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功效与禁忌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禁忌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生姜的营养价值高,也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可以刺激食欲,杀菌消炎,还可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因而深受人们的欢迎。
那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吧。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一、抗氧化,抑制肿瘤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结构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肿瘤作用;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人斑”。
二、开胃健脾,促进食欲在炎热的夏天,因为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食欲,如果饭前吃几片生姜,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饭不香,吃生姜”的道理。
三、防暑、降温、提神在炎热的气温下吃一些生姜能起到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的作用。
对于有一般暑热表现,如头昏、心悸、胸闷、恶心等情况的病人,适当喝点姜汤是大有裨益的。
四、杀菌解毒,消肿止痛科学研究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对沙门氏菌效果更好。
在炎热的气温下,食品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而且生长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适量吃些生姜可起到防治作用。
五、防晕车,止恶心呕吐吃生姜具有防止恶心、止呕吐的作用,如果有由于某些运动而引起的“运动适应不良症”,吃点生姜就可以使其得到缓解。
民间用吃生姜防晕车、晕船,或贴内关穴,有明显的效果,因此而有“呕家圣药”之誉。
生姜的食用禁忌1、不要吃腐烂的生姜。
有的人认为“烂姜不烂味”,这种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
2、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否则,不仅不利于康复,反而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3、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
夏季天气炎热,人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夏季尤其不宜多吃生姜。
生姜泡水喝的禁忌

生姜泡水喝的禁忌在我国有这样一些说法,认为服用生姜具有包治百病的效果。
事实上,生姜使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中药材以及调味品,非常适合在夏天的时候服用。
在炎热的季节吃上一些生姜或者是将生姜泡水喝,不仅能够提醒醒脑,同时还可以降温排汗。
除此之外,日常服用生姜还可以预防呕吐、缓解疲劳以及促进食欲、提高睡眠。
但是,生姜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服用。
建议,一些阴虚体质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生姜,避免病情加重。
第一:服用生姜的时候最好不要去皮在服用生姜的时候最好不要去皮,很多人喜欢将生姜去皮之后服用,这样并不能够令身体最大限度的吸收生姜的好处。
生姜去皮之后不能够完整的发挥药效,所以在服用的时候只要洗干净就可以了。
第二:不服用腐烂的生姜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认为生姜腐烂之后也可以服用,并不影响药效。
事实上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并且服用之后对于身体的伤害也是非常巨大的。
因为生姜腐烂后会产生一定的毒素,严重者还有可能增加身体患有肝癌以及食道癌的可能性。
上文我们也和大家说了,生姜最适合在夏天的时候服用,能更好的保健身体健康。
但是,食用的时候也需要注意适量。
因为夏天天气炎热,而生姜性温,过量的服用很容易导致身体上火,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以及大量出汗的情况。
所以,想要在服用生姜获得最好的效果,可以将生姜泡水喝,也可以在平时做菜的时候加入一些生姜调味。
第四:阴虚患者禁止服用生姜专家告诉我们,阴虚体质的患者千万不能够服用生姜,否则会加重身体的病情。
阴虚体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燥热体质,具体的症状表现为手脚心发热爱出汗,同时也经常感觉到口眼干燥爱喝水,皮肤也更加的干燥,情绪上容易发怒,睡眠质量也不是很好。
由于生姜性温,所以这类型的患者服用生姜之后会加重阴虚的症状。
第五:肝病患者不能够多吃生姜因为生姜属于辛辣并且具有刺激性的食物,生姜中所含有的姜辣素进入身体之后会导致肝病患者身体中的肝脏细胞出现变性甚至是坏死的情况,这都会加重肝脏受到感染的可能性。
山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山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山姜,又被称为老姜、姜茸、秧姜等,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一种。
它很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在中国南方、日本、东南亚等地广泛种植。
山姜的根茎富含挥发油和姜黄素等多种有效成分,因此在药用和调味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将详细介绍山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使用山姜时的一些禁忌事项。
一、山姜的功效与作用1. 健脾开胃:山姜有助于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肠胃蠕动,提高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因此,适量食用山姜可以帮助人们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尤其适合于消化不良、胃口欠佳的人群。
2. 温阳散寒:山姜具有温阳的功效,特别适合于寒性体质的人食用。
寒性体质的人常常手脚冰凉,容易怕冷,而适量食用山姜可以温暖体表,改善寒冷症状。
3. 祛湿除湿:湿气重的人常常会出现浑身无力、困倦乏力、关节疼痛等症状。
而山姜可以通过温经通络、祛寒化湿的作用,帮助人们排除体内湿气,改善湿气所致的不适症状。
4. 止痛消肿:山姜中的姜黄素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消肿等作用。
因此,适量食用山姜可以缓解疼痛症状,减轻关节炎、风湿痛等疾病带来的不适感。
5. 抗菌消炎:山姜中含有丰富的姜辣素和挥发油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山姜可以帮助人们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
6. 保护肝脏:山姜中的姜黄素可通过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等多种途径保护肝脏。
适量食用山姜可以改善肝功能,预防脂肪肝、肝病等疾病的发生。
7. 强身健体:山姜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可以补充营养,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有助于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使人保持健康。
二、山姜的禁忌事项虽然山姜具有许多的功效与作用,但也有一些人群在使用山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禁忌:1. 肝病患者:山姜中的姜黄素有刺激胃肠道和肝脏的作用,因此,患有肝病或者慢性胃炎等疾病的人应慎重食用山姜,以免加重疾病。
2. 胃肠道炎症患者:山姜具有刺激胃肠道的作用,对于有胃肠道炎症的人来说,食用山姜可能引起不适感,甚至加重疾病。
良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良姜和生姜的区别是什么

良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良姜和生姜的区别是什么良姜又被人们称之为“高良姜”,目前在我国气温较高的地方分布的较为广泛。
良姜的食用价值非常高,但是在吃的时候,也并不是没有禁忌的。
生活中还有一种叫做生姜的东西,两者比较类似,所以也常常会被人们用来做比较,那么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良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一、功效作用:1、调节胃功能。
其水煎剂能强烈抑制胃肠推进运动,但又可促进胃排空。
高良姜、吴茱萸1:1混合液有抗大鼠应激性溃疡,抑制胃运动,降低胃张力,减少收缩幅度,抑制胃酸分泌等作用。
2、调节肠功能。
其水煎剂有兴奋肠管的作用,能对抗阿托品、肾上腺素引起的肠活动,其作用为通过组胺样和抗肾上腺素样作用而兴奋肠管。
高良姜又含抑制组胺所致肠收缩的物质,能使兔肠张力和收缩幅度明显抑制,表现有类似阿托品样的作用。
3、抗胃溃疡。
其水提物能明显对抗水浸应激性溃疡,可预防致坏死物质所引起的胃黏膜急性损伤。
4、促进胃液分泌。
其浸出液灌胃有刺激胃酸排出量增加的作用,在灌注后3小时内,总酸排出量为对照组的3倍,同时,动物呕吐增多,胃液中黏液增多。
二、禁忌:1、胃热者忌服。
《云南中药志》2、阴虚有热者忌服。
3、胃火作呕,伤暑霍乱,火热注泻,心虚痛,法咸忌之。
《本草经疏》良姜和生姜的区别是什么1、属性不同。
良姜是重要的一种中药材,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反复的蒸和干燥,最终的成品是干燥的姜个或者姜片。
生姜多以嫩姜的形式出现,经常被用来做菜肴的调味品,需要姜的生、鲜,市场上多以生鲜出现。
两者的功效也不同。
2、功效不同。
良姜性辛、热,归脾胃二经,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之功效,常用于胃寒冷痛、少腹寒凉等病证。
生姜性辛、微温,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之功效。
临床主要用于风寒感冒、呕吐、风寒咳嗽食物中毒等疾病。
3、药性不同。
生姜与高良姜均属辛热温里之品。
都有温中散寒,止痛止呕的作用,皆可用于院腹冷痛、恶心呕吐之症,故两者常同用,但干姜温中而能止泻,并有回阳和温肺化痰之功。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别名〕姜。
〔来源〕为姜科姜属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 Rose.的根状茎。
〔成分〕含挥发油0.25~3 %,油中的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水芹烯、莰烯、柠檬醛、芳樟醛、甲基庚烯酮、壬醛、d-龙脑等。
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分解后为油状辣味成分姜烯酮和结晶辣味成分姜酮和姜萜酮的混合物。
此外,尚含氨基酸、树脂状物及淀粉等。
〔作用〕一、历代经验1.发表散寒:《名医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
《本草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
2.散寒止咳:《本草经集注》:“归五脏,去痰下气”。
《本草拾遗》:“去冷除痰”。
《药性本草》:“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
3.健胃止呕:《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食疗本草》:“止逆,散烦闷,开胃气”。
《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煨姜,和中止呕”。
《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呕吐,吞酸”。
4.解毒作用:《本草拾遗》:“汁解药毒”。
《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半夏毒”。
《本草纲目》:“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
《日用本草》:“解菌蕈诸物毒”。
此外,尚有发汗及去狐臭作用。
二、近代研究1.兴奋中枢神经:姜对大脑皮层有兴奋作用,并有拮抗催眠剂作用。
对延髓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均有兴奋作用。
能增进血液循环,使血压上升,促进排汗,从而给呼吸和代谢以良好的影响〔1〕。
2.健胃作用:生姜煎液对口腔及胃粘膜有刺激作用,总的说来能引起消化液的分泌增加,但胃蛋白酶对蛋白的消化减弱,而脂肪酶的作用增强。
并能抑制异常发酵,促进积气的排出〔2、 3〕。
3.止吐作用:生姜浸膏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呕吐,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也有止呕效果。
对阿朴吗啡引起狗的呕吐及洋地黄引起鸽的呕吐无效。
〔4〕4.抗菌作用:1:1的生姜浸液在体外有抑制堇色毛癣菌的作用。
生姜在试管内有杀灭阴道滴虫的作用〔5~6〕。
夏天用姜有巧妙 六大禁忌需记牢

夏天用姜有巧妙六大禁忌需记牢姜除了是我国最重要的调味料之一,也是我们中医常用的一味良药。
生姜味辛、性微温,入脾、胃、肺经,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
主治风寒感冒、胃寒胃痛、呕吐腹泻、风寒感冒咳嗽、中鱼蟹毒等病症。
从生姜皮到生姜汁,都有着众多的功效。
“家备生姜,小病不慌”、“饭不香,吃生姜”,从这些俗语中,生姜的功效和作用也由此可见一斑。
其实,夏天正是吃姜最好的季节。
对现代人来说,平时经常用空调降温而且饮食上嗜好生冷食品,因此夏天不仅是防暑的问题,更要防湿寒邪气入体。
而夏天吃姜就更加重要了。
吃姜虽然有益,但却有讲究,俗话说:“早吃姜,补药汤;午吃姜,痨病戕(qiāng);晚吃姜,见阎王。
”为什么呢?因为早晨正是气血流注阳明胃经之时,此时吃姜,正好生发胃气,促进消化。
而且姜性辛温,能加快血液流动,有提神的功效。
中午后阴气开始升起,阳气开始收敛。
生姜是生发阳气的,午后自然不宜再吃了。
晚上不宜吃姜在此不老调重弹。
在药用方面,老姜比嫩姜更胜一筹,特别是熬汤、炖肉的话老姜再合适不过,而且如果是要预防感冒就一定要用老姜哦。
姜是每家每户厨房不可或缺的宝贝,小编为大家推荐两道生姜入味的佳肴。
姜丝鸭肉粥用料:鸭肉 150克;粳米 1杯;食盐适量;姜少许;香葱适量;黄酒适量。
做法:1、鸭肉切成丁,放入部分姜丝与适量的盐和黄酒抓匀后腌1小时左右。
2、粳米洗净,放入电饭锅内,按2小时煲粥。
3、鸭肉腌好后,放入沸水中焯熟,去掉浮沫,待粥已煲了1小时后和剩余姜丝一起放入锅中与粥同煮,少许盐调味。
4、快煲好时,放点香葱碎即可。
姜末藕片用料:莲藕 400克;食盐适量;姜适量;米醋适量;芝麻油适量;绵白糖适量。
做法:1、将藕洗净刨皮后切成薄片。
2、姜去皮切末。
3、小锅内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后将藕片倒入,焯烫至藕片稍变色即可捞出,很快的也就一分钟的事。
4、藕片捞出后立即在冷水下冲凉,这样能保持脆嫩的口感。
5、然后控干水份,加入姜末、米醋、棉白糖、盐、芝麻油调味拌匀。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以及禁忌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和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功效与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并列举一些生姜的禁忌。
一、生姜的功效与作用:1.缓解消化不良:生姜具有刺激胃肠黏膜分泌、增强消化液分泌和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从而能够缓解消化不良、胃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2.防治呕吐:生姜具有镇吐作用,可用于治疗晕车、船舶晕吐、孕妇晨吐等症状。
3.缓解风寒感冒:生姜具有温阳的性质,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从而缓解风寒感冒的症状,如头痛、鼻塞、咳嗽等。
4.抗炎镇痛:生姜中的活性成分姜黄素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疼痛症状。
5.降低血糖和血脂:生姜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调节血糖水平,同时具有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6.防治恶心和呕吐:生姜可以减轻恶心和呕吐感,对于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孕妇孕吐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7.改善血液循环:生姜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提高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力。
8.提高免疫力:生姜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9.抗氧化:生姜中的姜黄素是一种强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可以减少自由基的损伤,预防衰老和慢性疾病。
二、生姜的禁忌:1.气虚胃寒者:生姜属于温性食物,对于气虚胃寒的人来说,食用生姜可能会导致胃痛、恶心、腹泻等症状加重。
2.高血压患者:生姜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食用过多或过多纯姜汁可能会导致血压上升,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宜过量食用。
3.心血管疾病患者:生姜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但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特别是存在心律不齐、心血管病变等情况时,过量食用可能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刺激。
4.出血性疾病患者:生姜具有抗凝血作用,对于出血性疾病患者来说,食用过多的生姜可能会加重出血风险。
5.孕妇:尽管生姜可以缓解孕妇妊娠反应的症状,但过量食用生姜可能会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增加流产和早产的风险,因此孕妇应该限制生姜的摄入量。
醋泡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醋泡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醋泡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醋泡生姜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经在东亚地区使用了几千年。
它被广泛应用于改善健康,预防疾病,甚至作为日常保健品。
醋泡生姜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缓解消化不良等。
然而,如同所有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一样,醋泡生姜也有一些禁忌和副作用需要注意。
本文将详细介绍醋泡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并提供一些建议以避免潜在的禁忌情况。
一、醋泡生姜的功效与作用1. 促进血液循环:醋泡生姜含有辣素、挥发性油和姜酚等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刺激血管扩张,提高血液循环。
醋泡生姜可以改善冷手脚的问题,预防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 提高免疫力:生姜本身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醋泡生姜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
长期服用醋泡生姜可以预防感冒和其他常见疾病。
3. 杀菌消炎:醋泡生姜的姜酚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消炎作用。
醋泡生姜可以用于治疗口腔问题,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等。
此外,醋泡生姜还可以用于治疗皮肤问题,如湿疹,痤疮等。
4. 缓解消化不良:醋泡生姜可以促进胃酸的分泌,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胃肠道问题,如胃痛,胃胀,腹泻等。
醋泡生姜还可以预防晕车和船舶上的晕眩症状。
5. 缓解痛经:醋泡生姜可以缓解痛经症状,如腹痛,痛经等。
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子宫血液循环,缓解经期不适。
6. 促进新陈代谢:醋泡生姜可以刺激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燃烧,有助于体重的控制和减肥。
7. 改善睡眠质量:醋泡生姜可以帮助放松身体,安抚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问题。
8. 祛湿排毒:醋泡生姜具有一定的排毒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湿气,减轻湿痰和淤血问题。
二、醋泡生姜的禁忌1. 脾胃虚寒者:生姜性温,具有发散散寒的作用。
因此,脾胃虚寒的人群不适宜大量食用醋泡生姜,以避免加重胃寒症状。
2. 肝阳上亢者:醋泡生姜具有温阳的作用,可以增强身体内部的阳气。
因此,肝阳上亢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人,不宜过量食用醋泡生姜,以免加重病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姜的功效与禁忌
生姜的功效和作用
1.排汗降温。
生姜中的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加快血液循环,使毛孔张开,排汗量增大,随着汗液可带走体内的余热,有一定的防暑作用。
2.防治肠胃炎。
夏季细菌生长活跃,容易污染食物,引起急性肠胃炎。
适当吃些生姜或用干姜加沸水冲泡后饮之,能起到防治肠胃炎的作用。
3.祛除风寒。
夏季常吹空调,易受风寒,引起伤风感冒。
喝点姜糖水,有助于驱除体内风寒。
暑热和风热引起的感冒则不宜饮用。
4.健脾胃。
夏季常吃寒凉的食物,会导致脾胃寒凉之气过盛,出现心悸、恶心等症状,食用生姜有助于温脾胃,以防病症严重。
生姜的禁忌:
1.吃姜并非多多益善
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咽痛、烦渴、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不宜多吃,适量即可。
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
2.不要吃腐烂的生姜
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
那种"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3.阴虚体质的人不能多吃姜
阴虚就是燥热体质,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爱喝水,经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燥、心烦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温,阴虚的人吃姜会加重阴虚的症状。
4.肝炎病人不宜吃姜
生姜是药食两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姜辣素、树脂和淀粉。
变质的生姜还含有黄樟素。
姜辣素和黄樟素,能使肝炎病人的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以及间质组织增生、炎症浸润,而使肝功能有所失常。
因此,建议肝炎病人不吃或少吃生姜。
生姜的药用学价值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生姜是治疗盐酸-乙醇性溃疡的有效药物,其有效成分为姜烯,具有保护胃黏膜细胞的作用.在芳香健胃生药中,特别是姜科植物中多含有姜烯等萜类精油成分,是健胃生药的有效成分之一.生姜煎剂对犬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呈抑制与兴奋的双向作用,最初数小时内抑制,以后则继以较长时间的兴奋.生姜煎剂(10%)1.2mg/只给大鼠灌胃,可显著抑制盐酸性和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用消炎痛阻断pg合成后,生姜的保护作用消失,说明其保护机制可能与促进胃黏膜合成和减少释放内源性pg有关.
生姜能使胃蛋白酶作用减弱,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增强.生姜可严重破坏胰酶中的淀粉酶,使胰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显著下降.还可抑制淀粉酶中的β-淀粉酶,阻碍淀粉糖化.
生姜可作用于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系统,有抑制胃机能及直接兴奋胃平滑肌的作用.利用大鼠小肠还流法对磺胺脒的吸收促进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姜的水提取物有显著的吸收促进作用,增强其生物利用度,充分发挥疗效.
生姜浸膏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狗的呕吐.从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亦有止呕效果,最小有效量为 3mg,对中枢性催吐药阿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及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均无效,故认为生姜有末梢性镇吐作用.
家兔经消化道给予姜油酮可使肠管松弛,蠕动减退.生姜是驱风剂的一种,对消化道有轻度刺激作用,可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加,有时继之以降低,可用于因胀气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绞痛.
实验表明:生姜油对大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治疗作用,能使血清sgpt降低;对小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预防作用,并能降低bsp潴留量.生姜蜂蜜封存液5ml/kg给大鼠灌胃,对四氯化碳性肝损伤亦有治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血清sgpt和sgot明显降低,肝小叶破坏、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亦较轻;对60%乙醇所致之大鼠肝损伤同样有效.
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作用
生姜醇提取物对麻醉猫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对心脏也有直接兴奋作用.正常人口嚼生姜1g(不咽下),可使收缩压平均升高 1.489 kpa(11.2mmhg),舒张压上升1.862kpa(14mmhg).对脉率则无明显影响.
生姜的水提取物能显著减少人血小板标记花生四烯酸(aa)生
成 txb2及 pgs 的量,降低 pg 内的过氧化物的形成,并有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生姜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生姜油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对抗戊四氮惊厥,镇痛,并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体温.对中枢神经的作用部位是脊髓以上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兴奋突触的易化过程有某种联系.
生姜油0.4ml/kg给大鼠灌胃,对蛋清性足肿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维持5小时,强度近似阿司匹林300mg/kg;0.25ml/kg 给大鼠灌胃,可显著抑制棉球肉芽肿,并使胸腺萎缩,肾上腺重量增加,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生姜油0.25~0.4ml/kg灌胃,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肿胀、组胺或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有显著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鲜姜注射液 5g/kg 或 10g/kg,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生姜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内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与浓度呈依赖关系.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生姜根提取物与 hbsag 作用1~3小时可使hbsag的p/n值显著下降,但超过3小时后其下降率不再增加.生姜水浸剂在体外对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在试管内对毛癣菌有抑制作用.姜根茎中的姜醇和姜酚具有杀灭软体动物和杀灭血吸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