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OTDR测试曲线解析
OTDR测试曲线分析方法(室外)

OTDR测试曲线分析方法因各种原因,近期安阳林州、内黄县局光缆传输通道频繁发生故障。
在处理故障过程中,发现新员工对OTDR使用、及测试数据分析方面较欠缺。
特收集整理OTDR测试曲线的分析方法,供各位同事交流学习。
一、曲线分析1.正常曲线分析图1如上图1,判断曲线是否正常的方法:(1)曲线主体斜率基本一致,且斜率较小,说明线路衰减常数较小,衰减的不均匀性较好。
按照国标YD/T901-2001的规定:① Bl. 1和B4类单模光纤的衰减系数应符合下表规定。
②衰减不均匀性要求:在光纤后向散射曲线上,任意500m 长度上的实测衰减值与全长上平均每500m 的衰减值之差的最坏值应不大于0.05dB.③衰减点不连续性要求:对B1.1类单模光纤,在1310nm波长,一连续光纤长度上不应有超过0.1dB的不连续点,在1550nm波长,一连续光纤长度上不应有超过0.05dB的不连续点;对B4类单模光纤,在1550nm波长,一连续光纤长度上不应有超过0.05dB的不连续点。
(2)无明显“台阶”,说明线路接头质量较好,一般指标要求:接头损耗(双向平均值)≤0.1dB/个。
(3)尾部反射峰较高,说明远端成端质量较好。
2.异常曲线分析(1)曲线有大台阶大台阶图2如上图2中有明显“台阶”,若此处是接头处,则说明此接头接续不合格或者该根光纤在融纤盘中弯曲半径太小或受到挤压;若此处不是接头处,则说明此处光缆受到挤压或打急弯。
(2)曲线有段斜率较大斜率大图3如上图3,此段曲线斜率明显较大,说明此段光纤质量不好,衰耗较大。
(3)曲线远端没有反射峰图4如上图4,此段曲线尾部没有反射峰,说明此段光纤远端成端质量不好或者远端光纤在此处折断。
(4)幻峰(鬼影)的识别与处理实峰幻峰图5实峰幻峰图6幻峰(鬼影)的识别:曲线上鬼影处未引起明显损耗(如图5);沿曲线鬼影与始端的距离是强反射事件与始端距离的倍数,成对称状(如图6)。
消除幻峰(鬼影):选择短脉冲宽度、在强反射前端(如OTDR输出端)中增加衰减。
OTDR常见曲线分析大全——测试人员必备

OTDR常见曲线分析大全——测试人员必备OTDR常见曲线分析大全——测试人员必备长度测量一般采用两点法,,将受测光纤与尾纤一端相接,尾纤一端连到OTDR上,调整出显示尾纤和受测光纤的后向散射峰。
其曲线见图方法:将光标A置于第一个菲涅尔反射峰前沿,将光标B置于第二个菲涅尔反射峰前沿,光标A与光标B之间的相对距离差就为被测光纤长度。
光纤衰减的测试方法:将光标A置于第一个菲涅尔反射峰后沿,曲线平滑的起点,将光标B置于第二个菲涅尔反射峰前沿,光标A与光标B间显示衰减系数就是光纤A、B间衰减系数,但非整根光纤的衰减系数。
典型的后向散射信号曲线a、输入端的Fresnel反射区(即盲区)b、恒定斜率区c、局部缺陷、接续或耦合引起的不连续性d、光纤缺陷、二次反射余波等引起的反射e、输出端的Fresnel反射盲区:决定OTDR所能测到最短距离和最接近距离,是由于活接头的反射引起OTDR接收机饱和所至,盲区通常发生在OTDR面板前的活接头反射,但也可以在光纤的其它地方发生,一般OTDR盲区为100m。
盲区分为衰减盲区和事件盲区衰减盲区:从反射点开始至接收机恢复到后向散射电平约0.5dB 范围内的这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OTDR能再次测试衰减和损耗的点.式中:D的长度就为衰减盲区的长度事件盲区:从OTDR接收到反射点到开始到OTDR恢复到最高反射点1.5DB以下这段距离,在这以后才能发现是否还有第二个反射点,但还不能测试衰减.式中:D1的长度就为事件盲区的长度。
影响盲区的因素:a、入射光的脉冲宽度、b、反射光的脉冲宽度、c、入射光的脉冲后端形状、d、所用脉冲越小,盲区越大。
消除盲区的方法:加尾纤(过渡纤),最好2KM以上接头损耗的测量方法:将光标定于曲线的转折处如图位置,然后选择测接头损耗功能键,便可测得接头损耗。
外部因素引起的可能曲线变化这里的外部因素指施加于光缆并传递至光纤的张力及侧向受力,还有温度的变化。
这些都会造成曲线弓形弯曲。
OTDR常见曲线分析报告

测试距离过长
这种情况是出现在测试长距离的纤芯时, OTDR 所不能达到的距离所 产生的情况,或者是距离、脉冲设置过小所产生的情况。如果出现这 种情况, OTDR 的距离、脉冲又比较小的话,就要把距离、脉冲调大, 以达到全段测试的目的,稍微加长测试时间也是一种办法。
现象:在整根光纤衰减合格,曲线大部分斜率均匀,但在菲涅尔反 射峰前沿有一小凹陷 原因:未端几米或几十米光纤受侧压; 对策:复绕观察有无变化
1310nm
1550nm
现象:1310nm光纤曲线平滑,光纤衰减斜率基本不变,衰减指标略微 偏高,但1550nm光纤衰减斜率增加,衰减指标偏高; 原因:束管内余长过短,光纤受拉伸; 对策:确认束管内的余长,增加束管内的余长
祝您成功!
正常曲线
A 为盲区, B 为测试末端反射峰。测试曲线为倾斜的,随着距离的增长,总 损耗会越来越大。用总损耗( dB )除以总距离( km )就是该段纤芯的平 均损耗( dB/Km )。
异常情况
原因:(1)仪表的尾纤没有插好,光脉冲根本打不出去; (2)断点位置比较进, OTDR 不足以测试出距离来;
幻峰(鬼影)的识别与处理
实峰
幻峰
图(a)
实峰
幻峰
图(b)
幻峰(鬼影)的识别 曲线上鬼影处未引起明 显损耗图(a);沿曲线 鬼影与始端的距离是强 反射事件与始端距离的 倍数,成对称状图(b)
消除幻峰(鬼影) 选择短脉冲宽度、在强 反射前端(如OTDR输出端 )中增加衰减。若引起鬼 影的事件位于光纤终结 ,可"打小弯"以衰减反 射回始端的光。
OTDR常见曲线分析解读

盲区分为衰减盲区和事件盲区 衰减盲区:从反射点开始至接收机恢复到后向散射电平约0.5dB范围内 的这段距离,这段距离就是OTDR能再次测试衰减和损耗的点.
仿真反射峰
DB/DIV
D
0.5dB
M/DIV
式中:D的长度就为衰减盲区的长度
事件盲区:从OTDR接收到反射点到开始到OTDR恢复到最高反射点 1.5DB以下这段距离,在这以后才能发现是否还有第二个反射点,但还 不能测试衰减.
光纤衰减的测试
第一个菲涅尔反射峰后沿
第二个菲涅尔反射峰前沿
DB/DIV
尾纤 A B
M/DIV
方法:将光标A置于第一个菲涅尔反射峰后沿,曲线平滑的起点,将光标B置于第
二个菲涅尔反射峰前沿,光标A与光标B间显示型的后向散射信号曲线
DB/DIV
对策:在这种情况下改变光纤测试量程、脉宽、重新做端面,再测试如
“小山峰”消失则为原因(2),如不消失则为原因(1)
现象:在光纤纤连接器、耦合器、熔接点处产生一个明显的增益;
原因:模场直径不匹配造成的;
对策:测试衰减和接头损耗必须双向测试,取平均值
现象:曲线斜率正常,光纤均匀性合格,但两端光纤衰减系数相差很大
图(b)
正增益现象处理
正增益
正增益是由于在熔接点之后的光纤比熔接点之前的光纤产生更多的后向散 光而形成的。事实上,光纤在这一熔接点上是熔接损耗的。常出现在不同模场
直径或不同后向散射系数的光纤的熔接过程中,因此,需要在两个方向测量并
对结果取平均值作为该熔接损耗。
现象:1310nm光纤曲线平滑,光纤衰减斜率基本正常,衰减指标
正常,但1550nm光纤衰减斜率严重不良,衰减指标严重偏高; 原因:束管内余长过长,光纤弯曲半径过小;
常见OTDR测试曲线解析80569教学内容

常见OTDR测试曲线解析一、正常曲线一般为正常曲线图, A 为盲区, B 为测试末端反射峰。
测试曲线为倾斜的,随着距离的曾长,总损耗会越来越大。
用总损耗(dB )除以总距离(Km )就是该段纤芯的平均损耗(dB/Km )。
二、光纤存在跳接点中间多了一个反射峰,因为很有可能中间是一个跳接点,现城域网光缆中,比较常见。
如:现主干光缆由汇接局至光缆交接箱,当有需求时,需由光交接箱布放光缆至用户端,光交接箱就需跳纤联接,所以在测试这样的纤芯时,就会出现像图中这样的曲线图。
当然也会有例外的情况,总之,能够出现反射峰,很多情况是因为末端的光纤端面是平整光滑的。
端面越平整,反射峰越高。
例如在一次中断割接当中,当光缆砍断以后,测试的曲线应该如光路存在断点图所示,但当你再测试时,在原来的断点位置出现反射峰的话,那说明现场的抢修人员很有可能已经把该纤芯的端面做好了。
三、异常情况出现图中这种情况,有可能是仪表的尾纤没有插好,或者光脉冲根本打不出去,再有就是断点位置比较进,所使用的距离、脉冲设置又比较大,看起来就像光没有打出去一样。
出现这种情况,1、要检查尾纤连接情况; 2 、就是把OTDR 的设置改一下,把距离、脉冲调到最小,如果还是这种情况的话,可以判断:1、尾纤有问题;2、OTDR 上的识配器问题;3、断点十分近,OTDR 不足以测试出距离来。
如果是尾纤问题,只要换一根尾纤就知道,不行的话就要试着擦洗识配器,或就近查看纤芯了。
四、非反射事件1、这种情况比较多见,曲线中间出现一个明显的台阶,多数为该纤芯打折,弯曲过小,受到外界损伤等因素,多为故障点。
2、若光纤模式、折射率不一样,接续时也会出现此情况,常见光纤G651光纤(标准单模光纤,B1光缆),G653光纤(色散位移光纤,B2光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接头两侧光纤的背向散射系数不一样,接头后光纤背向散射系数大于前段光纤背向散射系数,而从另一端测则情况正好相反,折射率不同也有可能产生增益现象。
otdr曲线分析

OTDR----FTB-100B MINI-OTDR ――――――――――――――――――――――――――――――――――――――――――――――OTDR物理原理主要构成部分:光源、脉冲发生器、定向耦合器、光检测器、放大器、显示器。
OTDR主要功能:测量光纤衰减、接头损耗、光纤长度、光纤故障的位置、光纤沿长度的损耗分布。
OTDR工作原理:OTDR利用其激光光源向被测光纤发送一光脉冲,光脉冲在光纤本身及各特征点上会有光信号反射回OTDR,反射回的光信号又通过定向耦合到OTDR的接收器,并在这里转换成电信号,最终在显示屏上显示出结果曲线。
◆开机进入选择模式界面:Tools:―――《工具》―――Automatic OTDR:[ 自动模式]-除了能够设置发光波长以外,距离、脉冲、测试时间都为自动。
Advanced OTDR:[ 高级模式 ]-可以根据测试情况设置多种参数。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模式。
Create Ref./Template:[ 创建参考/模板轨迹 ]-可以用多个不同或者相同的曲线进行对比比较。
Sources:[ 光源种类 ]-多种发光波长。
Power Detection:[ 功率检测 ]-收光、测试光功率、光接收灵敏度等。
!注意!请勿将没有经过适当设置的OTDR和负载信号光纤连接在一起。
Utilitiea:―――《应用程序》―――File Manager:[ 文件管理 ]-创建、删除、移动文件、文件夹。
System Setup:―――《系统设置》―――Screen:[ 屏幕 ]-Brightness(设置屏幕对比度);Contrast(设置屏幕亮度);Touchscreen(校正屏幕);Regional Settings:[ 区域设置 ]-Date & Time(日期时间);Language(语言);Keyboard(使用触摸屏幕键盘);System:[ 系统 ]-Automatically Start with(设置开机进入画面);Info:[ 信息 ]-(OTDR基本信息);―――――――――――――――――――――――――――――――――――――――――――――◆我们常用的是[ 高级模式 ] (Advanced),进入[ 高级模式 ] (Advanced)界面:靠右边选项:→[Start]:开始、执行。
OTDR测试光缆曲线图解读

XX 光交-10号楼36芯中继段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图片(1550nm波长)第(1)通道图片第(2)通道图片第(3)通道图片第(4)通道图片第(5)通道图片第(6)通道图片第(7)通道图片第(8)通道图片第(9)通道图片第(10)通道图片第(11)通道图片第(12)通道图片第(13)通道图片第(14)通道图片第(15)通道图片第(16)通道图片第(17)通道图片第(18)通道图片第(19)通道图片第(20)通道图片第(21)通道图片第(22)通道图片第(23)通道图片第(24)通道图片第(25)通道图片第(26)通道图片第(27)通道图片第(28)通道图片第(29)通道图片第(30)通道图片第(31)通道图片第(32)通道图片第(33)通道图片第(34)通道图片。
光纤后向散射信号曲线-OTDR常见曲线分析

正常曲线
A 为盲区, B 为测试末端反射峰。测试曲线为倾斜的,随着距离的增长,总 损耗会越来越大。用总损耗( dB )除以总距离( km )就是该段纤芯的平 均损耗( dB/Km )。
异常情况
原因:(1)仪表的尾纤没有插好,光脉冲根本打不出去; (2)断点位置比较进, OTDR 不足以测试出距离来;
正增益现象处理
正增益
正增益是由于在熔接点之后的光纤比熔接点之前的光纤产生更多的后向散 光而形成的。事实上,光纤在这一熔接点上是熔接损耗的。常出现在不同模场 直径或不同后向散射系数的光纤的熔接过程中,因此,需要在两个方向测量并
对结果取平均值作为该熔接损耗。
斜率变化,衰减线性增加
沿长度斜率增加,有限区域衰减线性增加
出现台阶,光纤局部压力上升:衰减局部加
波纹曲线图
指曲线有与脉冲频率相似的纹状态曲线。其产生原因有可能是受测光纤工 作频率与带宽频率刚好相同,此情况下, 改变测试脉宽,同时应从受测光纤的两 端进行测量
实际在测试中最常见的异常曲线、原理和对策
(2)二次反射余波在前端面产生反射; 对策:在这种情况下改变光纤测试量程、脉宽、重新做端面,再测试如 “小山峰”消失则为原因(2),如不消失则为原因(1)
现象:在光纤纤连接器、耦合器、熔接点处产生一个明显的增益; 原因:模场直径不匹配造成的; 对策:测试衰减和接头损耗必须双向测试,取平均值
现象:曲线斜率正常,光纤均匀性合格,但两端光纤衰减系数相差很大 原因:模场不均匀造成,一般为光纤拉丝引头和结尾部分; 对策:测试衰减必须双向测试,取平均值
现象:1310nm光纤曲线平滑,光纤衰减斜率基本正常,衰减指标 正常,但1550nm光纤衰减斜率严重不良,衰减指标严重偏高; 原因:束管内余长过长,光纤弯曲半径过小; 对策:确认束管内的余长,减少束管内的余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OTDR测试曲线解析
一、正常曲线
一般为正常曲线图, A 为盲区, B 为测试末端反射峰。
测试曲线为倾斜的,随着距离的曾长,总损耗会越来越大。
用总损耗(dB )除以总距离(Km )就是该段纤芯的平均损耗(dB/Km )。
二、光纤存在跳接点
中间多了一个反射峰,因为很有可能中间是一个跳接点,现城域网光缆中,比较常见。
如:现主干光缆由汇接局至光缆交接箱,当有需求时,需由光交接箱布放光缆至用户端,光交接箱就需跳纤联接,所以在测试这样的纤芯时,就会出
现像图中这样的曲线图。
当然也会有例外的情况,总之,能够出现反射峰,很多情况是因为末端的光纤端面是平整光滑的。
端面越平整,反射峰越高。
例如在一次中断割接当中,当光缆砍断以后,测试的曲线应该如光路存在断点图所示,但当你再测试时,在原来的断点位置出现反射峰的话,那说明现场的抢修人员很有可能已经把该纤芯的端面做好了。
三、异常情况
出现图中这种情况,有可能是仪表的尾纤没有插好,或者光脉冲根本打不出去,再有就是断点位置比较进,所使用的距离、脉冲设置又比较大,看起来就像光没有打出去一样。
出现这种情况,1、要检查尾纤连接情况; 2 、就是把OTDR 的设置改一下,把距离、脉冲调到最小,如果还是这种情况的话,可以判断:1、尾纤有问题;2、OTDR 上的识配器问题;3、断点十分近,OTDR 不足以测试出距离来。
如果是尾纤问题,只要换一根尾纤就知道,不行的话就要试着擦洗识配器,或就近查看纤芯了。
四、非反射事件
1、这种情况比较多见,曲线中间出现一个明显的台阶,多数为该纤芯打折,弯曲过小,受到外界损伤等因素,多为故障点。
2、若光纤模式、折射率不一样,接续时也会出现此情况,常见光纤G651光纤(标准单模光纤,B1光缆),G653光纤(色散位移光纤,B2光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接头两侧光纤的背向散射系数不一样,接头后光纤背向散射系数大于前段光纤背向散射系数,而从另一端测则情况正好相反,折射率不同也有可能产生增益现象。
所以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只要用双向测试法就可以了。
五、光纤存在断点
这种情况一定要引起注意!曲线在末端没有任何反射峰就掉下去了,分析:1如果知道纤芯原来的距离,1、在没有到达
纤芯原来的距离,曲线就掉下去了,这说明光纤在曲线掉下去的地方断了,或者也有可能是光纤在那里打了个折;2、若是使用中的光缆且已达到纤芯原来的距离,有可能是尾纤损坏,需至用户端检查。
应用:1、在长距线路查障时,我们常用这个方法,将光纤接续箱内把不确定的纤芯打折,然后测试人员利用OTDR 打时实监测,对照两次距离判断故障位置。
2、在下线时,可对光纤打折判断光纤纤号,防止误中断。
六、测试距离过长
这种情况是出现在测试长距离的纤芯时,OTDR 所不能打到的距离所产生的情况,或者是距离、脉冲设置过小所产生的情况。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OTDR 的距离、脉冲又比较小的话,就要把距离、脉冲调大,以达到全段测试的目的,稍微加长测试时间也是一种办法。
七、典型环测轨迹
标准环测轨迹
1、A纤跳纤
2、A纤熔接点
3、机房环纤
4、B纤熔接点
5、B纤跳纤
6、B纤尾纤
结论:1、事件5处光纤活动连接器连接不良,即B纤跳纤连接不良,衰耗较大,需查修
2、事件2处弯曲直径过小,光不再遵循全反射,而是有以部分从纤衣出射,造成轨迹图中散射曲线的突然跌落,事件5处也同样情况,可能为光缆受伤或接续不良,需查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