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悼念玛丽·居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伟大成就,感受她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3. 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玛丽·居里的精神风貌。
2. 掌握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玛丽·居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玛丽·居里的认识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玛丽·居里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悼念玛丽·居里》文本。
2. 玛丽·居里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3. 投影仪或白板。
4. 教学课件。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伟大成就,让学生对玛丽·居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引导学生关注玛丽·居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
2. 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
三、讨论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玛丽·居里的认识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从玛丽·居里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玛丽·居里的相关资料和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她的生活和工作。
2. 分析玛丽·居里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玛丽·居里的感悟文章,深入思考她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
悼念玛丽居里 李金贵(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悼念玛丽居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提高学生对科学家的认识和理解。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
2. 学会搜集和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居里夫人科学贡献的理解。
2. 如何在悼词中表达敬仰之情。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
2.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搜集和整理资料的任务。
3. 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和崇敬之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材,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搜集和整理资料的任务。
4. 成果展示: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居里夫人的伟大和崇敬之情。
7.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居里夫人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的掌握程度。
2. 悼词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悼词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居里夫人的敬仰之情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课后作业:教师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科学家或有科学贡献的人士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家的生活和科研工作。
2.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或相关科研机构,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3. 开展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悼念玛丽_居里》教案.doc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一)学习目标:1、学习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及人格力量,能体会爱因斯坦真挚的感情。
2、能运用加批注、作摘录、写心得等阅读方法进行自由阅读。
3、能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探究·练习”题,在独立研究、合作学习中释疑解疑。
一、课前导学( 一) 了解体裁根据以下链接提炼:本文是一篇悼词,也是一篇演讲词。
这篇演讲词属类型,演讲词一般是结构,所以,演讲词的中心论点一般会在和两个位置出现,本文的悼词主要内容是 , 属于 ( 种) 。
1、演讲词俗称演说词、讲话稿,是指在重要场合或群众集会上发表讲话的文稿。
在各种会议,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发表意见和主张,提出号召和倡议。
演讲词一般有叙事、说理、抒情三种类型演讲词的特点:⑴、有鲜明的针对性,中心要十分突出,态度鲜明。
⑵、感情要要真挚,语言形象、生动、凝练、严密。
⑶、其主体部分的结构通常要开门见山提出全篇讲话的主题,以便于听众抓住要领 ; 然后便围绕主题,逐层深入 ; 最后结尾再加以重申,使听众对全篇讲话能获得清晰的感受。
2.关于悼词:悼词,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辞。
它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1) 介绍死者逝世前的身份、职务、逝世原因和时间及终年岁数;(2) 追怀死者生平业绩,并充分肯定其社会意义和价值;(3)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激励生者。
按表达方式分,悼词可分为记叙式悼词、议论式悼词和抒情式悼词三种。
( 二) 了解作者和居里夫人1、爱因斯坦 (1879 ~1955 年)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原是德籍犹太人,是德国科学家、思想家。
因不满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他在瑞士接受了中等和高等教育。
二十六岁发表了狭义相对论。
1915 年又创立了广义相对论。
1949 年发表了统一场论。
他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被认为是上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
本文是作者在 1935 年 11 月23 日在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举行的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
初中语文《悼念玛丽居里》教学教案

初中语文《悼念玛丽居里》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悼念玛丽居里》的基本内容,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
(2)能够把握作者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和敬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家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2)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
(2)把握作者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和敬意。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简介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期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查阅资料,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和敬意。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文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详细解读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欣赏与提高:(1)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2)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培养创新精神。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简述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作者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和敬意有何体会。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对科学家的尊重和敬仰之情是否有所培养。
3. 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创新精神是否有所激发。
4.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改进。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讲授与互动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初中语文《悼念玛丽居里》教学教案

初中语文《悼念玛丽居里》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悼念玛丽居里》的基本内容,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
(2)能够把握作者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和敬意,理解课文的结构和层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对玛丽居里的人格和成就产生敬佩之情。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追求真理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结构和层次。
2. 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
3. 作者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和敬意。
三、教学难点:1. 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对玛丽居里的人格和成就的深入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科学贡献,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和敬意。
3.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讨论课文中的重要观点和论据,思考玛丽居里的人格和成就对自身的启示。
五、教学评价:1. 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对玛丽居里的人格和成就的思考和表达。
3.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悼念玛丽居里》课文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和相关评论的文章。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教学卡片等。
七、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提高阅读效果。
2. 讨论与思考: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表达与分享:采用学生展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玛丽居里的纪录片,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对玛丽居里的评价和敬意。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悼念玛丽·居里》优秀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年级学科:八年级英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悼念玛丽·居里这篇课文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朗读、复述和讨论课文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悼念玛丽·居里这篇课文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课文中一些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2. 学生对悼词的写作技巧的掌握。
二、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玛丽·居里吗?她是谁?有什么成就?Step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Step 3: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
Step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Step 5: 课堂练习(5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Step 6: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悼词的写作技巧。
三、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写一篇悼词,悼念一个他们尊敬的人。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悼词的写作技巧。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对悼词的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悼念玛丽·居里》课文文本2. 参考资料:关于玛丽·居里的生平介绍、悼词写作技巧的相关资料3.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投影屏幕七、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听说过玛丽·居里吗?她是谁?有什么成就?Step 2: 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悼念玛丽居里 李金贵(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悼念玛丽居里李金贵(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对科学的贡献。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表达对于伟人的悼念和敬意。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的方式,表达对玛丽居里的敬意和对科学的热情。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如何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事业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学生能够学会尊重和悼念伟人,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和对科学的贡献。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表达对玛丽居里的敬意和对科学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对伟人的悼念和敬意。
如何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准备教学材料:《悼念玛丽居里》课文、相关玛丽居里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玛丽居里的图片和简介,引起学生对玛丽居里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玛丽居里的重要性和对科学的贡献。
2. 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分发《悼念玛丽居里》课文,学生独立阅读。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回答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3.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对玛丽居里的敬意和对科学的热情。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表达与创作(1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或其他方式,表达对玛丽居里的敬意和对科学的热情。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悼词、绘制一幅画作,或者制作一份手工艺品等。
5. 分享与交流(10分钟)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表达与创作作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尊重。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收获。
教师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对科学的热情和对于伟人的悼念,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悼念玛丽·居里》教案

《悼念玛丽·居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悼念玛丽·居里》一文。
(2)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认识她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3)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热爱,树立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3)学会珍惜友情,培养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玛丽·居里生平事迹的学习。
3. 课文中生词和短语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的理解。
2. 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提前准备好课文文本、相关资料和教学道具。
(2)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
2. 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玛丽·居里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玛丽·居里的故事。
3. 课文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逐段解析课文,深入理解文本。
(2)学生积极参与,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4. 讨论与思考:(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玛丽·居里的品质和精神。
(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展示学习成果。
6. 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悼念玛丽﹒居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悼词相关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爱因斯坦睿智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在欣赏中品味居里夫人的高尚品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居里夫人优秀的道德品德和人格力量。
重点难点:
用睿智的思想抒发真挚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读中悟悟中品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西方有一句格言: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可怕,一样是原子弹,一样是演讲术。
希特勒因为出色的演讲,令德国人神魂颠倒;闻一多因为出色的演讲,让特务们胆战心惊。
的确,成功的演讲,以机智的语言、诚恳的态度、自信的气势,让思想的清泉流进每个听众的心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爱因斯坦在居里夫人悼念会上的演讲《悼念玛丽•居里》,感受一下演讲的巨大魅力。
二、出示教学目标,指名学生读。
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伟人,了解伟人。
1、学生介绍玛丽居里情况,教师补充。
2、学生介绍爱因斯坦情况,教师补充。
四、同样是一代伟人,伟人悼念伟人,有什么独到之处吗?带着这一问题,让我们一起听读课文,并思考(出示大屏幕)。
五、师生交流。
我们大家都知道,作为一篇悼词,一般是从什么方面悼念死者的?(生平业绩)这篇悼词写居里夫人的生平了吗?(没有)写其业绩了吗?(一笔带过)本文重点从道德品质方面悼念居里夫人,高屋建瓴,这样深刻的立意,如果没有睿智的思想,是难以做到的,这正是文章的独到之处。
下面请大家再次阅读2、3自然段,再次体会居里夫人的高尚品德。
(出示大屏幕)
这种品德在当时有什么意义呢?齐读第四自然段。
(学生交流)
六、我们大家都知道,一般的悼词表达悼念者怎样的心情?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通过哪些词或句子可以看出?我们读的时候应该如何读出这种感情?试读一下,老师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指导学生阅读)
七、在这篇悼词中,作者用睿智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抒发了对居里夫人的赞美之情,这种写法,必将给我们的写作留下丝丝的启发。
一代伟人凭借自己过人的才智和高尚的品德,造就了世界的第一流人
物,他们的去世,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损失,更是世界的损失,他们的伟大业绩就像一座丰碑永留人间!
学过这篇悼词之后,我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感受,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交流一下。
八、最后,向大家推荐一篇文章,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让我们翻开练习页,在细细地聆听、欣赏中再一次品味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是,居里夫人所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