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知识点及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血样标本,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知道血液的组成。

2.通过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了解血浆和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主要功能。

3.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及其主要功能。

相关知识链接1.从人体的结构层次上看,血液属于组织,其中的细胞为血细胞。

2.人体通过消化系统获得的营养物质以及通过呼吸系统获得的氧气,都是通过血液进行运输的。

教材51页资料分析——分析血液的成分(1)将一定量的人的血液放入装有抗凝剂(如柠檬酸钠)的试管中,用离心机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可以观察到血液有明显的分层的现象: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下层红色的部分是红细胞。

两层的交界面还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与血小板。

(抗凝剂是指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或物质,或称抗凝物质)(2)血常规检查是一种对血液成分进行的化验检查,病人血液成分的变化可作为对疾病作出诊断的参考。

一般来说,血常规化验单上注明了血液中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等的测定值和正常参考值。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含有多种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

1.成分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90%),其次是血浆蛋白(约占7%),其余是溶解在血浆中的各种物质,包括通过消化道吸收来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细胞排出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此外血浆中还含有许多与凝血、抵御疾病等相关的血浆蛋白。

2.主要作用: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教材52页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重点、难点) (1)目的要求: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2)材料用具: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

(3)方法步骤①将显微镜对好光,通过目镜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名师点津】 熊猫血
熊猫血是Rh阴性血型的俗称。Rh阴性血比较罕见,在我国仅占0.3%,是非常稀 有的血液种类,所以又被称为“熊猫血”。
【知识点二】倡导无偿献血(P70~P71) 1.无偿献血制度: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_1_8_~_5_5_周岁的健康公民 _自__愿__献__血__。 2.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量为_2_0_0_~_3_0_0_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生活微思考】
一次性失血 少量失血(不超过400毫升)
超过_8_0_0_~_1_0_0_0_毫升 超过_1_2_0_0_~_1__5_0_0_毫升
对身体的影响
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 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 和出冷汗等症状
会发生生命危险
4.ABO血型:ABO血型是最早发现的人类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将人的血液 分为四种类型,即_A_型__、__B__型__、__A_B_型__和__O__型__。 5.输血原则: (1)基本原则:安全输血应以输_同__型__血__为原则。 (2)异型输血: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 入少量的_O_型__血__;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少量的_O_型__、__A__型__、__B_型__的血。 (3)成分输血:如果病人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些成分而需要输血,可以根据“缺 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__择__性___地输入某__一__成__分___。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探核心·思维养成 研重点·素养提升 提能力·层级演练
探核心·思维养成
【知识点一】血量、血型和安全输血(教材P69~P70) 1.血量: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_7_%__~_8_%__。 2.意义:体内血量的稳定,对于维持_人__体__生__命__活__动__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3.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四章知识点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第四章知识点
9.血小板细胞核,形状。当人受伤时血液从破裂的血管中流出来,血小板会在
伤口处,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凝血因子,形成堵塞伤口而止血。血小板含量,受伤后伤口,称为。
10.血液的功能是、、。
11.人体的三种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数量最少的是;体积最大的
是,体积最小的是;始终具有细胞核的是,始终不具有细胞核
27.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不仅把运输来的
和给组织细胞利用,还可以把细胞产生的和
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颜色的,变成了含氧、颜色
的。
28.血液从右心室进入,经过肺部的,再由
流回,这一循环途径称为。
29.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进入肺泡,肺泡中的进入
血液,与红细胞中的结合。这样,血液就由含氧、颜色的,
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不超过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19.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具体过程是:血液中的与,可穿过
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被利用;组织细胞产生的和,可穿过毛细血
管壁进入血液被运走。
20.心脏是一个主要由组成的中空的器官。心尖位于心脏的侧。
21.心脏有4个腔,分别是、、、。
22.心房与心室相比,壁更厚,心脏四腔中的心壁最厚。
23.与心脏四腔相连通的血管分别是:左心室连通,右心室连通,
的是,幼年有核成熟后无核的是。
12.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其目的是。
13.人体内有三种不同的血管,分别是、、。
14.把血液从送到的血管叫动脉。动脉的管壁较,弹性,
管内血流速度。最小的动脉分支成。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康。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①~④表示心脏四腔,其中表示左、右心房的是 ( B )
A.①、②
B.③、①
C.④、②
D.③、④
5.(2021·珠海质检)如图是心脏解剖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内部的肌肉壁将心脏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
B.与③④相连的血管分别是①主动脉和②肺动脉
C.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使血液从心室流向心房
(3)⑤的名称是___瓣__膜____,它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4)血液从⑥出发,流经血管③,在组织细胞处完成物质交换,由血管⑧送回⑦,这 一循环途径称为___体__循__环____。 (5)生物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如图二,当皮肤轻微划伤后能促进止血和 加速血液凝固的血细胞是[___③____]___血__小__板____。如果人体有炎症时,[___②____] ___白__细__胞____的数量会增多。
【知识点二】血液循环
8.下面有关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动脉就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B.动脉血就是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
C.静脉就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D.静脉血就是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
9.(2017·广东学业考)氧进入血液后,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需要 ( B )
(1)结构[7]左心房和[9]___左__心__室____中流的是___动__脉____血。 (2)结构[2]和[5]间、结构[7]和[9]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房__室____瓣。 (3)将血液从心脏送出的血管是[3]___肺__动__脉____和[8]主动脉,前者将血液送至肺泡 外的毛细血管进行___气__体__交__换____。
18.(2021·江门质检)根据你对瓣膜的理解推测:当左心室收缩时,心脏瓣膜开闭情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2课时血液循环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2课时血液循环

A.肺循环
B.体循环
C.肺循环→体循环 D.体循环→肺循环
3.肌肉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的是( A )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8-
4.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 B.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部分构成了完整的循环路线 C.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
细血管
A.甲,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⑩→患病部位
B.乙,⑦→②→④→⑥→⑨→患病部位
C.甲,静脉注射后直接到达上臂患病部位
D.乙,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患病部位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7-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6-
4.病人甲上臂受伤,病人乙患有肺炎,两人同时进行静脉滴注药物治
疗,那么药物先到达患病部位的病人及药物在其体内流动路线,正确
的是( B )
①左心房 ②右心房 ③左心室 ④右心室 ⑤主动脉 ⑥肺动
脉 ⑦上腔、下腔静脉 ⑧肺静脉 ⑨肺部毛细血管 ⑩上臂毛
路线
→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 级静脉→ 上腔、下腔静脉 →
部的__毛__细__血__管__网___ →肺静脉→左心房(心
右心房(心脏左侧到右侧)
脏右侧到左侧)
(1)体循环和肺循环在 心脏 汇合,同时发生,保证了物
关系 质运输的效率
(2)共同规律: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6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6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6章知识点总结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三、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结合下图记忆):心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壁右心室壁厚。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室肺动脉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口诀记忆:左右相反,上房下室,房连静,室连动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液循环途径: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结合下图记忆)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结果: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2)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结果: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瓣膜 心脏防止血液倒流注意:(1)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且两者同时进行;(2)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房和左心室中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和右心室中是静脉血;(3)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四、输血与血量1.血量:占体重的7~8%。

人体失血1200ml-1500ml时可危及生命;人体失血800ml-1000ml时头晕、眼发黑、心跳加速、出冷汗;人体失血400ml以下,丢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

2.ABO血型:人的血液可以分为A型、B型、AB型、O型.安全输血:(1)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2)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还可以输入少量A型或B型血。

4.无偿献血: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排泄1.概念: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2.途径:1)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2)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注意:排泄不同于排遗:排遗是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人教版七年生物下册第四章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生物下册第四章知识点
凝血障碍
3.红细胞呈红色,那是因为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铁,它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
4.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造成患者缺氧。
5.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低、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
2.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这就是ABO血型。人类还有其他血型分类系统,如Rh血型系统。汉族人中99%是Rh阳性,1%是Rh阴性(熊猫血)。
3.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血型的人,还可输入少量A型或B型血。
3.心房收缩,血液进入心室。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血液进入动脉。动脉瓣关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血液回心房。
4.血液循环包括同时进行的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对比
体循环
肺循环
起点
左心室
右心室
终点
右心房
左心房
血液变化
动脉血变静脉血
静脉血变动脉血
功能
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
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把二氧化碳交给肺泡
输血关系表
某人的血型
A
B
AB
O
可接受的血型
A、O
B、O
AB、A、B、O
O
可输给的血型A、ABB、AB NhomakorabeaAB
O、A、B、AB
成分输血:如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就只需输入血小板;烧伤病人输入血浆。即病人缺什么输什么。
4.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

七下生物第四章知识点

七下生物第四章知识点

七下生物第四章知识点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主要围绕血液循环系统和人体免疲进行了详细阐述。

以下是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归纳:一、血液循环系统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约占血液总量的55%,主要成分为水(约占90%)、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索等。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RBC) 、白细胞(WBC) 和血小板(PLT)。

●血液的功能:●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吞噬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2.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管壁较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通常具有静脉瓣以防止血液倒流。

●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

管壁极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3.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的位置和结构: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大小与本人握起的拳头差不多。

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和右心房。

●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和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它们保证了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防止血液倒流。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经过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最后回到右心房。

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经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最后回到左心房。

二、人体免疫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如胸腺、睥脏、淋巴结等)、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和免疫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等)组成。

2.免疫防线的构成和功能●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要点记忆
1、 人体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包括呼吸、排汗、排尿三条途径。

2、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

肾脏形成尿液,膀胱暂时储存尿液。

3、 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4、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两个连续的阶段。

5、 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尿液主要包括水、无机盐、尿素。

6、 排尿的意义: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知识整合
]
> ______________ 作用,形成原尿。

________ (形成尿液) ——肾单位< J ________ (输出尿液)
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作用,形成尿液。

泌尿系统" __________ (暂存尿液)卜排尿的意义:排出 ,调节体内 的平衡。

= ________ (排出尿液)」
当堂检测
1、 下列不属于排泄的是()。

A.出汗 B.排尿
C.排便
D.呼出二氧化碳
2、
在血浆、原尿、尿液中共同含有的物质是( )
A 、葡萄糖、无机盐和水
B 、水、尿素、无机盐
C 、水、无机盐、葡萄糖
D 、水、尿素、蛋白质
3、 李先生的尿量比正常情况下增加了数倍。

张女士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

你认为李先生和 张女士发生病变部位可能分别是( )①肾小球
②肾单位
③肾小管
④肾小囊
A.①③
B. ②④
C. ③①
D. ②③ 4、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其原因是(

A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 、肾小管的重吸收
C 、膀胱的贮尿作用
D 、输尿管的输导作用
5、 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从肾脏流出的血液中所含成分的不同是

)。

①葡萄糖大量减少 ②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③氧的含量降低 ④尿素的含量降低
⑤氧的含量增加
(3) 样品B 中的葡萄糖是经过 1 的 作用出现的,样品 C 中的
葡萄糖是经过 ___________ 的 _________ 作用而没有的。

(4) 血液流经3时,不能滤过到6中的成分有 和。

图中结构⑥中的液体是
第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68 中张虹
A.①②
B.③④
6、下图是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 数比较表。

据图、表回答问题:
C.④⑤
D.②③
右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的三个样品中主要物质质量分
(5)血液流经④时,全部 ,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血管,而剩下的 和 就形成了尿液。

答案:1C 2B 3C 4C 5B
6、(1) 1入球小动脉 3肾小球2出球小动脉
(2)血浆原尿尿液
(3)肾小球 肾小囊内壁 滤过 肾小管 重吸收
(4)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原尿
(5)葡萄糖
水无机盐尿素
第二节汗液的形成和排出
要点记忆:
1. 人体的排泄器官除肾外,还有肺、皮肤等。

2. 皮肤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

包括表皮和真皮。

3、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角质层有保护作用;生发层能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皮肤有再生和修复能力。

4. 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

5. 汗腺包括分泌部和导管。

知识整合:
(上皮组织)

肤J (结缔组织)
(1)人体排泄的主要途径是: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 []
当堂检测:
1. 皮肤的表皮属于()。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神经组织
2. 注射青霉素之前要先做皮试,作皮试的时候会感觉特别疼,这是因为
A.表皮
B.真皮
C.角质层
D.肌肉组织 ()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D.生发层 3.汗液的成分与尿液的成分中都含有 (
)。

A.水、无机盐、尿酸
B.水、无机盐、尿素
C.水、无机盐、葡萄糖
D.水、无机盐、蛋白质 ■►汗
组织细胞
体外
系统以 的形式排出;
小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 [] 系统以的形式排出;
少量的水和全部的二氧化碳通过 [] 以的形式排出。

(2) E系统形成尿主要包括和两个过程。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体中二氧化碳产生于。

答案:1A2B3B
4、(1)E泌尿系统尿液B呼吸系统气体皮肤汗液
(2)滤过作用重吸收作用(3)组织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