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实验指导书

电工电子实验指导书

电工电子实验指导书一、引言电工电子实验是电工电子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课程的重要部分。

本实验指导书旨在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原理。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学生:1. 熟悉电工电子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仪器;2. 掌握基本的电工电子实验操作技能;3. 理解电工电子实验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4. 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器材和材料1.示波器2.函数发生器3.直流电源4.电阻器5.电容器6.电感器7.连接线等四、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包括以下几个实验项目:1. 交流电压测量实验2. 直流电路测量实验3. 电阻测量实验4. 电容测量实验5. 电感测量实验实验一:交流电压测量实验1. 接线:使用连接线将示波器和测量电路连接。

2. 调节示波器:根据待测交流电压的幅值和频率,调节示波器的控制方式和显示范围。

3. 读取电压值:在示波器上读取交流电压的值,并记录。

实验二:直流电路测量实验1. 接线:使用连接线将电源、电阻器和电压表连接成直流电路。

2. 开启电源:根据实验要求确定电源的电压,并将电源开启。

3. 测量电压: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值,并记录。

实验三:电阻测量实验1. 接线:使用连接线将电源、电阻器和电流表连接成电阻测量电路。

2. 开启电源:根据实验要求确定电源的电压,并将电源开启。

3. 测量电阻:使用电流表测量电阻器中通过的电流,并结合已知电压计算出电阻的值。

实验四:电容测量实验1. 接线:使用连接线将电容器、电阻器和电源连接成电容测量电路。

2. 开启电源:根据实验要求确定电源的电压,并将电源开启。

3. 充电和放电:观察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并记录相应的电容器电压。

4. 计算电容:使用已知的电阻值和充电时间计算电容器的电容值。

实验五:电感测量实验1. 接线:使用连接线将电感器、电阻器和电源连接成电感测量电路。

2. 开启电源:根据实验要求确定电源的电压,并将电源开启。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72)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72)

实验一 直流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2.研究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 3.等效电源参数的测定二、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阐明了电路整体结构必须遵守的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有两条即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电流定律:在任一时刻,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换句话来说就是在任一时刻,流入到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即∑I=0。

电压定律:在任一时刻,沿任一闭合回路的循行方向,回路中各段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U=0。

2.叠加原理:n 个电源在某线性电路共同作用时,它们在电路中任一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在任意两点间所产生的电压降等于这些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部分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降的代数和。

三、仪器设备及选用组件箱:1.直流稳压电源 GDS----02 GDS----03 2.常规负载 GDS----063.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流表 GDS----10四、实验步骤: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按图1—1接线,(U S1、U S2分别由GDS---02,GDS---03提供)调节U SI =3V ,U S2=10V ,然后分别用电流表测取表1—1中各待测参数,并填入表格中。

2.研究线性电路的叠加原理⑴ 将U S2从上述电路中退出,并用导线将c 、d 间短接,接入U S1,仍保持3V ,测得各项电流,电压,把所测数据填入表1—2中;⑵ 关断U S1,并退出电路,用导线将a 、f 短接,拆除cd 间短接线并将U S2重新接入原电路,使U S2保持10V ,测得各项电流、电压,填入表1—2中。

-S2++U -图1-1表1--1表1--23.测定等效电源的参数根据戴维南定理可以将图1—2方框中的元件组合视为一个等效电源,其等效电动势E O 和电阻 R O 可按下面方法确定: ⑴ 测等效电动势E O将图1—2中的 U S2从电路中退出,让cd 间开路,U S1调至3V ,测cd 的开路电压,这就是等效电动势E O ,填入表1—3中。

《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书

《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书

《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书Version3.0编者:张蓬石油大学机电学院2004年1月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

预习要求如下: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估算。

2、)按要求预习各实验中指定的内容。

2、)熟悉实验任务。

3、)复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使用仪器和实验箱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

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4、模拟电路实验注意:l、)在进行小信号放大实验时,由于所用信号发生器及连接电缆的缘故,往往在进入放大器前就出现噪声或不稳定,有些信号源调不到毫伏以下,实验时可采用在放大器输入端加衰减的方法。

一般可用实验箱中电阻组成衰减器,这样连接电缆上信号电平较高,不易受干扰。

2、)做放大器实验时如发现波形削顶失真甚至变成方波,应检查工作较点设置是否正确,或输入信号是否过大,由于实验箱所用三极管hfe 大,特别是两级放大电路容易饱和失真。

5、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

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教师同意再继续实验。

6、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7、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

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

8、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

9、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室学生守则(一)学生在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骤,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懂得实验的安全知识,经实验教师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实验。

未预习或预习未达到要求的不准参加本次实验。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第二版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第二版
表2-1验证叠加定理
项目
Uad(V)
Udc(V)
Ubd(V)
Uac(V)
Iac(mA)
E单独作用
Is单独作用
共同作用
叠加计算
表2-2 AC支路为稳压二极管时各支路电压及AC支路电流(选作)
项目
Uad(V)
Udc(V)
Ubd(V)
Uac(V)
Iac(mA)
E单独作用
Is单独作用
共同作用
叠加计算
四、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三单相交流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测量值读取、记录方法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路的电压、电流时,电压表应并在被测电路的两端;电流表应串在被测电路中。使用指针式仪表时,必须注意表笔接入的极性:红色表笔接电路的高电位端,黑色表笔接低电位端,否则仪表指针将反向偏转打表头,容易损坏表头。测量时为了保证测量精度应合理选择量程。测量值应小于但要接近所选量程。
(3)叠加时各分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取为与原电路中的相同。取和时,应注意各分量前的“十”、“一”号;
(4)原电路的功率不等于按各分电路计算所得功率的叠加,这是因为功率是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由于叠加定理可推导出线性电路的齐性定理:在线性电路中,当所有激励(电压源和电流源)都同时增大或缩小K倍(K为实常数)时,响应(电压和电流)也将同样增大或缩小K倍。应注意,这里的激励是指独立电源,并且必须全部激励同时增大或缩小K倍,否则将导致错误的结果。如果电路中只有一个激励时,响应必与激励成正比。
学生在每次实验前,必须认真学习,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了解实验所需的设备和仪器、仪表的规格、使用条件和使用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全)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全)
c s c − c + s

t RC

t RC
c
s
c

c
+
2、方波激励下的全响应
Us U2
Uc
U1
0
T
t
1)电路应满足的条件:RC≥T/2 电路应满足的条件: 条件 全响应表达式 2)全响应表达式 全响应两个初态值表达式 t − RC 上升沿到来时, t=0,响应为 U 响应为: 上升沿到来时,设t=0,响应为: c (t ) = U s + [U c (0 + )(= U s ) − U s ]e T T 当 t = T 时,U c ( T ) = U 2 = U 1e − 2τ + U s (1 − e − 2τ )
• • • c CA BC
= I CA )且
I L = 3I p
4)测试要求 条件:线相电压为130V 130V, Uab=130V为测试条件 (1)条件:线相电压为130V,以Uab=130V为测试条件 (2)步骤提示 Uab=130( Ubc、Uca)——→ Iab、Ibc、Ica——→Uab=0后 ——→Uab=0 Uab=130(测Ubc、Uca)——→测Iab、Ibc、Ica——→Uab=0后, X→b,Y→c,Z→a,再使Uab=130V,测Ubc、Uca、Ia、Ib、Ic。 X→b,Y→c,Z→a,再使Uab=130V, Ubc、Uca、Ia、Ib、Ic。 Uab=130V 先对称后不对称) (先对称后不对称) 数据表格见指导书P23 数据表格见指导书P23 表4-2
3、日光灯电路功率因素的提高 为什么要提高功率因素? 1)为什么要提高功率因素? ①P=SN*cosφ ②I=P/U*cosφ 方法: 2)方法:并联电容 补偿的三种情况: 3)补偿的三种情况:

《电工电子技术A》实验指导书1

《电工电子技术A》实验指导书1

《电工电子技术A》实验指导书电工技术部分实验学时:12学时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一、实验目的1.对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进行验证,加深对两个定律的理解。

2.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二、原理说明KCL和KVL是电路分析理论中最重要的的基本定律,适用于线性或非线性电路、时变或非变电路的分析计算。

KCL和KVL是对于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的一种约束关系,是一种“电路结构”或“拓扑”的约束,与具体元件无关。

而元件的伏安约束关系描述的是元件的具体特性,与电路的结构(即电路的接点、回路数目及连接方式)无关。

正是由于二者的结合,才能衍生出多种多样的电路分析方法(如节点法和网孔法)。

KCL指出:任何时刻流进和流出任一个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即Σi(t)=0或ΣI=0KVL指出:任何时刻任何一个回路或网孔的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即Σu(t)=0或ΣU=0运用上述定律时必须注意电流的正方向,此方向可预先任意设定。

实验线路如图2-1所示。

图2-1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2.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E1=6V,E2=12V,其数值要用电压表监测。

3.熟悉电流插头和插孔的结构,先将电流插头的红黑两接线端接至数字毫安表的“+、-”极;再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孔中,读出相应的电流值,记入表2-1中。

4.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数据记入表2-1中。

五、实验注意事项1.两路直流稳压源的电压值和电路端电压值均应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电源表盘指示只作为显示仪表,不能作为测量仪表使用,恒压源输出以接负载后为准。

2.谨防电压源两端碰线短路而损坏仪器。

3.若用指针式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识别电流插头所接电流表的“+、-”极性。

当电表指针出现反偏时,必须调换电流表极性重新测量,此时读得的电流值必须冠以负号。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
2.直流电源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简介
(1)干电池:1号干电池的电压为1.5V,电流约为300mA,2号干电池和5号干电池都是1.5V,电流比1号干电池小。仪表用电池6F22电压为9V,10F20电压为15V,其工作电流只有十几毫安到几十毫安。
(2)直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的电压有6V、12V、24V、36V、110V和220V等多种,它们所提供的电流值有大有小,随用途而异。
实验三三表法与直流法测试线圈参数………………………………14
实验四日光灯电路的连接及功率因数的提高………………………18
实验五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研究……………………………23
实验六变压器的实验研究……………………………………………26
实验七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降压起动实验……………………………30
(3)整流电源:整流电源的电压和电流随用途而定,电压可高可低、电流可大可小。如实验室的双路直流稳压电源,额定电压可在0~30V内调节,额定电流可提供1~3A范围内任意值。
3.交流电源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简介
(1)工频交流电源:利用实验室中的单相调压器或三相调压器可将电网供给的线电压为380V、相电压为220V的工频交流电调节至0~230V或0~400V的相电压和线电压,其电流由变压器的容量及负载共同决定。
6.所有的实验仪器设备和仪表,都要严格按规定的接法正确接入电路(例如,电流表及功率表的电流线圈一定要串接在电路中,电压表及功率表的电压线圈一定要并接在电路中)。实验中要正确选择测量仪表的量程,一般使指针处在量程的1/3或1/2以上。正确选择各个仪器设备的电流、电压的额定值,否则会造成严重事故。实验中提倡一个同学把电路接好后,同组另一位同学仔细复查,确定无误后,方可进行实验。有些实验还必须经过指导教师的检查和批准后才能将电路与电源接通。

《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书129614790622516250

《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书129614790622516250

《电空电子学》实验指导书12961479062251625-CAL-FENGHAL-(YICAI)-Company One 1《电工电子学》实验指导书机电学院实验中心2011年9月实验九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实验十直流稳压电源综合实验实验一电路基本定律 实验二 RC 一阶电路响应测试 实验三三相交流电路 实验四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 实验五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 实验六集成运算放大器 实验七门电路与触发器 实验八集成计数器与寄存器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电路基本定律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氏定律(KCL、KVL)2. 验证迭加定理3. 验证戴维南定理4. 加深对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理解5.正确使用直流稳压电源和万用电表二、仪器设备1- TPE-DG2电路分析实验箱2- MF-10型万用表及数字万用表各1台三、预习内容1.认真阅读TPE-DG2电路分析实验箱使用说明(见附录)2.预习实验内容步骤;写预习报告,设讣测量表格并计算理论值3・根据TPE-DG2电路分析实验箱设计•好连接线路四.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及叠加定理(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集总电路中,任一瞬时,流向某一结点的电流之和等于山该结点流出的电流之和。

图1・1验证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电路原理图电路原理图及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IJ 所示。

根据KCL,当£八场共同作用时,流 入和流出结点A 的电流应有:/1+/2-/3=0成立。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m )在集总电路中9任一瞬时,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其电路原理图及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根据KVl 应有:E I ・U RI ・U R 3R;或Ei ・URi+UR2・E2=0;或 E2'U RI 'U R 2=Q 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马文烈主编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二○○九年三月二十八日目录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概述------------------------------------------------------3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5 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验证---------------------------------7 实验三、叠加原理验证---------------------------------------------------9 实验四、正弦交流电路中R、L、C元件性能-----------------14 实验五、功率因数的改善--------------------------------------------16 实验六、串联谐振电路--------------------------------------------------19 实验七、三相电路-------------------------------------------------21 实验八、三相异步电动机-----------------------------------------------24 实验九、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27 实验十、元件伏安特性的测定-------------------------------------28 实验十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35 实验十二、整流、滤波电路--------------------------------------------38 实验十三、集成运放及其应用----------------------------------------40 实验十四、集成T T L门电路逻辑功能及参数测量-------------43 实验十五、基本组合逻辑电路----------------------------------------47 实验十六、时序逻辑电路-----------------------------------------------51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概述《电工电子技术》是机电类专业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是与其紧密配合的实验课程,是电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环节。

本实验指导书所编列的所有课题,均是在学生已学习和掌握电路理论后必须完成的实验。

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进一步验证、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实验学习,可熟悉并掌握电气仪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正确联接电路和实验操作规范、观察实验现象、记读实验数据、绘制实验曲线、分析实验结果和误差、回答实验问题、提出对实验的改进意见等。

通过这些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为今后的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奠定初步基础。

为了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目的,规范实验程序,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特提出如下实验工作要求:(一)、实验前的准备。

学生在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之前,必须认真地预习实验指导书及教材中的相关部分,做到明确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和任务;熟悉实验线路,实验步骤、操作程序;了解并掌握本次实验的仪器设备及其技术性能。

在此基础上写好实验预习报告,列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牢牢记住本次实验应该注重的问题,以防在实验操作中损坏实验设备和实验仪表。

经实验教师检查并能准确回答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之后,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二)、实验中同组学生应有明确的实验分工,分别担任接线、查线、操作、观察、记录等工作,使实验进行的井然有序,不忙不乱。

防止出现一人操作,他人观看的现象,更不允许在实验室随意走动、乱动设备、大声喧哗。

如有发生,不听劝阻,防碍他人实验,实验教师有权停止其实验,并逐出实验室。

(三)、进入实验室要熟悉通用电工实验台结构及电源配备情况.选中本次实验所用电源,实验电路板,测量仪表单元板和其他实验设备。

(四)、实验时,首先应将本次实验所用设备和仪表、实验电路板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以便于接线、操作、读取数据和观察波形为原则。

线路检查无误后,正式实验前可大致试做一遍。

试做时可不必仔细读取数据和描绘曲线,目的在于观察实验现象的变化、仪表量程的选取、设备位置是否合适、操作是否方便。

如有异常现象出现,如异味、冒烟、发热或打火等现象,应立即断开电源。

联接线路时一般应先接串联电路,后接并联电路,先接主电路,后接辅助电路,最后接通电源。

接通电源时按实验要求逐次接通开关。

在电路过渡过程中,为避免过渡过程冲击电流表和功率表的电流线圈而造成仪表换坏,一般电流表和功率表电流线圈不能固接在电路中,而是通过电流插口或试触法来替代。

这样既可保护仪表不受意外损坏,又能提高仪表利用率。

(五)、经过试作无问题后,可正式进行实验。

按照本次实验的目的内容、实验步骤进行有序操作。

实验中应按实验要求有目的地调整实验参数,正确读取数据和描绘曲线。

测绘曲线时测量点的间隔和数目要选得合适,被测量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对应点的数据一定要测出。

在曲线的弯曲部分应多选几个测量点。

测量点的分布要在所研究整个范围内,不要局限于某一个小范围内,也不要超出研究范围。

实验数据应记录在事先准备好的表格中,实验曲线的测量点应在事先准备好的坐标纸上标记。

(六)、注意安全用电。

通用电学实验台电源电压一般在220-380V左右,所以实验中不得用手触及未经绝缘的金属裸露部分,即使是在低压情况下也不例外。

实验中应养成单手操作的习惯,能单手操作尽量不用双手操作。

闭合或断开闸刀开关应迅速果断,同时用目光监视仪表设备有无异常,如有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实验进行检查。

(七)、实验工作结束后,先切断电源,但暂时不要拆线,认真检查实验内容和实验结果。

确认无一疏漏,实验结果经实验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拆除线路。

将实验设备归复原位、整理导线、清理实验台面后经教师允许方可离开实验室。

(八)、实验报告的编写。

编写实验报告是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和提高的阶段。

实验报告应包括如下一些内容:实验名称。

实验日期。

系、班级、姓名。

同组者姓名。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表格、曲线、波形。

实验心得体会,回答实验问题以及对实验的改进意见。

实验报告在下一次实验前交实验教师批阅,逾期不交者停止做下一课题实验。

实验报告不完整、不认真、草率应付,数据、曲线、波形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实验教师可退回实验报告,并要求学生重新补做该实验。

(九)、关于实验数据的运算与处理在读取实验数据时,测量仪表的指针不一定恰好与表盘刻度线相符合,这就需估计读数的最后一位数。

这位数字就是所谓存疑数字,如I=1.3A,最后一位数字就是存疑数字,1为可靠数字。

有效数字由可靠数字和存疑数字构成,与小数点位置无关。

如23.6和2.36及236都是三位有效数字。

0在数字之间或数字末尾均算作有效数字,0在数字之前不能算作有效数字。

如4.05和4.50都是三位有效数字,而0.45只是两位有效数字。

这里4.50中的末位数0是不能省略的。

实验中进行数字运算时,应只保留一位存疑数字,对第二位存疑数字应用四舍五入法。

如:45.0+3.76=48.76这里4.50中末位数0和3.76中的末位数6均是存疑数字,其和48.76中的7、6两位数均应是存疑数字,对第二位存疑数字6应用四舍五入法,所以45.0+3.76=48.8同理45.1 X 3.76=169.576将积中第二位存疑数字7四舍五入:45.1 X 3.76=169.6一般而言,几个数相乘或相除时,最后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与几个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个数相同。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一、实验目的⒈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⒉加深对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以及电压、电流正负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定律,也是最重要的定律。

它概括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分别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定律的内容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一)电流定律(KCL):电路中,任意时刻,通过任一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即:∑i=0。

上式表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规定了节点上支路电流的约束关系,而与支路上元件的性质无关,不论元件是线性的还是非线性的、含源的或无源的、时变的还是非时变的等等都是适用的。

(二)电压定律(KVL):电路中,任意时刻,沿任何一个闭合回路的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u=0。

上式表明任一回路中各支路电压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它是电压与路径无关的反映。

同样这一结论只与电路的结构有关,而与支路中元件的性质无关,适用于任何情况。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⒈ZH-12通用电学实验台⒉数字万用表一块⒊直流毫安表三块⒋直流稳压电源两台5.电阻(510,200,300,300,1K)五只6.导线若干四、实验内容及步骤⒈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ZH-12通用电学实验台上,按图1-1接好线,检查无误后,开启电源,调节稳压源输出使US1=1.5V,US2=5V,然后用毫安表(自选适当的量程)先后分别代替1~1′,2~2′,3~3′联接导线,串入电路中,依次按图上所标的参考方向测得各支路电流(注意电流的正负),记录于表2-1中。

图1-1基尔霍夫定律实验电路图表1-1验证KCL定律表测量值理论计算值误差I1/mAI2/mAI3/mA∑I/mA⒉验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测定电流后,电路恢复如图1-1,用电压表依次读取回路Ⅰ(abefa)的支路电压Uab、U be、Uef、Ufa以及回路Ⅱ(abcdefa)的支路电压Uab、Ubc、Ucd、Ude、Uef、Ufa,并将结果记录于表1-2中,注意电压值的正负。

表1-2验证KVL定律表电压/V Uab Ubc Ucd Ude Uef Ufa Ube回路Ⅰ∑∪=回路Ⅱ∑∪=测量值计算值误差五、实验报告⒈利用测量结果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⒉计算各支路的电压、电流,并计算各值的相对误差。

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⒊思考题:①电压和电位有什么区别?②如何确定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实验二、迭加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迭加原理。

二、实验原理在任何由线性电阻、线性受控源及独立源组成的线性网络中,每一支路的响应(电压或电流) 都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于网络时,在该支路上所产生的响应(电压或电流)的代数和。

注意:①该原理仅适用于线性网络。

②独立源单独作用,是指当某个独立源单独作用于网络时,其余的独立源都不作用即取零值,所以其余的电压源应当用短路代替,电流源用开路代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