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职员犯罪案例_银行工作人员犯罪案例.doc
银行主任触犯法律的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某市商业银行主任李某,在职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涉嫌贪污、挪用公款、受贿等犯罪行为。
经过调查,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
本案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对银行业从业人员起到了警示作用。
二、案情简介李某,男,35岁,原任某市商业银行主任。
2016年至2018年期间,李某在担任银行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涉嫌以下犯罪行为:1. 贪污:李某利用职务之便,侵吞银行公款100万元。
2. 挪用公款:李某利用职务之便,挪用银行公款500万元,用于个人消费和投资。
3. 受贿:李某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收受客户贿赂10万元。
三、案例分析1. 贪污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李某作为银行主任,利用职务之便,侵吞银行公款100万元,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
2. 挪用公款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李某作为银行主任,挪用银行公款500万元,用于个人消费和投资,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3. 受贿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李某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收受客户贿赂10万元,符合受贿罪的构成要件。
四、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
五、案例分析总结本案中,银行主任李某触犯法律,主要原因是:1. 法律意识淡薄:李某在担任银行主任期间,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导致其触犯法律。
2. 权力欲望膨胀:李某在担任银行主任期间,权力欲望膨胀,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最终走向犯罪。
银行系统职务犯罪案例

银行系统职务犯罪案例那我给你讲个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案例哈。
就说有个小支行的客户经理,咱们就叫他老王吧。
老王在银行工作了好些年,对银行内部那一套业务流程可是熟得很。
这银行呢,经常会有一些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
老王呢,就动起了歪脑筋。
有一家企业来申请贷款,本来按照正常的流程,银行得好好审查这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记录啥的。
但是老王呢,收了这个企业老板给的好处费。
这好处费可不少,一下子就把老王的眼睛给晃花了。
然后他就开始在审查材料上做手脚。
比如说,企业的财务报表有些地方明显不太对劲,正常情况下得让企业重新提供或者详细解释的。
老王倒好,他直接就给美化了一下,把一些关键的数据改得看起来还挺健康的。
银行这边呢,信任老王这个老员工啊,审批流程就这么被他糊弄着往前走。
最后呢,贷款就批给这个企业了。
结果呢,这个企业本身经营就有很大的问题,根本还不上这笔钱。
这贷款就成了坏账,银行损失可大了。
后来银行内部查账,发现这个事儿有猫腻。
一查就查到老王头上了,老王这才傻眼了,后悔得不行,可这时候已经晚了,他这就是典型的银行系统职务犯罪,为了那点私利,把银行的规章制度全抛到脑后了,最后把自己的工作、名声都给搭进去了。
再给你讲一个。
有个银行柜员,是个年轻小伙子,咱们叫他小李。
小李呢,看着周围的人花钱都大手大脚的,他心里就不平衡了。
他就打起了储户账户的主意。
他发现有个储户的账户,这个储户好像不太经常查看账户余额,而且账户里有不少钱。
小李就利用自己柜员的权限,每次办理业务的时候,偷偷地从这个储户的账户里转一小笔钱到自己新开的一个账户里。
他觉得每次转一点点,不会被发现的。
比如说今天转个几十块,明天转个一百块的。
可是啊,储户也不是傻子,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账户里的钱对不上数了。
就来银行查账,这一查就查到了那些不正常的转账记录。
银行再一调查,发现是小李搞的鬼。
小李本来是个挺有前途的年轻人,就因为一时的贪念,走上了职务犯罪的道路,最后被银行开除,还面临着法律的惩处呢。
银行员工违法违规案例

银行员工违法违规案例
1.2004年,南京江宁农村商业银行一名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向客户
泄露信贷审批信息,被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2008年,浙江永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一名信贷员工利用职务便利,接受借贷行为中的便利,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3.2013年,江苏泰州市海陵区某农村信用社一名员工多次利用客户
信息,在未征得客户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冻结客户的账户,并进行“套现”操作,被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
4.2017年,福建宁德市福建农信社一名员工将客户存款非法挪用,
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款。
5.2018年,云南昆明市某银行员工涉嫌伪造行内文件,非法侵占客
户资金,被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6.2020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一名员工向客户违规提供高额贷款,
并在审核过程中造成虚假报备贷款数据,被行政处罚并处罚款。
银行系统职务犯罪 典型案例

银行系统职务犯罪典型案例1. 引言在银行系统中,职务犯罪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损害了客户的利益。
职务犯罪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贪污、挪用资金、内部交易、伪造文件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典型案例,分析其深层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2. 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典型案例2.1 贪污和挪用资金在银行系统中,一些员工和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通过编造虚假项目、伪造文件等手段,挪用资金、贪污污款。
2016年,我国农业银行郑州分行因为存在大规模的信贷资金挪用和信贷资产严重失控,导致了银行数亿元的损失。
2.2 内部交易银行内部交易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涉及职务犯罪。
一些人员可能借助内部信息,进行违规交易,谋取不正当利益。
2015年,美国德意志银行就因为内部人员操纵股票市场,引发了一场金融风暴,造成了巨额的亏损。
3. 职务犯罪的深层原因3.1 利益驱动职务犯罪的深层原因之一是利益驱动。
在竞争激烈的银行业中,为了获得更多的业绩和利润,一些员工和管理人员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导致了职务犯罪的发生。
3.2 监管不力银行系统中存在监管不力的现象,一些银行监管机构对银行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存在疏漏,也为职务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
4. 应对措施4.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职务犯罪行为,有效地降低职务犯罪的风险。
4.2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该加强对银行系统的监管,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对职务犯罪行为进行严惩,提高违法成本,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5. 结语在银行系统中,职务犯罪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深入分析职务犯罪的典型案例和深层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职务犯罪的本质,为银行职务犯罪的治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廉洁、透明、健康的银行系统,提升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 个人观点银行系统职务犯罪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治理。
银行系统职务犯罪案例

银行系统职务犯罪案例(中英文实用版)英文文档内容:Title: Bank System Position Crime CasesThe occurrence of position crime in the banking system is a significant concern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worldwide.Such crimes involve employees abusing their positions within the bank to commit fraudulent activities, resulting in substantial financial losses and damage to the institution"s reputation.This document presents a few cases of bank system position crime.Case 1: EmbezzlementAn employee at a mid-sized bank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caught embezzling funds from the institution.The employee had been working in the bank"s trust department for over five years and had developed a scheme to divert money from client accounts to her personal account.She manipulated accounting records and created false entries to cover her tracks.The crime was discovered during a routine audit, and the employee was terminated and subsequently prosecuted.Case 2: Insider TradingA vice president at a large international bank was involved in insider trading activities.He used sensitive information about the bank"s clients, such 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o trade stocks in those companies.Theemployee made substantial profits from these trades and was caught when the bank"s internal investigation team detected unusual trading patterns.The individual was terminated, faced legal action, and was required to repay the profits earned from the illegal activities.Case 3: Mortgage FraudEmployees at a regional bank in Europe were involved in a mortgage fraud scheme.They manipulated loan applications by inflating the value of properties and submitting false documents to obtain mortgages.The employees then diverted the loan funds to their personal accounts.The scheme was uncovered when the bank"s risk management team noticed discrepancies in loan applications.The individuals involved were fired, prosecuted, and required to repay the funds misappropriated.Case 4: Bribery and CorruptionA senior executive at a major bank in Asia was implicated in a bribery and corruption scandal.The executive was found to be accepting bribes from vendors in exchange for awarding them contracts with the bank.The scandal was exposed when a whistleblower came forward with evidence.The executive was terminated, faced legal action, and was banned from holding any position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These case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implementing robust internal controls, conducting thorough background checks on employees, and promoting a strong ethical culture within the bankingsystem.Financial institutions must continuously monitor and assess the risks of position crime to protect their assets and maintain public trust.中文文档内容:标题:银行系统职务犯罪案例银行系统中的职务犯罪问题是全球金融机构关注的重大问题。
银行人员触犯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在银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银行人员也因触犯法律而成为焦点。
本文以某银行员工张某的案例为切入点,对银行人员触犯法律的行为进行剖析。
二、案例简介张某,某银行支行行长,曾任支行副行长多年。
在任职期间,张某利用职务之便,为亲朋好友办理虚假贷款,骗取银行资金。
经查,张某在2016年至2018年间,共涉嫌骗取银行资金1000余万元。
张某的行为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损害了银行利益,也损害了国家金融安全。
三、案例分析1. 违法行为(1)张某利用职务之便,为亲朋好友办理虚假贷款。
在办理贷款过程中,张某隐瞒真实情况,虚构贷款用途,为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亲朋好友提供贷款。
(2)张某骗取银行资金。
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张某与借款人串通,将贷款资金挪作他用,或虚构还款事实,骗取银行资金。
2. 违法原因(1)法律意识淡薄。
张某作为一名银行行长,本应深知法律的重要性,但其在办理贷款过程中,却无视法律法规,为亲朋好友谋取私利。
(2)道德品质败坏。
张某在办理贷款过程中,收受贿赂,与借款人串通,损害了银行利益,也损害了国家金融安全。
(3)监管不到位。
在张某办理虚假贷款的过程中,银行监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导致违法行为得以持续。
3. 案件影响(1)损害了银行利益。
张某的违法行为导致银行资金损失,损害了银行的经济利益。
(2)扰乱了金融秩序。
张某的行为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损害了国家金融安全。
(3)败坏了社会风气。
张某的违法行为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损害了银行业在社会中的形象。
四、案例启示1. 提高法律意识。
银行人员要时刻牢记法律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守职业道德。
2. 强化内部监管。
银行要加强对员工的监管,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加强宣传教育。
银行要加大对员工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品质。
4. 严格追究责任。
银行柜员违规操作案例

银行柜员违规操作案例随着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业竞争日趋激励,金融创新的步伐不断推进,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急剧增加,内部控制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银行稳定和发展的核心要素。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银行柜员违规操作案例,供大家阅读!银行柜员违规操作案例篇1:一些债权人在工行上海分行门口聚集。
这些人士声称,工行原普陀支行员工刘遥涉嫌非法集资,欠下巨额款项未能归还。
杨小姐,即为债权人之一。
她先后于去年12月6日、7日借款170万元、150万元给温州银行上海分行职员徐某,将款项划至其指定的账户上,并约定于当年12月11日还款,日息千分之1点5。
徐某作为借款人开立借条给杨小姐,工行上海分行职员刘遥作为担保人。
12月11日,徐某并未按照事先约定还款给杨小姐。
杨小姐电话问询,徐某称,客户贷款尚未批下来,需要先开贷审会后才能放款。
徐某称,12月13日下午两点后肯定会还款。
12月13日下午两点,杨小姐并未等来还款的信息。
在多次致电无人接听后,徐某最终来电告知,其款项并非是客户过桥贷款,而是给了刘遥用来还债。
并约定次日见面协商。
12月14日,杨小姐与徐某、刘遥在中山公园的一个咖啡馆见面。
刘遥承认,其资金无法按时返还,他将款项用来还债。
“刘遥说他对外负债有近亿,还不仅仅是我这320万。
”杨小姐对记者表示。
与杨小姐具有相同遭遇的另外一个债权人称她借给了徐某220万元,而徐某实际上将款项给了刘遥。
她的债权不是短期借款而是长期借款,利息月结。
这位债权人在12月中旬无法获得到期本息之后,与熟识的杨小姐交流,才知道朋友俩均成了受害人。
实际上只有五位债权人参与,涉及金额为1280万元。
“我们之前都跟徐某和刘遥相熟,跟徐某认识的时间更长些。
”杨小姐称,徐某和刘遥此前也曾多次以过桥贷款的名义向他们筹资,“此前信用状况都比较好,一直能及时还本付息,因而我们对其放款的金额也就逐步地放大。
”据悉,徐某跳槽去温州银行上海分行前为工行上海分行职员。
触犯法律的银行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角色。
然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一些银行机构和个人为了一己私利,触犯了国家法律,给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以某商业银行非法集资案为例,分析其违法过程、造成的危害以及相关法律后果,以警示银行业务人员遵纪守法,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案件背景某商业银行(以下简称“该行”)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家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银行。
近年来,该行在业务拓展过程中,为追求更高的市场份额和利润,采取了一系列违法违规手段,其中最为严重的是非法集资。
三、违法过程1. 设立虚假项目为规避监管,该行以“投资项目”、“理财产品”等名义,设立虚假项目,虚构投资项目回报,吸引客户投资。
2. 伪造合同该行伪造合同,将客户的资金以个人名义转入指定的账户,以掩盖非法集资的事实。
3. 虚假宣传该行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进行虚假宣传,夸大投资项目收益,误导客户投资。
4.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该行以高息为诱饵,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涉及金额巨大。
四、危害分析1. 严重扰乱金融秩序该行非法集资行为,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了金融市场的稳定。
2. 损害客户利益非法集资导致大量客户资金损失,严重损害了客户的合法权益。
3. 影响社会稳定非法集资行为引发了社会恐慌,影响了社会稳定。
五、法律后果1.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的规定,该行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责任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2. 民事责任该行需依法向受损客户承担民事责任,赔偿客户损失。
3. 行政责任该行将被监管部门处以罚款、吊销金融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六、案例分析1. 违法成本低该行在非法集资过程中,并未承担较高的违法成本,使得违法成本低廉,成为其非法集资的重要原因。
2. 监管缺失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监管缺失、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为该行非法集资提供了可乘之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职员犯罪案例_银行工作人员犯罪案例银行职员犯罪案例_银行工作人员犯罪案例
银行职员犯罪案例篇1:
从一个保安到银行业务员,凭着小聪明,他很快发现了银行业务流程中的漏洞。
再过几个月吉鸣就27周岁了,然而他的27岁生日,甚至他的28岁、29岁、30岁生日注定要在大墙内度过了。
直到东窗事发前的一天,他还觉得自己的移花接木之法实在巧妙至极,然而现在他只能抱怨自己的愚蠢了。
2001年3月,吉鸣有幸进入了本市一家大银行担任保安工作,他勤奋好学,人也聪明活络,一年之后公司领导就破格提拔仅有职校学历的吉鸣到柜台担任接待员。
吉鸣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他工作卖力并很快就了解和掌握了银行业务流程。
不过,随着业务接触量的增加,吉鸣心态却越来越失衡。
他整天过手巨额钱款,想到的却是自己那几千元的收入。
吉鸣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努力了,但自己哪怕再辛苦上十年,也很难过上真正富有的生活,他觉得不甘心。
贪婪像毒液渗透进吉鸣的灵魂,他不再努力工作,而是开始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动起了歪脑筋。
他确实是个聪明人,没几个月就发现了银行中客户业务这部分流程中的疏漏。
一个大胆的想法让他兴奋得浑身发抖:如果利用客户管理中的一些漏洞,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巨款据为己有!
2002年10月,早有蓄谋的吉鸣动手了。
他挑中了一个叫李萍的账户,账户中有一笔10.5万美元的定期存款。
吉鸣开始了他天衣无缝的计划:将李萍的个人资料全部记了下来,并用拍照手机悄悄将客户签名拍成照片。
回家后,吉鸣立刻叫自己女友林娜(另案处理)对照着手机上的字迹苦练客户签名。
接着,吉鸣又做了一张李萍的假身份证,并让林娜用这张身份证到另一家银行开了个李萍的账户。
万事俱备,他通过电脑发出转账通知,由林娜伪造李萍的
签名,将李萍的10。
5万美元转移到了另一家银行的李萍账下,巨额美元唾手而得。
为了防止银行联系客户时露馅,他还在银行电脑系统上把李萍的联系方法改成了林娜的电话。
千算万算,吉鸣就是没想到:如果那个真李萍发现自己的钱没了会怎么办?高智商的他应该明白,他在电脑操作过程中留下的痕迹马上会让他穿帮。
2003年10月,吉鸣和林娜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大肆操办享受一番之后,他发现10万多美金花得差不多了。
于是他俩如法炮制,从冤大头李萍账户里划取了55万美元,他们用赃款购买了一辆别克车和一套商品房,再一次体验潇洒的生活。
去年8月,真的李萍来到银行提款,吉鸣的丑行马上被银行发现。
日前,他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银行职员犯罪案例篇2:
2006年至2010年间,本市(上海)共立案查处金融领域职务犯罪案件30件31人,与金融活动有关的犯罪14件14人,涉及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期货交易所、邮政储蓄所等。
其中,银行系统内金融领域职务犯罪发案集中,共立案21件23人,占立案总数的67。
74%,位居首位。
这是记者从昨天在沪召开的首届金融检察论坛上获悉的。
这些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特点鲜明。
首先,它们多以权钱交易型职务犯罪为主。
综观这些犯罪嫌疑人所涉及的罪名,最多的为受贿罪名,有19人。
其次,涉案金融普遍较高,高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大案要案屡见不鲜,不仅造成严重的资金流失,而且造成巨大的金融风险。
此外,群体腐败、窝案、串案现象普遍,一些案件中存在同部门人员相互联手实施犯罪的现象。
银行职员犯罪案例篇3:
xxxx年6月8日9:24:00作为目前温州唯一在全国开设网点的银行,温州银行有关员工涉嫌犯罪案件却屡禁不止。
继2009年温州银行瓯海区梧田支行副行长林晓雅骗储户8000万元填补炒汇巨亏一事后,温州银行顺境支行员工陈曦涉嫌集资诈骗
再次震惊当地银行业。
昨日(6月7日)从温州鹿城公安局获悉,陈曦因涉嫌集资诈骗,已被移送检察机关。
陈曦于2月29日被刑拘。
温州银行方面称,陈曦为顺境支行业务部经理。
但债权人代理律师则称,据债权人回忆,陈曦办公室对外挂的职位是副行长。
陈曦案件的背后,显现出温州金融官司的持续高发态势。
据温州法院披露,今年1至4月,温州法院已收民间借贷类案件6510件,同比上升近89%,标的达38.5亿元。
其中,金融纠纷案已收1851件,同比上升近101%。
涉嫌集资诈骗据债权人代理律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讲述,陈曦还不出钱来,债权人要求其提供详细的资金流向清单,看到底投了哪些项目,但遭到陈曦回绝。
在与债权人协商过程中,双方突然谈僵,债权人拿起电话报警,陈曦当场被警方带走。
案发至今已有3个多月,债权人自发成立了债权维权会,并聘请律师介入。
代理律师、浙江联英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余隐向记者表示,陈曦自2007年开始,频繁与债权人进行资金拆借,方式主要是委托贷款和垫资还贷,后经公安部门指定的权威结构鉴定,有些款项所涉及的温州银行的印章系伪造,只有部分是真实的。
银行职员个人工作自我鉴定
【
到银行已经有x个月了,在工作中坚守岗位,严于律己,对待银行的规定我都是时刻遵守的从来没有冒犯也没有逾越。
我身为银行的一员一直都严格的要求自己,我们的工作非常重要,在工作中不能够容许出现任何的疏漏出现,因为我们都知道,一点出现疏漏问题就会造成严重后果,这样的后果我们承受不起,因此对于自己的工作一次都强调认真细心,努力有耐心的工作,从不会因为工作繁琐而抱怨,也不会因为自己工作不满意,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始终保持自己的工作方式,去完成工作。
领导吩咐的任务我也从来没有一次怠慢过,我会第一时间去完成领导的工作安排时刻注意自己的工作师傅做好,绝不会让领导等待,每次的工作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中出错,我会虚心听取领导的教训,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对于自己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旦找到就会立刻去改正则些错误,绝不会让同一个错误在我的工作中重复出现,也不会让领导的教育白费,始终坚持着努力的去纠正错误不断的在工作中进步。
我知道想要在工作中有说成长,闭门造车是不能够成长的,因此我经常会寻找其他有经验,有时间的老前辈们学习,学习他们工作的经验,学习他们的方式是方法,努力的提升自己努力的完善自己,对于工作需要的一些理论知识,我会之际购买书籍学习,利用下班时间提升自己,让自己的知识更扎实,从而能够胜任自己的职位。
和其他同事相处,我经常会保持微笑因为我知道微笑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会友好的雨同事沟通交流,与同事
处好关系,让友谊存在下去,我会经常的帮助同事,只要同事有需要,我又有时间我会答应,我也会积极配合其他同事的工作,努力做好我们的工作,一起团结一起奋斗让我们的银行变得更好更强大。
在接到来到银行的客户,我会耐心的与客户沟通,会尽力的去帮助客户,对待客户的一些机密我也会帮助客户保密,用自己的耐心,用自己的努力去为客户服务,不会向客户抱怨,也不会怠慢客户,用真心,用诚意去服务于客户,是客户
能够理解和接受我们,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时候会护理的做好自己的任务,我会认真的服务于客户,让客户满意,让客户放心。
我们是银行的一员,在客户眼中我们是银行的代表,因此我时刻留意自己的行为,时刻谨记自己现在不只是我自己,更代表银行,我必须要让客户有一个好的感官,让客户觉得我们值得信赖。
在工作的时候不忘记工作,在服务的时候用最好的服务去服务客户,对待自己严格对待工作负责这事我工作的心态,也是我工作的准则。
本文为编辑原创文章,版权归所有,未经授权杜绝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小编特别推荐
工作自我鉴定|
工作自我评价
|
工作转正自我鉴定|
工作一年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