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水疗法
康复医学课件:6 物理因子治疗

•微波法
• 1.概述 分米波波长lm~l0cm,频率300~3000MHz。 厘米波波长10~lcm,频率3000~30000MHz。也属于高 频电疗法,处于特高频微波波段。
• 2.治疗作用 • (1)有较明显的温热效应 (2)大剂量时所产生的高热有
物理因子疗法(理疗)
• 直流电疗法 • 低频电疗法 • 中频电疗法 • 高频电疗法 • 静电疗法 • 光疗法
• 超声波 • 磁疗法 • 水疗法 • 石蜡疗法 • 冷疗法 • 生物反馈疗法 • 压力疗法
中频电疗法
• 1.等幅中频电疗法(音频) • 2.调制中频电疗法 • 3.干扰电疗法
等幅中频电疗法(音频)
• 3.临床应用
• (1)适应证:主要适用于炎症和伤病的急性期 与亚急性期,也适用于慢性期,如:软组织和 五官的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胸膜 炎。胃炎、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肾炎、急性 肾功能衰竭、膀胱炎、盆腔炎、扭挫伤、肌筋 膜炎、骨髓炎、关节炎、颈椎病、肩关节周围 炎、骨性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 痛、面神经麻痹、周围神经损伤、脊神经根炎 、脊髓炎等。
• 3)锻炼骨骼肌,提高平滑肌张力
• 4)作用于神经节与神经节段,可产生反射作用, 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 3.临床应用
• 适应证:颈椎病、腰椎病、骨性关节病、关节炎、 肩关节周围炎、腰背肌筋膜炎、周围神经伤病、神 经痛、胃肠张力低下、尿潴留、术后肠麻痹、术后 粘连、瘢痕增生等。
干扰电疗法
• 1.概述 以两路不同频率的中频正弦交流电流交 叉地输入人体,在电力线交叉的部位形成干扰场, 产生差频变化为0~l00Hz的低频调制中频电流,以 这种干扰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干扰电疗法
物理因子疗法技术PPT课件

• 物理因子治疗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的物理能, 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生理调节机制作用于 人体,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方法 包括:声疗(治疗性超声波,频率为45KHz到 3MHz)、光疗(红外线光疗、紫外线光疗、低能 量雷射刺激)、水疗(对比浴、旋涡浴、水疗运 动等)、电疗(直流电疗、低频电疗、中频电疗、 高频电疗或透热疗法)、冷疗(冰敷、冰按摩 等)、热疗(热敷、蜡疗、透热疗法等)、压力 疗法等
治疗作用
消炎作用 镇痛作用 抗菌作用 镇静与失眠 兴奋神经肌肉 缓解痉挛 软化瘢痕、消散粘连。 加速伤口愈合。 加速骨痂形成 .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
适应症
• 1.神经系统疾病 • 脑血管疾病、脑退行性病变、脑创伤、脊髓病变、脊髓损
伤、周围神经疾病或损伤等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 • 2.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 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软组织损伤、骨折、截肢、颈肩
治疗作用
• 镇痛作用:中频电疗作用的局部,皮肤痛阈明显 增高,临床上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尤其是低频调 制的中频电作用最明显。其镇痛作用即时止痛及 后续止痛作用。
• 促进血液循环:中频电流,特别是50~100Hz的 低频调制中频电流,有明显和毛 细血管扩张,开放的毛细血管数目增多等。
• 目前分为3种治疗方式:常规型、类针刺型、 短暂刺激型。
• 3、 治疗时间
• 最常用的是常规型,治疗时间可很长,从 每天30-60分钟至36-48小时不等。类针刺 型能同时兴奋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治疗 时间一般为45分钟,根据受刺激的肌肉疲 劳情况决定。短暂强刺激型的电流很大, 肌肉易疲劳,一般每刺激15分钟左右后休 息几分钟,一般情况,每次治疗30-60分钟, 每日1-2次。每星期3-6次。
物理因子治疗

一、直流电疗法
1、定义: 直流电是一种方向固定不变,强度也不随时间变化的 电流,又称恒流电流或稳恒直流电。直流电疗法是将低电 压的平稳直流电通过人体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2、设备与用具: 直流电疗仪(电压在 100V以下,输出50~100mA直流 电,电极为铅片电极或导电橡胶电极),电水浴法可采用 陶瓷或塑料盆(盆壁插以碳棒电极或铅电极)。
10×20cm,0.05-0.2mA/cm2,20~25分钟,每日一次,
12次。 适应症:小腿内侧血栓性静脉炎
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1.定义
利用直流电使药物离子通过皮肤和粘膜进入人体以达 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2.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的原理: 在药物溶液中,一部分药物离解成离子,在直流电的作 用下,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定向移动。如果阴极衬垫中含有 带负电荷的药物离子或者阳极衬垫中含有带正电荷的药物离 子,就会向人体方向移动而进入体内。
一、直流电疗法
3.直流电的理化作用
(1)直流电的电解作用: 人体内各种体液是组织细胞进行各种代谢和功能活动的内在环境。 体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有K+、Na+、Ca2+、Mg2+等,而阴离子有Cl-、 HCO3-、HPO43-、SO42-有机酸离子和蛋白质等。所以人体体液是电
解质溶液,人体组织是电解质导体,能够导电。
运动疗法和理疗均属于物理疗法
运动疗法是康复医学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
电疗法
电疗的分类 医用电流的种类较多,按其频率、电压、电 流强度或电流波形来加以分类。 根据电流的频率在医学上常将所用电流分为 低,中,高频三大类。 低频电流:0—2000Hz 中频电流:2001---100000 Hz 高频电流:100000 Hz以上
物理因子疗法介绍

物理因子疗法简介
什么是物理因子疗法?
物理因子疗法又称理疗是指借助光、热、声、磁、电、冷、热、水等物理因子的方法来提高人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或改善患者功能的一种专门的医学相关类学科,是康复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物理因子疗法包括哪些?
1、低频电疗法:包括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感应电疗法、电兴奋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等。
2、中频电疗法:包括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音乐电疗法等。
3、高频电疗法:包括中波透热疗法、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微波疗法。
4、光疗法:包括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蓝紫光疗法等。
5、超声波疗法:包括超声波疗法、超声药物离子透人法、超声雾化疗法等。
6、磁场疗法:包括静磁场疗法、脉动磁场疗法、低频交变磁疗法、中频磁疗法、高频磁疗法、磁化水疗法等。
7、温热疗法:包括蜡疗法、泥疗法、坎离砂疗法、蒸汽疗法等。
8、冷疗法:包括冷疗法、冷冻疗法等。
9、水疗法:包括淡水浴、药物浴、气泡浴、淋浴、漩涡浴和水中运动等。
物理因子疗法对人体有哪些治疗作用?
消炎作用,镇痛作用,抗菌作用,镇静与催眠,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消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增强人体免疫力,脱敏等作用。
其特点是无痛苦,疗效确实,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
老年常用康复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老年常用康复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又称理疗,即通过人工或天然的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达到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目的的方法,包括光、电、声、磁、冷、热、水、力八类,理疗具有消炎镇痛、镇静与催眠、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瘢痕及松解粘连、促进骨痂形成等作用。
理疗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特异性,其特异性决定了每一种理疗都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如TENS主要用于镇痛等,而且,理疗的治疗剂量必须从小剂量开始,大剂量有时会起抑制作用,尤其是神经变性的初期。
(一)低频电疗法低频电疗法(low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是指应用脉冲频率在0~1000Hz之间的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
1.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适用于失神经支配后1个月之内,预防肌肉萎缩,如患者失神经支配数月,可用于预防肌纤维化。
(1)治疗作用:①预防肌肉萎缩:规律性收缩和舒张会产生“唧筒效应”,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改善代谢和营养;②镇痛:通过血液循环的改善,促进致痛物质的代谢,达到止痛的作用;③抑制肌肉的纤维化:电刺激可以防止肌肉结缔组织的变厚和变硬。
(2)操作方法:分双极法和单极法,一般主张用双极法,能使电流集中于病肌而不影响邻近肌肉,但当肌肉过小或刺激整个肌群时,应采用单极法。
治疗初期,每次治疗肌肉收缩10~15次,休息3~5分钟进行第二次治疗,反复4次,要求每次治疗肌肉收缩达到40~60次,随着病情的好转,每次肌肉收缩的频率达到20~30次,每次治疗量是80~120次。
治疗的肌肉要求收缩足够强,患者没有疼痛感或疼痛很轻,肌肉收缩幅度每次接近,邻近肌肉反应小;如果出现肌肉收缩先强后弱,伴有明显的颤抖,每次治疗数小时后仍有僵硬感,说明电刺激过度,应减小电流或立即停止治疗。
(3)适应证:偏瘫、周围神经损伤、失用性肌萎缩、尿潴留等。
康复治疗师必须掌握的物理因子治疗

康复治疗师必须掌握的物理因子治疗物理因子疗法,简称“理疗”,用自然界中或人工制造的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治疗与预防疾病。
物理因子种类很多,用于康复治疗有两大类:一是利用大自然的物理因素,有日光、空气、海水、温泉及矿泉等疗法;二是应用人工制造的物理因素,有电、光、超声波、磁、热、水及生物反馈等治疗方法。
50年代初,人们注意到物理因子在保健和疾病治疗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尤其在亚健康状态的治疗中,显示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因子治疗的设备及手段日趋完善。
首先,各种物理因子直接作用于身体各部位,改善局部的适感及症状,如颈、肩、腰、腿痛,浑身无力、肥胖、便秘等,并有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有毒及致痛物质排出体外的作用。
中频电疗、低周波、超声波、半导体激光、红外线、磁疗、蜡疗等,是这类作用的典型代表。
其次,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皮肤、肌肉和其它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进行良性刺激,使大脑对其进行整合作用,通过肌体进行神经或体液调节,从而恢复和维持人体平衡,使烦躁、失眠、头痛、胸闷等症状得以改善和消除。
如音乐治疗、生物反馈、色光治疗、芬香治疗、水疗、空气离子疗法等。
相互影响,协同作用,使人体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正常。
物理因子在亚健康状态的治疗中作用不可取代。
常见疾病物理因子疗法一览表1内科疾病的物理因子治疗疾病理疗目的理疗方法高血压病一、二、期三、期调节大脑皮质机能,改善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调节功能,改善植物神经一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降低小动脉的张力和血压。
领区直流电溴离子,或镁离子,碘离子导入;空气阴离子吸入;低压静电疗法;脉冲超短波疗法;氦-氖激光穴位照射;磁穴疗法;脉冲紫外线照射;松脂浴;碳酸浴;肾区短改善内脏器官功能,预防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
波或超短波疗法;心区直流电镁钾离子导入;双足及小腿增温水浴(39-42℃)心绞痛改善神经系统皮质对冠状血管的调节。
扩张冠状血管,解除其痉挛,加强冠状循环的代偿,改善心肌营养。
常用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

常用得物理因子治疗方法1、电疗法 2。
磁疗法3。
光疗法4。
超声波疗法 5.还有水疗法、传导热疗法、冷疗法等。
一、电疗法主要有直流电疗法,离子导入疗法,低频及中频电疗法,长波、中波、短波及超短波电疗法,微波疗法等、(一)、高频电(超短波)疗法作用定义:医学上把频率>十万Hz得交流电称为高频电流。
应用高频电流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得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
分类:按波长分:高频电流得特征:1、热效应与非热效应:高频电流得主要生物学作用为热效应与非热效应。
在低、中频电流中,由于通过电流小,不会产生足够得热量。
但在高频时由于频率高,容抗急剧下降,渡过人体得电流急剧增加,因而产生热、这种热就是电流通过铆钉时在体内产生得故属于内生热。
高频电以不引起产热得电场强度作用于人体,也可以改变组织得理化特征,从而产生非热效应、2.治疗时电极可以离开皮肤:电极离开皮肤时,皮肤与电极间得空气间隙构成就是一个电容,皮肤与电极相当于电容得两个导体,高频电可以通过电容,所以治疗时电极可以离开皮肤也就是高频电疗得优点之一。
由于采用交流电,故没有电解作用。
3、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由于高频电流频率超过10万Hz,不可能产生离子堆积及破坏膜得极化状态引起除极与兴奋作用。
作用:消炎作用,特别就是急性化脓性炎症有良好得作用、在治疗急性炎症时,小剂量有明显得消炎作用,大剂量有时反可使病情恶化;对肾脏有扩张肾血管,解除肾血管痉挛,使尿量增加,尿蛋白降低;可降低血管张力,使小动脉毛细血管扩张,组织细胞营养改善;可降低神经系统得兴奋性,应用小剂量得超短波,作用于颈交感神经节,可使高血压病人血压下降。
加强结缔组织再生,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适应症:1:全身各系统、器官得一切炎症,对急性、亚急性效果更好,特别就是对化脓性炎症疗效显著;2:各种创伤,创口及溃疡;3:急性、亚急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得少尿,无尿疗效显著;4:血管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得疾病;症状性高血压(Ⅰ、Ⅱ期),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等; 5:疼痛性疾病:神经痛,灼性神经痛,肌痛等。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概论(1)

• 物理治疗因子技术的学习和研究:物理特性、生物学作用、治疗 方法及临床应用等。 宏观:研究对机体整体水平的影响,观察疗效和变化。 微观:研究对超微结构功能形态、分子水平等的影响,探讨作用 本质。
南京市江宁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二、物理因子分类
• 自然物理因子:日光、空气、海水、矿泉、泥土、热沙、香花、 高山、洞穴、森林等。
南京市江宁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 镇痛作用
用于治疗神经肌肉、关节疼痛及内脏痉挛性疼痛,根据疼痛部位和性质,可 选用可各种疗法。多种理疗可使神经兴奋性降低,因而增加了神经系统的抑 制过程,达到镇痛目的。炎症性疼痛,以抗炎治疗为主。
南京市江宁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 抗菌作用
紫外线以杀菌作用著称。杀菌效力最强的光谱为254~257nm,对金黄色葡萄 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杀灭作用。紫 外线杀菌机制,主要是引起DNA两个胸腺嘧啶单体,聚合成嘧啶二聚体,使 细菌失去正常代谢、生长、繁殖能力,乃至死亡。
南京市江宁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课后思考题
• 物理因子治疗的定义? • 常用的物理因子治疗有哪些? • 物理因子治疗对人体的作用? • 物理因子治疗处方的内容? • 物理因子治疗的应用方式?
南京市江宁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 间接作用:指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后可以通过热或热外作用,包 括穴位-经络,以及一系列的理化变化而发挥作用。 • 神经系统调节 ——反射 • 体液系统调节 ——血液、淋巴液、内分泌激素等
• 对组织器官 • 对致病因子 • 直接作用深度:物理疗法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体而获得治疗效果,但各
种物理因子直接作用的深度并不尽相同,其有效穿透深度在临床上有 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治疗部位:全身浸浴法 、半身浸浴法 、局部浸浴法
冷水浸浴法包含冰水浴法、冷水浸浴法、低温水浸浴法; 不感温水浸浴法。 热水浸浴法:包括温水浴、热水浴、高热水浴,禁用于全 身,可用于局部。
根据水中成分,可分为:海水浸浴法、淡水浸浴法、温泉
浸浴法、矿泉浸浴法、药物浸浴法、气水浸浴法。
概
述:物理特性
1.水的热容量和热量大 2.水的导热性较高 3.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4.水是传递刺激的一种最佳物质 5.物理性状的可变性大 6.水具有很好的浮力 7.水的密度接近于人体
概
述:分类
• 按作用部位分类:局部水疗法、全身水疗法 • 按治疗作用分类 • 按温度分类:冷水浴、低温水浴、不感温水浴、温 水浴、热水浴。 • 按水的压力分类:低压淋浴、中压淋浴、高压淋浴 • 按水的成分分类:海水浴、淡水浴、温泉浴、药物 浴、矿泉浴、气水浴 • 按水疗的方法分类:温热疗法、机械疗法、化学疗 法、运动疗法、其它疗法
第三节:治疗技术
水疗设备及设施
水疗室的一般要求:
采光 通风 温度 湿度 管道 墙壁 地面
水疗的治疗方法 湿布包裹 淋浴法 水中运动疗法 涡流浴 浸浴 泉水疗法
擦浴
桑拿浴
湿布包裹
1. 使用床或治疗台
2. 湿处理 3. 准备床单 4. 下肢包裹 患者脱去所有的衣服,躺在床单上,双肩在床单顶部 下10cm处,患者举起双手,护理员快速将床单的一边缠绕躯体向对侧 折叠,并小心塑形。臀部以下,床单包裹同侧的下肢。 5. 上肢包裹 放下上肢,然后将床单对侧叠起缠绕双上肢及躯体, 同时也卷起对侧的下肢。湿床单很快平铺在躯体上,与躯体全面接触 ,并且缠绕双足部。 6. 毛毯包裹 很快地将毛毯套在身体上并紧紧缠绕躯体,确保颈部 和足部没有通风,另一条毛毯盖在患者身上并适当的缠绕。可以给患 者戴上添加了燃料的帽子以增加热作用。
第五节 水疗法的临床应用
不得在饥饿或饱餐1小时内进行水疗。 感冒、发热、炎症感染、呼吸道感染等不宜进行水疗。 膀胱、直肠功能紊乱者,应排空大、小便,方可入浴。 治疗中如患者出现头晕、心慌、恶心、气短、面色苍白、全身乏力、 疲倦不适等症状时应立即中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
第五节 水疗法的临床应用 每次水疗结束后,应立即擦干身体,穿上浴衣,休息15~20分钟后测 量脉搏、血压,无不良反应时方可离去。 浴槽用后必须清洗消毒。用DA-高效清洗消毒净,用水稀释600倍, 对浴盆、浴槽具有清洗和消毒双重功效。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当心脏部位施行冷敷时,心搏次数减少,但心脏收缩力增强,脉搏有 力、血压下降; 心脏部位施行热敷时,心搏加快,可增加心肌张力。 当施行全身冷水浴时,早期毛细血管收缩,血压上升,随后出现血管 扩张,心搏变慢,血压降低,可减轻心脏的负担。
第二节: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3.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热水沐浴时由于大量出汗,使排尿量相对减少; 冷水沐浴时出汗少,使排尿量相对增多。
4.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瞬间的冷刺激使吸气加深,甚至有短暂的呼吸停止或深呼吸, 温度越低,刺激越突然,呼吸停止得越快越急剧,继之从一系 列深呼吸运动变为呼吸节率更快更深。 受到热刺激时,所见到的情况与冷刺激一样,但不十分急剧, 呼吸节律变快,而且较为浅表。
第十一章 水疗法
宝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第三节 治疗技术 第四节 临床应用
第一节:概述
概念
凡是以水为媒介,利用不同温度、 压力、成分的水,以不同的形式 作用于人体,以达到预防和治疗 疾病、提高康复效果的方法称为 水疗法(hydrotherapy)
第二节: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5.对肌肉系统的影响
短时间冷刺激可提高肌肉的应激能力、增加肌力、减少疲劳, 长时间作用则引起组织内温度降低,肌肉发生僵直,造成运动 困难。 热刺激能使正常的肌肉从疲劳中迅速恢复,长时间作用则使蠕 动减弱和肌张力下降,有缓解和消除痉挛的作用。
6.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淋浴法
操作人员按医嘱调好水温及水压。先开冷热水开关,再开下水开关,
然后调节温度计,使温度达到医嘱要求。打开欲行治疗开关,关闭下 水开关,调节水压。
让患者入浴时应戴防水帽,进行水枪浴及扇形浴时,患者应在距操纵
台2.5~3m处,禁止水直射头部、前胸及会阴部。 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出现头昏、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全身无
1.对皮肤的影响
受到冷的刺激后,早期出现皮肤苍白,血管收缩,局部缺血,皮肤有 冷感觉,持续比较短的时间很快出现血管扩张,皮肤变红,皮肤有热 感,如果刺激继续,将会出现局部淤血,皮肤青紫等表现; 受到热的刺激后,皮肤血管扩张,加强其营养和代谢,促进皮肤伤口 和溃疡愈合,软化瘢痕,改善皮肤功能。
第二节: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治疗原理 温度刺激 静水压力 机械效应 浮力作用 水流冲击
第二节: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治疗作用
1.对皮肤的影响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3.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4.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5.对肌肉系统的影响 6.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7.对新陈代谢的影响
第二节: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第五节 水疗法的临床应用
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 对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可酌情选用水中运动,但治疗时间宜短 ,治疗后休息时间宜长;大便失禁者,入浴前排空大便,宜做短时间 治疗,防止排便于池水中。
第五节 水疗法的临床应用 注意事项 水疗室温度应保持在23度左右,室内通风良好,整洁安静。 治疗前应检查浴槽、起重装置是否完好。 患者水疗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排除传染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重 症动脉硬化、皮肤破损感染、肿瘤、出血、妊娠等禁忌证。检查患者 是否有大小便失禁等。 每次水疗前应测量体温、脉搏、血压、体重等。
涡流浴
根据患者治疗部位
注入2/3容量浴水,水温37~43℃之间,打开涡流开关、 充气开关。 上肢治疗的患者脱去上衣,下肢治疗脱去裤子。 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将肢体浸入水中进行治疗。 治疗过程中保持恒温,水流强度要适中。 治疗过程中应使患者全身感觉舒适,精神爽快,无疲劳。
浸浴
在热水浴作用下,汗腺分泌增加,排出大量汗液,有害代谢产 物及毒素也随之排出。
第二节: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
7.对新陈代谢的影响
在体温升高和氧化过程加速的情况下,基础代谢率增加;
组织温度降低时,基础代谢率则降低。 过度的热作用以及蒸气浴或空气浴能使碳水化合物及蛋白燃烧 加速,大量出汗后,造成体内脱水及丧失部分矿物盐类。
第五节 水疗法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临床应用
适应证
内科疾病 神经科疾病
外科疾病
妇科疾病
第五节 水疗法的临床应用 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精神意识紊乱或失定向力、恐水症、皮肤传染性疾病、频发癫痫 、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的动脉硬化、心肾功能代偿不全、活动性肺 结核、癌瘤及恶液质、身体极度衰弱及各种出血倾向者。此外,妊娠 、月经期、大小便失禁、过度疲劳者等禁忌全身浸浴。
力等症状时,应停止治疗。
治疗结束后,先打开下水开关,即此时淋浴不再喷射。 让患者出浴,用毛巾擦干皮肤,休息20~30min。 注意保护仪器,防止生锈。
水中运动疗法
固定体位
利用器械辅助训练 水中步行训练
水中平衡训练
水中协调性训练 Bad Ragaz Halliwiek法 水中运动用浴槽 步行浴 训练法
第五节 水疗法的临床应用
注意事项 盆浴患者入浴后,胸前区应露出水面,以减轻水静压对心功能的影响 ,用38度以上热水时,应给患者头部放置冷水袋或冰帽。 活动不便的患者进行水疗时,必须由工作人员协助患者上下轮椅,穿 脱衣服及出入浴器等。对于年老体弱、儿童或由特殊情况者,治疗中 应严格观察,注意安全,加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