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防护服

合集下载

五种消防服的介绍

五种消防服的介绍

五种消防服的介绍消防服是保护活跃在消防一线的消防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消防员装备,可以让消防员在消防战斗中隔绝热度,防止化学侵蚀,从而保护消防员安全的防护服。

消防服可以分为消防战斗服、重型防化服、轻型防化服、隔热服、避火服,下面详细为大家讲解消防服种类和用途,五种消防服的介绍。

1、消防战斗服消防战斗服用于灭火战斗中的基本防护服,集阻止燃烧、隔热、防水透气、舒适于一体,并且外层具有防静电、耐酸碱、强力大、耐高温、热稳定性好等特性,具有优异的阻燃性、热稳定性、吸湿性、耐酸碱性以及穿着舒适性等。

2、重型防化服重型防化服是在有危险性化学物品或腐蚀性物品的现场作业时,为保护自身免遭化学危险品或腐蚀性物质的侵害而穿着的防护服。

主要用于生物化学环境、环境侦测分队、危险品处理、各种工业环境和泄漏应对等。

重型防化服必须和空气呼吸器配套使用,以保证作业人员的正常呼吸。

3、轻型防化服轻型防化服适用于污染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的成分、浓度对皮肤无影响的场合,环境中有害物质比较确定且浓度较低。

氧气不低于19.5%的气体环境。

4、隔热服隔热服由铝箔制成,全身为银色,分为裤子、上衣、手套、靴套、头罩。

头罩内套有头盔,保护消防员的头部安全,眼部为护目镜,透明,主要防热辐射。

5、避火服避火服对消防员或高温作业人员短时间穿越火场时起防护作用。

能够有效防辐射热1000℃,轻便灵活,可瞬间接近800~1000℃的火场,穿越火焰,有效抵御火场可能存在的闪燃及高温灼伤以及灼热蒸汽、液体的喷射与滴落。

适用于陶瓷窑炉,油槽清理,铸造炉膛等进入高温物体内部,火灾救援等抢险救援环境。

在消防战斗中,消防服是必不可少的,对消防员的生命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这些消防救援防护服装,才让消防员的救火救援工作更加安全。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操作使用注意事项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操作使用注意事项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操作使用注意事项一、灭火防护服的作用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是一种特殊服装,可以在消防员从事火灾扑救等危险性较高的工作时,保护其身体免受高温、火焰、有毒气体等伤害,大大提高了消防员的安全保障。

因此,认真了解和掌握灭火防护服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保障消防员的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二、灭火防护服的使用方法灭火防护服的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消防员在操作时,必须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确保灭火防护服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1.检查灭火防护服的清洁、完整性和性能是否正常。

消防员在穿戴灭火防护服之前,应该首先检查其清洁程度、有无损伤、防护性能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2.正确穿戴灭火防护服。

消防员应该根据灭火防护服的种类和尺码来选择对应的服装,并根据正确的穿着方法进行操作。

3.调整灭火防护服的紧密度。

消防员在穿戴完灭火防护服后,应该逐步按照防护程度逐级调整服装的紧密度,确保每个部位的防护作用达到最佳状态。

三、灭火防护服的注意事项灭火防护服的使用操作涉及到消防员人身安全,因此需要格外注意以下几方面:1.不要在火源较大区域内停留过久。

虽然灭火防护服可以很好地保护消防员的安全,但是长时间待在火场中也会带来意外伤害。

2.当消防员感到自己的身体受到了过热或缺氧时,应立即离开危险区域,并通过呼吸器或其他相关心肺复苏设备来保障其生命安全。

3.消防员不要在疲劳或身体上出现其他不良情况时进行救援行动。

消防员需要保持自身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才可以更好地执行任务和行动。

4.灭火工作结束后,消防员应该及时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并清洗消防器材和工具。

总之,灭火防护服的操作使用需要认真细致,因为一丝丝的疏漏都可能给消防员带来意外损害,牵一发而动全身。

希望所有的消防员都能加强对灭火防护服使用的了解和掌握,为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服务于人民群众。

消防救援装备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使用应知应会

消防救援装备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使用应知应会

消防救援装备消防员灭火防护服使用应知应会
一、器材名称: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二、用途:适用于消防员在灭火救援时穿着,对消防员的上下躯干、头颈、手臂、腿进行热防护,阻止水向隔热层渗透,同时在人体大运动量活动时能够顺利排出汗气。

三、主要结构:由上衣和背带裤组成,共有四层材质结构: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和舒适层。

1.外层:芳纶。

2.防水透气层:基布为芳纶覆PTFE膜。

3.隔热层:以芳纶为主。

4.舒适层:棉布。

四、注意事项:
1.不适用于在高温环境中,如丛林火灾、荒野火灾和森林火灾穿着。

2.不适用于对头、手和脚的防护。

五、维护保养:
1.受污的防护服可放入温水中用肥皂水擦洗,再用清水漂净晾干,不允许用沸水或火烘烤。

应贮存在通风、干燥、清洁的库房内,避免雨淋、受潮、暴晒,且不得与油、酸、碱等易燃、易爆物品或化学腐蚀性气体接触。

2.在正常贮存条件下,每一年检查一次,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防护服使用后应用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储存。

3.在正常保管条件下,储存期为两年。

消防员的装备了解他们的防护服和工具

消防员的装备了解他们的防护服和工具

消防员的装备了解他们的防护服和工具消防员的装备:了解他们的防护服和工具消防员是保护市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力量。

在面对各种火灾和紧急救援任务时,他们需要依靠专业的装备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并有效执行任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防员的防护服和工具,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装备。

一、防护服防护服是消防员最基本的个人防护装备之一。

它能够保护他们免受火灾、高温和烟雾等有害物质的侵害。

一般而言,一套完整的防护服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头盔:消防员头盔一般由耐高温、抗冲击的材料制成,以保护他们的头部不受外界伤害。

头盔上通常还配备有护目镜,防止火花或碎片进入眼睛。

2. 面罩:面罩是消防员防护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阻挡烟雾和有毒气体等有害物质。

面罩采用特殊材料制成,能够滤除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并保持呼吸道相对清晰。

3. 呼吸防护装置:消防员的呼吸防护装置通常包括供氧装置和过滤器。

供氧装置能够为消防员提供新鲜空气,而过滤器则可以过滤并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4. 厚重服装:消防员的服装通常由阻燃和隔热材料制成,以防止高温和明火对身体造成伤害。

这些服装还具备透气性能,以保持消防员的舒适度。

5. 防火手套和靴子:为了保护消防员的手部和脚部免受火焰和高温的伤害,他们通常穿着特殊材料制成的防火手套和防火靴子。

二、工具除了防护服,消防员还需要使用各种工具来执行火灾救援任务。

这些工具旨在帮助他们解救被困者、打灭火势和控制事故现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消防员工具:1. 水枪:水枪是消防员灭火的主要工具之一。

它能够迅速投射出高压水柱,扑灭火焰并冷却燃烧区域。

2. 消防斧:消防斧是一种多功能工具,可用于破门救人、拆除障碍物和清理火场。

它通常由特殊合金制成,具有高硬度和耐腐蚀性。

3. 栓锁工具:栓锁工具主要用于打开被锁住的门窗,以便消防员及时进入事故现场。

4. 照明装备:消防员在黑暗和烟雾弥漫的环境中执行任务时,需要依靠照明装备提供光源。

手持式探照灯和头灯是消防员常用的照明工具。

消防员的个人防护装备介绍

消防员的个人防护装备介绍

消防员的个人防护装备介绍消防员是一支拯救生命和财产的重要力量,在执行任务时需要面临各种不确定的危险因素。

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消防员的个人防护装备,以及这些装备的功能和特点。

一、防护头盔防护头盔是消防员最基本的个人防护装备之一。

它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1. 防撞击:头盔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成,能够有效防止物体的直接撞击对头部造成伤害。

2. 阻燃:头盔的材料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可以有效减少火源对消防员的威胁。

3. 调节系统:头盔内部配备了可调节的系统,可以根据消防员不同的头围进行调整,提供舒适的佩戴感。

二、防护面罩防护面罩是消防员在火灾现场进行作业时必备的防护装备。

它的功能和特点如下:1. 阻热:面罩的材料能够有效阻隔高温辐射,减少火焰对消防员的伤害。

2. 防烟:面罩内配备有过滤器,可以过滤烟尘等有害气体,提供清新的呼吸空气。

3. 易操作:面罩采用人性化设计,方便消防员在佩戴时进行调整和操作。

三、防护服防护服是消防员最主要的个人防护装备之一。

它的功能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火:防护服采用先进的防火材料制成,能够有效抵挡高温和火焰,保护消防员的身体安全。

2. 防水:防护服具备优秀的防水性能,即使在水源较多的灭火行动中,仍能保持消防员的身体干燥。

3. 透气性:防护服的材料具备良好的透气性能,使消防员在长时间作业中仍能保持舒适的体验。

四、防护手套防护手套是消防员在处理各种紧急情况时的重要防护装备,它的特点和功能如下:1. 耐磨性:手套采用高强度的耐磨材料制成,保护消防员的手部免受外部物体的摩擦和刮擦。

2. 防滑性:手套表面有特殊的防滑设计,增加消防员在操作时的抓握力,避免意外滑落或失误。

3. 防化性:手套内层材料具备良好的防化性能,防止腐蚀性物质对消防员手部皮肤的伤害。

五、防护靴防护靴是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功能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滑:靴子底部采用防滑橡胶材料,提供消防员在湿滑地面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消防员的个人装备

消防员的个人装备

消防员的个人装备消防员是一支勇敢、坚强且无私奉献的队伍,他们承担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责任。

为了应对各种灾害和紧急情况,消防员需要具备一套强大而专业的个人装备。

本文将介绍消防员的个人装备,包括防护服、头盔、面罩、手套、靴子以及其他必备装备。

一、防护服防护服是消防员最重要的装备之一,它可以有效保护消防员免受火灾、化学品泄露和其他危险物质的伤害。

一般来说,防护服由特殊的耐火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温、防静电和防腐蚀等特性。

防护服通常包括上衣和裤子,有些还配备有可拆卸的保护罩,用于保护消防员面部和头部。

二、头盔头盔是消防员的标志性装备之一,不仅具有保护头部安全的功能,还可以辅助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辨识度。

消防员的头盔通常由高强度的防火材料制成,内部还配备了防震和隔热层,以提供更好的保护效果。

头盔上还常常配备有照明设备,方便消防员在黑暗环境中进行救援工作。

三、面罩面罩是消防员防护装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有效防止有害气体、烟雾和火焰灼伤消防员的面部。

消防员的面罩通常由高强度的透明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温和耐冲击的特性。

面罩内部配备有呼吸系统和过滤器,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供消防员呼吸,并过滤有害气体。

四、手套手套是消防员进行救援任务时必不可少的一项个人装备。

消防员的手套通常采用特殊的防火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温和耐腐蚀的特性。

手套的手部设计非常灵活,便于消防员进行不同动作的操作。

手套的手掌部位通常加厚,以提供更好的抓握力和防护效果。

五、靴子靴子是消防员个人装备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保护脚部安全,还能提供额外的防滑和隔热效果。

消防员的靴子通常由高强度的防火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温和抗冲击的特性。

靴子的底部通常采用耐磨橡胶材料,能够有效增加摩擦力,使消防员在湿滑或不平坦的地面上行动更加安全。

除了上述个人装备外,消防员还需要配备其他必备装备,如灭火器、呼吸器、救生绳索等。

这些装备都是为了提供给消防员更好的工作条件和保护,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全而有效地进行各种救援任务。

消防员的装备了解消防员的防护服和工具

消防员的装备了解消防员的防护服和工具

消防员的装备了解消防员的防护服和工具消防员的装备-了解消防员的防护服和工具消防员是保护公众安全的关键角色之一。

在执行紧急任务时,他们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服和使用专业工具来确保自身安全,并有效地应对各种火灾和紧急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消防员的防护服和工具。

一、防护服消防员的防护服是为了抵御高温、烟雾、火焰和其他危险因素而设计的。

它们通常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具备耐高温、防火、防静电、防水和透气等功能。

1. 火焰抗性材料:防护服的主要材料是防火面料,如氨纶、聚酯纤维和高分子混合面料。

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地隔离高温和烟雾,防止火焰蔓延。

2. 厚度和重量:防护服通常由多层面料组成,每层面料都有不同的功能。

总体上,它们比普通服装更厚重,以提供更好的保护。

然而,这并不妨碍消防员的活动能力,因为它们通常具有弹性和舒适的设计。

3. 透气性:透气性是重要的特性,以防止防护服内积聚热气和汗液。

透气性材料能够将热气和汗液释放出来,确保消防员能够在长时间的救火行动中保持干燥和舒适。

4. 受热时间限制:正常情况下,防护服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护消防员免受高温和明火的烧伤。

然而,在极端条件下,如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或火场中,这个时间限制就会变短。

因此,定期更换防护服对于消防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二、工具除了防护服,消防员还需要使用各种专业工具来执行任务。

1. 消防头盔:消防员的头盔通常由热塑性塑料制成,能够抵抗冲击和高温。

它们配备有脸罩和眼罩,以保护消防员免受飞溅物和烟雾的伤害。

2. 防护手套:消防员的手套必须具备防火和防刺穿功能。

它们通常由耐火织物和特殊橡胶材料制成,以提供良好的抓握和保护手部不受伤害。

3. 防护靴:消防员配备的靴子通常由防火材料制成,具备耐高温和防刺穿的特性。

防滑底部设计确保消防员能够在火场中安全行走。

4. 阻燃面罩:消防员使用阻燃面罩来保护面部和呼吸系统免受烟雾和有害气体的侵害。

这些面罩可以过滤空气,确保消防员能够在火灾现场呼吸清洁空气。

消防员防护服防火原理

消防员防护服防火原理

消防员防护服防火原理消防员防护服是一种专门为消防员防范和应对火灾而设计的特殊服装。

防护服具有防火、防热、防尘、防水、防毒等功能,是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时必不可少的工作装备。

防护服的防火原理主要是通过服装内外层的材料选择和构造设计,从而达到阻止火焰烧灼消防员身体的目的。

具体来讲,防护服主要采用的是防火阻燃材料,这类材料具有很强的难燃性和自灭性,能够防止火势向身体蔓延。

此外,防护服通常与防护帽、防护靴等安全防护装备相结合使用,形成全面防护的保护系统。

防护服的主要材料包括纤维素聚酰胺、芳纶、聚酯、聚硅氧烷等,而这些材料的具体特点因材料不同而异。

其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防火、阻燃和耐高温,这种特性通常来自于纤维素结构或含有无机元素的材料。

同时,防护服的构造设计也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服装的防护效果和舒适度。

一般来说,防护服都会采用三层结构,内层为舒适度较好且吸湿性强的面料,外层为耐磨损和耐高温性能好的材料,中间一层则是难燃和阻隔热量的保温层。

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消防员在执行任务时能够得到全面的防护保障,同时保证穿着舒适,不影响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正确穿戴防护服也是非常重要的。

消防员一定要注意紧贴身体穿戴,保证每个部位都得到全面的防护。

同时,还要注意不要磨损、划伤防护服的表面,这会直接影响服装的防护效果。

在执行任务时,消防员还要时刻观察自己的防护服是否损坏,如发现损坏需要及时更换或修补以保证防护效果。

总结起来,消防员防护服的防火原理主要是采用防火阻燃材料,通过构造设计和配合其他防护装备,形成全面的防护系统,保护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安全。

在穿戴和维护上,消防员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使防护服发挥最大的防护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A 10-2002前言本标准的5.2.、5.3、5.3、5.4、5.5、5.6、5.7、5.8、5.9、5.10、5.11、8.1为强制性条文,其余为推荐性条文。

本标准对应于国际标准ISO11613:1999《消防员防护服实验室测试方法和性能要求》中方法B,与ISO11613:1999的一致性的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增加了断裂强力、色差、色牢度、针距密度和透水蒸气的性能要求;——整体热防护性能要求有所降低。

本标准代替GA 10—1991《消防员普通防护服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A 10—1991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增加了结构设计要求;——在结构上有全面改进,用多层组合结构替代原先的单层结构,本标准中防护服主要有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舒适层组成;——增加了整体热防护性能、热稳定性能、透水蒸气性能、色牢度、针距密度、五金件要求、缝韧线要求、反光标志带要求、单位面积质量。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的附录。

本部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五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兰娣、徐耀亮、朱斌、顾钟红、唐明黎。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10-2002消防员灭火防护服Protective clothing for firefighters代替 GA 10-1991 (ISO 11613:1999,Protective clothing for firefighters—Laboratory test methods and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NEQ)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消防防护服的定义、号型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消防员在灭火救援时穿着的防护服(以下简称防护服)。

本标准不适用于在高温环境中例如丛林火灾、荒野火灾和森林火灾穿着的服装;也适用于对头、手和脚的防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50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GB/T 1335.1 服装号型男子GB/T 1335.2 服装号型女子GB/T 3917.3—1997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GB/T 3920—199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 3923.1—1997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GB/T 4744—1997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GB/T 4745—1997 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GB/T 5455—1997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GB 8965—1998 阻燃防护服GB/T 13773—1992 机织物及制品接缝强力和接缝效率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0-12-11发布 2003-05-01实施3.1消防员灭火防护服protective clothing for firefighters消防员在进行灭火救援时穿着的专用服装,用来对其上下躯干、头颈、手臂、腿进行热防护,但防护服的防护范围不包括头部、手部和脚部。

3.2防水透气层 moisture barrier用于阻止水向隔热层渗透同时又能排出水蒸气的防护服部分。

3.3隔热层 thermal barrier用于提供隔热保护的防护服部分。

3.4接缝 seam面料的两个边缘的连接,通过缝纫或其他方式牢固地附在防护服上。

3.5反光性标志带 reflective trim缝纫在外衣上能反射光线作为标志用的面料,有利于提高可见性。

4款式、号型、规格4.1 款式本标准规定防护服的款式为分体式、由防护上衣、防护裤子组成,连体式防护服也可参照本标准的性能要求。

4.2 号型号型的设置按GB/T1335.1、GB/T1335.2有关规定。

4.3 规格防护服主要规格按GB/T1335.1、GB/T1335.2有关规定自行设计。

防护服主要部位规格允许偏差按表1规定。

表1 主要部位规格允许偏差单位为厘米序号部位名称允许偏差备注1 衣长±1.0 —2 胸围±2.0 5.4系列3 领围±07 —±0.8 圆袖4 袖长±1.2 连肩袖5 总肩宽±0.8 圆袖6 裤长±1.5 —7 腰围±1.0 5.2系列8 臀围±2.0 —5技术要求设计要求5.1.1 防护服的结构防护服由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舒适层多层织物复合而成的。

这种复合物可允许制成单衣或夹衣,并能满足基本服装制作工艺要求和辅料相对应标准的性能要求。

5.1.2防护上衣5.1.2.1 保护的区域防护上衣应对消防员的上部躯干、颈部、手臂和手腕提供保护。

但保护的范围不包括头部和手部。

防护上衣和防护裤子多层面料之间的重叠部分不应小于200mm。

5.1.2.2 衣领防护服的衣领高度不应小于100mm,并应有搭接或扣牢配件。

衣领的结构应包括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

5.1.2.3 门襟门襟的结构应包含外层、防水透气层和隔热层。

5.1.2.4 袖口袖口应设计得使之能保护消防员的手腕,并防止燃烧的废碎片进入到袖子中。

袖口不得妨碍防护服的穿着,并应与防护手套的佩戴相配合。

5.4.3 防护裤子防护裤子应对消防员的下肢和腿提供保护,但不包括踝部和脚部。

5.1.4 反光标志带反光标志带应牢固地缝合在防护服上衣和裤子上,分体式防护服在上衣胸围、下摆、袖口、裤脚处缝合宽度不应小于50mm的反光标志带。

反光标志带的设置,应在其360°方位均能可见。

5.1.5 标签的位置标签应放置在防护上衣前胸左侧的舒适层上。

5.1.6 颜色防护服的颜色为藏蓝色。

5.1.7 辅料a) 所有五金件应无斑点、结节或尖利的边缘,并经防腐蚀处理。

b) 应选用具有阻燃性的缝纫线和搭扣,颜色与外层面料相匹配;c) 防护上衣的前门襟处应选用不小于8号的拉链,颜色与外层面料相匹配;d) 防护裤子的背带应选用松紧带。

5.2 面料性能5.2.1 外层5.2.1.1 阻燃性能损毁长度不应大于100mm,续燃时间不应大于2 s,且不应有熔融、滴落现象。

5.2.1.2 表面抗湿性能沾水等级不应小于3级。

5.2.1.3 断裂强力经、纬向干态断裂强力不应小于650 N。

5.2.1.4 撕破强力经、纬向撕破强力不应小于100 N。

5.2.1.5 热稳定性能经260℃±5℃热稳定性能试验后,沿经、纬方向尺寸变化率不应大于10%,试样表面无明显变化。

5.2.1.6 单位面积质量单位面积质量应为面料提供额定量的±5%。

5.2.1.7 色牢度耐洗沾色不应小于3级,耐水摩擦不应小于3级。

5.2.2 防水透气层5.2.2.1 耐静水压性能耐静水压不应小于17 kPa。

5.2.2.2 透水蒸气性能水蒸气透过量不应小于5000g/(m2・24 h).5.2.2.3 热稳定性能经180℃±5℃热稳定性能试验后,沿经、纬方向尺寸变化率不应大于5%,试样表面无明显变化。

5.2.3 隔热层5.2.3.1 阻燃性能损毁长度不应大于100mm,续燃时间不应大于2 s,且不应有熔融、滴落现象。

5.2.3.2 热稳定性能经180℃±5℃热稳定性能试验后,沿经、纬方向尺寸变化率不应大于5%,试样表面无明显变化。

5.2.4舒适层的性能不应有熔融、滴落现象。

5.3 整体热防护性能热防护能力TPP值不应小于28.0。

5.4 针距密度各部位缝制线路顺直、整齐、平服、牢固、松紧适宜,明暗线每3㎝不应小于12针,包缝线每3㎝不小于9针。

5.5 色差防护服的领与前身、袖与前身、左右前身不应小于4级,其他表面部位不应小于4级。

5.6 接缝断裂强力防护服外层接缝断裂强力不应小于650 N。

5.7 反光标志带5.7.1 逆反射系数逆反射系数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逆反射系数单位为cd/(lx・m2)入射角观察角5° 20° 30° 40°12'330 290 180 65 20'250 200 170 60 1°25 15 12 10 1°30' 10 7 5 4 5.7.2 耐热性能在温度为260℃±5℃条件下。

试验5 min后,反光材料表面应无炭化、脱落现象。

其逆反射系数不应小于表2规定值的70%。

5.7.3 阻燃性能续燃时间不应大于2 s,且不应有熔融、滴落现象。

5.7.4 耐洗涤性能洗涤25次后,不应出现损破、脱落、变色的现象。

5.7.5 高低温性能经高低温试验后反光标志带不应出现断裂、起皱、扭曲的现象。

5.8 五金件耐高温性能试样经高温试验后,应保持其原有的功能。

5.9 缝纫线耐高温性能试样经高温试验后,应无融化、烧焦的现象。

5.10 质量整套服装质量不应大于3.5㎏。

5.11 外观质量a) 各部位整烫平服、整洁、无烫黄、水渍、亮光;b) 衣领平服、不翻翘;c) 对称部位基本一致;d) 粘合衬不准有脱胶及表面渗胶。

e)标签位置正确,号型标志准确清晰。

6 试验方法6.1 准备在做外层材料各项性能试验前,应按GB 8965—1998附录A的方法洗涤5次。

6.2 阻燃性能试验阻燃性能试验按GB/T 5455—1997进行,其结果应符合5.2.1.1、5.2.3.1、5.2.4、5.7.3的规定。

6.3 表面抗湿性能试验表面抗湿性能试验按GB/T 4745—1997进行,其结果应符合5.2.1.2规定。

6.4 断裂强力试验断裂强力试验按GB/T 3923..1—1997进行,其结果应符合5.2.1.3的规定。

6.5 撕破强力试验撕破强力试验按GB/T 3917.3—1997进行,其结果应符合5.2.1.4的规定。

6.6 热稳定性能试验热稳定性能试验方法按附录A 进行,其结果应符合5.2.1.5、5.2.2.3、5.2.3.2的规定。

6.7 单位面积质量用称量范围为0 g~500 g,感量为0.5 g的架盘天平测定,其结果应符合5.2.1.6的规定。

6.8 色牢度试验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T 3920—1997进行,其结果应符合5.2.1.7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