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p223触摸开关电路图

合集下载

ttp223触摸开关电路图

ttp223触摸开关电路图

特性描述:2.5V~5V宽电压范围,3ua~5ua超低工作电流SOT23-6封装是业内最小的,易于设计外围只需要一个CS电容器,设计简单传感距离大于5cm,可以通过改变CS电容参数来调整传感距离多种输出模式可选Qt100可部分替换,成本低廉抗干扰能力强,无误触发ttp223触摸开关电路图(1)2.5V~5V宽电压范围,3ua~5ua超低电流。

SOT23-6封装是业界最小且易于设计的。

外围只需要一个CS电容器,设计简单。

传感距离大于5cm,可以通过改变CS电容器的参数来调整传感距离。

多种输出模式可选。

Qt100可部分更换,成本低。

抗干扰能力强,不会误触发。

ttp223触摸开关电路图(2)Ttp223是一种常用于触摸台灯的微功耗CMOS触摸IC。

其最大工作电压为5.5V,静态功耗仅为几微安。

在上述电路中,只要触摸触摸电极,IC的输出就会输出一个高电平的控制信号。

如果你再碰它,输出就会变低。

触摸台灯利用IC输出的控制信号,通过三极管控制LED灯珠,实现触摸开关控制。

包含原理图和PCB工程文件接口设计说明:电源连接到5V电源;如果是数字信号,最好连接J1接口的5针和6针,即带有网络标签d0和D1的接口。

如果是模拟信号,则只能连接到J1接口的5号脚和6号脚,即标记为d0和D1的接口;如果是IIC接口信号,则只能连接J1接口的1号和2号管脚,即使用Ad5/SCL和Ad4/SDA作为网络标签的接口;如果模块板上有两个以上的数字接口,即J1接口的5、6引脚不够,请继续使用J1接口的1、2引脚。

P11跳线接口说明:1Tog 0,alhb 0,直接模式,Q高激活2Tog 0,alhb 1,直接模式,Q低激活三。

Tog 1,alhb 0,闩锁输出,通电状态=04Tog 1,Alhb 1,闩锁输出,通电状态=10.jpgAltium Designer绘制的ttp223金属触摸开关原理图和PCB图如下:(项目文件可从51hei附件下载)0.png 0.png触摸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电容传感原理的触摸开关模块。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一、工作原理触摸式延时开关有一个金属感应片在外面,人一触摸就产生一个信号触发三极管导通,对一个电容充电,电容形成一个电压维持一个场效应管管导通灯泡发光。

当把手拿开后,停止对电容充电,过一段时间电容放电完了,场效应管的栅极就成了低电势,进入截止状态,灯泡熄灭。

触摸式延时开关电路虚线右面是普通照明线路,左部是电子开关部分。

VD1~VD4、VS 组成开关的主回路,IC组成开关控制回路。

平时,VS处于关断状态,灯不亮。

VD1~VD4输出220V脉动直流电经R5限流,VD5稳压,C2滤波输出约12V左右的直流电供IC使用。

此时LED发光,指示开关位置,便于夜间寻找开关。

IC为双D触发器,只用其中一个D触发器将其接成单稳态电路,稳态时1脚输出低电平,VS关断。

当人手触摸一下电极M时,人体泄漏电流经R1、R2分压,其正半周使单稳态电路翻转,1脚输出高电平,经R4加到VS的门极,使VS开通,电灯点亮。

这时1脚输出高电平经R3向电容C1充电,使4脚电平逐渐升高直至暂态结束,电路翻回稳态,1脚突变为低电平,VS失去触发电压,交流电过零时即关断,电灯熄灭。

二、按钮触摸开关按动按钮开灯后,电路能自动延时关灯,电路如图二所示。

D1为开关所在的安装位置做指示,D2~D5组成桥式整流,将50Hz的的交流电整流为100Hz的脉动直流电压,按下K1,电流经过R3限流后通过D6为C1充电,同时V1的控制极得到触发电压,V1导通,灯泡点亮。

松手后K1自动复位断开,C1开始放电,为V1的控制极继续提供触发电压,V1继续导通,灯泡继续亮,当C1两端电压低于0.7V时,V1控制极失去有效的触发电压,此时V1阳极的脉动电流到0点时,与阴极电压相等而关断,灯泡熄灭,这就是单向可控硅的“过0关断”。

调整R2的阻值,使C1有效放电时间达到40~60秒钟最好。

图三电路多了一只用三极管组成的反相器,利用C1充电时间做灯泡点亮的延时时间。

TTP223-BA6中文资料

TTP223-BA6中文资料

概述:TP223N-BA6是触摸检测IC,提供一个触摸按键。

其功能是用可变面积的按键取代传统按键。

特性:·工作电压 2.0V-5.5V·工作电流 VDD=3V,无负载在低功耗模式下,典型值为1.5uA,最大为3.0uA。

·由引脚TOG提供直接触摸、触发模式选择。

Q引脚为CMOS输出·通过AHLB脚选择高有效、或低有效。

·上电后需要0.5S的稳定时间,这段时间内按键不可触摸,所有功能被禁止。

管脚定义:引脚号引脚名称 I/O 简单描述1 Q O CMOS输出2 VSS P 电源脚3 IN I/O 触摸输入4 AHLB I-PL 输出有效选择,0->高有效(默认) 1->低有效5 VDD P 电源脚6 TOG I-PL 输出模式选择,0->直接模式(默认) 1->触发模式注释 O: CMOS输出I/O: CMOS输入或输出P: 电源/地I-PL: CMOS输入,内置下拉电阻功能描述:1.灵敏度PCB上的电极面积和连线电容会影响灵敏度。

所以灵敏度调节必须依据PCB上的实际情况。

TP223N-BA6提供了一些从外部调节灵敏度的方法。

1-1 调节电极面积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大面积电极能够提高灵敏度,反之会降低灵敏度。

但是电极面积必须在有效的范围内。

1-2 调节板厚其他条件不变,比较薄的板厚可以提高灵敏度,反之会降低灵敏度。

但是板厚不得超过其最大限制。

1-3 调节Cs电容其他条件不变,Cs不接时灵敏度最高,增加Cs的值会降低灵敏度。

(1 <= Cs <= 50pF)2.输出模式TTP223N-BA6的输出通过AHLB引脚选择高电平或低电平有效。

通过TOG引脚选择直接模式或触发模式。

Q引脚为 CMOS输出。

TOG AHLB 引脚Q的功能0 0直接模式,高电平有效0 1 直接模式,低电平有效1 0 触发模式,上电状态为01 1 触发模式,上电状态为13.低功耗模式TTP223N-BA6在低功耗模式下,可以节约电源。

触摸开关模块,TTP223

触摸开关模块,TTP223

触摸开关模块,TTP223
在淘宝上看到TTP223模块,本来打算做智能车的电源开关,但是由于电压问题,未使⽤,写下测试的问题
1.TTP223有三个接⼝ GND,VCC和I/O,VCC和GND接⼝接电源,I/O⼝输出信号(共地)
2.根据A B触电是否焊接,I/O⼝输出4种不同状态的电压,点动模式就是触摸后,只发⼀次信号,相当于按键。

⾃锁模式相当于开关,会记住状态。

3.电压问题,根据测试I/O的电压⼩于电源电压,(电源电压4V时,只输出2v多),估次开关只能⽤于信号线,如单⽚机,继电器,不能直接串联到电源
4.该模块不能晃动,要固定位置,负责出出现不稳定状态。

ttp223触摸开关电路图

ttp223触摸开关电路图

ttp223触摸开关电路图包含原理图与PCB工程文件接口设计说明:供电接5V电源;如果是数字信号,优先连接J1接口的5、6脚,即网标为D0和D1的接口;如果是模拟信号,只能连接J1接口的5、6脚,即网标为D0和D1的接口;如果是IIC接口信号,只能连接J1接口的1、2脚,即网标为AD5/SCL 和AD4/SDA的接口;如果模块板数字接口数量超过2个,即J1接口的5、6脚不够,则继续使用J1接口的1、2脚。

P11跳线接口说明:1、TOG 0,ALHB 0 ,直接模式,Q高电平有效2、TOG 0,ALHB 1 ,直接模式,Q低电平有效3、TOG 1,ALHB 0 ,锁存输出,上电状态=04、TOG 1,ALHB 1 ,锁存输出,上电状态=10.jpgAltium Designer画的TTP223金属触摸开关原理图和PCB图如下:(51hei附件中可下载工程文件)0.png 0.png触摸传感器是一个基于电容感应的原理制作的触摸开关模块。

人体或金属触碰传感器的镀金接触面会被感应到。

除了与金属面的直接触摸,隔着一定厚度的塑料、玻璃等材料的接触也可以被感应到,感应灵敏度随接触面的大小和覆盖材料的厚度有关。

模块有2种输出模式,可使用改变焊接跳线进行切换。

如右侧图片所示,在模块上会有这样的一个用于改变模式的短路点,焊接上面两个的两个短路点,模块的模式会切换为开关模式,这个时候可以用于制作不太复杂触摸控制的台灯。

短路下面两个短路点,模块的模式会切换为按键,此时可以用来代替实体按键。

在这里描述拟设计模块的规格参数工作电压:3.3V - 5V工作电流:<20mA工作温度范围:-10℃~+70℃接口类型:数字信号工作模式:开关/按键模式默认模式:按键感应面积:15mm * 20mm尺寸大小:37mm * 23mm板载指示灯:红色重量大小:5g接口定义:S:信号输出+:电源(VCC) -:地(GND) 0.png。

触摸延时开关电路图_触摸延时开关原理图_触摸延时开关如何接线

触摸延时开关电路图_触摸延时开关原理图_触摸延时开关如何接线

触摸延时开关电路图_触摸延时开关原理图_触摸延时开关如何接线触摸延时开关电路图_触摸延时开关原理图_触摸延时开关如何接线说到触摸延时开关相信大家都觉得十分陌生,但是小编想告诉大家,触摸延时开关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楼道的灯,有的是声控有的是要触摸,而小编今天要说的便是触摸延时开关并告知大家触摸延时开关接线,下面请看触摸延时开关接线的介绍。

触摸延时开关接线图触摸延时开关简介延时开关中有触摸延时开关、声光控延时开关等。

只要用手摸一下开关的触摸片或给声音信号就自动照明。

当人离开30秒至75秒内自动关闭,为国家能源部极力推荐产品。

触摸式延时开关利用的是与试电笔同样的原理,即在人体和电源间串联一个很大的电阻,这样,通过人体会形成一个低电压的电流(电压低,但电流并不一定小),最终流入大地,形成触发回路,这样,就可以触发延时开关开始计时,并接通电灯主回路,灯就亮了。

触摸延时开关工作原理开关电路中声音检测采用驻极体话筒MIC,三极管T2组成放大器。

无声响静态时T2是处于饱和导通状态,当有声响时,话筒MIC接收声响信号,可使T2截止。

亮度检测由光敏电阻RG完成。

电路使用的CMOS数字集成电路CD4011,内含有四个2输入端与非门。

CD4011中除其中一个直接用为2输入端与非门作为判别电路外,其余三个均接成反相器作放大器用。

D6、R6、C4组成延时电路。

开关采用可控硅T1。

二极管D1~D4与可控硅T1组成可控整流电路,当T1导通时,灯泡LAMP发亮;T1截止时,灯泡熄灭。

触摸延时开关接线步骤解析触摸式延时开关有一个金属感应片在外面,人一触摸就产生一个信号触发三极管导通,对一个电容充电,电容形成一个电压维持一个场效应管管导通灯泡发光。

当把手拿开后,停止对电容充电,过一段时间电容放电完了,场效应管的栅极就成了低电势,进入截止状态,灯泡熄灭。

触摸式延时开关电路虚线右面是普通照明线路,左部是电子开关部分。

VD1~VD4、VS组成开关的主回路,IC组成开关控制回路。

超低功耗无线触摸按键开关设计

超低功耗无线触摸按键开关设计

超低功耗无线触摸按键开关设计张白;孔德超;魏彩颖;王春阳【摘要】针对当前有线开关需要提前在墙壁内铺设电力线及无线开关存在的有线供电以及使用不便的弊端,设计了一种超低功耗无线触摸按键开关.通过CR2032纽扣电池实现供电,通过超低功耗触摸按键芯片TTP223实现按键检测,通过无线编码芯片PT2262和无线解码芯片PT2272实现点对点无线通信,通过优化无线发射电路降低了开关待机功耗.经过试验研究,该触摸按键开关无线发射端无按键动作时,只有低功耗触摸按键芯片TTP223耗电,耗电电流为12.7μA;按键动作时整个无线发射系统耗电电流为257.5μA.一块CR2032纽扣电池的容量为240 mA.经过计算,无线开关的待机时间为2.16年,无线开关一直持续工作的时间为38.83天.试验结果表明,该无线开关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完全满足1年以上的使用需求且无需更换电池.【期刊名称】《自动化仪表》【年(卷),期】2019(040)003【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低功耗;触摸按键;TTP223;编码芯片;解码芯片;点对点【作者】张白;孔德超;魏彩颖;王春阳【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北方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北方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宁夏银川750021;北方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700 引言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各种电子设备相继进入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开关作为常用的家用器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比如我们每天用的照明灯的开关,还有汽车门锁开关、智能家居电器的开关等[1-2]。

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开关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家用照明的机械开关,由于机械开关需要提前在墙体内布设电力线,影响了房屋装饰的美观性,增加了房屋装修的价格,而且机械开关损坏后不易更换,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变。

ttp223触摸开关电路图

ttp223触摸开关电路图

特性描述:2.5V〜5V宽电压范围,3ua〜5ua超低工作电流SOT23-6封装是业内最小的,易于设计外围仅需要一个CS电容器,因此设计简单感应距离大于5cm,可以通过更改CS电容参数来调整感应距离多种输出模式是可选的Qt100可以部分替换且成本低强大的抗干扰能力,无误触发ttp223触摸开关的电路图(1)2.5V〜5V宽电压范围,3ua〜5ua超低电流。

SOT23-6封装是业界最小的,易于设计。

外围仅需要一个CS电容器,因此设计简单。

感应距离大于5cm,可以通过更改CS电容的参数来调整感应距离。

多种输出模式是可选的。

Qt100可以部分替换,成本低。

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不会被错误触发。

ttp223触摸开关的电路图(2)Ttp223是一种通常用于触摸台灯的微功耗CMOS触摸IC。

它的最大工作电压为5.5V,静态功耗仅为几微安。

在上面的电路中,只要您触摸触摸电极,IC的输出就会输出高电平控制信号。

如果再次触摸它,输出将变为低电平。

触摸台灯是利用IC输出的控制信号通过三极管来控制LED灯珠,从而实现触摸开关控制。

包含原理图和PCB工程文件界面设计说明:电源连接5V电源;如果是数字信号,则最好连接J1接口的5和6引脚,即网络标签为d0和D1的接口。

如果是模拟信号,则只能连接到J1接口的引脚5和6,即标记为d0和D1的接口;如果是IIC接口信号,则只能连接J1接口的1和2引脚,即以Ad5 / SCL和Ad4 / SDA 作为网络标签的接口;如果模块板上的数字接口多于两个,即J1接口的5和6引脚不够用,请继续使用J1接口的1和2引脚。

P11跳线接口说明:1. Tog 0,alhb 0,直接模式,Q高电平有效2. Tog 0,alhb 1,直接模式,Q低电平有效3. Tog 1,alhb 0,锁存输出,通电状态= 04. Tog 1,Alhb 1,锁存输出,通电状态= 10.jpgAltium Designer绘制的ttp223金属触摸开关的原理图和PCB图如下:(51hei附件可以下载工程文件)0.png 0.png触摸传感器是基于电容感应原理的触摸开关模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M32单片机应用基础与项目实践-微课版:
本书以STM32单片机的多个实训案例贯穿全书,共4篇,22章。

第一篇为预备篇(第1~4章),主要介绍必备基础知识;第二篇为基础篇(第5~12章),主要介绍STM32单片机系统结构原理和功能,详细讲解了STM32基础实训的设计和实现;第三篇为应用篇(第13~18章),通过理论和实训介绍了相关模块的原理、结构及应用,讲解STM32外围设备模块应用;第四篇为实战篇(第19~22章),介绍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的4个实际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书中提供的16个实训案例涵盖STM32单片机的基础和外设应用,每章设置大量思考和扩展题目,以增强读者兴趣,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和设计扩展应用。

此外,书中全面讲解了4个完整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对于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及实际工程项目设计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本书配套资源丰富,包括PPT课件、实训操作视频以及全部完整工程代码文件。

本书针对STM32单片机教学、综合实训及创新实践的需求,可供物联网、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选用,也可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选用,还可供需要掌握STM32单片机实际技能的爱好者作为参考书使用。

图书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预备篇
第1章嵌入式系统
1.1嵌入式系统概述
1.1.1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1.1.2嵌入式系统的发展
1.1.3嵌入式系统的分类
1.2嵌入式系统组成
1.2.1嵌入式系统硬件组成
1.2.2嵌入式系统软件组成
1.3嵌入式系统应用
1.4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
1.4.1嵌入式硬件开发流程
1.4.2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
1.5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2章STM32嵌入式芯片
2.1ARM处理器
2.1.1ARM体系结构的特点
2.1.2ARM系列微处理器
2.2ARM Cortex M3系列处理器2.2.1ARM Cortex M3原理
2.2.2ARM Cortex M3应用与编程2.3STM32系列芯片
2.3.1STM32系列芯片概述
2.3.2STM32的时钟系统
2.4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3章制作STM32最小系统开发板3.1电路设计工具简介和安装
3.1.1Altium Designer简介
3.1.2安装Altium Designer
3.1.3DXP平台简介
3.1.4电路设计过程
3.2STM32最小系统开发板
3.2.1STM32最小系统
3.2.2最小系统开发板设计实例
3.3焊制STM32开发板
3.3.1焊接工具介绍
3.3.2焊接方法
3.3.3焊接注意事项
3.4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4章搭建软件开发环境
4.1MDK Keil μVision简介
4.2MDK Keil μVision 5安装及设置4.3安装USB转串口驱动
4.4安装烧录工具和调试助手
4.5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二篇基础篇
第5章STM32开发基础知识
5.1STM32的开发方式
5.2STM32的编程语言
5.3STM32固件库简介
5.3.1CMSIS标准
5.3.2STM32固件库结构
5.4实训一MDK 5下STM32的程序开发5.4.1创建工程模板
5.4.2创建新工程
5.4.3程序编译配置
5.4.4烧录程序
5.5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6章STM32的I/O应用
6.1STM32 I/O简介
6.1.1GPIO的8种工作模式
6.1.2GPIO相关寄存器配置
6.1.3开启I/O端口时钟
6.2SysTick定时器
6.3实训二I/O口位输出(流水灯)实验6.3.1实训设计
6.3.2实训过程
6.3.3实训相关问题
6.4实训三I/O口位输入(按键)实验
6.4.1实训设计
6.4.2实训过程
6.4.3实训相关问题
6.5实训四I/O口组输出(扫描数码管)实验6.5.1实训设计
6.5.2实训过程
6.5.3实训相关问题
6.6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7章STM32的串口应用
7.1串口通信简介
7.2STM32的串口通信
7.3实训五串口输入与输出实验
7.3.2实训过程
7.3.3实训相关问题
7.4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8章STM32的中断应用8.1STM32的中断向量表8.2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8.3EXTI外部中断
8.3.1EXTI初始化配置
8.3.2编写中断服务函数
8.3.3外部中断配置过程
8.4实训六中断按键实验8.4.1实训设计
8.4.2实训过程
8.4.3实训相关问题
8.5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9章STM32的定时器应用9.1STM32通用定时器简介9.2通用定时器相关寄存器9.3实训七定时器中断实验
9.3.2实训过程
9.3.3实训相关问题
9.4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10章STM32的PWM输出10.1STM32的PWM简介
10.2PWM输出相关寄存器
10.3实训八PWM输出实验
10.3.1实训设计
10.3.2实训过程
10.3.3实训相关问题
10.4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11章STM32的DMA应用11.1DMA简介
11.2STM32的DMA概述
11.3DMA操作相关寄存器
11.4实训九板上串口DMA发送实验11.4.1实训设计
11.4.2实训过程
11.4.3实训相关问题
11.5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12章STM32的ADC应用12.1STM32的ADC概述
12.2ADC操作相关寄存器12.3实训十ADC模/数转换实验12.3.1实训设计
12.3.2实训过程
12.3.3实训相关问题
12.4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三篇应用篇
第13章STM32与步进电机13.1步进电机简介
13.2L298N电机驱动芯片13.3实训十一步进电机实验13.3.1实训设计
13.3.2实训过程
13.4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14章STM32与舵机
14.1舵机简介
14.2舵机的规格和选型
14.3实训十二舵机实验
14.3.1实训设计
14.3.2实训过程
14.4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15章STM32与语音合成15.1SYN6288中文语音合成芯片15.2SYN6288芯片控制方法15.3SYN6288通信控制
15.4实训十三语音合成实验15.4.1实训设计
15.4.2实训过程
15.5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16章STM32与RFID读卡器16.1MFRC522芯片
16.2STM32的SPI简介
16.3实训十四RFID读卡器实验16.3.1实训设计
16.3.2实训过程
16.4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17章STM32与蓝牙串口17.1蓝牙技术简介
17.2HC05蓝牙串口通信模块17.3实训十五蓝牙实验
17.3.1实训设计
17.3.2实训过程
17.4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18章STM32与人体红外感应18.1HC SR501人体红外模块18.2实训十六人体红外感应实验18.2.1实训设计
18.2.2实训过程
18.3本章小结
思考与扩展
第四篇实战篇
第19章遥控小车系统设计与实现19.1系统概述
19.2E32TTL100无线串口模块19.3系统设计
19.3.1双路ADC遥控器设计
19.3.2小车主控模块设计
19.4遥控小车系统功能
19.5本章小结
第20章简易交互狗系统设计与实现20.1系统概述
20.2TTP223触摸传感器模块20.3简易交互狗系统设计
20.3.1系统软件设计
20.3.2系统硬件连接
20.4简易交互狗系统功能
20.5本章小结
第21章电子驱蚊器系统设计与实现21.1系统概述
21.2合成声波设计
21.3电子驱蚊系统设计
21.3.1系统软件设计
21.3.2系统硬件连接
21.4电子灭蚊器功能
21.5本章小结
第22章室内环境监控系统设计22.1系统概述
22.2DHT11温湿度传感器
22.3BH1750光照强度传感器22.4MQ135空气质量传感器22.5STM32的I2C简介
22.6室内环境监控系统设计22.7本章小结
附录ASTM32编程C语言基础A.1STM32编程C语言简介
A.2STM32编程中的数据类型A.3STM32编程常用C语言知识点A.3.1位操作
A.3.2宏定义和条件编译
A.3.3外部声明
A.3.4定义类型别名
A.3.5结构体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