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项目实施方案
农村种植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农村种植项目实施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种植项目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种植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我们制定了下面的农村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种植项目,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
三、项目内容。
1. 选择适宜的种植作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宜的种植作物,例如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
2. 合理规划种植区域,科学规划种植区域,合理安排作物轮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量。
3. 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如精准农业、有机种植、温室种植等,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加强品牌建设,建立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5. 发展农村合作社,鼓励农民组建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调研分析,对当地的气候、土壤、作物种植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为种植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2. 制定种植计划,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种植计划,确定种植作物、种植区域、种植技术等具体内容。
3. 资金筹备,争取政府支持和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为种植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4. 实施种植计划,按照制定的种植计划,组织农民开展种植活动,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种植效益。
5. 市场推广,加强农产品的宣传推广,开拓销售渠道,拓展市场份额,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项目效益。
1. 经济效益,通过种植项目,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 生态效益,合理规划种植区域,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社会效益,推动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增强农民的组织能力和凝聚力,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种植业项目实施方案

种植业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概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优质、安全、绿色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种植业项目成为了一个非常具有投资潜力和发展前景的行业。
该项目旨在利用土地资源,进行高效、规模化的种植,生产健康、优质的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项目目标1.建立一条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发展。
2.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优化资源配置。
3.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提供优质、安全、绿色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三、项目内容和步骤1.项目规划(1)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评估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
(2)确定种植品种,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技术,选择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或果树。
(3)进行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确定产品销售方向。
(4)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确定投资规模和时间节点。
2.土地准备(1)对选定的种植区域进行土壤检测和改良,确保土壤肥力。
(2)落实土地使用权手续,确保合法经营。
(3)筹集土地使用费用,确保正常运营所需。
3.种植和养护(1)根据选定的农作物或果树,进行种植准备工作,包括选择优质种子或苗木、进行适时的施肥、灌溉等。
(2)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保证作物或果树的健康生长。
(3)优化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
4.农产品加工与销售(1)建立农产品加工厂,进行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和包装。
(2)建立销售渠道,包括批发和零售网络,与超市、餐饮企业等合作。
(3)加强市场营销,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5.项目管理(1)建立项目组织架构,明确责任分工。
(2)制定项目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项目按时、高效进行。
(3)加强项目进展和财务状况的监控,及时调整项目方向和策略。
四、项目投资和资金筹措1.项目投资项目投资主要包括土地准备费用、种植设备费用、加工设备费用、营销费用等。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投资计划,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种植项目实施方案案例

种植项目实施方案案例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农业种植业成为了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我们决定实施一项种植项目。
该项目旨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种植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种植效率,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降低成本,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项目实施,帮助农民增加种植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
4. 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引领农业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项目实施方案。
1. 选择种植品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品种,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2. 土地准备,对土地进行整理、耕作、施肥等工作,确保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3. 种子选购,选购优质的种子,保证良种繁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4. 种植技术,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包括植株密度控制、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提高作物产量。
5. 管理与维护,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施肥、灌溉,预防病虫害,保证农作物生长健康。
6. 收获与销售,合理安排收获时间,采用科学的收获技术,保证农产品品质;与市场对接,确保农产品畅销。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调研与规划,对项目实施地区进行调研,了解当地气候、土壤情况和市场需求,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规划。
2. 技术培训,组织农民参加种植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
3. 设备采购,根据实际需要,采购种植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如拖拉机、播种机、喷雾器等。
4. 种子采购,与种子公司合作,采购优质的种子,并进行质量检测。
5. 实施管理,组织专业团队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实施。
6. 成果评估,对项目实施后的产出和效益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为后续种植项目提供参考。
五、项目预期效益。
1. 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种植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种植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计划在某地区开展一项种植项目,旨在利用当地的气候和土壤资源,种植一定的农作物或果树,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项目的规模预计为XX亩,预计投资额约为XX万元,预计种植周期为XX年。
二、项目目标。
1. 实现经济效益,通过合理的种植规划和管理,实现项目的盈利能力,确保投资的回报率。
2. 实现环境效益,在种植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
1. 土地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或果树,并进行土地的准备工作。
2. 种植方案,制定种植计划和管理方案,包括种植品种的选择、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3. 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种植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市场营销,制定销售策略,开拓销售渠道,确保产品的销售和市场竞争力。
四、项目实施。
1. 土地准备,清理土地,进行土壤改良和施肥,确保土地的肥沃度和适宜度。
2. 种植管理,根据种植方案,进行种植工作,包括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3. 技术支持,引进专业团队或技术人员,对种植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支持。
4. 市场推广,开展产品宣传和销售工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五、项目预期效益。
1. 经济效益,预计项目投资回报期为XX年,预计年均收益率为XX%。
2. 环境效益,预计项目实施后,将减少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六、风险分析。
1. 天气风险,可能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产量减少或损失。
2. 市场风险,可能受到市场竞争和价格波动的影响,导致销售困难或收益下降。
3. 技术风险,可能受到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不足影响,导致种植效果不佳。
七、项目总结。
本项目将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和土壤资源,实施科学的种植方案和管理措施,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同时,项目将关注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预期效益的实现。
企业种植业项目实施方案

企业种植业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传统的种植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我们公司决定开展种植业项目,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农产品产量,确保市场供应2. 提升农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3. 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4. 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三、项目内容1. 土地选址:选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进行土地整理和水利设施建设。
2. 种植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确定种植作物的品种和种植面积。
3. 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4. 市场销售:与农产品销售渠道合作,确保农产品销售畅通。
1. 土地选址:对当地土地资源进行调研,选择适宜种植的土地,并进行土地整理和水利设施建设。
2. 种植规划:根据市场需求和气候条件,确定种植作物的品种和种植面积,制定种植计划。
3. 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培训当地农民,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
4. 市场销售:与农产品销售渠道合作,建立销售网络,确保农产品销售畅通。
五、项目预期效益1. 农产品产量提高,市场供应充足,满足市场需求。
2. 农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带动农产品价格上涨。
3. 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业产值。
4. 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经济发展。
六、项目风险及对策1. 自然灾害风险:建立健全的保险制度,减少自然灾害对项目的影响。
2. 市场风险: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降低市场风险。
3. 技术风险: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项目抗风险能力。
1. 土地选址和整理:年初进行土地调研,年中开始土地整理,年底完成。
2. 种植规划:年初确定种植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年中开始种植,年底完成。
3. 技术支持:年初引进种植技术和设备,年中进行培训,年底达到预期效果。
4. 市场销售:全年与销售渠道合作,确保农产品销售畅通。
种植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种植养殖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种植养殖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种植养殖技术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制定了这份种植养殖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技术培训、资源整合和市场推广,帮助农民提高种植养殖技术水平,增加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三、项目内容。
1. 技术培训,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包括土壤改良、作物栽培、病虫害防治、养殖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2. 资源整合,整合种子、肥料、农药、兽药等生产资料资源,为农民提供优质、低价的生产资料。
3. 市场推广,通过建立农产品直供基地、开展农产品展销会、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等方式,推广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制定培训计划,根据当地农作物种植养殖情况,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和讲师。
2. 开展技术培训,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务求实用、生动,培训形式多样,确保培训效果。
3. 资源整合落实,与当地农资企业合作,整合生产资料资源,确保农民能够购买到优质、低价的生产资料。
4. 市场推广实施,与超市、餐饮企业合作,建立农产品直供基地,开展农产品展销会,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推广农产品。
五、项目预期效果。
1. 农民种植养殖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明显提升。
2.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销售收入明显增加,农民收入得到提高。
3. 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提高,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市场前景广阔。
六、项目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项目实施工作机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项目的认识和参与度,确保项目取得预期效果。
3. 做好项目效果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提高项目实施质量。
七、结语。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相信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种植养殖技术水平,增加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村级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村级种植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关注农业种植项目。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我们制定了村级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
1. 帮助村民了解种植项目的盈利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 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3. 增加农产品的供给,满足市场需求。
三、项目内容。
1. 选址规划,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作物或果树;2. 种植技术,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包括土壤处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3. 市场对接,协助农民与商家对接,确保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4. 政策支持,帮助农民了解相关政策,争取政府支持和补贴。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调研评估,对当地的气候、土壤、市场需求等进行调研评估,确定种植项目的可行性;2. 宣传培训,组织农民进行种植项目的宣传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术水平和市场意识;3. 实施推进,根据调研评估结果,确定种植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选址规划、种植技术指导、市场对接和政策支持;4. 监督检查,建立项目监督检查机制,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效果评估。
五、项目预期效果。
1. 农产品供给增加,满足市场需求;2. 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 农业生产效益提高,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六、项目风险及对策。
1. 天气风险,制定应对天气变化的应急预案,减少灾害损失;2. 市场风险,建立市场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及时调整种植品种和数量;3. 技术风险,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
七、项目总结。
通过村级种植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加农产品供给,满足市场需求,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种植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种植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种植示范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1. 项目背景:随着农业的发展,传统的种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等问题愈发突出。
因此,通过实施种植示范项目,引导农民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
2. 项目目标:(1)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通过引导农民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种植产品的质量。
(2)增加农业产值:通过改进种植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加农业产值。
(3)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示范和引导,推广环保、低耗、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资源效益。
(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提升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实施步骤和计划1. 项目选址和规划:(1)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确保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2)根据种植品种的需求,规划合理的土地面积和布局。
(3)建立种植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示范田地、设施设备等。
2. 种植技术培训和引导:(1)邀请专业种植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示范,传授农民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2)向农民提供种植技术手册和资料,指导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术要点。
(3)定期组织交流会议,分享种植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农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3. 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品种:(1)与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质的种植品种。
(2)组织农民对新品种进行试种,并在示范基地进行对比观察和评估。
(3)通过试种和示范,推广优质品种和适宜的种植技术,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4. 宣传推广和示范效应:(1)通过宣传和报道,在农村广泛宣传种植示范项目的成果和效益,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2)邀请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农业企业代表等到示范基地参观考察,增加示范效应,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
(3)组织农民参观学习,让他们亲自体验到种植示范项目的好处和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植业项目实施方案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蔬菜等鲜食种植业产品生产环节,以查禁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为重点,坚持标准化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蔬菜等鲜食种植业产品生产环节,以查禁甲胺磷等高毒农药为重点,坚持标准化生产,推广高毒农药替代技术,强化执法监管,加大监测力度,逐步完善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三、整治重点(一)重点产品: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氧化乐果、毒死蜱等农药,以及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
(二)重点单位:农药生产经销企业,特别是群众投诉多的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门店和制售甲胺磷等高毒农药的黑窝点。
蔬菜、水果生产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重点区域:x县、x县、四、整治任务一是开展高剧毒农药专项整治活动。
各县区要在3-5月、7-8月组织开展两次专项整治活动。
集中对辖区内农药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普查,对检查中发现有制售5种高毒农药以及擅自更改配方,非法添加高毒农药的行为,要追根溯源,依法进行查处,做到五个不放过,对于涉嫌刑事犯罪,要坚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二是开展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活动。
各县区要加强对辖区内农药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抽查,各县区负责对市场上流通的杀虫剂等重点品种进行抽检,抽检样品分别于4月25日和7月25日之前报送市植保站,由市植保站统一送省农药检定所进行检验,重点检测非法添加高毒农药的成份。
凡不合格产品将在全市进行通报,各地要及时组织查处,并上报处理结果。
三是加强对高剧毒农药的日常监管。
各县区要加强对辖区内农药生产、销售的日常监管,重点检查违规制售高剧毒农药行为,对高剧毒农药经销单位,督促建立台帐,并通过检查经销台帐记录、发票,核实进货来源、数量、销售数量、去向、价格等有关内容,严把市场准入关。
四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
要组织对蔬菜、水果生产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检查,重点检查生产中是否有使用禁限用农药的情况、是否有生产技术规程和田间使用农药记录、是否建立蔬菜产地准出制度。
同时,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的行为。
五是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做好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及其配套技术的宣传、示范,加强农药科学使用技术指导。
六是开展农药残留监测。
组织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基地生产的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确保质量安全。
五、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要挑选业务精、善管理的同志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
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监管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
要充实农药执法力量,加强对执法人员法律、政策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效能。
(二)制定实施方案。
各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本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本辖区内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
(三)健全工作制度。
各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工商、质检、公安、新闻媒体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建立健全区域间、部门间的联动协作制度,形成监管合力。
(四)加强宣传培训。
各县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以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农药科学知识,提高使用者安全、科学、合理用药水平,宣传违禁高毒农药的危害性和国家有关禁限用规定的具体要求,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五)查办大案要案。
要认真梳理确定一批重点案件,组织力量集中查处,抓源头、端窝点、打惯犯。
对于农药违法案件,要严格依法处罚;对已构成刑事犯罪的,要坚决移交司法机关,禁止以罚代刑。
要集中曝光一批重大假劣农药案件,公布依法惩处的结果,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
(六)总结工作经验。
各地要认真组织开展种植业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做好阶段性工作总结,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调整,对典型经验要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我局将对监管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
种植业项目实施方案根据闽农厅办[2013]77号《福建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编制2013年种植业重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福建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申报2013年种植业项目的预通知》(闽农厅[2012]271号)要求,2013年平和县种植业重点项目突出优势主导产业平和琯溪蜜柚进行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以全面辐射带动整个产业现代五新技术推广应用,提升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特制定《2013年平和县种植业项目蜜柚标准园创建实施方案》如下:一、目标与任务在全县琯溪蜜柚种植区域范围内选择一个基础较好的连片种植1000亩以上的蜜柚园作为平和琯溪蜜柚标准园示范片,重点以EM与CM有益菌生物技术为核心技术依托,进行生态栽培、标准化栽培、绿色防控病虫害、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新品种高接换种示范蜜柚多元化新品种推广等标准园创建。
实现蜜柚产量和优质果率明显提高:即实现蜜柚单产3吨/亩,优质果率80%以上,果品质量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节本增效10%以上;同时进行产品质量安可追溯制度建设。
二、建设地点、规模与依托企业项目基地建设于小溪镇联光观音山连片投产期蜜柚园1260亩,依托实施企业为漳州三平绿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二、主要建设内容重点围绕提高平和琯溪蜜柚生态栽培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节本创效、增益为主要创建内容进行创建:(一)以生物栽培技术为核心技术进行生态、标准准化栽培。
以福建省面颁布的琯溪蜜柚栽培技术规范(DB35/T572-2004)标准为基础,针对平和县蜜柚长期化肥施用和老果园土壤综合地力衰竭、化肥农药面缘污染、产地和果园生态日趋晋剧化等生产突出问题,全面实施三保标准果园建设、自然杂草果园覆盖保护利用,改化化学除草为铲、割(机割)杂草还园沃园、沃土,促进果园生态全面改善;依托生物栽培核心新技术截体,示范推广和应用EM与CM有益菌制剂有机肥,即三平绿源生物有机肥的冬季基肥、果实膨大肥地施,采果后、春梢展叶――幼果期的叶面喷施,全面培养根部土壤和地上部有益微生物生态位优势、全养分肥力优势,实现果园养地培肥地力,养树壮树,增强抗逆性,实施生态栽培、省力化栽培、优质栽培,以全面提升蜜柚标准化栽培技术和水平。
生为琯溪蜜柚DB35/T573-2004及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285 农药使用安全标准、GB5084 农用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安全使用准则、GB15618 土地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既规定了琯溪蜜柚园地选择与规划、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保花促果、植物生长剂应用、病虫害防治及果实采收等技术,又对琯溪蜜柚土壤、水源、空气、农药使用进行详细规定,生产上严格按照规程规范执行。
(二)推广绿化防控技术。
推广应用农业措施、物理方法、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扩大无公害蜜柚出口基地建设。
利用害虫的趋光、趋色和性诱的特性,采用灯光、色板、性诱剂、人工捕杀等物理方法诱杀害虫,重点推广频振式杀虫灯、粘虫色板诱杀技术、性诱剂诱杀、食物诱剂诱杀和捕食螨等,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
(三)加大对EM和CM等生物有机肥料推广应用。
推广生物有机肥可以促进蜜柚生长发育进入良性循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土壤养分吸收,提高果品品质、风味。
对发展无公害蜜柚食品、扩大蜜柚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四)推广蜜柚新品种。
重点推广三红系、橙皮检橙肉系蜜柚新品种,提高蜜柚市场竞争力和占有力。
三红系、橙皮检橙肉系是我县率先发现芽变蜜柚新品系,具有果实外观美观,品质较佳等特点,对提高蜜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五)水肥一体化建设重点安排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促进节水节肥农业发展。
对示范片全面进行滴灌设施配套。
三、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重视项目建设推动作用。
针对项目建设,我县将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农业局局长担任,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明确项目建设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协调相关单位,组织开展创建工作;建立项目实施责任制,把任务落实到人,落实到田间果园,确保种植业项目创建项目顺利实施,取得较好的成效。
2、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形成共识,全面铺开。
通过新闻媒体、有线电视、集市咨询、相关会议等方式及时宣传报道我县创建种植业项目活动情况。
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针对标准化栽培,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品种更新等组织专题培训,计划培训讲座15场,培训人数2000人次;印发标准化技术规程编小册子2500份,送到标准园的每个农户手中。
同时在关键季节,组织专家和技术员深入到标准园进行现场指导,组织乡镇农技站、村级农民技术员、示范农户、种植大户,集中到平和琯溪蜜柚标准园进行现场观摩,示范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和典型经验,规范标准园创建。
3、加大资金投入及补助力度。
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平和种植业项目准园创建工作。
积极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力度,加强水电路、集约化育苗、采后商品化处理、贮运保鲜等设施建设,重点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对高新技术推广实施农业补贴制度,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4、重视绿色防控标准化生产,确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
积极推进统防统治,建立和完善琯溪蜜柚病虫害防治专业技术组织,实行农药统一购买、统一供应、统一配制和统一喷施的四统一服务,有效降低农药残留,严格控制使用浓度和安全间隔期,确保科学安全使用农药。
严禁销售高毒剧毒农药和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农药;同时标准园要详细记载每一次使用肥料、农药的名称。
三是建立产品的检测与准出制度。
充分利用现有的化验室和设备,进一步完善并配备必要的农药残留检测仪器,加强对果品采收前的农残检测,对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其采收和销售。
四是建立果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对于检测合格的产品实行统一包装和标识,便于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5、树立标牌。
根据农业部对标牌规格的统一样式要求于5月份进行设立。
标牌内容:1)、项目建设地点:小溪镇联光观音山。
2)、实施主体:漳州三平绿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建设规模:650亩4)、创建目标:通过项目带动实现标准果园蜜柚产量和优质果率明显提高,即投产树蜜柚单产4吨/亩,优质果率8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果品质量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带动推广全县标准园建设65万亩, EM与CM等生物肥料推广应用增加5万亩, 蜜柚三红系、橙皮橙肉系新品种推广7万亩5)、关键技术:测土配方、生物技术(性诱剂、捕食螨、生物型有机肥)、物理防治(诱虫灯)、套袋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高接换种技术等6)、项目组织:项目领导小组长:张建雄副组长:陈振禄指导专家:张金桃技术负责人:张金桃,小溪镇农业站实施单位:平和县农业局平和三平绿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四、预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