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钠、镁及其化合物

合集下载

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一、镁
1、镁在氧气中燃烧:
2、镁在氯气中燃烧:
3、镁在氮气中燃烧:
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5、镁与硫共热:
6、镁与水共热:
7、镁和盐酸反应:
8、镁和醋酸反应:
9、镁和浓硫酸反应:
10、镁和浓硝酸反应:
11、镁和稀硝酸反应:
二、氧化镁
1、氧化镁与盐酸反应:
2、氧化镁和醋酸反应:
三、氢氧化镁
1、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
2、氢氧化镁和醋酸反应:
3、氢氧化镁受热分解:
四、氯化镁
1、氯化镁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2、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3、氯化镁溶液加入氨水:
4、电解氯化镁的熔融液:。

钠镁及其化合物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一、钠的物理性质二、钠的化学性质1、与水的反应切割绿豆大小钠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并迅速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现象浮, 熔, ,游, 响,红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问:若将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会生成铜么?2、与非金属反应Ⅰ、钠与氧气反应:钠在空气中逐渐被氧化成Na2O,而在氧气中燃烧则生成Na2O2。

Ⅱ、在氯气中燃烧:剧烈、产生白色的烟Ⅲ、和硫粉混合研磨:(火星四射、发生爆炸)保存:隔绝空气和水,加煤油密封。

三、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1、元素存在形态游离态以单质形态存在化合态(以化合物形态存在)2、钠的存在:钠在自然界里没有游离态,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食盐(NaCl)纯碱(Na2CO3· 10H2O)Na2SO4, NaNO3等。

3、钠的主要用途性质决定用途(1)、制Na2O2(2)、制Na-K合金,做原子反应堆导热剂(3)、高压钠灯(4)、还原稀有金属四、钠的化合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比较内容Na2O Na2O2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氧的化合价—2价—1价(过氧离子O22—)电子式稳定性较不稳定较稳定生成条件通过钠的常温氧化生成通过钠的燃烧生成物质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Na2O + H2O==2NaOH 2Na2O2 + 2H2O==4NaOH + O2↑与CO2反应Na2O + CO2==Na2CO32Na2O2 + 2CO2==2Na2CO3 + O2与盐酸反应Na2O + 2HCl==2NaCl + H2O 2Na2O2+ 4HCl==4NaCl + 2H2O + O2↑用途用于少量Na2O2制取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保存密封保存密封保存澄清石灰水碳酸钠 碳酸氢钠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 2CO 3 Na 2CO 3·10H 2ONaHCO 3 俗 名 纯碱、苏打—小苏打溶解性 易溶于水易溶于水(溶解度较Na 2CO 3小)色 态 白色粉末 无色晶体 细小白色晶体热稳定性 稳定易失水、风化受热易分解2NaHCO 3Na 2CO 3+H 2O+CO 2↑H +CO 32-+2H +=CO 2↑+H 2O 较快,分步进行HCO 3-+H +=CO 2↑+H 2O 剧烈 NaOH不反应HCO 3-+OH —=CO 32-+H 2O 石灰水CO 32-+Ca 2+=CaCO 3↓石灰水足量:HCO 3-+Ca 2++OH -=CaCO 3↓+H 2O 石灰水不足:2HCO 3-+Ca 2++2OH —=CaCO 3↓+2H 2O+CO 32-BaCl 2 CO 32-+Ba 2+=BaCO 3↓ 不反应(若再加NaOH ,则有沉淀)CO 2 NaCO 3+CO 2+H 2O=2NaHCO 3不反应用途 用于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洗涤 发酵剂、灭火器,医疗上用于治胃酸过多转化3.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1)硫酸钠Na2SO4·10H2O,俗名:芒硝,为无色晶体。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教学案:专题2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金属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教学案:专题2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金属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 金属钠、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课标要求]1.了解钠单质的生产原理及钠的保存、存在和用途。

2.了解钠的物理性质,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3.了解Na 2O 、Na 2O 2的性质。

4.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5.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1.钠与O 2、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 +O 2===2Na 2O(白色) 2Na +O 2=====点燃Na 2O 2(淡黄色) 2Na +2H 2O===2NaOH +H 2↑ Na 与水反应现象可概括为浮、游、熔、响。

2.Na 2O 是碱性氧化物,Na 2O 2不是碱性氧化物,Na 2O 2可作漂白剂和供氧剂。

2Na 2O 2+2H 2O===4NaOH +O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3.Na 2CO 3俗称纯碱或苏打,NaHCO 3俗称小苏打。

它们的水溶液都呈碱性,且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 2CO 3溶液的碱性更强。

4.Na 2CO 3与NaHCO 3相互转化的反应: Na 2CO 3+CO 2+H 2O===2NaHCO 3。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NaHCO 3+NaOH===Na 2CO 3+H 2O 。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1.钠的存在:在自然界中钠元素都以化合态存在,如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

2.钠的物理性质3.4.钠与水的反应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钠熔成小球钠熔点较低,且反应放热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运动钠与水剧烈反应,反应放热并生成气体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有NaOH生成2Na+2H2O===2NaOH+H2↑[特别提醒](1)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反应容易失去,表现还原性且性质活泼。

2020-2021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镁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镁及其化合物1.A为常见金属,D、E为常见非金属单质,D为黑色固体,E是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F是同种非金属化合物气体,A与氧气转化为C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白光,A→F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A与F的化学式:A__________ F__________(2)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B物质不属于同一类,其他与B均属于同一类,这一物质是_______A.P2O5 B.NO C.Na2O D.SiO2(3)D高温情况下与水蒸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E和F时,所得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g/mol(4)写出反应①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Mg CO(2)C(3)15(4) 2Mg+CO22MgO+C【解析】【分析】A为常见金属,A与氧气转化为C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白光,则A为镁,E为常见非金属单质,E是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则E为氢气,D常见非金属单质,且D为黑色固体,则D为碳,B、F是气体,结合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可以知道,B为二氧化碳,C为氧化镁,F为一氧化碳,据此答题。

【详解】A为常见金属,A与氧气转化为C的过程中发出耀眼的白光,则A为镁,E为常见非金属单质,E是常温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则E为氢气,D常见非金属单质,且D为黑色固体,则D为碳,B、F是气体,结合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可以知道,B为二氧化碳,C为氧化镁,F为一氧化碳,(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A为Mg,F为C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Mg,CO;(2) B为二氧化碳,属于非金属氧化物,NO、P2O5、SiO2也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与CO2同一类;Na2O是金属氧化物,也是碱性氧化物,与CO2既是非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所以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不同类;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C;(3)C高温情况下与水蒸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和H2时,CO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1,所以所得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28×1+2×1)/2=15g/mol,相对分子质量为15;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5;(4) 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①的方程式:2Mg+CO22MgO+C;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2Mg+CO22MgO+C;2.下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的一种物质。

浙江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学案

浙江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学案

第一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考点分布]考点一 钠、镁的性质及用途[学生用书P30]一、钠的性质、制取及用途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ρ(H 2O)>ρ(Na)>ρ(煤油);熔点:低于100 ℃;硬度: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2.从钠原子的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1)与非金属单质(如O 2、Cl 2)的反应O 2⎩⎨⎧常温:4Na +O 2===2Na 2O(在空气中钠表面很快变暗)点燃:2Na +O 2=====△Na 2O 2Cl 2:2Na +Cl 2=====点燃2NaCl(2)与水反应①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及解释(3)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 +2H +===2Na ++H 2↑。

3.钠的制取及保存(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通电2Na +Cl 2↑。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4.钠的用途(1)制取Na 2O 2等化合物。

(2)钠、钾合金(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做热交换剂。

(3)用作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4)冶炼某些金属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熔融状态下可以用于制取金属,如4Na +TiCl 4=====熔融4NaCl +Ti 。

二、镁的存在、工业制法及性质1.镁的存在自然界中的镁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地壳和海水中,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1.8×1015 t 。

2.镁的工业制法 海水――→石灰乳①海水沉淀池Mg(OH)2――→HCl ②MgCl 2――→蒸发结晶③MgCl 2·6H 2O ――→HCl 气流中△④MgCl 2――→电解⑤Mg3.镁的性质(1)与N 2、O 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Mg +N 2=====点燃Mg 3N 2、2Mg +O 2=====点燃2MgO 。

(2)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g +2H +===Mg 2++H 2↑。

钠镁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汇总

钠镁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汇总

1专题2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汇总1. 钠的制取:2NaCl (熔融) 2Na +Cl 2↑2. 钠露置空气中变暗: 4Na+O 2=2Na 2O 钠的燃烧: 2Na+O 2Na 2O 2(淡黄色)3. 钠投入水中: 2Na+2H 2O=2NaOH+H 2↑ ( 2Na+2H 2O=2Na ++2OH –+H 2↑ )4. 钠与硫酸铜溶液:2Na+2H 2O+CuSO 4=Na 2SO 4+Cu(OH)2↓+H 2↑ (2Na+2H 2O+Cu 2+-=2Na ++Cu(OH)2↓+H 2↑ )5. 钠与熔融的TiCl 4反应: 4Na +TiCl 4(熔融) 4NaCl +Ti6. 过氧化钠与水:2Na 2O 2+2H 2O=4NaOH+O 2↑ ( 2Na 2O 2+2H 2O=4Na ++4OH –+O 2↑ )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7. 少量CO 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2NaOH+CO 2=Na 2CO 3+H 2O ( 2OH – +CO 2= CO 32–+H 2O ) 足量CO 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NaOH+CO 2=NaHCO 3 ( OH – +CO 2=HCO 3- )8.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反应:CH 3COOH+NaOH =CH 3COONa+H 2O (CH 3COOH+OH - =CH 3COO - +H 2O )9.碳酸钠与酸的反应:Na 2CO 3+HCl =NaCl+ NaHCO 3(酸少量) ( CO 32–+ H += HCO 3-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酸足量) (CO 32–+ 2H +=CO 2↑+H 2O )10. CO 2通入碳酸钠溶液:Na 2CO 3+H 2O+CO 2=2NaHCO 3 ( CO 32–+H 2O+CO 2=2HCO 3- )11.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2NaHCO 3Na 2CO 3+H 2O+CO 2↑12. 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HCO 3+ HCl =NaCl+H 2O+CO 2↑ ( HCO 3- + H + =CO 2↑+H 2O )13. 碳酸氢钠溶液加入适量氢氧化钠:NaHCO 3+NaOH= Na 2CO 3 + H 2O ( HCO 3-+OH -=CO 32–+H 2O )14. 碳酸氢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NaHCO 3+Ca(OH)2(过量)=CaCO 3↓+NaOH+H 2O2NaHCO 3+Ca(OH)2(少量)=CaCO 3↓+Na 2CO 3+H 2O15. 镁的制取: MgCl 2(熔融) Mg +Cl 2↑ 16. 镁在N 2中燃烧: 3Mg+N 2 点燃2Mg 3N 217. 镁在CO 2中燃烧: 2Mg+CO 2点燃2MgO+C高温通电通电。

镁及其化合物

镁及其化合物

镁及其化合物一、镁1、镁的物理性质物态固态密度(接近室温)1.738 g·cm?3熔点 650 °C沸点 1091 °C比热容24.869 J·mol?1·K?1镁是地壳中含量高,分布广的元素之一,位于第八位,约占地壳质量的2.4%。

在自然界中,镁只以化合物形态存在。

镁属于元素周期表上的IIA族碱土金属元素。

具有银白色光泽,略有延展性。

镁的密度小。

2、镁的物理性质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能与沸水反应放出氢气,燃烧时能产生眩目的白光,镁与氟化物、氢氟酸和铬酸不发生作用,也不受苛性碱侵蚀,但极易溶解于有机和无机酸中,镁能直接与氮、硫和卤素等化合,包括烃、醛、醇、酚、胺、脂和大多数油类在内的有机化学药品与镁仅仅轻微地或者根本不起作用。

但和卤代烃在无水的条件下反应却较为剧烈(生成格氏试剂)镁能和二氧化碳发生燃烧反应,因此镁燃烧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镁由于能和N?和O?反应,所以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在食醋中的变化为快速冒出气泡,浮在醋液面上,逐渐消失。

一些烟花和照明弹里都含有镁粉,就是利用了镁在空气中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的性质。

镁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化合价通常为+2价。

中的化合价通常为+2价。

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2Mg+O ? 2MgO3Mg+N? Mg?N?Mg+Cl?2.与水的反应:Mg+2H2O(热水) Mg(OH)?+H?↑3.与酸的反应:Mg+2HCl=MgCl ?+H ?↑Mg+H ?SO ?=MgSO ?+H ?↑4.与氧化物的反应:2Mg+CO 2MgO+C 5.镁与氯化铵反应:[3]镁与氯化铵的反应,究其本质,还是镁与酸的反应。

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

当加入镁粉之后,镁与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放出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铵根离子的水解产物——氨水,受热之后,则发生分解。

故此反应可以得到两种气体。

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

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

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基本信息名称钠的性质执教者课时1所属教材目录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其中钠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钠与氧气及钠与水的反应。

难点就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在钠的存在和用途中,首先介绍了自然界里元素存在的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然后结合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引导学生得出在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教材对钠的用途只作简单介绍。

学情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具体建议如下:(1)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

(2)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4)钠和氧气的反应可由[实验2-2]钠的表面在空气中的变化而引入。

2.深入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优化的知识结构。

(l)虽然碱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它们的某些化合物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可让学生标出与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3)应将的结构、性质、保存、存在、用途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主线。

充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存在、用途以及保存方法取决于性质这一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3)
巩固练习A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2能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B.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Na+和Cl-
C.H2SO4在电流作用下在水中电离出H+和SO2-4
D.向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由于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导电能力降低2.离子方程式CO2-3+2H+===CO2↑+H2O表示()
A.碳酸盐与盐酸之间的反应
B.一切碳酸盐与一切酸之间的反应
C.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之间的反应
D.可溶性碳酸盐与一切酸之间的反应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反应方程式Ba2++SO2-4===BaSO4↓来表示的是()
A.Ba(NO3)2+H2SO4===BaSO4↓+2HNO3
B.BaCl2+Na2SO4===BaSO4↓+2NaCl
C.BaCO3+H2SO4===BaSO4+H2O+CO2↑
D.BaCl2+H2SO4===BaSO4↓+2HCl
4.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铝与盐酸反应:Al+6H+===Al3++3H2↑
B.足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
CO2+2OH-===CO2-3+H2O
C.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Ca(OH)2+2H+===2H2O+Ca2+
D.碳酸钠与氯化钙混合:CO2-3+Ca2+===CaCO3↓
5.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CO3===Na++H++CO2-3
B.NaHSO4===Na++H++SO2-4
C.MgCl2===Mg2++Cl-2
D.Ba(OH)2===Ba2++2OH-
6.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H+、Cl-、SO2-4B.Na+、H+、SO2-3、Cl-
C.Na+、Cu2+、SO2-4、OH-D.H+、K+、HCO-3、Cl-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Zn+Ag+===Zn2++Ag
B.碳酸氢钙溶液加到醋酸中:Ca(HCO3)2+2CH3COOH===Ca2++2CH3COO-+2CO2↑+2H2O
C.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Na+2H2O===Na++OH-+H2↑
D.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Cu(OH)2+2H+===Cu2++2H2O
8.在如右图所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种
溶液时,则灯光由亮变暗至熄灭后逐渐变亮的是()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
B.醋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
D.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
巩固练习B
9.向澄清的石灰水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直至过量时,溶液先变浑浊,后变澄清,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在饱和Na2CO3溶液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将有晶体析出,该晶体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析出晶体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10.(2009年济南市高三质检)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1)BaCl2(HCl)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HCl)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O2(CO2)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O2-4(CO2-3)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完成离子反应,然后改写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Ag+===________+A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________===Fe3++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________===CO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能力提高)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稀氨水(NH3·H2O),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的()
A.Cl-B.NO-3
C.CO2-3D.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