在美国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了一场居里夫人悼念会。
安因斯坦怀着极度悲痛的心情,在悼念会上发表了一片著名演讲。
那么,作为科学界的巨人和居里夫人的挚友,安因斯坦会在悼念会上说些什么呢?让我们共同阅读安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板书:悼念玛丽•居里三、走进课文1、了解作者2、请大家阅读课文,出示自学指导①课文着重从哪一方面悼念居里夫人的?并具体论述了哪些内容?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相关信息,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性地回答问题。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悼念玛丽·居里》优秀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学科:八年级英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悼念玛丽·居里这篇课文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朗读、复述和讨论课文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悼念玛丽·居里这篇课文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2. 学生对悼词的写作技巧的掌握。
二、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玛丽·居里吗?她是谁?有什么成就?Step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Step 3: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
Step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Step 5: 课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Step 6: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悼词的写作技巧。
三、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写一篇悼词,悼念一个他们尊敬的人。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悼词的写作技巧。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对悼词的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悼念玛丽·居里》课文文本2. 参考资料:关于玛丽·居里的生平介绍、悼词写作技巧的相关资料3.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投影屏幕七、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玛丽·居里吗?她是谁?有什么成就?Step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悼念玛丽·居里(说课稿)

《悼念玛丽?居里》说课稿我的说课涉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及学生的情况。
我想告诉各位专家的是,一,我为什么要将介绍居里夫人的背景知识确定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二,联系学生实际、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于设计并上好一堂课所起的重要作用。
1、关于教学内容《悼念玛丽?居里》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篇课文。
本文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于1935年11月23日怀着悲痛的心情在居里夫人的悼念会上的演讲。
一般的悼念文都是叙述死者的生平和业绩。
而本文作者却独辟蹊径,在悼文的开头提出“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强调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成就大于才智方面,紧接着具体阐述居里夫人的人格、品德、力量、热忱等,最后呼吁要人们向居里夫人学习,以此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本节课将教学内容主要锁定在对居里夫人的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学习上,这是因为我们的学生所处的时代与居里夫人所处的时代大相径庭,完全不一样,如果学生对居里夫人生活的时代、文化背景、艰苦的科研环境、不平凡的人生历程没有充分的了解,是难以理解居里夫人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力量,是难以理解作者对居里夫人的高度评价,因此,简单补充玛丽居里的有关事迹,使学生了解有关居里夫人的背景知识,是这堂课的重要内容。
另外,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和发展阶段,尤其是带有残疾的中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某种程度上比单纯地教会他们一些识文断字的知识更重要。
2、关于学生聋八年级(2)班共有13名同学,全是女生,年龄在15至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
作为她们的语文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我发现本班学生,升入初中后表现为:思想上对未来职业、爱情、婚姻等充满美好的憧憬;行动上却表现为好打扮,怕吃苦,怕吃亏,做事无恒心无毅力的不良习性。
针对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性,本人觉得让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以居里夫人为榜样,学习居里夫高尚的道德品质应该是讲授《悼念玛丽?居里》这篇课文时的重点所在。
悼念玛丽居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悼念玛丽居里(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一篇悼词——悼念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是镭的发现者,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这篇悼词对玛丽居里的生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表达了对她的敬意和怀念。
通过学习这篇悼词,学生可以了解玛丽的生平事迹,学习她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可能对玛丽居里这位科学家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她是镭的发现者,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但是,对于她的生平事迹和伟大精神可能了解不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感受她的伟大精神。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这篇悼词,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玛丽居里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 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伟大精神。
五、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一些深层次含义。
2.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玛丽居里的贡献和品质。
教案内容请稍等,我正在为您整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她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感受玛丽居里的伟大精神。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
2.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小组合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八、评价方法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悼念玛丽居里上课课件

教育与早期工作
01
02
03
学术生涯起步
1883年进入巴黎索邦大学 学习
早期工作
在巴黎物理和化学研究所 担任实验室助手
婚姻与家庭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 婚,育有两女
科学成就与贡献
放射性研究
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 开创了放射性研究的新领域
获得荣誉
因其在放射性领域的开创性工 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3年)和诺贝尔化学奖( 1911年)
居里的研究揭示了放射性是一种原子现象,这一观点在当时是革命性的,为后来的 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发现镭和钋元素
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 里一起,在19世纪末发现了两 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镭和钋 。
镭的发现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 的手段,对医学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居里因发现镭和钋元素而获得 了诺贝尔化学奖,这是她一生 中获得的多个奖项之一。
扬她的思想和精神。
玛丽居里的名言与思想
• “科学需要想象力。” - 玛丽居里
• “我一点也不怕困难,只要我知道在做有意义的事情。” - 玛丽居里 • “我们应该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 玛丽居里 • 玛丽居里的思想强调了科学的重要性、毅力和勇气在科学研究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为人类福祉而努力奋斗的崇高目标。这些思想不仅在科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
科学方法的创新
玛丽居里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不仅关 注实验结果,还注重科学方法的创新 。
居里还开创了定量的实验方法,通过 精确测量和数据分析,提高了科学研 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她倡导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将物理 学、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知识相结 合,以更全面地理解放射性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我觉得, 在科学方面, 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 当皮埃尔· 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 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 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 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 我坚信我们是对的。 诚然, 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 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 但是, 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 使他们忘我地上作, 没有闲暇, 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我惟一的奢望, 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 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 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被蹂躏的波兰。 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
教案名称:《悼念玛丽居里》
正文
备注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以凝练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的特点。
2、 学习居里夫人热忱、顽强、献身科学的崇高品质。
3、 理解文章新颖脱俗,深刻高远而发人深思的立意。
【课前准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抑郁 公正不阿毫不妥协钦佩 热忱
2.了解作者。
3、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爱因斯坦评价居里夫人是一个“极端的谦虚”的人,居里夫人“意志的纯洁”表现在哪里?
四、品读赏析
1、诵读《悼念玛丽•居里》
要求学生做到两点:
(一)、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介绍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悼词,也是一篇演讲词。
悼词作为演讲词的一种,具有演讲词的某些特点:
⒈有鲜明的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态度鲜明。
②有一年的春天, 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 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 蚕结的茧子, 这使我很感兴趣。 望着这些蚕固执地、 勤奋地工作着, 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 像它们一样, 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 我之所以如此, 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近五十年来, 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 而研究, 基本上对真理的探索。 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 少女时期, 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度过求学的岁月。 在那整个时期, 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艰辛地研究, 我们专心致志, 像在梦幻之中一般。 后来我们发现了镭。
第二、三自然段(分说),阐述居里夫人的品格特点以及这一品质特点对于她取得医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第四自然段(总说),点出她的品德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重大意义,使演讲的主旨具体落实,鲜明突出。
4、、体会这篇演讲语言凝练、严密的特点:
1、凝练,是说整篇演讲词在用词造句上紧凑简练。
例如:“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一句仅用21个字就高度概括了20年的交往历史。“幸运”概括地点出了作者对居里夫人的崇敬,“崇高”、“真挚”说明了友谊的性质。
⑥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 我很早就知道, 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 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 也会过分懊恼, 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 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当他猝然长逝以后, 我便学会了忍耐。 年纪渐老, 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 如栽花、 植物、 建筑, 对颂诗和眺望星辰, 也有一点兴趣。
五、拓展延伸
1、爱因斯坦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你能从自己了解的诸多杰出人物中再找出一个例子证明这个观点吗?
2、2009年10月31日,接触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因病去世,享年98岁。请搜集有关钱学森先生的资料,模仿本文的写法,为钱学森先生写一篇悼词。
2、严密,是说这篇演讲词用词造句逻辑性强,表达周到,没有疏漏。
例如,课文第三自然段,这一段由一个多重复句组成。(1)先用因果关系,阐明“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取得的原因;再对两个“原因”用“不仅”“而且”进行递进的申述;然后又对后一个原因中的“困难”作进一步说明。逻辑关系十分严密。(2)作者在提出“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之后,用破折号对其“科学功绩”作明确具体的说明,达意十分周到。(3)在“热忱和顽强”之前用“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加以修饰,使之非同一般。后面又进一步对“困难”作了申述,使居里夫人的“热忱和顽强”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境地。
⒉感情要要真挚,语言形象、生动、凝练、严密。
⒊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然后便围绕主题,逐层深入;最后结尾再加以重申,使听众对全篇讲话能获得清晰的感受。
3、分析文章的结构方式:
这篇演讲由四个自然段组成,用“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述的。
第一自然段(总说),提出主旨:对居里夫人这样第一流人物,人们应当重视她的道德品质对于才智成就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导入课文,简介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的生平:
居里夫人:
即玛丽•居里(Marie Curie),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都是放射性元素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Henry 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六、能力迁移
阅读下面语段, 回答文后问题。(20 分)
我的信念
玛丽· 居里
①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 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最要紧的, 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我们必须相信, 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 并且, 无论付出多大代价, 都要把这件事完成。 当事情结束的时候, 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 “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
爱因斯坦:
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热爱物理学,把毕生献给了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爱因斯坦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相对论。1905年他发表了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建立了狭义相对论。曾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