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3.1 中国抗日战争 课件(共34张PPT)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ppt优秀课件

抗日战争ppt优秀课件

精神支持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的顽强 抵抗和民族精神,为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 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评价
抗日战争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它不仅使中 国获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 出了巨大贡献。
在一次战斗中,赵一曼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坚贞 不屈,最终英勇就义,成为民族英雄。
地道战与地雷战: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力量
地道战的战术运用
地道战是华北抗日根据地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游击战方式,通 过挖掘地道,利用地道进行战斗和生活。
地雷战的威力
地雷战则是人民群众利用自制地雷打击敌人的一种有效方式,给敌 人造成巨大的伤亡和破坏。
综合实力。
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告诫我们要不断进 取,不断进步,不能停滞不前,否则就
会落后于时代,遭受挨打的命运。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战争给人 类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和平 发展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
和平发展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 与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为国 家的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经济落后
中国当时的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和农业发展水平较低。
02
抗日战争的历程
战争的爆发与初期阶段
战争爆发
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 一八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开始。
国民政府在初期采取不抵抗政策,导 致东北、华北等地迅速失守。
初期阶段
中国军队在战争初期未能有效抵抗日 本侵略,导致大片国土沦陷。

抗日战争课件

抗日战争课件
人教版
人教版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是中国中小学 教材的主要出版机构。
历史背景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地区。开始了局部的战争,是 广义上的抗日战争的开始。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02
抗日战争的起因
05
抗日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对中国的影响
民族独立
国际地位提升
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摆脱了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状态,实现了国家独立 ,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 位,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重要 的角色。
国家统一
战争结束时,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 一,为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课件(人教 版)
目录
• 引言 • 抗日战争的起因 • 抗日战争的过程 • 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 • 抗日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 抗日战争的英雄人物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也是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战争历时14年,是中华 民族为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 立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首次对日军作战,取得胜利。
详细描述
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平型关设伏,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21旅团一部,击毙日军 1000余人,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台儿庄战役
总结词
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对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取 得胜利。
03
抗日战争的过程
战略防御阶段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三单元 第一课 中国抗日战争(共93张PPT)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三单元 第一课  中国抗日战争(共93张PPT)

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2.学生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 生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 日”“打到日本帝国主义” 等口号,掀起了反对内战、 要求抗日的“一二·九”运 动。
意义: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3.东北人民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 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在 白山黑水间抗击日军,一 部分东北军也对日军进攻 进行了抵抗。
西安事变把全国抗日民族运动推向高潮,它顺应了抗日 形势的发展,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成为国民党转变的关键。 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 步形成,毛泽东因此称赞“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转换 的枢纽”。
作为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杨虎城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以民族大义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所以毛泽东 和周恩来对他们的评价很高。(练P34)
1、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认为是该 杀蒋还是留蒋呢?
在当时的社会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中日的民族矛盾,最 大的需求是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抵抗日本的入侵。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杀蒋可能会引起新的内 战,削弱抗日力量阻碍抗日进程。留蒋,迫其停止内战,建立 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2、 毛泽东曾说,“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转换的 枢纽”。周恩来则说,张学良和杨虎城都是“民族英雄,千 古功臣”,为什么毛泽东和周恩来对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 评价如此之高?
教学课件
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册 RJ
第三单元 中国抗日战争与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一课 中国抗日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背景
1.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多次发动 侵略中国的战争。 现象: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多次对他国发动侵略战争。

人教版初三上册历史与社会3.1.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PPT课件(1)

人教版初三上册历史与社会3.1.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PPT课件(1)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一、九一八事变 背景 开端 结果 二、抗日救亡运动 三、西安事变 背景 经过 结果 意义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1840—1949)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西安事变 1935年10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 达陕北
1936年12月12 西安事变 日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
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5世 纪初,大和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势力曾扩大到朝鲜半岛南 部。公元645年发生大化革新,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 立起天皇为绝对君主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中国对它影响 深远!
日益腐朽的大清 帝国正做着天朝 上国的迷梦;而 此时,世界变化 如此之大!
19世纪中叶,英、美、俄等国家迫使日本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 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实行封建锁国政策的德川幕府统治动摇, 具有资本主义改革思想的地方实力派萨摩和长州两藩,在“尊王攘 夷”、“富国强兵”的口号下倒幕。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 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国力日渐强盛,军国主义盛行,对外逐步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又得赵四小姐的青睐追随 他身居要职——30岁担任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副司令,
地位仅次于国民党Βιβλιοθήκη 高统帅蒋介石他长命百岁——活到101岁
西安事变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 地点:西安 目的:逼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当年蒋介石被关之地
杀蒋?
西安事变后各方的态度
国民党
国际势力
中共
1937年12月
侵华日军攻陷南京,进行南京大 屠杀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3.1 中国抗日战争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3.1 中国抗日战争  课件(共31张PPT)
应该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对日本歪曲历史、美化侵略表示强烈愤慨, 日本应正视历史,真诚道歉。
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我们应努力学习, 时刻准备报效祖国。
我们应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民族忧患意识 和社会责任感。
比较“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
事件 时间
“九 1931年 一八” 9月18 事变 日
③ 他们还在湖南常德、浙江宁波等地投撒细菌弹, 使几十万中国民众死亡。
3.轰炸城市:
日军对重庆、成都、昆明等我国后方城市进行轰 炸封锁。使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如制 造了重庆防空隧道惨案。
4.三光政策:
日军对占领区的抗日根据地展开反复的“大扫荡”, 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如在河 北制造“潘家峪惨案”。
卢沟桥事变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引 起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巨大变化,刺激了中华民族在政 治、军事、经济、文化上的总动员,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最终形成,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进行了一场抗击日 寇侵略的全民族抗战。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的疯狂进攻
1.7月底,平津沦陷。
2. 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妄图在三个 月内灭亡中国。中日军队展开了长达三个月的 淞沪会战。11月,上海沦陷。
十年内战基本 结束,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初步形成。
宛 平
失搜后踪查,,遭向日要到卢军求中沟借进国桥口入 军 发一宛队起名平拒进士城绝攻兵。抵日抗战,争中爆全国发国守。性军的奋抗起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一) 1937七月七, 宛平城里鏖战激, 鲜血染红卢沟桥, 中日矛盾更加剧, 全国抗战从此起, 统一战线终建立。
举出若干事实,批驳他们的荒谬言论。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 《马关条约》;1900年,日本同英、美、俄、德、法、 意、奥七国,组成联军攻占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 省;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成为日本全面侵 略中国的开端;1937年南京大屠杀。

《抗日战争》课件全面版

《抗日战争》课件全面版
战役结果
中国军队失利,武汉失陷。
百团大战和长沙会战
战役背景
1940年,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 策”,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军 发动的大规模破袭作战。
参战方
中国八路军与日本军队。
百团大战和长沙会战
战役过程
八路军在多个地区对日军进行破袭, 包括正太路、同蒲路等铁路线及公路 、桥梁等。
战役结果
八路军取得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的 “囚笼政策”。
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开辟
1 2
敌后战场的开辟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深入 敌后,开辟敌后战场,进行游击战争。
敌后游击战的作用
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伪政权、配合正面战场作 战等,成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力量。
3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共产党在敌后广大农村建立抗日根据地,实行民 主制度,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为长期抗战创造 了有利条件。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提升
战时外交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与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国际地位提升
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赞誉。
战后国际秩序参与
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参与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与维护 。
05
抗日战争胜利及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过程回顾
抗日游击力量的壮大,到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到争取人民民主、团结一切爱国 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始终奋斗在抗战的第一线,成为1938年以后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 •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的 主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历史与社会人教九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中国抗日战争》课件1

历史与社会人教九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中国抗日战争》课件1
第三单元第一课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一、九一八事变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三、西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1、背景: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的经济危 机,日本为了摆脱危机-------
2、时间、地点:1931年9月18日 沈阳
3、经过:日本关东军“贼喊捉贼”;张学良下令东北 军不抵抗(蒋介石的旨意) 4、结果:(1)不到半年,日本完全侵占了中国东北; (2)1932年,日本挟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5、影响: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 上升为主要矛盾
4、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两党再次合作-----历史转折点。 5、意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攘 外 必 先 安 内”
不何 抵在 抗东 无 ,北 论 力寻 日 避衅 本 冲, 军 突我 队 。方 此 应后 予如
蒋 介 石 不 抵 抗 命 令 : —— 蒋 介 石 给
张 学 良 密 电
制造“九一八”事变的
九 一 八 事 变
罪犯板垣征四郎
贼 喊 捉 贼
民族危亡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中国共产党: 组织抗日义勇军 2、东北人民:
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 表 3、全国大中城市: 现 4、工商业者: 抵制日货
请愿——国民政府对日宣战, 5、青年学生:
收复失地 6、国民党爱国将领: 冯玉祥、吉鸿昌组织察
“九 · 一八”事变炸弹碑位于柳条湖望花立交桥北侧
抗 日 联 军 骑 兵
抗 日 英 雄 榜
杨靖宇
马本斋
马占山
赵一曼

生 请 愿
海外 爱国
人士
西 安 事 变
事变发生后,各方对如何处置蒋介石 态度不一。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课《中国抗日战争》课件3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课《中国抗日战争》课件3

请你结合当时中国的时局背景,谈谈 你的观点。
中国的时局 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杀蒋——可能引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日力量 ,不利于抗战; 放蒋——结束内战,推动国共合作,促成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你说我说
• 2、毛泽东曾说,“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方向装换的枢纽”。 周恩来则说,张学良和杨虎城都是“民族英雄,千古功 臣”。 • 结合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讨论一下,为什么毛泽东和 周恩来对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评价如此之高? • 西安事变把全国抗日民族运动推向高潮。顺应了抗日形 • 势的发展,成为国民党转变的关键。国共两党由对峙走 • 向合作抗日,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张、杨置 • 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义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 • 民族精神。
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国民 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 扣压了蒋介石,提出了 八项抗日主张,停止内 战、联共抗日。
张学良与杨虎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我 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 里出死力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 动的八项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 同胞书>>,1936年12月16日) •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谈谈张 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什么?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中国
国共对峙十年:国民政府正在忙于剿共,对日 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
1.时间:
2.地点:
1931年9月18日 沈阳柳条湖
铁路路轨,反诬是中国东北军发动进攻
3.原因: 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附近柳条湖的一段 4.结果: 东北军奉令不抵抗,不战而溃。不到半年,东 北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对中国的局部侵略) 5.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
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丘吉尔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 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斯大林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 了重要贡献。
民地化程度
中华民族从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日军犯下 的罪行
旅顺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启示
①落后就要挨打;②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提高综合国力;③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必须依 靠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⑤必须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表
(1)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 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 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2)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 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 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 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 最后赢得了胜利。 (4)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 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 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何应钦递呈降书
日本在台湾最后一 任总督安藤利吉在协议 上签字,宣告自1945年 10月25日起,台湾全省 归入中国版图。
近代台湾是什么时候 被日本占领?根据哪个条 约?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 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 约》,割台湾给日本。
台湾人民欢庆回到祖国怀抱
欢庆抗战胜利
假如你生活在1945年的中国,当日本投降的 消息传来,你会是怎样一种心情?你又想到了什 么?请与同学交流。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 争,得到了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中国人民也付出了巨 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英根《南据京条所约给》签图字仪片式 思考: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 反侵略斗争史上处于什么地位?
《辛丑条约》签订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一览表
名称
时间
国家
结果(中国)
鸦片战争
抗日战争简表
占日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
结合表格和相关事例,说一说中国人民为赢得战争付 出的牺牲。
材料说明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 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包括表格中提到的经济损失、军民伤亡等,事例如南京 大屠杀、细菌战、大“扫荡”等。
制作一份抗日战争年代尺,要点包括“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台儿 庄战役,平型关战役、日本投降。
苏联对日宣战并进攻东北的日军
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中国抗日军民展开大规模返攻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2.1945年9月2日,签署投降书。

抗战胜利
9月3日,被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3.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4.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许多年后,当我们再度回望这段 历史,是为了记住先烈的热血,更是 为了珍惜今天的和平。
让我们乘上一辆以缅怀或记忆命 名的列车,从容驶向和平的共同愿景。
民族利益至上、宁死不屈的民族自尊品格; 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自强自立的民族自强信念; 开拓创新、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坚持正义、维护和平的民族奉献精神。
甲午战争 (1894—1895年)
全面侵华战争 (1937—1945年)
结果
清朝政府战败,被迫 签订《马关条约》, 台湾割让给日本。
2. 战争后期,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 场,同中国军民一道对日作战。
苏联红军向东北兴安岭 地区的日军发动进攻
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
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给侵华的日 本关东军致命打击,这是苏联红军解放大连时,受到大连 民众热烈欢迎的情景。
3. 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 弹,加速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进程。
局部抗战
全面抗战
东Leabharlann 反 统 卢 罄重宝

日 战 沟 竹大


游 初 事 难战


行 成 变 书役

1931
1935 1936 1937 1938 1940
1945

一 西 七平南台



二 安 七型京儿


·

事 事关大庄



九 变 变战屠战




役杀役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初步、最终)
抗日精神
长崎胖子
广岛小男孩
4.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
向日军全面发起攻击的我八路军战士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在河北怀来前线展开反攻的八路军炮兵
八路军解放山海关
抗日战争的胜利
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 皇以广播形式宣布无条件投 降。
2.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 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 举行了中、美、苏、英等国 代表参加的日本投降签字仪 式。9月3日,被定为中国抗 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
1.世界各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①背景: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战场迅速成为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融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洪流中。中国与美国、苏联、英国等国家逐渐结成同盟, 共同抵抗法西斯的侵略。
②表现: 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与人民、国际组织
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通过来华参战、提供物资援助等 方式,参与、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如加拿大共产党员 白求恩,中美共同开辟的驼峰航线等。
1840-1842
英国
失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英、法
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抗日战争 1937-1945
日本
英法日美 德俄意奥
日本
失败 失败
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 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总
首先是欣喜和激动,其次又有一种沉重的复 杂的情感夹杂在其中。又想到了从1840年鸦片战 争以来,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无数仁 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独立而作出的牺牲,我们应该 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日本曾扬言三个月即可迅速灭亡中国,战争的结果却是 中国战胜日本。请你综合多种因素,从以下方面说明中国取 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
南京向中国政府代表递

交了无条件投降。不可

一世的日本侵略者终于 低下了头。中华民族艰
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
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1945年9月2日,日本对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 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 日军投降签字仪式
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 茨向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
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宣 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原因
清政府腐败无能, 国家贫弱
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团 结一致的全民族抗战;②中国共产党领 导人民开展的游击战争,把敌人的后方 变成抗日前线;③中国抗战得到了海外 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成为
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51个师团有35个
师团在中国,有力的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中国在抗日
战争中有2100万同胞牺牲,占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死亡人数的
42%。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
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
印度……
——罗斯福
屈原——指
日本屈服于美 国投下的两颗
原子弹。
蒋干——蒋
介石政府正 面战场组织 抗战的结果。
苏武——苏联
红军出兵东北, 一举击溃日本 关东军。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共工——共产
党、国民党、 国际反法西斯 力量等共同努
力的结果。
你认为哪 一个原因最重 要?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巩固,是中华全民族抗 战能够实现并最终取得胜利的保证(根本原因)。
② 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日本人口少,资源匮乏, 国土狭小。
③ 海外华侨和国际主义战士的支持,苏联、美国等世 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
④ 中国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到广泛支持。 除此之外,正确的战略战术也是取胜的因素。
(1)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是具有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双重性质的进步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者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根本原因 (2)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
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沦陷 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海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 族抗战的特点。 (3)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 抗日武装深入敌后,逐渐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夺取抗战胜利起了 决定性作用。 (4)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方针,成功地牵 制了日军。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 相互协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对中国抗战的 有力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