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温湿度计作业指导书
温湿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温湿度计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核查目的
1.1 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温湿度计检定状态的可信度。
2.核查方式
2.1 由同一名检测人员依据JJG205-20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进行操作,对温湿度计的外观、温度计数误差、湿度计数误差进行核查。
3.核查步骤
3.1 调试设备至完好稳定状态,应充满电并保持仪器的稳定。
3.2 用肉眼对观察仪器的外观。
3.3 利用经计量检测部门检定且在有效期内温湿度计与仪器进行相互比对。
3.5 认真记录结果,便于分析比较。
3.6 试验温度湿度应控制稳定。
3.7 由公司技术和质量负责人及质管办主任负责核查监督工作。
4.分析与评价
4.1 依据JJG205-20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温湿度计在调试完好、稳定的状态下温湿度计的外观完整,示值误差小于5%、重复性误差小于3%。
4.2 如果超出4.1条要求,应分析查找原因,如还是超出要求,则应对温湿度计请厂家及专业人士进行维修,提前进行检定。
DHM2机械干湿度表作业指导书.doc009

栖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业指导书版本号:第1版文件编号:QXCDCW095009DHM2型通风干湿表操作规程、维护程序及期间核查程序2016年01月05日发布 2016年01月10日实施栖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写、修改记录编写人:贾洪锐完成编写日期:2016.01.05审核人:路新华审核日期:2016.01.05批准人:林岷山批准发布日期:2016.01.10版号:第1版栖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HM2型机械通风干湿表作业指导书版本号:第1版文件编号:QXCDCW095009一、用途机械通风干湿表是用于测量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更适合在野外无电源供应的情况下测量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
二、结构与工作原理:机械通风干湿表主要由温度表架(2)及通风器(1)组成,在温度表架上安装两支相同的玻套式精密水银温度表(3),—支作为干球温度表,另一支作为湿球温度表,为了避免太阳照射和防止热辐射的影响,温度表的球部外面均罩着—个双层的护管(4)、(5),护管的外表面应光亮,以使其反射热辐射。
通风器(1)、中心导管(6)、三通(7),及温度表护管(4)、(5)构成通风器(1)、中心导管(6)、三通(7),及温度表护管(4)、(5)构成通风系统,当旋紧的发条所储蓄的能量逐渐释放带动风翼轮转动,而使温度表球部有一定的稳定气流,从而保证温度表的测量值更具代表性。
三、技术性能参数1、测量空气相对湿度时,能在-10~+45℃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2、相对湿度测量范围:10~100%。
3、温度表的刻度及测量范围:-36~+46℃或-26~+51℃两种。
2016年01月05日发布 2016年01月05日实施版本号:第1版文件编号:QXCDCW0950094、通风速度在通风器开动后温度表球部位置的通风速度,在第4分钟末不得小于2.5m/s,在第6分钟末不得小于2.2m/s,第6分钟末前每分钟通风速度的变化量不应大于0.2m/s。
5、通风器的全部作用时间不少于9分钟。
温湿度计校正作业指导书

温湿度计校正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温湿度计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气象、农业、工业等。
准确的温湿度测量对于这些领域的研究和生产至关重要。
为确保温湿度计的准确性,定期进行校正是必要的。
本文档作为温湿度计校正作业的指导书,旨在帮助用户正确进行温湿度计校正操作。
二、校正前准备1.选购合适的校正设备: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温湿度校正设备,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2.确保工作环境稳定:警报系统和其他外部干扰应该在校正过程中被关闭,确保校正环境的稳定性。
3.查看温湿度计的使用说明书:仔细阅读和理解温湿度计的使用说明书,并了解所需校正参数的范围和准确性要求。
三、校正步骤1.稳定温湿度计:将温湿度计放置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等待其读数稳定。
建议等待至少30分钟。
2.校正温度:将校正设备的温度探头置于温湿度计的探头附近。
等待温度读数稳定后,记录下温度值。
3.校正湿度:将校正设备的湿度探头置于温湿度计的探头附近。
等待湿度读数稳定后,记录下湿度值。
4.比较和修正:将温湿度计的读数与校正设备的读数进行比较。
如果温湿度计的读数偏差较大,根据温湿度计的使用说明书进行相应的修正。
5.重复校正:根据需要,可以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温湿度计的读数和校正设备的读数基本一致。
四、校正记录在校正过程中,应当记录所采取的措施和测量结果。
校正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校正日期和时间;2.校正设备的型号和序列号;3.温湿度计的型号和序列号;4.校正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范围;5.校正设备的温度和湿度读数;6.温湿度计的温度和湿度读数。
校正记录的保存应妥善保管,以备将来参考。
五、校正周期温湿度计的校正周期应根据其使用环境和所需准确性来确定。
一般建议在关键环境下,每年进行一次校正。
对于特殊要求的环境,建议缩短校正周期。
六、校正后验证在完成校正后,应进行校正后验证,以确保温湿度计的准确性得到了改善。
方法如下:1.稳定温湿度计:将温湿度计放置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等待其读数稳定。
机械式温湿度计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模板]
![机械式温湿度计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53f434bf524ccbff0218411.png)
机械式温湿度计内部校准作业指导书对应的流程/规范1. 目的规范机械式温湿度计的内校作业, 使校验工作有据可依, 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及校验结果的准确性。
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概述适用于测量范围在5℃-50℃、30%-95%RH的机械式温湿度计、湿度计的内校作业。
3. 术语4. 操作说明4.1使用标准件:标准温湿度表配套设备:恒定湿热试验箱4.2校验环境:温度: 24±2℃;湿度:40±20%RH;4.3校验周期:每年1次4.4校验步骤:4.4.1校验前4.4.1.1确认标准件外校日期是否在有效期范围内;4.4.1.2确认校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4.4.2外观检查:4.4.2.1温湿度计外型结构应完好、无明显机械损伤,表面应无划痕和锈蚀。
使用中的温湿度计可放宽要求,应无影响仪器计量性能的外观缺陷;4.4.2.2温湿度计上应标有制造厂名、型号、出厂编号及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和编号;4.4.2.3指针式温湿度计和干湿表的其他要求:4.4.2.3.1刻度板位置应正确而不偏斜,刻度线应清晰均匀;4.4.2.3.2湿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30%RH-95%RH,最小刻度应不大于2%RH,并能保证可读数至1%RH。
每整10%RH或20%RH刻线标以相应的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4.4.2.3.3温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10℃-40℃,最小刻度应不大于1℃,并能保证可读数至0.5℃。
每整10℃刻线标以相应的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
4.4.2.4记录式温湿度计的其他要求:4.4.2.4.1温湿度记录范围:湿度不小于30%RH-95%RH,温度不小于10℃-40℃;4.4.2.4.2湿度最小分度值不大于2%RH,并能保证可读数至1%RH。
温度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并能保证可读数至0.5℃。
4.4.3温度误差校准:4.4.3.1将标准温湿度表置于恒定湿热试验箱的中心位置,被检仪器置于标准温湿度表的前后左右位置;4.4.3.2温度示值误差校准:4.4.3.2.1温度校准点:15℃、20℃、30℃;4.4.3.2.2试验箱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应再稳定30分钟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检仪器,间隔5分钟后重复读数一次。
机械式温湿度计作业指导书

机械式温湿度计作业指导书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机械式温湿度计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严格执行JJG 205-2005 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使校准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测量准确度,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用于测量范围在(5~50)℃、(30~95)%RH的机械式温湿度计,机械式湿度计的计量性能的校准。
3、编写依据JJG 205-20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4、环境条件温度:(15~25)℃,温度波动度应不超过±3℃/6h湿度:≤75%RH5、测量标准及配套设备6、校准项目及技术要求﹕备注:温度回差/湿滞误差和重复性为首次校准项目,后续校准可不做。
7、校准方法外观检查用目测和手动方式检查温湿度计应符合表2中外观的技术要求。
示值误差校准将精密露点仪的探头至于温湿度检定箱工作室的中心位置,将被检仪器置于温湿度检定箱的有效空间内,放置的方式与数量应不影响箱内空气循环。
检定箱的工作室应保持气密性,且不得放置潮湿或强吸湿性材料。
温度校准点为:15,20,30℃。
检定箱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应再稳定30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检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数一次。
取两次读书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器和被检仪器的温度示值(T标准和T平均)。
示值误差△T=T平均-T标准-d1,其中d1为标准器的温度修正值。
被检仪器在各检定点上的温度示值误差均应符合表2的示值误差的技术要求。
相对湿度校准点为:40%,60%,80%,箱内温度设置在20℃。
检定箱的湿度达到设置值后,应再稳定30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检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数一次。
取两次读书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器和被检仪器的温度示值(H标准和H平均)。
示值误差:△H= H平均- H标准被检仪器在各检定点上的湿度示值误差均应符合表2的示值误差的技术要求。
温湿度计校准作业指导书(参照模板)

温湿度计校准作业指导书(ISO9001-2015)1.目的:藉由定期校正使仪器维持稳定性及量测质量,确保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厂内各厂牌型号温湿度计之校验。
3.校正环境条件:室温4.校正周期:一年5.作业内容:5.1校正所需设备:标准器选用标准: 干湿球温度表精度: ±0.4℃5.2外观检查1.外型结构应完好无损。
2.温湿度计度盘刻度线及数字应清晰。
5.3误差校准1.将温湿度计与干湿球温度表放置于同一环境条件下。
平衡一段时间后(约30分钟左右)观察两者之间的变化。
首先在干湿球温度表上直接读取干球与湿球的实际温度值,读数时应注意视线与刻度线水平。
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实际值之差即为干湿差度。
依据干湿差度与刻湿表温度,运用<<相对湿度查对表>>(见后页)就能查出所需的相对温度,查表时,湿表温度即可通过湿球温度的实际值采用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得出。
干湿差度则取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实际值之差与查对表中最接近的一个。
2.从温湿度计度盘上直接读取温度与相对湿度的数值,然后再与干湿球温度表之温湿度进行比较。
3.示值误差: 温度误差=温湿度计温度-干球温度相对温度误差=温湿度计湿度-干湿球相对温度4.允许误差: 温度: ±2℃湿度: ±10%5.4判定:经外观检查,示值误差校准均符合要求则判定其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5.5误差修正:校准合格的温湿度计,当其显示温度值与标准温度有一定偏差时,用改锥通过表盒侧面右下调整孔调节温度校准拔片,使指标示值温度与干湿表温度相符,如果温湿度表湿度的显示值与标准湿度有偏差,在相对湿度大于50%时,用改锥通过盒体侧面左下调整孔调整湿度校准螺钉,使指标指示值与干湿表的相对湿度相符。
5.6维护及注意事项:1.定期对干湿球温度表进行加水。
2.标准器干湿球温度表是高值易碎品,使用时应轻拿轻放,勿倾斜,且避免用手直接接触玻璃棒和金属球。
相对温度查对表。
温湿度计校正作业指导书

文件变更履历表
1.目的:
明确公司内温湿度计的校正方法,确保温湿度计之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温湿度计校正
3.定义:
无
4.工作内容:
4.1校正标准件:
标准温湿度计
4.2 校正环境:
环境温度:15~25℃范围内,温度波动不超过±3℃/6h﹔湿度:不大于70%RH﹔.
4.3校正步骤:
4.3.1外观检验
a、外型结构完好,无明显机械机械损伤,表面无划痕和锈蚀,无影响计量性能的缺陷。
b、标志﹕有制造厂名,规格型号,许可证编号等。
4.3.2 温湿度示值误差
a、测量点为:三个不同的温湿度环境。
b、待校温湿度计与标准温湿度计一起放入校正點之場所,
c.静置1H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件,再读被检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一次。
取两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器和被检仪器的温湿度示值(T B和T/ H B和H)。
d、示值误差:△T =T - T B
温湿度计的温度示值误差不超过:±2.0℃。
c、示值误差:△H =H - H B
温湿度计的湿度示值误差不超过:±5%RH。
4 .3.3校正周期
a、可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一年。
4.3.4 外观检验,示值误差校准均符合要求则判断合格,否则判断不合格。
5.注意事项:
a、使用完成后必须用干净的无尘布清洁干净,以免水渍,灰尘会损坏仪器表面
6.参考文件:
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JJG205-2005
7.附件及表格:
温湿度计校正记录 TQ-3-147 -01A。
温、湿度计使用作业指导书

1.0目的
使用人员能正确使用温、湿度计,避免产生测量错误
2.0适用范围
适用本厂使用之温、湿度计
3.0使用方法
3.1 使用前检查温、湿度计的外观完整性,是否在合格有效使用期限内进行使用﹔
3.2 温、湿度表悬挂或水平放置使用﹔
3.3 温、湿度表不能在太阳光直接照射下使用,并避免雨水淋湿﹔
3.4 温、湿度表不能放在通风口及空调风直接出口处使用﹔
3.5 温、湿度表应在指定的范围内使用(例:WHM5型温、湿度表只能在温度-20℃~+40℃,相对湿度不超过80%的环境下使用)
3.6 温、湿度表不能在有腐蚀性气体及含油气体存在的环境下使用﹔
3.7 读数方法(WHM5型)
3.7.1 直接从表盘上的刻度读取温、湿度值﹔
3.7.2 最小分格值温度为1℃,湿度为1%RH.
4.0日常保养
4.1随时保持温、湿度计之清洁;
4.2随时保持温、湿度计水杯的水位能浸湿棉布条,每周要清洗水杯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式温湿度计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严格执行JJG 205-20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使校准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测量准确度,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用于测量范围在(5~50)℃、(30~95)%RH的机械式温湿度计,机械式湿度计的计量性能的校准。
3、编写依据
JJG 205-2005机械式温湿度计检定规程。
4、环境条件
温度:(15~25)℃,温度波动度应不超过±3℃/6h
湿度:≤75%RH
5、测量标准及配套设备
6、校准项目及技术要求﹕
表2校准项目及技术要求
备注:温度回差/湿滞误差和重复性为首次校准项目,后续校准可不做。
7、校准方法
7.1外观检查
用目测和手动方式检查温湿度计应符合表2中外观的技术要求。
7.2示值误差校准
将精密露点仪的探头至于温湿度检定箱工作室的中心位置,将被检仪器置于温湿度检定箱的有效空间内,放置的方式与数量应不影响箱内空气循环。
检定箱的工作室应保持气密性,且不得放置潮湿或强吸湿性材料。
温度校准点为:15,20,30℃。
检定箱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应再稳定30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检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数一次。
取两次读书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器和被
检仪器的温度示值(T
标准和T
平均
)。
示值误差△T=T
平均-T
标准
-d1,其中d1为标准器的温度修正值。
被检仪器在各检定点上的温度示值误差均应符合表2的示值误差的技术要求。
相对湿度校准点为:40%,60%,80%,箱内温度设置在20℃。
检定箱的湿度达到设置值后,应再稳定30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检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数一次。
取两次读
书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器和被检仪器的温度示值(H
标准和H
平均
)。
示值误差:△H= H
平均- H
标准
被检仪器在各检定点上的湿度示值误差均应符合表2的示值误差的技术要求。
7.2.4其它说明
温湿度校准可同时进行。
被检仪器读数均以目视方式进行,对于指针式仪器,视线应垂直于刻度盘;对于记录仪,应以记录纸上的记录位置为准。
7.3温度回差和湿滞误差校准
依次按:10,20,30,40,30,20,10℃的顺序进行温度示值误差的校准。
在同一校准点上正、反行程温度示值误差的差值,即温度回差,应符合表2温度回差/湿滞误差的技术要求。
在20℃下,依次按40%RH,60%RH,80%RH,60%RH,40%RH的顺序进行湿度示值误差的校准。
在同一校准点上正、反行程湿度示值误差的差值,即湿滞误差,应符合表2温度回差/湿滞误差的技术要求。
7.4重复性校准
依次按:10,20,30,40,℃的顺序进行示值误差的校准,连续重复进行3次。
计算出各个校准点上的3次校准的示值误差之间的最大差值,即温度重复性,应符合应符合表2重复性的技术要求。
依次按:40%RH,60%RH,80%RH,60%RH,40%RH的顺序进行示值误差的校准,连续重复进行3次。
计算出各个校准点上的3次校准的示值误差之间的最大差值,即湿度重复性,应符合应符合表2重复性的技术要求。
8、校准结果的处理和校准周期
对校准符合规程要求的机械式温湿度计,出具校准证书,并在该温湿度计上粘贴校准标志;机械式温湿度计的建议校准周期为不超过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