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与主人公复习资料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

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第一篇: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历史故事成语及主要人物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成语故事】秦昭王得知赵惠王得到和氏璧,想假装以15座城池与他交换来骗取和氏璧赵惠王派蔺相如前去交易,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而不谈城池交换事宜。
蔺相如设计骗回和氏璧,并派人连夜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秦王气得要杀死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魏惠王派大将庞涓进攻赵国,围住赵都城邯郸。
赵成侯知道难以抵挡,就把中山献给齐国。
齐王派大将田忌、军师孙膑兴兵救赵。
孙膑扬言要进攻魏国襄陵,庞涓中计回兵救襄陵中了孙膑的伏击,解了赵国之危。
退避三舍(重耳):【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毛遂自荐(毛遂):【成语故事】战国时,秦国军队包围了赵都邯郸。
平原君门客毛遂自荐谈判,毛遂据理力争,使楚王自知理亏,又怕毛遂真的动武,一时无言对答。
答应与赵国订盟,出兵解赵国之围。
负荆请罪(廉颇):【成语故事】战国时,赵国有一个足智多谋的上大夫蔺相如,还有一个英勇善战的大将军廉颇。
渑池相会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
廉颇很不服气为难蔺相如,蔺相如以德报怨以大局为重,感动了廉颇。
廉颇很惭愧,光背负荆,到蔺相如府上请罪。
纸上谈兵(赵括):【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
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损兵40万。
一鼓作气(曹刿):【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没有擂鼓。
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鲁军才第一次擂鼓。
公务员考试 常识专项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打印版

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10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人物博报编辑倾情奉献,以飨读者。
(王松兴)1.一鼓作气【释义】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
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
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人物】曹刿(guì)(又作曹沬,音mèi),一作曹翙(huì)。
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
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
而我军正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
”2.一字千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以千金。
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语出】南北朝?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人物】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生意人名叫吕不韦(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有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
这些食客,各色各样,应有尽有。
他们把见解和心得,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
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秦国首都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合黄金一斤)”。
3.一字之师【释义】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语出】《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
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
(完整word版)人教小学阶段教材内外中的成语故事和主要人物

小学阶段教材课内外中的成语故事三上:闻鸡起舞(祖逖tì)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同义词: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典出《吕氏春秋·察今》记述的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说:“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当船停下时,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
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引伸成墨守成规不懂变通之意。
刻舟求剑,比喻事物已发生变化而仍静止地看待问题。
三下:买椟还珠(郑国人)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
(他)用木兰香木(为珠宝)制作了(一只)盒子,用桂和椒所调制的香料来熏盒子,用珠玉来点缀(它),用玫瑰宝石来装饰,用翡翠来装饰边沿。
有个郑国人买了盒子,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楚国人,这个人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珠子啊。
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
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买椟还珠,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
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的人。
画龙点睛(张僧繇yóu)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很高超。
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
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画四条金龙。
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
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
张僧繇画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历史成语故事与人物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历史成语故事与人物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wěi)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单刀赴会(关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望梅止渴(曹操)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tì)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yáo)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若仅为了分数死背成语则非学习之道。
如果有时间,详细了解故事,方为上道——增长历史知识的同时,亦可以史为鉴,增长人生智慧。
历史成语故事及主要对应人物

一些成语和相关主人公类比推理中有时会出现成语和对应相关主人的题目,下面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1,抱薪救火-—谋士苏代2,势如破竹-—杜预3,高山流水——俞伯牙4,望洋兴叹—- 河伯5,负荆请罪……蔺相如、廉颇6,投笔从戎……班超7,江郎才尽……江淹8,对牛谈琴……公明仪9,图穷匕见……荆轲、秦始皇10,破釜沉舟——-—项羽,刘邦11,指鹿为马--—赵高12,纸上谈兵———赵括13,滥竽充数—-—南郭先生14,叶公好龙--叶子高15,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16,洛阳纸贵--晋代文学家左思17,草木皆兵--—秦王苻坚18,按图索骥--孙阳19,后来居上-- 西汉汲黯20,邯郸学步-—寿陵少年21,如火如荼--吴国国王夫差22,望梅止渴—-曹操23,请君入瓮--周兴24,胸有成竹——北宋画家文与可25,唇亡齿寒—-晋献公26,鸡鸣狗盗——齐国的孟尝君27,枕戈待旦——西晋人祖逖28,精卫填海--精卫29,不学无术--霍光30,不寒而栗--义纵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吕蒙)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 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 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 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成语与人物1)四面楚歌:项羽(2)破釜沉舟:项羽(3)约法三章:刘邦(4)项庄舞剑:刘邦(5)一饭千金:韩信(6)胯下之辱:韩信(7)运筹帷幄:张良(8)借箸代寿:张良(9)才高八斗:曹植(10)煮豆燃萁:曹植(11)洛阳纸贵:左思(12)断虀画粥:范仲淹(13)韦编三绝:孔子(14)一字千金:吕不韦(15)东床坦腹:王羲之(16)学富五车:惠施(17)一毛不拔:杨朱(18)一箭双雕:长孙晟(19)小时了了:孔融(20)不求甚解:陶潜(21)如鱼得水:诸葛亮(22)江郎才尽:江淹(23)投笔从戎:班超(24)刮目相看:吕蒙(25)卧薪尝胆:勾践(26)家徒壁立:司马相如(27)杀彘教子:曾参(28)割席绝交:管宁(29)图穷匕见:荆轲(30)呕心沥血:李贺(31)扑朔迷离:花木兰(32)举案齐眉:梁鸿(33)咏絮之才:谢道韫34)引锥刺股:苏秦(35)凿壁借光:匡衡(36)目不窥园:董仲舒一。
小升初高频考点:常考成语里的主人公知识汇总!

小升初高频考点:常考成语里的主人公知识汇总!一部好剧,剧中的好演员,往往能衍生出具有代表性的、有趣的、广为用之的词汇!例如:“葛优躺”《我爱我家》我命由我不由天《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我们常用的成语,其背后也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和一个“鲜为人知”的主人公。
关于成语背后的故事和主人公,也成为了历年来小升初的热门考察点之一。
今天明sir精选几个常见的成语,看看各位小朋友能否猜中成语背后的主人公!一饭千金【解释】吃了别人一顿饭,就拿千金来报答。
比喻受恩厚报。
【故事】汉高祖刘邦身边有一员大将军。
他生活贫苦,每天靠讨饭过日子。
有一天,将军碰到一个老婆婆。
老婆婆见他可怜,便把自己的饭分一些给他吃,并且一连几天都给将军饭吃,将军十分感激,说要报答老婆婆。
老婆婆却不要报答,只希望将军努力自立。
从那以后,将军努力学习练武,终于受到重用,并成为大将衣锦还乡。
将军被封为楚王,回到了故乡,派人去找给他饭吃的老婆婆。
将军见了老婆婆,向她再三道谢,并送给她一千两黄金。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将军是谁吗?答案韩信二、望梅止渴【解释】梅子酸,人看见梅子就会流口水,因而止渴,借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故事】一位著名军事家,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
但天气炎热,让人透不过气来,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军事家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
可是附近又没有水源,那怎么办呢?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著名军事家是谁吗?答案曹操三、铁杵成针【解释】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故事】唐朝某位著名诗人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
一天诗人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诗人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经典的成语故事及人物

经典的成语故事及人物经典的成语故事及人物写出相关参考内容1. 鸡犬不宁:故事中的人物是刘备和曹操。
两人曾经是朋友,但由于政治利益的冲突,刘备与曹操成为了敌人。
曹操一方面派出大军追捕刘备,另一方面还派人到刘备的家乡寻找刘备的家人。
在曹操的追捕下,刘备的家人没有躲过,被曹操的手下杀害。
刘备听说这个消息后,非常愤怒,决定与曹操抗争到底。
由于这段故事,出现了“鸡犬不宁”这个成语,形容局势紧张,人心惶惶的样子。
2. 画蛇添足:故事中的人物是唐僧和孙悟空。
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许多艰险的旅程后,终于来到了西天取经的路上。
途中,他们经过一条河,水中有一条蛇,蛇的身体非常细长。
孙悟空觉得蛇的身体太细长了,不伦不类,便拿出笔在蛇身上画了几条脚。
蛇见状非常生气,因为自己原本没有脚,画蛇添足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加拙劣。
由此故事出现了“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指做了多余或者不必要的事情,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3. 杯弓蛇影:故事中的人物是一个古代的将军。
有一次,这位将军参加了一次打猎的活动,他用弓箭射中一只蛇,并且将蛇放入了酒杯中。
将军喝酒的时候,突然看到酒杯中的倒影中有一条蛇,以为蛇没有死透,便拔出剑要杀蛇。
此时他的侍从告诉他,你射死并且放在杯子里的蛇早已经死了。
由此故事出现了“杯弓蛇影”这个成语,形容人因为过于紧张而产生的错觉,多疑而自讨苦吃。
4. 掩耳盗铃:故事中的人物是智者孔子。
有一次,孔子的门徒曾子问他,什么是诚实和坦率。
孔子告诉曾子,在一个村庄里,有个人闯入了别人的家中,偷走了铃铛。
盗贼走后,主人听到响铃的声音,于是跑出来追赶,但是只看到了一个身影,并没有追到盗贼。
曾子反问孔子,这跟诚实和坦率有关系吗?孔子回答道,盗贼在偷铃铛的时候,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虽然与事实不符,但他确实就这样做了。
由此故事出现了“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指自欺欺人,掩盖事实真相。
5. 秋后的蚂蚱:故事中的人物是一只蚂蚱。
秋天来了,其他昆虫或者鸟类纷纷为了过冬而做准备,蚂蚱却依然在欢唱跳舞,并且嘲笑其他的动物“胆小”。
成语故事及主要人物

成语故事及主要人物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图穷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胸有成竹(文与可)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悬梁刺股(苏秦、孙敬)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胸有成竹(文与可)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数字联:四面荷花三面柳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一城山色半城湖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回文联:雾锁山头山锁雾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天连水尾水连天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叠字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顶针联:常德德山山有德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长沙沙水水无沙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松叶竹叶叶叶翠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秋声雁声声声寒假期作业1.完成暑假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故事与主人翁
精卫填海--精卫望洋兴叹--河伯越俎代庖--许由
惩前毖后--周成王雪中送炭--楚怀王爱屋及乌--姜太公
缘木求鱼--孟子班门弄斧--鲁班覆水难收--姜子牙离开他的老婆马氏,马氏回求问鼎中原--楚庄王按图索骥--孙阳——伯乐)从容不迫--庄周
侃侃而谈--孔子后生可畏--孔子不耻下问--孔子
废寝忘食--孔子丧家之犬--孔子自嘲韦编三绝--孔子
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孔子三令五申--孙武以卵投石--墨子
锲而不舍--荀子讳疾忌医--扁鹊见蔡桓公起死回生--扁鹊
视死如归--管仲出奇制胜--田单捉襟见肘--子曾(孔子的学生)
道不拾移--商鞅夜不闭户--商鞅匹夫之勇--勾践
出类拔萃--孟子(孟子称赞孔子)墨守陈规--墨子东施效颦--东施
完璧归赵--蔺相如抱薪救火--战国苏代劝魏王怒发冲冠--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刎颈之交--廉颇与蔺相如鞭长莫及--伯宗劝晋景公不要救宋
门庭若市--邹忌退避三舍--重耳滥竽充数--南郭——(齐宣王)
危如累卵--范睢、荀息毛遂自荐--毛遂讳疾忌医--蔡桓公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百步穿杨、百发百中--养由基(楚国)千金买骨--郭隗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负荆请罪--廉颇杀妻求将--吴起卧薪尝胆--勾践
多行不义必自毙--共叔段安步当车--颜蜀图穷匕见--荆轲
如火如荼--吴国国王夫差唇亡齿寒--宫之奇晋献公滥竽充数--南郭先生
邯郸学步--寿陵少年鸡鸣狗盗--齐国的孟尝君旁若无人--荆轲、高渐离
奇货可居--吕不韦大义灭亲--石蜡鸿鹄之志--陈涉
按图索骥--孙阳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
沉鱼落雁--西施、王昭君闭月羞花--貂蝉、杨贵妃倾国倾城--汉武帝李夫人
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
草木皆兵---秦王苻坚凿壁借光--匡衡叶公好龙--叶公
汗流浃背--杨敞、周勃期期艾艾--周昌、邓艾不寒而栗--义纵
不学无术--霍光对牛谈琴--公明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
一饭千金--韩信多多益善--韩信暗渡陈仓--韩信
背水一战--韩信大逆不道--刘邦骂项羽杀马立誓--刘邦
楚汉之争--刘邦、项羽楚河汉界--刘邦、项羽秋毫无犯--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慷慨悲歌--项羽十面埋伏--项羽破釜沉舟--项羽
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金屋藏娇--刘彻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
后来居上--西汉汲黯门可罗雀--汲黯、郑当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刘邦
人为刀俎,为鱼肉--樊哙安如泰山--枚乘--上书西汉吴王刘濞千钧一发--枚乘上书西汉吴王刘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励精图治--汉宣帝刘询老莱娱亲--老莱子(西汉)
得陇望蜀--刘秀乐此不疲--刘秀推心置腹--刘秀
手不释卷--刘秀投笔从戎--班超力不从心--班超
百折不挠--乔玄(东汉)杯弓蛇影--杜宣(东汉)举足轻重--窦融、王莽(东汉时期的要员)马革裹尸--马援画虎类犬--马援(东汉名将)老当益壮--马援、黄忠
克己奉公--祭遵(刘秀的大臣)孔融让梨--孔融(东汉)初出茅庐--诸葛亮
草船借箭--诸葛亮火烧赤壁--诸葛亮赤壁之战--诸葛亮
三足鼎立--诸葛亮欲擒故纵--诸葛亮鞠躬尽瘁--诸葛亮
化险为夷--诸葛亮盖世无双--诸葛亮思贤如渴--诸葛亮
七擒七纵--诸葛亮龙盘虎踞--诸葛亮集思广益--诸葛亮
淡泊明志--诸葛亮宁静致远--诸葛亮苟全性命--诸葛亮俭
以养德--诸葛亮妄自菲薄--诸葛亮神机妙算--诸葛亮
开诚布公--诸葛亮三分天下--诸葛亮草船借箭--诸葛亮、鲁肃
火烧连营--陆逊伏龙凤雏--诸葛亮、庞统三顾茅庐--刘备
收买人心--刘备如鱼得水--刘备求贤若渴--刘备
优柔寡断--刘备髀肉复生--刘备虚情假意--刘备
龙凤呈祥--刘备桃园结义--刘备三让徐州--刘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
织席卖屦--刘备白帝托孤--刘备举案齐眉--梁鸿、孟光夫妻(东汉)身在曹营心在汉--刘备乐不思蜀--刘禅望梅止渴--曹操
纵虎归山--曹操放刘备分香卖履--曹操将错就错--曹操杀吕伯奢
讳疾忌医--曹操杀华佗青梅煮酒--曹操老骥伏枥--曹操
割须断袍--曹操削发代首--曹操坚壁清野--曹操
衡槊赋诗--曹操煮豆燃萁--曹植七步成诗--曹植
曹冲称象--曹冲才高八斗--曹植七步之才--曹植
挟天子而令诸侯--曹操神机妙算--周瑜赞诸葛有勇无谋--吕布
手不释卷--吕蒙刮目相看--吕蒙吴下阿蒙--吕蒙
谈笑自若--甘宁(三国东吴名将)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宝刀不老--黄忠
纸上谈兵--赵括、马谡言过其实--马谡一身是胆--赵云
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扑朔迷离--花木兰茕茕孑立--李密--晋李代桃僵--民谣《鸡鸣》,比喻兄弟互爱赴汤蹈火--嵇康(三国末西晋)囊萤映雪--车胤(晋代高官)击楫中流--祖逖--西晋
闻鸡起舞--祖逖鹤立鸡群--嵇康、稽绍父子身材魁梧、仪表堂堂
击楫渡江--祖逖舐犊情深--杨修父亲杨彪怀念儿子,对曹操说的话
枕戈待旦--祖逖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
势如破竹--杜预--西晋名将迎刃而解--杜预(西晋名将)枕戈待旦--刘琨
口若悬河--郭象(晋朝才子)洛阳纸贵--左思(晋,因《三都赋》传抄,一时纸贵)
入木三分--王羲之乘兴而来--王徽之(王羲之的三儿子)败兴而返--王徽之(王羲之的三儿子)管中窥豹--王献之(王羲之之子)风声鹤唳--苻坚(南北朝,北朝前秦攻打东晋)
草木皆兵--苻坚投鞭断流--苻坚江郎才尽--江淹--南北朝
一箭双雕--长孙晟(南北朝时的武将)空前绝后--顾恺之、张僧繇(晋朝和梁朝的两个大画家)
画龙点睛--张僧繇罄竹难书--隋炀帝一字之师--郑谷是齐己的一字之师(唐朝)走马观花--孟郊的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孟郊的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庸人自扰--陆象--唐朝益州官吏,轻松执政铁杵磨针--李白岛瘦郊寒--贾岛、孟郊
笑里藏刀--李义府--唐高宗的右丞相其貌不扬--皮日休--唐末才子,其貌丑陋
请君入瓮--周兴、来俊臣--武则天时的酷吏口蜜腹剑--李林甫--唐玄宗时的要臣
卷土重来--杜牧--写诗叹项羽: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大器晚成--马援
惜墨如金--李成--五代、宋初画家胸有成竹--文与可--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
乘风破浪--宗悫--宋巧取豪夺--米芾开卷有益--宋太宗赵光义
世外桃源--陶渊明不求甚解--陶渊明丧心病狂、遗臭万年--秦桧
程门立雪--杨时、游酢、程颐痛定思痛--文天祥孤注一掷--寇准
两袖清风--于谦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不堪回首--龚自珍
赴汤蹈火--嵇康精兵简政--徐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景皓
势如破竹--杜预东山再起--谢安狗尾续貂--司马伦
画龙点睛--张僧繇南柯一梦--淳子棼精忠报国--岳飞
东窗事发--秦桧前车之鉴--贾谊汉文帝狡兔三窟--冯谖献策孟尝君
落井下石--语出韩愈名正言顺--子路对话孔子买椟还珠--韩非子
礼贤下士--李勉抛砖引玉--常建、赵嘏(gǔ)如火如荼--吴王夫差
九牛一毛--司马迁利令智昏--平原君见利忘义--来源于孔子见利思义舍本逐末--赵威后车水马龙——马皇后(语出《后汉书》)
打草惊蛇、狼狈为奸——语出段成式《酉阳亲俎》大公无私--祁黄羊
道听途说--《论语》画饼充饥——出自晋人陈寿所著《三国志魏书卢毓传》
风吹草动--伍子胥对症下药--华佗过河拆桥--许有壬
名落孙山--孙山价值连城--蔺相如狐假虎威--江一、楚定王
不求甚解--语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