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镁及其化合物
高一上四大基本金属元素钠镁铝铁单质及其化合物化学和对应离子方程式总结

NO3- + 2+
Fe3+ + 3H2O
Fe(OH)3(胶体) + 3H+
Cl2 少量: 6FeBr2 + 3Cl2 == 2FeCl3 +4FeBr3 Cl2 过量:2FeBr2+ 3Cl2 == 2FeCl3 + 2Br2
2Fe2+ + Cl2 == 2Fe3+ + 2Cl2Fe2+ + 4Br- + 3Cl2 == 2Fe3+ + 2Br2 + 6Cl-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 + 6H+ == 2Al3+ + 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 + 2OH- == 2AlO2- + H2O AlCl3 + 4NaOH = NaAlO2+ 3NaCl +2H2O Al3+ + 4OH- == AlO2- + 2H2O NaAlO2 + 4HCl == AlCl3 + NaCl+2H2O AlO2- + 4H+ == Al3+ + 2H2O NaAlO2 + HCl + H2O == Al(OH)3↓+ NaCl AlO2- + H+ + H2O == Al(OH)3↓ 2NaAlO2 + CO2 + 3H2O ==2 Al(OH)3↓+ Na2CO3 2AlO2-+ CO2 + 3H2O ==2 Al(OH)3↓+ CO32NaAlO2 + CO2 + 2H2O == Al(OH)3↓+ NaHCO3 AlO2- + CO2 + 2H2O == Al(OH)3↓+HCO3AlCl3+3NaAlO2+ 6H2O=4Al(OH)3↓+3NaCl Al3+ + 3AlO2- + 6H2O== 4Al(OH)3↓
钠镁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汇总

1专题2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汇总1. 钠的制取:2NaCl (熔融) 2Na +Cl 2↑2. 钠露置空气中变暗: 4Na+O 2=2Na 2O 钠的燃烧: 2Na+O 2Na 2O 2(淡黄色)3. 钠投入水中: 2Na+2H 2O=2NaOH+H 2↑ ( 2Na+2H 2O=2Na ++2OH –+H 2↑ )4. 钠与硫酸铜溶液:2Na+2H 2O+CuSO 4=Na 2SO 4+Cu(OH)2↓+H 2↑ (2Na+2H 2O+Cu 2+-=2Na ++Cu(OH)2↓+H 2↑ )5. 钠与熔融的TiCl 4反应: 4Na +TiCl 4(熔融) 4NaCl +Ti6. 过氧化钠与水:2Na 2O 2+2H 2O=4NaOH+O 2↑ ( 2Na 2O 2+2H 2O=4Na ++4OH –+O 2↑ )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7. 少量CO 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2NaOH+CO 2=Na 2CO 3+H 2O ( 2OH – +CO 2= CO 32–+H 2O ) 足量CO 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NaOH+CO 2=NaHCO 3 ( OH – +CO 2=HCO 3- )8.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反应:CH 3COOH+NaOH =CH 3COONa+H 2O (CH 3COOH+OH - =CH 3COO - +H 2O )9.碳酸钠与酸的反应:Na 2CO 3+HCl =NaCl+ NaHCO 3(酸少量) ( CO 32–+ H += HCO 3-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酸足量) (CO 32–+ 2H +=CO 2↑+H 2O )10. CO 2通入碳酸钠溶液:Na 2CO 3+H 2O+CO 2=2NaHCO 3 ( CO 32–+H 2O+CO 2=2HCO 3- )11.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2NaHCO 3Na 2CO 3+H 2O+CO 2↑12. 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HCO 3+ HCl =NaCl+H 2O+CO 2↑ ( HCO 3- + H + =CO 2↑+H 2O )13. 碳酸氢钠溶液加入适量氢氧化钠:NaHCO 3+NaOH= Na 2CO 3 + H 2O ( HCO 3-+OH -=CO 32–+H 2O )14. 碳酸氢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NaHCO 3+Ca(OH)2(过量)=CaCO 3↓+NaOH+H 2O2NaHCO 3+Ca(OH)2(少量)=CaCO 3↓+Na 2CO 3+H 2O15. 镁的制取: MgCl 2(熔融) Mg +Cl 2↑ 16. 镁在N 2中燃烧: 3Mg+N 2 点燃2Mg 3N 217. 镁在CO 2中燃烧: 2Mg+CO 2点燃2MgO+C高温通电通电。
钠、镁及其化合物

钠、镁及其化合物一、一周内容概述本周学习了钠、镁及其化合物,重点介绍了:钠的性质、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离子反应的实质、条件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镁的提取及应用。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一)钠1、钠的物理性质(1)金属钠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2)金属钠质软、硬度小;(3)密度为0.97g/cm3,比水轻,比煤油重;(4)熔点97.81℃,沸点882.9℃,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2、钠的化学性质(1)钠与非金属的反应O,在加热条件下,燃烧,生成淡结论:钠露置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生成白色的Na2O2,并且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Na2O2比Na2O稳定。
黄色的Na2(2)钠与水的反应O=2NaOH+H2↑2Na+2H2(3)钠与盐酸反应↑2Na+2HCl=2NaCl+H2注意:①钠与盐酸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其原因为钠无论是和水反应还是和盐酸反应,其实质都是和H+反应,HCl是强电解质,水为弱电解质,即盐酸中的H+浓度远大O提供的H+浓度,故钠投入盐酸中,直接与盐酸反应,且比与水反应剧烈。
于H2②若盐酸浓度较大,还会出现白色浑浊,其原因为生成的NaCl在浓盐酸中溶解度不大。
3、钠在实验室中保存方法实验室中的少量钠需保存在煤油中,避免与空气和水接触。
4、钠的制备5、钠的存在钠的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有NaCl、Na2SO4、Na2CO3、NaNO3等。
6、钠的重要用途O2;(1)制取钠的重要化合物,如Na2(2)钠、钾合金在室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3)作冶炼某些金属的还原剂,如:;(4)用在电光源上,制高压钠灯。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包括酸、碱、盐及部分氧化物(如Na2O、CaO、Al2O3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包括大多数有机物、部分氧化物(如CO、CO2、SO2、SO3等),部分气态氢化物(如CH4、NH3、PH3等)。
【重点考点】最新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4课时 镁的提取及应

第4课时 镁的提取及应用[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原理和过程。
2.掌握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一、从海水中提取镁 1.工艺流程2.相关反应的方程式 (1)分解贝壳制取氢氧化钙: ①CaCO 3=====高温CaO +CO 2↑; ②CaO+H 2O===Ca(OH)2。
(2)沉淀镁离子: Mg 2++2OH -===Mg(OH)2↓。
(3)制备氯化镁:Mg(OH)2+2HCl===MgCl 2+2H 2O 。
(4)制取金属镁:MgCl 2(熔融)=====通电Mg +Cl 2↑。
由MgCl 2·6H 2O 加热制取无水MgCl 2时,要不断通入干燥的HCl 气体,防止MgCl 2水解生成Mg (OH )2。
例1 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从海水晒盐后的盐卤(主要含Na +、Mg 2+、Cl -、Br -等)中模拟工业生产来提取镁,主要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从盐卤中获取Mg(OH)2用石灰乳而不用NaOH 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从过程①得到的Mg(OH)2沉淀中混有少量的Ca(OH)2,除去少量Ca(OH)2的方法是先将沉淀加入到盛有__________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经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可得纯净的Mg(OH)2。
(3)下图是该兴趣小组设计进行过程③的实验装置图:其中装置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钠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探究教案

本文将探讨钠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元素及其关键化学反应。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钠和镁的基本概述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其原子序数为11,它属于第一周期,第3族元素。
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易于导电,也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金属。
镁是一种轻金属,具有热和导电性,不溶于水。
镁是一种地球皮层中常见的元素,成矿量较大。
钠和镁都是相对较常见的元素,对人类生产和消费都有重要影响。
2.钠和镁的物理化学性质钠和镁的物理化学性质都与它们的电子结构相关。
钠有一个相对不稳定的外层电子,这是因为这个电子非常容易被赋予额外的电子,而且这个电子结构会很快变化。
由于这个原因,钠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
在水中,钠会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和钠氢氧化物。
镁具有类似的性质,不过它比钠更加稳定。
镁的电子结构非常容易接受额外的电子,因此它也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在水中,镁也会与水反应,不过反应非常缓慢,因为镁与水甚至不会形成氢氧化物。
镁在空气中也能与氧气反应,形成氧化物。
3.钠镁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钠镁化合物也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钠镁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因为它可以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还能耐高温和高压力。
钠镁化合物还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这使它们在化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钠和镁的氢氧化物也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钠氢氧化物是一种极强的碱性物质,可以中和酸性的化合物,而且在水中很容易溶解。
镁氢氧化物虽然也是弱碱性物质,但它溶解在水中的速率非常缓慢。
4.钠和镁的关键化学反应钠和镁还具有许多关键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其中一个重要的反应是与卤素的反应。
钠和镁可以与卤素发生放热反应,形成氯化物。
氯化钠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化合物,在食品及其他工业应用中都有重要的用途。
实验:通过以下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钠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实验一:钠和水的反应将一小块钠挑出来,将其轻轻放入装有几毫升水的试管中。
观察到钠和水反应时产生的气体,颜色和声音。
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

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基本信息名称钠的性质执教者课时1所属教材目录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其中钠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钠与氧气及钠与水的反应。
难点就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在钠的存在和用途中,首先介绍了自然界里元素存在的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然后结合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引导学生得出在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教材对钠的用途只作简单介绍。
学情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具体建议如下:(1)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
(2)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4)钠和氧气的反应可由[实验2-2]钠的表面在空气中的变化而引入。
2.深入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优化的知识结构。
(l)虽然碱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它们的某些化合物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可让学生标出与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3)应将的结构、性质、保存、存在、用途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主线。
充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存在、用途以及保存方法取决于性质这一思想。
投坟学校化学2.2《钠镁及其化合物》思维过程

抢孝州均抛市投坟学校思维过程一<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的金属,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在取用钠时,用刀刚切割的钠截面,能看到是银白色的,不过很快变暗,是因为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所致。
2.化学性质:〔1〕钠与非金属反I.在常温下4Na+O22Na2O,此反是氧化复原反,其电子转移可表示为:O2为氧化剂,Na为复原剂;在常温下钠就可以迅速与氧气反,说明钠很活泼,具有很强的复原性。
Ⅱ.与Cl2反2Na十Cl22NaCl将钠先在空气中点燃,再放入氯气中继续燃烧,出现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为NaCl。
〔2〕钠与水反2Na+2H2O2NaOH+H2↑现象:钠放入水中后,浮在水面上,立即与水剧烈反,同时钠熔化成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迅速四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响声,最后逐渐消失,在反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
可概括为如下五个字:浮、游、熔、响、红。
说明:①钠与水反是一个离子反:2Na+2H2O2Na++2OH-+H2↑其反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OH-的反。
②钠与水反是一个氧化复原反:氧化剂:H2O,复原剂:Na。
〔3〕钠与熔化状态下的盐反钠与溶化状态下的盐反置换出金属单质如:注意:①钠与盐溶液反不能置换出金属单质,复原产物是H2。
②钠与熔化状态下的盐反,有实际意义的是冶炼稀有金属,如冶炼钛、锆、铌、钽。
这些反都是利用钠的强复原性。
思维过程二<碳酸钠的性质>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1.与酸反CO-23+2H+CO2↑+H2O利用这个性质,可以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
方法是:向溶液中参加酸,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假设浑浊〔Ca〔OH〕2+CO2CaCO3↓+H2O〕,那么说明该溶液中含有CO-23离子。
2.与某些盐或碱反BaCl2溶液:BaCl2+Na2CO3BaCO3↓+2NaCl石灰水:Ca〔OH〕2+Na2CO3CaCO3↓+2NaOH3.与CO2反Na2CO3+CO2+H2O2NaHCO3思维过程三<离子反>1.离子反〔1〕义:有离子参加的反。
苏教版必修1化学《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评课稿

苏教版必修1化学《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评课稿1. 引言《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是苏教版必修1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该教材单元进行评课,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提供对该教材单元的全面了解和评估。
2. 教材内容2.1 单元主题与目标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钠、镁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钠和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化合物的形成与应用等内容。
该单元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钠、镁元素的重要性和应用,并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
2.2 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该单元的教材内容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组织和呈现:2.2.1 钠的性质与应用首先介绍了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例如钠的金属性质、活泼性和与水的反应等。
然后讲解了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钠的制取、钠作为防腐剂和熔剂的应用等。
2.2.2 镁的性质与应用接着介绍了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镁的金属性质、活泼性和与酸的反应等。
然后探讨了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镁作为轻合金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等。
2.2.3 钠和镁的化合物进一步介绍了钠和镁的化合物的形成和性质,包括钠氯化物、碳酸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以及镁氯化物、氧化镁等镁的化合物。
2.3 知识点的深度与广度该单元对钠和镁及其化合物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介绍。
学生可以了解到钠和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该单元也涉及了部分钠和镁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机理,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 教学方法与学生活动3.1 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演示、讨论和小组合作等。
这些方法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3.2 学生活动的激发和引导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教师组织了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和实验操作,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 教材评价4.1 教材的内容设置教材对钠、镁及其化合物的内容设置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钠、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钠及其化合物(一)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质软、熔点低、能导电导热。
(二)钠的化学性质: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极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因此,金属钠化学性质很活泼,表现出强还原性,常做还原剂。
1.钠与水反应杯上加盖玻璃片。
观察到的现象及由现象得出的结论有:(1)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2)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3)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气体生成)(4)发出嘶嘶的响声(生成了气体,反应剧烈)(5)事先滴有酚酞试液的水变红(有碱生成)反应方程式: 2Na + 2H2O=2NaOH + H2↑2.钠与氧气反应在常温时: 4Na + O2 =2Na2O (白色粉末)△在点燃时:2Na+O2=Na2O2 (淡黄色粉末)3.钠与钛、锆、铌等金属氯化物反应700℃~800℃4Na+TiCl4(熔融)= 4NaCl+Ti(条件为高温且需要氩气做保护气)4.与酸溶液反应钠与水反应本质是和水中氢离子的反应,所以钠与盐酸反应,不是先和水反应,钠与酸溶液的反应涉及到钠的量,如果钠少量,只能与酸反应,如钠与盐酸的反应:2Na+2HCl=2NaCl+H2↑ ,如果钠过量,则优先与酸反应,然后再与酸溶液中的水反应。
5.与盐溶液反应将钠投入盐溶液中,钠先会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如果能与盐反应则继续反应。
如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三)钠的制取、保存及用途:1.钠的制取:电解熔融氯化钠电解电解2NaCl(熔融)= 2Na+Cl2↑2.钠的保存:钠应保存在煤油或者石蜡油中,使之隔绝空气和水。
3.钠的用途:①制取Na2O2等化合物;②钠钾合金为液态合金,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热交换液体;③做强还原剂,将有些稀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中还原出来;④可做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四)钠的化合物1、Na2O与Na2O2的比较2、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比较3.区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方法⑴加热晶体:产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的是碳酸氢钠。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⑵ CaCl2溶液: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是碳酸钠。
Na2CO3 + CaCl2 = 2NaCl + CaCO3↓⑶用稀盐酸:在固体中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剧烈的是碳酸氢钠。
向Na2CO3溶液中逐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一段时间内无气体产生,当滴加到一定量后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而向NaHCO3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立即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五)侯氏制碱法原理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从溶液中析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过滤得到的NaHCO3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即得纯碱碳酸钠。
(六)离子反应强电解质:强酸(硫酸、盐酸、硝酸)、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大多数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一类电解质。
弱电解质:弱酸(碳酸、醋酸)、弱碱(一水和铵)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一类电解质。
离子方程式书写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二、镁的提取及应用(一)海水中提取镁1、贝壳煅烧成生石灰,并制成石灰乳:高温CaCO3 = CaO + CO2↑CaO + H2O = Ca(OH)22、制取无水氯化镁:MgCl2 + Ca(OH)2 =Mg(OH)2 ↓ + CaCl2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晶体析出MgCl2·6H2O)HCl氛围中MgCl2·6H2O = MgCl2 + 6H2O△3、电解熔融的氯化镁通电MgCl2 = Mg + Cl2↑熔融(二)镁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轻金属,很软。
2、化学性质点燃①与空气的反应2Mg + O2=2MgO点燃3Mg + N2= 2Mg2N3点燃2Mg + CO2=2MgO + C (活泼金属失火不用能干粉CO2灭火器灭火)②与水的反应Mg+2H2O =Mg(OH)2+H2↑③与酸的反应Mg + H2SO4= MgSO4 + H2↑(三)镁的用途:1)镁合金的密度较小,但硬度和强度都较大,因此被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2)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因此常用来制造通信导弹和焰火;3)氧化镁的熔点很高,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典型例题例1、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
A、①②③④⑤B、全部C、①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⑥例2、将等质量的钠分别投入质量和质量分数均为100g和%的HCl,H2SO4,H3PO4溶液中,金属钠完全参加了反应。
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是()A、1∶2∶3B、3∶2∶1C、1∶1∶1D、无法计算例3、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
A、Na和O2B、NaOH和CO2C、Na2O2和CO2D、木炭(C)和O2例4、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石灰石溶于稀硝酸(2)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3)氧化铜溶于氢溴酸(4)氯气通入水中(5)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例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H4+,Ba2+,Mg2+,Ag+,OH-,SO42-,CO32-中的某几种,现用该溶液做以下实验:①取此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盐酸无明显现象;②另取少许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将②中沉淀过滤,取滤液微热,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⑴由此推断,该溶液中肯定有离子,肯定无离子。
⑵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例6、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将a 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 g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 g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 g请填空和回答问题:⑴在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⑷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⑺还可以用其它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
练习1、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为cm3)各50mL。
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2、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
下列叙述中,合理的是()A、NaOH溶液浓度增大,并放出H2B、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不变,有H2放出C、总溶液的质量增大,有H2放出D、总溶液的质量不变,有H2放出3、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aClB、Cl2C、 NH4HCO3D、 C2H5OH4、用1L的·L-1NaOH 溶液吸收,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浓度之比约是()A、1∶3B、1∶2C、2∶3D、3∶25、有一种白色粉末是无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称取灼烧至恒重,把放出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灼烧后的残渣能与30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试求:(1)原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
(2)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6、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Na+、SO42—、SO32—B、NH4+、Mg2+、SO42—、Cl—C、Na+、K+、HCO3—、Cl—D、K+、Na+、OH—、NO3—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过量氢氧化钠Ca2++2HCO3-+2OH-=CaCO3↓+2H2O+CO32-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C、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Al(OH)3+3H+=Al3++3H2OD、过量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O2+2OH-=CO32-+H2O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HCO3-+ Ca2+ + OH-= CaCO3↓ + H2O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 NH4+△ H2O + NH3↑C、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 H+ + OH-= H2OD、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2CO3 +2H+ == 2Na+ + H2O + CO2↑9、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OH-+H+= H2O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 (OH)2 + 2H+ = Ca2++ 2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Ag+ = Cu2+ + Ag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3+2H+=Ca2++H2O+CO2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若加入OH-就有沉淀析出,若加入H+就能放出气体的是()A、Mg2+、Na+、Cl-、CO32-B、Ba2+、K+、OH-、NO3-C、H+、Al3+、NH4+、SO42-D、Na+、Ca2+、Cl-、HCO3-11、在反应2MnO4-+5H2S+6H+==2Mn2++5S↓+8H2O中,电子转移的总数为,还原剂为,还原产物为,当反应中有80gS析出时,有mol MnO4-被,同时有 g H2S被。