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竹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资料
中国竹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对策

中国竹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对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产业带和不同的资源分布。
中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资源量和种类均居世界首位。
中国有竹林面积641.16万hm²,广泛分布于南方丘陵山地,多属偏远山区,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战场。
这些地区的农民长期以山为家,以竹为生,通过竹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很好的优势和潜力。
近30年来,中国竹产业发展迅速,但在乡村地区其作用和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诸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中国竹产业发展现状中国地域辽阔,竹林资源丰富,广布于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2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福建、浙江、江西、湖南4省最多,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60.7%,且竹林面积每年还在持续增长。
中国竹产业发展至今,已具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包括规模化培育、生产加工、销售和科研等,主要产品覆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
目前,国内有上万家竹加工企业,竹产业直接就业人员达1 000多万。
2018年全球竹藤产品出口贸易总额约32.5亿美元,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
其中,中国是世界最大竹产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在中国许多贫困地区,竹产业已成为促进贫困山区绿色、全面、可持续发展、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亦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
然而,中国竹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现实问题依然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竹产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乡村振兴中竹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竹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竹子生长速度快,一次种植,可连年间伐,永续利用。
对于竹农来说,竹子更是具有生活性和生存性的重要资源,发展竹产业有利于提高当地竹农的经济收入,推进当地乡村振兴。
但是,目前中国丰富的竹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竹产业的巨大作用和潜力还未被充分发挥和挖掘。
咸宁竹产业发展现状(汇编)

发布时间:2006-09-09 23:11:07 发布人:南湖青年新闻来源:教授)朱再清(副教授)总执笔:吴江课题组成员:吴江魏同庆刘书伟戈志武常登登李希文2006年8月目录1.历史篇:历史悠久,优势突出2.政策篇:产业发展,政府先行3.基地篇:山青水秀,人杰地灵4.企业篇:竹业兴衰,重在企业5.文化篇;风景名胜,期待振兴6.流通篇:流通顺畅,竹业兴旺7.比较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8.乡村篇:乡村崛起,竹业当先9.思考篇:几点思考,几点意见10.结束语附表:调查路线图湖北咸宁竹产业与新型乡村工业化道路研究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较充沛,适宜众多农林作物的生长,逐渐形成了竹、桂花、茶、苎麻等优势产品。
其中竹尤为突出,特别是近年来竹产业发展迅速,竹经济已经开始显现。
竹产业的发展与咸宁经济关系重大。
当前新农村建设逐渐进入实施期,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乡村工业化的有力支持。
在咸宁竹产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
深入考察当前咸宁竹产业现状意义重大。
华中农业大学赴咸宁咸安暑期实践团于2006年7月10日—18日分别实地走访了咸宁市、区林业局、汀泗桥镇赛丰村、星星竹海风景区、原建丰席业有限公司、巨宁森工有限公司、春兰竹胶板厂、横沟桥竹交易市场、桂花镇林业站,主要就咸宁竹业发展概况、基地建设、企业现状、市场流通及竹市场走向进行调研,获得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关键词:竹产业现状发展乡村工业化对策2006年7月由华中农业大学2004级经济学的6名同学就湖北咸宁竹产业现状进行调查。
力图为当地政府宏观指导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以实地调查重点走访的形式了解当前咸宁竹业现状、竹农生活现状、竹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竹市场流通及乡村工业化道路研究。
(一)历史悠久,优势突出咸宁位于湖北东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
现辖咸安、嘉鱼、通山、崇阳、通城、赤壁六县(市、区)和温泉开发区。
国土总面积9861平方公里。
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竹产业是我国传统产业,又是具有现代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在中国,竹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具备多种用途,包括建筑、家具、工艺品、食品等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竹产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推动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加强竹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竹资源是竹产业的基础,必须保护好现有的竹林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滥砍滥伐。
要推动竹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竹材利用率,将竹材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领域,延长竹材的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
可以通过竹笋、竹叶等副产品的深加工,拓展竹资源的价值链。
二、加强技术创新,改善竹制品质量。
当前,竹制品在加工、设计、品质上仍存在一定差距,面临着低附加值、低质量的局面。
应加大对竹产业的技术研发投入,推动竹制品的设计创新和工艺改进,提高竹制品的质量和品味。
培育一批技术熟练、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竹制品生产企业和设计机构,提升我国竹产业的整体实力。
三、推动竹产业的品牌建设和营销。
要通过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竹制品品牌,提升竹产业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可以通过加强品牌推广、展会交流、电商销售等方式,拓宽竹制品的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
需要完善现代物流体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竹制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加强政策扶持和产业升级。
政府要加大对竹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竹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竹产业提供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要推动竹产业的产业升级,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竹产业的整体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五、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竹产业的发展质量。
要加强对竹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培育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竹产业人才队伍,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可以通过建立竹产业的人才培训基地、合作交流机制等方式,提高竹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竹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具有现代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咸宁竹林生态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成宁市位 于 湖北 省东 南部 , 地 跨 东经 1 1 3 。 3 2 一1 1 4 。
5 8 , 北纬 2 9 。 o 2 , _ 3 0 。 l 9 , 全市总面积为 9 8 6 1平方公里 。 森 林覆盖率为 5 2 . 3 % 。东邻赣 北 , 南接潇湘 , 西望 荆楚 , 北靠
、
竹林 生态旅游 展望
生态旅游是以 自然生 态环境 为基础 , 以各种 自然生 态 景观为客体 , 以满 足人 们 日益 增长 的 回归 自然 、 认识 自然 、 欣赏 自然和保护 自然 的强烈需求为 目的的一项现代旅游 活 动, 被旅游业界视 为是旅游业 可持续发 展首 要与必 然 的选 择 。咸宁竹林生 态旅 游 以本土 优美 的竹 林 生态 环 境为 基 础, 不但极具绿色 气息 , 而且具有韵味无穷的文化 内涵。根 据旅游学 、 生态 学的原 理 , 结合 国内许多地方对竹林 生态旅 游的实践 和探索 , 笔者认 为, 竹林 生态 旅游的 内容主要是 以
值 与竹 文化 巧妙结 合 , 广受 国人喜爱。 3 . 生态养生
2 . 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 由于竹类植物对其生 长条件有 一定要 求 , 只有 在我 国 南方部分省份有 大 面积 分布 , 而 其他 区域 却难 以见到 , 因
此, 国内有很多地 区的人们往往对颀长秀美 、 青翠欲滴 的原 始生态竹林充满 了无 尽的向往 ; 成宁正 好地处 我 国大面 积 竹林分布的北缘和武汉 城市 圈, 有利 于将 广大 北方 及武汉 城市圈的旅游客源引进咸宁竹林生态旅游提供 了市场运作
武汉 , 区位适 中, 交通 便捷 。近年来 , 咸 宁竹林旅 游 已发展 成 了一定 的规模 , 具有星星竹海 、 随阳竹海 、 洪下竹海 、 潜 山 森林公园等竹林 旅游景区 、 景点十多处 , 为进一 步开发竹林
市竹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市竹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市竹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竹作为一种传统的经济作物,具有绿色、可再生、多功能等特点,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
为了了解本市竹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关调研。
二、竹产业现状分析1.竹资源丰富本市拥有丰富的竹资源,适应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和人工种植的竹林。
2.传统产业基础较弱尽管竹产业具有潜力,但目前本市的竹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的竹编、竹器等传统产品占比较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3.新兴产业发展较慢新兴的竹木复合材料、竹纤维纺织等产业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市场规模仍然较小。
三、竹产业存在的问题1.资源开发不平衡目前竹资源的开发仍然集中在少数地区,而其他地区的竹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2.产品结构单一传统竹编、竹器产品依然以手工制作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缺乏高附加值的竹制品。
3.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导致竹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四、发展竹产业的对策1.加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对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竹产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2.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对竹木复合材料、竹纤维纺织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优化竹制品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加强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增加科研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竹产业的技术水平。
4.注重品牌建设加强竹制品的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增强竹产业的竞争力。
五、推动竹产业发展的建议1.加强政府引导和扶持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竹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引导企业加大对竹产业的投入。
2.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建立竹产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加强对竹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3.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为竹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结论本市竹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具备很大的潜力。
通过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优化产品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和注重品牌建设等措施,可以推动竹产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为本市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于竹产业发展建议办理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竹产业发展建议办理工作情况汇报大家好呀,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竹产业的发展情况。
说到竹子,大家脑海中是不是立刻想起那种青翠挺拔、风吹摇曳的样子呢?竹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不止是个装饰品哦,它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家伙,功能多得很。
咱们今天就来唠一唠,看看这个竹产业到底怎么发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竹子可是个“环保小卫士”。
它生长迅速,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简直让人刮目相看。
种一棵竹子,省得你种好几棵树!这不仅能保护我们的环境,还能给农民朋友们带来经济收入。
想想看,竹子可以做成家具、建材,甚至是食物,竹笋好吃得很,谁不爱呢?不过现在市场上竹产品的种类还不够丰富,大家要是能把竹子变得更“潮”,那可真是大赚一笔的机会。
再说说,咱们的竹子产业还面临一些小问题。
农民种竹子虽然有希望,可是技术普及不到位,很多人不知道怎么管理。
哎,要是能有个技术培训班,教教他们怎么施肥、修剪,那可真是棒极了。
竹子虽然便宜,可是加工技术跟不上,导致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我们应该多鼓励企业搞研发,推出一些新奇好玩的竹制品,比如说竹制的厨房用具、家居饰品,甚至时尚配件。
想想那样,大家出门逛街,背个竹包,多有范儿!说到市场,我觉得咱们也可以开拓一下销售渠道。
别光盯着本地市场,网上销售也大有可为。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喜欢网购,竹制品如果能上网,想想那些漂亮的图片,绝对会吸引不少顾客的目光。
再加上各种直播带货,竹子简直可以“飞”起来。
只要我们好好宣传,竹子也能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绿色小天使。
而且呀,竹产业的发展可不光是为了经济,咱们还可以借此机会,提升文化自信。
竹子在咱们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诗词歌赋中常常提到它。
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竹子主题的艺术展、工艺比赛,让更多人了解竹子的美和价值。
这样不仅能吸引游客,还能提高大家对竹子文化的认同感,真是一举两得。
不过,发展竹产业,咱们得有个长远的规划。
不能只图一时的利益,要为后代着想。
湖北省竹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湖北省竹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作者:李晖王宵胡静杨佳伟李军章杨志斌来源:《湖北林业科技》2021年第06期摘要:竹产业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具的绿色资源产业,发展竹产业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及解决目前环境资源发展问题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通过汇总湖北省竹资源现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竹产业发展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基础,从基地建设、竹林认证、产业集群、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省内竹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竹产业;碳中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中图分类号:F32;S7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21)06-0066-04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Bamboo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Hubei ProvinceLi Hui (1,2)Wang Xiao(1,2)Hu Jing(3)Yang Jiawei(1,2)Li Junzhang(1) Yang Zhibin (1)(1. Hubei Academy of ForestryWuhan430075;2. Hubei Mufu Mountain Bamboo Forest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Xianning437100;3. Hubei Forestry Survey and Planning InstituteWuhan430075)Abstract:Bamboo industry is a green resource industry with both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e development of bamboo industry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achieving the carbon neutral goal and solving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blem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role that the bamboo industry can play in carbon neutralit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amboo resources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Hubei Province is summarized. In addition, In addition,the article is also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inking and sugges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amboo industry at present,which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mboo industry in the Hubei province.Key words:bamboo industry; carbon neutral; ecological benefits; economic benefits我国于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做出碳中和承诺,这一举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省咸宁竹产业发展透视

湖北省咸宁竹产业发展透视
涂定卓
【期刊名称】《中国林业产业》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湖北省咸宁市是全国主要竹产区之一.素有“鄂南竹乡”的美称。
全市森林面积61,660万亩。
现有竹类12属、150余种.面积173万亩.其中楠竹160万亩,雷竹5万亩,慈竹1万亩,其他竹类7万亩。
全市楠竹总立竹量2.2亿株,年产竹2200万根.面积、立竹量、产量均占全省80%以上。
“十五”期间.咸宁市每年新建楠竹基地10万亩以上,比“九五”期末增加57万亩:年商品竹产量净增500万根。
目前。
竹产业已成为成宁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涂定卓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产业》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13
【相关文献】
1.咸宁:如何演绎与武汉的“双城记”--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咸宁市市长丁小强 [J], 张志
2.湖北省咸宁市竹产业发展探讨 [J], 袁瑛武;廖卫军;黄艳辉
3.“竹文化”编造咸宁特色——访湖北省咸宁市委书记李明波 [J], 蔡义鹏;贡卫华
4.香城泉都森林咸宁——湖北省咸宁市持续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J], 无[1]
5.地方高校产学研用创新创业模式建设:现状分析、问题透视与路径探索
——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 [J], 伍爱霞;罗千灵;阮若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咸宁竹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咸宁竹资源丰富,素有“楠竹之乡”的美称。
全市现有竹类12属150余种,面积173万亩,其中楠竹160万亩,雷竹5万亩,慈竹1万亩,其它竹类7万亩。
全市楠竹总立竹量2.2亿株,年产竹2200万支,面积、立竹量、产量均占全省80%以上。
“十五”期间,全市每年新建楠竹基地10万亩以上,比“九五”末增加57万亩;年产商品竹净增500万支。
为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竹产业,我们先后赴浙江安吉县、遂昌县、衢江区考察,深入到全市楠竹主产区和重点加工企业,就楠竹生产、加工、销售、市场等情况进行专题调查。
具体情况如下: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咸宁紧紧抓住国家重视林业建设的机遇,着力发展竹产业,特别是2003年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后,全市竹产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1、基地建设形成规模。
全市已建成千亩以上竹林基地178个、面积35万亩,万亩以上的基地26个、面积71万亩。
通山的黄沙、洪港、九宫、闯王、厦铺,崇阳的港口、桂花泉、天城、路口,通城的黄龙等10个乡镇,楠竹面积都在2
万亩以上;咸安的汀泗、大幕两乡镇,楠竹面积在5万亩以上;赤万亩。
10壁的官塘驿、陆水湖两镇办,楠竹面积均突破了.
2、加工利用初见成效。
全市建成竹加工企业233家,开发出竹集成板(竹胶合板、竹地板等)、竹工艺品(竹编及竹雕刻)、竹日用品(竹筷、竹席、竹床等)、竹笋食用品、竹炭等5个系列600多个品种,其中有23个产品荣获全国林(竹)业博览会金奖。
赤壁晨鸣纸业,通城龙腾竹业,崇阳瑞发竹笋、鑫达地板,通山恒通竹业等规模企业品牌效应已逐步形成。
近年来,大力招商引资,成功引进12家竹加工企业。
今年,市林业局引进深圳客商来温泉开发区发展竹炭加工,9月上旬终端产品进入市场。
3、竹业经济显现活力。
2005年全市竹业产值达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1%。
其中:竹材收入2.1亿元,加工收入3.2亿元,竹笋收入1.2亿元,竹旅游及其它0.5亿元。
全市有31万人以竹为主要生计来源,有10万农业劳力主要从事竹业生产,林业收入的三分之二来源于竹子。
目前,一尺围原竹产地销售价达14元,比五年前上扬30%,竹农增收幅度较大。
4、育竹技术日臻成熟。
在林业部门指导下,广大竹农摸索出竹林深翻垦复、护笋养竹、适时追肥、防虫治病等速生丰产技术。
楠竹主产区推行丰产改造,实施集约经营,对每亩
立竹在150株以上的实行计划采伐,立竹在120-150株的严格控制采伐,促进了楠竹立竹总量和质量的提升。
咸安区林科所1971年建有30亩楠竹林,目前已引鞭扩林到108亩,亩平立竹460株,平均胸围1.1尺,亩平产值700元,成为全市速生丰产竹林示范基地之一。
.
二、存在的问题
咸宁竹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浙江、福建等竹产业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经营水平不高。
一些竹农重砍伐轻抚育,导致出笋率降低,壮年竹减少;施肥、灌溉等抚育措施不到位,竹林质量没有提高。
全市楠竹亩平立竹只有138株,平均胸径不足8公分,还有大面积的低产毛竹林有待改造。
而浙江省楠竹主产区把竹园当菜园种,亩平立竹达180株,平均胸径达10公分。
2、优势发挥不够。
全市楠竹加工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较低,高科技含量的品牌少;有的名牌产品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带动能力弱。
目前,全市楠竹加工利用率只有50%,与浙江相比明显偏低,加工增值潜力很大。
3、市场体系不全。
通山、崇阳、通城等县市场小且分散;赤壁市、咸安区沿107国道建设的市场主要销售原竹,没有深加工产品。
全市至今没有建立竹产业园区,无法产生集聚效应。
而浙江省安吉县主要发展竹帘竹席、遂昌县和衢江区
重点发展竹炭,产业特色鲜明,规模效益明显。
4、扶持力度不大。
一是资金投入少。
新造竹林仅种苗投入亩平需200—300元,全市每年发展10万亩竹林种苗费达2000多万元,由于引资渠道不畅,资金缺口较大。
二是税费负担过重。
咸宁征收楠竹“两金”每根达到1.5元以上,少数地方还收取购销差价,税赋较重。
浙江省遂昌县对加工企业每根,政策十分优惠。
三是缺少奖励机制。
两金”元“0.4楠竹只收.
对农民连片营造竹林、兴修林道,企业创名牌、获专利等没有奖励措施。
三、发展思路与对策
竹林既是生态林也是经济林,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和效益好的特点,只要科学经营,一次栽植就可以长远受益,永续利用,发展前景广阔。
发展竹产业,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建设生态旅游城市,促进咸宁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十一五”期间,我国木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鼓励发展木材替代产品,竹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全市“十一五”竹业发展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培育为基础,以加工利用为重点,以提高综合效益为目的,到2010年,全市竹业年产值达到16亿元,建成300万亩竹林基地(250万亩楠竹、30万亩以慈竹为主的纸浆竹、20万亩以雷竹为
主的笋用竹)。
近阶段,要按照“壮大竹工业品、完善竹日用品、开发竹食用品、提升竹工艺品、引进竹高新技术品、发展竹文化旅游品”的思路,加速竹业发展,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市县乡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把竹业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竹产业发展量化指标,层层签订责任状。
各级林业部门要设立竹产业办公室,认真做好协调、指导、服务等工作。
各级领导都要办点示范,加快速生丰产基地和龙头加工企业的发展步伐。
积极推行竹林产权制度改革,、深化改革,科技兴竹。
2.
鼓励各种社会主体采取股份、联营、承包等形式建设基地;推进竹林流转,实行国有民营、公有私营。
倡导加工企业设立竹资源开发基金,建立自有原料林基地。
建立科技示范园,推广深翻垦复、压青覆盖、平衡施肥、号竹钩梢等丰产技术。
发展优质种竹基地,加快引进、推广纸浆竹优良品种,抓好雷竹标准化种植。
严肃查处偷挖竹笋、盗伐竹材等案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通过5年努力,全市新造楠竹林60万亩,采取垦复扩鞭等技术扩大竹林面积30万亩,亩平立竹量提高到180株,年产竹3000万支。
3、培植龙头,打造品牌。
大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吸引外商外资发展竹产业。
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要通过收购兼并等途径,促进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着力培育牵动能力
强的龙头企业。
力争“十一五”末,崇阳、通山、赤壁、咸安、通城、温泉各建成一个产值过亿元、对地方财政贡献超过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
依托龙头企业,扩大规模,生产市场畅销的竹纤维板、竹胶合板、竹地板等工业品;提高工艺,生产竹席、竹帘、多功能竹床等生活日用品;开发生产投资少、见效快的清水笋罐头、软包装笋、即食笋等食用品;网罗能工巧匠生产人们喜爱的竹编、根雕、茶具、花瓶等工艺品。
市直和咸安区要依托温泉开发区新建林产工业园,兴办竹类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开发竹醋液、竹叶黄酮、竹汁饮料、竹炭和竹板材等产品,形成特色,形成规模。
在交通便利的竹产区,如赤壁、拓宽市场,优化服务。
4.市赵李桥、官塘驿、陆水湖,咸安区汀泗桥、横沟桥、大幕,通山县黄沙、沙店,崇阳县港口、天城,建立完善竹木制品交易市场。
对外来投资企业,积极提供投资审批一条龙服务和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实现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目标。
支持龙头企业组建竹业研发机构,着力开发优质产品。
成立竹产业协会,加强企业和竹农的沟通与合作,组织参加竹业活动,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
在咸宁林业网站开设竹业专网,推介企业和产品,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通过政府引导、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措施发展竹业旅游,兴办“农家乐”、“竹乡人家”,弘扬竹文化。
5、出台政策,促进发展。
一是项目倾斜。
林业重点工程资
金优先用于竹类基地建设,争取支农资金向竹业发展倾斜,激活民间资本投入竹业开发。
二是设立竹业发展基金。
争取市县两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或贴息、或补助、或奖励,扶持竹业发展。
三是减免税费。
凡属竹炭等重点竹业生产项目,林业“两金”建议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建议前三年免征,后三年减半征收。
四是出台奖励措施。
借鉴浙江等地的经验,设立“上台阶”奖,激励企业上规模,创品牌,增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