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云与数字化校园一体化平台
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数字随州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数字随州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1.12•【字号】随政发〔2021〕14号•【施行日期】2021.1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数字随州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随州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市政府各部门:《数字随州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落实。
2021年11月12日数字随州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湖北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2年)》(鄂政发〔2020〕12号)、《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数字湖北建设的意见》(鄂政发〔2021〕2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随州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建设思路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数字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要求,加快推进数字随州建设步伐,聚焦“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四大重点,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塑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提供多样、均等、便捷的全链条全周期社会服务,构建新型数字社会;加快优化政府数字化服务、运行、治理、决策体系,建成现代化数字政府;加快完善数字化发展生态,着力提升数字化发展能力,全方位赋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赋能随州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成“汉襄肱骨、神韵随州”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原则(一)统筹规划。
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级统建,分级负担。
(二)分步实施。
按照整合现有资源,夯实数据基础,行业深度融合,创新数据应用的步骤实施。
(三)应用驱动。
围绕应用进行顶层设计,围绕需求确定基础设施建设。
(四)急用先行。
应急与谋远相结合,找准切口和抓手,把高频需求列为“优先级”。
三、重点任务(一)大力发展“园区引领”的数字经济1.建设大数据产业园。
建设“5G+专递课堂”,搭建智慧育人环境

13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借助数字化辅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
“专递课堂”是基于教育信息化手段,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同步教学的方式,实现区域联盟内教育共享、共建、共赢,推进城乡教育发展均衡化。
基于此,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应深入了解“专递课堂”的开展内涵与实施条件,进而整合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借助云平台、特色资源的加强区域教育互动,并融合双师、创客等多种形式有序开展专递课程,在信息科技课堂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一、小学教育中“专递课堂”的含义解读在小学教育中开展专递课堂,指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三个课堂”之一,是落实教育信息化的具体抓手[1]。
“专递课堂”指线上同步上课、依照教学进程推送优质课程资源的形式,在线上线下互动下促进区域教育共建、共赢的模式。
在小学教育中实施专递课堂有赖于信息化科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进行资源整合、梳理,以远程媒体为媒介推进城乡教师互动,有效辅助农村实力薄弱学校、薄弱课程创新提质。
同时在资源共建中能加强特色化资源流动,发挥品牌课程带头作用,推进区域联盟教育质量提高。
二、5G 助力小学专递课堂开展的教育价值1.加强资源共享,提升教育质量小学教育中专递课堂的建设有赖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借助网络交互优势推进城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且5G 的发展能帮助部分乡村学校快速地获取高质量教育资源,实现区域联盟内资源共享,有效地提升区域内教育质量。
首先,小学专递课堂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将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得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得以缩小,农村地区的学生也能够接触到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公平性。
其次,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区域平台能为教师提供研修与成长的空间,实现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共享,辅助城乡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让信息科技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创设适宜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优良环境。
智慧教育云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教育云平台解决方案2019年01月目录第一部分智慧教育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5第1章建设背景51.1 背景51.1.1 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背景51.1.2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61.2 目的81.2.1主要任务81.2.2建设目标9第2章方案概述112.1 方案简介及应用架构112.2 功能特点122.2.1 设计原则132.2.2 技术架构15第3章建设内容163.1 高效教学子系统163.1.1 在线备课163.1.2 翻转课堂183.1.3 微课程203.1.4 在线作业233.1.5 智能测评243.1.6 成绩分析263.1.7 提分大师273.2 高效教学子系统之“翻转课堂”273.2.1 发布导学案333.2.2 在线学习及自测353.2.3 学情分析363.2.4 课堂教学363.2.5 巩固拓展373.3 高效教学子系统之“智能测评”373.3.1 题库维护383.3.2 智能组卷383.3.3 参加考试393.3.4 试卷批改403.3.5 成绩分析403.4 教育管理子系统413.4.1 教育局门户413.4.2 院校管理453.4.3 教师管理463.4.4 学生管理473.4.5 班级管理473.4.6 校园门户483.4.7 通知公告503.4.8 规章制度503.4.9 公文公告513.4.10 日程安排513.4.11 通讯簿513.4.12 综合评价523.4.13 智能考勤523.4.14 校车管理533.4.15 学生定位543.4.16 资产管理*543.4.17 邮件管理543.4.18 内部消息553.5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子系统553.5.1 个人日志563.5.2 新鲜事563.5.3 网络相册563.5.4 个人微博573.5.5 微班级573.5.6 微校园583.5.7 好友管理583.5.8 百科问答593.5.9 网上家访603.5.10 留言板603.5.11 成长记录603.5.12 光荣榜613.5.13 个人荣誉613.5.14 财务中心613.5.15 个人设置623.6 教育教学资源子系统623.6.1 教辅资源623.6.2 数字图书馆643.6.3 多媒体课堂653.6.4 资源再生机制67第一部分智慧教育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第1章建设背景1.1背景1.1.1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0年)》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探讨

学校及部门信息, 职务信 息, 课时安排 ,
各年 级班 级 开设 , 管理 学 校教 师及 学 生用户账 号 , 安排 各 年级开 设 的科目,
列, 就为云计 算的发展 带来了强大的 这
推 动力。 徐州华网公司的基于 “ 云计算” 的 区域 教育 信息化 应用管理 平台就 是
况; 师及 家长及 时互 动, 教 跟踪 学生 的 成长过程 , 引导学生健 康发展 。
够满足学 校及教育 单位的日 常办公 、 教
基 于云计算 的平 台具有 较高的可
靠性 和安 全 性 , 以将 所 有的教 学 资 可 源、 专业 信 息和应用程序等置于应用教 育层。 云计 算使 得 互联 网的每个 节 点
用基 础信 息, 并管理区域用户及区域下
应 用的云计 算教育管 理服务平 台。 ②以 市 ( 区) 县、 为单位 构成资源 池, 所辖 学 校为基本应用单位 。 ③涵盖教育信息化
的教育管 理、 教育教学 、 资产 建设和管 理等方面。 ④用户包括教 育局、 学校、 学
8 中 2 国信息技术教育 21 0 02 9 /
教学 质量 , 进区域教育 均衡 发展 。 促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 .
各个 学 校的管 理 员账 号, 通 学校 可 开
使用的软件 , 设置 学校软 件归 类, 为下 属学 校 发布 通知 公告 , 并可 对 数据 进
学 生综合素 质评价管 理系统是为 学校在新课 程改革 背景下建 立学生成
长电子化手册 的教育 信息化应用, 通过
tg l cntuR 技术与应用 o a @ ha dC u o ii . e
它 能够管 理和记 录学 生的综合素质 评 价, 实现学 生常 规表 现的记录 与汇总 。 教师 可对 学生之 间的相互 评价 进行 管 理, 生成 评 价等 级 ; 个学 生有 自己的 每 账号, 可随 时上 传 、 理 和查 阅自己的 管 作品成果及成 长资料 , 自 了解 身发展 状
数字化转型赋能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圈的建设路径研究

数字化转型赋能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圈的建设路径研究作者:李萍薛颖来源:《高教学刊》2023年第30期摘要: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校信息化建设,全面落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切实提高高等教育教学水平、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新方向。
智慧教育开放、共享、交互、协作及泛在的发展需要,亟待建设全方位融合、要素间有机衔接、体系数智化的智慧教育生态圈。
遵循“数字化转型支撑的智慧环境-融合智慧教育教学手段-智慧教育展现模式-培养智慧人才理念”这一“自下而上”的建设思路,构建基础夯实、内外部融会贯通、自调节的智慧教育生态圈。
操作层面,提出以学校等不同主体为基本单元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基础,以建设智慧学习系统为重点,相互链接、区域共享的实现路径,以迎合高等教育智慧化及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智慧教育生态圈;智慧教学;高校信息化建设;智慧学习系统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30-0016-04Abstract: Smart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t is the new direction of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ies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 are open, sharing, interaction, collaboration and ubiquity, and it is urgent to build a smart education ecosystem with all-round integration,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elements, and intelligent system. Following the "bottom-up" construction idea of "smart environment supported b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 integrated smart education teaching means - smart education display mode - concept of cultivating smart talents",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smart education ecosystem with solid foundati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gration, and self-regulation. At the operational level, it proposes a realization path based o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different subjects such as schools as the basic unit,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learning systems, and linking and sharing among regions to meet the needs of intelligent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Keyword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Smart Education Ecosystem; intelligent teaching; university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telligent learning system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感染疫情严重冲击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线教育作为应急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推向前台。
教学资源平台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与实践

教学资源平台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与实践作者:邓成俊赵天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年第08期摘要:随着我国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学校为满足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中的各种需求,在对信息与数字化技术充分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将各类型教学资源上传到校园网的上方式,来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
本文就主要对数字化技术概念进行介绍,并详细分析教学资源平台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与实践,再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期能够通过完善的教学资源平台,来促进数字化校园的科学、规范、合理建设。
关键词:教学资源平台数字化校园应用实践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8-0111-01数字化校园主要是指以网络与数字化信息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数字资源的优化,建立起来的集科研、教学、技术、管理、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为一体的虚拟教育环境。
而数字化校园中的教学资源平台是指为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以提供图片、课件、教材、案例、教具、基础设施等资源的方式,并通过数字化技术作为基础所构建的虚拟网络平台。
随着教学资源平台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建立与应用,其不仅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观念、学习水平等具有深刻影响,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
1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随着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从90年代起,我国的各大中小学校就开始大规模地兴建以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数字化校园网站。
通过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视频会议系统、班级主页博客、无纸化办公系统、教学一体化管理系统等各种的数字信息网络的构建,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并促进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1]。
近年来,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校园也通过不断地实践与完善,构建起集网络、技术、设备于一体的数字化校园体系。
当下的数字化校园以层次化、全面化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网络的建设,并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将校园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分类与优化,使用户能够通过平台迅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区域教育云平台解决方案

网络教学平台
顶岗实习管理 行政与党群管 1+X认证支持 教学与双课堂 培训及教学管 产教融合支持
平台
理系统
系统
学习
理系统
系统
数据统计
9. 教育云平台功能模块 —— 教工号(或者其他唯一信息)登陆系 统后,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出用户的角色信息,通过角色 的权限管理,自动识别出用户具备的访问权限,用户通 过登陆后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权限范围内的菜单和功能权 限。此处我们的特色是通过一个即时通讯平台把学校现 有的系统整合到一个门户下,通过单点登陆的模式可以 访问不同的应用平台,并且可以把权限和用户信息带过 去,解决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不互通的问题。
学生综合情况分析 教师综合情况分析 科研成果热点追踪
教学建设
重点专业建设 专业师资培训
教学资源建设
4
实训基地建设
2
教学 教务
办公 掌上校园
信息化校园
重点专业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 专业师资培训
教务系统 学生工作系统 数字离校系统 学生学籍系统 毕业生系统 校企合作平台
实验室系统 数字迎新系统 学生就业系统 助学金系统 智能排课系统 教学质量平台
6. 教育云平台服务对象
为教育局服务
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网 络化办公环境,快速便 捷地处理各个学校的管 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和管理水平,减轻工作 强度。
为各学校服务
使他们能够通过教育云 平台,快速、便捷的提 交自己学校的数据信息, 管理自己学校的各项信 息。
为老师服务
使他们能够通过教育云 平台,快速、便捷的管 理和提交自己班级的信 息数据。
办公自动化系统 一卡通信息平台 即时通讯系统
门户网站平台 资产设备系统
关于完整版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三篇】

关于完整版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三篇】篇一完整版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面对信息发展的新时代,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环境,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质量,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智慧校园围绕智慧环境、数字资源、信息素养、融合创新、支撑保障、特色发展六个方面开展建设。
XX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网络教育,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XX省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实际,决定在全省中小学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特制定《XX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
一、建设目标面对信息发展的新时代,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不断改善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智慧教育环境,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治理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具有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二、建设原则坚持以人为本。
智慧校园建设要以服务为导向,要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信息化环境和资源服务,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育人水平。
坚持应用驱动。
智慧校园建设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从学校发展、师生发展、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要通过深化应用释放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促进作用,以应用驱动各项建设工作。
坚持融合创新。
智慧校园建设要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融合创新,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简介
安徽讯飞皆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科大讯飞(股票代码:002230)旗下的子公司,是科大讯飞旗下战略业务单元之一,专业从事教育信息化软件产品的研究、开发与销售服务。
公司位于合肥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为双软认证和高新技术企业,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讯飞皆成是一家专业的教育信息化高新技术企业,以服务国家教育信息化事业为己任,将“引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念与发展潮流、建设具有革命性影响的教育信息化平台”作为品牌发展目标,坚持“专、精、深”的研发策略,构建了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咨询培训三位一体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服务模式。
平台总体架构
区域教育云平台是与区域内学校数字化校园一体化建设,以云方式部署和运行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云计算、云服务技术,把海量的、分布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和各类学校教育应用管理起来,组成一个集资源池、教育应用为一体的统一服务。
区域云与数字化校园一体化平台的体系框架
教育云门户网站群
教育云服务门户基于站群管理系统构建,采用“主站+子站+资源整合”的架构思想,可以集中部署,分布管理。
1“壹学校”综合门户
“壹学校”是一个基于互联网平台构建而成的虚拟教育平台,将区域云平台服务与数字化校园服务集于一体,实现了教育教学管理者、老师、学生、家长多种角色的交互,是信息时代下区域云平台及数字化校园一体化建设的完美解决方案。
“壹学校”综合门户首页总体框架
2数字化校园统一门户
校园门户网站
校园门户网站平台向公众提供“一站式”教育信息服务,其信息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宣传模块、动态信息模块、服务模块、资源模块、互动模块等。
3校内信息服务个性化门户
校内用户登录公共服务平台后,网站后台根据用户角色显示个性化的信息门户,并根据不同角色推送相关的信息和服务。
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家长、教育管理者四类不同角色的服务功能。
教学综合业务平台
教学综合业务平台是区域云及数字化校园的主要应用系统之一,,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学习、教师的教研和家校互动提供信息化平台。
1班级空间
以班级集体为主体的,基于SNS思想和互联网技术构建的师生、家长间的交互平台。
老师、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平台发布、更新状态,共享资源、信息。
2家校联系本
一个通过作业、通知、对话三种方式建立家长和学校间互联互通的信息交流平台。
3教研平台
为教师教学教研设计的交互式应用平台,能进行网络备课、听课评课、互动研讨等教研活动,提升教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智慧学习平台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管理和自适应测验等新的技术,构建的新一代网络学习平台。
通过教学资源开发、数据挖掘、智能推送和学习评价反馈,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提供智能化的技术支持,实现互动式、个性化、适应性学习,是大数据时代网络学习平台的完美解决方案。
1智能题库系统
按学科、、年级、难易、类型等进行题库内容多维度管理,提供丰富的智能组卷功能,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支持校本题库、区域题库、运营题库及教师个人题库管理与学生自测等多应用的题库系统。
2考试系统
以开放、动态的系统架构,将传统的考试模式与先进的互联网应用相结合,可使用户完全根据自身应用特点快速构建考试平台系统,实现对在线考试工作的高效组织和管理。
3评价系统
以经典测验理论模型为依据,以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为主要指标,进行考试分析评价,建立学业成绩综合评价系统。
4微课平台
对微课内容提供的应用服务平台,实现对微课的教学应用与管理功能。
5在线教学平台
基于互联网构建的交互式学习平台,通过电子化工具实现跨时空的学习交流与沟通,实现了对平台多种用户的教学和管理功能。
6同步课堂
一套可以实现音视频、文字、图像等实时交互的在线教学系统,支持单个教师面向多个课堂(学生)教学,也支持多个教师多组合的课堂教学。
7壹师壹生
通过云计算、移动端(云加端)等多项技术融合,为教师全新打造的集“上课、辅导、教研与微课制作”一体的移动教学工具。
教育资源管理平台
1平台基本构成
(1)执行标准:建设符合国家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
(2)基本应用:强大的文件资源整理与分类,操作界面简洁友好,实现“收、存、管、用”。
(3)交流与互动:利用主流互联网工具,实现全方位、多渠道沟通与交流。
(4)多平台应用:支持Windows、Android、Ios多系统应用
2平台主要功能
(1)在线阅读、编辑、评论
(2)教学资源的全文检索
(3)语音搜索与合成
(4)资源加密与水印
(5)资源分类管理视图
(6)知识跟踪与教案管理
(7)资源多层审核
(8)多层功能
(9)支持移动互联
教育管理应用平台
教育管理应用平台是区域教育云服务的重要管理应用系统,包括区域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和学校管理系统两部分。
1教务管理系统
基于B/S构架,以网络为载体对学校教务工作实施全面管理的系统平台,包括学籍管理、排课管理、成绩管理、教研管理等部分。
2综合管理系统
集办公、总务、人事、后勤等功能模块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
包括公文管理、人事管理、办公管理、校产管理、流程管理等部分。
3行政OA办公系统
涵盖学校行政办公所有环节,涉及到日常办公、行政事务、会议管理、活动管理、信息资讯、档案管理、个人事务、系统维护等方面。
技术支撑平台
1 云基础设施(IaaS层)建设
2 数据中心架构设计
3 基础数据服务平台
(配内容图片)
平台的特色与价值
1 资源共享与教育公平化
2 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3 创新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4 纵向与横向二维推进建设
(配合图片)
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