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练习精编参考题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附答案第二单元第二课 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附答案第二单元第二课  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第二课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拯救“西亚病夫”、领导人民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的杰出人物是()A.甘地B.斯大林C.凯末尔D.列宁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土耳其爆发革命的最主要原因是()A.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B.民族危机严重,人民不堪国家成为战胜国瓜分的对象C.统治者的愿望D.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我们用不着为土耳其从舞台上消失而惋惜。

”这表明当时英国()A.企图肢解土耳其B.不承认土耳其独立C.企图镇压凯末尔革命D.意图签订承认土耳其独立的条约4.在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中,被称为“土耳其独立宣言”的是()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国民公约》5.土耳其共和国建立的时间是()A.1922年B.1921年C.1923年D.1924年6.凯末尔革命后,土耳其社会性质的变化是()A.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B.由殖民地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C.由半殖民地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D.由半殖民地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7.下列属于土耳其改革内容的有()①实行政教分离②文字改革③颁布工商业法令,发展民族经济④改革传统服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8.土耳其改革中的文字改革后,哪一字母成了土耳其语言的字母()A.新的拉丁字母B.阿拉伯字母C.新的罗马字母D.土耳其字母9.凯末尔被称为“现代土耳其共和国之父”的主要原因在于他()A.领导革命,倡导改革,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复兴之路B.被当选举为土耳其第一任总统C.倡导“国内和平,世界和平”D.颁布了《国民公约》10.以下有关土耳其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①赶走外国军队,收回领土②凯末尔改革③资产阶级新政府发表《国民公约》④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11.18世纪的英国因拥有广大的殖民地而号称“日不落帝国”,其中,被誉为英王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石的是()A.印度B.印度尼西亚C.菲律宾D.马来西亚答案:A。

初三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参考

初三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参考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初三年级上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参考[1]〕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1. C2. D3. C4. D5.A6.B7.C8. C9.A10.(1)遏制苏联及共产主义。

(2)美苏战时同盟公开破裂,“冷战”全面展开。

11.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距离,运河船只通行费收入巨大,可成为埃及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获利甚丰,对于恢复和发展埃及经济至关重要。

同时,收回苏伊士运河,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殖民主义统治,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1. C2. C3. A4. B5. C6. B7. A8. B9.(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政权而进行的土地改革。

(2)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

10.朝鲜战争。

第二问答案略。

1 1.(1)人民公社化运动。

(2)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民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被收归公社所有,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 C2. C3. B4. A5.D6.A7.B8.B 9.(1)C (2)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

lO.(1)澳门。

中国。

(2)“他们”指葡萄牙殖民者。

16世纪中叶以后,澳门逐渐被葡萄牙人占领。

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联合声明。

1 999年12月,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 1.(1)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2)美国总统访华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12.(1) 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九上参考答案 人教版 历史与社会练习册

九上参考答案  人教版 历史与社会练习册

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第1课时“两极”与“冷战”基础训练1. B2. D3. A4. C5. B6. B7. A8. C9. 问题一:图1:第一次世界大战;图2:法西斯势力;图3:“冷战”时期;苏联解体。

问题二:大国结盟,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等等。

10. 问题一:苏联。

因为在材料中极力抨击美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是思想领域的“冷战”表现。

问题二: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军事上:成立北约和华约;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问题三:“冷战”加剧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美苏争霸的态势,不利于世界的稳定与发展;“冷战”不利于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

拓展与探究问题一:美国是能耗大国,而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因此在能源消耗上我们做不起“美国梦”。

问题二:苏联是军工大国,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因此在增强综合国力上我们不想做“苏联梦”。

第2课时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基础训练1. B2. D3. C4. A5. C6. 国家主权:捍卫了国家主权。

经济效益:苏伊士运河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能从中获得巨大经济效益,这对恢复和发展埃及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影响:激励了其他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

7. 问题一:二战后,亚非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已有约三十个国家打碎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枷锁取得独立。

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亚非国家普遍感到应增进相互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问题二:周恩来总理发挥外交才能,识破了帝国主义的破坏行径,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认为各国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并不妨碍各国间的求同与团结。

这一原则的提出打破了会议的僵局,赢得了各国代表的广泛支持,促进了亚非的团结与合作。

拓展与探究问题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国家之间“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4)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4)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1. 第一课人类文明的发展与演进1.1 选择题1.A2.B3.C4.A5.C1.2 填空题1.农业革命2.文明3.石器时代4.写字1.3 解答题1.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不同历史阶段。

原始社会是人类最早的社会形态,人类在这个阶段还处于原始采集社会和简单的狩猎社会。

奴隶社会是指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剥削统治的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是在中世纪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统治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时代,也是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统治时代。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基础。

2.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重大发明和技术突破。

比如石器时代的石器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为人类的繁衍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农业革命的出现,使人类可以定居下来种植粮食,提高了生产力;写字的发明和使用,使得人类可以更好地记录和传播知识,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业革命的兴起,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

这些发明和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2. 第二课古代历史文明2.1 选择题1.D2.A3.C4.B5.D2.2 填空题1.周朝2.商朝3.春秋战国时期4.秦朝2.3 解答题1.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大一统国家,商朝的统治中心在黄河流域的中游,主要活动在今天的河南、陕西、山西等地。

商朝的统治者是商汤,他建立了商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度。

商朝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业经济体系,并且发展出早期的商业和手工业,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鼻祖。

周朝的统治中心在黄河流域的中游,周朝的统治者以封建制度来统治人民。

周朝的社会经济发展较为复杂,由于周朝政权的削弱,各个诸侯国的势力逐渐扩大,最终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出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1.1 30年代的大危机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1.1 30年代的大危机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30年代的大危机》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某年10月24日出现了空前的抛售风潮,一天内有12,894,650股股票易手;在10月28日的“黑色星期一”,股指更是狂泻13%;到10月29日,股市崩溃达到极点,有1638万股股票易手,再跌22%,再次打破历史纪录,损失比协约国所欠美国的战债还大5倍。

以上情景发生在()A.1929年的华盛顿B.1933年的纽约C.1929年的纽约D.1928年的伦敦阅读下图,回答2-3题。

2.从下图中看出1929—1949年美国失业率最高的时段是()A.1927—1933年B.1929—1933年C.1933—1937年D.1937—1939年3.你认为造成2题中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大危机B.希特勒上台C.罗斯福新政D.二战爆发4.下面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A.波及范围广B.经济待续发展C.股票销售量大D.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5.期末复习时,初三年级的小红对部分具有因果关系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梳理,同桌小刚发现了其中的一处错误,请聪明的你也来找一找()A.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C.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成为工业国D.日本军部势力抬头──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6.20世纪20年代美国“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包括()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严重②分期付款的消费促成虚假繁荣③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④过度的股票投机增加了金融风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改编)股票是资本主义世界的晴雨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是A.股票暴涨B.工厂破产C.银行倒闭D.股票暴跌二、非选择题1.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国,然后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3)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 (3)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答案第一章:古人类与古文明1. 选择题1.B2.A3.C4.D5.B2. 填空题1.旧石器时代2.农业文明3.黄河、长江4.皇帝5.文字3. 解答题1.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时期之一,大约从300万年前开始,到约1万年前结束。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方式主要以狩猎、采集为主,他们使用石器工具生产生活。

2.农业文明的特点农业文明的主要特点包括:•农业的发展:农业文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们开始种植作物和饲养牲畜来生产食物。

•定居生活:农业的发展促使人们在一定地点定居,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组织。

•社会分工: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开始出现分工,有的人从事农耕、有的人从事手工业、有的人从事商业等。

•文明的进步:农业文明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中国的两大母亲河是指什么?中国的两大母亲河是指黄河和长江。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流经中国境内多个省份,对中国的农业和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流经中国多个省份,是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4.古代中国的君主称号是什么?古代中国的君主称号是皇帝。

皇帝是古代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代表了天地万物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拥有极高的地位和威望,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什么是文字的作用?文字是一种用于记录和表示语言的符号系统,它具有以下作用:•传递信息:文字可以通过书写和阅读,传递和记录大量的信息和知识。

•交流思想:文字可以帮助人们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保存文化:文字可以将文化传承下来,保存和传播各个时代的文化成果和智慧。

•推动进步: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人们能够记录和积累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第二章:古代中国1. 选择题1.C2.A3.B4.D5.A2. 填空题1.夏朝2.都城3.社会等级4.春秋战国时期5.孔子、孟子3. 解答题1.夏朝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

历史与社会九上答案

历史与社会九上答案

第一单元复习
11.(2)《凡尔赛和约》把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 给日本;没有解决国家之间的矛盾,播下仇恨和战争的 种子。 12.(1)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革命党尝试通过武装起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2)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没有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 13.(1)开始认识到缠足的危害,已经开始反对缠足。这 种变化开始发生于清末民初,民国时期为更多的人所接 受。 (2)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西方的生活 习俗和政治体制逐渐被国人接受;加上维新运动、辛亥 革命、新文化运动又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大大推动了西方的生活习俗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单元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
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 世界大战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6.(1)德国要参与对世界的瓜分,侵占更多的殖民地。 (2)不断开展军备竞赛;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 国同盟。 7.有利于军事作战,同时增加了战争的激烈性和残酷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 6.(1)第一次世界大战(2)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济 损失严重。 7.说明广大妇女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驱使下支持战争, 忽视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北洋政府于军阀混战 6.(1)去除专制思想,发扬共和精神。 (2)袁世凯致力于复辟帝制,践踏民族共和。 7.袁世凯通过非法手段选上总统,窃取了辛亥革命 的胜利果实。说明了袁世凯为了权力,不择手段。 也说明国民代表的民主意识缺乏,中国离真正的 民主共和还有很长的道路。
第三课悄然转变中车、电灯、摩天大楼、旗袍。 (2)一方面说明中国近代社会处于巨变的历史时期,人 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衣食住行、风俗风尚等, 都出现了新特征;另一方面也说明以吴老太爷为代表的 一部分社会守旧群体,其思想已远远落后于时代,表现 为封建保守、愚昧落后。 7.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方便人们出行,有利于提高人们 的生活水平。 头脑中的变化 6.(1)新式婚礼更加简便节约,体现自由平等的思想。 (2)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为人们所接 受。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试卷含答案(供参考)

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试卷含答案(供参考)

九上《历史与社会》试题卷(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引火线是()A.新文化运动B.凡尔登战争C.五四运动D.萨拉热窝事件2.“打倒沙皇”、“土地、面包与和平”等口号是在俄国的什么革命中显现的?()A.辛亥革命B.十月革命C.二月革命D.四月革命3.被称为“西亚病夫”的国家是()A.土耳其B.中国C.印度D.泰国4.下各国家及其相关描述不匹配的是()A.中国——东亚病夫B.苏维埃俄国——1921年实施“斯大林体制”C.美国——罗斯福新政D.印度——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5.以下情景不属于“长征”的是()A.飞夺泸定桥B.四渡赤水河C.会师井冈山D.翻越大雪山6.“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A.李鸿章B.梁启超C.孙中山D.陈独秀7.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A.俄国B.中国C.美国D.法国8.解放战争期间,人民解放军取得以下四个战役成功的时刻前后顺序是()①平津战役②辽沈战役③渡江战役④淮海战役A.1243B.1234C.2413D.42139.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招架入侵的斗争中取得的第一次完全成功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解放战争D.抗日战争10.以下四个选项中,第一个是二战期间崛起的国家,第二个是减弱的国家的选项是()A.法国中国B.苏联英国C.美国德国D.苏联法国11.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C.中国共产党诞生D.南昌起义12.宣告了德国的失败,德国举行无条件投降仪式的战役是()A.阿拉曼战役B.柏林战役C.莫斯科战役D.斯大林格勒战役13.1964年,董必武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功农。

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诗中“画舫”的所在地是()A.北京B.上海C.嘉兴D.武汉14.建军节源于近代史上哪个事件()A.秋收起义B.中共一大C.南昌起义D.五四运动15.南京大屠戮纪念日是()A.9月3日B.12月13日C.10月1日D.8月7日16.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进展,以下哪个新的交通工具传入中国?()A.火车B.飞机C.汽车D.火箭17.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A.社会共产主义B.毛泽东思想C.马克思主义D.邓小平理论18.以下哪个文件声明日本攫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A.《联合国家宣言》B.《开罗宣言》C.《大西洋宪章》D.《波兹坦公告》19.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是()A.意大利B.德国C.日本D.法国20.第二次世界大战暴发的全然缘故是()A.德国、日本法西斯证券成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练习精编参考答案(《历史与社会》九上)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框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第二框第一次世界大战■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A奥匈帝国;C意大利。

D法国;F俄国。

2.欧洲。

二、1.(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重新瓜分殖民地;(3)军国主义;(4)萨拉热窝。

2.1914;1918。

3.同盟国;协约国。

4.是非正义的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

5.坦克;大炮;飞艇;飞机;毒气弹等。

6.欧洲;西线;东线;南线。

7.(1)1914;马恩河;英法。

(2)1916;凡尔登;绞肉机。

8.同盟国集团。

第三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如何建立世界新秩序。

2.1919;凡尔赛宫。

3.战胜国;美;英;法;意;日;美;法;英。

4.是一次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5.德国;中国山东。

6.凡尔赛条约。

7.日本。

8.(1)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欧洲;西亚;非洲。

(2)欧洲;东亚;太平洋。

二、1.(1)东亚和太平洋。

(2)1921;华盛顿。

(3)美;英;法;日;意;荷;比;葡;中国。

(4)九国公约。

(5)取消治外法权、关税自主;收回租界;门户开放。

(6)巴黎和会。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课辛亥革命第一框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第二框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掠夺。

2.民族资产。

3.知识分子。

二、1.清政府;民主共和;革命军。

2.(1)1894;夏威夷的檀香山;孙中山;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振兴中华。

(2)1905;日本东京;孙中山;全国性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民报;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E民族主义;F民权主义;G民生主义;H三民主义;革命;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

三、1.铁路国有;铁路修筑;保路;同盟会。

2.保路;湖北;文学社;共进会;武昌。

3.1911;10;10;武昌;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

4.清政府;清朝。

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四、1.南京;孙中山。

2.1912;1;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资产阶级共和国。

五、1.袁世凯;共和。

2.1912;2;12;共和。

3.北京;中华民国。

六、1.清朝;君主专制;共和。

2.思想解放。

第三框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南京;北京;北洋政府。

2.(1)正式大总统。

(2)日本;二十一条。

3.中华帝国;洪宪;护国运动;撤销帝制。

二、1.直系;皖系;奉系。

2.军阀割据混战。

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一框新文化运动■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半殖民地半封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知识分子;民主;科学。

二、1.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

2.民主;科学。

3.青年杂志;新青年;北京大学。

4.1915;青年杂志;新青年;政治革命;思想革命;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新青年》编辑部。

5.民主和科学;专制和愚昧;陈独秀;民主;科学;封建礼教;封建礼教。

新文学;旧文学;胡适;白话文;文言文;陈独秀。

新道德;旧道德;鲁迅;狂人日记;鲁迅。

三、1.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2.(1)思想文化;思想启蒙。

(2)极大解放。

(3)马克思主义。

第二框五四运动■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巴黎和会;势力范围;二十一条;山东;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遭受挫折。

二、1.1919;5;4;还我青岛;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2.北洋;上海;工人阶级;工;学;商;全国性。

3.工人阶级。

三、1.被捕学生。

2.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3.凡尔赛条约。

四、1.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2.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极大解放;新的眼光;新文化运动。

第三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工人阶级;工人阶级。

2.马克思主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望道。

3.共产党早期组织;陈独秀。

二、1.1921;7;23;毛泽东;董必武;李达;上海;嘉兴南湖。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中国共产党;资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

3.中国共产党。

三、1.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2.偶然;社会进步;革命发展;必然结果。

第五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第一框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1)欧美列强;北洋;打倒列强;除军阀;国内和平与统一。

(2)工人阶级;革命统一战线。

(3)共和;苏俄;共产党。

2.国民党一大;帝国主义;军阀;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3.(1)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黄埔军校。

(2)国民革命;北伐;长江流域。

4.蒋介石。

二、1.1926。

2.列强;北洋军阀。

3.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共产党员;铁军。

5.(1)两湖;闽浙;江西。

(2)贺胜桥。

(3)孙传芳。

(4)蒋介石;南京;张学良;南京国民政府。

第二框工农武装割据■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国民革命;国共合作。

2.1927;8;1;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3.南昌;江西。

4.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5. (1)国民党统治;(2)军队;武装斗争。

二、1.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2.1927;8;7;汉口;湖北。

3.(1)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2)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4.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

三、1.1927;9。

2.毛泽东。

3.城市;农村。

四、1.(1)毛泽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井冈山会师。

2.(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工农武装割据。

五、1.(1)农村革命根据地。

2.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3.封建剥削;地主;农民;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4.分田分地;参军作战。

第三框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围剿。

2.中央;“左”倾;第五次反“围剿”。

二、1934;1936。

三、乌江;1935;贵州遵义;军事;组织;毛泽东;毛泽东;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毛泽东;转折点;幼年;成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1935;吴起镇;1936;甘肃(会宁)。

综合探究二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资本主义。

2.社会主义。

二、1.救亡图存;富国强兵。

2.(1)器物;制度;思想。

(器物层面-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层面—知识分子—新文化运动)(2)十月革命。

(3)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第三单元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第一框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军国主义。

2.经济危机;转嫁危机;国内矛盾。

二、1.(1)1931;9;18;沈阳;沈阳。

(2)不抵抗。

(3)东北三省。

(4)抗日义勇军。

(5)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1)1932;1;28;上海。

(2)蔡廷锴;蒋光鼐。

三、1.华北;华北独立。

2.(1)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抗日救亡民主运动。

(2)反对内战;要求抗日;一二·九。

(3)西安事变。

3.义勇军进行曲。

四、1.张学良;杨虎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介石。

2.1936;12;12;西安;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全民族利益;和平解决。

4.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5.内战;联合抗日;关键;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二框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1937;7;7;卢沟桥;宛平城;第二十九军;佟麟阁;赵登禹。

2.平津。

3.全国性;抗日战争。

二、1.全面进攻。

2.上海;淞沪会战。

3.南京;重庆。

三、1.1937;12;13;6个;30。

2.哈尔滨;七三一。

3.重庆;成都;昆明。

4.大扫荡;三光政策;潘家峪。

第三框全民族的抗战■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七七;中日。

2.民族统一战线。

3.准备抗战。

4.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八路军;新四军。

二、1.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2.(1)①八路军;一一五;平型关;山西;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②徐州;李宗仁;山东;台儿庄;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敌斗志。

③囚笼政策;彭德怀;百团大战;争取抗战胜利。

(2)伏击战;地雷战;地道战。

(3)归国参战;捐款献金。

三、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第四框抗日战争的胜利■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太平洋;东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1)美国;苏联;英国。

(2)来华参战;提供物资援助。

(3)苏联红军。

(4)美国。

二、1.8;15。

2.9;2;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抗日战争胜利;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3.南京;台湾。

三、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

2.中流砥柱。

3.国民党爱国将士。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

5.华人华侨;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

四、1.鸦片战争;反抗侵略;一;完全胜利;民族解放;中华民族的觉醒;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巨大牺牲;重要贡献。

第二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第一框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第二框大战的全面爆发第三框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经济危机;法西斯;策源地。

2.凡尔赛。

3.绥靖。

4.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二、1.1939;9;1;德国;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1940;马奇诺;戴高乐;自由法国。

3.1940;7;空战;丘吉尔;德国;第一次重大挫折(注意这是空军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4.1940;9;德;意;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三、1.1941;6;22;苏德;莫斯科;陆;第一次重大失败;闪电战。

2. 1941;12;7;珍珠港;太平洋;太平洋。

第三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第一框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第二框雅尔塔会议与德日投降■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1)大西洋宪章;太平洋。

(2)1942;1;1;联合国家宣言。

(3)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

2.(1)斯大林格勒;苏德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2)中途岛。

(3)阿拉曼。

3.(1)1943;11;埃及的开罗。

(2)美;英;中。

(3)三国在缅甸配合作战;战后处置日本。

(4)开罗宣言;东北;台湾;澎湖列岛。

4.(1)1943;11;伊朗的德黑兰。

(2)苏;美;英。

(3)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战后处置德国。

(4)美;英;欧洲第二战场;苏联。

5.(1)1944;6;6;法国诺曼底。

(2)美国;英国;加拿大;艾森豪威尔。

(3)德国。

(4)登陆战役;东西;欧洲战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