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类废水处理

合集下载

矿井水处理方案

矿井水处理方案

矿井水处理方案背景介绍矿井水是矿山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典型废水。

它包含许多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硫酸、氰化物等,并具有高浊度、高盐度、高酸碱度、高压力等特点。

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污染。

针对矿井水的处理已经成为保护环境的又一重要手段。

处理方案一、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将供处理的矿井水通过给药,使矿井水中的有害物质形成不溶性沉淀物,从而达到净化矿井水的目的。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重金属离子和矿物酸盐的处理。

常见化学剂有氢氧化钙、氯化铁、硫酸铁、氢氧化铁等。

其中氢氧化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中和剂。

二、吸附法吸附法是将矿井水通过一种或多种吸附剂,让污染物质附着于吸附剂表面并被吸附,这种方法相对简单,运行成本低,原理也易于理解。

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树脂以及砂石等。

三、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污染物与离子交换树脂表面的原有离子交换,使有害离子被过滤掉,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该方法适用于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可以去除的包括镉、铬、锡、铅等重金属。

离子交换树脂包括强酸树脂和弱酸树脂。

四、电化学方法电化学方法是一种以电化学过程为基础的处理方法。

通过对电性能差异的各污染物进行电极反应,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常用的电化学方法有电解和电渗析等,其对硫酸盐和重金属取得了较好的去除效果。

结论以上四种处理方案都是目前比较成熟的矿井水处理技术。

各种方案的适用场景和特点不同,治理效果也有所差异。

在具体选用时,需要综合考虑污染物种类、水质特征、处理成本、水处理规模等因素,以实现最优处理效果和最低治理成本的平衡。

矿山废水处理方案

矿山废水处理方案

矿山废水处理方案背景矿山废水是指由矿山开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各种污染物的废水。

这些废水包含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高效的矿山废水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处理步骤步骤一:预处理矿山废水经过预处理可以去除大部分悬浮物、沉积物和可溶性有机物。

预处理步骤包括:1. 滤网过滤:使用不同精度的滤网去除大颗粒物质。

2.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和沉积物沉淀下来。

3. 反应: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将可溶性有机物转化为不溶性物质。

步骤二:主要处理主要处理步骤是对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净化。

主要处理方法包括:1.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剂去除有机物、重金属和某些无机物质。

2. 生物处理:利用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菌、藻类等)降解有机物。

3. 植物处理:利用具有吸附和吸取能力的植物来吸附有机物和重金属。

步骤三:深度处理深度处理是对主要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净化,以确保废水排放达到相关标准。

深度处理方法包括:1. 膜分离技术:利用微孔膜或反渗透膜对废水进行过滤和分离,去除细小颗粒和溶解物。

2. 高级氧化技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步骤四:消毒为了杀灭病原微生物,必须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消毒。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使用氯气、紫外线辐射或臭氧。

结论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处理矿山废水,我们建议采用预处理、主要处理、深度处理和消毒的步骤。

这些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达到环境排放标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煤矿矿井废水处理

煤矿矿井废水处理

煤矿矿井废水处理煤矿矿井水是指在采煤过程中,所有渗入井下采掘空间的水,矿井水的排放是煤炭工业具有行业特点的污染源之一,量大面广,我国煤炭开发每年矿井的涌水量为20多亿立方米,其特性取决于成煤的地质环境和煤系地层的矿物化学成分。

矿井水流经采煤工作面和巷道时,因受人为活动影响,煤岩粉和一些有机物进入水中,我国矿井水中普遍含有以煤岩粉为主的悬浮物,以及可溶的无机盐类,有机污染物较少,一般不含有毒物质。

因此,对矿井水进行净化处理利用,将产生巨大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针对不同的水质矿井水的处理技术主要有:含悬浮物矿井水处理技术、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技术、酸性矿井水处理技术、含重金属矿井水处理技术、含放射性污染物矿井水处理技术、碱性矿井水处理技术、含氟矿井水处理技术等。

1、含悬浮物矿井水处理技术主要有混凝、沉淀和澄清、过滤和消毒。

矿井水混凝阶段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煤粉、岩粉等悬浮物及胶体杂质,它是矿井水处理工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实践证明,混凝过程的程度对矿井水后续处理如沉淀、过滤影响很大。

所以,在矿井水的处理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沉淀和澄清:在煤矿矿井水处理中所采用的主要有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和斜板(管式)沉淀池。

澄清池主要有机械搅拌、水力循环和脉冲等。

在煤矿矿井水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物。

去除化学澄清和生物过程未能去除的细微颗粒和胶体物质,提高出水水质。

矿井水处理可以采用过滤池。

过滤池有普通快滤池、双层滤料滤池、无阀滤池和虹吸滤池等。

常采用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石榴石粒、磁铁矿粒、白云石粒、花岗岩粒等。

水净化处理后,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臭味等并不能得到较好的去除。

所以,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的目的在于杀灭水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等),防止水致传染病的危害。

在以煤矿矿井水为生活水源水处理中,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氯消毒法。

消毒剂主要有:液氯、漂白粉、氯胺、次氯酸钠等。

矿山废水的利用现状与展望

矿山废水的利用现状与展望

矿山废水的利用现状与展望一、矿山废水的定义矿山废水是指在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各种溶解物的废水。

矿山废水通常是酸性或碱性的,同时还可能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氰化物、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二、矿山废水的利用现状1. 废水的数量与排放矿山废水的排放量巨大,其水量和水质复杂多变。

在中国,矿山废水排放量的总量已经达到了约27亿吨/年,且这些废水中的重金属、毒物品质十分高。

2. 废水的处理技术目前,矿山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膜技术处理等。

•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污染物进行分解和转化,最终达到净化水质的一种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是指给予废水一定的物理化学药剂(如絮凝剂、氧化剂等)进行混合,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分离、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一种处理技术;•膜技术处理是指利用特殊的膜过滤技术,将废水中的溶解物和悬浮物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一种处理技术。

3. 废水的利用矿山废水利用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其中,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工业用水:如钢铁、石油化工、电力等工业领域;•农业用水:包括灌溉、农业养殖等;•园林水景:矿山废水在花卉园艺、水景喷泉和游泳池等方面的应用。

但是,由于废水的复杂多变,且废水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机物和杂质很难完全处理,因此目前矿山废水的利用率还比较低。

4. 废水的危害矿山废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

主要危害包括:•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产生慢性影响以及各种疾病的发生。

三、矿山废水的利用展望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矿山废水的处理和利用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应对这一问题,未来几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 不断改进废水处理技术因为矿山废水污染物所包含的种类繁多,处理难度高,在处理技术上应注重灵活性和整体性的应对,并结合新型技术不断优化这些处理技术,逐步提高废水的利用率。

选矿废水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方法介绍

选矿废水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方法介绍

选矿废水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方法介绍1.水玻璃的去除水玻璃(硅酸钠)在废水中起到分散剂的作用,硅酸钠使废水中的悬浮物以细小颗粒状态悬浮在水中难以沉降。

去除硅酸钠一般要加入脱稳剂,使悬浮物的稳定分散体系脱稳,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采用脱稳—絮凝工艺处理高悬浮物选矿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水玻璃、悬浮物及砷等污染物。

结果表明:往废水中加入脱稳剂石灰乳,使反应pH值控制在大于11的条件下,再加入最佳絮凝剂,反应后上清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和悬浮物均能到达国家排放标准。

往废水中加入脱稳剂石灰乳,然后再进行絮凝沉淀,不但能去除废水中的水玻璃,而且还能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等。

采用酸碱联用工艺,在快速搅拌状态下,向废水中缓慢滴加浓硫酸,直至pH为6,然后继续搅拌6min,加入石灰乳,调节pH为9左右,静置30分钟,此时废水中的水玻璃得以混凝沉淀,可消除其中大部分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然后再采用加压溶气气浮法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处理后的废水可直接回用到磨矿、选矿中,真正实现了“零排放”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目的。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技术成熟,经济可行。

利用电解法也可去除废水中的残留水玻璃。

首先用电解法去除绝大部分的有机物和水玻璃,然后加入混凝剂进一步去除剩下的有机物和水玻璃,最后进行氧化,除去剩余的有机物。

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有机物和水玻璃的去除率分别在96 %、93%以上。

该工艺虽然对选矿药剂水玻璃等有较好的去除率,但电解耗能较高,且电解时需要通入二氧化碳,不易操作和控制,故应用性不强。

2混凝沉淀法去除难降解有机物该污染物大部分为选矿废水中残留的有机药剂,是造成选矿废水中COD超标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去除该污染物的方法有很多,如混凝沉淀法、化学氧化法、吸附法、生物降解法等。

混凝沉淀法一般主要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及重金属离子,与此同时也可去除部分COD,用此方法可处理COD浓度较低的选矿废水。

其基本原理是在絮凝剂的作用下,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析物网捕等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物质脱稳并形成可沉降大颗粒絮体。

煤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煤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煤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标题:煤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引言概述:煤矿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

煤矿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必须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

本文将介绍煤矿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匡助读者了解煤矿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污水预处理1.1 污水初次处理:将煤矿污水经过初次过滤,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杂质。

1.2 调节PH值:调节污水的PH值,使其适合后续处理工艺。

1.3 溶解氧处理:增加溶解氧含量,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

二、生物处理2.1 好氧生物处理:将污水送入好氧生物反应器,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2.2 厌氧生物处理:将经过好氧处理的污水送入厌氧生物反应器,进一步去除有机物。

2.3 污泥处理:对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减少废物排放。

三、物理化学处理3.1 混凝沉淀: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凝结成较大的颗粒,便于沉淀。

3.2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3.3 膜分离:采用超滤、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去除微量有机物和溶解物。

四、高级氧化处理4.1 光催化氧化:利用紫外光或者其他光源激发氧化剂,降解有机物。

4.2 臭氧氧化:通过向水中注入臭氧气体,氧化有机物和重金属。

4.3 高级氧化反应:采用过氧化氢、臭氧等高级氧化剂,加速有机物的降解。

五、消毒处理5.1 氯消毒:加入氯消毒剂,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毒。

5.2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5.3 臭氧消毒:利用臭氧气体消毒,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结论:煤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

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煤矿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达到环保要求,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希翼本文对读者对煤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有所启示和匡助。

矿井废水的处理要求

矿井废水的处理要求

魂牵梦绕在为谁?污泥脱水成套设备独坐到天明,朝晖露霜凝
目前经实践证明的实用技术,50 万吨以下、小时
涌水量 50m3 以下的煤矿可采用此技术和设备。
对于酸性煤矿废水还需新增设备和药剂。煤矿废 水经处理达标后尽可能循环使用,循环使用率不
低于 50%,经处理后排放的废水列为总量控制指
标进行考核。 2.新建煤矿必须执行“三同时”规定,试产
魂牵梦绕在为谁?污泥脱水成套设备独坐到天明,朝晖露霜凝
三个月必须申请地区环保局验收,验收达标的发
给排污许可证,不达标的停产治理。 3.原有煤矿分期分批进行治理,2005 年 50%
左右的原有煤矿治理完工并通过达标验收。列入
家 2005 年治理计划的煤矿不治理的,依法予以
处罚;治理不达标的,停产治理。治理计划由各 县市环保局商煤炭局提出,报地区环保局综合平
魂牵梦绕在为谁?污泥脱水成套设备独坐到天明,朝晖露霜凝
衡后以治理计划下达执行。
2dk0f0c9a 污泥脱水成套设备1
矿井废水处理的设备生产,在产品制造过程
中,实行了产品零部件制造质量跟踪的方式,使
产品的质量在整个制造过程能够得到有效的控 制。
பைடு நூலகம்
1.矿井废水包括矿井涌水、煤场和矸石场淋
溶废水等。在进行处理前,应先委托地区环境监
测站进行监测,以监测资料作为废水处理工程设 计的依据。 DFMC 煤矿废水治理技术和成套设备是

矿山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矿山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矿山废水的处理与利用引言矿山废水是指在采矿、选矿和冶金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水体。

这些废水通常具有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悬浮物、有机物和酸碱度等问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生态风险。

因此,对矿山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矿山废水处理的方法和技术,并探讨废水的利用潜力。

矿山废水处理的方法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离心等。

沉淀是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由液体中沉降下来,过滤则是通过筛网或滤纸等材料将悬浮物截留下来,离心则是利用离心力将悬浮物分离。

物理处理通常是矿山废水处理的首要步骤。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性质,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氧化、沉淀和离子交换等。

例如,通过添加中和剂可以调节废水的pH值,从而使有机物、重金属等变为易沉淀的物质,进而进行沉淀去除。

化学处理通常与物理处理相结合,以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去除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等。

好氧处理是指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利用细菌和微生物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厌氧处理则是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

生物处理技术可以高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同时还能减少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矿山废水的利用除了进行处理,矿山废水还可以利用作为资源。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和营养元素等,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些成分,将对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 有机物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可以通过生物发酵等方法转化为生物质能源。

通过适当的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可以被转化为沼气或生物柴油等清洁能源,从而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2. 重金属回收废水中的重金属可以通过化学沉淀和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回收。

回收后的重金属可以作为原材料用于冶金、建筑等行业,降低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废水处理概况1.1 矿山废水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的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在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

据统据计, 我国各类矿山废水的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0%左右。

矿山废水:在矿山范围内,从采掘生产地点、选矿厂、尾矿坝、排土场以及生活区等地点排出的废水,统称为矿山废水。

1.2 我国矿产行业产能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种比较配套、齐全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到目前为止,通过几十年来的矿产勘察工作,已发现163种矿产,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49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86种,以及地下水和矿泉水。

已发现的矿产、矿点有20多万处,经详查工作的近两万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步入了工业化矿产资源消费的高速增长期。

2004年我国重要矿产资源消费:石油3.07亿吨、煤炭18.6亿吨、钢材3.1亿吨、铜312万吨、铝619万吨、十种有色金属总量超过1300万吨、水泥9.7亿吨、钾肥(折K2O)512万吨,分别是1990年石油消费量的2.6倍,煤炭消费量的1.7倍、钢材消费量的5.8倍、铜消费量的4.4倍、铝消费量的7.2倍、十种有色金属总量消费量的5.5倍、水泥消费量的4倍和钾肥消费量的2.5倍。

借鉴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规律,预计到2020年我国煤炭需求量大约为25—26亿吨,钢铁需求量在经历2012-2015年3.5-3.8亿吨的高峰期之后,回落到3亿吨,铜大约为640万—690万吨,铝大约需要1200-1400万吨,,水泥需要12—14亿吨。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时,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消费量仅仅相当于美国和日本工业化高峰期人均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客观地说这些消费预测数据是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资源底线。

1.3 福建省内冶金行业最新布局根据福建省实际情况,对重点矿区、大中型矿产地划定矿产资源整合开采规划区块56个;对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已经符合开采设计要求的区域,新划定开采规划区块109个,并在规划期内逐步投放市场。

整合开采规划区块,必须严格按照整合实施方案和程序重新办理采矿许可证。

对于尚未达到开采规划区块划定条件的地区,在探明资源储量且符合开采设计要求的,应按照开采规划区块划定的原则要求,合理划定开采规划区块,指导采矿权设置。

1.3.1 福建省矿业经济发展布局根据福建省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矿业开发基本格局,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集约开发的原则,合理规划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全省划分矿业经济区22处,矿业生产基地4处。

1.闽南地区行政区划归属厦门、泉州、漳州三市,矿业布局以建材及玻璃原料非金属矿业为主,为全国性的石材、石英砂等非金属矿开发和加工基地,也是福建省重要的石油化工、高岭土、地热开发利用供给基地。

规划期内,依托现有基础,积极发展外向型矿产品深加工产业,划定矿业经济区4处、矿业生产基地1处。

(1)以漳浦沙荒大中型玻璃砂、水泥标准砂矿为原料基地,建设优质浮法玻璃和玻璃深加工产业的矿业经济区,预测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9000万元。

(2)以东山县梧龙-山只大中型玻璃砂、水泥标准砂为原料基地,建设优质浮法玻璃和玻璃深加工产业矿业经济区,预测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8500万元。

(3)以南安水头—晋江巴厝饰面石材为原料基地,建设石材开发和深加工矿业经济区,预测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1.8亿元。

(4)以德化县阳山铁矿为原料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德化县铁矿矿业经济区,预测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6.3亿元。

(5)建设永春大丘头高岭土矿矿业生产基地,加快建设陶瓷、建陶产业集聚,预测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750万元。

2.闽东地区行政区划归属福州、宁德、莆田三市,矿业布局以建材及玻璃原料等非金属矿业为主,主要矿产有:叶蜡石、玻璃用砂、铸型用砂、饰面用花岗岩、高岭土、地热、矿泉水、寿山石、明矾石及钼、铅、锌等。

规划近期,依托现有基础,积极发展外向型矿产品深加工产业,划定矿业经济区3处、矿业生产基地1处。

(1)以福州峨嵋-寿山叶蜡石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叶蜡石开采、深精细加工矿业经济区。

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突破4000万元。

(2)以平潭竹屿-岚成水泥标准砂为原料生产基地,发展建设汽车玻璃产业矿业经济区。

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10000万元。

(3)以罗源起步、连江丹阳等地饰面石材为原料生产基地,发展以连江为中心的名优石材开发加工矿业经济区,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近4300万元。

(4)建设闽清白中-坂东叶蜡石矿业开发生产基地,加快叶蜡石深精细加工产业集聚,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突破1800万元。

3.闽西地区行政区划归属龙岩、三明两市,矿业布局以煤、铁、金、铜、钨、锰、铅、锌、水泥用灰岩、高岭土、稀土等矿业开发为主,已建成煤炭、钢铁、水泥、高岭土、有色金属等开发和加工基地。

规划期内,在稳固现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划定矿业经济区10处。

(1)以上杭紫金山大型铜金矿及外围有色金属矿为基础,建设上杭紫金山—连城珠地铜金锰采选冶加工为龙头的矿业经济区,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53亿元。

(2)以龙岩马坑铁矿、水泥用灰岩为中心,建设龙岩铁矿、水泥用灰岩钢铁加工、新型干法水泥产业矿业经济区,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6.2亿元。

(3)以漳平潘田铁矿为原料生产基地,加快建设漳平铁矿矿业经济区,预测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3.9亿元。

(4)以漳平岭兜水泥用灰岩为生产基地,加快建设漳平岭兜新型干法水泥产业矿业经济区,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4700万元。

(5)以永定西坑水泥用灰岩为生产基地,加快建设永定西坑新型干法水泥产业矿业经济区,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7700万元。

(6)以永安坑边水泥用灰岩为生产基地,加快建设永安坑边新型干法水泥产业矿业经济区,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4850万元。

(7)以龙岩东宫下高岭土矿为原料生产基地,加快建设龙岩东宫下高岭土矿开采加工矿业经济区,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2.9亿元。

(8)以清流、宁化钨矿为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清流-宁化行洛坑钨精矿生产加工矿业经济区。

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2500万元。

(9)以将乐、明溪、清流萤石矿资源为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将乐-清流萤石矿化工原料采选深加工矿业经济区,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4500万元。

(10)以尤溪梅仙大中型铅锌矿为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尤溪梅仙铅锌矿采选冶矿业经济区,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7.8亿元。

4.闽北地区行政区划归属南平市,矿业布局以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非金属、有色金属矿业为主。

主要矿产有:铌钽、铅锌、金、银、萤石、饰面用花岗岩、灰岩、石墨等。

规划期内,划定矿业经济区5处、矿业生产基地2处,逐步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

(1)以光泽、邵武的萤石矿资源为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光泽-邵武萤石矿化工原料采选深加工矿业经济区,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3000万元。

(2)以建阳、顺昌、浦城的萤石矿资源为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建阳-顺昌萤石矿化工原料采选深加工矿业经济区,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3000万元。

(3)以建阳水吉周边的铅锌矿资源为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建阳水吉铅锌矿采选矿业经济区,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12000万元。

(4)以顺昌洋菇山、将乐常口水泥用灰岩为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顺昌洋姑山-将乐常口水泥用灰岩新型干法水泥产业矿业经济区,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15000万元。

(5)以南平西坑铌钽矿为原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南平西坑铌钽矿矿业经济区,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3400万元。

(6)建设顺昌山后铅锌矿矿业开发生产基地,加快铅锌矿采选产业集聚,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3000万元。

(7)建设建瓯八外洋铅锌矿矿业开发生产基地,加快铅锌矿采选产业集聚,预计到2015年该区矿业产值将达到3200万元。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积极引入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联合、兼并、承包、控股等多种形式,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带动战略,引导生产要素向科技型大企业集聚,形成集约经营,促进矿业良性发展。

1.4 福建省内冶金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大矿产勘探力度,探明矿产种类不断丰富,现已发现各类矿产种数150余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总数的81.2%。

列入福建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112种(含亚矿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煤),金属矿产28种,非金属矿产83种,上表矿区总数868个,其中特大型矿区3处,大型63处,中型157处,小型矿区645处。

矿山总数4016处,按设计生产规模划分,大型矿山141处,中型矿山344处,小型矿山2073处,小矿1458处。

福建省矿产资源种类相对齐全,能源矿、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土金属、稀有金属、非金属等框中,在省域范围内均有分布。

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可归纳为“三多”“三少”,即:金属矿产伴(共)生组分多,非金属矿产多,贫矿多;富矿少,大型以上的金属矿床少,能源矿产种类少。

1.5 江西省矿产行业布局江西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处中国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接合部,环太平洋成矿带内侧,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全省共发现各类有用矿产160种,矿产地5000余处。

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101种,已列入储量表的矿产有96种,矿产地1106处。

江西矿产资源基本特点:矿产种类丰富,配套齐全,是全国探明储量较多,配套程度较高的少数省份之一;矿产资源相对集中,各具特色;多组分矿床多,有利于实现综合效益;大宗用量的矿产储量不足。

1.6 江西省矿产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江西省能源和金属矿产的开发程度高于非金属矿产。

主要矿产品中初级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其中有色金属矿产品的79.3%为初级精矿产品与普通冶炼加工产品,而高技术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少。

江西省能源矿产缺乏,但开发程度较高。

省内煤炭资源开采历史悠久,多数主力矿山开采历史长、储量消耗大、开采强度高、续采难度大,省内原煤产量已经连年下降,相当一部分煤炭靠外省调入。

由于开采难度持续加大,原煤产量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江西省金属矿产开发程度较高,一些金属矿产的开发在国内外有一定优势。

已初步形成了在国内具有一定优势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等矿山生产、冶炼和加工产业基地。

全省现已开发利用的矿种93种,已开发利用规模以上矿区1033处。

矿山采矿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平均比2000年提高2%—3%,其中主要矿产平均采矿回采率煤矿达80%(薄煤层)、铁90%(露采)、铜95%(露采)、钨85%、锡80%、钽铌95%、铅锌82%、金81%,主要矿产平均选矿回收率磁铁矿71%、其他铁矿80%、铜82.5、钨83%、锡60%、钽铌43%、铅锌50%、金79%、稀土综合回收率达到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