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优秀教育笔耕文章教学随笔-----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秦建萍教育随笔--陪伴是最长情的教育

陪伴是最长情的教育鄌郚镇中心小学秦建萍2016.1陪伴是最长情的教育吾室林林总总,10多余人。
一几米见方,纷至沓来。
南临一大窗,故大快朵颐,阳光满满。
北临走廊,叽喳喧闹不绝于耳。
闭门思过,仍不得缓解。
释然,也罢!最数少儿氓癞。
然,作业层叠对垒桌前,扼腕叹息。
问及原由,一言难尽,千言万语融为一句:吾生作业潦草,狂草难辨。
工整之余,错字成片。
或,白纸一张,不由心生感叹。
我若严加管教,又怕惹火自焚,众生连带,好不自在。
若,放之任之,又失职业道德,余情余理,好难!观,吾生,天真烂漫。
心为肉做,实难置之不理。
然厉声斥责,患原则有失,委婉细腻,又难入吾生之耳。
吾生顽劣无度,常忧安全无人落实。
须,多加叮咛嘱咐。
不准玩,不近人情。
玩,又忧楼道安全隐患。
夹在其中,两难。
作业困之,出工不出力。
眼瞅课本,心系爪哇岛。
上交,一摞天书奇谈。
吾生近五十,逢考试,家长跺脚,老师颜面光。
不满不接,情理难失。
常欲,置之不理,又拉不下脸面,责家长几言。
哎!劝吾生家长,我乃一枚小小先生,无神通之力。
你家吾儿,有仲永之才,切勿有仲永之父母。
切不可推诿老师。
辅导,监督竟如此难乎?自儿不教,何以教会德仁义孝。
好吧!委身其中,吾必将再接再厉。
欲开辟新解理念,边走边警戒。
小心翼翼,愿得家长心,支持默念,成就吾生。
勿轻信传言,污蔑。
监督吾生,勿丢三落四。
切记不要关机失联。
勿不分黑白,妄加评论。
希,沟通有加,灭不满与萌芽。
相安无事,其乐融融。
啰啰嗦嗦,只为,吾生,他日栋梁,共享荣光。
案例一:“秦老师,我是小A的妈妈,你多关注一下我家的孩子,他不能考的那么少。
我们家自己开厂子,新机器一来,说明书都会看,怎么会连个字都不认识呢。
”小A,一个爱哭,话少的孩子,学习成绩“D”。
父母很忙,开厂子。
从小跟姥姥姥爷长大,想要什么给什么,就是不爱学习。
案例二:“我们家小B整天在学校被人打!”小B,一个很调皮的孩子,爱胡闹。
玩起来,无法无天,不分场合,学习成绩“D”。
教学感悟—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寒假读完了韩素静老师的新作《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这本书。
佩服韩老师用体验活动为儿子成长创设的一个个“场”,在这样的“场”里,使孩子内心的迫切需求迸发了出来。
一次次活动,一次次锻炼,一次次体验,一次次收获,一次次成长;感动韩老师为孩子写下的一封封书信,字里行间包含着浓浓的母爱;佩服韩老师为孩子记下日记,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足迹。
你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行无言之教。
韩老师家的每日阅读,读书日,读书时,读书专项经费,让我们闻到了家庭书香的味道。
父母手捧一本书,孩子不再与电视做伴,家里遍地是图书,孩子随手可击。
书能滋养孩子的性格和个性。
所以有了书的陪伴,妈妈会少了些唠叨、猜疑,孩子会少了些“歪门邪道”,多了些力争优秀的“浩然正气”。
韩老师为孩子记录的成长日记,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妈妈用有温度、广度、深度的文字的“陪伴”,这样文字“一字千金”。
这样记录,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妈妈的持之以恒,一位妈妈的慧眼。
虽然儿子的稚语有些可笑,甚至有些“傻乎乎”的,但是在所有妈妈的眼里都是那般的可爱!孩子的诸多第一次,见证了他的思维成长;孩子的选择,证实了他对家的眷恋;错乱的角色,是孩子学会的担当……有人说:“父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培训就可以上岗的职业,在养育第一个孩子之前,谁都无法预知自己能培养出怎样的孩子,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相信,孩子的最初模范对象就是父母。
《荀子·劝学》中有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如果我们努力做好了自己,那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你的一言一行,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在行里。
父母有责任,有义务陪伴孩子的成长。
但是有多少父母丢下孩子,为了所谓的工作,为了所谓的维持生计,但是缺失的陪伴是会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看到日本、韩国,很多妈妈一旦结婚生子就不去上班,教育孩子是最伟大的工作。
有时候,看到为了维持生活,不得不外出打工的父母,但是我在想,是不是一个人出去工作,能留下一位家长陪伴孩子,让未成年的孩子不再缺失父母之爱。
教师陪伴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自从成为一名教师,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陪伴的重要性。
陪伴,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关怀,更是一种信任。
在我与学生相处的日子里,我深感教师陪伴的价值和意义。
一、陪伴是责任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在这个过程中,陪伴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人格的塑造。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
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名叫小明的学生。
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下游。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陪伴他,帮助他走出困境。
于是,我主动与他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鼓励他参加课外活动。
在课余时间,我还经常找他谈心,关心他的生活,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陪伴,小明的性格变得开朗起来,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责任就是陪伴学生成长。
二、陪伴是关怀教师陪伴学生,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关怀。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
他们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关爱。
在我们陪伴学生的过程中,要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心他们的生活琐事,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暖。
记得有一次,我班上的学生小华生病了,我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赶到她家探望。
当时,小华正在发烧,身体十分虚弱。
我安慰她,鼓励她要坚强,并嘱咐她的家人要好好照顾她。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小华的病情,关心她的生活。
当我得知小华已经康复时,我感到无比欣慰。
这次陪伴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责任不仅是教书育人,更是关爱学生。
三、陪伴是信任教师陪伴学生,还需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
信任是师生关系的基石,是教育成功的保障。
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力,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位名叫小丽的女孩,她性格自卑,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
为了帮助她树立自信,我时常在课堂上表扬她的优点,鼓励她积极参与活动。
陪伴最好的教育作文899字优秀作文

陪伴——最好的教育作文899字_优秀作文
标题: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陪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父母或者老师,我们需要为孩子提供关心和支持,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启示,帮助他们走向成熟和成功。
因此,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首先,陪伴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与父母、老师以及同学之间的交往,孩子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并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交际技巧。
另外,陪伴还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亲情和友情的温暖,从而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了信任和感激之情。
其次,陪伴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
如果没有人在旁边指导他们,他们很容易迷失方向、走入错误的道路。
因此,我们需要陪伴孩子一起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陪伴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好的学习计划,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同时,我们也可以及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帮助他们成
为有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综上所述,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只有在陪伴的过程中,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父母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从而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因此,让我们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家庭和学校的温暖,成为一名健康、快乐、有责任心的人。
教师倾情陪伴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见证了许多孩子的成长,陪伴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时刻。
在这段时光里,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倾情陪伴的重要性,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
首先,教师倾情陪伴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关爱、指导和鼓励。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用爱心和耐心去呵护他们。
当我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后主动请教问题,我深知这是因为我倾情陪伴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教师倾情陪伴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倾情陪伴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他们的优势和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倾情陪伴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我总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通过倾情陪伴,我发现许多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再次,教师倾情陪伴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倾情陪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尊重,从而建立起信任感。
这种信任感会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努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这种倾情陪伴让我收获了无数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也让我在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此外,教师倾情陪伴还能够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陪伴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反思和改进。
这种反思和改进有助于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在我担任教师以来,我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教师倾情陪伴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倾情陪伴,我们能够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作文(通用22篇)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作文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作文(通用22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作文篇1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
而在孩子的童年、少年时代,学习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样。
陪孩子学习,是不少家长正在或者曾经都做过的一件事。
我是一位五年级学生家长,也是一位小学老师,从孩子上一年级开始,从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我就一路陪着孩子。
我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我的孩子在若干年后能够真正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真正轻松的、快乐的、幸福的去生活。
我认为,孩子的成长不单单只有学习这一项,它还包括很多、很多,他的健康、心态、性格、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的能力、综合的素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家长必须要考虑到的事情。
一个孩子的成长可以说是一项极其浩大、复杂的、长期的工程。
所以我们家长要先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首先家长要树立一个观念,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家长做出牺牲来陪孩子学习。
千万不要想我的孩子是不需要大人的陪伴自己就能学习好,起码在我看来这很难实现,现在的竞争太残酷了。
注意我没有用“辅导”这个词,而是用“陪”。
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孩子学什么,你也学什么,再做一次学生吧我们家长在家里不要以“老师”的身份和孩子在一起学习,那样会使我们和孩子之间产生距离感,我觉得“陪”这个字更能体现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这种类似于同学、伙伴这样的关系。
这样会使孩子感觉到平等、轻松,他不会很拘束、紧张、甚至是害怕。
听我给大家算笔帐:现在有的孩子读走读,每天能和父母在一起吃吃饭;有的孩子住周托,只是周末才回家一次;等孩子考上大学了,每年就只有两个假期才能和父母在一起;将来工作了,就只剩下春节了!我们能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没有多长啊,所以,我会很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教师课后陪伴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课后陪伴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这些年里,我始终坚信,课后陪伴不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延伸,更是教师对学生关爱和责任的体现。
以下是我对课后陪伴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课后陪伴的意义1. 拉近师生距离课后陪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教学与被教学的关系,而在课后,教师与学生可以成为朋友,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2. 了解学生需求课后陪伴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从而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学习状况等方面的情况,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3.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课后陪伴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在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后陪伴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课后,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二、课后陪伴的方法1. 个性化交流课后陪伴时,教师应与学生进行个性化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耐心倾听,给予鼓励和支持。
2. 参与学生活动课后陪伴时,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演出等。
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增进感情。
3.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课后陪伴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4. 家校合作课后陪伴时,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通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后陪伴的心得体会1. 增强责任感通过课后陪伴,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责任重大。
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关爱和支持。
2. 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课后陪伴让我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同时,我学会了如何与学生沟通,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悲伤和快乐,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能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大爱无痕,润物细无声。
嘟~下午第三节突然收到唐老师的消息:“你有空吗?”看到这个消息,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字也让我惊了一下,感觉到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我急忙赶到他们教室,教室门口站着老师和孩子的奶奶。
唐老师大概给我简述了一下事情的经过:中午午休时,老师让学生们写作业,该生坐在那玩直尺,老师提醒他将直尺收起来,老师过了几分钟过去看他还在玩,并且已经将直尺玩坏了,老师让他把直尺扔到垃圾桶,他照做了,回到座位上仍然不动手写作业。
他的作业留了很多空白,老师询问原因,他也一句话都不说。
老师每天面对那么多学生,要破很多“案件”,面对一个啥都不说的孩子,心中怒火一点就燃。
老师让他回座位想清楚再说,直到下课都没有说一个字。
下课以后,老师想请孩子到办公室交流,他不去。
慢慢地他就往地上坐,老师怕他受凉,将他从地上拉回到座位上,他身体一软又回到地上。
他就这样在地上坐了两节课,他家长来也于事无补。
我隐约感觉到这是一个“持久战”,就让老师和家长先到办公室休息,我走进教室看到一个孩子坐在讲桌旁边的地上,我慢慢地轻轻地靠近他,他防御心特别重,蜷缩坐在地上,将后背对着我不愿让我看见他的脸。
我告诉孩子:“教室里只有我们两个人,很安全,没人能听见我们说什么。
”他沉默。
我说:“你介意我把门关上吗?这样就更安全了。
”他还是沉默。
我轻轻地将教室前后门关上,坐回他的身边。
我跟他背靠背坐着,并且我的背不能挨着他,中间一定要有缝隙。
我问他对老师有什么意见,他不回应;我问他因为什么原因要这样“虐待”自己(坐在地上,双手抱腿,这姿势真的很难受),他也不说话。
那三十多分钟,不管我说什么他都不会有回应,包括我把头转过去一点,他都会再将身体离我远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读《父母规》有感
最近,我闲来拜读了《父母规》,感受颇多。
“父母修,子女正,家道齐,天下平。
”身为父母,我倍感身上的担子是多么沉重。
对于子女的生活,相信每一位父母都能安排的妥妥帖帖,虽然不是锦衣玉食,但一日三餐搭配合理。
但如果提到教育,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会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父母人生最大的梦想,而教育却成了父母最棘手的头等大事,怎样才算是最好的教育呢?我认为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父母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父母在循循善诱自己孩子的时候,首先要自修其身,这样才能正其子女,父母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德行。
例如:有的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满口脏话,出言不逊,少有不顺就大打出手,行为习惯更是不修边幅。
试问,孩子跟随这样的父母,在这种环境下长大,他们的品行能不出问题吗?
《父母规》中说道:“人世间,爱最珍,爱之源,父母亲。
真爱者,用心陪,赏其优,无怨悔。
”意思是说,人世间最珍贵的是爱,而爱的源头就是父母双亲。
真正的爱,首先是愿意陪伴,并且用心陪伴;其次是能够欣赏到对方的优点,并且能够包容他的缺点;第三是无条件的爱,对自己的付出无怨也无悔。
可见,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都离不开父母的陪伴,离不开父母源源不断地爱,更离不开父母有一双善于发现优点的眼睛。
读到这儿,我在心里深深的反思自己。
作为一位母亲,我在日常生活中不仅缺少了一双善于发现优点的双眼,更是对自己的孩子百般挑剔,苛刻要求,要求孩子活成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如果孩子做不到,失望、愤怒、责备的种子在心中油然而生,随时都会像定时炸弹一样宣泄到孩子的身上,这样的陪伴和教育,对孩子一点作用都不起,它不仅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同时又使孩子失去了自信。
作为老师,我同样每天有一颗浮躁的心在跳动,紧张的工作,使我忘却了教育的步伐要放得慢些,要和学生的步伐同行,要俯下身来,聆听孩子内心真正渴望的心声,要用爱去感召学生,去激励孩子,去包容孩子,去发现孩子们的优点,时时刻刻去激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
爱需要陪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静待花开,我们需要做的是一边陪伴,一边修枝剪叶。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从现在起,我们要时刻修正其身,竖起标
杆,推己及人,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感召孩子,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的牢骚满腹;从现在起,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多鼓励多赞美孩子,不断培养孩子的自信,因为自信是孩子前进的动力,对于孩子的不足,我们要正确加以引导,不能一味的指责、批评和埋怨;从现在起,我们要俯下身来,慢下脚步,聆听孩子内心深处的呼唤,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生活学习中的朋友,因为倾听是最好的沟通方式,也是打开孩子心灵大门的一把金钥匙;从现在起,我们要用心去陪伴孩子,绝不能敷衍了事,要和孩子共同去经历,共同去奋斗,共同去拼搏,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承受失败的痛苦,共同体会奋斗拼搏旅途的艰辛,和孩子共同成长;从现在起,我们要管住自己的坏脾气,和孩子一起安静和平的处理好每一个当下,因为坏脾气是一切坏事的源头,坏脾气意味着对孩子的伤害,坏脾气意味着做父母的失败;从现在起,我们要让孩子长成他要长成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期待的样子。
因为孩子并不属于我们,他只是经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去完成它们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们绝不能自私的把孩子占为己有;从现在起,我们要多为孩子祈福,多为孩子种善因,行善事,因为忠厚传家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我们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那作为为父母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多抽出点时间和孩子共同成长呢?我们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慈爱的父母!给孩子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和孩子共同开启一段美好的人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