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寒秘法
关于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

关于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三伏天可以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针灸治疗等方法排湿气、寒气,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调理患者可以适量进食赤小豆、绿豆、冬瓜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等功效,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气、寒气。
2.适当运动患者还可以通过跑步、散步、羽毛球等运动,将体内的湿气、寒气通过汗液排出,可以缓解不适症状。
3.针灸治疗患者可以选取涌泉穴、足三里、大椎穴、关元穴、丰隆穴等穴位进行针灸,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减少体内湿气、寒气。
三伏天怎么排湿气寒气呢1.敷中药贴毕竟中医的治疗方式有众多,而敷中药贴也是其中的一种治疗方式。
一般借助中药贴敷在对应的穴位,可以把自然界的阳气封存起来,从而达到祛除寒湿的效果。
一般敷中药贴的时候,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
2.冬吃萝卜夏吃姜民间有句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
其实在炎热的夏天也就是三伏天的这段时间内,适当的吃一些生姜制品,比如利用生姜做汤或者吃姜糖等等,可以去除体内的湿气和寒气。
3.艾灸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艾灸文化,也拥有众多的好处。
在三伏天期间用艾灸疗法,针对对应的穴位,可以达到去除体内寒湿的效果。
常见的穴位有艾灸足三里,涌泉,阳陵泉等等穴位,对于女性可以艾灸三阴交等穴位,毕竟这些穴位可以祛除寒湿。
以上是利用三伏天排寒湿的一些方法的简单介绍,虽然上面三种方法比较常见,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相关的问题,比如艾灸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烫伤的情况。
而服中药贴可能会出现其他的问。
2023年三伏天是几号到几号?2023三伏天是7月11日开始到8月19日结束,一共有40天。
2023年三伏天是哪一天?2023年三伏天从7月11日开始,8月19日结束,历时40天。
初伏: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中伏: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末伏: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怎么去寒气 8个伏天有效驱寒气小妙招

三伏天怎么去寒气 8个伏天有效驱寒气小妙招三伏天怎么去寒气8个伏天有效驱寒气小妙招吃姜姜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与蜂蜜合用对肝病恢复有益。
鲜姜滋润而不伤阴,每天切四五薄片鲜生姜,早上起来饮一杯温开水,然后将姜片放在嘴里慢慢咀嚼,若常感胃寒、食欲不振,可以含服鲜姜片。
热水泡脚用热水泡脚是个养生好方式,全年都适用,泡出一身大汗能驱寒。
泡脚时间不能太长,大概10-15分钟,后背有热烘烘的感觉即可。
吃羊肉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
中医认为,大暑天气虽热,但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全身大汗淋漓,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注意: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羊肉。
三伏贴“三伏贴”是通过中药穴位敷贴,由中药对穴位产生热性刺激,祛病保健。
贴敷一般适合体弱易感、哮喘、鼻炎、四肢椎体关节疾病、宫寒痛经等,能起到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特别是经常咳嗽感冒的易感及寒性病症的人群可以考虑此法。
刮痧刮痧有活血化瘀、调整内脏阴阳平衡、疏通人体筋络、排除体内毒素、行气活血等功效。
刮痧后最好能喝一大杯温开水以帮助排毒,对刮痧部位要进行适当的保护,不要受凉。
三伏灸所谓灸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的外治疗法,就是用艾绒等药物在人的体表穴位上灼烫、熏熨以治病的方法。
此灸法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目的。
虽然该法简单方便,但在临床应用时也有禁忌。
拔火罐拔罐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
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
多运动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
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夏天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
祛寒通经方法

祛寒通经1、艾灸驱寒驱寒第一良方乃是艾灸。
可以常灸大椎、中脘、神阙、关元等穴位,驱寒效果很不错。
2、食疗驱寒生姜绝对是个驱寒的好东西,能温通生发脾胃之气。
但它有生、干之分,生姜辛散善于清理清理经络脏腑中的阴浊之气,而干姜则擅长温化脾胃去寒湿。
用干姜、红糖各三克,开水闷泡十分钟,一周喝上两三次就可以了。
但您记住了,上床萝卜下床姜,所以尽量上午早晨喝哦。
3、推揉腹部身体的寒以小腹为中心,所以聪明人一定知道擒贼先擒王,只要想办法保持小腹温暖,寒气就无藏身之地了。
腰带那一圈的位置正好是带脉的所在,在古代,它被称为“玉带环腰”。
带脉是比较特殊的经络,属于奇经八脉。
其他经络都是竖着走的,唯独它横着绕腰走一圈,就好像一个木桶的箍,能起到收束整体经络的作用。
有很多女性别的地方都不胖,唯独腰上堆积了不少的脂肪,远远望去好像腰上别了一个游泳圈。
其实这是因为带脉之气不足,收束不住其他经络了。
您要多去推揉这条经络,一直推到热透为止,以帮助通畅十二经,消除经络内的寒毒。
(1)推腹——玉带环腰起元术双手合十,指尖向前,掌跟顶住肚脐用力向两侧推,推到腰的两侧时,手背与后腰的命门穴(肚脐跟后腰正对的位置)相对。
从命门穴开始,手背向腰两侧推回来。
反复推5到10分钟,最好推到带脉发热为止。
这样能有效打通带脉,畅通整体经络,起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2)揉腹揉腹就简单了,双手以肚脐为中心,先逆后顺各揉36圈,想去寒就早中晚各一次,饭后2小时内别做。
有了以上四招,只要长期坚持,就能很好的去寒。
那么,接下来就看您的了,抓紧行动吧。
休息,是最好的排寒气的方法

休息,是最好的排寒气的方
法
无论排泄的是那一个系统的寒气,休息都是最好的策略。
休息可以省下身体的所有能量,让身体用来对付寒气,则会康复得最快。
这时如果强迫身体用更大的能量在其它地方,例如工作,或耗费大量体力的运动,也能使症状中止,不过这种症状的中止并不是把寒气清理完毕的“终”止,而是身体没有足够的能量可以继续驱赶寒的“中”止,等身体经过适当的休养生息有了足够的能量之后,还会重启和寒气的战争。
除了休息之外,也可以服用适当的中药,加速寒气的驱出。
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服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的一些传统的配方。
当确定是肺里的寒气时,可以服用姜茶;如果确定是膀胱经的寒气,则可以服用桂圆红枣茶来协助身体把寒气驱出。
但是用这样的逻辑来调养,必需认知服用这些配方并不会减缓症状,多数时候会加大症状,使寒气排得更快一些,因而可以缩短症状的期间。
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不会阻断身体从事他该做的事,不会有后遗症。
这类症状不会一两次就不再犯,通常会持续一段时间就再犯一次类似的症状。
随着血气愈来愈高,寒气愈排愈少,一次一次的症状会愈来愈轻,恢复得也愈来愈快,最终当身体将寒气尽量排干净,就不会再犯了。
如果便用错误的压制性治疗手段,则效果完全相反,寒气愈积愈多,症状愈来愈重,恢复得也愈来愈慢,最终成为经常发生的老毛病。
排寒气最快的方法

排寒气最快的方法排寒气是指通过一系列方法来提高身体的内部温度,促进血液循环,驱除寒气。
以下是一些排寒气最快的方法。
1. 饮食调理:在饮食上加入一些温热食物,如姜、葱、蒜、胡椒等调味品。
同时,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糯米、薏仁、红枣、核桃等,以提高身体的内部温度。
2.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激活身体内部的能量,促进血液循环。
可以选择一些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加强身体的代谢功能,提高体温。
3. 中医调理:中医认为,寒气主要是体内阳气不足所致。
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调理,如艾灸、针灸、推拿等,促进气血循环,增强阳气。
4. 注意保暖:在寒冷的环境中,要注意多穿衣服,尤其是保护好头部、脖子、四肢等容易受寒的部位,避免受到寒风侵袭,导致体温下降。
5. 排寒药膳: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选择一些排寒药膳,如姜汤、枸杞炖羊肉、薏米粥等,具有温热的作用,能够帮助排除体内的寒气。
6. 热水泡脚:每天用热水泡脚,可以通过足底的穴位来刺激全身经络,增加体内热能的产生,同时也可以放松神经,提高睡眠质量。
7. 热水浴:每天洗个热水澡,可以使身体从外部吸收热能,并在洗澡后用干毛巾擦干身体,避免受凉,保持体温。
8. 注意睡眠质量: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从而减少寒气的侵袭。
9. 多喝温水:维持身体内部的水分平衡,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温度。
建议饮用温开水,可以加入一些蜂蜜、姜片等,有助于排寒。
10. 心情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积极的态度,可以增强身体的阳气,提高抵抗力,从而减少寒气的侵袭。
综上所述,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适当的运动锻炼、中医的调理、注意保暖、排寒药膳、热水泡脚、热水浴、良好的睡眠质量、多喝温水和心情调节等方法,可以加快排寒气,提高身体的内部温度。
当然,具体的方法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情况来选择和调整,如果有严重的体寒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中医秘法祛寒湿的方法

中医秘法祛寒湿的方法中医秘法是指传统的中医学中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技巧。
在中医理论中,寒湿是一种常见的病理因素,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祛寒湿成为了中医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1.药膳调理法中医药膳调理法是一种调整身体气血平衡的方法,可以祛除寒湿。
常用的药膳包括姜汤、香薷煮鳜鱼、薏仁粥等。
其中,姜汤是最常见的祛寒湿药膳之一,可以有效地温暖体内寒湿,促进气血运行。
2.中药治疗法中医中药的治疗方法是最常用的祛寒湿方法之一、中药通常通过调整体内气血的流通来祛寒湿。
常用的中药包括附子、去湿草药、理气草药等。
例如,附子可以温暖体内阳气,去湿草药如独活可以祛湿、活血、消肿,理气草药如柴胡可以调理气机、舒畅胸腹。
3.针灸治疗法针灸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整体内气血流通的方法。
在祛寒湿方面,针灸可以通过温经通络、祛寒祛湿、活血化瘀等手段,达到祛寒湿的效果。
常用的针灸手法包括温针、寒湿穴的刺激等。
4.推拿按摩法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按摩特定部位来调理体内气血的方法。
在祛寒湿方面,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温经通络、疏通经络、调理气机等手法,达到祛寒湿的效果。
常用的推拿手法包括炙法、擦法、揉法等。
5.太极养生法太极养生法是一种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和呼吸来促进气血平衡的方法。
在祛寒湿方面,太极养生可以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达到祛寒湿的效果。
太极拳是其中最常用的太极养生方法之一6.穴位贴敷法穴位贴敷法是一种通过在特定穴位贴贴敷物以调整气血流通的方法。
在祛寒湿方面,穴位贴敷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理脏腑功能,达到祛寒湿的效果。
常用的贴敷物包括艾灸、草药熏蒸等。
综上所述,中医秘法祛寒湿的方法主要有药膳调理法、中药治疗法、针灸治疗法、推拿按摩法、太极养生法和穴位贴敷法等。
在进行治疗时,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伏天如何排湿气寒气

三伏天如何排湿气寒气三伏天如何排湿气寒气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充盛的时候,此时除湿、除寒效果较好,可以选择穴位贴敷、艾灸、拔罐、蒸桑拿等方式去除体内的寒湿。
1、穴位贴敷:是一种外治疗法,可以选择温经散寒、除湿的中药打成粉,做成穴位贴,通过穴位的透皮吸收来去除寒湿。
一般贴敷的穴位以后背膀胱经、脾经以及胃经的穴位为主,如果患者的寒湿之邪导致关节疼痛、不适,也可以贴敷在关节周围的穴位及阿是穴上;2、艾灸:也是一种外治疗法,艾的强渗透力,又加上火的温热效应,通过艾灸关元、丰隆、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温补体内的阳气以去除寒湿之邪。
三伏天适合做督灸,也就是火龙灸,在后背整个督脉和膀胱经区域铺上姜渣和艾绒,点燃以后温暖督脉和膀胱经,扶助机体的阳气;3、拔罐:通过罐内形成的负压吸附在穴位或者是皮肤表面上,可以将体内的寒湿之气拔出来,但是做一次效果不明显,需要按疗程坚持做;4、蒸桑拿:是在较热的环境中,通过热让身体出汗,使体内的寒湿之邪随着汗液排出,但是蒸完要注意保暖并且及时补充水分。
除了以上方法,患者在三伏天还应注意饮食,避免吃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体内的湿气和寒气。
什么是湿气湿气是指人体内湿润的液态物质。
正常情况下,湿气可以让人体润泽,保持身体状态的平衡。
但是,当湿气积聚过多时,就会导致各种不适和健康问题。
三伏天为什么容易湿气重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在三伏天这个季节,天气炎热、潮湿,很容易让人感到闷热、出汗多,这就导致了湿气增多的情况。
此外,三伏天也是各种细菌病毒繁殖的高峰期,在这个时候,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被各种疾病感染。
2023三伏天祛湿最佳时间伏前预热灸时间:2022年7月6日-2022年7月15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溼。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初伏灸时间:2022年7月16日-2022年7月25日。
功效:温肾健脾,散寒祛溼。
频率:先连灸三天,后续调理隔一天灸一次。
中伏灸时间:2022年7月26日-2022年8月14日。
三伏天怎样排湿排寒

三伏天怎样排湿排寒三伏天如何除湿除寒三伏天是自然界阳气最充盛的时候,此时除湿、除寒效果较好,可以选择穴位贴敷、艾灸、拔罐、蒸桑拿等方式去除体内的寒湿。
1、穴位贴敷:是一种外治疗法,可以选择温经散寒、除湿的中药打成粉,做成穴位贴,通过穴位的透皮吸收来去除寒湿。
一般贴敷的穴位以后背膀胱经、脾经以及胃经的穴位为主,如果患者的寒湿之邪导致关节疼痛、不适,也可以贴敷在关节周围的穴位及阿是穴上;2、艾灸:也是一种外治疗法,艾的强渗透力,又加上火的温热效应,通过艾灸关元、丰隆、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温补体内的阳气以去除寒湿之邪。
三伏天适合做督灸,也就是火龙灸,在后背整个督脉和膀胱经区域铺上姜渣和艾绒,点燃以后温暖督脉和膀胱经,扶助机体的阳气;3、拔罐:通过罐内形成的负压吸附在穴位或者是皮肤表面上,可以将体内的寒湿之气拔出来,但是做一次效果不明显,需要按疗程坚持做;4、蒸桑拿:是在较热的环境中,通过热让身体出汗,使体内的寒湿之邪随着汗液排出,但是蒸完要注意保暖并且及时补充水分。
除了以上方法,患者在三伏天还应注意饮食,避免吃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体内的湿气和寒气。
2023年三伏天时间表初伏: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中伏: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末伏: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初伏固定时间为10天,至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所谓的“庚日”就是带有“庚字”的日子,我国古代采用“天干地支”来记录日序,分别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10个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12地支,组成60个单位,每个单位为1天,六十天为一个周期,来循环记录时间。
庚日总共有6个,分别是庚午日、庚辰日、庚寅日、庚子日、庚戌日、庚申日,庚日与庚日之间间隔10天,所以初伏和末伏规定时间是10天。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寒秘法
先放上徐文兵老师讲座的原文,然后再讲我的实践心得。
梁冬:刚才说“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徐文兵:这就是说我们出现了“洞泄寒中”以后怎么办?一定要把这个寒气赶走,这叫祛邪。
梁冬:对!
徐文兵:另外呢,祛邪,敌人赶走以后一定要什么?补中益气。
程序啊,不要搞乱了。
你要是先去补中益气,就是说我把你漏洞给止住了,但有可能把那寒气留在肚子里。
梁冬:对!
徐文兵:这叫什么?闭门留寇!这将来就是隐患。
梁冬:腹泻!
徐文兵:腹泻是一种。
很多人肚里面莫名其妙地就长出一个个的硬块儿。
什么原因?就是说把寒气留在体内了。
所以治疗程序是这样的:一定要(先)祛寒气,然后呢再补中益气。
祛寒气的方法有外敷的方法和内服的方法。
外敷的方法就是说,当你受到、出现这种“洞泄寒中”的时候,记住,我刚才说了,不要马上去吃那些止泻的药。
我看到现在广告上——吃一片就不拉肚子——是,强制不拉肚子了,那些该拉的东西出不去,你考虑过没有?这就像我们说的治那个脚气。
你如果有寒湿之气或者湿热之气在体内,你就把脚给堵住了,那些东西还会乱窜。
所以我们建议呢,第一绝对不是滥用什么抗菌素或者止泻的药,去把它止住。
而且它也不是细菌感染,我们原来啊,就是现在
医学治疗这种腹泻,马上,不分青红皂白,就是抗菌素。
结果肠道里边还有很多有益菌,一用抗菌素把那些有益菌也杀掉了,结果导致什么,更为严重的细菌感染,甚至是霉菌感染。
所以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碰到这种,就说我们说的这种水土不服的,导致的这种腹泻,他也强烈建议,或者让医生不用抗菌素,怎么办?补液。
就是给你泡上那种糖盐水,怕你把自己的体液拉没了。
梁冬:对。
徐文兵:补液,然后喝点热水,包括这种百分之零点九(0.9%)的这种盐的含量的糖盐水,就是让自己身体的自愈功能去恢复。
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
当然我们中医比他认识更高一层。
我们有办法帮你把里面中的这个寒赶紧给它赶走。
怎么赶?
梁冬:用什么方法?
徐文兵:两种办法。
第一,我刚才说葱白了,怎么办呢?就把葱白切成段以后,放在铁锅里或自家那炒锅里炒,炒出那种香味。
炒出香味啊,葱也变得有点焦黄,然后拿那个纱布一包,放在哪?
梁冬:放在腹上。
徐文兵:放在肚脐上,肚脐叫神阙。
你放到别的地儿,它那个气没门,没门,进不去。
梁冬:对。
徐文兵:神阙是个阙,。
梁冬:对。
徐文兵:它天然有个门,让你的气进去。
所以这时候这个人会拉出很
多白色的黏液,还放出很多臭的屁。
那个黏液我们叫“泻”。
是哪个xiè?
梁冬:三点水''氵''一个''写''。
徐文兵:三点水一个写,就是泻出来了。
梁冬:写作的写。
徐文兵:嗯,写作的写。
徐文兵:有人说我的肠粘膜都给拉出来了,不是,那叫寒痰黏液,形成的那种寒气凝聚的东西。
有的人说我拉出都像鼻涕一样的东西。
恭喜你,寒气出来了。
还放出了很多臭屁,那是哪个xiè?就是三点水一个世界的世,这是泄出来的寒气。
这时候你再喝点这种糖盐水,或者喝点小米粥。
拉完以后一喝,这叫什么?补中益气。
梁冬:噢。
徐文兵: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再用点什么?叫“补中益气丸”。
里面有黄芪啊、党参啊、白术啊、茯苓这些药,给你补补气。
补完气以后,你突然觉得发自内心的那种食欲恢复了。
你再什么,吃点小米粥,吃点咸菜。
什么叫小米粥咸菜啊?小米粥是甜的,咸菜是盐,比糖盐水还更高一级。
梁冬:嗯。
徐文兵:是吧?!还有一种方法:就用我们腌咸菜那种块儿盐,块儿盐(英文叫rock salt),把它放到锅里炒热,然后呢放在肚脐上。
它没有那种通窍开窍的作用,但那个盐啊,经过了盐炒了那个热啊,我个人认为人啊、哺乳动物都是从海洋里过来的,那个盐的那种热的辐
射,跟人体那种气的频率是接近的。
梁冬:噢。
徐文兵:所以它那种盐块儿炒完那个热啊,渗透力比较强。
你放在肚子上,它那个热气能把你渗透在肠胃里的这种寒气逼出去。
梁冬:我看见,我有的时候,你去那些按脚的地方,他会给你一些热的东西,是吧?
徐文兵:哎,很有道理。
梁冬:有道理是吧?但是,他有两个,第一是他是拿微波炉叮的,很可怕是吧?
徐文兵:这个微波炉啊,我觉得那个热有点奸,就是给人一种……梁冬:奸诈。
徐文兵:奸诈那种不舒服的感觉。
梁冬:不敦敏。
徐文兵:唉,不敦敏。
还是拿铁锅吧,咱们炭火铁锅来炒一炒来,这两种方法是外用的。
梁冬:请稍等一下徐老师,我问你一个问题。
因为他这个东西,这个人用完之后就冷了嘛,再叮一下,拿微波炉,再给你用。
那有些人身体都有问题呐,会不会传染?
徐文兵:气氛是可以感染的,就按这种方法去做,这是外用的方法。
很多人说我泡泡脚行不行?我觉得这有点远水不解近渴,直接直达病所,是吧?直接治病求本嘛,你泡那个脚,求的是末,平常保健,没有大灾大病,保保健可以,你要是从脚上去治呢,叫有点胳膊拧不过
大腿。
梁冬:隔靴搔痒。
徐文兵:隔靴搔痒,有点不给劲。
梁冬:那还有个方法,比如说做艾灸,这行吗?
徐文兵:艾灸,我告诉你,艾灸有点补的作用。
梁冬:哦。
徐文兵:真正祛邪是什么?针刺。
梁冬:直接。
徐文兵:哎,直接。
我不是给你讲过嘛,有个,我说过那个,有个踏青的人早早的春天就跑到颐和园踏青,结果回来就肚子剧疼,一看他这个小鱼际这不是铁青嘛,我一看,小肠受寒了!当时就给他扎针嘛,扎得出一身冷汗,他还掐我一下。
呵呵,我都受工伤!
梁冬:呵呵呵~
徐文兵:这种不适合作艾灸,我告你啊,艾灸有一种温补封固的作用。
梁冬:噢!
徐文兵:它不适合祛邪!
梁冬:噢~
徐文兵:不太适合祛邪!所以这种就是什么我说的这种葱白,盐粒(炒盐粒),或者你找个大夫去扎针,出一身冷汗。
我扎针的时候看那些人,就眼看着从皮肤上出那种汗珠,摸上去都是冰冷,那都是寒气。
梁冬:嗯!
徐文兵:这是“外治法”!
梁冬:好,稍事休息一下之后马上继续回来~
然后掰掰我的驱寒经历,上周末听到这个方法后,刚好最近不小心感冒了一下,虽然用按摩治好了发烧和咽喉痛,但是体内余寒未消,还是流了一周的鼻涕,膀胱经在后背自己又按摩不到,而且我本身也是寒凉体质的,所以立刻决定实践一下。
周一就去买了两根大葱,因为要用葱白嘛,小葱的葱白太少了。
然后去再去买纱布,结果不是忘了,就是很忙,所以一直到周四才买到纱布。
趁着中午回家午休的时间,第一次用了半跟大葱,感觉多了,肚脐眼本来就很小的,用不了多少葱白。
然后就是放在锅里干炒,不用放油,我后来上网查过,有个类似的民间偏方是加了生姜和盐的,不过这些都是可要可不要的。
炒到焦黄的时候,怎么也没闻到香味,好像有点糊了。
然后立刻用纱布装好,我是事先用胶布把纱布粘了一个简易的小袋,大家怎么方便怎么来吧。
我现在想想应该用橡皮筋更方便,用胶布做的锦囊很不牢固。
葱白炒过后,装到袋里就变成一团糊了,汁很多,犹豫了一秒就把这个充满焦味,黏糊糊的布袋放到肚脐这个位置,这里刚好在皮带这个位置,也不用特意去固定的。
放进去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受,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大概放了一个多小时,感觉肚脐冰冰的,就把纱袋拿出来扔了。
然后就很疑惑,怎么什么感觉都没有呢。
然后到了下午四点左右,就感觉大腿下面的膀胱经有点麻麻痒痒的,不过那时候在上班,所以也没什么在意。
一直到下班后,出去吃饭,来回走了10多分钟,就感觉到一股热量从脚底的涌泉穴往上涌,很舒服,这感觉就像以前练马步以后的感觉。
然后晚上跑去买票,本来天上下着
小雨,典型的南方湿冷天气,不过我却是全身都很暖和。
才发现这个方法真的很神。
今天早上六点醒来,全身还是暖洋洋的。
有的人一到冬天,早上都是被冻醒的。
总结一下注意点:
一,要行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刚开始也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的。
二,材料用大葱,用的时候别担心汁液没炒干,用的就是那汁液的。
三,要走动,帮助身体气血循环,坐着就会把膀胱经压住。
大家可以放好纱袋后,就出去逛逛街,不过别在外面吹风,要到商场室内有暖气的地方,不然体内的寒气没排出,又被外面的风寒入侵体内了。
四,不要在晚上试,葱白是生发人体的阳气的,所以应该是在白天效果最好,而膀胱经是人体寒气最重,也是人体的排寒通道,而膀胱经气血的运行时间是下午3-5点,所以最好在3点之前做好,然后去逛街逛上两个小时,利用这个人体的天时,就能很轻松的把体内的寒气给排出体外了。
我只试了一次,就见效了,不过寒气重的人也许要多做几天吧,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肚子好饿,真的很想喝小米粥啊。
备注:神阙,也就是肚脐眼,是人体七大先天穴位之一,先天穴位就是人体能和外界沟通能量的穴位,可以吸收好的能量,也会被病邪所入侵的,所以中医是反对穿露脐装的。
其他的几个先天穴位:涌泉,关元,命门,膻中,百会,捏脊(捏脊其实是脊柱两侧的34个穴位,所以华佗捏脊法才这么神奇,因为这儿的先天穴位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