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排华运动

合集下载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初探

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初探

现象。 在上述情况下, 资产阶级政客为了转移白人愤怒情 绪, 缓和阶级矛盾, 把白人 失业和经济危机归咎于华 人 移民的涌入, 从而不断 煽动白人对华人的仇视, 激起 他 们的种族主义的狂热, 最终是使华人成为了这场经济危 机的替罪羊。据不完全统 计, 从 !"#% 年到 !""% 年 地方 性的反华立法 和州的反华 立法及司法 决定就有二十 多 个, 华人问题 “不 再是一 个加州 问题, 而是 整个 美国 问 题”
[ +] (’!*$)
。从加利福尼亚开始的排华情绪向华盛 顿蔓
延, 在这种情况下, 美国资产阶级政党为了各自的利益, 公然走上了反华的前沿阵地, 在 年排华 法案出 台的 原因 及排华 针对性 "$
自由移民的惟一民族群体。
该法案主要内 容包括: 第一, 十 年内禁 止华工进 入 美国, 包括技术工人, 非技术工人和 矿工。假 如有船 私 运华工入境, 每私运一名华工, 船主被罚款五百元以下, 或被监禁一年以下; 第二, 工人以外的所有中国人入境, 须有中国政府所发的英文证书, 内载有关该中国人各项 事项, 并证明该人按照条约规定有入美的权利。中国政 府所发证书必须经出口港的美国领事查验和签名盖章。 但入美境后还须美国税关人员查诘一遍, 若税关人员认 为不能入境, 还要驱逐回国; 第三, 美国联邦法院或州法 院, 一概不准中国人取得美国 国籍, 同时美国制定的法 律不得与此法案相冲突; 第四, 此法案通过后, 凡非法入
足大量劳动力的需求, 十分欢迎中国人 移民美国。%’*’ 年, 为了保障在中国 招募劳工的合法化, 美国政府 与清 政府签订了 《蒲安 臣条约》 ( F-.14/608; G.;0=5) , 使 中国人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 刘英俊 ( %$&’ ( ) , 男, 四川大学 !""! 级法学研究生, 绵阳师范学院政史系教师。

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华师大版习题精选

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华师大版习题精选

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华师大版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2017年5月,39岁的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后,微信朋友圈流传这么一个诙谐的段子:说真的,姓马的都厉害,我这一生就服姓马的人:第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我的思想,第二个是马化腾改变了我的交流方式,第三个是马云改变了我的消费观念……改变人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_的问世(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共产党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一部外国影片有这样的场景:一群工人在集会中手拿《人民宪章》的小册子,高呼:“我们也要选举权”。

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史实是( )A、英国工业革命B、巴黎公社成立C、《共产党宣言》发表D、宪章运动【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马克思在1871年4月17日致路·顾格曼的信中写道:“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由于巴黎人民的斗争而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怎样,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

”这里的“新阶段”是指(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B、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C、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D、无产阶级夺权并建立政权阶段【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非洲独立年②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③章西女王领导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④玻利瓦尔领导拉美独立运动胜利⑤美国独立战争爆发A、⑤③④②①B、⑤①③④②C、⑤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⑤【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如图,下列历史人物中,领导人民反抗殖民地统治并取得胜利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有人这样评价《国际歌》的影响:在欧洲只要你唱起《国际歌》,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志和朋友。

这里的“同志和朋友”指的是( )A、封建阶级B、无产阶级C、农民阶级D、资产阶级【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共产党宣言》是一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献,下列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由马克思、恩格斯起草②它是科学共产主义纲领性文件③1818年首次出版④它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世界近代史有关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革与革命是欧美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方式B、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社会变革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历史的倒退D、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世界上第一次以取得普选权等权利为目标的工人运动的政治纲领是( )A、《人民宪章》B、《国际歌》C、《共产党宣言》D、《共同纲领》【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第十一讲 排华问题

第十一讲 排华问题

被毁坏的建筑物及交通工具绝大部分为华人 所有。死亡者中有一部分为华人。华人商店 的财物被抢掠或烧毁。 有168名妇女(大部分为华人)被强奸,其中 20人丧生气受害者中,有9岁的幼女,也有 年逾半百的老妇。有些人被轮奸后再投入大 火中烧死。
越南
1954年,北越、南越 1975年5月,南越全部解放
泰国
拉玛六世“黄祸”论 《移民法》 《国籍法》 《修正初等义务教育法令》
马来西亚
―马来人第一” 通过立法,保护马来人的权益,限制华人的 权益。
马来西亚排华的结果

第一、出现了马来西亚官僚资产阶级。 第二,一些华侨开办的大银行消失。 第三,部分华侨资金向海外转移。 第四,大批华侨人才流失海外。
第四,此后美国联邦法院或州法院,一概不 准中国人享有归化入籍的权利。
二、排华原因探究
(一)东南亚地区
第一,经济利益争斗; 第二,民族主义情绪; 第三,恐共反共需要; 第四,宗教文化隔阂; 第五,华人内部问题。
(二)美国
第一,种族歧视; 第二,经济因素:市场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第三,政治因素: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 需要。 第四,文化习俗差异。
《蒲安臣条约》
第五条:“大清国与大美国切念民人前往各 国,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来往,总听其自 便,不得受阻,为是现在两国人民互相来往, 或游历,或贸易,或久居,得以自由,方有 所益。”
1882年排华法案主要内容
第一,自本法案通过90日开始,10年内禁 止华工来美国,所谓“华工”包括熟练和不 熟练的工人、矿工。
印度尼西亚
苏加诺时期—— 限制工作领域 限制居住区域
苏哈托时期—— 残酷迫害 无情剥夺

中美关系史--排华运动

中美关系史--排华运动

排华
排华产生的原因
a 阶级斗争 b移民矛盾(华人洪水论) c 种族歧视 d文化冲突 e 两党政治和选举 f 华人缺少政治参与
清政府的交涉
清对移民和海外华人的态度 政治上 文化上 设领保护
1878年设公使馆 1883年在旧金山和纽约设领事馆 陈兰彬(78-81) 郑藻如(82-86) 张荫桓(86-89) 崔国因(89-93) 杨 儒 (93-96)伍廷芳(97-02) 梁 诚(02-08)
欢迎阶段 自发排斥1850-1870 1852外籍矿工税法 华人被杀害事件 有组织排斥1870-1882 劳工组织骑士团等 控制移民法案和国会调查委员会 1879年15名乘客法动议 立法排斥1882-1890s 1882年华人限制法 1888年斯克特(Scott)法案 1892年季李(Geary Law)法案 1902年无限期禁止移民(-1920)
排华运动
华工赴美与美国的开发 排华:从运动到法案 清政府在排华问题上的交涉 排华的原因和后果
“合众为一” :作为移民的美国
(Epluribus Unum)
非拉美裔白人 黑人 拉美裔白人 亚太人种 原住民
新教 天主教 犹太教 其它 非教徒
美国人口的种族和民族结构
1995 非拉美裔 白人 拉美裔人 黑人 亚太人种 土著 74 10 12 3 1 2020 64 16 13 6 1 2050 53 25 14 8 1
清政府的反应和交涉
安吉利使团和中美续修条约 丹佛惨案 岩泉惨案和郑藻如的交涉 自禁政策、《保护限制约章》 张之洞的保护政策 斯克特法案 1894年《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 伍廷芳的护侨活动
排华的后果
形象的变化 反美民族主义 唐人街政治的变化 1943年10月,罗斯福说:我们要有足够的勇 气承认过去的错误,并加以改正。12月17日, 国会根据罗斯福的请求废除了1882-1913制定 的一系列排华法律。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第27课 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课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第27课 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课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第27课印度人民的抗英斗争课后辅导练习四十八第1题【单选题】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是( )A、克伦威尔B、章西女王C、玻利瓦尔D、圣马丁【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民族独立和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下列领导人中,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是( )①克伦威尔②华盛顿③玻利瓦尔④ 章西女王⑤拿破仑A、③①②B、④②⑤C、②③④D、④③⑤【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857﹣1859年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激化的民族矛盾B、英国殖民当局取消了印度皇帝的称号C、英国人侮辱了印度人的宗教感情D、英国殖民当局兼并土地损害了印度王公利益【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以“19世纪无产阶级的斗争”为主题进行资料的搜集,下列哪一资料不能入选( )A、宪章运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成立D、印度民族大起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印度民族大起义从性质上讲是属于( )A、人民反封建斗争B、农民反地主斗争C、工人反资本家斗争D、反殖民侵略斗争【解析】:第6题【单选题】所谓正义,指的是“公正的、正当的道理”或“公道正直,正确合理”。

下列具有正义性的史实包括( )①印度民族大起义②克莱武在印度的活动③拉美独立战争④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A、①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是( )A、尼赫鲁B、甘地C、伊丽莎白D、章西女王【解析】:第8题【单选题】如果将“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归结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A、资产阶级革命B、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C、社会主义运动D、改革与革命【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菲律宾排华运动的原因及其影响

菲律宾排华运动的原因及其影响

菲律宾排华运动的原因及其影响摘要:华人移居菲律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他们比西方殖民者要早来到这个岛上,在与菲律宾人接触、打交道中有友好相处的一面,也有发生冲突的一面,关系复杂。

从1603 年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宾的排华开始,菲人与华人的矛盾愈演愈烈,菲律宾的排华情绪也日益影响着中菲两国的关系。

本文将从各个时期的中非关系浅析菲律宾出现排华运动的原因及其对两国的影响。

关键词:菲律宾华人排华运动“排华”是近代以来华侨史上屡屡发生的悲剧。

排华是指华侨华人或者走出中国本土以外的中国公民,在异国他乡受到当地政府、社会团体或居民的不公正对待。

在排华过程中,华侨华人在生命、财产、名誉等方面受到各式各样的伤害和排斥。

从17 世纪开始至今,海外排华事件屡屡发生,最近的黄岩岛事件更是将矛盾升级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排华运动又会给中菲两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一、菲律宾排华运动的原因1、文化上的冲突。

这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上。

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时期,除了对当地进行政治统治、经济剥削和军事占领外,更重要的是进行了传播教化,目的是使菲律宾人在宗教方面信仰天主教,在教育上接受西班牙教育。

结果除去信仰回教的毛洛族,菲律宾人大都该信了天主教。

但有一个特殊的地方,菲律宾华人很难接受这种教化,他们大多信仰佛教,无法接受突然的信仰转变,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而且又习惯了以天朝自居,不易接受外来文化,更不用说是要放弃自己的文化,这通常是被看作“背叛”老祖宗的举动,是要遭天谴的。

况且这些初期华人来到菲律宾只是为了谋生,并不打算久居,因此也就不会理会西班牙的这种教化。

为了顺利推行教化,西班牙人推出法令,不允许华人与菲律宾人杂居,而且还以纳税优待和就业便利吸引华人。

为了取得与菲民杂居权利以及方便谋生,一部分华人改信天主教。

但这也只是少数。

西班牙对华人的教化以失败告终。

由此西班牙将在菲额华人视为眼中钉,为后来西班牙在菲进行排华运动埋下了引线。

文化上的差异,使得土著菲人对华人存在着敌视情绪。

还记得《排华法案》吗?

还记得《排华法案》吗?

还记得《排华法案》吗?2011年10月,美国参议院全票通过法案,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排华法案等歧视华人法律表示歉意,不禁使人们又回忆起百多年前的过去。

1882 年,美国曾通过排华法案,禁止中国向美国移民,禁止华工入境,拒绝外籍华人取得美国国籍,使国人感到了极大的屈辱和深深创痛。

李侃、李时岳等在《中国近代史》(第四版)认为:“鸦片战争后的几十年间,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开发其本国的西部,从中国陆续诱骗了大量华工。

这些华工,担负了开矿、垦荒、建造铁路等最繁重的劳动,促成了美国西部的繁荣。

70年代后,美国不断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美国资产阶级为了转移群众斗争视线,煽动排华。

”(李侃、李时岳等编《中国近代史》(第四版)338页。

中华书局,2003。

)是人们对这一事件的重要结论。

然而当时清廷出使英、法、意、比大臣薛福成则认为:“华民之佣工外洋者,每日可得工资洋银二圆或三四圆,而其自奉甚菲,衣食至为滥恶,意在节啬以蓄馀资,洋人往往嗤鄙之。

其意以为:天地之间人为贵,天本予人以自养之权;今华民欲等人道于牛马,则我亦不能以人道待之。

美国所以有驱逐华民之政也,虽由贫民之忌人夺其生计,然使华民稍自修饰,不露寒伧之态,其被嫉当不至若是之甚。

”(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光绪十九年四月十五日,771-772页,岳麓书社出版,1985。

)又说:“泰西诸国,……或以英人而辅法,或以意人而佐德,……奇勋伟绩,不出于土著而出于羁旅者多矣。

至其民之为商为工为农为佣者,不必定居本国;凡可安居乐业者,即适之。

一经入籍,即为土著;新籍旧籍,所获权利,并无歧异。

即如美国,地多旷土,凡英人意人德人往垦辟者,为数不下数十百万。

美之官绅,待之与美人一体,并不以英人意人德人视之也。

……华民所以不能入彼籍者,盖以饮食衣服,依然墨守华风,究不能与西人合而为一。

华民之胜于他国人在此,而受侮于他国人亦在此。

盖我既自异于彼族,即彼族亦不能不以异类视之也。

从排华到废除排华法案

从排华到废除排华法案

从排华到废除排华法案拉丁美洲地区的契约华工,其地位类似奴隶,劳动和生活之苦自不待说,其性命亦操纵在主人的手里。

古巴契约华工每日劳动达12小时以上,有的甚至长达18—20小时,可谓是:“日未出而起,夜过半而眠。

”1921年,国民党《外交部公报》第四卷第七号、第八号曾清楚地记载了古巴华工的真实生活:“猪仔衣食又菲薄不堪,衣则短褐敝褛、食则粗粟大蕉,终日操作于骄阳之下,汗流遍体,而迫于监工之淫威不敢稍懒,盖偶失其欢,鞭挞随之,甚或置于死地。

”契约华工到古巴时大都年轻力壮,“但经过八年奴役幸存下来的只占25%”。

可见拉丁美洲种植园主对契约华工的苛刻剥削与残酷压迫的程度。

当时清廷腐败、国力衰微,政府自身不保,根本无力问津这些“海外孤儿”的生死。

如上所述,华工出国的外部原因是为了满足侨居国开矿、筑路、挖运河等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侨居国的企业主、种植园主和店主作为对付本国工人不断要求增加工资的一种手段。

正因为这样,必然会存在着排华的潜在危险:即一旦矿源衰竭、铁路和运河已经开通,华工便会面临大量失业的可能性,并同侨居国的白人工人发生尖锐的矛盾。

这样排华现象就会随之产生,而且会日益严重。

一般而言,侨居国对华工和华侨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前为第一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侨居国对华工普遍抱着欢迎的态度,尽管当时个别地区出现反对华工的言论和现象,但只是个别问题。

早期华工,特别在开挖金矿和筑铁路期间,受到了各侨居国的普遍欢迎。

正如罗伯特·温在他的《对西北太平洋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华人的反应》一书中所说:“(铁路)工程显得如此急需,各个集团和各个地区都争相在本地区修筑一条铁路。

只要曾经修过铁路的,哪怕魔鬼他们也欢迎。

白人劳动力的供不应求实在太明显了,以致连最狂热的反华分子也对雇佣华人干这种活毫无怨尤了。

”以勤劳、刻苦著称的华工有时还受到侨居国政府给予的特殊荣誉。

例如,在1850年,旧金山的华工曾被邀请参加泰勒总统的隆重葬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种族、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也都 是排华反华浪潮形成的因素之一。首先应是印 尼政府种族歧视政策错误的责任,但也不能说 与印度尼西亚华人社会中一度普遍存在的那种 民族优越感的过分张扬和民族沙文主义的流露 对当地人的刺激不无一点关系。

第五、参政维权意识薄弱也是印尼华人容易 受到伤害的原因之一。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印度尼西亚出生 的华裔占该国华人总人口的比例达到80%, 绝大多数华人家庭都已在印度尼西亚居住生活 了至少三代。


在苏加诺时代,印尼政府出台的限制、排斥 华侨经济的法案达30个左右,对华商经营的国 内贸易、进口企业、汽车商行、碾米业、木材 业等加以限制和监督,并禁止华侨在乡村从事 零售业。 特别是苏加诺政府于1959年颁布的第10 号总统令,明令从1960年起禁止华侨在印度 尼西亚县级以下地区经商。这道法令被印尼某 些地区的军事掌权者发展为不准华侨在县级以 下地区居住,结果造成印度尼西亚50多万华侨 失去生计,有的甚至流离失所,10多万华侨遭 遣返。
1882年的《排华法案》出台过程: 1881 年中美“规定华人移民美国的条约” ( 即“续 修条约” ) 的签订,标志着所谓“自由移民”时期的终 结。 1882 年美国第 47 届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成 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禁止华人移民入境的法令。 该法令有十五款,主要内容有: (1)停止华工入美10年。(2)1880年11月17日以前 已经在美国居留并获得海关证明文件的华工,暂时出境 后,准予重入美国;本法令通过后 90 天内来美的华工 不在禁止之列。 (3)任何伪造身份者处以1000美元以 内罚款,或是不超过5年的监禁。(4)未持有适当执照进 入美国的华侨将被遣送回原处。 (5) 州和联邦法院均不 得准许华侨归化为美国公民,与本法相抵触的所有法律 一律作废。(6)从外国将华工运入美国的船只,每运1名 华工,船主处以不超过 500 美元的罚款和不超过 1年约

第一、殖民主义势力是造成印度尼西亚排华 反华浪潮的罪魁祸首和历史原因。对华人华侨 和印尼当地民族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阻止 华人与印尼当地民族的认同,处心积虑地破坏 二者之间原本和睦融洽的关系,在华人华侨和 印尼当地民族之间制造隔阂、偏见和敌意,煽 动种族仇恨,在印尼当地人中形成根深蒂固的 排华反华的潜意识


1999年,棉兰华人的数十艘渔船和数十 辆卡车被焚毁,5000多吨货物被抢劫;万隆 的一家华人纺织厂被焚烧。 2000年5月骚乱二周年之际,数以千计的 暴徒集结雅加达,对华人商店进行了攻击和 抢劫。
1998年5月14日,印尼雅加达,暴 徒们焚烧汽车和华人商店。
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的命运为何如此多灾多难?印度尼西亚 历史上为什么会如此频繁地发生排华反华浪潮呢?
二、美国的排华 1、排华运动的起源及其演变 起因: 首先,种族的偏见与歧视。 其次,经济危机的替罪羊。 19世纪70年代的工业、农业和金融业的危机。 从而使最初根植于种族的与经济的排华浪潮变成 了一场自下而上的有着一定社会基础的排华运动, 资产阶级政客和工会是排华的两个最活跃集团。
1、排华运动的起源及其演变 过程: 第一阶段:排华的酝酿与初起(1882年以前) (1)反“苦力”(华工)组织的成立。 民主党在与共和党的政治斗争中,利用华人 团问题作为有力的武器。1852年该党的代表大 会第一次正式通过了反华决议;1876年还组织 了一次有2.5万人参加的反华集会。而共和党 为了改变在竞选中的劣势转而制定了更激烈的 反华纲领。这时成立的反华组织有:1876年的 加州联合兄弟会、旧金山反华联盟以及1877年 的加州工人党。这标志着政党与民间组织开始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反华。
(二)菲律宾的排华
2、美国统治下的排华,时间为 20世纪前期
(1)美国所有的排华法一律适用于菲律宾。 (2)1921年菲议会通过了“簿记法”,针 对华侨小业主,规定任何个人或公司、团体在菲 律宾经营工商业或他种事务,均须用英文、西文 或任何一种菲律宾文字记帐,违者处以1万比索 以下罚款,或两年以下的监禁。 (3)通过了种种法案,以实行“菲化”。

第二、极端民族主义是形成印度尼西亚排 华反华浪潮的思想根源。印度尼西亚“建国五 项原则”开宗明义的第一条便是民族主义。将 华人视为中国的“第五纵队” 加以暴力迫害和 大规模的驱逐。尤其是当政府的各项政策遭 遇失败,印尼社会问题成堆,陷入政治经济 危机,人民群众不满情绪积聚到极点时,印 度尼西亚一些别有用心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往 往就会将华人当作替罪羊

在苏哈托执政的32年里,华人被排除在印 度尼西亚的政治、军事、文化等职业领域 以外,不能进入政府部门、军队以及国立 学校工作,只能在经济领域从事工商业, 或在体育界求发展。但即使是为印度尼西 亚赢得世界荣誉的华裔体育明星,也常常 受到印尼政府机关的歧视和种种有意刁难。


1998年5月,本是一场反对当时印尼总统苏哈托 的政治运动也演变成为一场震骇世人的排华暴乱。 据不完全统计,暴乱期间,仅印尼首都雅加达就 有5000多家华人工厂店铺、房屋住宅被烧毁,约 170名华人妇女被强暴,近1200名华人被屠杀。同 时发生在梭罗、巨港、楠榜、泗水、棉兰等地的类 似暴乱所造成的华人生命财产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排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尼西亚被日本侵 占。二战后,印度尼西亚走向独立,建立了民族 国家。然而,印度尼西亚的排华反华浪潮不但没 有因印度尼西亚民族的解放而得到遏制,反而愈 演愈烈,甚至演化成一系列流血的大规模的暴力 活动。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排华 如1945年11月的泗水惨案、1946年3月的万 隆惨案、同年6月的文登惨案、8月山口洋惨案、 9月的巴眼亚底惨案、1947年1月巨港惨案等。 1956年,前内政部长阿萨阿特发起排华运动。 武力排华、全面同化政策给印度尼西亚华侨留下 了悲惨的一页。 独立后,掌握了国家政权的印度尼西亚民族政 治家视华侨经济力量为“殖民时代的残余”,更以 振兴民族经济为由,以激进立法的形式,从各方 面对华侨进行全面的限制和排斥。
(一)印度尼西亚的排华 印度尼西亚的排华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1800年以前的排华 1740年的红溪事件。 1740年10月9日——12日巴达维亚城内华侨 惨遭牺牲者共达一万六千余人,侨胞的鲜血流入 红溪,染红了溪水,这就是距今二百四十多年前 荷兰殖民者在印尼血腥屠杀华侨的红溪事件。
2) 1800——1945年的排华 特点: (1)在1919年以前对华侨进行通行和居留 限制。 (2)对华侨出入境进行种种侮辱性的搜查、繁 琐登记,以及高额征收人头税。 〔3)对华侨课以重税,横征暴敛。 (4)实行种族歧视,华侨作为“东方外侨”在 法律上遭受不平等待遇。 在20世纪初,印度尼西亚民族运动高涨、华 侨资产阶级与印尼民族资产阶级发生经济利益的 冲突之后,尤其是1912年伊斯 兰联盟成立以来, 由于荷兰殖民者的挑拨,爪哇许多地方发生反华 骚乱,印尼原著民的反华情绪高涨。


第三、经济收入的差异是诱发印度尼西亚 排华反华浪潮的重要因素。在印度尼西亚,贫 富差距十分悬殊。 从总体看,华人家庭的生活水平明显地高于当 地人家庭的生活水平。特别是一部分华人大企 业家与印尼政府上层人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并 且利用这种密切关系官商合作、利益分享从而 成为暴发户,生活奢侈,非常惹人注目。因此 在印度尼西亚社会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印象, 即华人富有,华人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的经济与 财富,当地人的贫穷是由于华人的剥削造成的。
(二)菲律宾的排华 3、菲律宾独立初期的排华,时间为1945— 1965年 通过国会立法和有关当局的行政法令,将业 已推行的“菲化运动”全面化。它规定只有菲律 宾人才能从事菲律宾的企业、事业经营及某些职 业。其主要是针对华侨而来。其最终目的是让华 侨不得不自动离开菲律宾。
3、越南的排华
越南在法国殖民统治时期,对华侨进行了种种排 斥。殖民当局颁布法令,规定外国人不得做矿主,只能 与法国或越南的公司合股经营。这里的“外国人”实际 上是指华侨。结果,许多原属华侨经营的矿场不久即被 法国资本所吞并。对于历来由华侨经营的来自中国的物 品课以重税。 1929年开始实行的中国货的进口税率与旧税率相比 较,少则增加了2倍,多则25倍,旨在挤垮华侨商人。 而且,在法国殖民者的支持下,越南富商、大承包商在 西贡、河内、海防等城发起了“抵制华侨风潮”,叫喊 “安南人与安南人交易”,“安南人不再把黄金倒进中 国河了。”这种排华主要是在经济领域。 20世纪70年代掀起恶性反华排华事件。

第六、中国政府护侨政策措施也是一个不容 忽视的因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的侨务 政策和侨务工作有段时间受到错误路线的影响 和严重破坏,出现了一些失误,尤其是印尼动 乱和骚乱发生时中国政府未能及时采取有力措 施保护华侨华人生命财产安全,也是造成近数 十年来印度尼西亚排华反华浪潮肆无忌惮的不 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印度尼西亚仍经 常发生许多较大规模的反华、排华动乱, 如1963年3月至5月从西爪哇蔓延到中、 东爪哇的排华骚乱.
1965年苏哈托上台执政
1965年至1967年全印 引起的排华骚乱 1978年雅加达由学生示威引发的反华骚乱 1980年11月中爪哇的排华暴动等。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种大小程度不同的 反华、排华流血事件此起彼伏,几乎每年都 在印尼各地上演

在印尼九三零事件事件后毛泽东、周恩来对 于这件事情并没有发表过意见,也没有提出 抗议,只是接纳了大批华人,于此后印尼从 六零年代中期开始长达三十几年的反华、排 华。
(二)菲律宾的排华
1、为西班牙殖民统治下的排华,时间约为16 世纪末至19世纪末。 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宾实行血腥的殖民政策, 以大规模的屠杀华侨而臭名昭著。其中仅从 1603—1762年,就制造了五次震惊世界骇人听 闻的屠杀华人、华侨的暴行。 18世纪末,菲西当局对华侨的政策有了重大 的改变。为了利用华侨开发菲律宾,当局将过去 的周期性屠杀和驱逐政策改为对华侨进行严密控 制与监督的新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