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复习提纲(全)精编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实用,必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第1课古代埃及1.位置:非洲东北角2.河流:尼罗河(孕育古埃及文明)3.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4.主要成就(1)数学(2)医学(3)天文学:太阳历(4)文化: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文字之一)①狮身人面像(5)建筑用途:法老的陵墓②金字塔意义:象征国王权力,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地位: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古埃及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同时体现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多读几遍有印象)(1)含义:国王的称呼5.法老(最高统治者)(2)权力:集军政财神等大权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1)河流:幼发拉底河古巴(2)国王:汉谟拉比比(3)政策:内:建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伦外:各个击破王(4)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国(5)结果:他在位期间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①人物:汉谟拉比②目的(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③地位: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1)《汉谟拉比法典》 a有公民权自由民A社会等级分明 b无公民权自由民④内容 c奴隶B奴隶制发达,维护奴隶主地位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租赁、雇佣、交换、借D 宣扬“君权神授”,现世报应(以牙还牙)A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⑤作用B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2)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3)阴历(苏美尔人)(4)60进位制第3课古代印度一、古代印度1.位置:南亚次大陆2.河流:印度河和恒河4.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5.鼎盛时期:孔雀王朝,首都:华氏城(最繁荣、人口最多)二、古代印度主要成果发明者:印度人1.阿拉伯数字传播者:阿拉伯人⑴制定者:雅利安人种第一等级:婆罗门(祭祀)统治姓阶级(2)等级第二等级:刹帝利(军事、行政)------ 国王制度第三等级:吠舍(农业、商业)被统治第四等级:首陀罗(为前三等级服务)阶级(3)贱民:最卑贱(在社会上遭受歧视和凌辱)特点:① 各等级之间有贵贱之分② 低等级不得从事高等级职业③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3.佛教(1)教义:反对“婆罗门”等级,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2)地点:古印度(3)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悉迦牟尼)中古亚非文明(属于大河流域文明)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希腊1.地理环境:环海、多山、多岛屿2. 最早的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2.公元前8世纪,出现城邦3.希腊城邦特点:小国寡民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尚武)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1.背景:①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一、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1.文明起源–文化的定义与特征–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文明的产生与演进2.中国古代文明–夏、商、周三代的兴起与发展–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特征–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社会等级制度3.印度古代文明–印度悠久的历史–印度古代政治与社会制度–印度佛教的兴起与传播二、古代希腊与罗马文明1.希腊古代文明–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与发展–希腊文化的奠基者与代表–希腊城邦的衰落与争霸2.罗马古代文明–古罗马的起源与发展–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组织–罗马帝国的盛衰与分裂三、世界上的其他古代文明1.古代埃及文明–尼罗河与埃及文明的发展–法老统治与金字塔建设–古埃及的宗教与文化2.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印度的宗教与哲学思想–纳拉玛王朝的兴衰3.古代中国以外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兴起与衰落–波斯帝国的兴起与对外扩张–古代希伯来民族与犹太教的历史四、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发展1.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与影响–丝绸之路的断裂与衰落2.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与目的–郑和航海的路线与贡献–海上丝绸之路的衰落与影响3.古代文明的交融与发展–文明的互相借鉴与融合–外来文明对本土文明的影响–文明的多元发展与文化交流五、中世纪欧洲的转变与冲击1.西方欧洲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特点与组织–封建主义的兴起与衰落–封建制度对社会的影响2.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宗教改革的背景与动因–武士与僧侣的斗争与冲突–武士阶级的兴起与衰落3.欧洲的国家建设与扩张–君主立宪制的兴起与发展–国家强权与殖民扩张–欧洲的地理大发现与殖民地六、科学与文艺的繁荣1.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与起源–艺术家与学者的贡献与成就–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与意义2.科学革命的兴起–科学革命的背景与动因–科学家与发现的贡献与影响–科学思想的改变与发展3.文化的繁荣与转变–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影响–文化文艺的多元发展与繁荣–欧洲文化的传播与全球化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包括了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古代希腊与罗马文明、世界上的其他古代文明、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中世纪欧洲的转变与冲击以及科学与文艺的繁荣等内容。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1课古代埃及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推荐文章关于九年级历史知识点热度:关于九年级历史重要知识点热度:关于九年级历史重要知识点热度:关于九年级历史知识点热度:九年级历史常考知识点热度:提到九年级的历史,很多同学都会说难很难,的确,相对而言九年级上册历史是初中历史中最难的一部分,那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人类的形成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4、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形成的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国家的产生: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私有制出现,阶级和国家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1、四大文明古国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3、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4、印度的种姓制度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②被统治阶级:吠舍(雅利安平民) 首陀罗(被征服的印度人);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希腊)一、公元前20世纪,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岛; 希腊最重要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二、雅典的民主政治伯利克里当政期间民主达到极盛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雅典民主实质上是奴隶主的民主。
奴隶、外邦人、妇女都没有民主三、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1、布匿战争:①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②原因:争夺地中海霸权;③对战国家:罗马/迦太基2、罗马帝国的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夺取政权四、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①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课人类的形成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4、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形成的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1、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国家的产生: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私有制出现,阶级和国家产生。
第2课大河流域1、四大文明古国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3、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4、印度的种姓制度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②被统治阶级:吠舍(雅利安平民) 首陀罗(被征服的印度人);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答: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希腊)一、公元前20世纪,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岛; 希腊最重要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二、雅典的民主政治伯利克里当政期间民主达到极盛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雅典民主实质上是奴隶主的民主。
奴隶、外邦人、妇女都没有民主三、罗马共和国的兴亡(建立时间:公元前509年)1、布匿战争:①时间: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②原因:争夺地中海霸权;③对战国家:罗马/迦太基2、罗马帝国的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夺取政权四、罗马帝国的分裂及西罗马帝国的灭亡:①395年,内外交困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②476年,西罗马帝国皇帝被日耳曼人废掉,西罗马帝国灭亡了,标志着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随之终结。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一、日本大化改新文明初现公元前1世纪统一公元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改革时间7世纪中期学习榜样中国隋、唐改革内容: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2、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精编精练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精编精练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几大文明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古代中国的几大文明,包括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中原地区的周文化等。
通过了解这些文明的特点和贡献,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封建制度、郡县制度等,了解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如何管理国家和社会。
第二单元:世界古代文明的兴衰与交往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世界古代文明的兴衰与交往。
通过学习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发展,了解各个古代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的交往,包括丝绸之路的开辟、东亚文化圈的形成等,了解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
通过学习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了解古代中国在科技方面的贡献和影响。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了解古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的启蒙与变革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近代中国的启蒙与变革。
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如王夫之、严复等的思想和贡献,了解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和思想解放。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近代中国的变革,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了解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第五单元: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二十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了解中国在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和发展。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影响,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了解世界在二十世纪的历史变革和演变。
第六单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通过学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和重要事件,包括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失误。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1500字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1500字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一、考试要点:
1. 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包括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问题和发展方向的探索等。
2.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包括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主要成就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
战等。
3. 国内外政治制度和国家安全:包括我国政治制度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党的领导
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等。
4. 文化改革与繁荣发展:党和政府对文化的重视程度、文化变革、文化成就及对文化
发展的要求等。
5.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及面临的问题
和挑战等。
二、九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梳理:
1. 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
(1)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农村改革、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及基本建设
等。
(2) 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农村人民公社的问题、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群众工作的不
足等。
(3) 发展方向的探索:实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
体制改革等。
2.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1) 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试点、特区实行\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人类文明的发展
•人类文明的起源
•世界历史上的古代文明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第二章开辟万里长城
•秦朝的建立与郑国公主的嫁娶
•建立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度
•兵马俑与秦始皇的陵墓
第三章帝国的兴亡
•汉武帝开创的“九年之治”
•中国古代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汉朝时期的科技成就和文化传承
第四章文化的荟萃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和艺术
•佛教的传入和融合
第五章大唐盛世
•大唐政治与经济的发展
•大唐的开放和文化繁荣
•唐朝的国际关系和开放政策
第六章千年之盛
•宋朝的经济与文化
•科技创新与发展
•宋朝的武器和军事思想
第七章战乱中的王朝
•元朝的统治与文化
•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
•特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第八章明清王朝
•明朝的政治制度
•文化和艺术的繁荣
•清朝的国际关系和社会制度
第九章近代中国的历程
•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
•社会革命与思想启蒙
•中国现代化的转型和现代化进程
总结
•对历史知识点的回顾和总结
•强调历史对现今影响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和参与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1、19世界末20世纪初,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飞跃的主要因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2、近代日本快速发展的原因是?明治维新3、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渴望重新瓜分世界愿望最为强烈的是?德国4、一战前,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中矛盾最尖锐的是?德和英56、一战爆发后,从同盟国转投协约国的是哪个国家?意大利7、一战爆发前,哪个地方成为列强争夺的焦点(火药桶)?巴尔干半岛8、(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火星)是?萨拉热窝事件(2).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9、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哪里为主战场?欧洲10、一战时同时两线作战的国家有?德国和奥匈帝国11、一战时发生在西线的两次著名战役是?马恩河战役和凡尔登战役12、被人们称为“绞肉机”、“屠场”、“地狱”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13、凡尔登战役发生在哪两个国家?德国和法国14、1917年,协约国中的哪个国家由于国内发生什么革命退出一战?俄国发生十月革命15、一战时使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大炮、飞机、飞艇和毒气弹16、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首次使用的武器是?毒气弹和坦克(坦克是英国发明)1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场帝国主义发动的掠夺和侵略战争,也是一场非正义战争18、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是因为?参战国的目的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二、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1919年)1、参加巴黎和会的国家是?战胜国2、哪个战胜国被排除在巴黎和会之外?苏俄3、巴黎和会讨论的焦点是?如何处理德国4、主张用最严厉的方式处罚德国的是?法国5、巴黎和会签订了什么条约?凡尔赛条约6、《凡尔赛条约》中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被哪个国家继承?日本7、为什么最终中国没在《凡尔赛条约》中签字?1919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8、为什么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不满?和约把战争罪责推给德国,并大肆宰割德国三、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P11--13)1、世纪初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掠夺。
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是?铁路2、面对列强掠夺,有识之士如著名实业家谁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张謇3、知识分子邹容为了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撰写什么著作?《革命军》4、革命团体的创建:5、三民主义(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2)民权主义:民权主义(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6、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体现民族平等思想的是?民族主义7、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的是谁?孙中山8、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中国同盟会9、同盟会的的机关刊物是?《民报》10、1911年,黄兴领导了什么起义,结果失败?黄花岗起义四、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1、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四川的保路运动2、辛亥革命的时间和标志是?时间:1911年10月10日;标志:武昌起义3、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的名称和成立时间?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4.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谁?孙中山5、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是?溥仪6、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7、为什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或封建帝制)8、辛亥革命的贡献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或封建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推动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9、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建立北洋军阀政权的是?袁世凯10、孙中山在临终前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须努力。
”这里的“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1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亡国条约是?二十一条12.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南方多个省份兴起了什么运动?护国运动.13、袁世凯死后,内部主要分裂哪三大派系?直系、皖系和奉系五、转变中的社会生活(P20—22)14、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哪些新的交通工具传入中国?轮船、火车、汽车、自行车15、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哪些新的通信方式传入中国?电话、电报16、辛亥革命后,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改变?称呼变化、争取婚姻自由、服饰变化(中山装)、妇女走出家庭17、促成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1.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1)先秦---华夏。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
(3)中华民族。
2.梁启超的小民族主义和大民族主义分别指什么?小民族主义是汉族对国国内其他民族而言。
大民族主义国内所有民族对国外民族而言。
第二单元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1.背景:发生在一战期间2.时间:1917年3月.3.爆发武装起义地点:彼得格勒.4.推翻的政府:沙皇专制统治.5.建立的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四月提纲1.四月提纲提出了什么新任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2.四月提纲是谁提出的?列宁.3.列宁为首的政党叫什么?布尔什维克党(无产阶级政党)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时间:1917.102.起义地点:彼得格勒.3.革命胜利的标志:冬宫被攻克.4.起义后的革命措施(1)成立苏维埃政府.(2)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3)颁布了<土地法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5.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6.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也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1.1918-1920,为了对付国内外战争和饥荒,苏俄采取了什么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1921-1925: 战争结束,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苏联采取了什么政策?列宁的新经济政策.3.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4.新经济政策的措施包括哪三个方面?农业、工业、流通(商业)4.新经济政策的意义和影响:粮食生产大大提高,工农业生产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它是苏维埃俄国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
P31最后一段.5.苏联是哪一年成立的?1922年,原来称苏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6.1925年开始,斯大林在苏联实行什么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27开始)7.哪年苏联实行”一五计划”?1928年,重点是重工业。
8.使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的原因是什么?五年计划的实施(或社会主义工业化)9.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什么?集体农庄。
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10.如何认识苏联农业集体化?有利、有弊。
具体见P33第二段11.苏联新的经济体制叫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斯大林体制。
它的特点是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来管理经济.P33最后第二课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20世纪初,沦为半殖民地,被视为“西亚病夫”的是哪一个国家?土耳其2.一战期间,土耳其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战败国。
3.土耳其革命和改革的领导人物是谁?凯末尔4.被称为土耳其独立宣言的文件是什么?《国民公约》.5.土耳其革命使土耳其取得了独立,土耳其改革使土耳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发展迅速,成为30年代世界上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6.土耳其改革的措施:(1)经济。
(2)政治。
(3)文化:用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
(4)社会生活:改穿西服、不戴传统帽子。
印度的觉醒1.印度是哪一国的殖民地?英国2.领导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统一的全国性组织是什么政党?国大党3.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它领导了什么运动,有何意义?甘地被称为圣雄,领导人民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属于民族民主运动(革命)4.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一:普遍抵制英货、放弃英国人授予的官衔等。
(2)抵制英国殖民当局实行食盐专卖法。
(3)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运动。
---失败第三课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1.1929-1933发生了什么事?它的直接起因?它开始于哪国?有什么特点?原因(实质)和表现分别是什么?答(1)经济危机。
(2)生产能力远大于人们的消费能力,造成过剩。
(3)美国。
(4)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5)同(2),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表现:银行和工厂倒闭,股票暴跌,工人失业,生产下降。
2.为了解决这些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它的特点是什么?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罗斯福新政。
(2)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复兴银行业、调整工业和农业、解决失业(以工代赈----田纳西工程)。
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3.罗斯福新政的意义或影响(成功处):经济慢慢恢复,人们的消费能力日渐增强,预示着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
新政中采取的措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第四课新文化运动:时间:1915年标志: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旗帜:”民主””科学”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新文化运动的阵营:北京大学以《新青年》编辑部为核心。
北大校长蔡元培。
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胡适首先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新文化运动的性质: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思想启蒙、思想解放。
五四运动:1、导火索: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口号:“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3、时间:1919.5.44、前期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后期中心:上海主力:工人5、性质: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6、五四运动的结果:(1)放生。
(2)免职。
(3)拒签。
7、意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开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国、看世界。
(教材51页)也为中共成立作为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8、解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标志:五四运动10、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什么事件以后: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中共成立的条件(1)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运动发展,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是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