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实验指导书
电工实训指导书

电工实训指导书一、实训目的和意义电工实训是电力工程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际操作和训练,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掌握电工领域常见的操作技能。
本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电工实训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实训指导。
二、实训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电工实训之前,学生需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1.理论知识复习:在实训开始前,学生应复习相关的电工理论知识,包括电路基本原理、电器设备的安装要求等。
2.安全意识培养:电工实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学生需要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规范,并穿戴好相关的安全防护装备。
3.工具和设备准备:学生需要确认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并保证它们的安全和有效性。
三、实训内容和步骤1. 实验室设备和布置在电工实训中,学生需要熟悉实验室中的各种设备和布置,包括电路连接台、电流表、电压表等。
学生应了解每种设备的功能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基本电路的实验在电工实训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电路的连接和实验方法,包括串、并联电路的搭建和连接方法,电路中电阻、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方法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电路中的基本定律和公式。
3. 电器设备的安装和接线电工实训还包括电器设备的安装和接线的实践操作,学生需要了解电器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要求和接线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掌握电器设备的正确安装和接线技巧。
4. 故障排除在电工实训中,学生需要学会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实际故障情况,找出故障点并修复,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5. 安全操作和事故处理在电工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时刻注意安全操作,并掌握事故处理的应急措施。
学生应熟悉实验室中的紧急停电开关和消防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实训过程中的安全性。
四、实训后的总结与评估在电工实训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实训总结和自我评估。
学生可以回顾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总结经验和教训,以及对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戴维宁定理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戴维宁定理的理解;2.学习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动势和等效内阻的测量方法;3.熟悉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的使用;二、实验器材1.数字万用表 一块2.直流稳压电源 两台3.电阻 若干只4.导线 若干根5.面包板 两块三、实验原理简述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0 的等效电压源代替。
如图1-1所示。
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E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如图1-2(a )所示。
等效电压源的内阻R O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除源后(有源二端网络变为无源二端网络)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如图1-2(b )所示。
除源是指将原有源二端网络内所有电源的作用视为零,即将理想电压源视为短路、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
(a )原电路 (b )戴维宁等效电路图1-1 戴维宁等效电路(a )开路电压 (b )等效电阻图1-2 等效量的求解在电路分析中,若只需计算某一支路的电流和电压,应用戴维宁定理就十分方便。
只要将该待求支路划出,其余电路变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根据戴维宁定理将其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1-1(b )所示。
只要求出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O ,则待求支路电流即为LR R EI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实验电路连接及参数选择实验电路如图1-3所示。
由R1、R2 和R3 组成的T 型网络及直流电源U S 构成线性有源二端网络。
可调电阻箱作为负载电阻R L。
图1-3 验证电路在实验台上按图1-3所示电路选择电路各参数并连接电路。
参数数值及单位填入表1-1中。
根据图1-3给出的电路及实验步骤1 所选择参数计算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短路电流I SC 及等效电阻R O 并记入表1-2中。
图1-4测开路电压U OC 图1-5 测短路电流I SC (1)开路电压U OC 可以采用电压表直接测量,如图1-4所示。
直接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电路中有源二端网络端口(N-P)的开路电压U OC,见图1-4,结果记入表1-2中。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 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
3. 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
二、原理说明 图1-11. 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 各支路的电流值, 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回路各元件两 端的电压值,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 霍夫定律,即 Σ0I =和Σ0U =。
2. 图1-1所示的RC 串联电路,在正弦稳态信 号U 的激励下,u R 与u C 保持有90º的相位差,即当 图1-2R 阻值改变时,U R 的相量轨迹是一个半圆。
U 、U C 与U R 三者形成一个直角形的电压三 角形,如图1-2所示。
R 值改变时,可改 变φ角的大小,从而达到移相的目的。
3. 日光灯线路如图10-3所示,图中 A是日光灯管,L 是镇流器, S 是启辉器,C 是补偿电容器,用以改善电路的功率因数(cos φ值)。
有关日光灯的工作原理请自行翻阅有关资料。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1. 按图1-1 接线。
R 为220V 、15W 的白炽灯泡,电容器为 4.7μF/450V 。
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 将自耦调压器输出( 即U)调至220V 。
记录U 、U R 、U C 值,U cR验证电压三角形关系。
日光2.灯线路接线及功率因数的改善按图1-4组成实验线路经指导老师检查后,接通实验台电源,将自耦调压器的输出调至220V ,记录功率表、电压表读数。
通过一只电流表和三个电流插座分别测得三条支路的电流,改变电容值,进行三次重复测量。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本实验用交流市电220V ,务必注意用电和人身安全。
2. 功率表要正确接入电路。
3. 线路接线正确,日光灯不能启辉时, 应检查启辉器及其接触是否良好。
六、预习思考题1. 参阅课外资料,了解日光灯的启辉原理。
2. 在日常生活中,当日光灯上缺少了启辉器时, 人们常用一根导线将启辉器的两端短接一下,然后迅速断开,使日光灯点亮(DG09实验挂箱上有短接按钮,可用它代替启辉器做一下试验。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电⼯学实验指导书实验⼀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研究⼀、实验⽬的1.验证叠加原理;2.了解叠加原理的应⽤场合;3.理解线性电路的叠加性。
⼆、原理说明叠加原理指出:在有⼏个电源共同作⽤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个电源单独作⽤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具体⽅法是:⼀个电源单独作⽤时,其它的电源必须去掉(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在求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时,当电源单独作⽤时电流或电压的参考⽅向与共同作⽤时的参考⽅向⼀致时,符号取正,否则取负。
在图1-1中:+'=UU''U叠加原理反映了线性电路的叠加性,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如电源作⽤)增加或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K倍。
叠加性和齐次性都只适⽤于求解线性电路中的电流、电压。
对于⾮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都不适⽤。
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2.恒压源(含+6V,+12V,0~30V可调)3.EEL-74A组件(含实验电路)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1-2所⽰,图中:R1 = 150Ω,R2 = R5 = 100Ω,R3 =200Ω,R4 = 300Ω,电源U S1⽤恒压源中的+12V输出端,U S2⽤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6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将开关S3投向R3侧。
1.U S1电源单独作⽤(将开关S1投向U S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参考图1-1(b),画出电路图,标明各电流、电压的参考⽅向。
⽤直流数字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路电流: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数字毫安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接线端插⼊数字毫安表的⿊(负)接线端,测量各⽀路电流,按规定:在结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电流流出结点,读数为‘-’,表⽰电流流⼊结点,然后根据电路中的电流参考⽅向,确定各⽀路电流的正、负号,并将数据记⼊表1—1中。
电工电子实验及测量实训指导书(第三篇)

(4) 交流电压的测量与计算。 ①在测量时一般把“VOCIS/DIV”开关的微调装置以逆时针方 向旋至满度的校准位置,否则将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 ②当只测量被测信号的交流成分时,应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 关置“AC”位置,调节“VOCIS/DIV”开关,使波形在屏幕中 的显示幅度,调节“电平”旋钮使波形稳定,分别调节Y轴和X 轴位移,使波形显示值方便读取,如图3-1-14所示。根据 “VOCIS/DIV”的指示值和波形在垂直方向显示的坐标H (DIV)。按下式读取: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 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 认识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DZX—3型)的布置,找到(两路 可调0~18 V)和(不可调±5 V)直流稳压电源、直流数字电 压表的位置。 ① 接通实验台交流电源,打开任意一路直流稳压电源0~18 V 的开关,调节0~18 V旋钮,用直流数字电压表的相应量程测 量该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接线如图3-1-5所示。然后将所测 数据记录在表3-1-1中。
5. 示波器的应用 (1) 认识示波器,测试示波器内置电源,观察屏幕上内置 电源的波形(方波)。首先将示波器探头上的黑色电键向上 推,使波形读数显示为1∶1;把示波器探头的探针与示波器 内置电源引出端环(示波器内部方波输出端口)相连,如图 3-1-10所示。
将示波器旋钮开关置于如下位置:“通道选择”,选择 “CH1”或“CH2”,“触发源”,选择(CH1或CH2),“触 发方式”,选择“自动”(AUTO),交直流转换开关 “DC,GND,AC”,选择“AC”,“VOLTS/div”旋钮打在“0.5 V/div”挡上,并注意旋钮上的灰色小旋钮关断,使其读数为 1∶1;周期旋钮“TIME/DIV”旋在0.2 ms的位置上,并把周期 旋钮左侧小旋钮旋至零位,使其显示值也为1∶1。观察示波器 屏幕上的显示波形,读出其数值。如果波形位置不合适,可调 节“X轴位移”和“Y轴位移”,使波形位于显示屏幕的中央位 置,调节“辉度”、“聚焦”,使显示屏幕上的波形细而清晰, 亮度适中。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电工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戴维宁定理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戴维宁定理的理解;2.学习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动势和等效内阻的测量方法;3.熟悉稳压电源、数字万用表的使用;二、实验器材1.数字万用表 一块2.直流稳压电源 两台3.电阻 若干只4.导线 若干根5.面包板 两块三、实验原理简述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0 的等效电压源代替。
如图1-1所示。
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E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 ,如图1-2(a )所示。
等效电压源的内阻R O 就是有源二端网络除源后(有源二端网络变为无源二端网络)两端之间的等效电阻,如图1-2(b )所示。
除源是指将原有源二端网络内所有电源的作用视为零,即将理想电压源视为短路、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
(a )原电路 (b )戴维宁等效电路图1-1 戴维宁等效电路(a )开路电压 (b )等效电阻图1-2 等效量的求解在电路分析中,若只需计算某一支路的电流和电压,应用戴维宁定理就十分方便。
只要将该待求支路划出,其余电路变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根据戴维宁定理将其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1-1(b )所示。
只要求出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O ,则待求支路电流即为LR R EI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实验电路连接及参数选择实验电路如图1-3所示。
由R1、R2 和R3 组成的T 型网络及直流电源U S 构成线性有源二端网络。
可调电阻箱作为负载电阻R L。
图1-3 验证电路在实验台上按图1-3所示电路选择电路各参数并连接电路。
参数数值及单位填入表1-1中。
根据图1-3给出的电路及实验步骤1 所选择参数计算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短路电流I SC 及等效电阻R O 并记入表1-2中。
图1-4测开路电压U OC 图1-5 测短路电流I SC (1)开路电压U OC 可以采用电压表直接测量,如图1-4所示。
直接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测量电路中有源二端网络端口(N-P)的开路电压U OC,见图1-4,结果记入表1-2中。
(整理)电工学实验指导书

电工学实验(I)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学院电路分析、电工实验室2008.3目录电工实验概述(2)实验一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6)实验二叠加原理验证(9)实验三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研究(11)实验四三相交流电路负载的连接(15)实验五单相变压器实验(18)电工实验概述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及教材中的有关部分,通过预习,充分了解本次实验的目有﹑原理﹑步骤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并将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电路﹑实验数据填写的表格写画在实验报告上。
2.进入实验室后,要熟悉电工综合实验台实验装置的结构及电源配备情况,选中本实验所用电源及接通电源时各开关动作顺序。
按指导书所列仪器清单,挑选所用实验电路板及测量仪表单元板,检查所用其他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和符合实验要求。
二﹑根据实验电路图,联接实验电路1.导线的长短和两端接头种类的选择要合适,联接导线应尽可能少用,并力求简捷﹑清楚,尽量避免导线间的交叉。
接头要插紧,每个接线柱上最好不要多于二个播头。
图0—1画出了实验电路图及两种不同的接线方法,显然图0—1(C)接线方法较好。
2.一般应先接串联电路,后接并联回路;或先接主电路,后接辅助电路,最后接通电源电路。
3.任何负载应先经过开关和保险才能和电源联接,并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选择保险丝。
4.线路接好后,先由同组同学做好复查工作,再经经教师检查,方可接通电源。
5.实验过程中,如需改变接线,必须先切断电源,待改完线路并再次进行检查后,方可接通电源继续进行实验。
6.为避免电路过渡过程冲击电流表和功率表电流线圈而损坏仪表,一般电流表和功率表电流线圈并不接死在电路中,而是通过电流测量插口来代替它。
这样既可以保护仪表不受意外损坏,并且可以提高仪表的得用率。
电流测量插口是专门为电流表方便地串入电路而设计的。
插口两极是用插头制成。
当将电流插头插入插口时,插头的绝缘层将电路切断,又通过电流表将电路接通,从而达到测量电路电流的目的。
电工综合应用实验、实训指导书

电工综合应用实验、实训指导书揭阳捷和职业技术学校卢文升编2010年12月第一部分直流电路实验一电气仪表的使用和测量误差的计算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气仪表的识别、使用与正确读数。
2、学会系统误差的计算。
3、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电路与工作原理1、电气测量的基本知识。
2、系统误差的计算。
3、电表内阻引起的测量误差和减小内阻影响的方法。
三、实验设备1、亚龙YL-NT-III型电工综合应用实验、实训装置中的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多量程电压表与电流表(1.0级以上的电表)、变阻箱(999.9Ω)。
2、单元R8(未知电阻单元)3、万用表四、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1、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选取R8单元中的R1、R3,先用万用表测量一下它们的大致阻值,然后确定采用多大电压的电压源,计算一下未知电阻通过的电流,并估算一下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确定选取的电压表和电流表后,记录下它们的型号与准确度等级。
2、根椐未知电阻R1的阻值的数量级,确定实验的电路是图1-1a 或是图1-1b,此外电路中串接可变阻(采用电阻箱),是为了改变加在未知电阻上的电压。
3、建议采用12V的电压源,适当调节电阻箱的电阻,使加在未知电阻上的电压分4档进行测量,来求取未知电阻值,取其平均值,并计算各次检测的系统误差,取其平均值。
4、测量未知电阻R3的阻值,重做上述实验。
(注意未知电阻阻值数量级,以确定测量线路,电压表与电流表的量程)。
五、实验注意事项六、实验报告要求1、记录下使用议表的型号、准确度及表上各种符号的含义。
2、记录测定R1和R3时的实验数据。
3、计算R1的阻值,绝对误差ΔR和相对误差ΔR/R×100%。
4、计算R3的阻值,绝对误差ΔR和相对误差ΔR/R×100%。
实验二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一、实验目的1、掌握对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的测定方法。
2、掌握实验曲线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电路与工作原理三、实验设备1、亚龙YL-NT-III型电工综合应用实验、实训装置的可调稳压电源(0~30V、0~2A)、多量程电流表、数字电压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实验指导书铜仁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系电工学实验室前言实验是学习电工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际工作技能,培养科学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实践技术工作奠定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为适应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了与DGJ-2/3型电工技术实验装置(天煌教仪)配套的实验教材,适合于物理学、物理教育和应用物理等专业的本、专科学生。
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电路部分实验与电机部分实验,实验内容的安排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规律。
考虑不同层次需要,既有测试、验证的内容,也有设计、研究的内容。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时间仓促,书中错误及欠缺之处难免,真诚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9年5月2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
预习要求如下: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估算。
2)完成各实验“预习要求”中指定的内容。
3)熟悉实验任务。
4)复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使用仪器和实验挂箱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
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教师同意再继续实验。
5.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6.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
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
7.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
8.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验证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2. 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二、原理说明在一个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变,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压)则是绝对的,它不因参考点的变动而改变。
电位图是一种平面坐标一、四两象限内的折线图。
其纵坐标为电位值,横坐标为各被测点。
要制作某一电路的电位图,先以一定的顺序对电路中各被测点编号。
以图4-1 的电路为例,如图中的A~F, 并在坐标横轴上按顺序、均匀间隔标上A、B、C、D、E、F、A。
再根据测得的各点电位值,在各点所在的垂直线上描点。
用直线依次连接相邻两个电位点,即得该电路的电位图。
在电位图中,任意两个被测点的纵坐标值之差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值。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
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的,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利用DGJ-03 实验挂箱上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按图1-1 接线。
45图1-11.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U1=6V ,U2=12V 。
(先调准输出电压值,再接入实验线路中。
)2. 以图1-1 中的A 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 、C 、D 、E 、F 各点的电位值φ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 AB 、U BC 、U CD 、U DE 、U EF 及U FA ,数据列于表中。
3. 以D 点作为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2 的测量,测得数据列于表中。
五、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线路板系多个实验通用,本次实验中不使用电流插头。
DG05 上的K3 应拨向330Ω侧,三个故障按键均不得按下。
2. 测量电位时,用指针式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或用数字直流电压表测量时,用负表棒(黑色)接参考电位点,用正表棒(红色)接被测各点。
若指针正向偏转或数显表显示正值,则表明该点电位为正(即高于参考点电位);若指针反向偏转或数显表显示负值,此时应调换万用表的表棒,然后读出数值,此时在电位值之前应加一负号(表明该点电位低于参考点电位)。
数显表也可不调换表棒,直接读出负值。
六、思考题若以F 点为参考电位点,实验测得各点的电位值;现令E 点作为参考电位点,试问此时各点的电位值应有何变化?七、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两个电位图形,并对照观察各对应两点间的电压情况。
两个电位图的参考点不同,但各点的相对顺序应一致,以便对照。
2. 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对误差作必要的分析。
3. 总结电位相对性和电压绝对性的结论。
4. 心得体会及其他。
6实验二叠加原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 倍。
三、实验设备四、实验内容实验线路如图6-1 所示,用DGJ-03 挂箱的“基尔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
71. 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 和6V,接入U1 和U2 处。
2. 令U1 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 投向U1 侧,开关K2 投向短路侧)。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6-1。
3. 令U2 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 投向短路侧,开关K2 投向U2 侧),重复实验步骤2 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6-1。
4. 令U1 和U2 共同作用(开关K1 和K2 分别投向U1 和U2 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6-1。
5. 将U2 的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3 项的测量并记录,数据记入表6-1。
6. 将R5(330Ω)换成二极管 1N4007(即将开关K3 投向二极管IN4007 侧),重复81~5 的测量过程,数据记入表6-2。
7. 任意按下某个故障设置按键,重复实验内容4 的测量和记录,再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出故障的性质。
五、实验注意事项1. 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或者用电压表测量电压降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正确判断测得值的+、-号后,记入数据表格。
2. 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六、预习思考题1. 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U1、U2 分别单独作用,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U1 或U2)短接置零?2. 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的迭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七、实验报告1. 根据实验数据表格,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即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与齐次性。
2. 各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试用上述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作结论。
93. 通过实验步骤6 及分析表格6-2 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4. 心得体会及其他。
实验三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的方法,验证这两种接法下线、相电压及线、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2. 充分理解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
二、原理说明1. 三相负载可接成星形(又称“Y”接)或三角形(又称"△"接)。
当三相对称负载作Y 形联接时,线电压UL 是相电压Up 的3 倍。
线电流IL 等于相电流Ip,即UL=3UP , IL=Ip在这种情况下,流过中线的电流I0=0,所以可以省去中线。
当对称三相负载作△形联接时,有IL= 3 Ip, UL=Up。
2. 不对称三相负载作Y 联接时,必须采用三相四线制接法,即Yo 接法。
而且中线必须牢固联接,以保证三相不对称负载的每相电压维持对称不变。
倘若中线断开,会导致三相负载电压的不对称,致使负载轻的那一相的相电压过高,使负载遭受损坏;负载重的一相相电压又过低,使负载不能正常工作。
尤其是对于三相照明负载,无条件地一律采用Y0 接法。
3. 当不对称负载作△接时,IL≠ 3 Ip,但只要电源的线电压UL 对称,加在三相负载上的电压仍是对称的,对各相负载工作没有影响。
三、实验设备10四、实验内容1. 三相负载星形联接(三相四线制供电)按图24-1 线路组接实验电路。
即三相灯组负载经三相自耦调压器接通三相对称电源。
将三相调压器的旋柄置于输出为0V 的位置(即逆时针旋到底)。
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启实验台电源,然后调节调压器的输出,使输出的三相线电压为220V,并按下述内容完成各项实验,分别测量三相负载的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中线电流、电源与负载中点间的电压。
将所测得的数据记入表24-1 中,并观察各相灯组亮暗的变化程度,特别要注意观察中线的作用。
2. 负载三角形联接(三相三线制供电)按图24-2 改接线路,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接通三相电源,并调节调压器,使其输出电压为220V,并按表24-2 的内容进行测试。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本实验采用三相交流市电,线电压为380V,应穿绝缘鞋进实验室。
实验时要注意人身安全,不可触及导电部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 每次接线完毕,同组同学应自查一遍,然后由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接通电源,必须严格遵守先断电、再接线、后通电;先断电、后拆线的实验操作原则。
3. 星形负载作短路实验时,必须首先断开中线,以免发生短路事故。
4.为避免烧坏灯泡,DGJ-04 实验挂箱内设有过压保护装置。
当任一相电压>45~250V 时,即声光报警并跳闸。
因此,在做Y 接不平衡负载或缺相实验时,所加线电压应以最高相电压<240V 为宜。
六、预习思考题1. 三相负载根据什么条件作星形或三角形连接?2. 复习三相交流电路有关内容,试分析三相星形联接不对称负载在无中线情况下,当某相负载开路或短路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接上中线,情况又如何?3. 本次实验中为什么要通过三相调压器将 380V 的市电线电压降为220V 的线电压使用?七、实验报告1. 用实验测得的数据验证对称三相电路中的3 关系。
2. 用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总结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
3. 不对称三角形联接的负载,能否正常工作?实验是否能证明这一点?4. 根据不对称负载三角形联接时的相电流值作相量图,并求出线电流值,然后与实验测得的线电流作比较,分析之。
5. 心得体会及其他。
实验四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一、实验目的1、熟悉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额定值。
2、学习检验异步电动机绝缘情况的方法。
3、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首、末端的判别方法。
4、掌握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和反转方法。
二、原理说明1、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异步电动机是基于电磁原理把交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一种旋转电机。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有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