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投资环境分析

合集下载

印度市场环境分析

印度市场环境分析

印度市场环境分析一、概述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改革开放政策,印度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

本文将对印度市场的宏观环境、政治经济状况、社会文化特点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印度市场并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二、宏观环境分析1. 经济状况:印度是一个新兴市场经济体,GDP增长率持续保持在5%以上。

印度的经济主要依赖于服务业和农业,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

印度政府积极推动经济改革,吸引外资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商机。

2. 政治状况: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政治稳定。

政府积极推动经济改革和外商投资,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然而,政府的决策过程相对缓慢,法律体系仍有待完善。

3. 法律环境:印度的法律体系相对复杂,涉及多个层级的法律法规。

企业在印度经营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包括劳动法、税法等。

此外,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4. 货币政策:印度的货币单位为卢比(INR),卢比的汇率相对较稳定。

印度央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来保持通货稳定和经济增长。

三、政治经济状况分析1. 政府政策:印度政府积极推动经济改革和外商投资。

近年来,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简化审批程序、降低税率、改善基础设施等,以吸引外资进入印度市场。

2. 市场竞争:印度市场竞争激烈,涉及多个行业。

在一些传统行业中,印度企业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同时,国际知名企业也在印度市场展开竞争,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3. 消费市场:印度的消费市场庞大且多样化,消费者对品质和价格敏感。

随着中产阶级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者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和消费品领域。

四、社会文化特点分析1. 人口结构: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人口结构年轻化。

印度人口中有多种宗教和语言,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和文化有所差异,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市场策略。

2. 文化价值观:印度文化以宗教、家庭和社会等价值观为核心。

印度市场环境分析

印度市场环境分析

印度市场环境分析引言概述: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人口和潜力巨大的市场。

了解印度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五个大点进行分析,以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印度市场。

正文内容:1. 政治经济环境1.1 政府政策:印度政府鼓励外商投资,并实行一系列改革政策,以吸引国际企业进入市场。

1.2 经济增长:印度经济增长迅速,消费市场庞大,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1.3 货币政策:印度央行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货币价值。

2. 社会文化环境2.1 人口结构:印度人口众多,且年轻人口比例高,这为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2 文化差异:印度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企业需要了解当地文化,以适应当地市场。

2.3 消费习惯:印度人对价格敏感,注重物有所值,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品质和创新。

3. 法律法规环境3.1 外商投资政策:印度对外商投资实行开放政策,但在某些行业有限制。

3.2 知识产权保护:印度的知识产权保护仍存在一定问题,企业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3.3 劳动法规:印度的劳动法规复杂,企业在雇佣和管理员工时需要遵守相关法规。

4. 技术环境4.1 互联网普及率:印度的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为企业提供了在线销售和营销的机会。

4.2 挪移支付:印度的挪移支付市场发展迅猛,企业可以借助挪移支付提供更便捷的支付方式。

4.3 电子商务:印度的电子商务市场蓬勃发展,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拓展销售渠道。

5. 竞争环境5.1 市场竞争激烈:印度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5.2 本土竞争对手:印度有许多本土企业,它们对市场有深入了解,企业需要了解本土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弱点。

5.3 国际竞争对手:许多国际企业也进入了印度市场,企业需要与国际竞争对手进行竞争,提高自身竞争力。

总结:综上所述,了解印度市场环境对于企业在印度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印度市场分析

印度市场分析

印度市场分析引言概述:印度作为全球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

近年来,印度经济快速增长,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的关注。

本文将对印度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其潜力和机遇。

一、人口红利1.1 人口规模庞大:印度拥有超过13亿的人口,是全球第二大人口国家。

这庞大的人口规模为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消费潜力。

1.2 年轻劳动力:印度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约70%的人口年龄在35岁以下。

这意味着印度拥有大量年轻、有活力的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3 增长中的中产阶级: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度的中产阶级不断壮大。

这部分人口具有较高的购买力和消费需求,为市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消费市场2.1 日用消费品市场:印度的日用消费品市场规模巨大,包括食品、饮料、个人护理品等。

随着中产阶级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些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

2.2 移动互联网市场: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庞大。

这为电子商务、在线娱乐和数字支付等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2.3 车辆市场:印度的汽车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加,购买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

同时,印度政府也在推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创造了机遇。

三、产业升级3.1 制造业:印度制造业正处于升级和转型的阶段,政府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并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这为跨国企业提供了投资机会,并带动了工业品市场的需求增长。

3.2 信息技术服务:印度是全球最大的IT服务出口国之一,拥有庞大的IT人才储备。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印度的IT服务市场有望继续扩大。

3.3 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印度是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食品加工业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为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技术提供了机遇。

四、投资环境4.1 政策支持:印度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鼓励外资投资。

例如,推出了“印度制造”计划和“数字印度”计划,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

印度市场环境分析

印度市场环境分析

印度市场环境分析一、概述印度作为全球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

本文将对印度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和法律法规环境等方面。

二、经济环境分析1. GDP和增长率:根据最新数据,印度的GDP达到xxxx亿美元,增长率为x%。

2. 主要产业:印度的主要产业包括信息技术、汽车创造、纺织、化工等。

3. 外贸状况:印度是全球最大的钻石加工和出口国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之一。

4. 贸易政策:印度实行着一系列贸易政策,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

5. 投资环境:印度政府鼓励外国投资,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

三、政治环境分析1. 政府形式: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共和国,政府形式为议会制。

2. 政治稳定性:印度政治相对稳定,但也存在一些地区性的政治问题。

3. 政府政策:印度政府致力于推动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同时也注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四、社会文化环境分析1. 人口结构:印度人口多样性丰富,不同宗教和语言的人民共同生活。

2. 文化传统:印度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包括宗教、音乐、舞蹈、艺术等。

3. 消费习惯:印度人民对于家庭和社交关系非常重视,消费习惯也受到这种价值观的影响。

4. 教育水平:印度的教育水平逐渐提高,高等教育机构数量增加,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材。

五、科技环境分析1. 信息技术:印度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出口国之一,拥有大量技术人材。

2. 科研发展:印度在科研领域投入逐渐增加,涉及医疗、能源、环境等多个领域。

3. 创新能力:印度的创新能力逐渐提高,涌现出一批创新企业和创业者。

六、法律法规环境分析1. 法律体系:印度采用英国法系,法律体系相对完善。

2. 商业法规:印度的商业法规涵盖了公司设立、合同法、劳动法等方面。

3. 知识产权保护:印度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逐渐增加,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七、总结印度作为一个拥有庞大市场潜力的国家,具有丰富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科技资源。

印度市场环境分析

印度市场环境分析

印度市场环境分析一、概述印度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

随着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将目光投向印度市场。

本文将对印度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因素。

二、经济环境分析1. GDP和增长率:印度是全球第六大经济体,GDP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约为7%。

2. 消费市场:印度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中产阶级人口增加,消费能力提升,尤其是城市地区的消费需求旺盛。

3. 投资环境:印度政府致力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简化了投资流程和手续,提供了一定的税收优惠。

4. 贸易政策:印度实行一定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一些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同时也加大了对外贸易的开放力度。

三、政治环境分析1. 政府稳定性:印度政府相对稳定,政府对外商投资持开放态度,鼓励外资进入印度市场。

2. 政策法规:印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鼓励外国企业在印度设立公司和工厂,并提供了一定的优惠政策。

3. 腐败问题:印度在反腐败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企业在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时需要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四、社会文化环境分析1. 宗教和文化多样性:印度是一个宗教多元的国家,不同宗教和文化对消费行为和市场需求产生影响。

2. 人口结构:印度人口年轻化且庞大,年轻人口对时尚、科技和娱乐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

3. 语言和教育:印度有多种语言,英语是商务交流的主要语言,教育程度较高,人才资源丰富。

五、技术环境分析1. 互联网普及率:印度的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电商和在线服务市场发展迅速。

2. 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在印度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人们支付的主要方式。

3. 创新创业:印度有着蓬勃发展的创新和创业环境,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层出不穷。

六、市场机会与挑战1. 市场机会:印度市场潜力巨大,消费需求旺盛,特别是中产阶级和年轻人口的消费能力提升。

2. 市场挑战:印度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偏好多样化,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可能对企业的进入和运营造成一定困难。

2024年印度市场数据报告

2024年印度市场数据报告

2024年印度市场数据报告引言概述:本文将对2024年印度市场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和预测。

2024年对于印度市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预计经济增长将继续加速,并伴随着许多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在正文中分别从经济增长、消费者需求、互联网经济、制造业和农业五个方面对印度市场进行深入阐述。

通过对这些重要领域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2024年印度市场的整体形势和潜在机会。

正文:一、经济增长1.1GDP增速:根据预测,2024年印度的GDP增速有望达到X%。

这将使印度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1.2投资环境:政府为吸引外资和促进国内投资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24年将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1.3城市化进程:印度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这将刺激住房建设和零售业发展。

预计2024年将有更多就业机会出现。

二、消费者需求2.1中产阶级的崛起:随着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印度的中产阶级人口比例将继续上升。

这将促进消费者需求的增长,尤其是在汽车、房地产和消费品等领域。

2.2互联网购物的普及:印度的互联网普及率正在迅速增加,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X%。

这将推动在线购物市场的快速发展。

三、互联网经济3.1移动支付的普及:印度的移动支付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到2024年将有更多的人开始使用移动支付和电子钱包。

3.2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电子商务在印度市场的份额将继续增长。

预计2024年的电子商务销售额将达到X亿美元。

四、制造业4.1制造业升级:印度政府致力于提升印度制造业的竞争力,并将其打造成全球供应链中心。

2024年将继续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和投资。

4.2智能制造的兴起:随着、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将成为印度制造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预计到2024年将有更多企业采用智能制造技术。

五、农业5.1农业技术的应用:农业是印度经济的重要支柱,预计2024年将有更多的农业技术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印度投资环境及有关政策

印度投资环境及有关政策

印度投资环境及有关政策ﻫ一、印度的地理、政治、经济与社会简况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土地面积329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七位,可耕地面积就是中国的15倍;人口已超过10亿,就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印度就是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民族、语言、地理、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的国家。

在政治方面,印度号称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的、非宗教的民主共与国。

独立后,印度采用政府议会制度,由一个中央政府、26个邦与6个直辖区组成。

发展的选举制度支持着政府的议会体系,在过去的50年里进行过13次大选。

由于国内党派、教派林立,为各自的利益长期在议会纷争不休,政府的许多政策措施无法实行,政府缺乏稳定性与管理国家有力的权利。

印度实行三权分立,除民主选举的立法机关外,还有独立存在的法院系统以及独立的审计机构。

ﻫ在商业经营管理方面,英语作为官方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被广泛使用。

印度拥有大量合格的、有能力、有技术的人才资源,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约就是中国的五倍。

ﻫ印度中产阶级的人数巨大,10亿人口中,据印度官方数字显示近3亿为中产阶级(政府统计中产阶级的标准就是:个人的收入需要交纳所得税,队1999年为例,年收入超过6万卢比的男性公民与年收入超过7、2万卢比的女性公民均需要纳税个人所得税)。

农村人口4—5亿,就是一个巨大的待开发的市场。

1991年7月拉奥政府执政期间,开始了对外开放的新经济政策,标志着印度经济国际化、自由化的开始。

新工业与自由贸易政策的颁布强有力地推动了货币与商业机构的改革,从而开发了印度经济潜力,经济从内向型计划经济向增加透明度面向市场转变。

主要经济部门与经济指标的走势明显体现着印度经济分稳步发展。

但1998年由于东南亚经济危机、印度核暴招致西方各国的经济制裁与BJP政府倒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印度经济出现了急剧衰退局面。

1999年10月瓦杰帕依政府重新执政后,印度政局始见稳定,开始加快经济自由化进程与加强对外来投资的管理。

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与吸引外资的措施,在此推动下,印度经济始见好转,GDP增长由1998—1999年上半期的4%以下上升到了6、8%,工业增长达到了6%,出口增长由1998年度的零增长强劲回复到了1999年度增长10%,外汇储备(包括黄金与特别提款权)达到了340亿美元,通货膨胀率低于4%。

对当前印度投资环境的综合分析

对当前印度投资环境的综合分析

对当前印度投资环境的综合分析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印度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近年来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者的目光。

然而,要在印度进行投资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对其投资环境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印度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潜力。

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也在逐步提升,为各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印度政府积极推动经济改革,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政策。

例如,在一些特定的行业和领域,提供税收优惠和补贴,以鼓励外国企业的投资和发展。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能源和通信等方面的条件,为企业的运营提供了更好的硬件支持。

在市场规模方面,印度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庞大的人口意味着庞大的消费市场,无论是日常消费品、电子产品还是服务行业,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尤其是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对于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商机。

然而,印度的投资环境也并非一片坦途。

在法律和监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印度的法律法规体系较为繁琐,不同地区的执行标准也可能存在差异,这给企业的合规运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基础设施建设尽管在不断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短板。

电力供应不稳定、交通拥堵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效率,增加了成本。

印度的税收制度也相对复杂,税种繁多,税率的计算和申报程序较为繁琐,这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和应对。

劳动力市场虽然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工会力量较为强大,可能导致劳动纠纷的发生,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

此外,劳动力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也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在文化和社会方面,印度的多元性既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也可能给投资带来一定的挑战。

不同地区、宗教和种姓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市场的统一性和消费者行为,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的投资环境印度,一个处于亚洲南部的发展中国家,为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是历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速,印度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表现出了令人振奋的势头。

如若作为一个非亚洲外商,现要在亚洲进行投资,那么最具有吸引力的除了中国之外,就属印度这一热土了。

一、自然地理因素(一)地理位置印度地处亚洲南部,属南亚次大陆,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北与中国、尼泊尔、锡金和不丹为邻,东与缅甸和孟加拉国毗连,南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东南濒临孟加拉湾,西南面临阿拉伯海,南连印度洋,北倚喜马拉雅山,为亚、非、欧和大洋洲海上交通枢纽。

据此,印度三面环海,拥有十分便利的水上交通,便于水上运输,原材料、产品的进出口,其北面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接壤,亦很大程度地便利了印度市场与亚洲内陆国家的贸易来往。

缺点是地处热带,气候炎热,生活环境就比不上中纬度的其他国家了。

(二)自然资源1、气候印度多数地区气候受冬季东北及夏季西南两大季风影响,属热带季风型,温度介于10-40度间.每年6至9月的夏季季风(monsoon)为全国多数地区带来暴雨,其中东北Meghalaya州东南部是全球降雨最多的地方,雨量达10,900公厘.每年夏季雨季降雨情形决定农业收成良莠,也影响占全国人口60%农业人口的生计.2、能源(1)电力电力供应不足是印度经济发展首要问题,全国高峰用电时的平均缺电约11%,各地经常无预警停电,尤其夏季高峰用电时更常发生,另因电价昂贵,各地窃电情形严重,即使首都新德里每日停电数起情形普遍,迫使许多厂商,住家均自备发电设备,稳压器,不断电系统等.近年私人电力公司已渐参与发电及配电经营,(2)石油随着经济日趋发展,能源需求日增,所需原油的80%仍仰赖进口。

国内油价深受国际油价涨跌影响,加上中央及州政府对燃油课徵货物税,销售税等税目,汽油每公升45-47卢比(约略超过1美元),柴油27-29卢比(约0.6美元),贵于我国及东南亚国家.(3)天然气蕴藏量相当丰富,约达8,535亿立方尺,由于近年外海常探勘到天然气,故产量年有增加,惟除了自产外,为保障天然气来源,印度亦积极推动修筑由中亚经巴基思坦的天然气管线.天然气除供工业使用外,亦是家庭及公用车辆使用燃料,政府对天然气进行补贴,以15公斤装的煤气筒为例,各地价格略有不同,约在290-300卢比间.(4)水印度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据水资源部统计,全国20个主要河谷地区已有8个地区缺水,2025年将有11条主要河川乾涸,故一般民生自来水的供应并不充裕,许多地区都分时供水,断水时有所闻,且部份地区水质甚差,非但无法生饮,甚且难以使用,饮用水需选购合格矿泉水.在缺水季节,多数地区仰赖地下水源供应,但随着过渡使用,地下水源日渐枯竭.二、经济环境因素(一)产业概况1、软件代工服务业印度挟英语人口众多,工资低廉,政府政策支持,有系统进行员工训练,与欧美时差可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等各项优势,在国际软件市场上渐露头角, 主要软件公司如HCL等已发展成为大型跨国企业,主要客户包括制造业,电信业,银行及金融业,政府机关及国防工业等.管理等领域各具特色及专长。

然印度软件业因成长过快,小厂争相投入,造成业者杀价竞争以抢夺人才及市场的不良现象,员工流动率过高。

未来印度政府仍将致力发展软件产业,公民营电信公司近年亦加紧投资电信基础建设,而产业已成气候且人力成本仍远低于欧美情形,预计欧美等国将软件服务业外包至印度的风潮仍将持续进行.2、纺织业纺织业占印度工业总产值的14%,产业规模庞大,是印度仅次于农业之第二大促进就业产业.印度纺织的主要优势在棉,黄麻,丝等天然纤维及部份人纤产量丰富,有庞大的编织及针织产能,劳工成本低及供量充足,业者熟悉欧美市场;缺点则包括业者规模过小,基础建设不佳,资金成本过高,缺乏资金更新技术及设备等.印度政府除鼓励纺织技术升级外,将对100家纺织厂进行动整,其中部份无法竞争者加以关闭.3、制药业印度制药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无论是技术,药品品质及种类,都已达一定水平,从简单的头痛药到较复杂的抗生素及心血管药物,都可自行制造,所生产药品获得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核准之案件,是除美国以外最多的国家.该产业年产值约100亿美元,居全球第13,如以产量计,居全球第4,由于印度药厂素质佳,经验丰富且生产成本低,临床实验时程较欧美大幅缩短,近年印度药厂渐成为国际主要药厂研发,测试及制造基地, 预计未来印度每年约可取得40-100亿美元的委外承制订单,在全球每年600亿美元的外包药品市场中占上一席之地.4、电信通讯业由于印度幅员广大人口众多,通讯需求庞大,对手机,电话机,答录机,传真机,调制解调器及公共电话等均有需求.至通讯网络设备部分自国外进口, 此外Lucent,Fujitsu及Siemens也在印度生产通讯传输设备.由于竞争激烈,为取得经济规模及市占率,近来各通讯业纷纷展开合并及业务合作.5、汽摩托车工业(1)汽车印度2009年轿车及休旅车销售量首度超过百万,预计往后每年成长15%,至2010年市场规模可达250万辆.由于未来前景佳,各国际国内车厂莫不大力扩厂。

由于印度经济成长迅速,各地不断兴建高速公路,增加对商用车的需求,预计至2011年可达50万辆, 印度政府计划将印度发展成为小型车的生产及出口重镇.(2)摩托车由于城郊及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0%,加上所得持续增加,15-24岁年轻人口占总人口25%,摩托车需求持续大幅增加。

印度产制零配件虽具竞争力,然部份零配件如传动轴,钢圈等较中国价昂,故印度部份车厂已改自中国进口,本土大型零配件业则以引进欧美技术,购并欧美零件厂以获得行销渠道。

6、电子业由于印度本土电子厂商竞争力有限,电子零组件无法完全供应许多在印度设厂的国际电脑,通讯及消费电子等3C大厂生产所需,我国部分电子零组件厂商可针对此一商机,积极拓展.7、农渔畜牧业(1)农业印度以农业立国,65-70%的人口依赖农业为生,全国43%的土地用于农耕以养育10亿以上人口,农产占GDP产值19.3%。

由于耕地多缺乏完善灌溉系统,60%的农地仰赖每年7-9月季风雨季带来充沛雨量,但因降雨量不稳定,影响农作物收成至钜,使得许多农民生活困难,因还不起农业贷款而自杀时有所闻,农业爰成为印度政府相当重视的产业之一。

(2)渔业印度海岸线长7,516公里,有50万平方公里的浅海区及3,937个渔村,全国渔船约80万艘,每年捕获量约380万吨,其中93%由简单的中小型渔船于近海捕捞,7%由大型渔船至东部海岸专门捕虾.主要出口国为日本,美国,欧洲,中国大陆及东南亚各国.(3)畜牧业印度饲养家畜共4.7亿头,包括乳牛2亿头,水牛9,000万头及大量的羊,猪鸡,骆驼等,牛奶及蛋类产量成长快速,从事畜牧业投资报酬高于农耕.原因在于印度仅有1/3的耕地配有灌溉系统,其余需仰赖降雨,而印度每年降雨量有3/4来自7至9月的季风降雨,雨量不稳定,全印度耕地约有1/4常遭水患,故应改进灌溉技术及系统,并提高农耕及施肥技术始能提高收成.(二)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印度一共有12亿人口,其中大约70%的居民生活在农村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美元。

人均年收入仅有460美元,并且有3亿印度人每天的生活费仅有1美元或不到1美元。

(三)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独立之后的第一个三十年1974年-1980年,印度的经济增长达到均3.6%,人均GDP的增长达到1.4%。

尽管印度经济增长是印度摆脱殖民历史的基它远远低于印度潜在的经济增长,也远低于亚洲四小龙的增长速度。

第二阶段:1980年,印度经济加速增长,年平均GDP增长速度为5.6%,人均GDP增长速度为3.4%。

1991年是印度独立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流动性危机和财政赤字的增加促使政府采取紧急措施重建国内外对经济的信心。

政府将危机挑战转变为实施一揽子经济改革的机会。

他们成功地稳定了财政,使外部部门自由化,取消了对工业的限制,改革税收和金融部门,使公共部门商业化。

上述改革释放出强大的推动力,将印度经济引领到一个高速增长的轨道上来。

这些改革带来了经济的好转。

在1991/1992年度实际上的停滞之后,印度GDP在接下来的5年里加速增长,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平均6.7%)。

值得注意的是,在“八五”期间,所有主要的部门如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均明显比危机前的十年增长更快.第三个阶段:随着1990年代的经济改革在整个经济系统中产生效果,印度经济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增长通道。

2003年印度经济继续稳步增长,由中速增长阶段进入到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阶段。

在这一阶段2003/2004年度以后的每一年度,以市场价格测算的GDP增长速度都超过8%。

预测2007/2008年度印度经济增长将达8.7%,与这一趋势完全一致。

此轮经济增长的动力由储蓄和投资的增加支撑,并且表现为生产力和竞争能力的改进。

(四)进出口情况产值最高的产业:能源,软件,纺织,汽车,珠宝主要出口产品:宝石珠宝,石油,化学制药化装品,成衣,机械,运输工具,金属制品,棉纱布,铁矿,橡胶玻璃。

主要出口国家:美国,阿联,中国,新加坡,英国,香港,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日本主要进口产品:石油,电子产品,黄金,机械,有机无机化学品,钢铁,铁矿及废五金,煤,运输设备主要进口国家:中国,美国,瑞士,德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南韩,阿联,英国,日本三、基础设施因素(一)通讯通讯是印度改采自由开放经济政策以来最成功的产业,不但家庭使用有线或无线电话日趋普及,另宽频用户亦超过百万用户,成长甚快. (二)运输1、铁路印度铁路始于1853年由孟买至Thane短短的34公里,至今已发展成62,759公里6,867车站的庞大运输网,分为9个运行区,是印度各地客,货运输的主要工具,印度铁路公司是全印度最大国营企业,雇用员工150万名.惟因铁道号志,车辆老旧,加上人谋不显扬,铁路事故频繁.2、公路目前联接主要城市新德里,盖尔各答,清奈及孟买等四大城市的所谓全国高速公路网已大致完成90%,都会地区联外道路亦规画中,但其施工水平仅稍及我国的省道,公路上机慢车,牛车等争道情形普遍,影响行车速度,并非一般认知的真正高速公路,即使在改革开放已15年后的2006年,一辆货运卡车由盖尔各答至孟买间2,150公里的距离仍费时8天,沿途经过许多的收费站及检查站,足资说明印度陆运仍相当落后,且跨州运输仍有过多管制,影响厂商运行成本至钜.3、航空国际及国内飞航班次频繁,尚称方便,但各地机场设施老旧,拥挤不堪,已不敷日增的飞航需求,新德里,孟买,邦加罗,海德拉巴等地均见机场新,扩建工程,但进度缓慢,工期延误司空见惯.印度每年仅约投资GDP的3.5%于基础建设,金额约210亿美元,而中国投资GDP的10.6%,金额达1,500亿美元,所以双方的距离已渐拉渐远.据印方估计,未来10年内至少需引进1,500亿美元的外人投资于基础建设.4、重要商业中心(1)孟买(Mumbai)人口1,640万,是印度最大经济州Maharashtra的首府,也是最大港口及工商金融中心,有印度金融首都之称,惟街道窄小公共设施落后,遇雨成灾,交通瘫痪,市内有蔓延10余公里的全球最大贫民区;(2)盖尔各答(Kolkata)人口1,320万,是West Bengal州首府,也是印度东部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各项产业发达,有全印度第一条地铁;(3)邦加罗(Bangalore)人口570万,是Kanataka州首府,近年印度高科技产业及软件重镇,许多跨国企业均设有研发园区,区内俨然可比美欧美环境,然因都市未妥善规画,市内交通混乱拥挤,机场亦甚拥挤老旧,正待改善;(4)清奈(Chennai)人口640万,是Tamil Nadu首府,也是印度东南沿海最大港口及工商城市,近年工商业发展迅速,是许多汽车厂及我国鸿海所属的富士康集团手机选定的设厂地点.四、法律环境因素(一)《反垄断法》印度严格的《反垄断法》已于2008年实施,律师和企业高管们警告说,这可能会使跨国并购交易受到拖延甚至阻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