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学校的故事读后感》

《夏山学校的故事读后感》
《夏山学校的故事读后感》

《夏山学校的故事》读后感

夏山学校的百年故事:献给当代的教师、校长和家长。这样一个题目:涵盖的内容不仅仅是对老师,而是对整个的教育大气候。

开卷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段话:给予孩子们自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给予孩子们权利,让他们能掌控自己的人生;给予孩子们时间,让他们能够自然地成长;给予孩子们快乐的童年,让他们不会感受到成人制造的压制和恐惧。它告诉人们:自由是行得通的。在夏山学校,没有领导者,只有平等。来夏山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他们根本分不清谁是老师,谁是学生。

书中提到了了自我管理。所有与集体和生活有关的事情,甚至包括对违反规定的相关处罚,都是在星期六的学校全体会议中投票决定的。夏山学校是最重视实际行动的地方,这里没有任何关于精神、心灵方面的说教,同时感受到学生们的坦率,集体之间的诚实。这种事实形成了一种力量,也为夏山带来了宁静的气氛。

在问道夏山学校孩子们离校后是否成功的问题时,回答是从夏山毕业的人中有艺术家,演员,科学家,医生等等。他们中有各种各样的人。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善良的人

看完这本书,闭眼想象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具有很高的期望值,暑期有加入了兴趣班大军,总希望孩子的成绩名列前茅,但是又忽视了孩子的善良教育。我们总会看见一些狼爸,虎妈,怎样的孩子才算的上是优秀呢?善良的,纯真的,敢说敢于有创新精神的品质,都被成人无情地摈弃了。再说现在的教育制度,老师的压力很大,要应付一些实在是头痛的检查,这些压力也会转嫁给孩子身上,家长身上。所以我觉得看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制度要做改变,要让孩子对生活、学习不产生恐惧感,首先是要让老师对工作有幸福感,而不是压力重重,这样,我们的孩子何来快乐?

作为幼儿教师,我觉得要尽可能让孩子幸福。因为中国的国情是孩子比较多,最近几年又是入学高峰,择校热压着老师和家长喘不过气来,还好,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不能择校。因而学区房又大热,民办学校也大热。根本问题不解决,择校

在家长的心中还是稳稳扎根的。孩子到了我所在的班里,我觉得是一种深深的师徒缘分。老师和孩子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充分尊重他们,让他们说出心中想说的话,开开心心地生活,这就是夏山学校的初衷。个人认为本书中有些话我们是要过滤一下的,特别是谈到洗手的问题,老师和成人是要时常提醒的,太顺其自然是行不通的,孩子的有些行为需要成人纠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