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AnIntroductionofArchitecture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32(理论32学时)学分:2.0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30%,课程论文成绩占70%中文简介:当今,对于建筑概论这门课的内容,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主张以建筑的基本知识为主,着重于对建筑的构成和功能关系的阐释;有的主张以建筑设计方法为主,介绍如何进行建筑设计等。

其实,本课程作为这些专业的入门课程,应当让学生从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入手,我们就是本着这一宗旨来开展教学的。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对于建筑设计、结构、施工、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专业性的比较概括的了解,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1对建筑结构有初步了解。

2.熟悉古典建筑基本知识和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3.掌握建筑空间,西方现代建筑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并以课堂问答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将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和现代化的多媒体相结合,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种电子教案和多媒体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教学内容第一章建筑的意义教学目标学时分配4绪论了解1第一节什么是建筑熟悉1第二节人与建筑了解1第三节建筑的基本属性掌握1重点与难点:建筑的四个基本属性,什么是建筑;建筑的空间性,建筑的艺术性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建筑的四个基本属性第二章建筑的物质性6第一节概说了解1第二节建筑的物质技术构成熟悉1第三节建筑与人的物质活动需求掌握2第四节建筑与人的精神活动需求掌握2重点与难点:建筑中力的问题,屋盖,人的生理要求和心理需求;建筑的结构构成的可能性问题,日照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人的生理要求和心理需求第一章第三章建筑的社会、文化性6第一节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熟悉2第二节建筑的历史和时代特征熟悉2第三节建筑的文化艺术性掌握2重点与难点:建筑的地域性差别的原因,建筑在民族的的宗教上的特征, 建筑形式美法则:变化与统一、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虚实与层次;建筑的设计手法的融会贯通的应用。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施卫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施卫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研究建筑空间和构造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一门工程技术型课程。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建筑空间和构件的理解能力,使学生了解建筑空间及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的表达方式、基本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建筑基本知识、建筑构件及安全使用、住宅及公共建筑空间组织等。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括号内为供参考的学时要求。

第一章概论(2)主要教学内容:我国的建筑方针,建筑物按使用性质、主要承重结构材料以及层数的分类方法,建筑物按耐久年限、耐火程度的分级方法。

房屋建筑识图:在《建筑制图》课程中介绍第二章民用建筑设计(4)主要教学内容:民用建筑设计概述,单一建筑空间设计,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要求:了解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设计的内容和依据、设计程序,掌握常用模数数列。

初步掌握一般民用建筑主要房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的一般方法。

了解建筑的防火与疏散要求。

初步掌握建筑平面组合的设计方法。

初步掌握一般民用建筑的剖面形式。

掌握建筑各种竖向尺寸和建筑层数的概念。

了解建筑竖向组合和空间利用的常用方法。

了解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了解一般建筑的体型和立面设计的一般规律。

第三章民用建筑构造(12)主要教学内容:民用建筑构造概述,墙体和基础,楼地层、阳台和雨篷楼梯,屋顶,门与窗,变形缝。

要求:掌握房屋的基本构件的组成、作用及要求。

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各种因素。

掌握构造的设计原则。

了解建筑保温、隔热与节能,以及建筑防潮、建筑隔声的概念。

掌握墙与基础的要求、组成和类型。

了解墙体保温、隔热与节能的特点。

掌握砌筑墙体的构造原理和常用方法。

掌握隔墙构造的原理和常用方法以及墙面装修。

了解地下室防潮、防水的原则方法。

掌握梁板层与地面的要求、组成和类型。

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板层构造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梁板的结构形式。

《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812110302课程名称:建筑概论学时/学分:32/2关联课程:建筑设备、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开课教研室: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课程类别与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一、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按照学校的整体要求,基于对教学目标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分析,本课程的内容依据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基本要求和培养方案,选定绪论、建筑工程材料、房屋建筑设计等9部分内容,共32学时,2学分。

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课内教与学、课外导与做等环节,推进考评方式改革,重视过程性评价,突出基于能力的非标准化答案考试。

基于该教学考核评价思路,本课程主要以调研报告、设计作品、描绘施工图、现场考察、期末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课程论文、设计作品、描绘施工图、现场考察、调研报告等过程性评价占评价权重的50%,期末考试占评价权重的50%。

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一览表二、课程资源库1.参考书(1)熊丹安建筑结构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12(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06.(3)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编.房屋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2.(4)田树涛.人体工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5)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12.期刊李华东.传统生产方式保护与传统村落的未来.建筑师,2016-10-20于洋.解析保温层与建构表达的关系.建筑学报,2017-7-1文跃茗,魏春雨,张光.清水饰面混凝土夹心保温墙体综合设计与施工技术.建筑技术,2017-11-1郭猛.浅谈中国建筑节能发展趋势.建筑节能,2013-1-25刘鹏,殷超,程煜.北京CBD核心区Z15地块中国尊大楼结构设计和研究.建筑结构,2014-12-25章林伟.海绵城市建设概论.给水排水,2015-6-10罗继杰.节能减排——暖通空调(设计)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暖通空调.暖通空调,2012-1-15比尔·希利尔, 杨滔.场所艺术与空间科学.世界建筑,2005-11-18R. De Vecchi; C. Candido; R. de Dear; R. Lamberts ,Thermal comfort in office buildings: Findings from a field study in mixed-mode and fully-air conditioning environments under hum....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17-10-15 ChunzeYan,Advanced lightweight 316 Lstainless steel cellular lattice structures fabricated via selective laser melting,Materials and Design,2013-5-223.网络资源(1)宋德萱.建筑概论.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网络课程.(2)银符考试题库.新乡学院.党政机构.图书馆.电子资源.教辅资源库.银符考试题库.(3)筑龙网筑龙教育电子资源建筑施工图设计入门到精通微课堂(4)刘加平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精品课程(5)刘克成建筑文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视频公开课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1-3学时绪论1.课前准备(1)熟悉课程教学大纲,对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有较好的理解;(2)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3)充分理解讲义内容,把握和完成知识由一种书本贮存状态到教师传输状态再到学生头脑中的贮存形式的这两次转化;(4)查询、收集本学科相关的前沿技术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案例;(5)整理好课程教学中用到的模型、教具等;(6)外部联系,课程教学活动中需要前去参观考察的项目的前期联络。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与指导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与指导

XXX专业《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与指导(72学时)参考教材:《房屋建筑学》(中国计量出版社,王福彤)编制人:王福彤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从事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人员应该熟悉和了解的基本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知识,是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的基础理论和经验总结。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 了解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应该具备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等先修课程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体型与立面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基础与地下室,墙体,楼板层与地层,楼梯、电梯、台阶与坡道,屋顶,门窗,变形缝,单层厂房等构造组成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解决土木工程涉及到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第1章绪论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1)熟悉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设计的依据、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2)初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第一节建筑和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的概念,建筑的基本要素。

重点知识解析:(1)建筑:建筑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营造出的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环境、空间、房屋、场所等。

一般情况下仅指营造活动的成果,即建筑物或构筑物。

(2)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3)人在建筑物中从事生产生活活动,必然需要一定的空间。

人体所需空间包括、人体自然所占空间、动作域空间、心理空间第二节建筑的分类与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的分类,耐火等级的概念。

重点知识解析:(1)建筑按照使用性质、建筑层数、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结构体系等标准分类。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3)建筑按层数分类:○1住宅建筑,1层至3层为低层住宅,4层至6层为多层住宅,7层至9层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米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5 1 2 50 3 9总学时.40学时(讲课40学时)总学分25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预修要求:工程制图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建筑概论》谍程是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基本任务是硏究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本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初步掌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以便充分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并运用所学建筑知识与专业课相结合,以保证本专业毕业生完成在其专业范围内的各类工作。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学握民用建筑平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理解民用建筑剖面及立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理解民用理筑的构造组成以及建筑构造的没计原则;4、章握建筑的墻体与基础、•樓梯、•樓地层、屋顶、门和窗的枸造;5、掌握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6、理解和学握单层厂房的构造组成。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习题课、课堂讨论等形式;同时,要运用习题课和课堂讨论等方式讲解有关垂点和难点的章节,通过在谍堂上对建筑设计宾型实例进行提问、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豈.另外,要布置一定量的作业。

通过布置适量的作坐以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大钢的使用说明:本大纲适用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学。

大纲正文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建筑的构成旻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的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设计阶段的划分。

重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的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第一节概论第二节建筑的构成旻素学时::2学时(讲课第三节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第四节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习题:4道复习思考■题题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学时z 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主妥使用房间的设计、辅助便用房间设计、交 通联系部分的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庄喻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庄喻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建筑概论课程代码:560301使用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学时:60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建筑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构造方法及各类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受力情况,掌握一般民用建筑构造的理论和方法及结构造型基本原则,为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掌握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初步设计。

2.运用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构造设计。

3.掌握常用建筑结构体系各自的特点及其一般适用条件,能根据建筑物的适用要求合理布置结构体系。

4.掌握相关的设计规范及新技术、新设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1.能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

2.具有依据任务书进行一般建筑的初步设计能力。

3.具有依据初步设计简单完成一般的建筑构造详图。

(三)思想素质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

使学生爱岗敬业,能够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三)课程教学与实践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每一次教学,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1)教师授课要做到语言流畅,条理清楚(2)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内容,有效地安排课堂时间,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3)课堂教学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并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4)课堂教学首先必须完成教学基本内容,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避免教学随意性。

(5)教师要勤于探索。

勇于实践,不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提倡教师互相听课。

《建筑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605005 学分:2 总学时:36说明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专业基础课,具有实践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

主要包括投影原理基本知识、建筑工程图识图、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和房产测量五大部分,其中以建筑工程图识图、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造三部分为主, 投影原理基本知识和房产测量部分则作为自学内容。

教学目的】本课程目的能给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理论、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对建筑工程总体有个基本的认识,为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后续相关的专业课打下牢固基础。

教学任务】1、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图的组成、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识图的基本知识。

2、使学生了解石膏、砖、石材、钢材、木材、沥青等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性能,熟悉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等基本知识和技术性能,以及它们的作用。

3、使学生掌握墙体、基础和地下室、楼地层、阳台及雨蓬、楼梯、屋顶、门窗等的基本结构、材料及各种做法,影响结构的各种因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教学内容】(一)、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各种线型、尺寸的标注、比例的表示方法;掌握标高的标注方法、定位轴线、索引号和详图符号的表示方法以及主要材料的图例;掌握建筑工程图的组成;了解识图的一般方法;2、掌握建筑总平面、建筑平面和楼层结构平面布置图识读的基本方法,熟悉识读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详图和基础平面施工图的基本知识及方法;3、熟悉建筑材料密度、含水率、孔隙率、软化系数等概念和计算;了解建筑材料表观密度、抗冻性、抗渗性、导热性等概念;熟悉建筑材料强度的基本概念,了解建筑材料其他力学性质。

4、了解两种气硬性材料的化学组成及特性;掌握水泥的形成、硬化过程、技术指标;了解其它硅酸盐水泥的成分及特性;5、掌握砂浆的组成、用途、技术性质;掌握五种混凝土的组成、技术指标、适用范围;6、了解各种砖的种类和性质;了解钢材的分类,熟悉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的牌号与应用,钢板的类型;了解木材的技术性质和综合应用;熟悉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和沥青制品,了解塑料的特点、组成、分类和应用,了解涂料的组成、品种和应用;7、掌握建筑的定义、建筑的分类;掌握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了解结构的概念及组成;掌握建筑物的耐久年限划分,了解耐火等级的划分及建筑模数;8、掌握基础的类型,了解它们的构造特点;掌握基础埋深的影响因素。

建筑概论

建筑概论

《建筑概论(第二版)》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制定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土木工程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从事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人员应该熟悉和了解的基本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知识,是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的基础理论和经验总结。

本课程学习需要具备一些条件,如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大学英语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理论和方法。

需要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掌握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理论和方法。

初步具备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能力,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建筑结构专业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应该具备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等先修课程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体型与立面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基础与地下室,墙体,楼板层与地层,楼梯、电梯、台阶与坡道,屋顶,门窗,变形缝,单层厂房等构造组成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解决土木工程涉及到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问题的初步能力。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建筑概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案例的解析,让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带着解决问题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计算机辅助教学,把教学内容进行静态和动态相互转化,使得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提高教学质量。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本课程推荐教材:《建筑概论(第二版)》陈雁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ISBN:9787516715970, 本课程课时为72课时。

二、学时分配二、课程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课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任务、学习方法及与本专业的关系。

2.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

3.了解设备安装专业与本课程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5125039
总学时:40学时(讲课40学时)
总学分:2.5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预修要求:工程制图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建筑概论》课程是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基本任务是研究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本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初步掌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以便充分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并运用所学建筑知识与专业课相结合,以保证本专业毕业生完成在其专业范围内的各类工作。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民用建筑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理解民用建筑剖面及立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理解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以及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4、掌握建筑的墙体与基础、楼梯、楼地层、屋顶、门和窗的构造;
5、掌握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理解和掌握单层厂房的构造组成。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习题课、课堂讨论等形式;同时,要运用习题课和课堂讨论等方式讲解有关重点和难点的章节,通过在课堂上对建筑设计典型实例进行提问、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要布置一定量的作业。

通过布置适量的作业,以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学。

大纲正文
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的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设计阶段的划分。

重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的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建筑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第四节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习题:4道复习思考题题
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学时: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辅助使用房间设计、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重点: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辅助使用房间设计、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第一节平面设计的内容
第二节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
第三节辅助使用房间设计
第四节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第五节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习题:4道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建筑剖面设计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建筑剖面设计的一般原理及方法、房间剖面形状的确定、房间层高及各部分标高的确定、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重点:房间层高及各部分标高的确定、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第一节房间的剖面形状
第二节房间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第三节房屋的层数
第四节建筑空间的组合与利用
习题:4道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建筑体型的组合、建筑体型的转折与转角、体量的联系与交接、建筑立面设计。

重点:建筑体型的组合、建筑立面设计。

第一节影响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因素
第二节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
第三节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方法
习题:4道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建筑物的构造组成、构造设计的原则。

重点:构造设计的原则。

第一节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第二节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习题:2道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墙体与基础学时:3学时(讲课3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墙体的类型、基础的类型。

重点:墙体设计要求、墙体构造、墙面装修。

第一节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
第二节砖墙构造
第三节砌块墙构造
第四节隔墙构造
第五节墙面装修
第六节基础与地下室
习题:6道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楼梯学时:3学时(讲课3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楼梯的设计、楼梯的构造、台阶、坡道及电梯构造。

重点:楼梯的设计、楼梯的构造。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第三节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第四节踏步和栏杆扶手构造
第五节室外台阶构造
第六节电梯与自动扶梯
习题:4道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楼地层学时:3学时(讲课3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楼、地层的基本构造和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阳台、雨篷构造。

重点:楼、地层的基本构造和设计要求。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楼板
第三节地坪层构造
第四节楼地层构造
第五节阳台及雨篷
习题:6道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屋顶学时:3学时(讲课3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屋顶的类型、防水、保温与隔热。

重点:屋顶的排水设计、平屋面、瓦屋面的构造。

第一节屋顶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第二节屋顶的排水设计
第三节卷材防水屋面构造
第四节刚性防水屋面
第五节涂膜防水屋面
第六节瓦屋面
第七节吊顶棚构造
第八节屋顶的保温与隔热
习题:6道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门和窗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门窗的形式与尺度、门窗的构造。

重点:门窗的形式与尺度。

第一节门窗的形式与尺度
第二节木门窗的构造
第三节钢门窗的构造
第四节铝合金及塑料门窗
第十一章工业建筑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工业建筑的分类、工业建筑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重点:工业建筑的分类。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工业建筑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第十二章单层厂房设计学时:3学时(讲课3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单层厂房的组成、单层厂房的平面设计、单层厂房的剖面设计、单层厂房的定位轴线设计、单层厂房的立面设计以及内部空间设计。

重点:单层厂房的平面设计、单层厂房的剖面设计、单层厂房的定位轴线设计。

第一节单层厂房的组成
第二节单层厂房的平面设计
第三节单层厂房的剖面设计
第四节单层厂房的定位轴线设计
第五节单层厂房的立面设计以及内部空间设计
习题:6道复习思考题
第十三章单层厂房构造学时:3学时(讲课3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单层厂房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构造处理。

重点:单层厂房屋面及天窗构造。

第一节单层厂房屋面构造
第二节天窗构造
第三节外墙构造
第四节侧窗、大门、地面及其他构造
第十四章多层厂房设计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多层厂房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重点:多层厂房平面及剖面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多层厂房的平面设计
第三节多层厂房剖面设计
第四节多层厂房立面设计
第五节有特殊要求的厂房
本课程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相应的工程实际问题。

考核方式与要求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

推荐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李必瑜,《房屋建筑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7
李必瑜、王雪松,《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8 参考书目:
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4、各地区通用民用建筑配件图集;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1997);
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