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5.2《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课件(共15张PPT)
历史与社会人教九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课件3

红军长征渡过24条河流,主要有:
湘江、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 湘江: 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恶战,损失惨重 乌江 : 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赤水河: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金沙江: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 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
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 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 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 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
——毛泽东
“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 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 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 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 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 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 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 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 斗的精神。” -------江泽民
谈谈红军长征给你的启示: 1、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勇往 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 神。
2、学会正确处理外因与内因问题,要 善于从内因即自身寻找问题,这样一个人 才会成熟、长大。
共同进步!
倒下的是一座座丰碑,活着的是一 面面旗帜。人数虽少些,但留下的都是 中国革命的精华。——毛泽东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封的 将帅中,中将以上的共254人,其中有 222人参加过长征。
请 思 考
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 长征精神,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 业不断推向前进。航天精神和长征 精神一脉相承。勇往直前、百折不 挠、长征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大 步迈向民族复兴。——中国运载火 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 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神?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PPT演示课件

2.同意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3.正式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6
原因
标志
成果
结果
背 景
共 产
国 民
1924年1 月,国
党 党 民党
的 的 “一大”
需需
要要
7
成果 成果之一——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
8
成果
成果之二——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摘自《中国共产党战略策略》
第一图次文国说共明合了作什的么失?败。 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 必须开展武装起义
被害的革命人士
19
一、工农武装割据的背景
背景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与教训 背景2.发动里一系列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
“八七” 会议
秋收起义
时时、、地地 1912972年7年8月8月7日1日、、湖南北昌汉口
提出了工农武装 割据的思想 武装斗争
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分配时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原则
23
井冈山的精神是什么?
24
5.3 红军长征与 遵义会议
25
长征原因
长征经过
长征结果及 长征精神
26
长征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主张
秦邦宪
1907.6.24~1946.4.8 化名博古(俄语“上帝” 音译),江苏无锡城内中 市桥巷人,中国共产党早 期主要领导之一
李德[奥托·布劳恩]
1900.9.28~1974.8.15 德国慕尼黑人,共产国际 派中国红色政权军事顾问
28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5课新航路开辟共31张PPT

两个方 向 非洲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大洋洲 —印度 西欧—非洲(好望角)
两条航线
洋
四个 人物
迪亚士、达· 伽马
• 概况
航海家 国别
航行时间 资助国家
成就
迪亚士 葡萄牙 1487-1488 葡萄牙 发现好望角
哥伦 布
意大 利
1492
西班牙 发现美洲
葡萄牙 绕过非洲, 到达印度
达· 伽马 葡萄牙 1497-1498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传统商路不畅
14世纪中西 交流的路线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材料1: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出 现,货币成为普遍交换手段。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 金和财富。
经济根源: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根本原因)
(2)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的应用)
哥伦布的旗舰,重130吨, (3)地理知识的进步(开始相信地圆学说) 长约35米,甲板长18米,有3 根桅杆,并备有角帆。 (4)有胆有识的航海家的出现
(5)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地圆学说开始流行,这 是1492年在德国制成的 地球仪
二 探究点:发现新大陆
迪 亚 士
早期殖民扩张, 给东方带来灾 难和屈辱,导 致落后。 革命史观
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 的远航,有什么不同?
航海 家 规模 目的 性质 影响
船多 郑和 人多
船少 哥伦 人少
布等
宣扬国威 加强联系
友好 交往 殖民 扩张 活动
促进国家友好和 经济、文化交流
开拓市 场掠夺 财富
世界开始连成 一个整体;促 进资本主义的 和生和发展; 造成殖民灾祥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新课件

蔡元培
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子
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李大钊
儒家学说要求臣民忠于君主,儿子服从父亲,
妻子顺从丈夫,把人变成了奴隶,是民主和科学的
大敌。
——人教版九年级上教材
p47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儒家学说?
民主 科学
鲁
迅
陈
李
独 秀
大 蔡钊 元
培
辜鸿铭
4、新文化阵营
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CHINA ——1919
➢社会花絮
快报1: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
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
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爸爸!你一定要 强迫我,我便只有自杀了!”
5.影响
使土耳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成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工业增长
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使土耳其成 身着西装,在女儿婚礼
为令人尊敬的现代文明国家。
上跳舞的凯末尔
你是如何认识上述两方观点的?帽子之争反映了土耳 其改革中怎样的一种现象?
凯末尔认为应该从穿着等方面全面地西化,反对凯 末尔西化措施的人则认为服饰穿着的西化并不重要。实际 上,服饰改革体现着时代的变化,是政治变革的成果之一, 有利于改变社会风俗,促进社会进步。
知识梳理
1.经济方面
凯末尔改革
①背景
政治上获得独立的土耳其, 到处是一片国敝民穷的景象,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战前 还低。
②内容
打破了轻视工业和贸易 的传统观念,颁布了一系列 发展工商业的法令,利用国 家的力量发展民族经济,并 积极鼓励私人经济的发展。
人教初中历史与社会2.5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第一框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国民党一大①时间:1924年②内容: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③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2、第一次国共合作:①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②开展北伐战争3、北伐战争:①时间:1926年②目的:为了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③北伐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④主要战役:贺胜桥战役⑤共产党的功绩: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⑥蒋介石政变后继续北伐,1928年张学良通电全国服从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第二框工农武装割据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在江西南昌发动起义。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2、八七会议:①时间:1927年8月7日②地点:汉口③内容: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李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④意义:中国革命开始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变。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转战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4、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三框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1、红军长征①时间: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0月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②原因:红军反围剿失败。
③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诚、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2、遵义会议:①时间:1935年1月②内容: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军事上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③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支配中共中央长达四年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课件1

安江 南京 安 苏 安 徽 徽 徽
上海
江 南昌
浙江 浙江
福 西 福建 建
桂林 桂林
广州 广州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叶挺独立团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叶挺,生于 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 一个声音高叫着: 日逝世,原名叶为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是享誉 爬出来呵,给尔自由! 世界的政治家、军事家。 我渴望着自由, 他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也称“叶挺 但也深知到—— 独立团”)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成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员:以共产党员为主。 1989年11月,经中 我只能期待着, 央军委确定,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 那一天—— 事家”的称号。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中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国民党: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维护共和的道 路上也屡遭挫折。他逐渐认识到:要完成革命 事业,不仅需要寻求新的力量的支持,而且需 要将国民党建设成为一个有力的政党。
“二七”惨案:1923年2月7日北洋政府直系军阀吴佩孚镇
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流血事件。
思考: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遭遇了哪些挫 折?
1、1911年,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民国建立后,为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孙中山先后 领导或参与领导了一系列革命,但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1)1913年:袁世凯“刺宋案”后,领导二次革命失 败;
结果: 初步胜利
北伐战争
局势: (1)国共合作后,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了声势 浩大的国民革命运动。 (2)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国民党继承其 遗志。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组建了国民革 命军。 目的: 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教学课件

中共“一大”会址
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
“一大”会址 内景
中国共产党 “一大”部分 代表
你知道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建党纪念日:7.1 党的诞生日:7.23
中共一大主要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 ②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③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④要求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 ⑤设立中央局为中央的临时领导机构,选举陈独秀为中 央局书记。
组织基础
程
义
二大制纲 (1922年)
4、共产国际的帮助
外部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中国正在寻求救国真理 的先进分子,将眼光从西方转向俄国,中国人 开始认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吸引着越 来越多的进步青年,在向西方学习失败的情况 下,中国开始向俄国学习,走社会主义道路, 无产阶级开始寻求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
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 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什 么中共“一大”会上还要选 举他为中共中央局书记?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影响很大,名望很高。
陈独秀领导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做了大量工作。
意义: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辛亥革命: 指导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领导政党: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革命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简况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地位:是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核心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2、7)
第1课时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4.经过 蒋介石 (1)开始:1926年,国民政府任命__________ 为总司令,率 领国民革命军北伐。 (2)进军路线:北伐军兵分三路:一路向两湖进攻,一路取 闽浙 ,另一路直趋江西。 ________ (3)两湖战场:在湖北的贺胜桥等地,国民革命军击溃了军 阀吴佩孚的主力,迅速占领武汉三镇。________ 叶挺 领导的以共 产党员为主的第四军独立团作战勇猛,屡战屡捷,为第四军 赢得了“________”的称号。 铁军
第五课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课 堂 小 第五课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课 外 链 接
独立团
北伐军独立团的前身,是周恩来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抽 调的部分共产党员和从各地调来的工人、农民建立的铁甲车队。根
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两广区委军事部决定扩大我党直接领导的
割据混乱愈演愈烈,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遇到严重障碍。
“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内和平与统一,成为人们的普 遍愿望。
第五课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2)在军阀镇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陷入低谷。中 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推翻军阀统治,取得革命的成功,不能只 管工人阶级的力量,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
实上确立了联俄、________ 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确定共产 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原则。 (3)意义: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 第一次国共合作 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形成。
第五课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3.成果——黄埔军校建立 (1)建立: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创办了中 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又称 ____________。 黄埔军校
三 国民革命失败 蒋介石 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 在北伐胜利进军之时,__________ 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民革命运动宣告失败,第一次国共 合作完全破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实 南昌起义 践 秋收起义
理 八七会议 论
革命 根据地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工农武装 割据思想
共中
和华
革 命
土国 地
苏 维 埃
——何友良: 《中国苏维 埃区 域社 会变动史》
1. 土地革命的 背景是什么? 有何目的?
背景 :绝大多数 农民没有土地 或者只有很 少的贫瘠土 地, 生活异常困 苦 目的 :满足农民 的土地要求
2. 土地革命的 如何进行的? (内容、原 则) 内容 :废除封建 剥削的土地制 度,没收地 主的土地分 给农 民 原则 :抽多补少 、抽肥补瘦
二、工农武装割据
1927年,北伐战争还没结束,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 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国民党:
①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②蒋继续北伐,1928年,张学良 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 “统一”了全国。
பைடு நூலகம்
共产党:
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统 治,并以创建农村革命 根据地的形式,走上工 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道 路。
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
目的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地点汉:口
内容: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影响: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 起的历史性转变 八七会议后,根据会议精神,共产 党在各地发动秋收起义。其中毛泽东领 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是最重要的一次。
革命根据地区域 分布有何共同特点?
①大都建立在各省的交界处,远离中心城市,交通不便,经济、 文化落后; ②敌人的力量薄弱; ③革命的基础较好,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存在与发展;
二、根据地建设
经济上: 土地革命
土地 革命
材料 :“人数极 少的地主阶级 占有农村 的极 大多数土地 ,而人数众多 的农民则 无地 或少地。”
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并以创 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形式,走上工农武 装割据的革命新道路。
一、1927年的大事 1.南昌起义 时间地点: 1927年8月1日 南昌
原因:国民党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领导周人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政治上: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央苏区的民主选举
中国农民最早的 民主选举
193 1年,中华苏 维埃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 会在江西瑞 金召 开,成立中 华苏维埃共和 国临时中央 政府。
三、工农武装割据
1.内涵:
武装斗争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2.工农武装割据的新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农村建立 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新道路。
3.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发动秋收起义 结果:失败
城市 农村
南昌起义和秋收 起义的相同之处
①都是由中共独立领导; ②都以攻打城市为中心的 武装暴动。
两次起义的失败教训?
城市敌人力量强大, 起义不可能胜利,应 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 农村进军,建立革命 根据地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秋收起义失败
背景: 毛泽东 领导人:井冈山
地点: 地第位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
时间:1928年春 人物:朱德、陈毅、毛泽东 军队组成:
工农革命军、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湘南的部分武装
中国工农红军 第四军
到1930年,全国建立起小十 多块根据地。
最大的农村革 命根据地——中央 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