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品生产能力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生产能力利用率计算公式

生产能力利用率计算公式

生产能力利用率计算公式
生产能力利用率,有时也叫设备利用率,是工业总产出对生产设备的比率,简单的理解,就是实际生产能力到底有多少在运转发挥生产作用。

指工业产品全年实际生产量,与工业产品全年平均生产能力的比率。

该指标越接近百分之百,说明生产能力利用越充分,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越小,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说明有部分生产能力被闲置,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小于潜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

生产能力利用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

要正确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完善该指标的统计和考核办法。

计算如下:实际产能/设计产能*100%
由于没有产能利用的直接统计数据,所以产能利用状态必须依靠间接的度量方法才能实现。

生产能力的度量方法大致上可以分为峰值分析法、随机参数生产前沿面方法(SPF)、非参数生产前沿面(DEA)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及在第三种方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要素拥挤度方法四大类,这四类方法的共同原理都是以实际生产状态和最好或者有效生产状态的比较作为过剩状态的度量。

第四部分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

第四部分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

第四部分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一、表式:表号:B104-3表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组织机构代码□□□□□□□□-□文号:国统字(2012)84号6月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分机号:报出日期:20年月日说明:1.统计范围: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

2.报送日期及方式:调查单位次年2月28日24时前网上填报;省辖市和省直管县统计机构次年3月30日日24时前完成数据审核、验收。

3.本表甲栏下按《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目录》填报。

二、指标解释1.生产能力的概念一般指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但也有些产品用设备的容量或实物量来表示。

在填报时分为两种情况:(1)产品生产能力:指在一个企业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综合平衡能力,是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设备(包括主要生产设备、辅助生产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动力设备及有关的厂房和生产用建筑物等)在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充分,劳动力配备合理,设备正常运转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年产量。

企业在具体填报时,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填报设计能力,如原有设计能力未经重大技术改造的直接填报设计能力;经过技术改造后,有技术改造后设计能力的,填报技术改造后的设计能力。

二是填报核定能力,原有设计能力已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有核定能力的,按核定能力填报。

三是填报查定能力,既没有设计能力也没有核定能力,或原设计能力(或核定能力)已与实际生产水平相差很大,按查定能力填报。

(2)设备能力:指某种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可能生产的产品数量,又称设备效率或设备生产率,它不考虑与其他设备的平衡问题。

如棉纺锭、气流纺锭、棉布织机、发电设备容量等。

2.年初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报告年初全部设备的最大可能年产量。

在企业生产方向和品种构成无变化的情况下,产品的年初生产能力一般应等于上年年底的生产能力。

反之,年初生产能力应重新进行核算,以使本年年初能力与本年年末能力可以对比。

3.年末生产能力是指在本年年末企业所拥有的某种产品的生产能力。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

及有关的厂房和生产用建筑物等)在原材料、燃
料动力供应充分,劳动力配备合理,设备正常运
转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年生产量。
企业在具体填报时,要注意区分设计能力和实际能力。 原有设计能力未经重大技术改造的用设计能力填报;经 过技术改造后,有技术改造后设计能力的,填报技术改 造后的设计能力。 原有设计能力已不能反映实际情况,与实际生产水平相 差很大,按实际能力填报。
4
二、指标解释
5

时点指标:年初、年末生产能力 时期指标:产品产量,是指全年生产量 企业分别填报年初生产能力和年末生产能 力。生产能力一般指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 但也有些产品指其主要设备的能力。在填报 时分为两种情况:

(1)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
6
指在一个企业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综合平衡能 力,是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设备(包括主要生产 设备、辅助生产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动力设备
7
(2)设备能力: 指某种设备的单位时间内可能生产的产品数 量,也就是说,某种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工 作量,即一般所称的设备效率,或设备生产 率,它不考虑与其他设备的平衡问题。
8
9
产品产量具体解释同B204-1的 指标解释
四、注意事项
10
(1)停产企业要继续填报生产能力 (2)破产企业或今后不再使用此设备进行 生产的企业不填报生产能力
(3)生产能力年初与上年末需要保持一致
11
(4)以《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目录》的产品为基 准填报 以水泥生产设备为例,如果企业的设备既能生产水泥,
也能生产水泥熟料,而报告期企业只生产熟料,没
有生产水泥,则企业不能填报水泥的生产能力。
(5)具有双重名称和双重计量单位的产品,前面为 生产能力计量单位,后面为产品产量计量单位。

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计算方法的探讨

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计算方法的探讨

统计与管理 二○一六·四问题研究摘 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是研究工业产品的供应与需求平衡的基础指标。

而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是评判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是否利用充分、产能是否过剩的重要指标。

因此,该指标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探讨了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的三种计算方法,指出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使其计算结果符合实际。

关键词:工业产品 生产能力利用率 计算方法DOI:10.16722/j.issn.1674-537X.2016.04.017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是反映某种产品现有能力利用程度的统计指标,是研究和评价工业产品的生产和需求之间是否平衡,产品结构是否合理以及现有能力是否充分利用的重要统计资料,也是企业决策产品生产投资方向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根据美联储确定的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的标准,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达到83%以上,表示设备得到充分利用。

同时说明该产品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即该产品生产能力低于市场需求总规模,则不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公司(企业)可以投资于该产品的生产能力的建设。

反之,则表明现有能力利用不够充分,其原因是,该产品形成的生产能力高于市场需求总规模,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计算的科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计算方法目前计算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方法有:第一种计算方法:%100×=年末生产能力本年生产量能力利用率 [1] ①第二种计算方法:%1002×+=年末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本年生产量能力利用率[2]②第三种计算方法:全年平均生产能力本年生产量能力利用率=[3] ③全年平均生产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年内平均减少生产能力年内平均新增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全年平均生产能力-+=④式④中:年底的月数(或日数)自新增之月(或日)到年内新增生产能力年内平均新增生产能力=)到年底的月数(或日数自减少之月(或日数)年内减少生产能力年内平均减少生产能力×=二、 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的剖析(一)产品生产能力的概念及变动的计算指标计算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必须弄清产品生产能力的有关概念及计算方法。

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

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

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
工业总产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所有工业产品的价值总和。

计算工业总产值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统计年份:确定计算工业总产值的时间范围,通常是一年或一季度。

2. 确定统计单位:确定计算工业总产值的单位,通常是货币单位,如人民币或美元。

3. 收集生产数据:收集相关的生产数据,包括工业企业的生产数量和价格。

4. 计算工业产品的价值:根据收集到的生产数据,计算每种工业产品的价值。

这可以通过乘以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来实现。

5. 汇总工业产品的价值:将所有工业产品的价值相加,得到工业总产值。

例如,假设某个国家在2019年的工业生产数据如下:
- 产品A:产量1000吨,单价100元/吨
- 产品B:产量500吨,单价200元/吨
- 产品C:产量800吨,单价150元/吨
则按照以上步骤进行计算:
计算产品A的价值:1000吨 × 100元/吨 = 100,000元
计算产品B的价值:500吨 × 200元/吨 = 100,000元
计算产品C的价值:800吨 × 150元/吨 = 120,000元
最后,将三种产品的价值相加,得到2019年的工业总产值为320,000元。

订货及生产能力统计指标

订货及生产能力统计指标

企业出口销售的产品,陆运以取得承运货物收据或铁路运单,海运以取得出口装船提单,空运以取得空运运单,并向银行办理出口交单的数量、日期为准。企业自营出口的产品,在委托外贸部门代理出口(实行代理制)的情况下,以收到外贸部门代办的运单和银行交单凭证的数量、日期为准。
01
只有企业销售的合格产品才能统计其销售量,销售的次品不能计入产品销售量。
产品生产量包括的内容:
用进口原材料或关键零件生产的产品,或用进口整套散装零件及用进口组装件加工、装配的产品,不论是在国内销售还是外商经销,生产量均统计在国内同种产品生产量中。
产品生产量包括的内容:
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其生产量全部统计在国内同种产品生产量中。
产销存审核注意:
年初库存量;生产量;企业累计自用量及其他; 累计销售量;期末库存量等指标的表间审核(口径、生产量)源自01B102_3表
02
报送时间:2008年1月31日前网上填报
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
一般指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但也有些产品指其主要设备的能力。在填报时分为两种情况:
产品年末生产能力:
即使出现退货等现象,工业产品产量也不得出现负数。如果发生计算错误应该在累计数中进行调整,不允许调整报告期当本月实际的数据。
产品产量数据审核要点:
注重总计项与分类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类项之和应当小于或等于总计项。为避免漏填产品的总计项和分类项,在填报产品产量时应严格按照统计制度中提供的产品目录执行。
累计订货量:
采取来料加工或提出技术要求进行定制产品生产的企业,以最初签订加工合同的时间作为订货量填报。如上期签定的加工合同,本期只是生产,则订货量应填在上期中,本期不填。
累计订货额:

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

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
D O C S S M A RT C R E AT E
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详解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工业总产值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工业总产值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工业总产值的定义
• 工业总产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工业领域中所有企业生产的货物
和服务的市场总价值
• 工业总产值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和规模的重要指标
某企业支出法计算工业总产值实例
原材料投入的计算
劳动力投入的计算
能源投入的计算
工业总产值的计算
• 直接材料投入:60000
• 工资:30000元
• 电力投入:20000元
• 工业总产值:原材料投

• 福利:10000元
• 燃料投入:10000元
入+劳动力投入+能源投入
Hale Waihona Puke • 间接材料投入:40000
• 劳动力投入:工资+福利
产值和经济发展质量
03
市场需求
• 市场需求是影响工业总产值的重要因素,要关注市场需
求的变化,调整生产策略
• 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工业
总产值
提高工业总产值的策略建议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 提高研发投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 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
CREATE TOGETHER
DOCS
• 要定期对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进行审查,以确保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统计方法的变化,对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
调整工业总产值计算方法

工业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核算方法

工业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核算方法

工业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核算方法工业是指通过物质转化和能量转换,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经济活动。

工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判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对工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和比较,需要统计和核算一系列指标。

以下是对工业主要统计指标的解释及核算方法的介绍。

1.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衡量工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创造价值的总量。

它可以通过三种核算方法来计算:产出法、贡献法和支出法。

产出法是将工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加总得到的总产值;贡献法是将工业部门分别对其他部门和其他部门对工业部门的需求相加得到的总产值;支出法是将工业部门对资本、劳动和投入的支出相加得到的总产值。

2.工业产值:工业产值是指工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总价值。

它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核算:总产值和净产值。

总产值是工业产品的市场销售额,主要用于衡量工业部门的规模和活跃程度;净产值是总产值减去各种生产成本(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后的剩余价值,主要用于衡量工业部门的效益和创造能力。

3.工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是指工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消耗的电能的总量。

它可以通过直接测量工业部门的电表读数来获取,也可以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各个工业企业用电数据的汇总来计算。

工业用电量是衡量工业部门活动强度和能耗水平的关键指标。

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或增加工业固定资产的总金额。

它可以分为新建和扩建固定资产的投资和更新和扩充固定资产的投资。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工业部门投资意愿和资金投入的重要指标。

5.工业企业数量:工业企业数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从事工业经营活动的企业的总数。

它通常通过对工业企业登记注册信息的统计来计算。

工业企业数量是衡量工业部门规模和活跃程度的关键指标。

6.工业产品产量:工业产品产量是指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的总数量。

它通常通过对工业企业的生产报表和销售报表的统计来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注意事项1.年初、年末生产能力是时点指标,即在年初或年末这一时刻达到的生产能力,产品产量是时期指标,是指全年生产量。

2.以生产能力表的产品为基准填报。

设备具有通用性的,按照实际生产的品种填写。

以生产水泥设备为例,如果企业的设备仅能生产水泥,也能生产水泥熟料,而报告期企业只生产熟料,没有生产水泥,则企业只填水泥熟料的生产能力,不能填报水泥的生产能力。

3.停产企业要继续填报生产能力,破产企业不需填报生产能力。

除了破产企业外,其余企业年初年末生产能力均不能为0。

4.表中如“棉纺锭/纺纱量”、“气流纺锭/纺纱量”、“棉布织机/布”、“原油加工能力/原油加工量”、“发电设备容量总计/发电量”等前面填报的是设备生产能力,后面填的是产量,设备能力数据与产量数据区别很大,不要将产量当成设备能力数据填报。

四、指标解释(一)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概念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是指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设备的综合平衡能力,即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设备(包括主要生产设备、辅助生产设备、超重运输设备、动力设备及有关的厂房和生产用建筑物等)在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充分、劳动力配备合理以及设备正常运转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年产量。

(二)工业产品生产设计能力、核定能力与查定能力的区别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有设计能力、核定能力和查定能力。

设计能力是指企业进行新建、扩建或技术改造时,设计与任务书和技术设计文件中规定的产品生产能力,它是在规定的产品方向与品种构成,在正常情况下可能达到的年产量。

核定能力是指由于进行设备改造、技术革新等措施,企业产品生产能力已超过原设计能力,或者由于设备条件、地质情况发生变化,基本建设设计或施工有缺陷,达不到原来的设计能力,在主管机关组织领导下,对企业产品生产能力重新进行核定,并经企业主管机关批准后的产品生产能力。

查定能力是指企业既没有设计能力,也没有核定能力,或者由于生产技术条件变化较大,使目前生产水平与原设计能力或核定能力相差较大,由企业根据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计算原则和方法,自行查定后报主管机关备案的产品生产能力。

企业在填报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时,可以区分以下三种情况来确定:第一种情况是原有设计能力未经重大技术改造的,用设计能力填报;经过技术改造后,有技术改造后设计能力的,填报技术改造后的设计能力。

第二种情况,原有设计能力已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有核定能力的,按核定能力填报。

第三种情况,既没有设计能力,也没有核定能力,或原设计能力(或原核定能力)已与实际生产水平相差很大,按查定能力填报。

如果属于新查定的能力低于原设计能力或原核定能力的,必须经主管机关批准后才能填报,否则仍按原设计能力或原核定能力填报。

(三)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与设备能力、计划产量、实际产量的区别1、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与单项设备能力的区别。

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是指在一个企业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综合能力,是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设备综合平衡后可能达到的生产量。

而单项设备能力是不考虑与其他设备的平衡问题,它是指某种设备的单位时间内可能生产的产品数量,也就是说,某种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即一般所称的设备效率或设备生产率。

2、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与计划产量的区别。

计划产量要考虑国家、部门或企业对这种产品的需要量、自然条件、外运情况,可能供应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劳动组织的状况等,然后确定计划产量。

生产能力则不考虑这些因素。

它只考虑全部设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可能达到的生产量,因此,不能用计划产量作为生产能力填报。

3、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与实际产量的区别。

实际产量可能因为某些因素(如原材料供应、劳动组织等)影响达不到生产能力,也可能由于充分发挥设备潜力(如计算生产能力规定按两班,而实际开三班;延长设备修理间隔,缩短修理时间等)而超过生产能力,生产能力的计算不考虑这些外界因素。

另外,实际产品产量与生产能力在统计范围上不同,由人力、手工(非生产设备)生产的产品不计算生产能力,而产品产量计算。

因此,企业在填报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时,既不能用单项设备能力,也不能用计划产量或实际产量代替。

(四)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主要表示方法根据不同行业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的具体情况,为较准确地反映其生产能力,工业产品生产能力采用三种不同的表示方式,即产品生产量(实物量或折合量);原料处理量;设备数量(容量或实物量)。

1.用产品生产量表示。

是用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实物量或折合量来表示产品的生产能力。

如原煤用吨、机床用台、内燃机用万千瓦、氢氧化钠(折100%)用吨、发电机用台和万千瓦表示等等,它是表示产品生产能力的基本方法,只要能用这种方法表示的产品,就不要用其他表示方法。

用产品生产量表示生产能力有三种具体形式:①用实物量表示: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同种产品的规格型号很多,难以用折合量表示,或品种规格质的差异不大,对观察分析产品生产能力情况影响不大的产品。

如原煤、原油、钢、铁、机床、汽车等等;②用折合量表示: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同种产品的规格型号很多,且质的差异较大,又需要准确分析其生产能力,而且能够计算折合量的产品。

如化肥、化工原料、内燃机等等;③用实物量和折合量表示: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同种产品的规格型号虽然很多,但需要从两个方面同时观察分析其生产能力,而又能够计算两种生产产量的产品,如发电机、船舶等等。

2.用原料处理量表示:是用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处理原料数量来表示产品的生产能力。

这种表示方法一般适用于原料单一,但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产出多种产品,且各种产品比重,因原料、工艺和生产要求不同而变化,不便于用产量表示生产能力的情况下使用,如铜选矿、洗煤等。

3.用设备数量表示:是用企业在某一时间点已安装的主体设备的数量来表示产品生产能力。

有两种形式,一是用设备容量表示,如发电企业用配套的发电机装机容量表示;二是用设备实物量表示,如纺织企业用纱绽数表示纺纱的生产能力,用布机数表示织布的生产能力等。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且生产某种产品的主体设备单一的企业。

(五)年初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年初全部设备的最大可能年产量。

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企业生产方向和产品品种构成无变化的情况下产品的年初生产能力一般应等于上年年底的生产能力;另一种情况是在生产方向已决定改变或品种构成发生重大的、方向性的改变的情况下,其年初生产能力应按照本年的生产方向、产品品种构成重新进行核算,以使本年年初能力与本年年底能力可以对比。

(六)本年新增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新增加的生产能力,它包括下面三个因素:1.由于基建新增加的生产能力。

2.由于更新改造新增加的生产能力。

3.从其他企业调入或租用设备而新增加的生产能力。

(七)本年减少能力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减少的生产能力,它包括以下三个因素:1.因设备报废、拆除而减少的生产能力。

2.矿山、油田等由于地质情况发生变化而减少的能力。

3.企业关停或自然灾害等其他原因而减少的能力。

关闭企业的生产能力,不论这些设备暂时由关闭企业保管、调往其他工业企业,移作另一种用途或已破损不能使用,均应全部计入减少的生产能力。

另外,关闭企业于年底已撤销,生产能力已愉部废弃不用,因而年底生产能力应作为“0”计算。

凡是减少的能力,一定要经过上级主管机关批准。

(八)年末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年底企业的生产某种产品的综合平衡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年末生产能力=年初生产能力+本年新增能力-本年减少能力在开工企业中,年底季节性停工企业和年底临时性停工企业,要按本年内正常生产时的情况计算年末生产能力。

年末生产能力中,包括暂时停工企业的生产能力,不包括已经关闭停止生产的企业,也不包括因缩小生产规模而外调的生产能力。

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一)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概念和意义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是指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设备的综合平衡能力,即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设备(包括主要生产设备、辅助生产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动力设备及有关的厂房和生产用建筑物等)在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充分,劳动力配备合理,以及设备正常运转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年产量。

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有设计能力、核定能力和查定能力。

设计能力是指企业进行新建、扩建或技术改造时,设计任务书和技术设计文件中规定的产品生产能力。

它是在规定的产品方面与品种构成,在正常情况下可能达到的年产量。

核定能力是指由于进行设备改造、技术革新等措施,企业产品生产能力已超过原设备能力;或者由于设备条件、地质情况发生变化,基本建设设计或施工有缺陷,达不到原来的设计能力,在主管机关组织领导下,对企业产品生产能力重新进行核定,并经企业主管机关批准后的产品生产能力。

查定能力是指企业既没有设计能力,也没有核定能力,或者由于生产技术条件变化较大,使目前生产水平与原设计能力或核定能力相差较大,由企业根据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计算原则和方法,自行查定后报主管机关备案的产品生产能力。

企业在填报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时,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原有设计能力未经重大技术改造的,用设计能力填报;经过技术改造后,有技术改造后设计能力的,填报技术改造后的设计能力。

第二种情况,原有设计能力已不能反映实际状况,有核定能力的,按核定能力填报。

第三种情况,既没有设计能力,也没有核定能力,或原设计能力(或原核定能力)已与实际生产水平相差很大,按查定能力填报。

如果属于后者原因,新查定的能力低于原设计能力或原核定能力的,必须经主管机关批准后才能填报,否则仍按原设计能力或原核定能力填报。

对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能力进行统计,是为了取得比较准确、全面的主要产品生产能力资料,为正确编制生产计划,进行产品的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以及正确地安排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挖掘企业的生产潜力,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与设备能力、计划产量、实际产量的区别1.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不同于设备能力。

工业产品生产能力是指在一个企业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综合能力,是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设备综合平衡后可能达到的生产量。

而设备能力是不考虑与其他设备的平衡问题,它是指某种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可能生产的产品数量,也就是说,某种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即一般所称的设备效率,或设备生产率。

2.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不同于计划产量、计划产量要考虑国家、部门或企业对这种产品的需要量、自然条件、外运情况,可能供应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劳动组织的状况等,然后确定计划产量。

生产能力则不考虑这些因素。

3.工业产品生产能力不同于实际产量。

实际产量可能因为某些因素(如原材料供应,劳动组织等)影响达不到生产能力,也可能由于充分发挥设备潜力(如计算生产能力规定按两班,而实际开三班;延长设备修理间隔,缩短修理时间等)而超过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的计算不考虑这些外界因素,计算生产能力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原则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