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4 古代诗歌四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15张ppt)

4 古代诗歌四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15张ppt)
➢ 他自称“酒中仙”,别人称他为“诗仙”。 ➢ 他豪放不羁,喜欢喝酒作诗,喝酒之后经常诗兴
大发,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 ➢ 他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 他是唐代的“旅游达人”,足迹遍布祖国的名山
大川。 ➢ 他十分自信,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 相传,他曾让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他写过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 马度阴山”。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
李白,他是写月的 高手,月亮在他笔 下有别样的魅力。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初步感知, 回答问题
01 诗中哪句诗点明闻讯的时节? 02 诗中哪句诗极写友人被贬之地的偏远? 03 诗中哪两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首句为何选取“杨花”“子规”意象?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
古语有云“人生得一知己,足 矣”,这句话说明了友情的重要。 友情是一阵春风,吹散我们心头 的乌云;友情是一座灯塔,为我 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友情是一壶 陈酿,年份越久越醇香。古往今 来,有太多描写真挚友情的诗句, 我们一起来品味一番。
下节课见!
“愁心”包含了诗 人哪些情感?
对朋友遭遇的同情 对朋友怀才不遇的惋惜、痛惜 对朋友被贬的担忧、牵挂 对朋友的关心和慰藉 同是天涯沦落人,感同身受的悲凉 ……
诗人和友人之间 真挚的友谊
你还知道哪些“明月千里寄情思”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课件完整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课件完整版

探讨诗歌中情感共鸣
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容易引起读者对友情的共鸣和思考。
对人生境遇的共鸣
诗人在诗中抒发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这种感慨具有普遍性和共鸣性,能够引发读者对自己人 生经历的反思和共鸣。
对乐观心态的认同
诗人在诗中传递了对友人的劝慰和激励,希望友人能够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人生挑战。 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也容易引起读者的认感十分真挚深沉,无论是对友人的思 念之情,还是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都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真 实感受。
借景抒情
诗人巧妙地运用春天景象和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情境,将自 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运用比喻和象征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将“愁心” 比作“明月”,将“夜郎西”象征遥远的地方,进一步增 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力。
寓情于景
诗人将离情别绪融入景物描写中, 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 标过五溪”等,使情感表达更为含 蓄、深沉。
用典
诗人运用典故,如“随风直到夜郎 西”,借古讽今,增强了诗歌的历 史厚重感和文化内涵。
生动表现技巧分析
动词运用
诗人精准运用动词,如“寄愁心 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中的“寄”和“随”,生动地表 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
录音欣赏
提供名家朗诵的录音,让学生欣赏 不同风格的演绎,加深对诗歌的理 解和感受。
逐句解析诗歌内容
“杨花落尽子规啼”
解析杨花落光和子规啼叫的意象, 探讨其对营造诗歌氛围的作用。
“闻道龙标过五溪”
阐述龙标和五溪的地理位置及历 史背景,解析此句所表达的情感。
“我寄愁心与明月”
探讨诗人将愁心寄予明月的寓意, 解析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古代诗歌四首PPT优秀课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古代诗歌四首PPT优秀课件

再见
第一单 第4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情境导入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 名诗人。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 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 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寄给远方的友人。
整体感知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诞生 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 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整体感知
写作背景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 特别善于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 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情与李白的傲岸不羁 有着类似之处。
整体感知
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 被贬的消息后,写下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寄给 贬谪远方的王昌龄,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关怀。
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④杨花:柳絮。 ⑤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⑥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
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研读课文
⑦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 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 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 指贵州的夜郎(在今贵州西部地区)。李白当时在东南, 所以说“随君直到夜郎西”。 ⑧闻:听说
整体感知
1.查资料,说说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用“/”划分诗句的 节奏。
研读课文
1.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呢? 2.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3.诗中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公开课课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公开课课件

结论和要点
通过学习和欣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王昌龄的思想和创作风格,同时 也能感受到唐代社会的动荡和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王昌龄写给友人的一首长诗。诗歌描绘了他的感情和对国家形势的忧 虑,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变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概述
这首诗是王昌龄通过写信表达自己的思念和忧虑。诗中描绘了他坐听晨钟,远眺龙标山,感慨国运和个 人命运的曲折变化。
诗歌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主题是个人命运和国家变迁的交织。诗歌 通过王昌龄的感叹和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代动荡的担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此寄》公开课优质课件
王昌龄,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他的作品以抒发思乡之情和对人生沧 桑之感动而著称。
王昌龄简介
王昌龄(698年-757年),是唐代末年著名的诗人之一。他出生在一个文化家 庭,自小酷爱文学。经历了战乱和政治迫害,但依然坚持创作,留下了许多 优秀的诗歌作品。
诗歌语言特点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流畅,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 更加鲜活和生动。同时,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诗歌赏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王昌龄 独特的诗人风格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融入了丰富的感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审 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秀课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秀课件

音韵、格律特点
音韵
诗歌的音韵和谐,运用押韵、平仄等手法,使得诗歌在朗读 时具有音乐美感,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格律
诗歌遵循一定的格律规范,如每句的字数、平仄安排等,使 得诗歌在形式上整齐划一,具有建筑美感。同时,格律的运 用也有助于诗人情感的表达。
04
CATALOGUE
知识拓展:唐代其他送别诗比较
02
CATALOGUE
文本解读与赏析
全文翻译及注释
要点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一首佳作。…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要点二
译文为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 ,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 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3. 语言优美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同时运用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探讨
• 对友人的深深同情和关切: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 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 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 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 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 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 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1. 情景交融
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 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 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4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23张PPT).ppt

4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23张PPT).ppt
氛围的词语),提取意象的特点。 ③定作用:结合诗歌情感,具体分析意象在营造氛围、表情达意等方
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 首句以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暮 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忧愁的气氛,流露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表达 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
思考探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 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请缨杀敌,但行至金
陵,因病折返,投奔
当涂县令李阳冰。宝
应元年(762),李白
流放夜郎
矢志平乱 病重,在病榻上把诗 当涂 壮志未酬 文手稿交给了李阳冰,
与世长辞 59—60岁 赋《临终歌》后去世。
李白 男 701—762 西域
唐代
背景链接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数次遭贬,天宝年间被 贬为龙标尉。李白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 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当即写了此诗遥 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
指王昌龄。古代常用 今湖南西部、贵 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 州东部五条溪流 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的合称。
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 桐梓,本诗所说的“夜郎”在今 湖南怀化境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 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古诗译文
写作特色
❶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诗中的杨花、子规都是渲染气氛的物象,
展示了凄楚、黯淡的氛围。诗人以此烘托悲 苦的心情。 ❷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强烈深沉。
将“愁心”寄予明月,化抽象情感 为具体物象,体现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 彩。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关切之 情。
结构梳理
首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秀课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优秀课件

优秀课件contents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诗意解析与赏析•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知识拓展:唐代文化、历史背景•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答疑•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目录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01王昌龄生平及代表作品代表作品《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其中《出塞》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诗风特点以边塞诗著称,诗风雄浑豪放,意境开阔,善于用典故和比兴手法。

唐代诗歌流派众多,包括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元白诗派等,王昌龄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唐代诗歌在题材、体裁、风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和发展,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遗产。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政府重视文化教育,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推动了诗歌的繁荣。

唐代诗歌发展背景03《西宫春怨》、《春宫曲》等这些作品以宫廷生活为背景,通过描写宫女、妃嫔的生活和情感,反映了宫廷内部的复杂关系和女性的悲惨命运。

01《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战斗的精神。

02《闺怨》以女性视角表达了思念远方征人的情感,展现了王昌龄诗歌中细腻的一面。

诗人其他相关作品介绍诗意解析与赏析0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一首代表作,属于离别诗。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王昌龄贬官远行的关切和同情。

全诗以景寄情,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思念。

诗歌内容概述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诗歌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等,通过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

审美体验上,诗歌的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诗歌的情感真挚动人,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主题思想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以及对生命无常和人生离别的深刻感悟。

通过王昌龄左迁龙标的遭遇,李白联想到自己的境遇,抒发了对人生不公的愤懑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追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9张ppt)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9张ppt)

遥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听说
唐代县名 这首诗
文题交代了事件的背景及人物对象
读懂诗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柳絮。 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
其啼声哀婉凄切,甚至啼血。 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豪情万丈,天下无敌啊!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板书设计
文王昌龄 左前龙标 遥有此寄
杨花:漂泊无定 子规:不如归去
离愁别绪
明月:陪伴友人
关怀、思念
课外作业 课外手收集一些有关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
谢 谢观

——杜牧《赠别》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他出生在托克马克(唐时碎叶城),
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 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
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感和性灵,并与作者在感情方面是交流的、共鸣的。
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开元二十七年贬放岭南,天宝元年
最“浪”的诗人——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浪”起来, 豪情万丈,天下无敌啊! 他出生在托克马克(唐时碎叶城), 虽距长安十万八千里,但从途中可看出, 他几乎走遍了大唐所有风景区, 还真是什么都阻挡不了一颗浪迹天涯的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首诗带表着达读对了古 出李诗 情白的 感怎理 。样解的,情感?
知识连接——诗歌中的意象
• 杨花:柳絮。柳絮飘落,随风飞舞。因而杨花常 常是漂泊不定的象征。
• 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它的叫声被老百 姓模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据说子规啼叫 会流血的,因而子规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 明月:往往是思乡的代名词,是思念的象征。
体悟深情,读懂“浪漫”
李白为何不直接写自己对王昌龄的深切思念, 而是把它托付给明月?
• 李白很难用实在的言语表明他的深情,所以 就只能借助想象的翅膀,以虚化的方式给人 无尽的想象。
情景再现
李白和王昌龄一路书信传递, 假如你是被贬谪的王昌龄,收到李白寄来的
情真意切的诗,你会满含热泪地说些什么?
背诵古诗
• “趁热打铁”背古诗,然后同桌之间互考。
拓展:关于“月”的古诗
•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泊船瓜洲》
•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回顾经典
• 《静夜思》 • 《望庐山瀑布》 • 《赠汪伦》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独坐敬亭山》
谈谈你对李白,以及 他的诗歌特色的了解。
写作背景
• 王昌龄由于一些小事,被贬谪到离京城长 安三千多里外的荒僻之地。好友李白在扬 州听到消息后,写下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 寄给远方的好朋友王昌龄。
再读诗歌,读懂诗眼
• 2.诗歌有“眼睛”,如果从诗中找到一个词作 为此诗的“眼睛”,你会选哪个词?
3.请你说说,诗的哪些意象体现出“愁心”二字?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体悟深情,读懂“浪漫”
• 李白的“愁心”,还寄托与谁呢?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人的特 性。诗人把愁心托付给明月,带给远隔千里的 天涯沦落人,表达同情与安慰。
•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飞花令——“月”
• 来一场男生、女生友谊赛
小 结:
• 我们围绕诗眼“愁心”,一点点地体悟到了 李白和王昌龄二人之间深情厚谊,以及李白 的浪漫抒情风格。
• 全诗就事写景,借景抒情,特别是运用奇特 的想象直抒胸臆,十分恰切地表达了作者对 友人的不幸遭遇的急切关照和安慰之情,从 而使这首诗成为友情诗中的名篇。
•再读一读,用声音传递出李白的“愁心”吧!
作业
• • 1.课后巩固,背熟古诗。
• 2.积累关于“友谊”的诗句。

初读诗题,初晓诗情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再读诗歌,读懂诗眼
• 1.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诗意: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你被贬 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亮的月亮,希望 这千里共有的明月能够陪你直到夜郎以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