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交通运输线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教学精品PPT课件

③C、D相比较而言,选择__D____方案较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D而_处_C_岸海_边域__平岸__坦边_开无__阔开__,阔_具的__备地_良面__好,__的筑_航港__行条__、件_停较__泊差_。和筑港等自然条件; (2)若准备建一飞机场,在①与②两地中确定了①处,原因是(双选)(CD )
例题探究 进藏铁路方案:
造价及
总投资 1289万元/Km 和139.2亿元
桥隧长度
总长30.6Km 最长隧道 1210m
面临的主要 技术问题 施工条件
冻土问题 (已基本解
决)
自然条 件优越 有利施 工
3952万元/Km 和653.8亿元
总长 710.65Km 最长隧道 1210m
地震断层、 不具备
滑坡等自然 上述条
河港:河宽、水深
陆域条件
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筑港条件): 有利于港口规划建设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腹地广阔,经济发达,则辐射 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 港口的兴衰)
以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 城市依托: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
势。 12
思考:(一)、上海港成为我国最大港口的原因是什么?
1
独立思考: 1.交通运输线有那些类型? 2.影响线路区位选择的因素有那些?
一、交通运输线 1、基本的交通运输线路 铁路、公路、水运航道、航空线、管道。
自然因素
2、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技术因素
2
影响交通运Leabharlann 线的区位因素33、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问题探究1:选择交通运输线的步骤有哪些呢?
区位选择的步骤:
9
【典例1】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教案必修二第四单元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

学校:临清二中学科:地理编写人: 张月兰审稿人:崔桂芳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第四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它是建立在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基础上,对其中的交通运输布局等有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学会分析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
(3)了解各种交通运输站点的特征和功能,以便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4)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青藏铁路资料和上网查询与本地区相关的新建交通线资料,学会分析影响具体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2)以上海港为例,了解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3)总结分析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重大交通工程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家乡交通网络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关注身边问题、学以致用、参与家乡建设和发展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点的区位因素。
2、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差距。
尤其是我们地处农村,又不靠海,所以学生对港口及航空港所需的区位条件比较陌生,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1、综合分析法,对各交通运输线和站点进行区位因素分析。
2、充分利用有关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和归纳。
3、探究法进行采用区域交通布局设计。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做好课前预习学案,把握基本的课文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是最基本的、历史最悠久的、地域性最强的联系方式?——交通运输。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课《交通运输布局》优质课件(共34张PPT)

三.城市交通网规划的一般原则
(1)交通用地要有利于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 交通运输网。 (2)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适应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 (3)要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结合具体城市用地情 况,构成不同的道路系统。 (4)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合理规划主 干道路,减少工程量。 (5)应考虑城市环境和保护城市风貌的要求。 (6)要满足铺设各种管线,以及与地铁工程等结合 的需要
• 2、香港国际机场的区位条件
• 位于大屿山岛,面积大,可昼夜起飞
• 3、归纳航空港选址的区位原则
• 远离市区,但交通联系方便,有一定坡度易起落、 易排水,少云雾的地方
北京市交通运输网是明显的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各种类型的城市道路网
莫斯科的 道路网是 比较典型 的环行放 射式道路 网,即城 市中心逐 渐向四周 发展而成。
设备较简单,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
汽车站— 外交通线有方便、直接的联系,能够最
大限度地方便旅客
航空港— 占地面积广,设备齐全,对自然条件要
求比较严格
港口------
既有陆域的装卸储存设备,又有水域的 航行停泊要求,还要通过多种运输方式
联系广大腹地
2、港口的区位因素 (1).港口概念:
港口是具有一 定面积的水域和 陆域,供船泊出 入和停泊、货物 和旅客集散的场 所。
2019/7/2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2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
一、交通运输线
自然因素:三大世界性难题 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社会经济因素 资源丰富,人口稀少, 交通落后,生活贫Leabharlann 。科技因素 冻土问题得以解决
4.2交通运输布局第二课时20140417

案例分析:上海港
(1)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城市依托、经济腹地条件
水 航行条件 域 条 停泊条件 件
建港条件 陆 域 依托城市 条 经济腹地 件 交通
上海港区位分析
水 航行条件 港区沿黄浦江分布,长江和黄浦江为港口提 供船舶入港航道的宽度 域 条 停泊条件 港区沿黄浦江分布,长江和黄浦江可提供大 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 件
【提问】上海港沿着黄浦 江分布有那些优点?
优 点 保证了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 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 空间。
【提问】上海港所处的地 区属于那种地貌?这种地貌 对港口建设有什么优缺点? 优 点 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有 利于上海港的规划和建设。 缺点 长江三角洲坡度平缓,水流 分叉多,流量分散,泥沙容易 淤塞航道,为保持足够的水深, 需要经常挖泥作业(上海港不 是一个优良的深水港)
【目标评价】
某海港城市要建一港口,有ABCD 五种港区方案,从影响港口建设的 自然因素考虑: (1)若选择A方案 不可以 理由是:
位于半岛顶端,风浪比较大,不利于船舶的停靠 不可以 (2)可否选择B方案________ ,理由 是 航道太浅,不利于船舶的航行 D (3)比较而言,选择________ 方案较 合理,原因是 ①航道较深,有利于船舶的航行 ②位于港湾内部,风浪较小,有利于船舶的停靠 ③地形较平坦,有利于港口的规划和建设
航空港
黄花国际机场
北京国际机场
小组合作探究:为什么要建设香港国际机场,取代原来的 启德机场?
活动 问题:
说说香港国际机场选址在大屿山岛的主要依据。归 纳航空选址的主要区位原则。
航空港的建设区位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
〔课件设计〕交通运输线布局_地理_高中_常云云_370802005

案例3:
如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区地形图。丙、丁两度假村 之间拟修一条公路,仅从地形方面考虑,线路③、④应 选___④____,原因是_④__沿__等__高__线_修__建__,__地__形_起__伏__小____
案例4: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 东西走向地铁,则地铁遂道的工程地址应写在AB两处 中的__A__处,理由是背__斜__构_造__中_岩__层_向__上_拱__起_,__天__然_拱__形。结
案例7:
2016年1月,新疆阿勒泰地 区遭遇十年不遇的罕见暴雪 ,导致新疆阿勒泰部分山区 积雪高达1米多。道路两旁 积雪似“雪墙”。
案例8:
青藏铁路在建设中采用了“以桥代路”(如下图),主要目的是
( D)
A. 缩短线路长度 B. 提高车速 C. 节省投资 D. 保护环境
解析:我国修建的青藏铁措施,是为了保护里 面的珍稀动植物,从而保护生态平衡,有利于保护环境。
以青藏铁路为例,总结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③水文
①地形
④气候
⑤环境
②地质
⑥经济
⑦社会(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 、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巩 固国防等)
⑧技术
以青藏铁路为例,总结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①地形
自 然 因
②地质 ③水文
素 ④气候
⑤环境
社
会 ⑥经济
经 济 因 素
⑦社会(合理布局交通运输 网、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巩固国防等)
构稳定;且地下水顺岩层向两翼渗流, 受地下水影响小。
案例5:
2010年8月,暴雨引发洪水,宝成线广汉段列车铁路桥5号桥墩被冲 毁,行驶在铁路桥的列车被悬挂在桥上,所幸未有人员伤亡。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一个地区主要交通方式 发生变化 ,会引起该地区聚
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某种交通方式的 衰落 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及影响 (1)变化: 交通运输网 的形成。
(2)对聚落空间的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 交通干线 扩
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交通通达度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新 的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 展
对旅游业
的影响
[例2] (2011·北京高考)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
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
D
)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山区
平原 交通便利,交通线路密集成网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 便捷的交通 ,这样才 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 交通最优 原则。
(2)表现:
①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 市区环路边缘 或 市区边缘 的 高速公路沿线。 ②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 形成 和 布局 ,与交通运输的 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因素
影响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
对农业
的影响
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 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 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交通线的延伸,
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因素 对工业的 影响
影响 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
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都
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 发展轴 。
地理高一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知识点一个国家和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交通,交通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比较项目运输方式排序(由良到差)比较项目运输方式排序运量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灵活性公路航空铁路河运海运投资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生产效率海运河运铁路航空公路运费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连续性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速度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稳定性铁路公路河运航空海运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三、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1、铁路线(京九线)的区位分析:①合理布局交通网;②促进沿线经济发展;③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⑤建设京九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2、公路选线一般方法:①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②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③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④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3、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②港口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③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4、汽车站的区位要求:①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②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③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2教学案4.2

睢宁高级中学北校高一年级地理教学案第四单元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学习目标】1.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点、线、及城市交通网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基本原则。
2.掌握对具体交通运输线、点建设进行布局的分析方法。
3.理解交通运输建设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 交通运输点、线及城市交通网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基本原则。
2. 交通运输线、点建设进行布局的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一、交通运输线1.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2.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关系3.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一般按以下步骤:①科学预测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
②选择最经济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自然条件上______、技术上_______、经济上_______的原则,确定线路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
4.青藏铁路的建设(1)青藏铁路由青海省的__________到达西藏自治区的__________,全长1956千米。
2005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是世界上最_____最_____的高原铁路。
(2)青藏铁路的修建,创下了两项世界之最:一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的铁路,二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铁路。
(3)青藏铁路的建设要解决的三大世界性难题:一是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①为何要修建入藏铁路?②在四个入藏铁路方案中,为何最终选择青藏铁路建设,而不是别的路线?二、交通运输站点123.上海港建设的区位因素上海港是我国第_____大港,也是世界特大型港口之一。
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_______港,又可兼作_______港。
其区位条件如下表:4.交通枢纽单一类型的交通运输干线相互衔接、交会的地区所建立的综合车站是_________交通枢纽,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衔接的地区,可称为_______________交通枢纽,是运输网中的心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建青藏铁路要解决的三大难题
A.高原多年冻土 B.生态脆弱 C.高原缺氧
1、了解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 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 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 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 西南部和新疆南部边缘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 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 族聚居的地区。西藏自治区 同缅甸、印度、不丹、尼泊 尔等国相邻。青藏高原海拔 大多在四千米以上,是中国, 也是世界面积最大地势最高 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港 口 是水运的起止点,拥有自己的服务区,即港口腹地
航空港
对技术和安全要求高,占地面积广,设备齐全
交通运输站点:(Break-of-bulk point) 指交通线上的车
站、汽 车 站、港口、机场和交通枢纽等,它是交通运输过程中 的重要环节。
交通枢纽:(Transportation)又称运输枢纽可分为单一交
5.规划中的进藏铁路有青藏、滇藏等线路,目
前首先兴建青藏铁路的最重要原因是( A )
A.青藏铁路不穿越我国地震、泥石流和滑破多 地区
B.青藏铁路线路较短、且沿线地区气候优越 C.青藏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达,铁路建设的投 资小 D.青藏铁路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开发藏北地区的 矿产资源,其他作用不大
练习巩固:
通枢纽和综合交通枢纽。
单一交通枢纽:几条铁路干线相互衔接,交会的地区所建的综 合车站。
综合交通枢纽: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衔接的地区,是交通运输 网中的心脏。
经济腹地:(Economic hinterlang )是港口兴衰的重
要基础。例:上海港的经济腹地主要包含川、渝、鄂、湘、赣、 皖苏沪等省市。
交通运输中的点 影响的区位因素
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
南昆铁路修建对加快我国西南地区乃至全 国的政治、经济、国防社会发展与进步有 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大西南资源的开 发和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增进民族团结 ,缩小东西差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形成大西南便捷的出海口,方便对外贸易的联系; 2、加快资源开发,形成新的增长带; 3、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4、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筑港条件 陆域条件 腹地条件
依托城市
该城市在发展规划中,A、B、C、D为预留土地,在建港方案中
①A、B两地可否建港?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 ②C、D两处相比较,选择________c_______处建港合理,理由是 水深,,有避风港, 离城市较近
结论:
影响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有: 自然(位置、地形、水文、气
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学技术是重要保障
自然因素
(二)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步骤:
确定线路的路径和走向 原则:自然条件上有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问题:我国铁路网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东部地区铁路网稠密,西部稀疏 有经济、地形等等原因。
案例1
问题: 南昆铁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何处? 在地图上分别读出南宁和昆明的海拔,观察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
交 通
交通运输线
运
输
交通运输站点
布
局
城市交通网
课程标准: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一、交通运输线
(一)认识交通运输线:
基本的交通运输线路 铁路、公路、水运航道、航空线、管道。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
特别提醒: 长期以来,自然因素是最重要因素,随着现代科技的进 步,社会经济因素(社会需求)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越来 越重要。
川藏 3985万元/Km 铁路 和767.9亿元
桥隧长度
总长30.6Km 最长隧道1210m
面临的主要 技术问题
施工条件
冻土问题
地势较平缓
(已基本解决) 青藏公路并行
总长710.65Km 地震断层、滑 最长隧道15300m 坡等自然灾害
不具备 上述条件
总长819.24Km 崩塌 、滑坡等 不具备
最长隧道19500m
以上海市为依托,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 业城市和外贸基地,人力、财力和物资优势对上海 港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影响港口区位选择的因素: 1、自然因素: ①港阔水深; ②风平浪静; ③不淤不冻; ④陆地地形平坦 2、社会经济因素 ①依托城市; ②经济腹地 (是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
航行条件
水域条件 停泊条件
2.了解青藏铁路:
பைடு நூலகம்
西
宁
——
格 尔 木
——
拉 萨
问题探究
(1)青藏铁路位于我国第 几阶梯,穿越那些地形区? 穿越哪些江河?经过哪些城 市? 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 (2)青藏铁路穿越哪两个 重要的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可可西里
(3)沿线有非常丰富的 旅资游源、 源、 地热资源等。 草场 (4)目前的主要运输方式是什么?
上海港是我国第一大港,也是世界大型港口 之一。上海临江、临海的位置使其可以兼作 河港和海港;港口地区地貌类型为三角洲, 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 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里水量丰富可以为港口提供淡水资源。上 海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广大,且多是我国经 济发达地区,各种客货物流在此集散,是促 使港口发展的重要基础。上海本身经济实力 雄厚,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 基地,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筑和发 展具有重要作用。港口建筑的不利条件是三 角洲坡度极缓,水流分叉多,使河道流量分 散,泥沙容易淤塞航道。
3.西藏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 B
) A.境内没有大江大河 B.河流冰期长,不利于通航 C.河流流速快,不利于通航 D.政府对发展内河运输不重视
B
4.“青藏铁路”的建设表明( ) A.自然条件是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B.科学技术能克服交通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建设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区位的影响并不明显
分析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选择
——以上海港为例
1、水域自然条件---
长江、黄浦江:保证船舶入港应有的航道宽 度,大量船舶抛锚需要的空间;为港口提供 淡水。 2、陆域自然条件--三角洲的利弊: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 筑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地形坡度极缓, 水流缓慢导致泥沙易淤塞航道 3、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广阔(川 渝 鄂 湘 赣 皖 苏 沪)而且经 济发达;通过长江干支流、铁路、公路连接腹地, 集散大量客货流 4、城市为依托---
1、青藏铁路里程最短,工程 造价及总投资较低; 2、桥梁、隧道长度短; 3、沿途地势平缓施工方便; 4、基本与青藏公路并行,交 通方便,有利于组织大型机 械施工; 5、冻土问题已解决。
进藏铁路方案优势比较
方案 造价及总投资
青藏 1289万元/Km 铁路 和139.2亿元
滇藏 3952万元/Km 铁路 和653.8亿元
港口 车站 航空港
自然条件 (位置、地形)
社会经济 (腹地、城市)
读《上海港位置图》思考
①上海港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地位?
②上海港的自然地理位置和建港的有利条件 ?
③与上海相连的铁路有哪些?
④说出上海的周边地区以及上海港口经济腹 地对上海港发展所起的作用?
⑤上海市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⑥上海港建设中会遇到哪些不利条件?
候等)
社会经济(腹地、城市等)等 因素。
汽车站的区位因素:
1. 平坦开阔的空间; 2. 保证车站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位于城
乡结合部); 3.注意对城市的环境污染(噪声污染);
4. 布置在交通干道两侧或靠近火车站 的地区,便于客货的集散周转。
影响航空港区位选择的因素:
航空港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地形平坦开阔,有利建设; ②地形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 ③地质条件好,地基稳定; ④少云雨、少雾; 2、有较好的净空条件; 3、社会经济因素:与市区保持适当距离,但
参照课本96页知识窗“欧洲的内河航道网”, 分析欧洲内河航道网形成的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气候湿润,水量丰富 河网稠密 平原辽阔,分水岭不高,水 流平缓 通河里程长 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小结:
(一)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决定性因素)
完善交通网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保持政治稳定
青藏铁路最长的桥――清水河特大桥,其长度为 11.7公里,桥下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迁徙的通道
人们在青藏铁路沿线旁植树
青藏铁路克服种种施工难度有550公里修建 在多年冻土地段
青藏铁路铺轨通过的最后一个隧道――柳梧隧道, 柳梧隧道被称为“青藏铁路拉萨之门”
反思小结:
以上图片反映出青藏铁路建设建设会遇 到哪些自然障碍?
3、影响青藏铁路区位的主要因素分析。
A、为什么要修建入藏铁路?
原有的公路运输已不能满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西藏自治区不通铁路的状况要改变;且铁路运输运量大, 运费较低,连续性强。
——合理布局全国交通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B、为什么不早点修建青藏铁路?简述自然环境对青藏铁路 建设的制约因素
南昆铁路经过哪些主要地形区? 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 南昆铁路的建设有什么意义?
南昆铁路文字资料
南昆铁路所经地区险峻、地质条件复杂 ,通过七度以上高烈度地震区242千米 ,可溶性岩区375千米。膨胀土区146千 米,被称为“地区博览”。该铁路从海 拔78米的南宁盆地上升到海拔2000多米 的云贵高原,工程难度建设史上前所未 有。
自然灾害
上述条件
甘藏 3003万元/Km 铁路 和638.4亿元
总长438.69Km 泥石流、雪害 最长隧道8800m 等自然灾害
不具备 上述条件
冻土问题
桥梁
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